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第20讲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课标要求(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2)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3)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4)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主干梳理 巧点妙拨 十一届三中全会背景粉碎“四人帮”后,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时间1978年12月内容思想路线
2、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政治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意义(1)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2)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3)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到来 从农村到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1农村改革(1)背景: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2)开端: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自发实行包产到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3)内容(4)意义2城市改革(1)背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挫伤了企业生产的积极性。(2)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3)原则:政企分开
3、、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4)主要内容(5)意义:增强了企业活力,调动了工人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1经济特区的创办(1)过程(2)特点: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实行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3)影响: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成为全国排头兵,对沿海地区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2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1)沿海开放城市:1984年,国家开放天津、上海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2)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年以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及环渤海地区相继成为沿海经济开放区。(3)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在沿海和内地开放城市中,划出一定区域建立经济技
4、术开发区。特点: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具有知识密集的特点。意义:是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场所,也是了解国际行情的重要窗口。3浦东的开发和开放(1)目的: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2)表现:1990年,中央政府决定开发开放上海浦东。(3)成果:成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4对外开放格局(1)表现:到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初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2)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3)意义: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
5、化建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背景(1)国际: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风云变幻。(2)国内: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关键时期。2过程(1)解放思想: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2)明确目标: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确立框架: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4)完善理论: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
6、义市场经济理论。2017年,中共十九大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提出“两个一百年”目标。3实质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前提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4建设成就(1)国民经济: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国民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增长。2017年中国经济总量达到82.7万亿元,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2)人民生活:不但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从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并向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迈进。(3)基础设施建设: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总里程数都居世界第一。(4)自主研
7、发和制造:以“复兴号”为代表的新一代高铁技术、特高压输变电技术、蛟龙号载人深潜器、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等。易混易错 关于“文革”结束后“左”倾错误的认识“文革”结束后,“左”倾错误并没有完全结束。当时党的主要负责人仍然坚持“两个凡是”。其实质仍是坚持“文革”中的“左”倾错误。知识拓展 历史上党的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1)第一次是在大革命失败以后,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决定开展土地革命,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2)第二次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胜利的前夕,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3)第三次是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把党的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
8、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策。思维点拨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特点(1)由群众自发到政府推广、推动。(2)从个别地区先行试点到全国逐步推广。(3)从农村起步,迅速向城市推进。(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易混易错 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几点误区(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改变土地公有制,农民对土地只有经营权和使用权,没有所有权。(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但并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不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是发展乡镇企业、非农产业。 知识拓展 乡镇企业乡镇企业是我国农民的又一项伟大创造,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副
9、产品,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推动力量,是走向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必由之路。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冲破了传统的城乡分工体系,开创了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现代化道路。知识拓展 经济特区之“特”的主要表现经济特区的“特”主要体现在中国政府对其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于内地的经济管理体制。经济特区不是政治特区,仍然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易混易错 计划、市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我国建立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体现了计划与市场的有机结合。知识拓展 新中国成立后经济体制的发展变化(1
10、)1949年,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经济体制。(2)1956年,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3)1978年,以计划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4)1992年后,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互动探究 分层突破联产承包责任制采用了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各项农村政策的推行,打破了我国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促进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着现代农业转化。中共中央一号文件(1983年)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
11、共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新阶段是改革的攻坚阶段,是以建立新体制为主要使命的阶段。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主要目的是促进生产力发展,从而使得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农村改革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首先在安徽、四川试行,然后逐步推广到全国农村。在城市也是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由点到面,先试点后推广。改革旧的经济体制,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宁可主编中国经济发展史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
12、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教你读史1.史料一反映了农业经济体制改革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促进了农业的发展。2史料二共两段:第一段讲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第二段讲经济体制改革的具体实施。3史料三说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并不矛盾,也不是社会性质的本质区别。史料运用1史料一反映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何积极作用?答:_答案农民有了经营权或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概括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主要特点。答:_答案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进行
13、,之后在城市全面展开;先试点,后推广(由点到面);突破旧体制,探索并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如何认识史料三的观点?答:_答案邓小平认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他的这些言论在当时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促进了经济体制改革。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的原因、特点及实质(1)原因人民公社体制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发展十分缓慢,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方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性质及其实行具有群众基础。(2)特点以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为前提,坚持了农村
14、的社会主义制度。把集体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有机结合起来,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伟大创举。(3)实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质上是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调整,是从根本上解放农村生产力。2计划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比较项目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背景(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济落后,工业化程度低,国防力量薄弱(2)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加速现代化建设(2)国内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社会主义事业在世界范围内处于低潮(3)改革开放以来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特点(1)单一公有
15、制(2)行政手段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2)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影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后期计划经济逐步僵化,严重束缚了生产力发展,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最大限度地解放了生产力,使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真正接轨,人民生活水平获得极大提高中国进出口总额发展变化图金勇进主编数字中国60年这座城市曾创下“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但如今,这座城市却开始一心一意地追求“慢”。2008年12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这座城市“设计之都”的称号,这是全世界第六个获此殊荣的城市,也是中国首个获得这一荣誉的城市。这个演绎了无数速
16、度神话的城市,正在以自己的方式沉淀下来。“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标语在深圳蛇口矗立了三十年。过去,深圳人在它的激励下,创造了“深圳速度”,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现在,深圳人经过反思,开始由“速度深圳”向“创意深圳”转型。未来,深圳人将赋予时间和效率全新的意义,让深圳再次先行。摘自腾讯网今天的“深圳速度”教你读史1.解读史料一应注重时间历程和贸易数字的变化。史料中数据的变化,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2史料二反映出深圳特区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推动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开始发展方式的转型。史料运用1根据史料一,说明中国新时期外贸状况形成的主要原因。答:_答案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
17、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政策;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深圳特区由“速度深圳”向“创意深圳”转型的历史背景和影响。答:_答案背景:国际: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国内: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并加入世贸组织;深圳特区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了发展的新要求;党和国家对深圳特区大胆探索、先行先试给予一如既往的政策支持;深圳特区人民对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影响:推动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有利于转变发展方式;有利于建设“创新国家”等。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的原因、具体形式及发展阶段(1)开放原因从历史
18、角度而言,是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结果,关闭国门一定会脱离世界发展的大势。通过对外开放,利用和吸收外国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加快我国的发展。从世界角度而言,对外开放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国际化、全球化的必然趋势,是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基础战略。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改革目标看,只有对外开放才能跟踪世界先进水平,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完成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2)具体形式利用国外的资金和技术是对外开放的重要形式。扩大商品和服务贸易是对外开放的基本形式。兴办经济特区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对外开放的特殊形式。(3)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从1978年底到1992年,这个阶段实际上是一个放权、
19、让利、减税来培育市场经济因素的阶段。第二阶段:1992年到2001年,这个阶段实际上是一个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阶段。第三阶段:从2001年至今,这个阶段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经济体制与国际规则全面接轨。高考研析 把握考向2019全国卷T312018全国卷T312018全国卷T412017全国卷T312016全国卷T31考频5年5考1(2018全国卷,31)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表(单位:万个)年份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饮、服务业198229.2874.925.389.5817.01198823.28773.5295.58372.55623.23上表中的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
20、()A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B城乡一体化逐步实现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D工业结构趋于合理考查点知识考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素养考查(1)时空观念;(2)史料实证答案A解析表格数据反映了19821988年我国乡镇企业中,从事农业的企业数量在下降,从事非农产业的企业数量迅速增加,这一变化说明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脱离农业生产,向非农产业转移,A项正确。材料反映不出城乡一体化的信息,排除B项;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排除C项;材料只是反映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情况,不能得出整个国家工业结构是否合理,排除D项。2(2017全国卷,31)
21、1990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A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B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C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D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考查点知识考查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的背景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素养考查(1)时空观念;(2)历史解释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1990年”“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中国的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旧的计划经济体制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22、因而该报告主张发挥市场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故选C项。3(2019全国卷,31)19791981年,中国减少粮食播种面积5000万亩,有计划地扩大了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在有条件的地方还开始逐步退耕还林还牧,鼓励农村在经济合理原则下举办社队企业。这些政策()A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B加快了私营企业发展C完善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健全了市场经济体制考查点知识考查改革开放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素养考查历史解释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在农村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在有条件的地方退耕还林还牧,并且鼓励农村在经济合理原则下举办社队企业等,体现了中央对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A项正确。
23、社队企业属于集体经济,排除B项;C项“完善了”表述绝对,此时农村改革才刚刚开始,排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于21世纪初期,排除D项。命题角度1城市经济体制改革(2019河南名校高二期末)20世纪80年代初,四川出现了国有企业“推销员满天飞”的现象,同行业间开始出现了激烈的竞争。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是()A计划经济体制完全崩溃B市场经济体制开始确立C企业经营的自主权扩大D国家调控政策日益失效答案C解析材料中国有企业“推销员满天飞”说明企业自主权扩大,可以较大限度生产销售产品,为了扩大效益,自然要出去推销,出现激烈的竞争,故选C项。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在21世纪,与材料时间
24、不符,B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国家调控政策失效,D项错误。命题角度2对外开放(2019云南昆明诊断)1980年深圳外贸出口商品总额仅为627万美元,2007年则达1684.93亿美元,已有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到深圳投资,累计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74亿美元。材料反映出深圳()A经济发展速度居于领先地位B成为中国对外交往的首要窗口C经济外向型和开放性程度高D贸易顺差不断增加的发展趋势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深圳外贸出口商品总额”“已有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到深圳投资,累计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74亿美元”可知,深圳利用外资的水平提高,以外向型经济为主,故选C项。A项中的“领先地位”,B项中的“首要窗口”
25、在材料中均无法体现,故排除;材料未涉及深圳进口贸易的相关内容,无法获知贸易顺差或逆差,排除D项。命题角度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必须以保护产权、维护契约、统一市场、平等交换、公平竞争、有效监管为基本导向。”(摘自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A本质上是法治经济B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C并未与计划经济割裂D符合新自由主义特征答案A解析材料中关于市场经济的一系列规定出自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属于依法治国范畴,因而本质上是法治经济,故
26、A项正确。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调节发挥决定作用,政府起宏观调控作用,故B项错误;材料中的规定是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措施,并非计划经济,故C项错误;新自由主义是资本主义经济政策,故D项错误。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2019北京海淀期末)1980年,人民日报改版,开辟了经济简讯祖国各地实干录新风赞国际简讯等新栏目。经济新闻成为报道重点,篇幅和数量不断增加。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双百”方针重新得到贯彻执行B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提出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经济新闻成为报道重点,篇幅和数量不断增加”并结合所学可知,改革
27、开放后,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新闻也成为党报的报道重点,故选D项。材料强调的是经济建设而非文化方针,排除A项;1987年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排除B项;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排除C项。2(2019河南天一大联考)下表是19811983年我国城乡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增长情况表。这一时期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率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年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981458.0元4.23%223.4元16.78%1982494.5元7.97%270.1元20.90%1983525.9元6.35%
28、309.8元14.70%A农村率先废除了人民公社体制B城市对外开放步伐晚于农村C农村成为国家经济改革的重点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尚未开启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是国家经济改革的重点,所以这一时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超过了城市,故C项正确。1983年10月才废除人民公社体制,A项错误;实行对外开放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一项基本国策,首先从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开始,城市并没有晚于农村,B项错误;此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虽尚未全面展开,但已经开始探索,并非尚未开启,D项错误。3(2020湖北部分重中起点考)下图是19781998年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变化趋势
29、(来源于中国劳动统计年鉴)。关于图中曲线变化的主要背景,以下解读正确的是()A80年代初期下降与家庭联产承包有关B80年代后期增高与经济体制改革无关C1990年波动是因为“南方谈话”影响D1994年后下降是因为贯彻十五大精神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978年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经济较快发展,城乡差距减少,A项正确。1984年后城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发展较快,城乡差距再次加大,排除B项;“南方谈话”的时间是1992年,排除C项;十五大的时间是1997年,排除D项。4(2019河北邢台高二期末)在1982年中共中央转发的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和1983年中共中央印发的当前农村经济政
30、策的若干问题中,都提到发展多种经营的问题,允许农民对完成交售任务后剩余的农产品进行加工销售。这些举措()A旨在发展农村乡镇工业 B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C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出现 D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方向答案B解析国家“允许农民对完成交售任务后剩余的农产品进行加工销售”,让农民可以从事手工业,并将产品拿到市场上销售,从而增加收入,自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到乡镇工业,A项错误;允许农民对剩余农产品进行加工销售就是经济体制改革在农业上的表现,C项错误;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方向是在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5(2019湖南株洲一检)1978年至1994年间,在我
31、国农村的人均纯收入结构中,农业收入占比由84.93%下降到63.1%,而非农产业收入由7.92%提高到30.7%。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A城市经济改革取得成效 B土地产权关系得到调整C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D乡镇企业激活农村经济答案D解析改革首先是在农村开始的,有两个措施,其一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其二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而乡镇企业的发展有助于改变农民收入结构,增加农民的收入,故选D项。材料主要述及农村的改革,不是城市的经济改革,排除A项;在农村进行改革过程中,土地的产权关系没有发生变化,排除B项;在21世纪初,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排除C项。6(2019哈尔滨三中期末)“
32、街坊二大妈一嗓子,把我没给急疯过去,过两天副食品要涨价啦!”老急一着急,醋,打了一洗澡盆;酱油,打了两水缸;味精,买了两抽屉”1989年春节联欢晚会的相声着急的内容真实反映了1988年中国社会状况。据此可知,当时()A计划经济体制尚未取得根本性突破B生活必需品依然是极度匮乏C中央政府失去了对经济的控制能力D民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当时的物资购买仍然受到计划思想(观念)的影响,结合材料时间“1988年”可知,当时虽然已经改革开放,但是仍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还没有突破体制的束缚,故A项正确。从材料“醋,打了一洗澡盆;酱油,打了两水缸;味精,买了两抽屉”可以看出当时物
33、资还是比较丰盛的,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涉及政府的内容,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民众的生活,与建设社会主义热情无关,排除D项。7(2019陕西汉中高二期末)1978年以后,外资根据市场需求投资中国,带来了先进的生产线,如汽车制造业。中外合资企业现在已居主导,许多国产品牌被市场淘汰。中国汽车年产量跃居世界第一,早已超过了国家计划控制的产量,并大量供应世界市场。这说明()A市场经济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B外资企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C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被削弱D中国已成为世界汽车工业强国答案A解析改革开放以后实行市场经济,引进外资,进行中外合资,大大促进了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能够体现出市场经济解放和发展了生
34、产力,故选A项。B、C两项不符合实际,错误;材料只能看出中国是汽车大国,不能看出是工业强国,D项错误。8(2020河南南阳一中开学考)1984到1991年间,中国国内市场是名副其实的卖方市场,只要厂家生产出来,就很容易卖得出去。在中央政策的鼓励下,中国出现了一波自主创业的高潮,私营企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济神话。据此可知,这一时期()A市场经济目标提出激发创业积极性B缓和国内供需矛盾是改革的重要目标C政府开始调整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D物资匮乏迫使中央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答案B解析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项时间不符合材料时间,排除;改革初期国内物质匮乏,物
35、质供应跟不上需求,在中央政策的鼓励下,把私营经济当成是公有经济的必要和有益的补充,私营经济获得合法的地位,中国出现了一波自主创业的高潮,缓和了国内供需矛盾,故B项正确;1978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开始调整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C项错误;D项不符合“自主创业的高潮”“私营企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济神话”,排除。9(2019四川成都三诊)19781993年间中国出口商品比较优势指数变化表年份农产品类资本密集型工业制成品类19782.000.320.819851.500.260.7819900.930.471.0819930.710.491.14注:“比较优势指数”是指中国出口商品比重与世界出口商品
36、平均比重的比值。比值大于1,表示国际竞争力具有优势;比值小于1,则表示竞争力相对较弱。表中的数据变化反映出,当时我国()A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B产业结构在逐步优化C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D进出口贸易迅猛发展答案B解析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我国在改革开放后资本密集型、工业制成品类的国际竞争力正在逐步上升,而农产品类国际竞争力逐渐下降,体现了我国工业化水平逐步提升,产业结构逐渐优化,B项正确。A项与材料无关,排除;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时间为21世纪初,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只反映了出口贸易,未反映进口,排除D项。10(2019河北邢台八校期末)邓小平曾如此解释中国对外开放格局:“为什么我考虑深圳
37、开放?因为它对着香港;开放珠海,是因为它对着澳门;开放厦门,因为它对着台湾;开放海南、汕头,因为它们对着东南亚。浦东就不一样了”浦东开发的主要背景是()A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B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环太平洋经济圈崛起C中共十四大召开,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答案B解析1990年底,中国决定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其开放的背景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989年)的成立,故B项正确。A项发生在1991年,C项出现在1992年,D项发生在2001年,A、C、D三项错误。11(2020海南等级考模拟)读图,图中19782012年数据变化
38、反映了()A农村贫困人口的减少 B绝对贫困人口的消失C扶贫标准的逐步提高 D农村农业人口的减少答案C解析根据图表可知,从表面看2012年农村贫困人口比1978年大大减少,但实际上2012年的贫困人口是根据2010年新的农村扶贫标准确定的,说明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扶贫标准逐步提高,故选C项。农村贫困人口的减少是材料的表层意思,排除A项;绝对贫困人口是指生存生命环境条件处于一个相对比较低级的阶段,2020年我国将消灭绝对贫困人口,排除B项;材料是农村贫困人口变化的数据,无法体现农村农业人口的减少,排除D项。12(2019福建厦门期末质检)读下表,文盲率变化的主要原因在()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扫盲工作情
39、况统计表全国人口总数(万人)15岁以上人口文盲总数(万人)文盲率(%)1949年5416780.001964年723072332738.101982年1031882358222.811990年1143331800315.882000年12674385076.722010年13705354194.88A为人民服务的政权性质 B义务教育的贯彻落实C工业化建设的人才需求 D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19492010年我国文盲率不断下降,在不同时期的具体原因不同,但主要原因在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所以国家不断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故选A项。B、C、D三项都是文盲率下降
40、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故排除。二、非选择题13(2019河北邢台高二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汉口开埠以后,作为中部地区最大的漕运中心,武汉往来商人货物络绎不绝。据统计,18951913年,全国共设厂矿549家,资本投资总额12028.8万元,其中武汉设厂矿28家,占全国的5.1%,资本投资总额为1724万元,占全国的14.3%。这种比例仅低于上海而远远超过广州、天津等大城市。到1936年,武汉共有工厂516家,资本总额5148.66万元,而纺织和烟草工业占主导地位,资本额纺织业第一。摘编自涂戈尔近代武汉三种文化现象解析材料二改革开放40年,武汉制造快速崛起。2017年,生产钢16
41、94.61万吨,比1978年增长6.53倍;汽车89.78万辆,增长663.33倍;卷烟253.18万箱,增长4.69倍2017年,轻工业总产值是1978年的104.80倍,重工业总产值是1978年的292.12倍。1978年,公有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国有、集体工业总产值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2.7%和17.1%。2017年,国有、集体经济比重下降到8.2%,股份制、港澳台及外商投资和私营经济比重迅速上升。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股份制经济比重为58.8%,港澳台及外商投资比重为32.8%。摘编自工业在改革开放和转型中快速发展(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武汉工业发展的因素。(2)根据
42、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近代相比新时期武汉工业发展出现的新变化,并从经济角度分析新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答案(1)因素:汉口被迫开辟为通商口岸;地理位置优越;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扫清了一些障碍;南京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民族资本家致力于“实业救国”;广大民众提倡国货、抵制洋货运动的刺激。(2)新变化:工业生产能力迅速提升;工业发展向重工业倾斜;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且股份制经济逐渐占主导地位。原因:国家实现了独立;国家实行改革开放;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解析第(1)问,从材料一“汉口开埠以
43、后,作为中部地区最大的漕运中心,武汉往来商人货物络绎不绝”可知汉口被迫开辟为通商口岸,地理位置优越;从材料一“18951913年,全国共设厂矿549家其中武汉设厂矿28家”可知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扫清了一些障碍;从材料一“到1936年,武汉共有工厂516家”可知南京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同时还可以联系这一时期的国内情况如民族资本家致力于“实业救国”,广大民众提倡国货、抵制洋货运动的刺激。第(2)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二“2017年,生产钢1694.61万吨汽车89.78万辆重工业总产值是1978年的292.12倍”得出工业生产
44、能力迅速提升,工业发展向重工业倾斜;从材料二“公有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国有、集体工业总产值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2.7%和17.1%股份制、港澳台及外商投资和私营经济比重迅速上升”得出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且股份制经济逐渐占主导地位。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实现了独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改革开放和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等方面分析。14(2019湖南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对外开放让中国对世界作出重大贡献。40年来,中国成功实现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变革。中国在对外开放中展现大国担当,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共建“一带一路”,
45、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作出重大贡献,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促进了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胡鞍钢开放还是封闭人类面临着新的重大抉择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答案(示例)观点:对外开放是富民之路、强国之路。评析:坚定不移对外开放,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扫除了阻碍发展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使我国建立了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0多年对外开放使中国人民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进而迈向全面小康,彻底告别了物质匮乏的生活,拥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安
46、全感和幸福感。对外开放40多年的丰富实践既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发展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0多年对外开放形成了全面开放新格局,推动国内高质量发展、助力全面深化改革,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国际竞争力。总而言之,对外开放这条正确之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越走越自信,中国会有更加美好的明天。解析根据材料“对外开放让中国对世界作出重大贡献”可知材料以对外开放为中心进行阐述,故可以“对外开放是富民之路、强国之路”为题,结合材料“展现大国担当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作出重大贡献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促进了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从中国对外开放对中国小康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国力提升等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阐述即可。也可以“对外开放是包容之路、共赢之路”为题,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参与国际合作、推动世界经济整体发展、推动经济全球化等角度进行分析阐述。- 23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