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东省潍坊市四县市(安丘、诸城、五莲、兰山)2021届高三语文下学期5月模拟试题.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86344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4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潍坊市四县市(安丘、诸城、五莲、兰山)2021届高三语文下学期5月模拟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山东省潍坊市四县市(安丘、诸城、五莲、兰山)2021届高三语文下学期5月模拟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山东省潍坊市四县市(安丘、诸城、五莲、兰山)2021届高三语文下学期5月模拟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山东省潍坊市四县市(安丘、诸城、五莲、兰山)2021届高三语文下学期5月模拟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山东省潍坊市四县市(安丘、诸城、五莲、兰山)2021届高三语文下学期5月模拟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山东省潍坊市四县市(安丘、诸城、五莲、兰山)2021届高三语文下学期5月模拟试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山东省潍坊市四县市(安丘、诸城、五莲、兰山)2021届高三语文下学期5月模拟试题.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山东省潍坊市四县市(安丘、诸城、五莲、兰山)2021届高三语文下学期5月模拟试题.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山东省潍坊市四县市(安丘、诸城、五莲、兰山)2021届高三语文下学期5月模拟试题.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山东省潍坊市四县市(安丘、诸城、五莲、兰山)2021届高三语文下学期5月模拟试题.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山东省潍坊市四县市(安丘、诸城、五莲、兰山)2021届高三语文下学期5月模拟试题.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山东省潍坊市四县市(安丘、诸城、五莲、兰山)2021届高三语文下学期5月模拟试题.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山东省潍坊市四县市(安丘、诸城、五莲、兰山)2021届高三语文下学期5月模拟试题.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山东省潍坊市四县市(安丘、诸城、五莲、兰山)2021届高三语文下学期5月模拟试题.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山东省潍坊市四县市(安丘、诸城、五莲、兰山)2021届高三语文下学期5月模拟试题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

2、变化。从外部环境看,境外新冠疫情快速蔓延,叠加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一些国家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盛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对今年全球经济增速的最新预测分别下降4.9%和5.2%,为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从内部运行看,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经济发展前景向好,但也面临着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所带来的困难和挑战,加上疫情冲击,目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较大压力。上半年经济增速、消费增速、投资增速等主要指标仍处于下降区间,疫情带来的损失尚未完全弥补,推动经济回归正常水平还需付出艰苦努力。世界经济重启举步维艰,国内需求恢复仍受到一定制约,稳企业、保就

3、业压力仍较大,还是要坚持底线思维。从发展机遇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就能占领先机、贏得优势,把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不过,专家认为,尽管当前经济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但疫情等外部冲击不会改变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我国经济韧性仍强劲。我国曾经多次经历这样的社会经济发展危机,相信这次也能战胜困难。随着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向好,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有序推进,我国二季度济增长明显好于预期,经济发展呈现稳定转好态势,在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上都走在世界前列。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市场主体只有辩证、客观、长远地认识当

4、前经济形势,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善于把握和利用发展规律,才能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发展格局是面向未来的,是要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摘编自顾学明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材料二: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世界大势和发展规律,科学分析我国发展面临机遇和挑战的新变化,着眼我国经济中长期发展,做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安徽考察时,强调要通过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努力探索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在主持召开的扎实推进长三角

5、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长三角区域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大胆突破,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探索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扩大内需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拥有14亿人口、9亿劳动力、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1.7亿多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各类专业技能的人才、1亿多市场主体,具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内需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要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投资的关键作用,使提振消费与扩大投资有效结合、相互促进。探索

6、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要对标世界一流,加强前沿探索和前贍布局,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加大关键技术攻坚力度,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快推进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现代化水平,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探索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还要发挥好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要依靠改革应对变局、开拓新局,既善于积势蓄势谋势,又善于识变求变应变。要明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方向,破除发展瓶颈,汇聚发展优势,增强发展动力

7、,着力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实现良性循环,促进总供给和总需求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动态平衡。要以更大的力度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积极破解发展面临的各种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和巨大压力,为推进改革发展、战胜各种风险挑战提供强大动力。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面对风险和挑战,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必胜信心,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风雨无阻向前进,我们就一定能进一步创造我国经济新优势,将会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支撑。(摘编自人民日报评论员努力探索形成新发展

8、格局的有效路径)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些国家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盛行,这使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无益于当前全球新冠疫情的防控。B.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全球经济结构、重构全球版图,这是我国发展的一个机遇。C.扩大内需能更好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有助于新发展格局建设,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D.我国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经济发展趋势不会发生改变,我们已经牢牢掌握经济发展主动权。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经济应该正确分析当前全球经济发展趋势,抓住机遇,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战胜各种风险挑战。B.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9、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都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但经济发展压力主要来自内部。C.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符合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对推动我国新发展格局的形成具有破冰意义。D.在新的发展时期,经济高水平发展离不开改革的推动作用,全面深化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我国当前探索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的一项是(3分)A.国家颁布刺激消费政策,对居民发放消费券。B.中科院转化科技创新成果,在企业形成生产力。C.长三角区域要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大胆突破。D.国家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区的建设。4.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出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必要性的事实依据。(4分)5.请简要梳理材料

10、二的行文脉络。(6分)(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太行山里的信仰郭震海刚入冬,风就到。中国北方,苍茫的太行山脉,如一声声雄壮有力的黄河大鼓,起伏的山峦像激情的鼓手敲出的抑扬顿挫之鼓点。收获后的田地如醉酒后的高原铁匠,赤身裸露出结实的、古铜色的脊梁。山梁上的老人,背微驼,正手扶一把镐头,仰头望着蓝得透彻、高得通灵的天。斜阳成了老顽童。将老人和树木的身影拉得无限远、无限长,自己高挂长空乐得满面通红。老人站姿如尧,像舜,更像禹,确切说应该像尝百草的炎帝。这姿势仿佛瞬间越过万年,连接古今,这也是生息在这块土地上的农人们,千年不变的站姿。有考古资料表明,这里是

11、人类农业文明起源最早的地区之一,也是华夏文明的最早发祥地。起伏的山脉孕育过播谷稼穑的民族先祖,厚重的大地迎接过文明曙光的初现。2.5亿年前的木化石,新中国第一具完整的恐龙化石,无不向世人昭示着这里的亘古和绵长。上古时期,上天塌陷,女娲慈心,不忍苍生有难,在这里炼五色石,飞身补天;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焦枯,民不聊生,后羿弯弓,力射九日;始祖炎帝,尝百草、兴农业、授医术,造福百姓,泽被后世。曾经的潞商,作为晋商之劲旅,凭借节俭勤奋、明礼诚信、精于管理、勇于开拓的精神,驰骋大江南北。这一支支骆驼商旅,满载潞绸、潞铁金银,熙来攘往地走出太行山的隔阻,汇入浩浩荡荡的古丝绸之路,远涉海外,享誉天下。数不尽

12、的遗址,道不尽的陈迹,如散落在群山之间的颗颗珍珠,印证着数千年文明的邈远悠长。这里就是太行之巅,被誉为“天之脊”的上党。踏着先祖的足迹,我和朋友就行走在太行之高地上党。这位来自大洋彼岸的小伙子,在长治市当外教,一次文艺活动中我们相识。“我的上帝啊,太不可思议了,你快看那田地,怎么都用石头垒在山上的!”朋友收住了脚步,突然就惊呼起来。我闻声而望,朋友正用手指着太行山间,农人们耕作的梯田。我告诉朋友:“这是梯田。”“是的,是梯田。”我说,这梯田如中国云南的哈尼梯田和广西的龙胜龙脊梯田一样。太行山里的梯田,沿着陡峭的山坡层层向上,如巨人登天的台阶,这伟大的杰作是生存在太行山里的人千百年来征服自然、顽

13、强生存的有力注解。在梯田的诱惑下,朋友快步而上。斜阳下,梯田披上着金色的阳光,层层叠叠,金光闪闪,气势磅礴中更显阡陌纵横,线条流畅,如一幅洋溢着自然美、古朴美、形体美、文化美的伟大画作。每一次接近这层层梯田,传说中的太行老愚公,那句铿锵有力的话总会真真切切地在我的耳边响起。矢志不渝,挖山不止。这是老愚公的信念,也是太行山里人的信念。许久以来,我总认为老愚公不是虚幻的人物,他是存在的,是我的先祖,是我的上辈,或者说就是我的父亲,是整个太行山里的农人。不!他是中国人。我给这位来自美国的小伙子讲了愚公移山的故事。他听完后用眼睛盯着我的眼睛,双手作摊开状。我知道,他没有明白其内容。我急中生智,掏出手机

14、下载英文版给他看。他仔细读完后,沉思了片刻道:“这老人太伟大了。对,像桑提亚哥,是的,像极了桑提亚哥,那个老渔夫。”山顶上的老人走了下来,他扛着镐头,花白的头发在风中有些凌乱,宽敞的布衣随风微动,那张与黄土同色,被岁月亲吻过的脸,在斜阳下发出古铜色的光芒。蜿蜒的小道上,他走得步履坚定,身影被斜阳镀上了朦胧的金色,远远望去,恍惚中真如从远古而来,行走在山里的炎帝神农氏。我们与老人不曾见过,更谈不上相识,但“陌生”挡不住山里人的好客。一声招呼,老人满是皱褶的脸上如花怒放。庄稼人爱唠嗑,老人似乎更健谈,太阳未西沉,时间还早些,老人索性停下脚步,盘腿坐在我们旁边的荒石上。高天之下,苍山之间,我们谈笑声

15、起,愈谈愈欢。交谈得知,老人到山顶是为当年在抗战中牺牲的安眠在山上的烈士洒酒,种青松。烈士中没有老人的亲属,也非受人之托,他这样做完全出于自愿。“自愿?”朋友惊奇地问老人。“是哩!”老人回答。老人告诉我们,他每年都会到山顶上为烈士献酒,为秃山播绿,坚持了数十年。抬头望去,山之顶,荒石乱,劲风烈,原本光秃秃的连野蒺藜都鲜有生长的山顶,在老人的坚持下,栽下的青松竟然神奇般地绿了半坡。据说,曾经有媒体记者在当地武装部偶然得知此事,去村里找老人了解情况。记者告诉老人,要把他的事迹在媒体上进行宣传。执拗的老人坚决不让,他不仅不接受这位记者的采访,还一路追着记者到了武装部,执意要求记者不要宣传。“日子越好

16、越不能忘掉那些流血牺牲的人啊!”老人喃喃自语着,抬起头望向西边的天。此时,西天已经被斜阳点燃,燃得正旺,红得动心。连绵不断的群山,望不断的沟沟梁梁,数不尽的村村庄庄,也燃得正旺,红得动心。我告诉艾瑞,眼前的太行山,这个为新中国成立立下过不朽功绩的山,当年是中国八路军对抗法西斯侵略者的主战场,在这里,每一块岩石都曾被先烈们用鲜血染红过,每一座山峰上都安歇着不朽的忠魂。面对外来侵略者的机枪和大炮,山里的百姓争先恐后、积极参军、踊跃支前。正是在人民群众的强大支援下,八路军,这支神奇的中国军队,面对飞机大炮数倍于自己的疯狂侵略者,靠“小米加步枪”赢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书写了军事史上的不朽传奇。今天的山

17、脉依旧,今天的人情更浓。在太行山里的百姓心中,仿佛与生俱来有一颗朴实的红心,这是对乡土的守护,对家和国的忠心和热爱,代代延续,构成太行人特有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艾瑞始终安静地听着,这位美国小伙子不时用眼睛去望老人的脸。他对我说:“将军,是的,这老人像个忠诚的将军。”我笑笑,对艾瑞说:“不,要说将军,整个山里的百姓都是将军。”我告诉他,战争年代且不说,就说当下吧,在太行山里,和老人类似的人和事如这里的石头一样普遍。“忠诚是啥,俺不太懂。不过,俺作为一个庄稼人,懂得没有国,就没有家。”夕阳中,老人对朋友说。朋友听了,盯着老人看了很久道:“我在想,如果我是总统,我肯定会让他和将军们站在一起,授给他

18、荣誉勋章。”我笑着说:“中国的百姓并不是为了荣誉,他们这样做完全是出于真实的内心,是本意。他们爱家,更爱国,就如恋土思乡一样,这情感是质朴的,是最真挚的,这恋土思乡的情感也成为山里人颇具特色的生命情结,也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生命情结,构成了我们这个民族爱国主义的生命根源,也是古往今来的太行山里人保家卫国、建设家园的动力源泉。”火一样的黄昏,我们坐在荒石上交谈着。山里很安静,没有进入深冬的风,不是太冷。夕阳下,阵阵鸟鸣声,不绝于耳。(有删改)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用特写镜头向我们展现了一位具有代表性的劳作不息的农民形象。B.朋友看到美丽梯田突然惊

19、呼这一细节突出了太行梯田自然之美和给人带来的精神震撼。C.文章写“我”和朋友陶醉于梯田的美丽与壮观这一内容,其用意是表达对梯田的喜爱。D.文中将桑提亚哥与愚公作比较,表现出朋友对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的敬仰之情。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以太行山为背景有力地展现了太行山人改造自然、热爱国家的精神风貌。B.文章以第一人称展开叙述,代入感强,真切有力地再现了太行山的景美、人美、情美。C.文章在写老人朴实性格的同时更写出了老人甘于平淡、与世无争的本分与善良。D.文章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描写了太行山的人情风物,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8.文章写“愚公”的故事有

20、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9.请简要赏析本文构思上的艺术特色。(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徐鹿卿,字德夫,隆兴丰城人。博通经史,以文学名于乡,后进争师宗之。廷试进士,有司第其对居二,详定官以其直抑之,犹置第十。调南安军学教授。张九成尝以直道谪居,鹿卿摭其言行,刻诸学以训。先是周敦颐、程颢与其弟颐皆讲学是邦,鹿卿申其教,由是理义之学复明。立养士纲条。学田多在溪峒异时征之无艺农病之鹿卿抚恤无逋租者其后盗作环城屋皆毁惟学宫免。真德秀称其气平论正,有忧爱之诚心。德秀守泉,辟宰南安,鹿卿以不便养辞。德秀曰:“道同志合,可以

21、拯民,何惮不来?”鹿卿入白其母,欣然许之。既至,首罢科敛之无名者,明版籍,决壅滞,达冤抑。邑以大治。督府横取秋苗,建昌为米五千斛。鹿卿争之曰:“守可去,米不可得。”民恐失鹿卿,请输之以共命。鹿卿曰:“民为守计则善矣。守独不为民计乎?”卒争以免。会岳珂守当涂,制置茶盐,自诡兴利,横敛百出,商旅不行,国计反屈于初。命鹿卿核之,吏争窜匿。鹿卿宽其期限,躬自钩考,尽得其实。珂罢。初,鹿卿檄衢州推官冯惟说决婺狱,惟说素廉平,至则辨曲直,出淹禁。大家不快其为,会乡人居言路,乃属劾惟说。州索印纸,惟说笑曰:“是犹可以仕乎?”自题诗印纸而去。鹿卿以委使不当,自劾罢之。及知泉州,改赣州,皆辞。丞相杜范遗书曰:“

22、直道不容,使人击节。君不出,岂以冯惟说故耶?惟说行将有命矣。”鹿卿乃出。鹿卿居家孝友,喜怒不形,恩怨俱泯,宗族乡党,各得欢心;居官廉约清峻,毫发不妄取,一庐仅庇风雨。(选自宋史列传一百八十三)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学田多在溪峒/异时征之/无艺农病之/鹿卿抚恤/无逋租者其后盗/作环城屋皆毁/惟学宫免/B.学田多在溪峒/异时征之/无艺农病之/鹿卿抚恤/无逋租者/其后盗作/环城屋皆毁/惟学宫免/C.学田多在溪峒/异时征之无艺/农病之/鹿卿抚恤/无逋租者其后盗/作环城屋皆毁/惟学宫免/D.学田多在溪峒/异时征之无艺/农病之/鹿卿抚恤/无逋租者/其后盗作/环城屋皆毁

23、/惟学宫免/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辟,古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就是征召名望显赫的社会知名人士出来做官。B.学田,古时朝廷或地方政府拨给学校的公田,以田地的收益作为学校的办学基金。C.教授,古代职官名,专门负责地方教育事宜,设定教育内容,组织乡试、会试等。D.秋苗,古代官府按季节征收的一种田赋名称,是指征收秋熟谷物赋税,也叫秋税。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徐鹿卿学问渊博,名扬乡里。考进士时,即使因文辞直率而被压低名次,还是名列前茅;居乡里时,后辈求学之人争相拜他为师。B.徐鹿卿尊贤重士,重视教育。任南安军学教

24、授时,把张九成的言行刻印后作为学校准则,请周敦颐、二程等到校讲学。C.徐鹿卿治政有方,爱民如子。他主宰南安县时,裁减赋税,改革弊政;他不畏强势,为民请命,宁愿丢官也不交粮。D.徐鹿卿一身正气,清正廉洁。他查办岳珂案禀公办事,涉事官吏逃窜隐匿;他为官时不贪不占,住房只能遮蔽风雨。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首罢科敛之无名者,明版籍,决壅滞,达冤抑。(4分)(2)鹿卿曰:“民为守计则善矣。守独不为民计乎?”卒争以免。(4分)14.徐鹿卿在冯惟说决婺狱后为什么自己弹劾自己?(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次蒲类津骆宾王二庭归

25、望断,万里客心愁。山路犹南属,河源自北流。晚风连朔气,新月照边秋。灶火通军壁,烽烟上戍楼。龙庭但苦战,燕颔会封侯。莫作兰山下,空令汉国羞。注汉班超曾在蒲类津打过仗,在西域立下不朽的功勋。二庭:指匈奴的南庭和北庭。兰山:兰皋山。李陵战败投敌之处。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二庭归望断,万里客心愁”,说明此次战争进展的不顺利,未能旗开得胜,不能凯旋;归期遥遥,不能不令人哀愁。B.“山路犹南属,河源自北流”,山中之路依然向南延伸,黄河之水从北面流来。这两句寓情于景,情境交融。C.“晚风连朔气,新月照边秋”,抒写的是征人眼中的景色,渲染出一种边塞战场特有的悲凄、肃杀气氛

26、。D.“灶火通军壁,烽烟上成楼”,写一场战斗过后的休整时间,灶火连成一片,营垒相接,声势浩大。16.本首诗以其积极的思想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历来被诗论家所称道。结合全诗作简要的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认为自己即使面对“ , ”的困难,也仍然有信心治理好千乘之国。(2)滕王阁序中有“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的经典语句,范仲淹渔家傲中的“ , ”两句也同样用了“雁”的意象。(3)杜甫客至中,“ , ”两句,作者采用与客谈话的口吻,写出了寂寞之中、佳客临门的喜悦之情。三、语言文字运用(

27、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三星堆的首次开考,源自于1929年四川广汉县农民燕道诚的一次偶然发现。当时,他在淘沟时无意中发现了一处玉器坑,为了不被人发现,他先将玉器填埋,直至夜深人静方才悄悄带回,但纸终究包不住火,广汉出了宝贝的消息还是 ,此后,考古队曾 考古。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后续发掘开考最终长期 。20世纪80年代,专家组开始对三星堆进行长时间、大规模的发掘,取得了丰硕的考古成果:( ),震惊海内外。“沉睡三千年,再醒惊天下”,2020年9月,三星堆遗址考古34年后重启,对新发现的6座祭祀坑展开全面开考,据权威专家所述证实,遗址

28、已出土的重要文物逾500件之多,给人以极高的视觉冲击力。截至今日,有关三星堆的发掘已达37次,发掘面积近2万平方米,但即便如此,目前发掘面积也只有总面积的千分之二,不过是庞大三星堆遗址的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不翼而飞 持续 停止 九牛一毛 B.不胫而走 陆续 停滞 冰山一角C.不翼而飞 陆续 停止 冰山一角 D.不胫而走 持续 停滞 九牛一毛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出土上万件标本,成片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被清理,一时种种发现轰动考古界B.上万件标本出土,成片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被清理,种种发现一时轰动考古界C.清理了成片的

29、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上万件标本,种种发现一时轰动考古界D.清理了成片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上万件标本,一时种种发现轰动考古界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I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本题共2小题,10分)创业维艰,奋斗以成。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常读常新。翻开百年党史,我们该学什么?(1) 。这种信仰,是“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坚定执着,是对“可爱的中国”的深情呼唤,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无怨无悔(2) 。这种初心,是焦裕禄“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精神,是孔繁森“一腔热血洒高原”的默

30、默付出,是廖俊波甘做人民“樵夫”的实干作风(3) 。这种品格,是人民的手推车,推出淮海战役的胜利;是小岗村的手印,见证党和人民的艰辛探索;是率先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正增长百年来,我们党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创造了众多人间奇迹,推动各项事业爬坡过坎、开拓前进。质胜于华,行胜于言。党的百年历史,就是共产党人真抓实干、勤政为民的历史。21.在上文横线处以“学习共产党人”为开头,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每处不超过20字。(6分)22.中共山东党史馆举办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图片展,展览筹委会拟向全社会征集对联,其中拟定的一副上联是“革弊除旧风雨苍黄百年

31、路”,请你结合上题中的材料补写下联。(4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是灵魂安放的地方,家国是每个人的出处与归依。五四时期,2000多名留学生,走出国门,寻找救国之路;90年代以来,上千人次维和部队,走出国门,为世界和平做出中国力量;疫情爆发,全国各地医护工作者,走出家门,支援武汉。建国之初,华罗庚、钱学森、邓稼先等一批科学家,选择归来,为共和国科技事业奠基;2008年“千人计划”以来,无数青年才俊,选择归来,为祖国创新发展付出智慧;十七大以来,无数大学生,回归家乡,建设最美乡村;新时代,大批青年人,回乡创业,助力家乡脱贫。请综合以上材料,以“人生的走出与归来”为主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