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潍坊市诸城一中2011届高三阶段测试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1至4页,第卷5至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 90分钟。第卷(选择题 共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要在答题卡上用黑色中性笔填写自己的姓名、考号,用黑色2B铅笔填涂试卷类型、考号、考试科目。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黑色2B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农村常可见到这样的现象,一些年届七旬的老翁,要向三岁稚童称“叔叔”或“爷爷”。永定俗谓:“白头哥,坐地叔”(即对平辈的白头老翁仅呼“哥”,
2、而尚在襁褓中的叔辈,即使上年纪老者也要唤其为叔)。这一现象反映了宗法制A强调血缘纽带B强调尊老爱幼C以嫡长子继承制为特点 D有利于凝聚宗族2悉尼胡克历史中的英雄说:“假如我们给英雄下这样一个定义:英雄就是具有事变创造性并且能够重新决定历史进程的某些人,那么,紧跟着下一步的推论应该是:一个民主的社会对于英雄人物必须永远加以提防因为天才和能力时常会被滥用。”古代希腊提防“英雄人物”的民主政治体系最后一道防线是A设立公民大会B成立五百人议事会C实行陶片放逐法D轮流执政、抽签选举3美国1787年宪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总统有权缔订条约,但须争取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他有权提名,并于取得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后
3、,任命大使、公使及领事、最高法院的法官。”这主要体现了这部宪法的A自由原则B制衡原则C分权原则D平等原则4中国近现代史上先后出现两部重要的宪法,其中一部宪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另一部则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两部宪法最大的不同是A制定背景不同B性质不同 C具体内容不同 D颁布机构不同5“朦朦胧胧张眼一瞧,黑暗里突然突出一线红。这是什么?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由近东卷到远东。”这是民国七年,刘大白写的红色中华中的几句诗,它的创作背景是A五四运动爆发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C 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D苏联建成社会主义社会6近年来,中国领导人频繁出访拉美、非洲和中
4、东等地区,足迹踏遍几十个发展中国家。中国与阿拉伯国家、非洲国家、太平洋岛国和加勒比海地区国家广泛建立合作论坛。自2002年以来,中国援建发展中国家的价值超过亿元人民币的会议中心、办公楼、剧院等标志性工程就有29项。上述材料表明新时期中国A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坚持长期对外开放的政策C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D重视和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关系720世界80年代,华沙条约成员国相继发生危机,社会动荡,风云骤起,突出表现出A国家名称的变化B社会制度的变化C文化观念的变化D民族构成的变化8尼克松在其回忆录中说:“我知道,1954年日内瓦会议时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1972年
5、访华时),我走完阶梯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从杜勒斯拒绝与周恩来握手到尼克松主动与周恩来握手这一过程,所反映的问题不包括A美国对华政策发生重大调整B新中国的国际地位有了提高C世界多极化趋势显现D中美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9宋朝范成大诗云:“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诗句中反映的信息不包括A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B农村经济存在性别分工C农民过着衣食无忧的田园生活D当时的纺织材料有麻和丝10对北宋城市经济的信息理解错误的是A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 B经营时间限制被打破C官府不监督交易活动 D经营活动是八
6、方辐辏11“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出传统习俗与生活方式发生变化袁世凯尊孔复古行径不得人心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某些西方人性思想观念开始被人们接受ABCD1219世纪末,天津和平区解放北路曾被誉为天津“华尔街”。那里建筑物造型独特,西洋建筑比比皆是。而且道路两旁各种外国银行、证券交易所、投资公司、保险公司等更让人眼花缭乱。导致近代天津“华尔街”出现的原因 外国列强加紧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 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程度不断加深 天津近代建筑由于受西方建筑的影响,形式异彩纷呈 中国的传统经济遭到更大规
7、模的破坏A BCD13在历史上的某一时期,苏联流传着一段笑话:美国外交代表团到苏联访问,接待官员陪他们参观“建设的伟大成就”,并且得意地说: “到了下一个五年计划,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美国人惊讶的问:“他们要飞机干什么呢?”苏联官员说:“当然有用啊譬如你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你可以马上开着飞机赶去排上队。”这一笑话主要反映A苏联人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B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浮夸风C西方国家对苏联的“和平演变”D苏联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141933年底,一位国会议员在纪念林肯诞辰124周年的演说中说:“我已经看到一位独裁者正在成长,他已使希特勒、墨索里尼十分嫉妒,
8、私营企业的独立已成为往事,个人自由不过是记忆而已。”这位议员实际上是A称赞林肯做出伟大贡献B批评罗斯福扩大了政府权力C批判希特勒、墨索里尼的独裁统治D肯定了罗斯福新政挽救美国经济15下图所示“结婚证”反映了 “结婚证”深深打上时代烙印 结婚有法可依 “阶级斗争”影响到国民个人生活 法律制度完全遭到破坏ABCD16依靠“临近香港、背靠国内”的区域优势,1979年7月,开山填海的炮声炸醒了沉睡的蛇口,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声“开山炮”。炮声中逐步崛起的是A深圳经济特区B珠海经济特区C珠江三角洲沿海经济开发区D上海浦东新区17下图是山东省(19591965年)生产总值统计图。图中经济指标的变化反映
9、了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影响 “一五”计划的实施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落实 中共八大会议精神的正确指导ABCD18田汉诗云:“枝干横斜叶半黄,漳州炉焰对斜阳。炼钢何惜相思树,一寸相思一寸钢。”这首诗佐证了A新中国一五计划钢铁建设的巨大成就 B大跃进时期违背客观规律对环境的破坏C人民群众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到大跃进运动中D十年探索时期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19下图是1950年中国与美国、印度在钢、发电人均产量方面的比较为克服上表中这种现状,我国首先采取的相应措施是A三年经济恢复计划的实施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C大跃进运动的掀起 D改革开放政策的落实20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如果我们想使
10、和平的努力达到同我们战争的努力一样的水平,我们必须把和平的机构坚实地放在国际政治和经济合作的牢固基础之上。”二战后初期,体现以上思想的经济领域中的合作有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北大西洋公约组织ABCD21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30年改革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C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D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221859年,雨果曾说过:“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
11、将紧紧地融合在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以上雨果的预言有可能基于欧洲国家 相同的文化基础 相近的宗教信仰 曾有近似于统一的历史 要摆脱美国的控制 长期争夺的恶果ABCD23一对西方夫妇曾在CITY杂志上抱怨,去年圣诞节他们专程钻进云南丽江的玉龙雪山,以为跑到中国西南这偏僻的一角来就可以躲过满世界的圣诞老人、圣诞树,结果,还是未能逃脱。在大峡谷的小旅馆里他们又撞上了圣诞老人。以上材料最能说明A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B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C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D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元性242010年1月10日,日本读卖新闻发表社论: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要想应对经济危机、气候变化、恐
12、怖主义以及核扩散等全球课题,离不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协调。它表明A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离不开发展中国家的参与B日本欲以此树立大国形象,充当全球化的领导者C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D发展中国家力量增强,是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252009年9月29日,日本外务省发言人儿玉和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东亚共同体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梦想,理想状态是,这个共同体应该是综合性的,不仅讨论政治问题或者经济问题,安全问题也可以在共同体框架内讨论。” 目前,与理想中的东亚共同体性质相似的区域性集团是A上海合作组织 B欧洲联盟C北美自由贸易区D亚太经合组织第卷(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第2
13、6题10分,第27题14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4分,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明清时,唐宋以来被称做“草市”的新型市镇得到充分发展。据统计,宋代江浙地区在行政中心之外,出现了71个市镇,明代达316个,清代增至479个,市镇之间的直线距离不过数十里。一些市镇的规模与居住人口都超过府县治所,这些市镇充斥着米行、布庄与手工作坊,收纳周边个体民户产品,进行深加工,吸引外地客商,行销远方市场。摘编自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文集(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明清江南城镇的特点。(4分)材料二 在此期间,中国城镇人口由1843年的2070万人,至1893年增至2350万人。从占总人口的5.
14、1上升为6.6,而至1949年增至5766万人,从占总人口的5.1上升至10.6。从“五口通商”始,至甲午战争前,全国通商口岸34个。这些口岸一般是被迫开放的中国各地工厂有外资工厂、官办和官商合办工厂、民族资本主义工厂三大类。皮明庥洋务运动与中国城市化、城市近代化(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前期城市发展的原因。(3分)材料三 1619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谷延方重评圈地运动与英国城市化(3)据材料三指出近代英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1分)对比材料二、三归纳中国近代城市化的特点。(2分)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对日本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覆辙,我不想分割管制或分区
15、占领。我不想给俄国人以任何机会,再让他们像在德国和奥地利那样行动。杜鲁门回忆录第一卷材料二 在和约和本条约生效之日,由日本授予、并由美利坚合众国接受在日本国内及周围驻扎美国陆、海、空军的权利。未经美利坚合众国事先同意,日本不得将任何基地给予任何第三国,亦不得将基地上或与基地有关之任何权利、权力或权限,或陆、海、空军驻防、演习,或边境之权利给予任何第三国。日美安全保障条约(1951年)(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结束到 50年代初期美日关系的特征,(2分)分析其形成原因。(4分)材料三 在资本输出方面,日本一方面限制美国资本在本国的无限制发展,一方面大力推行自己的资本输出,其资本输
16、出的增长速度比美国要快的多。它的资本也大规模地流向美国国内日本在美国的直接投资在1960年时还微不足道,1970年也只有2.3亿美元,1980年时就达到了42.2亿美元。20世纪世界史材料四 中曾根内阁(19821987年)是战后日本政治的重大转折时期,这一转折的重要标志是中曾根提出“战后政治总决算”的口号和日本要成为“政治大国”(或“国际国家”)的国家发展目标。日本史(2)据材料三、四,概述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日关系出现的新变化,(2分)分析变化的原因。(2分)材料五 在我们的同盟不断发展并适应未来的过程中,我们始终不遗余力地维护艾森豪威尔总统很久以前阐明的那种精神,即一种平等且相互尊重的伙
17、伴关系。奥巴马东京演讲(2009年11月)(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美国对日本关系发展的轨迹。(2分)据此,你认为影响国家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分)28阅读下列有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121921年民族工业名牌产品表(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表中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并指出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中国社会变革产生了怎样的政治影响。(4分)材料二 钟表玩具,家家皆有之;呢绒洋布之属,遍及穷荒僻壤;江浙风俗,至于舍国家钱币而专行使洋钱,且昂其价,漠然无知其非者。一闻修造铁路,电报、痛心疾首,群起阻难,至有以见洋人机器为公愤者。曾颉刚以家讳乘坐南京小轮船至长沙,官绅起而
18、大哗,数年不息,时甘心承人之害以使吾之脂膏,而夹全力塞其利源。蒙不知其何心也。郭松焘诗文集(3)据材料二,指出当时一些官绅对机器生产的心理态度?(1分)材料作者对这一态度的观点是什么?(1分)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9世纪中后期支持材料作者观点的社会阶层有哪些?(2分)材料三 妇女贪上海租界佣价之昂,趋之若鹜,甚有弃家者,此未见者也。自租界北辟,男以商贩营生而奢华渐起,女以纱丝工作而礼教鲜存也。声气远播之后,内地妇女之妄想自由,误用自由者,逐相率至沪,父母丈夫不能阻也。适可斋记言(19世纪末20世纪初)(3)据材料三,指出当时妇女对社会生活习俗变迁的心理态度?(1分)从当时社会状况看推动这一心理产
19、生的原因有哪些?(3分)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村料一 在(公元)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亚欧大陆上从一个地区运货到另一个地区,而货物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及香水。但是到18世纪后期新世界的种植场生产的大量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大部分运往欧洲出售;西班牙人也向新世界引进欧洲各种水果,如橄榄以及葡萄。美洲的特产也被流向世界各地,如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花生、各种豆类及南瓜、可可等。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1)材料一告诉我们18世纪后期世界发生了哪些变化?(2分)简析其原因。(2分)材料二图1蒸汽轮船和蒸汽机车 图2 19世纪后期世界贸易示意图 图3发达国家主导经
20、济全球化(漫画)(2)据材料一、二中反映的信息,站在发展中国家的立场,以“透视经济全球化的运行”为主题(现状、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写一篇历史短文。(10分)要求:紧扣主题,观点合理;史实准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合乎逻辑;字数在200字左右。高三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第26题10分,第27题14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4分,共 50分。26(1)特点:以工商活动为主要功能;辐射范围广;分布密集;与周边农村联系密切。(4分)(2)列强经济侵略;通商口岸的被迫开
21、放;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推动。(3分)(3)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或工业革命后大大加快)。(1分)特点:起步晚,发展缓慢。(2分)27(1)特征:美国控制(独占、独霸)日本(或日本依附于美国)。(2分)原因:日本战败;美国遏制苏联、中国;争夺地区和世界霸权的需要;冷战。(4分)(2)变化:美日在经济领域展开激烈竞争;日本不再惟美国马首是瞻,谋求政治大国地位。(2分)原因: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国;美国实力相对削弱。(2分)(3)轨迹:控制竞争伙伴。(2分)主要因素:综合国力、国家利益是影响国家关系变化的主要因素。(2分)28(1)特点:工业结构比例失调,轻工业发展较快。重工业和新兴的化
22、工工业获得一定程度发展。(2分)影响: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发起新文化运动。中国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化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2分)(2)态度:顽固而愚昧地反对机器生产。(1分)观点:厌恶官绅的保守心态,(1分)阶层: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革命派)(2分)(3)态度:热切追求新生活习俗。(1分)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维新等启蒙思想的传播;中国完全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影响。(3分)29(1)世界市场不断扩大;商业交换的品种增多。(2分)原因: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的加剧。(2分)(2)运行现状: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2分)原因:发达国家掌握着新的交通工具为代表的科学技术,控制着世界市场,在全球化、中得益较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底子薄,技术水平低,南北差距进一步拉大。(4分)应对策略:明确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是双刃剑;主动发展本国的科技;调整经济政策,融入世界,参与世界竞争;依据世界经济运行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