收藏 分享(赏)

2014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复习学案: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89570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复习学案: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4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复习学案: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4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复习学案: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4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复习学案: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4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复习学案: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2014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复习学案: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2014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复习学案: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2014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复习学案: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2014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复习学案: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4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复习学案: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儒家(略)2.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内容、影响学派代表人物主要思想内容影响道家思想老子“道”是世界根本;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幻想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老庄崇尚自然,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庄子把“道”作为最高准则,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提出“齐物”的观点法家李悝经济上:“尽地力之教”;政治上:主张用严酷的刑罚确立起新的政治秩序对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起到了重大作用;汉代以来,其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学体系中,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思想商鞅政治上:废除世卿世禄制度,按军功

2、授爵;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奖励耕战,废除井田制度韩非法家思想集大成者,“法”、“术”、“势”合一,将法家理论系统化;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主张“事异则备变”墨家思想墨子学说主旨是“兼相爱、交相利”,还提出了非攻、尚贤、尚同、节用等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的主张。贡献主要表现在认识论和逻辑学方面汉代以来,逐渐湮没失传认识先秦时期儒家的民本思想(1)孔子:“爱人”作为“仁”的重要精神内涵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由“爱人”所推导的一系列思想都深刻体现出孔子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也体现出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实现人与人之间共同和谐发展的关切。这种以博大宽厚的胸怀来爱护民众的精神,今天仍然具有普遍的现

3、实性和永恒的价值。(2)孟子:孟子的“仁政”贯穿着民本思想。孟子提出“施仁政与民,省刑罚,薄赋敛”是对孔子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孟子总结战国时期各国治乱兴衰的规律,提出了一个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3)荀子:荀子大体遵循了孔孟的路线,主张“仁义”、“王道”,提出“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的著名观点;在君民关系上,荀子提出著名的“君舟民水”论。,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代表人物主张著作李贽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认为“理”就在百姓日常生活中,大胆挑战正统思想;反对盲从孔子,儒家经典不是“万世之至论”;提出“童心说”,反对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写作风格主张“

4、真心”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君臣平等思想;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认为工商皆本明夷待访录顾炎武提倡经世致用,注重实学;批判“私天下”的君主专制;提出“众治”主张;指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王夫之“循天下之公”;抨击“孤秦”、“陋宋”;强调“天地之化日新”、历史运动“势之必然”船山遗书易错知识点大总结1孟子的“仁政”思想是否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孟子的“仁政”不是对孔子“仁”的简单继承,从纵向来说,孟子的政治思想是对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即是“爱人”

5、。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即是“仁政”。2老子(道家学派)与墨家学派(1)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但不是道教的创始人;道教兴起于东汉。(2)墨家学派不为统治者所重视,因为它代表的是小生产者的利益。3.董仲舒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关系。董仲舒的新儒学既是对先秦“仁政”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又是对先秦儒学的新改造,形成了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儒学体系。【例题巩固】(甘肃省兰州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朱熹批评资治通鉴时说:“臣旧读资治通鉴,窃见其间周末诸侯潜称王而不正名。汉丞相(诸葛)亮出师讨贼而反书入寇。此类非一,殊不可晓。”下列选项

6、与上文观点一致的是A.“合天地万物而言,只是一个理”B.“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C.“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D.“天下为主,君为客”【答案】A【解析】朱熹批评资治通鉴存在的缺憾之一就是前后缺乏统一的标准,也就是没有以天理的教条,对历史进行褒贬评论,故选A。B项讲的是读书时应有怀疑态度,与题意不符;C项属于心学的观点,心学认为“天理”在心中,“心即理也”,不承认外在的“理”,故排除;D项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的观点,与题意不符,应排除。易错题1.(温州八校联考)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原名文浚,大学期间推崇某一哲学家的学说,取名“知行”。43岁时,他在生活教育上发表行知行一文,认为“行是知之始,知

7、是行之成”,并改名为陶行知。据此判断,陶行知推崇的哲学家是()。A程颐 B朱熹 C陆九渊 D王阳明 【答案】D【解析】王阳明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等观点,由此可判断陶行知的“知行”与王阳明的主张有关,故选D项。2.(日照调研)某老师在一堂历史课上强调:宋人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四句话,就内容而言反映了宋代学者的远大抱负。请问老师判断的依据主要是()。A为天地立心,说明宋代学者以人为主体解释天理B为生民立命,说明宋代市民崛起,受到政府重视C为往圣继绝学,说明宋代印刷术发达,书籍流通D为万世开太平,说明加强集权后,社会和谐太平【答案】A【解析】从题干材料可以

8、看出,宋代的理学强调的是关心社会、关心民生、关心国家社稷等,故选A项。3.(陕西乾县杨汉中学综合检测)孟子曾批判某学家说:“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司马迁也说它:“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他们批判的是()。A儒家的“仁政”思想 B墨家的“兼爱”思想C法家的“刑不避大夫”思想 D荀子的“性恶论”思想【答案】B【解析】孟子本身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而A、D都是儒家学派的主张,故不可能成为孟子思想的对立面;法家代表的是地主的利益,虽强调法律面前官民平等,但本质上是要建立君主专制统治,维护等级秩序;而墨家代表的是平民的利益,故墨家的“兼爱”等思想与孟子的等级思想相对立,故选B。4.(金华

9、十校联考)先秦诸子中有人认为:“伏羲神农教而不诛,黄帝尧舜诛而不怒(过分),及至文武,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为此,他得出的结论是 ()。A“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B“弱者,道之用”C“法古无过,循礼无邪”D“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伏羲、神农、黄帝及至文武王的政治状况,他们都是从实际出发制定礼制,并不是因循守旧,也就是“不法古”,符合法家的思想,故D项正确。模拟题1.(河北省邯郸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董仲舒认为:“(人)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

10、也”。对这一言论最准确的理解是( )A在苟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天人合一”思想B在孟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君权神授”思想C与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主张如出一辙D排斥其他学说,树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人)性比于禾.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可以判断出董仲舒将“人性本善”与“君权神授”相结合。2.(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秦汉时期,统治者致力于实现“大一统”,秦始皇的“坑儒”运用赤裸裸的暴力,而汉武 帝的“尊儒”运用隐蔽的柔性手腕。统治者在对待儒学方面殊途同

11、归的原因是( )A.统治者在重武还是重文之间摇摆 B.打击思想领域中的敌对势力,清除异己C.皇帝个人的好恶 D.加强君主专制和思想控制的需要【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秦汉时期,秦始皇的“坑儒”运用赤裸裸的暴力,而汉武 帝的“尊儒”运用隐蔽的柔性手腕。均是基于政治和思想上强化专制主义的考虑预测题1.(2013北京)秦汉以来儒家思想不断发展。下列属于吸收外来文化因素、阐释儒家思想的著作是()春秋繁露四书章句集注儒林外史孔子改制考A B C D【答案】B【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审清题目的“限制性条件”,“吸收外来文化”“阐释儒家思想”这两个限制条件必须同时满足。不是吸收外来文化,董仲舒只是汲取

12、了中国古代其他学派;是一部小说,不是阐释儒家思想的著作。四书章句集注是朱熹在吸收了佛教思想等外来思想的合理成分之后而对“四书”重新进行的解释。故选B项。2.(2013福建卷)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受惜体肤,保守家业”。在此,朱熹()A教诲后生弟子遵从“三纲五常”B告诫乡亲去恶从善以“慎思明辨 ”C灌输以农兴业思想以存“天理”D劝导百姓遵循一种“理性”的生活秩序【答案】D【解析】 朱熹是南宋理学集大成者,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材料内容“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都是强调在日常生活中循规蹈矩。四个选项中,既体现重

13、视理学,又体现重视生活细节的选项,只有D项。3.(2013江苏卷)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这位思想家可能是()A孔子 B董仲舒C朱熹 D陆九渊【答案】D【解析】 本题材料核心信息是无论读书与否都要确立“仁义”的根本,孔子突出的是内圣外王;董仲舒的核心思想是君权神授,天人感应;朱熹强调研究天理;陆九渊是心学的开创者,突出个人顿悟,符合材料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4.(2013年高考全国)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

14、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答案】C【解析】 根据材料“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可知,市民阶层的文化心理需求,呼唤出一个中国古典小说的黄金时代,判断C项正确。A项“宗教传播载体”、D项“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都是对材料的误解,B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本题应选C 项。5.(2013重庆卷)我国古代有一位学者,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为君主专制统治提供了“天命攸(所)归”的神学依据。该学者应该是()A韩非子 B孟子C董仲舒 D朱熹【答案】C【解析】 根据“阴阳五行”“天人合一”和“天命攸(所)归”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董仲舒为了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糅合了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等学说,进而形成新儒学,以“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为主要思想主张,故C项正确。w.w.w.k.s.5.u.c.o.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