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市西城区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本试卷共10页,共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建国七十年来,我国粮食产量稳步提升,其中科技的贡献有目共睹。科技选种育种对粮食增产作用巨大。比如作物全息定域选种,是在作物具有强遗传势的部位选种的方法。实验证明,玉米的强遗传势区在果穗中下部,选用这一部位的籽粒做种,比用顶部的籽粒做种增产35.4;高粱果穗上部的籽粒充实饱满,生活力强,在结实丰产方面有较强的遗传性,选用上部籽粒做种比用中部籽粒做种增产6.410.8。任何作物随着本
2、身遗传性状的改良,生产性能会不断提高。我国水稻种植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开始,由高杆品种改为新培育出的矮秆品种,该品种耐肥抗倒,单位面积产量比高秆品种增加30以上。1986年袁隆平提出杂交水稻的育种战略,历经九年艰苦攻关,中国独创的两系法杂交水稻取得成功,又使单产比常规品种增产1520。专家预测目前正在培育的超高产品种,将比现有品种在单产上提高近一倍。科学技术可以改善耕地条件,进而扩大某些粮食作物种植区域,还可以提高粮食生产过程中有限资源的利用率。例如在实施塑料薄膜覆盖后,土壤一般可增温25,覆盖期内地表积温增加200300,从而使作物适宜耕作区的纬度向北推移24,海拔提高10002000m
3、。由于该技术可应用的作物范围广,一般增产幅度可达3050。同时,地膜覆盖能使耕层土壤含水量提高2.774.55,每亩土壤蒸发量减少100150m3.单位农产品的平均耗水量减少一半,就相当于灌溉面积扩大了一倍。农机装备技术的进步也至关重要。21世纪以来我国农机装备技术发展极为快速。机械设备如深松机、无人驾驶联合耕播作业机等逐渐被推广使用的同时,很多新技术也在其中得到应用。如卫星导航技术结合电液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可实现农业机械按照预设路线自动精准行驶;遥感技术可应用于农业资源调查、动态监测、生物产量估计与农业灾害预报等领域;借助激光产生的红外辐射对水稻作热处理,既可干燥新收割的潮湿的水稻,又能
4、有效消灭水稻表层害虫。科技进步,促进了我国粮食高产,也向世界展示了我国保障粮食安全的实力。(取材于王征兵、林维清、薛壮等的相关文章)材料二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当前我国虽已解决14亿人的吃饭问题,但粮食安全仍面临一些挑战,需要高度重视。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期,这使我国粮食需求继续呈刚性增长态势,经济发展中耕地面积数量缩减与耕地质量下降并存。粮食近期供需虽大体平衡,但并不能保证时时刻刻都可以充足供应。因此,从政策层面强化管理,确保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国家在2019年中央1号文件中就再次强调,要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并全面落实基本农田特殊保护政策
5、。此外,为了增产而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虽短期内增加了农作物的产量,但也致使果蔬个头与所含营养素不成正比,有时甚至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危害。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提出重“量”更要重“质” ,积极推进利用现代技术生产绿色肥料。2009年以来,我国实行粮食战略工程核心区建设,确立了河南、黑龙江、吉林为三大粮食生产核心区。粮食生产集中将不可避免地使这些区域粮食储备成本提升,粮食跨区域流通量增加,建设现代粮食仓储物流体系刻不容缓。为保证粮食质量安全,除了完善粮食仓储基础设施建设外,国家还鼓励应用环流熏蒸、氮气储粮等绿色技术来保障储粮品质;为保证粮食流通合理顺利,我国正在积极构建布局合理、运转高效的现代
6、粮食物流体系。新时期我国一直积极推进建立多元稳定的农产品国际贸易体系,扩大适应国内需求的农产品尤其是我国紧缺品种的进口。而粮食能源化、金融化趋势使国际粮食的价格形成机制更为复杂,增加了保障国内粮食安全的外部不确定性。我国针对不同国家采取灵活的合作方式,合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粮食进口渠道,以稳定粮食供给、满足个性化需求。如利用多边贸易体制,加强与南美国家的全方位合作;通过深化“一带一路”粮食经贸合作关系,与沿线国家共同打造国际粮食合作新平台。粮食安全是世界性重大课题,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手中有粮”,则“心中不慌”,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才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取材于田惠敏、
7、张欣桐等的相关文章)1. 根据材料一,下列关于“科技选种育种”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物不同,适宜做种子的籽粒所处部位也不尽相同。B. 作物的生产性能会随着遗传性状的改良而不断提高。C. 同等播种面积的水稻矮秆品种比高秆品种产量更高。D. 两系法杂交水稻为中国独创,于1986年取得了成功。2. 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科技可使农作物的种植范围不受海拔限制。B. 提高有限资源的利用率可使粮食产量增加。C. 覆盖塑料薄膜可以使土壤增温200300。D. 遥感技术可预报农业灾害,又能消灭害虫。3. 根据材料二,下列不属于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的一项是( )A. 粮食需求继
8、续呈刚性增长态势。B. 化肥农药带来了粮食品质问题。C. 缺乏保障储粮品质的绿色技术。D. 国际合作中外部不确定性增加。4.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物全息定域选种法需借助于生物遗传学知识。B. 卫星导航对无人驾驶播种机的操控有重要作用。C. 绿色肥料既可增加粮食产量又可提升粮食品质。D. 粮食能源化、金融化使得粮价取决于供求关系。5. 世界粮农组织对粮食安全的最新定义为:“确保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通过物质手段和经济手段获得充足、安全而富有营养的食物,以满足其积极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偏好。”按照该定义,保证粮食安全需满足诸多方面的条件,请概括其中的
9、三个方面,并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的内容,简要说明我国在这三个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答案】1. D 2. B 3. C 4. D 5. 粮食供应的对象是所有的人。我国积极构建布局合理、运转高效的现代粮食物流体系,确保任何地方的人都能获得粮食。粮食供应的时间没有限制。我国重视粮食仓储工作,在非收获季节一样可以保证粮食供应。粮食数量充足。我国大力发展农业科技,确保耕地面积,重视进口粮食,确保粮食充足。粮食质量有保证。我国重视完善仓储基础设施,使用绿色储粮技术和绿色肥料,保障粮食品质。粮食种类能满足人们的偏好。我国积极开拓国际市场,进口紧缺品种,满足个性化需求。【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
10、文中重要概念的能力。D“于1986年取得了成功”错误,根据材料一“1986年袁隆平提出杂交水稻的育种战略,历经九年艰苦攻关,中国独创的两系法杂交水稻取得成功”分析,选项中两系法杂交水稻于1986年取得了成功的说法错误,正确的是1986年提出后历经九年取得成功。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重要内容的能力。A“科技可使农作物的种植范围不受海拔限制”错。材料一,“科学技术可以改善耕地条件,进而扩大某些粮食作物种植区域,还可以提高粮食生产过程中有限资源的利用率。例如在实施塑料薄膜覆盖后海拔提高10002000m”,可见,科技可使农作物的种植范围海拔提高10002000m。C“覆盖塑料
11、薄膜可以使土壤增温200300”错。材料一,“在实施塑料薄膜覆盖后,土壤一般可增温25,覆盖期内地表积温增加200300”,可见,覆盖塑料薄膜可以使覆盖期内地表积温,而不是使土壤增温200300。D“遥感技术可预报农业灾害,又能消灭害虫”错。材料一“遥感技术可应用于农业资源调查、动态监测、生物产量估计与农业灾害预报等领域;借助激光产生的红外辐射对水稻作热处理,既可干燥新收割的潮湿的水稻,又能有效消灭水稻表层害虫”,可见,原文说遥感技术可应用于农业资源调查、动态监测、生物产量估计与农业灾害预报等领域,而借助激光产生的红外辐射能消灭害虫。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
12、信息的能力。C“缺乏保障储粮品质的绿色技术”错。由材料二,第三节第三行“为保证粮食质量安全,除了完善粮食仓储基础设施建设外,国家还鼓励应用环流熏蒸、氮气储粮等绿色技术来保障储粮品质”可知,绿色技术不属于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是一个更好的选择。故选C。【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推断文章重要内容的能力。D“粮食能源化、金融化使得粮价取决于供求关系”错。材料二倒数第二段第二行“粮食能源化、金融化趋势使国际粮食的价格形成机制更为复杂,增加了保障国内粮食安全的外部不确定性”可知,粮食能源化、金融化使得粮价更复杂,而没有取决于供求关系的表述,原材料并没有说粮食能源化、金融化使得粮价取决于供求关系。故
13、选D。【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根据“科技选种育种对粮食增产作用巨大”“科学技术可以改善耕地条件,进而扩大某些粮食作物种植区域,还可以提高粮食生产过程中有限资源的利用率”“机械设备如深松机、无人驾驶联合耕播作业机等逐渐被推广使用的同时,很多新技术也在其中得到应用”“科技进步,促进了我国粮食高产,也向世界展示了我国保障粮食安全的实力。”概括为:粮食供应的对象是所有的人。我国积极构建布局合理、运转高效的现代粮食物流体系,确保任何地方的人都能获得粮食。根据“粮食生产集中将不可避免地使这些区域粮食储备成本提升,粮食跨区域流通量增加,建设现代粮食仓储物流体系刻不容缓
14、。”概括为:粮食供应的时间没有限制。我国重视粮食仓储工作,在非收获季节一样可以保证粮食供应。根据“”“要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并全面落实基本农田特殊保护政策”“”概括为:粮食数量充足。我国大力发展农业科技,确保耕地面积,确保粮食充足。根据“国家还鼓励应用环流熏蒸、氮气储粮等绿色技术来保障储粮品质;为保证粮食流通合理顺利,我国正在积极构建布局合理、运转高效的现代粮食物流体系”概括为:粮食质量有保证。我国重视完善仓储基础设施,使用绿色储粮技术和绿色肥料,保障粮食品质。根据“我国针对不同国家采取灵活的合作方式,合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粮食进口渠道,以稳定粮食供给、满足个性
15、化需求。如利用多边贸易体制,加强与南美国家的全方位合作;通过深化一带一路粮食经贸合作关系,与沿线国家共同打造国际粮食合作新平台”概括为:粮食种类能满足人们的偏好。我国积极开拓国际市场,进口紧缺品种,满足个性化需求。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祖逖,字士稚,范阳遒人也。轻财好侠,慷慨有节尚。往来于京师,见者谓逖有赞世才具。时帝方拓定江南,未遑北伐,逖进说曰:“今遗民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进取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帝乃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仍将本部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
16、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辞色壮烈,众皆慨叹。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三年夏六月,祖逖将韩潜与后赵将桃豹分据陈川故城,豹居西台,潜居东台,出入相守四旬。逖以布囊盛土如米状,使千余人运上台。又使数人担米息于道,豹兵逐之,弃担而走。豹兵久饥,得米,以为逖士众丰饱,益惧。后赵将刘夜堂以驴千头运粮馈豹,逖使韩潜邀击于汴水,尽获之。逖镇雍丘,数遣兵邀击后赵。而赵固、上官巳、李矩、郭默各以诈力相攻击,逖驰使和解之,示以祸福,遂皆受逖节度。自河以南多叛后赵归于晋,后赵境土渐蹙。逖练兵积谷,为取河北计。后赵王勒患之,因与逖书,求通使及互市。逖不报书,而听其互市,收利十倍。于是公私丰赡,士
17、马日滋。边境之间,稍得休息。逖在军,与将士同甘苦,约己务施,劝课农桑,不畜资产,又收葬枯骨,为之祭醊,百姓感悦。方当推锋越河,扫清冀朔,会朝廷将遣戴若思为都督。逖以若思虽有才望,无弘致远识,且已翦荆棘,收河南地,虑大功不遂;且闻王敦与刘隗等构隙,虑有内难,感激发病。逖虽内怀忧愤,而图进取不辍,营缮武牢城。城北临黄河,西接成皋,四望甚远。逖恐南无坚垒,必为贼所袭,乃率众筑垒。未成,而逖病甚,俄卒于雍丘。豫州士女若丧考妣,谯梁百姓为之立祠。(取材于晋书资治通鉴)注释:后赵:十六国时期羯族首领石勒建立的政权,军事力量强大,与当时南方的东晋政权对峙。6.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18、见者谓逖有赞世才具 赞:辅佐,帮助大王诚能命将出师 诚:如果真的不给铠仗 铠仗:铠甲和兵器逖以布囊盛土如米状 以:用逖使韩潜邀击于汴水,尽获之 之:这里指敌将刘夜堂后赵境土渐蹙 蹙:收缩逖不报书 报:向上级请示而听其互市 而:却A. B. C. D. 7.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今遗民遭残贼现在遗留在中原的百姓遭受欺凌迫害B. 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祖逖如果不能扫清中原敌寇再次渡江南归,就如同这江水(一去不回)C. 于是公私丰赡于是无论公家还是私人都财富充足D. 且已翦荆棘,收河南地而且已经清除荆棘(修好了进军的道路),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地区8. 根据文意,下
19、列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当时皇帝只想躲在江南,祖逖直言进谏,激励他率部进取中原。B. 在与后赵将领桃豹的作战中,祖逖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军事才能。C. 赵固、郭默等原本互相混战的队伍,被祖逖收编为自己的力量。D. 祖逖积极筹备北伐时,朝廷却要派缺乏远见的戴若思来做都督。9. 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因与逖书,求通使及互市10. 我国史书讲究措辞,一字之中或有深意。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第二段“仍将本部百余家渡江”中“仍”字体现了祖逖怎样的精神,并从文中另找出一个可以佐证祖逖具有这种精神的事例。【答案】6. C 7. D 8. A 9. 于是给祖逖写信,希望双方互通使者和交易货物。 1
20、0. 尽管皇帝支持有限,不能提供武器及士兵,祖逖仍然渡江准备北伐。“仍”字体现了祖逖在条件不足的困难中也要进取中原的勇敢、坚毅的精神。可以佐证祖逖具有这种精神的事例:虽然面临戴若思掣肘、王敦与刘隗等构隙这些困难,祖逖仍“图进取不辍”。【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和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逖使韩潜邀击于汴水,尽获之,意思是“祖逖派韩潜在汴河上截击,把这些粮食都缴获了”。“之”,代指粮食;逖不报书,意思是“祖逖没有回复”。报,回复。故选C。【7题详解】文中句子的理解额能力。D“清除荆棘(修好了进军的道路)”错误,句意为“而且自己已经扫除障碍,收复了黄河以南地区”。荆棘,为比喻用
21、法,指障碍。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A“皇帝只想躲在江南激励他率部”错误。原文为“时帝方拓定江南,未遑北伐,逖进说曰:今遗民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文意是皇帝没顾上北伐,不是“只想躲在江南”;祖逖是进谏皇上派人去北伐,不是激励皇上“率部”。故选A。【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采分点:“因”,于是;“书”,写信;“通使”,互通使者;“互市”,交易货物。【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评价文中人物形象的能力。“仍”,仍然。背景是“帝乃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即皇帝同意祖逖的请求让他北伐中原
22、,但不能提供武器及士兵,还要自招士兵。如此情势下,祖逖仍然渡江准备北伐。可见在条件不足下祖逖进取中原的决心和勇气。可以佐证祖逖具有这种精神的事例:“会朝廷将遣戴若思为都督。逖以若思虽有才望,无弘致远识虑大功不遂;且闻王敦与刘隗等构隙,虑有内难逖虽内怀忧愤,而图进取不辍”,虽然面临戴若思掣肘、王敦与刘隗等构隙这些困难,祖逖仍“图进取不辍”。参考译文:祖逖,字士稚,范阳遒县人。他轻视财物,好行侠仗义,慷慨大方而崇尚气节。(祖逖)往来于京师,见过他的人都说他具有辅佐君王治理天下的才能。当时皇帝刚刚在江南站稳脚跟,顾不上北伐,祖逖向皇帝进言道:“现在遗留在中原的百姓备受欺凌迫害,人人都想振奋起来抗敌。
23、如果大王确实能委任将领带兵出征,让像我祖逖这样的人统率他们,努力恢复中原,那么各地的豪杰必定有望风响应的。”晋元帝便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只给一千人的粮食,三千匹布,但没有给铠甲兵器,让他自己召募士兵。祖逖仍然带领自己的部属百余家渡江北上。船到江中心时,拍打着船桨而发誓说:“祖逖如果不能扫清中原敌寇再次渡江南归,就如同这江水(一去不回)。”言辞激昂,神色悲壮,大家都为之慨叹。过江后驻扎在淮阴,建立工场冶铸兵器,招募到两千多人后继续进军。建武三年夏六月,祖逖的部将韩潜和后赵的将领桃豹分别占据了陈川原来的城池,桃豹据守西台,韩潜据守东台,相互对峙了四十天。祖逖让人用布袋装满土,就像装满了米
24、的样子,派一千多人搬运到台上。又安排几个人去担米,(假装很疲劳的样子)在路上歇着,桃豹的部队果然追赶上来,(这些挑米的士兵)都丢下担子逃走。桃豹的部队已经饿了很久,得到这些米,以为祖逖的粮食很多,士兵都能吃饱,因此更加胆怯。后赵的部将刘夜堂用上千头驴运粮送给桃豹,祖逖派韩潜在汴河上截击,把这些粮食都缴获了。祖逖坐镇雍丘,多次派兵截击后赵的部队。此前赵固、上官巳、李矩、郭默各自通过诈谋和武力相互攻击,祖逖派使臣让他们和解,说明其中的利弊祸福,于是(他们)都接受了祖逖的节制调度。黄河以南许多地方都反叛后赵而归属晋朝,后赵所据有的土地日渐收缩。祖逖积极操练部队,积攒粮食,为谋取黄河以北做准备。后赵皇
25、帝石勒对此很忧虑。于是给祖逖写信,希望双方互通使者和交易货物。祖逖没有回复,但任由民间互相交易,从中获利十倍,于是无论公家还是私人都财富充足,兵马日益强壮。(晋与后赵的)边境之间稍微得到安宁和发展。祖逖在军队中和将士同甘共苦,严于律己,对部属慷慨,积极发展农业生产,自己不储备资产,又将野外的尸骨加以搜集埋葬,为其进行祭奠,百姓都很感激他。正当他准备率领军队跨过黄河,扫除河北等地的敌寇,恰逢朝廷将派遣戴若思来做都督。祖逖认为戴若思虽然有才干声望,但没有远见,而且自己已经扫除障碍,收复了黄河以南地区,很忧虑北伐大功难成;而且祖逖听说王敦和刘隗等人有矛盾,担心发生内乱,这样北伐就不会顺利,感慨愤激以
26、致生病。祖逖虽然心中忧虑气愤,但仍然没有停止谋划进兵,营建修缮武牢城。城北面临黄河,西面和成皋相邻,四面空旷。祖逖担心城南没有坚固的城垒,一定会被敌人偷袭,于是率领部下构筑城垒。城垒还没有建成,祖逖就病得更严重了,不久在雍丘去世。豫州的百姓听说后很悲伤,就像自己的父母去世,谯、梁等地的百姓为他建立了祠庙。(二)(共5分)11. 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公冶长)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里仁)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卫灵公)注释:党:类。仁:同“人”。综合以上材料,简述孔子对“知
27、人”的认识,并选择其中一点谈谈对你的启示。【答案】认识:要注意观察是否言行一致;可以根据所犯的错误来判断其为人;要独立判断,不受他人好恶的影响。启示:看一个人,不仅要看他说了些什么,更重要的是要看他的具体实践。避免产生偏见。【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分析能力。“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意思是“起初我对于人,是听了他说的话便相信了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听了他讲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表明孔子最后通过言和行共同判断一个人。即观察其人是否言行一致。 “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意思是 “人们所犯的错误,类型不一。所以观察一个人
28、所犯错误的性质,就可以知道他的为人。” 即可以根据所犯的错误来判断其为人。“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意思是“众人都厌恶他,一定要去考察;大家都喜爱他,也一定要去考察。”即不能人云亦云,要有独立见解,真正认识一个人,要自己去判断。孔子的这些话都表明了现实生活中不能从表象简单判断一个人,应如何去深入认识别人。联系生活实际和个人经验谈启示即可。比如第一点谈不能轻信于人;第二点谈人犯了错误别一棒子打死,要看其错误性质;第三点谈避免偏见等。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26分。(一)(共12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偶来顾炎武偶来湖上已三秋,便可栖迟老一丘。赤米白盐犹自足,青山绿野故无求。柴车向夕逢
29、元亮,款段乘春遇少游。鸟兽同群终不忍,辙环非是为身谋。注释: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他为了抗清而在多地辗转。栖迟:游息。故:通“固”。款段:驽马。少游:指汉代的马少游。12. 下列对这首诗前四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湖上”即“湖边”,作者偶然来到这个风景优美的地方。B. “老一丘”是说作者若愿意,可以选择在此地生活到终老。C. “赤米”是颜色发红、高品质的米,“足”是说物资充足。D. 用“青”“绿”来描写自然风光,色彩丰富,颇具画面感。13. 本诗后四句用“元亮”“少游”“鸟兽同群”“辙环”等典故来表达心志,下列对这几处典故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元亮”是陶渊
30、明的字;作者能够在精神上与陶渊明相遇,可以过上闲适的生活。B. 马少游乘马车疾驰,气势煊赫,但坐在简陋柴车上的作者不羡慕那样的富贵生活。C. “鸟兽同群终不忍”化用了孔子的“鸟兽不可与同群”,作者与孔子的想法类似。D. “辙环”,既指孔子周游列国而车辙往复,也指作者自己为抗清在多地奔波辗转。14. 有些古诗在拟题目时,只借首句前两字来代题,实际相当于无题。但对于这首诗的题目,有评论家说,本诗“以偶来二字为题,似同无题,然全首寓意尽在此二字中”。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偶来”二字体现了全诗怎样的寓意。【答案】12. C 13. B 14. “偶来”指自己偶然来到湖边,因而有难得的机会享受美丽的自然
31、风光以及清静、闲适的生活。“偶来”也指自己享受隐居式的生活只能是偶尔的、暂时的,最终还要去为抗清事业奔波。“偶来”中既有对闲适生活的留恋,又有投身抗清事业的坚决,二者交织,寄寓了作者为了抗清事业而“终不忍”自我享受、还是选择舍己为公的情怀。【解析】【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C赤米,即粗糙的米。白盐是粗盐。“赤米白盐”是淡泊简陋的生活。自足是自己感到满足,不是充足。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中典故的能力。B马少游是汉代名将马援之从弟。他与志向远大的哥哥马援完全不同,他淡泊名利,不求闻达,无意仕途,只想优游乡里终此一生。此处是说自己在春天里骑驽马的淡泊悠闲的情
32、怀和马少游一样。故选B。【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偶来”,偶然来到。据此可知诗中所观所感皆是偶然得来的,是暂时的。对应诗歌内容,“偶来湖上”指自己偶然来到湖边,“栖迟”“ 青山绿野”等享受美丽的自然风光以及清静、闲适的生活因“偶来”而显机会难得。结合注释“他为了抗清而在多地辗转”可知,作者享受隐居式的生活不会长久,最终还要去为抗清事业奔波。“偶来”的 “ 自足”“ 无求”“逢元亮”“遇少游”的闲适生活表明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留恋,而“鸟兽同群终不忍”,不能忍受和那些异族为伍,所以必定又要投身抗清事业。诗歌以“偶来”寄寓了作者舍己为公的情怀。15. 在横线处填写作品
33、原句。(1)孟子认为犯了错误或思虑堵塞并不可怕,因为“人恒过,_;困于心,衡于虑,_”。(2)正如兰亭集序中所言,“_,_,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快乐和热爱会让我们忘记时间的流逝。(3)如今,人们已经可以借助微信、QQ等即时通信技术随时随地与万里之外的好友联系,这就丰富了王勃所说“_,_”两句话的内涵。(4)诸葛亮的出师表因激励了一代又一代读书人不忘以身许国、心怀天下而赢得后人的诸多赞誉,陆游就曾赞叹道:“_,_!”【答案】 (1). 然后能改 (2). 而后作 (3). 当其欣于所遇 (4). 暂得于己 (5). 海内存知己 (6). 天涯若比邻 (7). 出师一表真名世 (8). 千载
34、谁堪伯仲间【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名篇名句能力。注意以下词语的书写:作、欣、暂、堪。(二)(共6分)16. 有学者在评价红楼梦人物时说:“宝钗在做人,黛玉在作诗。”你是否同意这个评价?请结合原著的相关情节谈谈你的看法。【答案】“宝钗在做人,黛玉在作诗”,这个观点很准确地评价了二人的特点。“宝钗做人”指宝钗更现实,关注人事,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追求仕途经济。比如劝说王夫人心安,劝宝玉读书。“黛玉作诗”指黛玉更浪漫,关注情感,善于体察自然万物,追求个性自由。比如宝黛痴读西厢,黛玉葬花等。【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在贾府这个派系复杂、矛盾重重的大家族中,薛宝钗一个突出
35、的特点,就是很世故,即很会做人和处世。贾母要给她做生日,问她爱听什么戏,爱吃什么东西。她深知老年人喜欢热闹戏文,爱吃甜烂食物,就按贾母平时的爱好回答。她还当着面奉承过贾母。她说:“我来了这么几年,留神看起来,风丫头凭她怎么巧,也巧不过老太大去。”结果是贾母大夸奖她:“提起姊妹”,“从我们家四个女孩儿算起,全不如宝丫头。”金钏儿投井自杀后,王夫人心里不安。她安慰王夫人说:金钏不会自杀;如果真是自杀,也不过是个糊涂人,死了也不为可惜,多赏几两银子就是了。王夫人说,不好把准备给林黛玉做生日的衣服拿来给死者妆裹,怕她忌讳,薛宝钗就自动地把自己新做的衣服拿出来交给王夫人。而且宝钗多次劝宝玉读书,宝钗第三
36、次劝宝玉是在香菱学诗一回,香菱因为学诗疯魔了,作了一首诗不好,就一个人在那里搜肠刮肚,暗下决心一定要作出好诗来。宝玉笑道:“这正是地灵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我们成日叹说可惜他这么个人竟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可见天地至公。”宝钗笑道:“你能够像他这苦心就好了,学什么有个不成的。”宝玉不答。综上,可看出宝钗的现实,关注人事,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追求仕途经济。林黛玉作为灵魂人物,与其他女性不同。她是一丛清高孤傲、孤芳自赏的空谷幽兰。她出身书香门第,自小博览诗书,生活充满文艺情趣,心醉于西厢记、牡丹亭这样的浪漫传奇。她唯一留心的也只是自己喜欢的人、自己的命运以及大自然的花草,别人热衷的、喜欢的,
37、她根本不在意。桃花落下了,宝玉想将残花随水扫去。但黛玉说,“这样不好,花随水流到脏地方,照样把花糟蹋了。在那边角上,我有一个花冢,把这些花装在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综上可看出黛玉的浪漫,关注情感,善于体察自然万物,追求个性自由等。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失败的寻访去看那条千年古道。村子临河而居,碎石沿着河岸垒出齐整的层次感。胡同仅容一人走过,像一抹被遗弃的瘦长的影子。出了村,是一片浩荡的水。堤岸有两棵柿子树,隔了很远依然可以看到它的苍老;一头无所事事的驴,静默在水边,比眼前的这片水还要安详;几辆小车停在不远处,有人正在钓鱼。山野中的
38、这片水,我还没有来得及细细体味,车子就一晃而过了。路的尽头,竹林茂密。因为山太深,人迹罕至,竹林才完整地留存下来。很多人从远方蜂拥而来,则是近年的事情了。通往竹林的,是一条千年古道,狭窄,凹凸不平,向险而去。为方便更多人抵达那片原生态竹林,当地人把原来的河道改造成一条水泥路。新开辟的水泥路在古道下方,即使是旅游旺季,也没人留意这条古道。人们奔走在新路上,直抵想象中的那个原生态景点。千年古道成为一个被封存悬置的景观。路边有溪水流过,不知名字的鸟,在水流声中穿过。一块并不规则的金黄麦地,镶嵌在山坡上,让人格外空落和孤单。这个守着千年古道的村子,居然有一个铁匠铺。多年来,我游走乡间,在找寻农具的同时
39、,隐隐盼望着哪天遇到一个铁匠。童年记忆里红彤彤的打铁情景,一直灼烫在我的心头。我从千年古道失意而归,却在村子里意外发现了那个铁匠铺。它比破落的村庄更破落,但看上去并没有彻底被遗弃。我很快就找到了它的主人一位76岁的老铁匠。他几乎符合我关于铁匠的所有想象,苍老,敦厚。稍感惊讶的是,他竟然那么健谈,让人很难将他的言谈举止与木讷表情联系到一起。他一边口沫纷飞地讲解打铁知识,一边手舞足蹈地演示,比如火候如何掌控,比如落锤时的角度和力度。他似乎等待了很久,孤独了很久,对我这个陌生人的来访异常兴奋。他打了一辈子的铁。每逢镇上赶集,他就去摆摊收农具,直到攒够了一定的数量才开炉打铁,过上一把瘾。其实他早就不需
40、要依靠打铁来维持生计,他的手艺已经没有多大的现实意义。村里用上了机器设备,播种和收获都很少使用传统农具,铁匠成为一个多余的角色。他说他舍不得丢下这门手艺。那些打铁的岁月,没有仅仅成为苦难记忆。乡村铁匠赤膊抡动手中铁锤的童年记忆犹在眼前,那些火焰中纷纷落下的铁屑藏有我们最奇幻的想象和最简单的快乐。三十多年后的今天,那个曾经的孩童不需要任何解释,就理解了眼前这个打铁老人的热情。那天我亲见了他打铁的整个过程。他的表情有些悲壮,好像多年来的坚守就是为了等待这一天。他光着膀子,在通红的炉火前,酣畅淋漓地表演了所有手艺,认真,郑重,像在重温往昔岁月。我向他投去敬重的目光,并且按动快门,将某个瞬间定格。走出
41、铁匠铺,我看到一个老农蹲在地头抽烟。这是农村的一个普通场景,可是我仍然忍不住把它解读成了所谓的“守望”。我羞于将自己的解读告诉眼前这个老农,我知道他心里装的,与我心里想的,截然不同。听到我要找寻农具,他兴奋地起身,领我拐了一个弯,再爬过一条长长的坡路,来到一座老宅前。院子里长满齐腰的荒草,有浓烈的植物气息。我是陌生的闯入者,闯入一段被遗忘的时光。这栋老宅像一个农具陈列馆,各式各样的农具覆盖了一层厚厚的灰尘。他说三十多年来没有外人进过这个屋子。屋里从来不曾通过电,我擎着火机,在微光中逐一察看那些农具,心里有些激动。也许,这是三十年中唯一降临的光。置身这个昏暗的记忆库,我仿佛听到了时光流淌的声音。
42、那些农具被我们搬到院子里,摆放,拍摄,他也像受到了格外尊重一般,脸上满是欢喜。他把一套驴具挂到院墙上,用手指着告诉我每个部件的名字和功能,他越讲越来劲,简直是神采飞扬。粗糙的驴具,原来凝结着这么多民间智慧。他的讲解让我好似看到一头驴在山野里骄傲地劳作;让我想起了那些久远的日子,坑坑洼洼的山野,想起农人们的劳作,想起他们充实、自信的表情。也让我想起近年来在乡村游走的日子里常见到的农家圈养的驴,它们不是用来劳作的,养大了直接卖给城里的驴肉馆。暮色中,下起了小雨。院落里齐腰的荒草经过雨丝的清洗,新鲜了许多。邻家的烟囱冒出一缕炊烟,在细雨中若有若无,像是一丝乡愁。时光就这样打磨着村庄和村庄里的人。我以
43、审美眼光从取景框里截取了乡村中那些将被遗忘的事物。它是真实的,但我所留存的,并不是一个完整的真实的乡村,更多的艰辛被所谓的美遮蔽了。我的这种寻访,在滚滚向前的潮流中是否真的有意义?我从来就没有真正理解过这些农具。对农具的理解,只有在经年累月的劳作中才可以真正抵达。我只是浮光掠影的寻访者,我的寻访注定是失败的,无能为力的失败。我在乡村奔走与找寻,不过是为了一个不合时宜的“梦想”。我所拍摄和记录的,仅仅是村庄的一个截面。截面承载的,是一段完整的隐秘记忆。(取材于王月鹏同名散文)17.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 千年古道成为一个被封存悬置的景观 悬置:供人仰望B. 一直灼烫在
44、我的心头 灼烫:印象深刻,感受热烈C. 他几乎符合我关于铁匠的所有想象,苍老,敦厚 敦厚:身体结实D. 他似乎等待了很久,孤独了很久 孤独:独自生活,寂寞无聊18.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二段通过写水泥路的热闹来突出千年古道的冷清,表达了作者的遗憾。B. 作者能够轻易理解眼前打铁老人的热情,与童年记忆里的打铁情景有关。C. 76岁的老人能完成打铁的全过程,体魄强健,作者为此投去敬重的目光。D. “我”把老农蹲在地头抽烟的普通场景理解成守望,有一厢情愿的意味。19. 请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文章第段中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20. 作者认为自己的寻访是“失败的
45、寻访”,你同意这一看法吗?请结合你的生活经历或阅读体验谈谈你的理解。【答案】17. B 18. C 19. 句中写到以前驴骄傲地劳作,而现在只能被卖到驴肉馆,结局悲惨,二者形成反差,表达了作者对失去劳作价值后的驴的同情。还写到以前的农人在山野中充实、自信地劳作,而现在只能对来访者神采飞扬地讲解,二者呼应,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农人熟悉、留恋传统劳作方式的尊重,对其没有用武之地的惋惜。 20. 同意作者寻访失败,因为其所寻找到的事物并不真实:被美化、不完整,没有被深入理解。这就像很多作品中被美化的帝王将相或英雄人物一样,读者只看到了文本中描述的光鲜亮丽、忠贞正义的一面,摆不上台面的东西很多也有,譬如张
46、献忠被誉为农民起义领袖却杀人如麻,华盛顿被称为美国之父却践行黑奴政策。类似的还有被美化的生活状态,被美化的古迹这些都是不够真实,不完整的。在这些事物上寻访不出纯粹的真实的美好。【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句中重点词语的能力。A悬置,悬挂起来放置。和封存连用,结合语境“即使是旅游旺季,也没人留意这条古道”,此处指千年古道只是有个名声,不被人关注,也不实用。“供人仰望”不合语境。C敦厚,是形容脾气和性情憨厚,忠厚,不是用来形容身体的。而且“身体结实”和“七十六岁”“苍老”不对应。D文中的“孤独”指打铁老人没有人可与分享打铁的乐趣,是一种精神的孤独。而不是“独自生活,寂寞无聊”。故选B【
47、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文中相关内容能力。C“体魄强健,作者为此投去敬重的目光”错误。“体魄强健”和前文的“苍老”矛盾。原文有“他光着膀子,在通红的炉火前,酣畅淋漓地表演了所有手艺,认真,郑重,像在重温往昔岁月。我向他投去敬重的目光”由此看出敬重的是老人认真、郑重的打铁状态,那种纯粹的对打铁的热爱的情怀。故选C。【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分析作者情感的能力。句子是由农人的讲解联想到驴子,驴“骄傲地劳作”,农人们的劳作“充实、自信”,由此看出作者对传统劳作的尊重;而现在农人只能讲,驴子只能被卖到驴肉馆,二者生命的活力都不能再呈现。曾经的人与驴与现在的人与驴形成交叉对比,从而表达
48、了作者对失去劳作价值后的驴的同情,对农人不能再从事熟悉的劳作的惋惜之情。【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本观点,并有创意解读的能力。作者认为自己的寻访是“失败的寻访”,原因有两个。其一,结合原文“没有真正理解”“以审美眼光”“我所留存的,并不是一个完整的真实的乡村,更多的艰辛被所谓的美遮蔽了” 等词句可知, 作者认为所寻找到的事物是被美化、不完整或没有被深入理解的不真实的;其二,“我的这种寻访,在滚滚向前的潮流中是否真的有意义?”,“注定”“不合时宜”,这些疑问和判断表明作者认为现代化的发展注定会让一些传统的事物失去价值,这种寻访在“滚滚向前的潮流”前不见得有意义。结合生活经历或阅读体验分析,
49、可联系表面美好,实则有缺憾的人、景、物、分析;也可结合失去了时代价值的事物,不合时宜的人,失去原有韵味的传统来分析,很多东西只能在记忆中追寻了,寻访很可能带来的是幻灭。具体分析时针对其中一个原因分析即可。如果选择不同意这一看法,可从反面分析,比如谈这种寻访也是美的,有一定价值的。言之成理即可。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65分。语言基础运用(5分)2020年11月28日, 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的“奋斗者”号胜利返航。“奋斗者”号的成功研制,既提升了我国载人深潜技术的创新水平,加快了潜水器的谱系化、功能化进程。在万米海试任务中,海试队员克服大风、多雨、高温等困难,进行了多项验收试验。试验充分验证了
50、【甲】潜水器的各项功能、性能以及【乙】我国在深海下潜技术上的突破。“奋斗者”号的成功海试,将为我国后续深渊深海科学研究、积极参与国际深渊科考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21.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句中的“返航”一词可替换为“凯旋”。B. 句中“加快”之前应加关联词“而且”。C. 句中的“试验”不能换为“实验”。D. 句与句的位置互换,文段会更连贯。22. 句【甲】【乙】两个短语中有一个与“验证”搭配不当,这个短语是_。(在横线上填“甲”或“乙”即可。)【答案】21. C 22. 乙【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及语言连贯的能力。A“凯旋”是胜利归来,和前面的“胜利”重
51、复,不能替换。B“而且”和前面的“既”不搭配,不能加。C“试验”,了解某物的性能进行的尝试性活动;“实验”,是对抽象的知识理论所做的现实操作,用来证明它正确或者推导出新的结论。这两处都是为了解潜水器的各项功能、性能进行的探索性操作,只能用“试验”。D句是对“奋斗者”号成功研制的意义的阐释,作为新闻导语放在开头较好;是对“奋斗者”号的成功海试意义的总结,紧承句,只能放在其后。二者不能互换位置。故选C。【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验证”,经过检验得到证实;“突破”是不能被检验的,故不能和“验证”搭配。故选乙。微写作(1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23. 近年来,高中
52、阶段应阅读哪些名著引起了讨论。有人认为精读论语红楼梦这两部经典即可;也有人认为除此之外还应阅读红岩老人与海等指定作品,总数在10本左右为宜;还有人认为不必指定书目,应该由学生根据兴趣自主阅读。你更认可上述意见中的哪一个?请阐述自己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有据。150 字左右。【答案】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经典作品十分多。论语里的思想和智慧是世人公认的。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诺贝尔奖获得者建议:“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二十五个世纪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而红楼梦中充满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艺术语言高妙,思想深刻,代表了中国古代小说的最高成就。高中生阅读时间有限,要想达到一定的阅读效果
53、,阅读就应少而精。故精读这两部经典作品即可。【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题目就“高中阶段应阅读哪些名著”的问题,让考生发表观点。分析材料,主张只读论语红楼梦可理解为少而精的阅读,可从作品的经典性和阅读时间的角度分析;还应阅读红岩老人与海等指定作品,总数在10本左右为宜,可从丰富知识、拓展眼界、中外比较等角度分析;自主阅读则侧重点从兴趣及阅读效果角度分析,比较主动阅读和被动阅读的不同效果。成文时可从作品内容、艺术成就、时代影响等方面组织语言,内容要体现要求的“更认可上述意见中的哪一个”,可简单进行三者的比较,也可以突出某种的优越所在。比如选择只读论语和红楼梦,则先就两本书的
54、艺术成就和影响简单阐释,再结合高中生实际情况分析,言之成理即可。24. 请描写校园中一个体育运动的场景,展现体育之美。要求:描写生动,有感染力。150 字左右。【答案】操场上,几个男同学在打篮球。有名的前卫李壮接到了球。只见他双手捧着球,深吸一口气,然后踮起脚尖,原地弹动了三四下,接着,他突然如离弦的箭一般朝着篮下奔去。离篮架足有四五米远,他把球交到右手中向篮板抛去,球“碰”的一声反弹下来。说时迟,那时快,他三步就跨到篮下,“蹭”地跳起来,双手抓住飞来的球,举到头顶,腰一挺,然后“嘿”地叫了一声,把球灌进了篮筐。【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微写作的能力。要求写校园中体育运动的
55、场景,展现体育之美。可以选择群体性的活动,比如跑步;也可以是几个人参加的打球、跳绳等活动。体育之美重在动作呈现,要“描写生动,有感染力”,最好单选其中某个环节,对应个体细致描摹。比如乒乓球的扣杀动作,篮球的扣篮,短跑的起跑与冲刺可适当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作文(5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25. 根据要求写作。选择研究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基础学科,也许意味着出成果慢、受关注度低、没“钱途”而强化基础学科有助于解决我国面临的技术难题,有助于深入了解中华文明,增强文化自信。因此,教育部2020年起实施“强基计划”,重视高校基础学科的招生和建设。其实,不止
56、教育和科学研究,其他领域乃至个人也要考虑强化基础的问题。请以“说强基”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700字。【答案】例文:说强基古人云:“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这告诉我们,要强化好基础。人们想要建造高楼,一定要打好地基,这样高楼才不会倒塌;树木想要成为参天大树,其根部必须深扎在泥土里,这样才能抵御暴风雨分侵袭;你想要写一手好文章,就一定要从最基本的积累素材开始,这样才能实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强化基础,才能通向成功之路。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曾经参加过三次高考,但在前两次考试中,英语都成为他拖后
57、腿的科目。第一次高考,英语成绩只有三十几分。之后,他开始重视基础,从英语单词开始抓起,一步步脚踏实地学习。第二年高考,他的英语成绩有了进步,但是还没能及格。第三年,他愈发努力攻克难题,不轻视任何一个基础知识点,最终取得了令他满意的成绩,继而有了今天的新东方。强化好基础,你才不会在题海中迷失自己,你才能体会“万变不离其宗”的奥妙。强化基础,才能采摘胜利的果实。古代诗人能创作出华美的诗篇,必定有扎实的文字基础,才能有感而发,恰到好处地形容自己的情绪表达自己的抱负。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悠然自得,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惬意,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都基于从小受
58、到的文化熏陶和良好的文字功底。面对美景我们有时候也想抒发内心的赞美慨叹之情,可是我们却会常常陷于“书到用时方恨少”的苦恼。可见,强化好基础才能让情感的迸发携带者文字的优美,在岁月的沉淀中愈发香醇。强化基础,才能攀登人生高峰,成就不朽伟业。牛顿从小善于观察生活,夯实基础,从而提出“万有引力”定律,为人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王羲之从小坚持勤奋练习书法,横、折、弯、钩一笔一划牢牢打好基础,才能写出“天下第一行书”。朗朗每天坚持练琴数小时,甚至忘记吃饭睡觉,坚实的基础帮助他迅速成为世人瞩目的钢琴家。良好的基础是成功的必备要素之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牢固的基础需要我们每天积累,只
59、有稳扎稳打,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题目是给材料的命题作文。材料第一段谈强化基础学科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并引出“强基计划”,意在引导考生未来专业选择上,不畏出成果慢、受关注度低、没“钱途”的基础学科,择业要和国家未来建设需求相结合,做到心中有家,也有国。第二段把强基引申到其他领域和个人,这就扩展了选材的范围,也降低了写作的难度,论述时可以结合个人或某些个领域进行说明,单谈强基的意义及重要性。题目“说强基”,涵盖了材料中的两个切入点,选哪一个都可以。只要联系强化基础即可。议论文写作要注意观点的鲜明,逻辑的强大和选材的精当。【立意】1.选择基础学
60、科,服务国家建设;2.基础学科支撑着国家发展的大厦;3.基础不牢,地动山摇;4.基础是走向成功的关键。【素材】1.话说得好: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就是根本,根深才可以枝繁叶茂。古往今来,世界上有哪些名人不是从最基础开始学习的?又有哪个人是与生俱来就什么都会的呢?他们都是从最基础开始,经过努力,不断练习,不断思考,最后功到自然成,实现了人生价值。(精彩片段)2.打好基础,铸就辉煌。基础的稳固,才能使你爬上更高的梯子,一座座摩天大楼,送入云端,我们只看到他的高耸,却很少知道它基础的深度和坚固程度。所谓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没有好的基础,哪来的勇气与自信在台上表不经演的高难度杂技?曾经的中国飞人世
61、界短跑冠军刘翔,如今已不见人们再度为他为荣了,相反有些人甚至对北京奥运会刘翔退赛耿耿于怀。伤病是运动员在所难免,至今刘翔依然是在努力康复,刘翔的基本功十分扎实,换来的成功人人都看在眼里,记在心头,用汗水打下的基础注定告诉我们,飞人刘翔还没有倒下,依然能创造辉煌。(精彩片段)3.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富强,需要科学技术的进步;而科学技术的进步基础在教育。我们只有踏踏实实打好基础,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祖国“金碧辉煌”的四化大厦才能早日矗立在世界东方。(精彩片段)4.周国平先生曾言:“文化是生命的花束,离开生命本源,文化不过是人造花束。”诚如斯言,文化不是空中阁楼,它需要我们传承土壤的滋养。梁思成、林徽因
62、夫妇为中国古建筑辗转奔波,大国工匠为修复文物半生坚守,网红博主李子柒一双素手点染田间烟火传承代代接力,文化方能不息。钟芳蓉的偶像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她所坚守的敦煌研究事业难道是热门工作吗?在保护中国古代文化、为时代发展注入文化灵魂方面,她做出了卓越贡献;我在故宫修文物的播出让大众熟知了故宫文物修缮这样一份小众工作,他们为文物的保护做出了贡献;守卫海岛数十年如一日的战士,同样为保卫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精彩片段)26. 请以“我想和你聊聊”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700字。【答案】例文我想和你聊聊老师您好!作为您的学生这
63、么长时间了,在您的印象中,我应该一直是个学习一般,没有比较突出的课程,更没有能在班内担任班干部的能力,平时闷声不响的普通学生,今天我鼓起勇气要和您聊聊。好象就在昨天,我鼓足了我所有的勇气及胆量走进了您的办公室,小声的说出了“我想换位“这四个字,并断断续续的说出了我想换位的理由,您耐心的听我说完,并答应了我的请求,因为您说,只要有足够的理由我就可以考虑。应该就是今天,我反悔了,想重新回到我之前的位置,我知道我这个请求很无聊,但是我真的没有捣乱的意思,我没有想到我会后悔,当我想用书写的形式告诉您时,我却更需要莫大的勇气来告诉您,您要知道,反悔比决定一件事难多了,我好象想到了您看完这封信时感到不可思
64、议的神情,并说:换位这件事怎么可能胡乱的开玩笑?该决定好的就应该决定好才对。老师,我真的很矛盾,我自己也曾否定了我的想法,平时关系交好的同学也批评了我的不是。但我觉的我是对的,虽然我的做法不是很好,但是这次是我最真实的想法,并且我将永远不再反悔,这也许是我人生中比较重大的一次决定,也许对我以后的人生起到了好与坏的作用,可能对我有一个比较大的启示,可能会让我明白很多老师,我想告诉你,我虽然不太爱说话,但是我也有自己的勇气,也有自己的毅力,更有自己的决定。我希望我能为自己争取一次机会,我可以保证自己能在以后的生活中不将出尔反尔,而是决定了一件事之后就干到底。多少次,我懊悔自己的胆小懦弱,有事情不敢
65、跟老师反映,有情绪不愿意跟朋友说,有想法不想和同学交流。我想调换座位的事在心里已经矛盾很久了,终于鼓起勇气向您提出来,但很快我又反悔了,我想改变自己的,所以勇敢地向您提出自己反悔的决定。和您聊聊这内心的想法和为什么这样做,让我仿佛突然长大了许多,原来交流没有那么难,人与从之间没有那么复杂,我大多数时候都是把自己关在一个牢笼里。老师,我多希望您能看到这篇文章,明白我内心的感受,我决定跟您说我的想法,起码我为自己努力过!【解析】【分析】【详解】审题现代人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自觉不自觉地接收到外界信息的轰炸。互联网时代更是让人沉浸于虚拟世界里难以自拔,碎片化的阅读占据了人们大量的时间,每个人
66、常常捧着手机度过了自己大部分闲暇时间。在这种情形下,和他人的交流,成为一种奢望;说说心里话,用心灵去相互碰撞更是成为一种不可能。那么拿起笔,用文章的形式聊一聊何尝不是一种好的交流方式呢?以“我想和你聊聊”为题,“你”可以是自己,可以是老师,可以是朋友,可以是父母,更可以是同学不管选择哪一个对象,要注意题干中的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以“我想和你聊聊”为题,聊的内容至关重要,和自己聊可以反思过去,思考现在,展望未来;和老师聊可以谈班级管理、学习方法、同学关系等诸多内容;和父母聊可以针对家庭琐事、代沟矛盾、郁闷烦恼等;而和同学聊可以就嫌隙矛盾、理想目标、乃至缺点不足等。作为一篇记叙
67、文的写作,要使内容充实,必须从细节入手,切忌大则空,。立意1.写给我自己的话;2.老师,你想对你说;3.这是您孩子心声;4.在最美的年华遇到了你,同学;素材1.有人帮你,是你的幸运;无人帮你,是公正的命运。没有人该为你做什么,因为生命是你自己的,你得为自己负责。2. 再回首,是一串充满酸甜苦辣的昨天:昨天,有我们在课堂上的争论;昨天,有我们在球场上的奔跑;昨天,有我们在考场上的奋斗;昨天,有我们在烛光中的歌唱。是啊,昨天,多么美好,多么值得回忆!3. 初遇你的心情是温馨的,和你交友的时候是真心的,与你在一起的时候是开心的,认识你这个朋友是无怨无悔的。4. 爸爸,我想对您说声我懂了!我懂得您平时
68、教育我,批评我是为了让我能成才就好像园丁只有不停地给花儿浇水,种子才可以慢慢长大,变成娇艳的花朵。妈妈,我也想对您说声我懂了!我知道您教我做人的道理,不为别的,只想让我成为一个好人,就像红烛只是想照亮别人出发点,就这么的单纯。5. 谈到学习,您功不可没。还记得当初我的写作水平低得很,但通过您的引导和鼓励,我的写作能力由以前字数不够到现在字数超过标准要求。当您教到古文一类文篇时,我看您为我们班所付出的艰辛。您为我们一句一句地研读,每一个细节都做到念念不忘与有章可循,让我们在这类文本上的学习显得益彰,困难都能解决了。您还有一点比较让人感到您在众所教师之中的与众不同:那就是您经常给我们补充课外知识,增加我们对课内的深层巩固与对外的知识面的扩展。也许这是老师您多年积累下来的经验吧。因而让我们在语文学习上对之充满了极大地兴趣。我很感激老师您带给我在语文学习上的乐趣,因为它对我十分有益。我相信用语言文字来表达对老师您深深地感激之情显得有点薄弱,所以我决定用我的努力在三年后 以实现老师心中的那个的期望,再过十年,我也会以实际行动来证明我对老师您的一番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