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新高考历史(通史版)择性考试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七单元 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甲午中日战争至五四运动前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86996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7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新高考历史(通史版)择性考试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七单元 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甲午中日战争至五四运动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1新高考历史(通史版)择性考试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七单元 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甲午中日战争至五四运动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1新高考历史(通史版)择性考试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七单元 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甲午中日战争至五四运动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1新高考历史(通史版)择性考试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七单元 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甲午中日战争至五四运动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1新高考历史(通史版)择性考试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七单元 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甲午中日战争至五四运动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2021新高考历史(通史版)择性考试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七单元 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甲午中日战争至五四运动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2021新高考历史(通史版)择性考试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七单元 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甲午中日战争至五四运动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2021新高考历史(通史版)择性考试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七单元 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甲午中日战争至五四运动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2021新高考历史(通史版)择性考试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七单元 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甲午中日战争至五四运动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2021新高考历史(通史版)择性考试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七单元 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甲午中日战争至五四运动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2021新高考历史(通史版)择性考试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七单元 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甲午中日战争至五四运动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单元过关检测(七)一、选择题1(2020河北衡水摸底)下列表述中能确切反映“虎门销烟”“左宗棠收复新疆”“致远号撞向敌舰”“刘永福与台湾军民誓师抗日”的共同主题的是()A寻求救国之路 B反抗外来侵略C进行民主革命 D推翻清朝统治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虎门销烟”“左宗棠收复新疆”“致远号撞向敌舰”“刘永福与台湾军民誓师抗日”可知,都体现了反抗外国侵略的主题,故选B项。材料没有涉及“救国”和“民主”,排除A、C两项;四个事件均不涉及“推翻清朝统治”,排除D项。2(2020山东等级考模拟)1902年,清政府官员铁良检阅安徽武备练军,见其“兵士多系举人、廪贡、秀才之优秀分子”。1905年12月22日大公

2、报报道,有举人、秀才30多人“充当兵勇”。由上述现象可知()A社会变动引发了价值观念变化B维新变法解放了知识分子的思想C西学传播开启了军队近代化D科举制废除加速了社会阶层流动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9021905年的清政府军队里已有许多举人、廪贡、秀才,这说明随着列强侵略的加剧,民族危机加深,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A项正确;维新变法运动是资产阶级上层的思想文化运动,而不是解放了所有知识分子的思想,以偏概全,B项错误;1905年9月才废除科举制,而与材料“1902年,多系举人、廪贡、秀才之优秀分子”不符,D项错误。3(2019河北邯郸摸底)1907年8月,同盟会新加坡分会创办机关刊物中

3、兴日报,胡汉民为其撰写发刊词,指明其创办中兴日报的目的是要在华侨中间宣传爱国、爱民族的学问,促使每个华侨爱民族、爱国家,恢复汉人统治的中国。这体现了革命派()A科学的革命纲领B在海外有广泛的影响力C鲜明的反清立场D对革命道路的理性探索答案C解析清朝是满族人统治天下,同盟会新加坡分会创办机关刊物宣传“爱民族、爱国家,恢复汉人统治的中国”的目的是推翻清朝统治,具有鲜明的反清立场,故C项正确。材料中同盟会纲领明显具有狭隘的民族色彩,不是科学的革命纲领,也不是对革命道路的理性探索,故A、D两项错误;材料只是说明报纸宣传内容,并没有说明报纸的影响力,故B项错误。4(2019云南玉溪一中月考)到了20世纪

4、头十年,一般来说,中国所有的政治阵营都会同意,中央政府必须为了国家的富强而发展军事和经济上的力量。尽管人们在政府应由谁来控制的问题上意见并不一致,但没有人会对上述国家建设的目标提出诘难。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A加强中央集权是当时多数人的共识B各种政治势力逐渐趋于整合统一C清政府被社会寄予富国强兵的使命D民族振兴是社会各界的共同呼声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国所有的政治阵营都会同意,中央政府必须为了国家的富强而发展军事和经济上的力量”可知,在当时的中国民族振兴是社会各界的共同呼声,故选D项。材料没有涉及加强中央集权,排除A项;材料只反映在实现民族振兴方面的一致,没有反映各种政治势力逐渐趋于整合统一,

5、排除B项;根据“尽管人们在政府应由谁来控制的问题上意见并不一致”可知,人们没有对清政府寄予富国强兵的使命,排除C项。5(2019甘肃武威月考)20世纪初,中国兴起了新一轮的投资热和出口热,民族工业呈现“短暂的春天”。有史学家称之为这是继洋务运动之后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这两次工业化浪潮的出现都()A受到政府政策的推动B促进了政治体制的转变C由国际环境变化决定D承担了民主革命的重任答案A解析洋务运动是清政府为了抵御列强入侵的自救运动,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也得益于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政策的推动,故A项正确。洋务运动没有促进政治体制的转变,故B项错误;洋务运动主要是自救运动,与国际环境变化关系不大

6、,也未承担民主革命的重任,故C、D两项错误。6(2019安徽定远中学高二周测)关于19世纪中期开始的洋务运动,维新派、革命派总体肯定洋务运动是中国现代化的起点,同时指责其坚守“中体西用”,让中国丧失政治变革的良机;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50年代末,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者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由早期的两点论转为全盘否定,将曾国藩说成“汉奸刽子手”;80年代,认为洋务运动推动中国近代化的观点成为学界主流。据此可知()A历史事件评价永远难有定论B多数史学家的意见更能反映历史的真相C时代愈近历史的评价愈客观D时代发展和史家认识影响历史事件评价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了在不同的时期,历史学家对洋务运动有不同的认识,这表

7、明时代发展和史家认识影响历史事件评价,故D项正确。历史人物评价不是不能定论,只是评价的标准不同,故A项错误;历史真相的反映依靠考古和历史文献的相互印证,故B项错误;历史评价与时代远近没有关系,故C项错误。7(2019海南高考)1897年,清政府根据两年来很多官员的建议,发布上谕,决定逐步将江南制造总局从上海迁往湖南,同时在内地大力兴建与扩充军事工厂。这一决定旨在()A降低生产成本 B调整轻重工业的比例C加强国防安全 D缓解区域发展不平衡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江南制造总局从上海迁往湖南,同时在内地大力兴建与扩充军事工厂”可知在内地加强国防建设,结合所学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可知当时最大的军事工厂从

8、上海迁往内地是为了避开列强,是加强国防安全的行为,故选C项。迁往内地会加大生产成本,排除A项;材料军事工业都是重工业不是轻工业,排除B项;主要兴建的军事工业不能缓解区域发展,排除D项。8(2019山东潍坊高二期末)1898年,光绪帝下诏创立京师大学堂,其章程规定:“京师大学堂之设。所以激发忠爱、开通智慧、振兴实业。谨遵此次谕旨,端正趋向,造就通才为全学之纲领。”从中可以看出()A传统教育得到稳定的发展B新式学堂教育得到普及C办学以培养西学人才为主D教育制度处于转型时期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所以激发忠爱、开通智慧、振兴实业”“造就通才为全学之纲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末所谓的“通才”指的是具有封

9、建伦理道德观和熟练运用西学艺能之人,这表明清末教育制度正处于转型时期,故D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传统教育的发展情况,A项错误;此时期新式学堂教育刚刚起步,尚未得到普及,B项错误;清政府意图培养“通才”,并非只是精通西学的人才,C项错误。9(2019北京四中高二期末)晚清时期的革命刊物湖北学生界有一篇文章宣扬说,西装之精神在于发奋踔厉,雄武刚健,有独立之气象,无奴隶之根性,穿了它可振工艺,可善外交,可以强兵强种云云。下列对于该文章的观点分析正确的有()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西方文明的向往对西装的作用有夸大之嫌反映了革命党人挽救民族危机的迫切心情凸显了服饰的社会功能A B C D答案D解析根据“西装之精神

10、在于发奋踔厉,雄武刚健,有独立之气象,无奴隶之根性,穿了它可振工艺,可善外交,可以强兵强种云云”可知,材料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西方文明的向往以及革命党人挽救民族危机的迫切心情,凸显了服饰的社会功能,正确;但材料也夸大了西服的作用,正确,故选D项。10(2019山东枣庄高二期末)1899年,上海万国公报刊发了大同学一文,文中写道“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随后,梁启超、宋教仁廖仲恺等先后撰文介绍共产党宣言。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有识之土在寻找新的救国救民道路B无产阶级初步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价值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D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

11、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中国的有识之士苦苦寻求强国之道,当时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已经开始介绍马克思及马克思主义,寻找新的救国救民道路,故A项正确。梁启超、宋教仁、廖仲恺等人都是资产阶级,不是无产阶级,排除B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是在五四运动之后,排除C项;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是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毛泽东思想,排除D项。11(2019宁夏银川一中高二期末)19世纪末20世纪初,革命派旨在推翻清王朝,建立民主共和政体;立宪派旨在力争改造清王朝,使之走上君主立宪的道路。立宪派与革命派的分歧是君主立宪制与民主共和制两种模式,请愿斗争和武装起义两种方式的选择之

12、争。这反映了()A两派主张分别代表各自阶级的政治要求B两派的斗争目标有了同质化的要求C清廷向西方学习的紧迫程度进一步深化D国人对帝国主义侵略缺乏客观认识答案B解析当时的立宪派和革命派都是资产阶级政治派别,排除A项;立宪派和共和派都是要建立资产阶级的统治,二者目标本质上是一样的,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立宪派和共和派之间的差别,不是特别强调清政府向西方学习,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中国人对帝国主义侵略的认识,排除D项。12(2019辽宁五校协作体上学期高三联模)1919年2月,保守复古的林纾对陈独秀、蔡元培诸人进行批判,捍卫文言文与孔孟之道,蔡元培回信驳辩。这一论战使得新青年声名大振,最高印数达到

13、一万五六千份。这反映出当时()A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主题 B文化平民化成为趋势C传统文化被彻底否定 D追求新思想成为主流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林纾与蔡元培等人的论战使新青年声名大振、印数大增,而报刊的受众面较广,从侧面体现出新文化运动时期文化平民化的趋势,B项正确。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材料只是反映了林纾与蔡元培等人的论战,不能得出传统文化被彻底否定的结论,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当时追求新思想成为主流,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13(2019海南枫叶国际学校高二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把封闭古老的中国推上了近代的征程,从此揭开了中国近代的历史,因而在沉闷宁静

14、的思想界掀起了阵阵波澜。作为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之洪仁玕,为了巩固太平天国的领导政权,写下了政治巨著资政新篇,从政治和经济等方面努力寻求拯救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的途径,为中国寻找民族独立和社会稳定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摘编自(浅析洪仁玕的资政新篇)材料二为保卫辛亥革命的政治成果,防止袁世凯上台后倒行逆施搞封建复辟,南京临时政府迫切希望制定一部国家根本法来规定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1912年3月8日,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通过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明确规定人权“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并在第二章“人民”部分规定了广泛的权利。就权力分立与制约原则而言,临

15、时约法确立了三权分立体制,试图建立一个议会制和责任内阁制的民主共和国。摘编自韩大元辛亥革命与宪法学知识谱系的转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洪仁玕创作资政新篇的背景。(2)根据材料二,概括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临时约法的意义。答案(1)背景:列强侵略,民族危机显现;太平天国运动出现危机;西方政治经济思想传入;中国传统政治经济思想不能解决现实问题。(2)内容:确立人民主权原则;平等人权且赋予人民广泛权利;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意义: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一定程度上确定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为后世立法提供了借鉴。解析第(1)问

16、,根据材料一“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把封闭古老的中国推上了近代的征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列强侵略,民族危机显现;天京变乱后太平天国运动出现了统治危机;根据材料一“从政治和经济等方面努力寻求拯救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的途径,为中国寻找民族独立和社会稳定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方政治经济思想传入;中国传统政治经济思想不能解决现实问题。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可概括出确立人民主权原则;根据材料二“明确规定人权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并在第二章人民部分规定了广泛的权利就权力分立与制约原则而言,临时约法确立了三权分立

17、体制”可概括出平等人权且赋予人民广泛权利;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其性质和巩固革命成果、开创依法治国的先河等角度回答即可。14(2019黑龙江哈尔滨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19世纪40年代至一战期间中外经济发展状况简表时间中国外国19世纪40年代至19世纪六七十年代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上海轮船招商局等洋务企业创建。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丝厂等民族工业产生。据统计,甲午战前外商在华共创办企业103家。英国工业革命完成,工业革命在欧美国家深入开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欧美国家进入“蒸汽时代”。19世纪末至一战前官办企业中张之洞的湖北纺纱官局发展势头较好;

18、以张謇大生纱厂为代表的民间商办企业出现高潮。据统计,1913年外资企业增加到300余家。外国在华工业投资总额约1106万美元。欧美国家几乎同时开展第二次工业革命。科技与生产的结合更紧密。美德垄断组织程度高。欧美国家进入“电气时代”。一战期间民族纺织业和面粉业出现空前发展。以周学熙创办启新洋灰公司、荣氏兄弟创办中新纺织无限公司为典型代表的民族企业出口明显增加。欧洲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相对减少,美、日对华经济侵略加深。欧美国家钢铁工业和国防工业发展迅速。做为一战主战场的欧洲经济破坏严重。美、日经济发展迅速。摘编自齐兴荣主编世界史等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经济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19、。(要求:写明所拟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答案(示例一)论题:19世纪40年代至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外经济联系加强。阐述: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欧美列强对外要求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发动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促使中国自然经济解体,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西方列强侵略和外商企业的刺激下,中国人先后创办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顺应世界资本主义潮流。(示例二)论题:19世纪末至一战前中外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阐述: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欧美列强对外经济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甲午战后,列强竞相对华资本输出,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中国被进一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西方列强侵略和外商企业的刺激下,中国人

20、兴起办厂热潮,与世界经济联系更加密切。(示例三)论题:一战期间中外经济联系仍然密切。阐述:一战期间,虽然欧洲列强忙于战事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但是,美国和日本加大对华经济侵略,中国被进一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正是由于欧洲列强忙于战事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环境相对宽松,才出现了发展的最高峰。而民族工业出口的增加,又为欧洲人民提供了生活所需。解析从19世纪40年代到一战期间是西方工业革命开展和深入的时期,是世界市场形成的时期,也是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时期。在这段时期内,由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外之间的联系不断密切。西方列强从最早

21、的商品输出再到资本输出,使中国由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逐渐沦为列强的资本输出场所。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逐步加深,中西之间的联系也就愈加密切,这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给中国带来的客观后果。结合图表中的三个阶段描述和所学知识作答即可。第八单元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方向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前具体表现总体上政治中国共产党成立并逐渐走向成熟,与国民党合作开展了国民革命运动,并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基本上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1)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是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22、(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3)国民革命运动。国民党“一大”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国民革命运动在全国蓬勃开展起来,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但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运动失败。(4)新的革命道路开辟。国民革命运动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中共走向成熟。(5)日本侵华和抗日战争的胜利。日本先后发动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危机。中国人民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经过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抗战,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6)争取和平

23、民主的斗争。中国共产党为和平民主而斗争,先后参加重庆谈判和政协会议。(7)解放战争的胜利。经过战略防御、反攻、决战,中共领导人民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在国民政府统治初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官僚资本迅速膨胀,民族资本主义遭到摧残。社会生活国民政府统治初期,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交通和通讯事业、影视业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发展迟缓。思想孙中山将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毛泽东思想形成,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