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高中2016届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88110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高中2016届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高中2016届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高中2016届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高中2016届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高中2016届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高中2016届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高中2016届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高中2016届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高中2016届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6年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中学高三毕业班联考(一)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历史部分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分为政治、历史、地理三部分,共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本部分为历史试卷,共100分。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1至3页,第卷3至4页。 考生一律用黑笔作答。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卷时,卷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卷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第卷 选择题(共44分)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把历史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2本卷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2、,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1.有人认为我国古代某一朝代的皇帝“身兼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与这一结论相关的是 A秦朝的三公九卿制 B汉朝的中外朝制度 C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D明朝废除丞相制度【知识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试题解析】依据秦朝的三公九卿制,秦朝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故A项错误;依照汉朝的中外朝制度,由皇帝的亲信近臣构成“中朝”在宫廷之内对重要政事先做出决策,再交由以丞相、御史大夫为首所构成的 “外朝负责执行,实际上是将相权一分为二,但最高决策权仍掌握在皇帝手里,故B项错误;依据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三省的

3、长官都是宰相,帮助皇帝处理政事,故C项错误;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故D项正确。【答案】D2“在罗马人那里,私有制和私法的发展没有在工业和贸易方面引起进一步的后果。”但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罗马法在近代世界“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的原因不包括 A追求公民法律地位平等 B利于维护经济秩序 C体系宏大而缜密 D维护私有财产的原则【知识点】罗马法【试题解析】依据所学知识,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依据材料“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详细拟定的罗马法

4、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罗马法有利于调整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纠纷,缓解社会矛盾,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信息与罗马法体系宏大而缜密无关,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依据材料“私有制和私法的发展”可知,罗马法维护私有制和私有财产,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答案】C3在下图时间轴的?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A改良蒸汽机逐渐推广 B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C欧美国家实现工业化 D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试题解析】1785年,瓦特研制成的改良蒸汽机在纺织业中投入使用,并被迅速推广到其他工业部门,故A项正确;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是在19世纪中后期,时间上与题干

5、不符,故B项错误;18世纪末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尚未完成,其他欧美国家的工业革命刚刚开始或尚未开始,不可能实现工业化,故C项错误;19世纪中后期,随着工业革命在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向外扩张,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故D项错误。【答案】A41880年,清政府修建唐山到胥各庄的“唐胥铁路”。1887年展筑至芦台,1888年又展筑至塘沽和天津,时称“津唐铁路”。“津唐铁路”的修建 A标志中国交通近代化的起步 B有助于解决洋务企业的困难 C诱导了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 D目的是抵制列强的经济侵略【知识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洋务运动【试题解析】19世纪70年

6、代初期,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打破了列强在中国的航运垄断局面,标志中国交通近代化的起步,故A项错误;“津唐铁路”的修建,有利于解决洋务企业运输困难的问题,尤其对于解决开平煤矿煤的运输问发挥了重要作用,故B项正确;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于19世纪60、70年代,时间上与题干不符,故C项错误;修筑铁路与抵制列强的经济侵略没有必然联系,故D项错误。【答案】B5“这种以武力威胁为后盾的无耻外交手段,巩固了日本在山东和东北的地位,但未能把中国变为日本的一个保护国。在这过程中,它反而把中国的民族意识激发到了一个新的高潮。”“新的高潮” 促使中国民主革命发生转折 使“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共识 冲击了封建思想的

7、统治地位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A B C D【知识点】五四运动【试题解析】依据材料“以武力威胁为后盾的无耻外交手段,巩固了日本在山东和东北的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得知,该事件是指巴黎和会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它直接导致中国五四运动的爆发,“把中国的民族意识激发到了一个新的高潮”,故正确;“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共识是在19241927年的国民大革命时期,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故错误;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的是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且运动仅限于知识分子阶层,与材料“民族意识激发到了一个新的高潮”不符,故错误;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

8、化运动的主流,故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答案】C61953年起,我国开始进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下表中“二五计划”与“三五计划”出现间隔的主要原因是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1958-1962年第二个五年计划1966-1970年第三个五年计划1971-1975年第四个五年计划A开展“大跃进”运动 B发生了较严重的经济困难 C进行国民经济的调整 D着力推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知识点】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试题解析】依据材料,“二五计划”与“三五计划”出现间隔的时间是19631965年,开展“大跃进”运动的时间是1958年,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中国发生较严重的

9、经济困难是在19591961年,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面对严重经济困难,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从1962年起,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到1965年调整任务基本完成,故C项正确;着力推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于1958年,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C7下面两幅图片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的外交关系。图2反映的外交关系与图1的不同在于 图1 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图2 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A缔结军事同盟 B坚持独立自主 C加强友好磋商 D结伴而不结盟【知识点】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重要外交活动【试题解析】与上海合作组织中俄两国始创的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

10、心的新型国家关系相比,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国实行的是“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实际是中苏结盟,故A项错误;新中国成立之后至今,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属于图1与图2反映的外交关系的相同点,故B项错误;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和上海合作组织宣言都是在友好磋商的基础上签署的,故C项错误;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实际是中苏结盟,上海合作组织开创的是结伴而不结盟的外交关系,故D项正确。【答案】D8.1973年,美国为缓和与欧日的经济矛盾,转嫁美国的防务负担,建议与欧日构建新大西洋宪章。对此,欧洲各国态度较为消极,而日本则犹豫不决。最终,该计划“流产”。材料主要说明A. 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B. 日本

11、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C. 资本主义阵营已经瓦解 D. 西欧国家开始走向联合【知识点】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试题解析】由题干中欧洲对美国的建议“态度较为消极”,日本则“犹豫不决”,分析可以得知,随着欧洲的联合和亚洲日本的崛起,使美国的霸主地位受到了挑战,世界政治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故A项正确;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日本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故B项错误;材料中不能反映出资本主义阵营已经瓦解,实际上也不符合历史事实,故C项错误;西欧国家开始走向联合的标志是1951年法国、联邦德国等六国建立欧洲欧洲煤钢联营,故D项错误。【答案】A9201

12、5年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批准人民币于2016年10月加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币篮子里的第五种货币。SDR货币篮子的最新权重如右图。这反映的实质是A世界货币格局发生剧变 B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C世界贸易体系的规范化 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知识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试题解析】依据图中材料信息,虽然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崩溃,但美元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币篮子里的权重仍然最大,故A项错误;世界经济格局是指世界经济的构成情况及其相互关系的基本态势,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即世界经济出现多个力量中心,从材料SDR货币篮子的最新权重来看,当今世界经济已出现多

13、个力量中心,故B项正确;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标志着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起来,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1973年,美国再也无法按固定价格兑换黄金,不得不宣布美元贬值,资本主义各国相应也不再承担维持本国货币与美元固定汇率的义务,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此事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B10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说:“绝对空间就其自身特性与一切外在事物无关,处处均匀,永不移动”。对此观点进行修正的是A相对论力学 B地质力学理论C量子论力学 D光电效应理论【知识点】相对论【试题解析】相对论力学认为物体运动时,质量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增大而增大,同时空间和时

14、间也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这就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故A项正确;地质力学是运用力学原理研究地壳构造和地壳运动规律及其成因的学科,它以经典力学为基础,故B项错误;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的量子论力学认为:辐射像物质一样,是由具有能量的基本单位量子来实现的,材料内容与此无关,故C项错误;光电效应是指光照射到金属上,引起物质的电性质发生变化,这类光变致电的现象被人们统称为光电效应,材料内容与此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A11.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国家肆意侵略扩张。最先遭受侵略并开始进行反法西斯斗争的国家是A. 西班牙 B. 中国 C. 埃塞俄比亚 D. 波兰【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试

15、题解析】1936年,德意法西斯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西班牙人民奋起反抗德意法西斯侵略,故A项错误;1931年9月,日本发动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反对日本法西斯侵略的抗日战争,故B项正确;1935年意大利法西斯入侵埃塞俄比亚,埃塞俄比亚人民奋起抗击意大利法西斯侵略,故C项错误;1939年9月,德国法西斯突袭波兰,波兰人民奋起反抗,故D项错误。【答案】B 第卷 (非选择题)(共56分)注意事项: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2本卷共3小题,共56分。二、非选择题(共56分)12(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汉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都有了极大发展。汉武

16、帝在位期间是汉王朝最为强盛的时期,他派使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打开了从长安经新疆、中亚直抵地中海东岸的道路,被称为“丝绸之路”。随着东西交往的密切,佛教于公元1世纪时传入中国。公元910世纪,中国的造纸技术又通过丝绸之路西传。 摘编自中国2007(1)据材料一概括汉代丝绸之路开通的条件,并指出通过丝绸之路东西文明交流的主要内容。(4分)材料二 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这些历史事件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

17、2)材料二中的“历史事件”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时期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对“古老国家”经济方面的影响。(6分)材料三 来源:Zxxk.Com 世界贸易额变化示意图(3)据材料三指出世界贸易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发展态势并分析原因。(6分)材料四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这一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承载着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赋予古老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 摘编自“中国经济网”(4)结合当今世界形势,指出材料四中“崭新的时代内涵”是什么?(2分)【知识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第一次工业革

18、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商业贸易主题【试题解析】(1)第一小问条件,依据材料一,由“汉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都有了极大发展”可概括出经济的发展;由“汉武帝在位期间是汉王朝最为强盛的时期”可概括出国力的强大;由“派使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打开的道路”可概括出张骞出使西域。第二小问主要内容,依据所学可直接得出商品的交流;由材料一“佛教于公元1世纪时传入中国”可以得出文化(宗教)交往;由材料一“中国的造纸技术又通过丝绸之路西传”可以得出科学技术传播。 (2)第一小问指什么,依据材料二,由“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可知是第

19、一次工业革命,欧洲殖民国家向外进行殖民扩张,进行商品输出;由“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可知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欧洲殖民国家在进行商品输出的同时,还进行资本输出。第二小问影响,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全球化给“古老国家”经济方面带来的危害和客观上的进步性两方面进行分析。 (3)第一小问发展态势,依据材料三图中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世界贸易额数据变化规律,可概括出世界贸易迅速增长;第二小问原因,结合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形势,从政治、经济、体制、组织等角度进行分析概括。 (4)分别从当今世界的主题(和平与发展)、世界各国的发展要求以及国与国之间关系的角度,揭示其

20、“崭新的时代内涵”。【答案】(1)条件:国力的强大;经济的发展;张骞出使西域。(2分,任两点) 内容:商品;文化(宗教);科学技术。(2分,任两点) (2)事件:两次工业革命;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或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2分) 影响: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附庸;瓦解原有经济结构,推动经济近代化。(4分) (3)态势:世界贸易额迅速增长。(2分) 原因:世贸组织成立;经济全球化加快;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绝大多数国家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交通运输技术迅猛发展;两极格局瓦解。(4分,任四点) (4)内涵:和平;合作;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繁荣。(2分,任两点)13(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历史时期

21、中 国西 欧 国 家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3世纪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形成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古希腊涌现出普罗泰格拉、苏格拉底等人文主义思想家,形成了欧洲历史上的思想解放潮流。公元前3世纪公元15世纪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朱元璋:科举以朱熹等“传注为宗”公元4世纪末,罗马帝国规定:信奉基督教之外的异端为犯罪行为,反对教会就是反对帝国。1231年天主教会设立宗教裁判所,对宗教异端进行侦查、审判和裁决。16世纪李贽:“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来源:学科网ZXXK马丁路德:“我

22、不接受教皇的权威,我的良心之系于福音。”“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1819世纪严复指出封建君主皆为“大盗窃国”,主张国家属于人民,王侯将相是人民的公仆。卢梭:“人民的主权是至高无上的,必须由人们直接行使,不能被代表。”(1)据材料,概括各个时期中国和西欧国家思想发展史的历史特征。(4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和苏格拉底思想的共同点,分析时期中西方思想文化政策在目的和影响上的相似性。(6分)(3)据材料概括李贽和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时期中西方思想家思想主张产生的原因有何异同。(8分)(4)综上,谈谈你对中西方思想发展演变的认识。(2分)【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23、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苏格拉底;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维新思想;思想解放主题;孔子和老子【试题解析】(1)依据材料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3世纪,中国出现了“百家争鸣局面”和古希腊“涌现出普罗泰格拉、苏格拉底等人文主义思想家”,可概括出都出现了思想解放运动;依据材料公元前3世纪公元15世纪,中国秦始皇、汉武帝、朱元璋推行的文化政策和西欧罗马帝国禁止反对教会、天主教会设立宗教裁判所等,可概括出都出现了思想(文化)专制政策;依据材料16世纪,中国李贽和西欧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可概括出都出现了反传统(正统)思想的思想家;依据材料1819世纪中国严复和西欧卢梭的思想主张,可概括出都出现了

24、反对君主专制的启蒙思想。 (2)第一小问共同点,依据所学知识,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苏格拉底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可概括出注重人和人类社会;孔子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苏格拉底认为社会中的人应该具备美德,“美德即知识”,可概括出注重人的美德;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苏格拉底认为教育对美德同样重要,教育可以使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可概括出注重教育。第二小问相似性,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的角度分析这一时期中西方思想文化政策在目的和影响上的相似性。 (3)第一小问思想主张,依据材料“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贽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依据材

25、料“我的良心之系于福音”“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路德主张因信称义。第二小问异同,依据材料1819世纪中国严复和法国卢梭的思想主张,结合该时期中西方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背景,从政治、经济、思想、科学发展、民族危机等角度进行分析概括。 (4)依据材料,分别中西方思想发展的规律及其对当时社会产生的影响的角度,谈自己对中西方思想发展演变的认识。【答案】(1)特征:都出现了思想解放运动。都出现了思想(文化)专制政策。都出现了反传统(正统)思想的思想家。都出现了反对君主专制的启蒙思想。(4分,每点1分) (2)共同:注重人和人类社会;注重人的美德;注重教育(2分,任两点) 目的:以思想文

26、化统一维护统治。(2分) 影响:束缚了思想,阻碍了社会的进步。(2分) (3)主张:李贽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路德因信称义。(2分) 相同:封建专制统治;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思想解放不断深入。(2分,任两点) 不同:西方是在自然科学发展基础上;中国是民族危机不断加深。(4分) (4)认识:都趋向于追求民主;思想解放有利于社会进步。(2分,其它言之有理亦可赋分)14.(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秦朝琅玡台刻石文:维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皇帝作始。端平法度器械一量,同书文字。方伯分职,诸治经易,举错必当,莫不如画。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

27、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1)据材料一,概括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举措,并指出秦统一的意义。(6分)材料二 年轻的共和国存在着诸多棘手的问题:国库空虚,纽约州和新泽西州在跨州货物的征税方面存在争端,马萨诸塞州有农民造反。汉密尔顿说:“我们所经历的祸患并非来自局部的或细小的缺点,而是来自这个建筑物结构上的基本错误,除了改变建筑物的首要原则和更换栋梁以外,是无法修理的。” 摘编自美国的建立(2)分析材料二中“棘手的问题”产生的根源。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6分)材料三 下面两幅图片所反映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两项政治制度。来源:学科网ZXXK(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者的相

28、同点和最根本的不同点。(6分)【知识点】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美国共和制的确立;新中国初期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试题解析】(1)第一小问举措,依据材料一,由“端平法度”概括出制定法律;由“器械一量,同书文字”概括出统一度量衡、文字;由“方伯分职,诸治经易”概括出实行郡县制。第二小问意义,依据材料一“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人迹所至,无不臣者”,结合秦朝统一的背景,从巩固国家统一和促进中华民族形成的角度分析概括即可。 (2)第一小问根源,依据材料二“是来自这个建筑物结构上的基本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得知,“棘手的问题”产生的根源是邦联制下的中央政府软弱无力;第二小问解决问题的

29、?依据材料二“除了改变建筑物的首要原则和更换栋梁以外,是无法修理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得知,美国通过制定1787年宪法确立联邦制。 (3)依据材料三两幅图片中所包含的共同材料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及“民族区域自治”“特别行政区”等各自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两种制度实施的前提、权限、制度特点及产生的影响等角度分析其共同点,从社会制度的角度分析其不同点。【答案】(1)举措:制定法律;统一度量衡、文字;实行郡县制。(3分) 意义:结束了诸侯割据的政治局面;建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王朝;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3分,每点1分) (2)根源:邦联制下的中央政府软弱无力。(2分) 解决:制定1787年宪法;确立联邦制。(4分) (3)相同:都以国家统一为前提(服从中央政府统一领导);都是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地方都享有一定的自治权;都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4分,任两点) 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或图一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图二实行资本主义制度)(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