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苏省2020届高三语文三模全真模拟考试试题六(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88035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2020届高三语文三模全真模拟考试试题六(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江苏省2020届高三语文三模全真模拟考试试题六(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江苏省2020届高三语文三模全真模拟考试试题六(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江苏省2020届高三语文三模全真模拟考试试题六(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江苏省2020届高三语文三模全真模拟考试试题六(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江苏省2020届高三语文三模全真模拟考试试题六(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江苏省2020届高三语文三模全真模拟考试试题六(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江苏省2020届高三语文三模全真模拟考试试题六(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江苏省2020届高三语文三模全真模拟考试试题六(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江苏省2020届高三语文三模全真模拟考试试题六(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江苏省2020届高三语文三模全真模拟考试试题六(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江苏省2020届高三语文三模全真模拟考试试题六(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江苏省2020届高三语文三模全真模拟考试试题六(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江苏省2020届高三语文三模全真模拟考试试题六(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江苏省2020届高三语文三模全真模拟考试试题六(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江苏省2020届高三语文三模全真模拟考试试题六(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江苏省2020届高三语文三模全真模拟考试试题六(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江苏省2020届高三语文三模全真模拟考试试题六(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江苏省2020届高三语文三模全真模拟考试试题六(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江苏省2020届高三语文三模全真模拟考试试题六(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江苏省2020届高三语文三模全真模拟考试试题六(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4页
江苏省2020届高三语文三模全真模拟考试试题六(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4页
江苏省2020届高三语文三模全真模拟考试试题六(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4页
江苏省2020届高三语文三模全真模拟考试试题六(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江苏省2020届高三语文三模全真模拟考试试题六(含解析)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6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班级、姓名写在密封线内。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老友晤对,促膝谈心,是很惬意的事,可以倾听,可以,可以辩难,可以,哪怕是争得脸红脖子粗,都于友情,因为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同“圣人”谈话就不一样了。他是“圣人”,什么都对,句句是真理。你呢,只有唯唯诺诺,还要时不时地恭维几句,从心理上就有一种压迫感。A. 受教诘责无关洗耳恭听B. 受教反诘无碍洗耳恭听C. 指教诘责无关俯首帖耳D. 指教反诘无碍俯首帖耳【答

2、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首先明确词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这类题要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词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意义。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受教:接受教诲。指教:指点教导,多用作请人提批评意见的套语。语境是“老友”交谈,应选“受教”。诘责:质问并责备;责问。反诘:有反问的意思,但又不同于反问,它有追问、责问的意味。语境是老友争论,应选“反诘”。无关:没有关系;不牵涉。无碍:没有阻碍;没有妨碍。语境是老友之间争辩并不影响友情,应选“无碍”。洗耳恭听:形容专心、恭敬地听别

3、人讲话;听人讲话时的客气话。俯首帖耳:形容卑恭顺从的样子。语境是听“圣人”说话,应选“洗耳恭听”。故选B。2.下列语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A.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B.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C.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D.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判断能力。具体考查借代手法。借代,顾名思义便是借一物来代替另一物出现,因此多数借代词为名词。借代一般是类似于以小见大,用小事物来反映大的局面或情况,使句子更形象具体。通俗的说,借代是一种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

4、辞方法。被替代的叫“本体”,替代的叫“借体”,“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替。A项,“红巾翠袖”为借代,用女子的衣着来代替“女子”;B项;“远芳”“晴翠”为借代,都写草;C项,“铁衣”为借代,代指“战士”;D项,“晴”谐音“情”,为双关。故选D。3.下列对联中与使用场所对应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词赋千秋唯一序,江山万里独斯楼(岳阳楼)B. 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书房)C. 只缘清香成清趣,全因浓酽有浓情(茶馆)D. 四顾八荒茫天何其高也,一览众山小人奚足算哉(泰山)【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和掌握文化常识的能力。需要学生平时识记积累,了解历史上名楼的相关故事

5、、传说和诗词。A项,根据“千秋唯一序”可知描写的是滕王阁。故选A。4.下面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 小儿子出世后,郭德纲高兴地在微博上写“郭门弄璋之喜”来表示庆祝。B. 请柬:新居落成,我明天搬迁,为答谢您的祝贺,特于府上备下薄酒,恭请光临。C. 贵书店即将开张大吉,无论是多忙,到时我都一定会拨冗出席!D. 你的文稿,我已经认真拜读,由于鄙人才疏学浅,水平有限,只对其中有疑的一处,斗胆进行了斧正。【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语言表达得体:一要思索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说什么好,说什么不好;怎样说有分寸,怎样说没有分寸;怎样说效果好,怎样说效果不好

6、。二要考虑说话人的地位、身份、文化素养、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更要考虑听话人的诸多情况三要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做到有的放矢、准确得体、恰到好处。A项,正确。B项,“府上”是对别人的家的尊称,应改为“寒舍”。C项,对象不对。“拨冗出席”是指推开繁杂事务,抽出时间前来参加的意思。该词适用于对他人的敬词。D项,斧 正:是请别人修改文章敬词。又叫指正。【点睛】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

7、语)、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的要求)、转述语言得体等等。二、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张说传张说,字道济,其先自范阳徙河南,更为洛阳人。武后策贤良方正,说所对第一,授太子校书郎,迁左补阙。擢凤阁舍人。睿宗即位,擢中书侍郎兼雍州长史。谯王重福死,东都支党数百人,狱久不决,诏说往按,一昔而罪人得,乃诛张灵均、郑愔,余诖误悉原。帝嘉其不枉直,不漏恶,慰劳之。玄宗为太子,说与褚无量侍读,尤见亲礼。逾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素与姚元崇不平,罢为相州刺史、河北道按察使。坐累徙岳州。说

8、既失执政意,内自惧。雅与苏瑰善,时瑰子颋为相,因作五君咏献颋,其一纪瑰也,候瑰忌日致之。颋览诗呜咽,未几,见帝陈说忠誊有勋,不宜弃外,遂迁荆州长史。故时,边镇兵赢六十万,说以时平无所事,请罢二十万还农。天子以为疑,说曰:“边兵虽广,诸将自卫、营私尔,所以制敌,不在众也。以陛下之明,四夷畏威,不虑减兵而招寇。”帝乃可。说敦气节,立然许,喜推藉后进,于君臣朋友大义甚笃。天子尊尚经术,开馆置学士,脩太宗之政,皆说倡之。为文属思精壮,长于碑志,世所不逮。既谪岳州,而诗益凄婉,人谓得江山助云。常典集贤图书之任,间虽致仕一岁,亦修史于家。始,帝欲授说大学士,辞曰:“学士本无大称,中宗崇宠大臣,乃有之,臣不

9、敢以为称。”固辞乃免。后宴集贤院,故事,官重者先饮,说曰:“吾闻儒以道相高,不以官阀为先后。太宗时修史十九人,长孙无忌以元舅,每宴不肯先举爵。”于是引觞同饮,时伏其有体。中书舍人陆坚以学士或非其人,而供拟太厚,无益国家者,议白罢之。说闻曰:“古帝王功成,则有奢满之失,或兴池观,或尚声色。今陛下崇儒向道,躬自讲论,详延豪俊,则丽正乃天子礼乐之司,所费细而所益者大。陆生之言,盖未达邪。”帝知,遂薄坚。(选自新唐书卷一百二十五,有删改)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诏说往按 按:追究、查办B. 雅与苏瑰善 雅:很、十分C. 世所不逮 逮:达到、比得上D. 所费细而所益者大

10、细:微小6.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睿宗时,谯王李重福造反被杀,诏命张说前去审理其同党,张说一夜间就审明了罪犯,杀了张灵均、郑愔,其余受牵连的都释放了。B. 张说平素与姚崇不和,被罢为相州刺史、河北道按察使。后来姚崇又罗织罪名,诬陷张说,因此张说被调任岳州刺史。C. 张说建议皇上罢边兵二十万还农,皇上开始怀疑此建议的可行性,听了张说的进谏后,最终同意了。玄宗曾经打算授予张说“大学士”的称号,张说竭力推辞。D. 中书舍人陆坚认为学士中有人不称职,而待遇优厚,建议罢免他们。而张说认为皇帝崇儒重道,招揽学者,所得益处极大。7. 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常典集贤图

11、书之任,间虽致仕一岁,亦修史于家。(2)故事,官重者先饮,说曰:“吾闻儒以道相高,不以官阀为先后。”8. 结合全文,概括张说的人物形象。【答案】5. B 6. B 7. (1)(张说)平常主持集贤殿书院图书管理的责任,中间虽然停职一年,但还是在家中修史。(2)按照旧例,官职大的先饮酒,张说说:“我听说儒者相互间以学识分高下,不以官职分先后。” 8. 办事果敢;敦厚大义;平易近人;有才学,有主见。【解析】【分析】【5题详解】此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答题时最重要的方法是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理解,通则对,不通则错。其他方法有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

12、推断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等。B项,句意是:平时与苏瑰交好。雅:平时。故选B。【6题详解】本题考查赏析文本内容的能力。这类题需要认真阅读文章内容,分析文章思路、手法和作者抒发的情感、表达的观点等,仔细分析选项中敏感点,比对原文,辨析正误。B项,“姚崇又罗织罪名,诬陷张说”文中没有提到,原文说的是“坐累徙岳州”。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1)典,主持;致仕,停职,退休;修史于

13、家,状语后置句,“于家修史”。(2)故事,古今异义,旧例,此处了译作状语,按照旧例;相,比较;官阀,官职。8题详解】本题考查把握人物形象的能力。此类题目在解答时,首先要对文本进行梳理,找出文章中关于人物的相关描述,然后进行概括。由“谯王重福死,东都支党数百人,狱久不决,诏说往按,一昔而罪人得,乃诛张灵均、郑愔,余诖误悉原”可知其办事果敢;由“说敦气节,立然许,喜推藉后进,于君臣朋友大义甚笃”可知,其敦厚大义;由“吾闻儒以道相高,不以官阀为先后。太宗时修史十九人,长孙无忌以元舅,每宴不肯先举爵。于是引觞同饮,时伏其有体”可知其平易近人;由“为文属思精壮,长于碑志,世所不逮。既谪岳州,而诗益凄婉,

14、人谓得江山助云。常典集贤图书之任,间虽致仕一岁,亦修史于家。始,帝欲授说大学士,辞曰:学士本无大称,中宗崇宠大臣,乃有之,臣不敢以为称。”可知其有才学,有主见。【点睛】人物形象这类题的解题思路可分四步走:一是总体把握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二是画出文章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性的语句。三是看用了什么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四是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参考译文:张说,字道济,他的祖先从范阳迁到河南,就改为洛阳人了。武后考贤良方正,张说所对的得了第一名,被授予太子校书郎的官职,升左补阙。(张说)升任凤阁舍人

15、。睿宗即位,(张说)升为中书侍郎,兼雍州长史。谯王重福死后,东都重福的党羽有几百人,案子长久不能判决,诏令张说去审讯,只一个晚上就将主谋审出来了,于是诛杀了张灵均、郑愔,其他人被冤枉逮捕的一律释放。皇帝嘉奖他不冤枉好人,不遗漏恶人,给予他慰问奖赏。那时,玄宗是太子时,张说与司业褚无量都任侍读,(太子的行为)极守亲礼,十分恭顺。过了一年以后,升(张说)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张说)一直与姚崇不和,因此被罢为相州刺史、河北道按察使。不久又因事牵连,下任岳州刺史。张说既然不能得执政者的欢心,内心(也就)常怀警惕畏惧。平时与苏瑰很要好,那时苏瑰的儿子苏颋任宰相,张说于是写了篇五君咏献给苏颋,文

16、中五君之一就是苏瑰,等到了苏瑰的忌日送过去。苏颋读了诗后感动得呜咽不止,不久,他见皇帝时就说张说忠良正直有功,不应该(将他)丢弃在外地,于是(皇帝)调张说为荆州长史。以前,边镇的戍兵常有六十多万,张说认为太平之时戍兵无事可干,建议撤销二十万(戍兵让他们)回家耕种。天子怀疑此建议的可行性,张说说:“边兵虽多,但各将帅都只管拥兵自卫,役使兵丁营私,真能制敌,不在兵多。以陛下的英明威武,四夷都能臣服,不用担心裁减戍兵会招来寇贼。”皇帝于是同意了。张说看重气节,讲信誉,喜欢推荐提携后生,在君臣朋友之间很讲究大义。天子尊崇经术,开馆设学士、修太宗之政等事,都是张说倡议的。他的文章思路开阔精致,尤其擅长写

17、碑志,是世人所比不上的。后来(张说)被贬谪到岳州,那时他的诗格外凄婉,人们说是得江山之助。(张说)平常主持集贤殿书院图书管理的责任,中间虽然停职一年,但还是在家中修史。当初,皇帝想授予张说大学士的职衔,张说辞谢说:“学士本没有什么大称,是中宗要推崇所宠的大臣,这才设立的,臣不敢有此称。”再三推辞才作罢。后来在集贤院宴饮,按照旧例,官职大的先饮酒,张说说:“我听说儒者相互间以学识分高下,不以官职分先后。太宗时修史的有十九人,长孙无忌是国舅,每次宴饮都不肯先举杯。”于是大家同时举杯,当时人们都佩服他的行为得体。中书舍人陆坚认为集贤院中有些人称不上是学士,所司供膳太好,无益于国家,建议罢免他们。张说

18、听说后说:“自古帝王功成,会有自满奢侈的失误,有的大建园林池观,有的享乐于声色犬马。现在陛下崇尚儒术,追求王道,亲自来宣讲议论,延请豪杰俊才,丽正书院是天子礼乐之司,费用很小而好处极大。陆坚的建议,是他不了解情况所致。”皇帝知道了,对陆坚很冷淡了。三、古诗词鉴赏(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正月三日闲行白居易黄鹂巷口莺欲语,乌鹊河头冰欲销。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鸳鸯荡漾双双翅,杨柳交加万万条。借问春风来早晚,只从前日到今朝。9. 首联是如何写春意的?请赏析这种表达的妙处。10. 颔联与颈联主要围绕苏州的哪些景物来写?请概括这些景物的特征。【答案】9. 一语双关,诗人巧用地

19、名来写春意。一方面指明地点,“黄鹂”为巷名,“乌”“鹊”是河名与桥名。另一方面抓住典型意象,突出色彩“黄”与“乌”,体现出画面的灵动与色彩的明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表现出春天的烂漫与美好,以及诗人的喜悦之情。 10. 主要围绕水、桥、鸳鸯、柳条来写。水错综复杂;桥千姿百态;鸳鸯柔情蜜意;柳条嫩绿与润泽。【解析】【9题详解】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及其作用的能力。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答题模式:第一步:指出何种手法;第二步:结合诗歌内容分析;第三步:指出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作用要结合诗歌具体内容来写。正月三日闲行翻译:黄鹂巷口的黄莺叽叽喳喳,乌鹊河河面的冰将要融化。河里的带着春色新绿的浪花翻滚

20、着,苏州的桥梁上都有红色的围栏,很漂亮。鸳鸯戏水,荡漾着翅膀,新绿的杨柳千万条交织。试问春风什么时候来,日子一天天走着,从过去到现在,很逍遥。“黄鹂巷口莺欲语,乌鹊河头冰欲销”,莺声欲动,冰面初销,正是春天就要来临的迹象,扣题中“正月三日”,而从黄鹂巷说到乌鹊河,一语双关,诗人巧用地名来写春意。一方面指明地点,“黄鹂”,坊名,苏州街道的巷子名称。“乌鹊”,河名和桥名。乌鹊桥,是苏州城中最古的石拱桥,与阖板城同建,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原位于“子城”正门前直街,因春秋时吴王在此建乌鹊馆而得名。两句都是信口道来,心到笔到,不加雕琢,两个“欲”字犯重,前一个还不合平仄,懒懒散散,正是闲适之意。表现出春天

21、的烂漫与美好,以及诗人的喜悦之情。【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词中景物及其景物特征的能力。景物构成意象,意象是承载诗词反映的思想感情的客观事物,它可能是现实的也可能是作者想象的。它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体。正月三日闲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人用“东西南北水”“三百九十桥”写出了苏州城市的独特景观:水多、桥多,而且红栏绿波相映,十分美丽。再加上杨柳多、鸳鸯多更使锦上添花。这首诗字词清秀,风格淡雅,与钱塘湖春行一样,都是诗人描写苏杭美景的名篇。颔联与颈联主要围绕苏州的水、桥、鸳鸯、柳条来写。“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颔联写闲行所见。 “绿浪” “红栏”

22、,色彩已觉鲜艳喜人,何况更有“东西南北”之广、“三百九十”之多,一路慢慢看来,赏心悦目之意更不待言。虽只是写“闲行”之意,却觉得仿佛春天已在眼前。两句互相对仗,却用的是自对句,“南西南北”自对,“三百九十”也是自对,既工整,又活泼。“十”字平仄又误,则是不以辞害意了。“鸳鸯荡漾双双翅,杨柳交加万万条”,颈联写鸳鸯成对,杨柳千条,却分明已是春天。才说春天欲到,谁知已经到了。诗人惊喜之下,不禁自问:春天是什么时候来的,猛一想,原来就是这两天到的,正月初一,一年之始,正是一春之始。想到来得这么快,不知不觉。“双双翅”“万万条”,写得风情毕现,春意尽出。【点睛】关于双关: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

23、义或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两种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这一种修辞手法叫做双关。双关包括意义双关,利用词的多义,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叫做意义双关。谐音双关,利用词的同音,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叫谐音双关。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_,阴阳割昏晓。 (杜甫望岳)(2)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汩余若将不及兮,_。 (屈原离骚)(4)_,而后乃今将图南。 (庄子逍遥游)(5)_,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6)_,凌万顷之茫然。 (苏轼赤壁赋)(7)踏遍青山人未老,_。 (毛泽东清平乐会昌)(8)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24、,博我以文,_,欲罢不能。 (论语子罕)【答案】 (1). 造化钟神秀 (2). 入则无法家拂士 (3). 恐年岁之不吾与 (4).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5). 艰难苦恨繁霜鬓 (6). 纵一苇之所如 (7). 风景这边独好 (8). 约我以礼【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后者。直接性默写题要求学生平时实际、积累,多读、多写,尤其要注意容易写错的字,本题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拂、夭阏、繁、霜鬓、苇。【点睛】考生默写名句名篇时,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一时回忆不起来(背诵不出);二是顺序

25、错乱,张冠李戴;三是书写错漏。因此,答题时要沉着认真,要善于借助出处、引导句去回忆,万一一时记不起来,可以先放一放,不要急躁,做完其他题后可能又会突然记起来。答完题一定要反复默念,包括引导句在内,进行“全程回放”,这样,语序不当和书写错漏的问题一般都可以被发现。五、现代文阅读(一)(15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带家具出租的房间欧亨利青年跟着她上了楼。不知从何处透进来一丝微光,削弱了走廊里的阴暗。两人不言不语地走在铺着地毯的楼梯上,那地毯已经残破得不成样子,恐怕连它自己都觉得愧对地毯这个名称。细看之下,它俨然变成了一大片植被,在这飘着恶臭阴暗的空气中腐朽,生出了浓密的青苔,蔓延的苔藓一

26、丛丛生长在楼梯上,踩上去感觉像是潮湿黏稠的有机物。“就是这儿,”房东开口说,嗓子眼儿依旧跟被堵住了似的,“这房间特别好,难得空出来。过去三个月住在这里的是斯普劳斯和穆尼,他俩是表演歌舞杂耍的。”青年租下了这间房,提出先付一周的租金。房东准备离开的时候,他终于问出了那个已经问过一千次并且早就挂在舌尖上的问题。“您记不记得这么个人名叫瓦什娜爱洛伊斯瓦什娜小姐有这样一位年轻女孩租过您的房间吗?没猜错的话,她应该在大舞台唱歌,皮肤白皙,中等个头,身材纤瘦,一头发红的金发,左边眉毛附近有颗黑痣。”“没有。我不记得这个名字。”没有。又是没有。永远都是没有。他花了整整五个月马不停蹄地追寻打听,终究还是无可避

27、免地得到了这个无可避免的否定回答。他,世上最爱她的人,一直都在寻找着她。他确信,她离家之后,一定是受到了这个水边大城市的诱惑,流落在某处。这个所谓家具齐全的房间以虚假的热情迎来了它头一回见面的新房客。那些破败的家具让所谓“舒适”的环境变成了睁眼说瞎话:长沙发和两张扶手椅上的锦缎已经残破不堪,两扇窗户之间只有一块尺把宽的廉价穿衣镜,墙角挂着几个金粉斑驳的画框,画框下有一张黄铜床架。突然,整个房间弥漫着馥郁的木樨草的甜香。它似乎是随着一阵风闯进屋子里的,是那么清晰、浓郁而强烈,沁人心脾,似乎就要幻化成活生生的来客。仿佛听到了谁的召唤,年轻人失声大喊:“亲爱的,怎么啦?”他从椅子上一跃而起,四下张望

28、。“她住过这个房间!”围绕身边的这阵木樨草香,她曾经喜爱且专有的这种气味究竟来自何处?他将这间屋子的每个方位都搜了个遍,发现了许多住客留下的各种无趣或不雅的痕迹。可那个他遍寻不着的她,那个很有可能曾在这儿停留的她,那个灵魂仿佛曾在这里徘徊的她,却毫无头绪。他想起了房东。他从楼下这间闹鬼似的屋子里出来,跑到一扇透着一线灯光的门前。房东应着敲门声出来了。他竭尽全力想要掩饰自己的激动。“请告诉我,夫人,”他哀切地恳求着,“我来之前,到底是谁住过那个房间?”“可以啊,先生,我再说一遍好了。就是斯普劳斯和穆尼嘛,我之前说过的。”“斯普劳斯小姐是什么样的人呢我是说,她长什么样?”“怎么了?黑头发呀,先生。

29、短发,丰满,脸长得挺有趣的。他俩上周二才走的呢。”“那在他们之前呢?”“嗯,先生,再往前我就记不得了。”年轻人道过谢,步履踉跄地回到房间。房中一片死寂。那阵给它带来勃勃生机的香气早已消散。木樨草香已经不在,取而代之的是破家具陈腐的霉臭,让人仿佛置身于仓库中。随着最后一丝希望的破灭,他的信念也已然耗尽。他坐在那里,盯着那盏昏黄跳跃的煤气灯。过了一会儿,他走向床边,把被单撕成一绺绺,拿到窗户和房门旁边,用小刀把它们紧紧塞进每一处缝隙里。等一切都安排妥当,他关上灯,把煤气开到满档,欣然躺上床。今晚轮到麦库尔太太做东请客喝啤酒了。她拿上啤酒罐,跟珀迪太太一块儿在她们的一个秘密基地里头小坐,那是房东们惯

30、常聚会闲谈八卦的地方。“就今晚,我把三楼后头那间房租出去了。”珀迪太太面前的啤酒堆着满满的泡沫,“一个男青年租的,两小时前他就睡下了。”“真的假的啊?珀迪太太,珀迪夫人!”麦库尔太太无比崇拜地说,“您可真有能耐,连那间房都能推销出去!那您告诉他了吗?”最后一句是神秘兮兮地低声说出来的悄悄话。“房间嘛,”珀迪太太用她像嗓子眼长毛似的声音答道,“配上家具就是为了出租的。我没告诉他,麦库尔太太。”“您说得对着呢,夫人,咱们就是靠租房过活的。要是知道这房里有人自杀死在床上,恐怕没人愿意租呢。”“您说得一点没错,咱们可也得挣钱过日子呀。”珀迪太太说。“可不是嘛,夫人,就是这个理儿。我帮着您把三楼后头那间

31、房收拾干净也就是上个礼拜今天的事儿吧?那姑娘是个小美人儿呢,竟然开煤气自杀了那小脸儿怪甜的,是吧,珀迪太太?”“她的确长得挺好,您说得没错,”珀迪太太勉强赞同,但还是刻薄地说了一句,“可惜左边眉毛那里多了颗痣。快给自个儿满上吧,麦库尔太太。”(有删改)12.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小说整体的环境描写,渲染出一种压抑、肮脏、杂乱、难以看到希望的氛围,通过这样的环境描写让读者看到这个房间的租客们的生存状况廉价而无奈。B. 房东在向青年人介绍房间时,“嗓子眼儿依旧跟被堵住了似的”,“被堵住”的主要原因是恶臭的气味让人难受,也表明房东太太慵懒、不爱卫生。C.

32、 文中的“木樨草香”具有象征含义,既象征了两人爱情的美好,也象征了女孩子追梦的美好品质。D. 小说用神秘的气氛渲染了一对爱人先后在同一个房间里自尽的悲剧。与欧亨利的其他悲剧不同的是,本文的悲剧没有任何光明,这是很少发生的。13. 简要分析“他关上灯,把煤气开到满档,欣然躺上床”中“欣然”的理由。14. 请探究文末画线句子中作者所寄寓的情感态度。【答案】12. B 13. 男子对于自己能和心爱女子在同一个地方先后赴死感到心满意足;现实无法相遇,期待天堂再见;多次寻找无望,渴望得到解脱。 14. “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式的结尾,既说明珀迪太太隐瞒了事实女子曾经来过这里,也说明珀迪太太的刻薄、自私与

33、唯利是图;表达作者对女房东这样冷酷无情、麻木残忍的小资产者的极力讽刺与批判;表达了对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的泥淖中苦苦挣扎的小人物的同情。【解析】【12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这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B项,“被堵住的主要原因是恶臭的气味让人难受,也表明房东太太慵懒、不爱卫生”错误,“被堵住”的原因是房东太太在撒谎,她故意隐瞒事实,想让青年租下房子。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文本信息和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学生阅读相关段落,重点分

34、析“欣然”的含义,然后根据人物心理高兴,分析人物高兴的原因。“他关上灯,把煤气开到满档,欣然躺上床”是中间段落,寻找答案应该结合上下文。由“没有。又是没有。永远都是没有。他花了整整五个月马不停蹄地追寻打听,终究还是无可避免地得到了这个无可避免的否定回答。他,世上最爱她的人,一直都在寻找着她”“随着最后一丝希望的破灭,他的信念也已然耗尽”可知,“他”寻找无望,信念耗尽,渴望得到解脱;由“年轻人道过谢,步履踉跄地回到房间。房中一片死寂。那阵给它带来勃勃生机的香气早已消散。木樨草香已经不在,取而代之的是破家具陈腐的霉臭,让人仿佛置身于仓库中”“他坐在那里,盯着那盏昏黄跳跃的煤气灯。过了一会儿,他走向

35、床边,把被单撕成一绺绺,拿到窗户和房门旁边,用小刀把它们紧紧塞进每一处缝隙里。等一切都安排妥当,他关上灯,把煤气开到满档,欣然躺上床”可知,男子知道心爱的女子曾经住在这里,此时高兴地在这里自杀,对于自己能和心爱女子在同一个地方先后赴死感到心满意足;男子毫不犹豫地自杀,是因为对现实无法相遇的失望,于是将希望寄托在死后天堂的相遇。【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重要情节作用和个性化阅读的能力。由题干探究小说“文末画线句子中作者所寄寓的情感态度”可知,本题考查结尾段作用,具体而言是结尾段再表达主旨方面的作用。学生解答时要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然后述说理由,理由分析要基于原文内容。由最后两段内

36、容“那姑娘是个小美人儿呢,竟然开煤气自杀了那小脸儿怪甜的,是吧,珀迪太太”和前文铺垫伏笔可知,结尾段属于典型的“突转”结尾“她”已经开煤气自杀了,珀迪太太面对别人的询问却故意隐瞒了这一事实,只为把房子租出去盈利,并且在人已经去世后还说出“她的确长得挺好,您说得没错,珀迪太太勉强赞同,但还是刻薄地说了一句,可惜左边眉毛那里多了颗痣。快给自个儿满上吧,麦库尔太太”这样的话来,可见珀迪太太为人自私、冷漠、刻薄。通过对珀迪太太这一冷酷无情、麻木残忍、唯利是图的小资产阶级形象的塑造,表达作者对这一类人的批判与讽刺,表达对“瓦什娜爱洛伊斯瓦什娜小姐”和男子这类在底层苦苦挣扎的小人物的同情人已死,还要遭受刻

37、薄的评价,还要隐瞒自杀的事实。六、现代文阅读(二)(12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乐从和”李泽厚史记乐书第二里云:“是故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故乐者所以合和父子君臣,附亲万民也,是先王立乐之方也。”这就是“乐从和”的第一层含义。这一层含义与“礼”是相一致的。第二层含义是:“乐”与“礼”之不同在于,它是通过群体情感上的交流、协同与和谐,以取得上述效果。它不是外在的强制,而是内在的引导;它不是与自然性、感性相对峙或敌对的,不是从外面来主宰、约束感性、自然性的理性和社会性,而是就在感性、自然

38、性中建立起理性、社会性。从“自然的人化”的角度来看,“乐”比“礼”就更为直接和关键。“乐”是通过陶冶性情、塑造情感以建立内在人性,来与“礼”协同一致地达到维系社会的和谐秩序。“乐从和”的第三层含义是:它追求的不仅是人际关系中的上下长幼、尊卑秩序的“和”(“上下和”),而且还是天地神鬼与人间世界的“和”(“天地和”)。“乐”既来源于祭祀,而又效用于人际,所以它所追求的不仅是人际关系的协同一致,而且是天人关系的协同一致。而所有这种人际天人的“和”,又都是通过个体心理的情感官能感受(音乐是直接诉诸官能和情感的)的“和”(愉快)而实现的。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乐”如何能使人际和天人相和谐一致以表

39、现这第二、三层含义呢?如果去掉古代所不可避免的神秘解释,其关键就在:要把音乐(以及舞蹈、诗歌)的节律与自然界事物的运动和人的身心的情感和节奏相对照呼应,以组织、构造一个相互感应的同构系统。在以五行为核心的宇宙观盛行的春秋战国至汉代,味、色、声便都被区分为“五”而构造出一个相互对应的宇宙人际的结构系统。其中,第一,指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国语郑语),即是说,单一不能构成“和”,“和”必须是多样性的统一;第二,这种统一特别表现为对立因素的“相济”,所谓“和”,主要表现为多样性的“相杂”和对立项的“相济”。整个世界、事物、社会以及人的情感本身就是多样的矛盾统一

40、体,“乐”也应该如此。音乐的“和”与人际的“和”、宇宙的“和”便是这样同构一致,才能相互感应的。从而,音乐的“和”被夸扬为能使“气无滞阴,亦无散阳,阴阳序次,风雨时至,嘉生繁祉,人民和利神是以宁,民是以听”(国语郑语)。这固然仍是图腾巫术通神人的观念遗存,但也表达了音乐应该与整个宇宙和人际关系的规律性相一致的重要思想。所谓“政象乐,乐从和,和从平”,“乐”所追求的是社会秩序、人体身心、宇宙万物相联系而感应地和谐存在,“适度”地相互调节、协同、沟通和均衡。(有删改)15.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礼”与“乐”之不同在于:“礼”侧重通过个体情感上的交流、协同与和谐,它可

41、能多是通过外在的强制,而不是内在的引导,以取得“和”的效果。B. “礼”和“乐”的目的大致相同,都是建立起理性和社会性,从而来维系社会的和谐秩序。C. 以五行为核心的宇宙观盛行的春秋战国就已经认识到,单一不能构成“和”,“和”必须是多样性的统一。D. 正是因为音乐“和”能使“气无滞阴,亦无散阳,阴阳序次,风雨时至,嘉生繁祉,人民和利神是以宁,民是以听”,所以音乐、人际、宇宙这三个维度的“和”才会相互感应。16.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将“礼”和“乐”进行比照分析,以突出“礼”与“乐”在内涵上的差异与在目标上的一致性。B. 文章采用史记与国语的内容作为论证,增强了文章

42、的说服力,引用前者是为了具体解释“和”的第一层含义,而引用后者只是为了说明单一不能构成“和”。C. 作者运用类比论证,指出“乐”的两大特征:构成的多样性与矛盾的统一性。D. 文章首先分析“乐”的三层含义,并指出“礼”与“乐”的联系;接着指出达到“乐”的后两种含义的措施。17. 结合文本内容,概述“乐从和”的原因。【答案】15. D 16. B 17. 图腾巫术能通神人;“乐”有多样性与统一性;“乐”追求和谐并存。【解析】【分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全面提取信息,精准筛选,细心比对,灵活理解。常见的陷阱设置有:遗漏信息、添油加醋、未然与已然、偷换概

43、念、张冠李戴、曲解文意等逻辑错误。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D项,因果关系颠倒。原文的相应表述是:音乐的“和”与人际的“和”、宇宙的“和”便是这样同构一致,才能相互感应的。从而,音乐的“和”被夸扬为能使“气无滞阴,亦无散阳,阴阳序次,风雨时至,嘉生繁祉,人民和利神是以宁,民是以听”。根据原句中的“从而”一词,看出后半部分才是“果”,而选项恰巧因果倒置。故选D。【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作者观点,分析论证过程的能力。议论文论证就是用论据(事实论据、道理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要梳理清楚论证思路,要熟练掌握常见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

44、及其作用。最后对选项进行仔细解读,明辨正误,把每一个选项和文章中对应句子进行比对,结合选项加以分析,找出错误选项及错误的地方。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B项,分析不准确。错在:引用后者只是为了说明单一不能构成“和”这个地方。其实根据上下文可知:引用国语的目的还有证明音乐的“和”、人际的“和”与宇宙的“和”三者之间是相互感应的作用。故选B。【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准确寻找,筛

45、选提取。题干要求结合文本内容,概述“乐从和”的原因。“乐从和”其实是文章的标题,也是美学家李泽厚本文探讨的重点。从文中“这固然仍是图腾巫术通神人的观念遗存,但也表达了音乐应该与整个宇宙和人际关系的规律性相一致的重要思想”以及引用国语的表述可归纳出:图腾巫术、宗庙音乐等认为“乐”有通神人之功。其次,文中说到,“和,主要表现为多样性的相杂和对立项的相济。整个世界、事物、社会以及人的情感本身就是多样的矛盾统一体,乐也应该如此”,从中看出二者相互感应,相互依存。从文中最后一句话,可以找到第三个原因:所谓“政象乐,乐从和,和从平”,“乐”所追求的是社会秩序、人体身心、宇宙万物相联系而感应地和谐存在,“适

46、度”地相互调节、协同、沟通和均衡。从中可以概括出:“乐”追求均衡和谐的社会秩序。总之,细读文本围绕题干的要求筛选归纳即可。【点睛】论述类文本解题技巧 1精读。不是“精细”地读,而是“精明”地读。所谓“精明”地读,就是该读的读,抓紧勿松,读得精确;不该读的不读,置之不理,弃得坚决。应读的是重要信息,要精确把握;不该读的是次要信息,要置之不理。分割两类信息,是解决所有阅读题目的根本方法。 2、审题。审题干时先要明确选“正确的一项”还是“不正确、错误的一项”,再比较选项和题干,看是否答非所问。有的选项本身符合原文的意思,但却不是题干所问的问题。 3定位。依据选项的“关键词”定位选项的对应句。在选项中

47、择定“定位”的关键词语,在文中择出与之“对应”的词语,据此确定选项的对应句。 4对照。逐一对照选项和对应句,判定与原文信息是否相符。比较选项和对应句,找到与二者有差异的表述并相互对照。 5选取。比较选项,选出正确的或错误的一项。其间需通过联想、推断,自觉调动知识和能力积累,快速而准确地判定选项正误。在做该类文章阅读题时,如果不仅读懂了所给的材料,而且明白命题意图,清楚题目所设的陷阱有哪些,那就能很容易识破陷阱,轻而易举地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七、现代文阅读(三)(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从乡村群众患病找“赤脚医生”,到现在签约家庭医生提供上门服务;从缺医少药看病难,到覆盖城

48、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我国医药卫生事业蓬勃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只有医疗卫生机构3670个,医疗床位8.5万张,卫生技术人员50.5万人。医疗设备极其简陋,医疗技术水平低下,人民群众得不到基本的医疗卫生保障。现在,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我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99.7万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840万张,卫生技术人员达952.9万人。70年来,我国人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主要健康指标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目前,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从新中国成立前的35岁上升到 77岁。我国医疗技术能力和医疗质量水平持续提升。“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迅速,远程医疗服务全面推开,覆盖所有县域医共体,所有三甲

49、医院都开展了远程医疗服务。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对全球195个国家和地区医疗质量和可及性排名显示,1995年我国位列第110名,2015年提高到第60名,2016年提高到第48名,是全球上升幅度最大的国家之一。(摘编自健康中国 步履稳健,人民日报2019年6月4日)材料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卫生健康部门进一步细化措施,将妇幼健康作为重要内容。一是推进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优先保障贫困地区妇女儿童。实现了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覆盖所有贫困地区;加强贫困地区出生缺陷防治,启动实施遗传代谢病救助项目和先天性结构畸形救助项目,截至 2018年底累计救助出生缺陷患

50、儿1.3万名,拨付救助金超过1.5亿元。二是加强对患病贫困妇女儿童的救治保障。通过确定定点医院、诊疗方案和单病种收费标准,加强对农村贫困家庭患有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大病进行集中救治,并逐步扩大救治病种。对患有慢性疾病的农村贫困人口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强健康管理和指导。对患有重病的农村贫困人口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实行倾斜性保障政策,提高报销比例,采取“一站式”结算,切实减轻医疗费用负担,有效防止因病致贫返贫。(摘编自中国妇幼健康事业发展报告(2019)材料三:“中国采取了历史上最勇敢、最灵活、最积极的防控措施。”在2月29日发布的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联合

51、考察报告 中,这一表述令人印象深刻。这是25名来自德国、日本、美国等8国和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通过对中国9天的实地考察得出的一致结论。联合考察组外方组长、世卫组织总干事高级顾问布鲁斯艾尔沃德博士近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谈了实地考察后的感受:“中国的方法是目前我们唯一知道的、被事实证明成功的方法”。基于对生命的尊重与保护,中国展现的强大动员能力、果断的执行能力以及利他主义的集体意愿,给考察组留下深刻印象。让专家们印象深刻的,还有中国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技术手段救治病人的努力。此外,为了挽救生命,中国在医疗设备等领域的巨大投入也获得了联合考察组的认可。短短数日,超过 4万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

52、。考察报告里说,中国人表现出的真诚和奉献精神深深感动了联合考察组所有成员。(摘编自实地考察后,国际专家一致肯定中国说明了什么?,央视新闻客户端2020年3月1日)材料四:自2020年1月20日起,我国政府建立起来的防控疫情体系正在发挥巨大的作用。在经过持续近三周的防控下,我国新冠肺炎疫情出现积极向好态势。面对如此巨大的公共卫生灾难,我国充分展现了中国力量、中国速度,更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是,我们也深刻认识到,我国公共卫生体系仍存在短板。因此,未来我国将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全面加强和完善公共卫生领域相关法律法规建设,认真修改完善传染病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要从保护

53、人民健康、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系统规划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要尽快推动出台生物安全法,加快构建国家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制度保障体系。(摘编自新冠肺炎疫情出现积极向好态势 我国公共卫生体系改革在路上,经济参考报2020年2月19日)18. 下列对我国现行“公共卫生服务”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在我国逐步建成,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我国人民身体健康水平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B. 70年来,我国医疗技术能力日益提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远程医疗服务的推开,公共卫

54、生服务整体水平正不断提升。C.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了所有县域医共体,提高了医疗服务的质量,是维护我国人民健康、落实健康扶贫工作的重要举措。D. 面对突发新冠肺炎疫情,我国依托现有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运用多种措施控制疫情蔓延,短时间内疫情已出现积极向好态势。19.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床位和卫生技术人员的数量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为居民人均预期寿命的大幅提高做出了贡献。B. 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卫生健康部门大力推进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优先保障贫困地区妇女儿童,已经满足贫困地区人民的健康需求。C. 在中国进行 9 天实地考察之

55、后,世卫组织对中国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多方面工作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盛赞中国对生命的尊重与保护。D. 我国对新冠疫情采取了多种防控措施,体现了中国力量、中国速度和中国制度的优越性,同时也提醒人们深入思考公共卫生体系存在的问题。20. 根据材料概括分析我国在现有基础上如何进一步优化公共卫生体系。【答案】18. C 19. B 20.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的软硬件建设,进一步夯实并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技术;针对公共卫生体系中的特殊群体,深化健康扶贫,继续重视妇幼健康;深刻认识我国公共卫生体系所面临的较大短板,全面加强和完善公共卫生领域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解析】【18题详解】

5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我国现行公共卫生服务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到文中圈出有关“公共卫生服务”的文字,再浏览选项的内容,与文本进行比较。C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了所有县域医共体”错误。原文“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迅速,远程医疗服务全面推开,覆盖所有县域医共体,所有三甲医院都开展了远程医疗服务”。故选C。【19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

57、的内容、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B项,“已经满足贫困地区人民的健康需求”错误。结合“一是推进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优先保障贫困地区妇女儿童。实现了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覆盖所有贫困地区;加强贫困地区出生缺陷防治,启动实施遗传代谢病救助项目和先天性结构畸形救助项目,截至 2018年底累计救助出生缺陷患儿1.3万名,拨付救助金超过1.5亿元。二是加强对患病贫困妇女儿童的救治保障”分析,原文没有说“已经满足贫困地区人民的健康需求”。故选B。【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

58、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结合材料一内容“我国医疗技术能力和医疗质量水平持续提升”“远程医疗服务全面推开,覆盖所有县域医共体,所有三甲医院都开展了远程医疗服务”“1995年我国位列第110名,2015年提高到第60名,2016年提高到第48名,是全球上升幅度最大的国家之一”等分析,加强公共卫生体系的软硬件建设,进一步夯实并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技术。结合材料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卫生健康部门进一步细化措施,将妇幼健康作为重要内容”“

59、通过确定定点医院、诊疗方案和单病种收费标准,加强对农村贫困家庭患有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大病进行集中救治,并逐步扩大救治病种。对患有慢性疾病的农村贫困人口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有效防止因病致贫返贫”等,针对公共卫生体系中的特殊群体,深化健康扶贫,继续重视妇幼健康。结合“我们也深刻认识到,我国公共卫生体系仍存在短板”“未来我国将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全面加强和完善公共卫生领域相关法律法规建设,认真修改完善传染病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要从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系统规划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

60、能力。要尽快推动出台生物安全法,加快构建国家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制度保障体系”分析,深刻认识我国公共卫生体系所面临的较大短板,全面加强和完善公共卫生领域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

61、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来源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八、作文(70分)2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

62、外。水是自然,水是生活,水是人生,水是生命,水是哲学,水是【答案】例文:关于“水”的人生思考谦谦君子君子能给人一种水的感觉。我常在想,一个人的品行若是能达到够高的境界,便也能和水与之相媲美。水是世间最柔情之物。“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无论是滔滔江水,还是潺潺溪流,水仿佛永远都能给人一种最柔和静美的感觉。把手探入清澈见底的水中,静静感受到水流划过皮肤的的触感,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温柔随即蔓延全身。一个人心情烦闷的时候,总喜欢望着湖面,仿佛水能吞没所有的烦心事,心情也会因此而得到片刻宁静。透过水面,能看到水底的沙石。古往今来,水引发了诗人无尽的诗意和灵感。水带给人们的有时是“湖光秋月两

63、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的平静安稳;有时又是“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的和谐美好。水让人的心灵得到宁静。水是世间最诗意之物。依山傍水是人们最诗意的选择。无论是隐居或是游玩,依山傍水都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选择。人们喜欢在一大早推开窗户,低头向湖泊望去。微风拂过,水面泛起阵阵涟漪,人也会因此而神清气爽。水面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闪闪发亮。古人喜欢高山流水,喜欢择一依山傍水之地,轻轻拨动琴弦或吹箫鸣笛,在风中翩翩起舞。袅袅琴音,玉笛飞声自古以来引发了多少离愁别绪,又是如何地成为后人所怀念的美好。山水同样也成为了国画描绘的代表。宁静致远的湖泊,烟雨朦胧的西湖断桥,一泻千里的瀑布,滔滔不绝的江水又是怎样

64、成为画家笔下让人怀念的经典。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诗意。水是世间最融洽之物。真正的水是无色无味的,也是透明的。我们无法用肉眼来分辨水的组成,我们也无法用手抓住水。水不似钢铁那般坚不可摧,水也不似雷电那般犀利,也不及钻石那般闪耀。但是水却是最融合之物,不会被摧残得支离破碎。将水握在水中,你会发现水从手指缝隙中流出,然后又重新汇聚成一团。水能吞没掉一切事物,水不会被困难而阻挡。被山包围的水流,草原上的溪流,水由浅变深,厚积薄发。一滴水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当水汇聚成一条河,一片湖,它就开始变得强大,变得不容忽视。做人应该具有水的合作精神。水是世间最有灵性之物。水是随遇而安的,水是自由的。没有人知道它要流

65、到什么地方去,正如没有人知道它从哪里来。永远就像一支新鲜奔腾的军队,给人最明亮的视觉。水总能带给人们许多做人的道理,成为人们学习和比喻的对象。做人应该像水一样,永远保持一颗纯洁的心,纤尘不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一碗水端平”告诉人们做人应该公平公正,给自己、他人一个最好的交代;“水滴石穿”告诉人们做人应该坚持不懈,切不可半途而废;“海纳百川”告诉人们做人应该要有博大的胸襟,懂得宽宏大量。随处可见的水,看似简单平凡的水,实则蕴含了无穷的智慧和道理。【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

66、放,否则容易跑题。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还要理清关系,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首先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义,即显性要求;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求。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对隐性要求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命题方式:材料作文审题过程及要点: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非常简约,但是意蕴非常丰富,请看 “水是自然,水是生活,水是人生,水是生命,水是哲学,水是”如果不是平时有意识地去体悟、思考,怎么能写出高水平的作文来。作为自然界最平常不过的水,作为我们生活、生命最基本的

67、物质的水,我们知道它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但是我们思考过它自然属性之外的人生意义没有呢?君子之交淡如水,我们时常这样说;目若秋水、望穿秋水,我们常这样形容眼神;至于“上善若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等更是为我们耳熟能详;红楼梦中曹雪芹写道,“女人是水做的;男人是泥做的”诚如材料所说:水是自然,水是生活,水是人生,水是生命,水是哲学,水是至刚至柔,有形无形,随物赋型。联系当今的环保话题,水污染的治理,节约用水,水循环等等,宇宙世间,关于水的思考,总会给我们无穷的启示。立意角度:1.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2.军民鱼水情深。 3.治国为政,当思舟水关系。4.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5.如水人生,启人思考。结

68、构层次:范文关于“水”的人生思考,是一篇这里散文,洋洋洒洒,纵横捭阖,真正体现了对“水”的思考。开篇从谦谦君子就像水引出。正文部分,形散神聚。分别写到,“水是世间最柔情之物”,唯美诗人徐志摩笔下的康河柔波;杨万里笔下的“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水是世间最诗意之物”,依山临水,让人们诗意栖居,让艺术家有了灵感的源泉。作者,还说“水是时间最融洽之物”;“水是世间最有灵性之物”,尤其是这个“灵性”之物,写出了它的随遇而安、它“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包容、它的智慧素材积累:1. 水是由地面上的小水珠变成水蒸气后,升到空中,慢慢凝成云朵,再热化后变成雨落到地面上的。水就是这样循环的。水供人们使用

69、,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水渐渐受到了污染。2. 古语有云:“君子之交淡如水”可见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水也是一种衡量标准,而且是很高的标准。君子之求,不因名利,不因富贵。庄子曰:“不为冠冕而肆志,不为穷约而趋俗。”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君子周而不比。”如水之交,不需要铜臭搅混它。3.如今的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如甘肃的一些地区和一些较大城市,人们的饮用水都得去超市买矿泉水,有的地方井水也不能喝,深层地下水已经被污染了,不能饮用,形势十分严峻。 4.捧一捧清泉洒向天空,阳光下的你也会成为一道彩虹,不知是你装扮了彩虹,还是彩虹为你圆了七彩的梦。水随风飘零,人们感到的是风的柔情,嗅到的是水

70、的寒气,握住的是风的劲骨,轻弹的是水的痛楚。【点睛】材料作文写作策略: 引: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 议: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 提: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 联: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地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 深: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 结: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蛇添足。- 2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