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86240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9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6页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6页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6页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6页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26页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白鹿原是一部亦因亦革、继往开来的现实主义巨著。它以多方面的成功,证明了现实主义文学不仅具有自我更新的活力,而且还拥有无限广阔的前景。就创作态度和创作方法来看,陈忠实像路遥一样,没有被甚嚣尘上的文学“新风潮”迷惑和裹挟,也从来没有丧失对现实主义文学的信心。创作这样一部小说,既需要成熟的文学意识和文学经验,也需要不为时风所移的冷静和清醒。陈忠实的成功,首先取决于他能“转益多师”,虔诚而虚心地学习多种模式和风格的现实主义

2、文学的经验。他始终珍惜并学习柳青的文学经验,先后买过许多本创业史,无数次研读这部艺术性很高的杰作。对柳青来讲,观察先于想象,身历目见是小说家必须跨过去的铁门槛;他更相信自己的眼睛,更注重对生活和人物的深入而细致的观察,而不是关起门来凭着才气任意挥洒,凭着天马行空的想象随意杜撰。观察需要付出切实的努力,来不得半点马马虎虎的偷懒,所以,柳青才说“文学是愚人的事业”。陈忠实像柳青一样,按照最老实的方式来写小说。如果说,路遥从柳青那里学来了抒情化的叙述方式,那么,陈忠实则掌握了柳青细致、准确、传神的描写技巧。像柳青一样,陈忠实笔下的人物,也是使用錾子在生活的石头上一下一下凿出来的,几乎个个都给人一种雕

3、塑般的坚实感。陈忠实还从巴尔扎克和哈代的长篇小说中、从契诃夫和莫泊桑的短篇小说中、从静静的顿河愤怒的葡萄碧血黄沙百年孤独和假如明天来临等多种样态的外国现实主义小说作品中,理解了人与历史的关系,吸纳了新鲜的叙事技巧,领悟到了解决可读性的方法,从而使白鹿原成为一部既传统又现代、既庄严又亲切、既有思想性又有可读性的伟大作品。小说是人类生活别样形态的历史。然而,历史感的丧失,却是当代小说叙事的一大危机。一些小说家的叙事是封闭而苍白的,是没有背景的既没有现实背景,也没有历史背景。他们笔下的人物与故事,皆如飘忽的影子,忽焉而来,忽焉而去,仿佛无本之木,只有枝叶,没有根系,缺乏清晰的来路和内在的深度。然而,

4、陈忠实认识到了历史与小说的密切关联。没有历史的生活是不完整的,没有历史的人物是不真实的,小说可以被理解为“民族的秘史”。这是更真实的历史,是小说家需要深入理解和叙述的历史。陈忠实通过阅读、调查和思考,深刻地理解了他所叙写的历史生活,理解了处于特定历史语境中的人。在他的理解中,历史不再是僵硬的公式化表述,人也不再是历史干巴巴的填充物,而是有血有肉的复杂生命体。他写出了真实的历史,也塑造出了真实的人物形象。他们有爱恨与情仇,有冲突与和解。白鹿原中的历史,就是真正属于人的历史。其中的人和人之间的相互冲突,是丰富的人性以及复杂的关系引发的冲突,而不再是某种观念抽象的冲突。白鹿原在人性的意义上,超越了非

5、人性叙事的狭隘性;在真实性的意义上,克服了教条的历史意识的虚假性。我们从他的叙事中看到了真实的历史和真实的人。(选自李建军的美学价值和艺术旨趣,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陈忠实创作出现实主义巨著白鹿原,跟他以路遥为榜样,没有盲目地追逐文学潮流,坚持走现实主义文学道路有很大关系。B. 陈忠实在文学创作中践行柳青说的“文学是愚人的事业”的观点,重视对生活和人物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而绝不去运用想象。C. 陈忠实阅读了创业史静静的顿河百年孤独等大量的中外小说作品,虔诚而虚心地学习多种模式和风格的现实主义文学的经验,是他成功的重要原因。D. 陈忠实因为很好地吸纳

6、了外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叙事技巧 ,所以能写出既传统又现代、既庄严又亲切、既有思想性又有可读性的白鹿原。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段运用对比论证、事实论证等方法论证了陈忠实创作白鹿原取得成功的原因。B. 文章第段论述了白鹿原中的历史是真正属于人的历史,其中的人物是有血有肉的复杂生命体。C. 文章最后一段从人性的意义和真实性的意义两个方面概括了小说白鹿原的现实意义。D. 文章重点突出,思路清晰,在论述了陈忠实创作白鹿原取得成功的原因后,进一步阐述了白鹿原的美学价值和艺术旨趣。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白鹿原是对现实主义文学的继承和革新

7、,它的成功昭示着现实主义文学不仅具有蓬勃的生命力,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B. 小说是人类生活别样形态的历史,可以被理解为“民族的秘史”。小说家则需要深入理解和叙述历史。C. 陈忠实从柳青那里学到了细致、准确、传神的描写技巧,而路遥则从柳青那里学到了抒情化的叙述方式。D. 历史感的丧失是当代小说叙事的一大危机,一些小说家的叙事没有现实背景和历史背景,看不出写的是哪个时代的故事和人物。【答案】1. C 2. A 3. D【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然

8、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本题中,A项,原文信息是“陈忠实像路遥一样没有丧失对现实主义文学的信心”,不能理解为以路遥为榜样。B项,“而绝不去运用想象”的说法过于绝对,从原文信息“对柳青来讲,观察先于想象”和他所反对的是“凭着天马行空的想象随意杜撰”来看,文学创作是需要想象的。D项,以偏概全,原文信息是“陈忠实还从巴尔扎克”,这里的“还”就说明了白鹿原的成功,是前面两个方面的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陈忠实从多种样态的外国现实主义小说作品中不仅仅是学习到叙事技巧,还理解了人与历史的关系,领悟到了解决可读性的方法,这些共同成就了白鹿原的伟大。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

9、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本题中,A项,文章第三段没有运用对比论证。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本题中,D项,“看不出写的哪个时代的故事和人物”表述错误,根据原文第四段相关信

10、息可知,“既没有现实背景,也没有历史背景”是指他的故事和人物“缺乏清晰的来路和内在的深度”。故选D。(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走出国门20年后,已将自己定位为“全球公司”的华为,正面临着一次巨大的考验。成立于1987年的华为,从代理香港公司产品起家,逐渐开始自主开发产品,到1995年,华为的销售规模已经达到15亿元,但由于中国国内电信设备市场的总体发展速度放缓,华为在传统的程控交换机领域的利润被吞蚀,面临着空前的竞争压力,而市场需求也开始出现多元化。“走出去是为了活下去!”华为副董事长郭平曾在2012年的一次会议上这样解释华为“走出去”的

11、内在动力。根据华为2017年年报,目前华为业务遍及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世界13以上的人口。2017年,华为销售收入实现6036.21亿元,其中欧洲、中东、非洲地区实现销售收入人民币1638.54亿元,同比增长4.7%;亚太地区实现销售收入744.27亿元,同比增长10.3%。只有美洲区域受拉丁美洲运营商业务市场投资周期波动影响,销售收入有所下滑,为人民币392.85亿元。“华为是中国少有的愿意去了解全球的技术治理机制,熟悉全球专利制度和电信标准技术制度,与技术治理的利益相关方有很好的互动,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超越现有治理机制的一个公司。”清华大学朱恒源副所长如此评价。他说:中国建设全

12、球化的过程,是进入商业市场的全球化过程,所有人都需要适应。但是,主导全球的话语体系是欧美发达国家建立的,要在这个体系里崛起、发展、为自己争取空间,唯一的办法就是要学会用别人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诉求。这个语言首先是英语,其次是规则。 (摘编自华为:荆棘丛生的国际化道路)材料二:近日,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拘押,引发国际社会严重关注。在国际贸易摩擦不断的“新常态”之下,参与全球竞争的中国企业首先必须掌握好法律工具。中国企业融入全球化进程,就意味着融入国际规则,在所在国法律框架下开展业务。这就要求中国的企业有更强的法律意识,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当今世界,虽然逆流横行,但全球化仍是世

13、界发展的大势所趋。对于华为来说,只要技术领先,产品质量好,性价比高,最终可以赢得市场。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尽管遇到各种干扰和阻力,但争取到更多的国际合作,企业和产品争取到更多的认可和支持,正是回应这些干扰最好的方式。 (摘编自竞争摩擦不可避免,但中国企业的全球抱负不应削弱)材料三: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将加强与主要大国沟通对话与协调合作,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拓展与发展中国家互利合作。积极为妥善应对全球性挑战和解决地区热点问题提供更多中国建设性方案。中国愿与各国携手合作、同舟共济,为促进世界持久和平与共同发展作出新的贡献。中国坚定维护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积极参与世贸组织改

14、革。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继续推动中美经贸磋商。中国秉持互利合作、共赢发展,一贯主张通过平等协商解决贸易争端。我们对作出的承诺认真履行,对自身合法权益坚决维护。 (摘编自李克强总理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华为副董事长郭平解释华为“走出去”的内在动力时说:“走出去是为了活下去!”可见,中国企业必须走出去融入全球化进程才能得以生存。B. 2017年华为销售收入突破6000亿元,在亚、欧、非、美洲均有所增长,其中在亚太地区增速最快,超过了10%。C. 中国企业走向全球必然会遇到各种干扰和阻力,只要我们做好自己,提高技术和产品质量

15、,就可以争取到更多的国际合作,更多的认可和支持,并赢得更好的未来。D. 中国政府坚定维护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既要认真履行自己的承诺,又要坚决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2013年到2017年,华为销售收入和营业收入均呈连年大幅上涨的趋势。B. 清华大学朱恒源对华为公司在全球技术治理机制上的努力给予了肯定,他同时也指出中国企业要更好地全球化,还要学会用主导全球的话语体系来表达自己的诉求。C. 当今世界风云变幻,中国政府要加强与外国的沟通对话和互利合作,也要在应对全球性挑战和解决地区热点问题上提供更多的中国建设性方案,以获得更大的话语权。

16、D. 三则材料各有侧重,材料一重点介绍华为的发展历程和今后该如何更好地发展,材料二重点讲述中国企业如何才能更好地融入全球化进程,材料三侧重从国家层面谈中国政府该如何应对当今的世界局势。6. 当今世界,参与全球竞争的中国企业如何做才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请结合以上材料加以概括。【答案】4. D 5. A 6. 学会用主导全球的话语体系(包括语言和规则)来表达自己的诉求。要有更强的法律意识,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顺应全球化的趋势,提高产品质量赢得市场和更多的国际合作,让企业和产品得到更多的认可和支持。【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本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

17、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主题、结构思路、观点态度、句段含义、创作意图等进行分析概括。A项,“中国企业必须走出去融入全球化进程才能得以生存”错,推论太绝对。结合“对于华为来说,只要技术领先,产品质量好,性价比高,最终可以赢得市场”“走出去是为了活下去!华为副董事长郭平曾在2012年的一次会议上这样解释华为走出去的内在动力”分析可知,只是举华为的例子,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需要走出去才能生存。B项,“美洲均有所增长”错。结合“只有美洲区域受拉丁美洲运营商业务市场投资周期波动影响,销售收入有所下滑”分析,2017年,美

18、洲地区销售收入有所下滑。C项,“只要就”错,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太绝对。原文意思是“争取到更多的国际合作,更多的认可和支持”是回应干扰的最好方式。故选D。【5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A项,“华为的销售收入和营业收入均呈连年大幅上涨的趋势”错。结合材料一图表“近5年华为销售收入”“近5年华为营业收入”分析可知,2016年跟2015年比,营业收入只有小幅增长。故选A。【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一般的答题模式为:第一步,找出题干中

19、的关键词语,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把握全文内容要点的基础上,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结合“主导全球的话语体系是欧美发达国家建立的,要在这个体系里崛起、发展、为自己争取空间,唯一的办法就是要学会用别人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诉求。这个语言首先是英语,其次是规则”分析可知,学会用主导全球体系的话语体系来表达自己的诉求;结合“这就要求中国的企业有更强的法律意识,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分析,要有更强的法律意识,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结合“中国建设全球化的过程,是进入商业市场的全球化过程,所有人都需要适应”“尽管遇到各种干扰和阻力,但争取到更多的国际合作,企业和产品

20、争取到更多的认可和支持,正是回应这些干扰最好的方式”分析可知,顺应全球化的趋势,提高产品质量赢得市场和更多的国际合作,让企业和产品得到更多的认可和支持。(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家有幽兰 秦和元春节期间,我家阳台上的兰花发芽了。这淡黄的小精灵,陪伴着我们度过了一个特别的新春佳节。全家人都没出门,每天看着它慢慢长,慢慢长,想着:兰花开花了,春天也就来了。可是,它的芽儿一直长到五六厘米高,花苞也越来越饱胀,却就是迟迟不见开花。这可爱的小精灵,究竟在等待什么呢?这天早上,一觉醒来,房间里忽然弥漫着清幽的馨香,我知道,这是兰花开了! 我翻身起床,“唰”地

21、拉开窗帘,灿烂的春光一下子涌进来,阳光打在花叶之上。兰花微微张开着,浅黄,娇嫩,却又蓬蓬勃勃的样子,让人一见就心生欢喜。我想,这就是生命的力量吧,经过一冬的积蓄,它终于在这个灿烂的清晨绽放了。前年,在随州千年银杏谷赏玩秋色时,遇人在满地金黄的路边售卖兰花。那刚从山里挖来的幽兰,水灵之中透出一种野性的朴实秀美,叫人一见倾心。但是我没有买,我要自己去寻。于是,与朋友往山里走。深秋,山中疏疏朗朗,不禁想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的诗句。地上积满栎树、栗树、樱树、枫树、柿树及其他杂树的落叶,厚厚的一层,色彩斑斓,踩在上面松松爽爽的,发出“沙沙”的响声。一树树的红柿子,像盏盏小灯笼,照着前进的路。我们

22、溯溪而上,手脚并用,爬坡,探险,跨越泉溪“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在一处幽谷的老树下,终于发现两片青草,从枯叶中探出头来。我心里暗喜:肯定是兰花。我轻轻地、慢慢地扒开树叶,兰花渐渐地显现出来,独茂于壑谷。我忍不住大声喊道:我找到啦! 我仔细地将兰花挖出来,连同腐殖土一起,用塑料袋装好,带回了家。兰花叶片深绿,扁平修长,有暗淡的脉纹。它不争艳,不媚俗,素洁、典雅、清远,不畏严寒,不惧霜雪。它既有仙风道骨的气质,又具有清芳自足的品质。 首次寻兰即能遇兰,朋友们都说我与兰有缘。回家后,我以同样的心情,对兰花精心栽培。其实,我是有一颗对兰花虔诚敬畏的心。选一个透气性良好的紫砂盆,将红土砖碎渣混

23、合颗粒泥炭作为栽培的基质垫底,连同大洪山带回来的腐殖土,把野生兰花妥妥地栽入盆中,定期给它松土、施肥、浇水,精心呵护而不溺爱,倍加怜惜而不娇惯。兰花的株形端庄秀丽,花香清幽纯正,朱德同志说“唯有兰花香正好” 正气也;兰花有气质,文雅内敛,修为高雅,和悦谦恭,洁身自爱雅气也; 董必武同志诗云“竹自具五好,兰有其四清”: 气清,色清,神清,韵清清气也;兰花富有致静的境界,静不失虑,静不失态,沉稳练达静气也。幽兰这“四气”在人们的生活中非常重要。养兰就是养气。现在,这馥郁的清香,蕴涵着淡雅的诗意,叫人迷恋,令人沉醉。在这众志成城抗疫情的特殊时期,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像我这样的耳顺之躯,以及许

24、许多多的普通民众,既当不了志愿者,又参加不了突击队。那么,不传染, 不添乱,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就是为这场战疫情工作出力,就是为社会做贡献,哪怕是节约一只口罩。而在家安居的日子里,幽兰是我的好朋友,也给了我最多的心灵慰藉。兰花生幽谷,教我耐得住寂寞。这段日子,兰花是我身边最鲜活的事物,每一次俯下身来仔细观赏,它都会帮我置换心境,让我把自己想象成空山中的另一种幽兰长在幽谷人未知,独有风韵静自开,它让我在焦躁不安时,忽然变得气定神闲。兰花不择地势,不畏风雪地顽强生长,教我不怕困苦,不惧磨难,坚韧刚强。我所住的不远处就是金银潭医院,收治了大量的重危患者。我知道自己离疫情现场很近,但每天坚持早睡早

25、起,在有限的空间内,读书,写作,锻炼身体。白天,我与兰花同呼吸;夜晚,我与兰花共剪影。此心安处是吾乡。兰花所有的特质和秉性,所有的情操和精神,无不鼓舞着我,激励着我,熏陶着我,给我以战胜疫情的勇气和力量,给我迎来春光的意志和信心。虽然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但是,兰花开了,明媚的春天来了!(选自人民日报2020年2月10日,有删改)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幽兰”不仅串联起“我”遇兰花、寻兰花、养兰花的经历,也见证着“我”不同时期对“幽兰”情感的变化, 是贯穿全文的线索。B. 文章首段以“我家阳台上的兰花发芽了”开始,尾段以“兰花开了,明媚的春天来了”作

26、结,首尾呼应, 结构完整。C. 文章段引用的诗句,增添了文章的古典韵味和诗意情趣,也都直接表达了作者对“幽兰”的喜爱和赞美之情。D. 文章运用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来表现“幽兰”,并联系时事,增加了文章的针对性、表现力和感染力。8. 文中插叙“我”上山寻兰花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 通观全文,作者借“幽兰”表现了哪些丰富的意蕴? 【答案】7. C 8. 内容上,提及兰花的由来,写出兰花仙风道骨的气质和清芳自足的品质。情感上,兰花的野性和灵气使“我”执意上山寻兰,表达“我”对“幽兰”的喜爱、虔诚与敬畏。结构上,为下文写“我在幽兰身上汲取战役成功的勇气和信心作铺垫,前

27、后照应,使结构更完整,播叙的作用主要是避免平铺直叙,使行文有变化。 9. 作者对兰花的喜爱、敬畏、虔诚、迷恋之情及对兰花“四清四气”特质的赞美之情;兰花生于幽谷,教我要耐住寂寞;兰花不择地势,不畏风霜,教我不惧磨难,坚强乐观地生活;兰花凌寒绽放,给我乃至全国人民带来战胜疫情的希望和鼓舞。【解析】【7题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C项,“霜落熊升树,林空

28、鹿饮溪”句描写的是山林环境,这不是直接表达情感。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具体考查插叙的作用。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看插入部分写了什么内容,然后结合上下文分析结构上的作用,还要分析这部分内容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作者看到路边售卖的兰花带有一种野性的朴实秀美,于是就去深山里去寻兰,在一处幽谷的老树下寻得兰花,插叙部分交代了兰花的由来。写到兰花独茂于壑谷,也表现了兰花清芳自足的品格。当看到路边售卖带有一种野性的朴实秀美时,我并没有买,而是执意要去深山中寻兰,表达出作者对兰花的喜爱之情,当看到兰花叶片深绿,扁平修长,有暗淡的脉纹,既有仙风道骨的气质,又具有清芳自

29、足的品质,更表现了我对兰花的虔敬和敬畏之情。后文写到在众志成城抗疫情的特殊时期,幽兰成了我最好的朋友,给了我最多的心灵慰藉。幽兰给我以战胜疫情的勇气和力量。所以,结构上,插叙部分为后文作了铺垫,使文章结构更完整,更富有变化。【9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要全面理解文章的内容,梳理文章的情节,结合文章的背景以及作者语言情感色彩来作答,特别是文章中直接抒发情感的句子。本文的题目是就有幽兰,通过写自己遇兰花、寻兰花、养兰花来表现我对兰花的喜爱和敬畏之情。同时写到兰花具有仙风道骨的气质和清芳自足的品质,表达了对兰花的赞美之情。因为自己所住的地方就是金银

30、潭医院,自己离疫情现场很近,是兰花不择地势,不畏风雪地顽强生长,教我不怕困苦,不惧磨难,坚韧刚强得生活。文章结尾说到虽然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但是,兰花开了,明媚的春天来了,写出了兰花凌寒绽放,给我乃至全国人民带来战胜疫情的希望和鼓舞。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魏元忠,宋州宋城人也。本名真宰,以避则天母号改焉,初,为太学生,志气倜傥,不以举荐为意,累年不调。仪风中,吐蕃频犯塞,元忠赴洛阳上封事,言命将用兵之工拙,帝甚叹异之,授秘书省正字,寻除监察御史。文明年,迁殿中侍御史。其年,徐敬业据扬州作乱,左玉铃卫大将军李孝逸督军讨

31、之,则天诏元忠监其军事。孝逸至临淮,惧其锋,按甲不敢进。元忠谓孝逸曰今大军留而不进万一朝廷更命他将代公其将何辞以逃逗挠之罪幸速进兵以立大效不然则祸难至矣孝逸然其言,乃部勒士卒以图进讨。时敬业电于下阿奚,敬业弟敬献率偏师以逼淮阴。前军总管苏孝祥为贼所破,孝逸又惧,欲引退。元忠固请决战,乃平敬业。元忠以功耀司刑正,稍迁洛阳令。寻陷周兴狱,诸市将刑,则天以其有功,特免死配流贵州。时承教者将至市,先令传呼,徐待宣救,然始起谢,观者成叹其临刑而神色不挠。长安中,奉哀令张易之尝纵其家奴凌暴百姓,元忠答杀之,权豪莫不敬惮。中宗即位,安乐公主尝私请废节憋太子,立己为皇太女。中宗以问元忠,元忠固称不可,乃止。元

32、忠又嫉武三思专权用事,心常愤叹,思欲诛之。神龙三年秋,节路太子起兵诛三思,既斩三思,又率兵谐阙,遇元忠子太仆少卿升于永安门,协令从己,后升为乱兵所杀。三思之党兵部尚书宗楚客与侍中纪处讷等又执证升,云素与节憋太子同谋构逆,请夷其三族,中宗不许。元忠惧不自安,上表固请致仕。手制听解左仆射,以特进齐国公致仕于家,仍朝朔望。元忠行至涪陵而卒,年七十余。开元六年,益曰贞。(节选自旧唐书魏元忠传,有删改)10. 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今大军留而不进/万一朝廷更命他将代/公其将何辞以逃逗挠之罪/幸速进兵以立大效/不然/则祸难至矣/B. 今大军留而不进/万一朝廷更命他将代公/其将何辞

33、以逃逗挠之罪/幸速进兵以立大效/不然/则祸难至矣/C. 今大军留而不进/万一朝廷更命他将代公/其将何辞以逃/逗挠之罪幸/速进兵以立大效/不然/则祸难至矣/D. 今大军留而不进/万一朝廷更命他将代/公其将何辞以逃/逗挠之罪幸/速进兵以立大效/不然/则祸难至矣/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避,即避讳,指说话写文章时遇到君主名字都不直接说出或写出,用改字等方法以回避。B. 太学,中国古代的国立最高学府。太学之名始于西周,但太学成为国立最高学府始于汉武帝。C. 封事,是预防泄漏的意思,是一种秘密的奏议。古时臣下上书奏事,用皂囊封缄,故称。D. 朔望,即朔日和望日,指

34、农历每月初一和十五,文中指魏元忠仍要在每月初一、十五上朝参见。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魏元忠才能卓越,功劳卓著。吐藩侵犯边境,他能指出任命将领指挥作战时的优劣;徐敬业占据扬州叛乱时,元忠能及时劝谏李孝逸并最终平定叛乱。B. 魏元忠生性豁达,临危不惧。他做太学生时不把荐举放在心上;受诬陷后,即使已被押至刑场,生死之际他仍能等待宣读完诏书才起身谢恩,神色不变。C. 魏元忠不惧权贵,一心为国。奉宸令张易之的家奴欺凌百姓,魏元忠敢于将其答杀,震慑权贵;元忠痛恨武三思专权用事,内心愤恨,想要诛杀他。D. 魏元忠敢于进言,深受器重。无论是吐藩侵边还是安乐公主自请为皇太女

35、,魏元忠的进言都得到了中宗的肯定;太子之乱时他卷入流言纷争,中宗也未降罪。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孝逸然其言,乃部勒士卒以图进讨。(2)遇元忠子太仆少卿升于永安门,协令从己,后升为乱兵所杀。【答案】10. B 11. A 12. D 13. (1)李孝逸认为魏元忠的话是对的,于是指挥(部署)士兵准备进军讨伐。(2)(节愍太子)在永安门遇到了魏元忠的儿子太仆少卿魏升,胁迫命令他顺从自己,之后魏升被乱兵所杀。【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平时,我们就重视文言文的诵读,目的就在于能通过熟读培养文言文学习的语感。而文言文断句的基

36、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因此诵读就显得尤为重要。碰到断句题,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力求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也可以使用排除法,先找出四个选项断句的不同处,一般有两处,然后再结合一些技巧,比如语法知识、人名地名、借助虚词、对称结构等,排除选项。本题句意为:现在大军停而不进,万一朝廷派另外的将领来代替您,您将用何言辞来解脱自己因怯阵而避敌的罪过呢?最好是迅速进兵,以立大功。不然,灾祸就要临头。“代”动词,译为“代替”,“公”译为“您”,作“代”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D,“逗挠之罪”是“逃”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

37、排除C。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核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多考核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A项,“指说话写文章时遇到君主名字都不直接说出或写出”表述错误。避讳,封建时代为了维护等级制度的尊严,即说话写文章时遇到君主或尊亲的名字都不直接说出或写出,以表尊重。避免利用名字进行人身攻击,而冒犯君主或尊亲超然的地位。故选A【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

38、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D项,“无论是吐藩侵边还是安乐公主自请为皇太女,魏元忠的进言都得到了中宗的肯定”表述错误。根据文本“仪风中,吐蕃频犯塞,元忠赴洛阳上封事,言命将用兵之工拙,帝甚叹异之,授秘书省正字,寻除监察御史”可知,吐藩侵边,魏元忠的进言都得到了高宗的肯定。张冠李戴,表述错误。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本题中的得分点:(1)然,认为正确;乃,于是;部勒

39、,指挥(部署);图,准备;(2)遇元忠子太仆少卿升于永安门,状语后置;协令,胁迫命令;为所,表被动。【点睛】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遵循三个步骤:在考试过程中,不少的同学在读完一遍文言文后就开始作答,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遍把它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的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

40、、句、段在文段中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和复核的过程。参考译文: 魏元忠,宋州宋城人。本名叫真宰。因避讳武则天母亲名号而改名的。当初,他做太学生时,就志气倜傥。不在意是否受到举荐,一连几年不得应选。唐高宗仪凤年间(679),吐蕃不断侵犯边土。魏元忠到洛阳上密封奏章,论说朝廷任命将领、用兵作战方面的优缺点。唐高宗看了很是惊叹,感到他有优异的才能,于是授他为秘书省正字。不久又授于监察御史。文明年间(684),他迁任殿中侍御史。那年,徐敬

41、业占据扬州作乱,左玉钤卫大将军李孝逸督军讨伐,武则天下诏命魏元忠监理军事。到临淮,被徐敬业的先锋部队挫败。李孝逸害怕敌军的力量,按甲不敢进军。魏元忠说:“现在大军停而不进,万一朝廷派另外的将领来代替您,您将用何言辞来解脱自己因怯阵而避敌的罪过呢?最好是迅速进兵,以立大功。不然,灾祸就要临头。”李孝逸认为魏元忠的话对,于是率领部队准备进军讨伐。当时,徐敬业驻兵于下阿奚谷,徐敬业的弟弟徐敬猷率领偏师逼进淮阴。前军总管苏孝祥被敌人攻破,李孝逸又害怕,想带兵退却。元忠坚持请求与敌决战,这样才平定了徐敬业。魏元忠因功升任司刑正。不久,升迁作了洛阳县令。不久他被周兴诬陷下狱,将赴刑场行刑,武则天以魏元忠有

42、功,特免死而发配流放贵州。当时传达命令的人将到刑场,先令他人飞往刑场传呼,直到他听见了宣布命令,才起立致谢。观看的人都赞叹他临刑而神色不忧。当时奉宸令张易之曾纵容家奴欺凌百姓。魏元忠按法笞杀了家奴。权贵们莫不敬畏。中宗即位,安乐公主曾私下请皇上废除节愍太子,立自己为皇太女,中宗以此事问魏元忠,魏元忠坚持说不可,才作罢。魏元忠嫉妒武三思专权用事,心中常生愤慨之情,叹息不已。三年秋,节愍太子起兵诛武三思,太子既斩了武三思,又率领军人到宫门外,在永安门遇上魏元忠的儿子太仆少卿魏升,便胁迫令他顺从。魏升被乱兵所杀。武三思的死党。兵部尚书宗楚客与侍中纪处讷等又拿魏升的事,证明魏氏父子与节愍太子同谋叛逆,

43、请求抄斩三族,中宗未允许。魏元忠惧怕不能自安,上表坚请告老还乡,皇上亲自手批,免除左仆射,加特进的最高荣誉职,封齐国公告老还乡,但还是初一、十五上朝。元宗行走到涪陵去世,享年七十余岁。谥号为贞。(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贺新郎宋刘过弹铗西来路。记匆匆、经行数日,几番风雨。梦里寻秋秋不见,秋在平芜远渚。想雁信家山何处?万里西风吹客鬓,把菱花、自笑人憔悴。留不住,少年去。男儿事业无凭据。记当年、击筑悲歌,酒酣箕踞。腰下光芒三尺剑,时解挑灯夜语;更忍对灯花弹泪?唤起杜陵风雨手,写江东渭北相思句。歌此恨,慰羁旅。【注】弹铗:铗,剑。战国策记载,冯谖怀才不遇

44、,牢骚满腹,靠在柱子上弹铗而歌“长铗归来兮,食无鱼”。孟尝君得知,吩咐总管给他鱼吃。杜陵:指杜甫,他有寄李十二白二十韵诗:“落笔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又春日怀李白诗:“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14.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词上片开头三句写“西来”途中的情景,“几番风雨”既指自然界的风雨相加,也暗含词人羁旅漂泊的艰辛。B. 词人希望鸿雁作使传递书信,可是家乡遥远,音信全无,更令人生出韶华已逝,功业未建的无限感慨。C. 下片首句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委婉地写出了自己功业无着落的现状,又引出了对当年豪情壮志的回忆。D. “词之言情,贵在其真”,从下片看,这首词像是写给一位朋

45、友,倾吐郁郁衷怀的,所以真情毕露,挥洒无余。15. 本词运用了多种抒情方式,请结合具体词句简要赏析。【答案】14. C 15. 借景抒情,词人借风雨、秋雁等萧瑟秋景来表达自己的羁旅愁绪。用典抒情。借冯谖弹铗抒发壮志难酬,怀才不遇之情,借荆轲、高渐离击筑悲歌比况自己和朋友情投意合、豪放不羁。 直抒胸臆。结句“歌此恨,慰羁旅”直接倾吐诗人“西来”路上壮志难酬之恨和羁旅漂泊之苦。【解析】【分析】【14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

46、,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C项,“委婉地写出了自己功业无着落的现状”理解错误,下片首句表意直接鲜明,并没有“委婉”的色彩。故选C。15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这类题,首先要求学生仔细阅读诗歌,借助诗歌注释及关键意象,充分理解诗歌内容及情感;继而在此基础之上,结合知识储备,具体分析作品所运用的表现手法。诗歌表现手法很多,有: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直抒胸臆、对比、反衬、烘托渲染、正侧面相结合等。学生要对每一种手法都了解掌握,才能够正确加以判断。这首词的上片借景抒情,写词人数日“西来”途中所见的情景

47、,词人借“风雨”“平芜远渚”“万里西风”秋雁等萧瑟秋景表达了自己的羁旅愁绪。词中有几处用典抒情:“弹铗西来路,记匆匆、经行十日,几番风雨”,词人用冯谖弹铗的故事叙说自己从金陵西上,旅途艰苦、窘迫十分不得意的状况;“记当年、击筑悲歌,酒酣箕踞”,用史记刺客列传“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事,以坚决抗秦的悲剧英雄荆轲、高渐离比况自己和朋友,情投意合,慷慨悲歌,豪放不羁。并用阮籍在大将军司马昭的宴会上“箕踞啸歌,酣放自若”(见世说新语简傲),表达自己报国无门的无奈和悲愤之情;“唤起杜陵风月手,写江东、渭北相思句”,“唤起”两句是指杜甫怀念李白的诗句。杜甫在长安城东南的杜陵附近地区住过,自称杜陵野客,杜

48、陵布衣。他有寄李十二白二十韵诗:“落笔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又春日怀李白诗:“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词人以李白自比,希望有杜甫那样的知己能理解自己,安慰自己。而词中还运用了直接抒情的方式。如“男儿事业无凭据”,直接抒发了词人“西来”路上的羁旅漂泊之苦;“歌此恨,慰羁旅”则是直接抒发了词人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考查范围很广,既有形象的鉴赏,如人物、景物、事物,也有语言的赏析,如炼字、炼句、诗眼、语言风格,还有表达技巧的鉴赏,如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也有诗歌内容的理解,如背景、题材、作者等。常见的设题误区主要有一下几个:意象意境分

49、析不当,基础知识运用错误,词句解说曲解原意,主题情感分析不当,手法分析张冠李戴等等。解答此类题目,读懂诗歌是关键,要关注标题、作者、注释以及关键词等;审清题目要求,细读选项划出要点,即切分关键信息,最后正选排除巧妙用。诗词赏析:刘过作为一位爱国志士,平生以匡复天下,一统河山为己任。他力主北伐,曾上书宰相,痛陈恢复中原的方略,但却不被苟且偷安的当政者所采纳。他自己也屡试不第,一生布衣。因此他浪迹江湖,先是南下东阳、天台、明州,北上无锡,姑苏、金陵;后又从金陵溯江西上,经采石、池洲、九江、武昌,直至当时南宋前线重镇襄阳。这首贺新郎大约写于词人西游汉沔(今武汉)时。开头三句直接写数日“西来”途中的情

50、景。而这三句以至全篇的重心和题眼就在“弹铗”二字。这里借用战国策。齐策冯谖弹铗而歌的故事:说自己的愁苦“西来”,是由于没有受到重用,因此四处漂泊。“大抵起句便见所咏之意,不可泛入闲事,方入主意”(沈义父乐府指迷)。此词的开头正是如此开门见山,直接切题。他把自己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意”,借冯谖弹铗的故事,明白表示出来,而且贯穿全篇起到统摄全局的作用。“梦里寻秋”的“秋”,其意似不只是指季节,还别有所指。“梦里寻秋”,隐含着两层意思,一是“国脉微如缕”(刘克庄),隐喻国势的颓败和山河的破碎;二是寻而不得,以致成梦。但即使在梦里,也仍是“秋不见”。接着却是一句自相矛盾的话:“秋在平芜远渚”。陈亮曾

51、用“芳菲世界”比喻沦陷了的北方大好山河:“平芜远渚”正与之相仿佛。这两句悖论的话暗示词人对国事的关怀和伤心,虽日里、夜里、梦里都在追求,结果却是可望而不可得,大有屈原“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的意境。“想雁信家山何处?”希望鸿雁作使传递书信,可是音信全无,故乡何处?念国思家,在这首词中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句也正如“雁不到,书成谁与”(张元干虞美人),表明家乡遥远。国事既不堪问,家乡又音信杳然,于是引起下面的万千感慨:“万里西风吹客鬓,把菱花、自笑人憔悴。留不住,少年去”。异乡作客,本已可悲,何况又值万木萧疏、西风萧瑟的秋天,它和“万里悲秋常作客”(杜甫)一样,映现出作者无法排解的忧伤。对镜自

52、照,两鬓如霜,人已垂垂老矣,美好的时光已经匆匆地消逝了。“自笑人憔悴”,大有物是人非的感慨。“放浪荆楚,客食诸侯间”(岳珂柽史)的刘过,本来是较达观的。这次西游,他不仅游览了名山胜迹,而且还特别凭吊了虞允文大败金兵的采石,周瑜破曹的赤壁,边防重镇的襄阳和岘山的堕泪碑。许多年以后,他还一直怀念着:“楚王城里,知几度经过,摩挲故宫柳瘿”、“乾坤谁望,六百里路中原,空老尽英雄,肠断剑锋冷”(西吴曲。怀襄阳)。由此,可见他虽在落魄漫游中,也是怀着豪情壮志的。这几句是词人韶华已逝,而功业未建的感慨,萧瑟中暗含着悲愤,从“自笑”(词人的自嘲)两字中隐隐地折射了出来。下片换头处的“男儿事业无凭据”,从结构说

53、和上阕的首句一样,是自我抒怀的一个关键句。古云“男儿志在四方”,但功名事业皆如云烟,毫无着落,惹起词人无限伤心往事。词人只能从回忆中以当年的放浪形骸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记当年、击筑悲歌,酒酣箕踞”,用史记刺客列传“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事,以坚决抗秦的悲剧英雄荆轲、高渐离比况自己和朋友,情投意合,慷慨悲歌,豪放不羁。并用阮籍在大将军司马昭的宴会上“箕踞啸歌,酣放自若”(见世说新语简傲),表示自己的不拘礼法、不可一世之概。刘过是一个好饮酒、喜谈兵、睥睨今古、傲视一世、具有诗情将略和才气超然的人。他不仅“奏赋明光,上书北阙”(念奴娇),而且他曾想弃文就武,投笔从戎,血战沙场为国家建功立业,但

54、却始终没有得到统治者的重用,而“不斩楼兰心不平”的壮志,也在现实中被撞得粉碎,成为无法实现的幻想。但词人并没有就此消沉颓废“腰下光芒三尺剑,时解挑灯夜语;更忍对灯花弹泪?”尽管一事无成,功名事业尽付东流,可是自己仍是壮志未衰,时时与朋友夜里挑灯看剑,连床夜语,又岂忍对灯花弹泪?最后四句明知国运不可挽回,壮志难以实现,却仍然死不了这颗心,不能忘情国事是刘过的一大悲哀,也是他最可爱的地方。由对国事的感慨转入个人身世的飘零。“唤起”两句指杜甫怀念李白的诗句。杜甫在长安城(今陕西西安市)东南的杜陵附近地区住过,自称杜陵野客,杜陵布衣。他有寄李十二白二十韵诗:“落笔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又春日怀李白诗:

55、“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词人以李白自比,希望有杜甫那样的知己能理解自己,安慰自己。结句点出写此词以泄心中愁苦,聊作羁旅中的安慰。这首词由首至尾,直抒胸臆,挥洒无余,倾吐出词人“西来”路上的感受。“词之言情,贵得其真”(沈祥龙语),可说正是此词的主要特色。其次,此词典故都能恰到好处:“弹铗西来路”,像随手拾取,却包容了丰富的意蕴,既是叙事,又是抒情。用“击筑悲歌”、“酒酣箕踞”写豪情与友谊,维妙维肖,神态毕现。后用杜甫诗句抒发羁旅况味,也情思隽永,妥贴自然,切合此刻自身的情怀。(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煜虞美人“

56、_,_”的诗句,将“离愁”写得如此真切、深刻。(2)阿房宫赋描写秦始皇喜繁华奢侈,连梁柱上光彩耀目的钉头都比粮仓里的米粒还要多的两句是:_,_。(3)苏洵六国论评论六国败亡的历史,结尾指出“苟以天下之大,_,_”,明确体现文章借古讽今,告诫北宋统治者要汲取历史教训的主旨。【答案】 (1). 问君能有几多愁 (2).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 钉头磷磷 (4). 多于在庾之粟粒 (5).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6). 是又在六国下矣【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

57、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此题容易写错的字有:似、磷、庾、矣,容易漏掉“而”,考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强化书写。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的楼兰古城,是人类向大自然过度索

58、取留下的深刻教训;润泽一方的都江堰,记录下中国人 利用自然的朴素智慧;新中国成立以来,三代塞罕坝人接力传承,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人类与生态环境互动的诸多事例,一遍遍警示和昭示我们: 、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已走到尽头,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已是必然选择。绿色是大自然的底色,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工业化留下了满目疮痍的生态创伤,也为社会制造了大量的财富。面对脆弱的生态环境,我们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如今,绿色生活方式已经是中国社会的新时尚,生态环保思想日益成为主流文化。垃圾分类制度逐步推进,绿色出行为“最后一公里”难题找到了答案,“地球一小时”等环保公益活

59、动 ( ):保护环境的自觉,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黄沙漫天 妥善 杀鸡取卵 如火如荼B. 黄沙漫天 妥当 以卵击石 如日中天C. 过眼云烟 妥善 杀鸡取卵 如日中天D. 过眼云烟 妥当 以卵击石 如火如荼18.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工业化留下了满目疮痍的生态创伤,也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B. 工业化留下了满目疮痍,也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C. 工业化为社会制造了大量的财富,也留下了满目疮痍。D. 工业化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也留下了满目的生态创伤。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

60、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热爱自然的情怀,凝结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B. 对自然的热爱,凝聚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C. 热爱自然的情怀,凝聚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D. 对自然的热爱,凝结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答案】17. A 18. D 19. C【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与运用的能力。辨析词语时,要注意辨析近义词语的细微差异。要注意从对象、程度、褒贬、范围、侧重点等方面认真加以揣摩。第一空:过眼云烟: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前文有“生态衰”,用来形容“楼兰古城”,此次应选“黄沙漫天”。排除CD两项。第二空:妥善:妥当完善。妥当:稳妥适当。语境中与“利用”搭配

61、,应选“妥善”。排除B项。第三空:杀鸡取卵:比喻只图眼前的好处而损害长远的利益。以卵击石:比喻不自量力,自取灭亡。与“竭泽而渔”相对应的应是“杀鸡取卵”。第四空:如火如荼:原形容军容之盛。后用来形容旺盛、热烈或激烈。如日中天:形容事物正发展到十分兴盛的阶段。 此次用来形容公益活动热烈开展。应选“如火如荼”。分析可知,A项词语全都正确。故选A。【18题详解】此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在掌握句子成分和结构等相关语法知识的基础上,熟知病句的各种类型及不同类型语病出现时候的语言标志,如并列短语(可能出现并列不当、不完全搭配的语病),谓语动词“变成、成为、是”(可能出现主宾搭配不得当的语病)

62、、关联词(关联词本身搭配不得当、关联词的位置问题及分句间关系颠倒的语序问题)等等。 “疮痍”与“创伤”重复,排除A;句序不当,句意突出“工业化留下了满目疮痍”,应后置,排除AB;“制造”和“财富”搭配不当,排除C。分析可知,D项修改的最恰当。故选D。【19题详解】此题考查语言运用连贯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在通读语段、把握语段大意的基础上,分析语段的结构层次,要清楚空缺处所处的位置是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或者拓展句。再结合空格处的上下文,拟写或选择空缺处的句子;同时,如果有与空缺处相对应的句子,要考虑句式结构的照应及关联词的正确使用。利用句式的一致性,排除BD;“凝聚”比“凝结”更合乎语境,排除

63、AD。分析可知,C项补写的最恰当。故选C。【点睛】补写句子的方法第一步:把握文段语脉,定位句子关系。先初读语段,搞清整个语段或前后句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特别要注意关联词语,注意规律总结。明确补写的句子是总领下文的总起句,还是承上启下的展开句,还是对内容做出总结的总结句。第二步:根据上下语境,注意合理推导。考生要根据上下文提供的条件或者语境进行分析比照,从而合理地推断出所补写的内容。补写时需考虑陈述对象和话题的统一性,表述句式的合理性等。第三步:检验补后内容,确保语意连贯。检查补写后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语言是否连贯、有无语病、是否简洁等。要防止草率审题,盲目机械地答题,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纠错。

64、最好在写好后代入原文读一读,看看是否真的连贯、贴切、严密。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冠状病毒的毒颗粒的表面有许多规则排列的突起,整个病毒颗粒就像一顶中世纪欧洲帝王的皇冠,因此被命名为“冠状病毒”。在自然界中,_。 冠状病毒可存在于猪、牛、猫、犬、貂、骆驼、蝙蝠、老鼠、刺猬等多种哺乳动物中。_?它们首先要附着在宿主细胞表面的受体分子上。冠状病毒粒子外包着囊膜,膜表面分别有刺突糖蛋白、小包膜糖蛋白和膜糖蛋白等3种蛋白。刺突糖蛋白,也就是上文提及的“皇冠”的突起,是_。 由刺突糖蛋白组成的刺突来识别和结合位于宿主细胞表面

65、上的受体。刺突糖蛋白把宿主细胞的大门打开,细胞便被冠状病毒感染。【答案】 (1). 冠状病毒广泛存在于动物体内 (2). 冠状病毒是如何进入宿主细胞的呢 (3). 冠状病毒感染细胞的关键【解析】【详解】此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首先认真阅读文段,了解大意;然后可以根据空句的位置来判断,还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的提示来分析需要补写的内容。要求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还要注意字数的限制。第一个空根据“冠状病毒可存在于猪、牛、猫、犬、貂、骆驼、蝙蝠、老鼠、刺猬等多种哺乳动物中”,可知存在广泛,即“冠状病毒广泛存在于动物体内”;第二个空根据“它们首先要附着在宿主细胞表面的受体分子上”和问好,可知填入疑问句,即“

66、冠状病毒是如何进入宿主细胞的呢”;第三个空根据“它们首先”和“刺突糖蛋白,也就是上文提及的皇冠的突起”,可知这一步很关键,即“冠状病毒感染细胞的关键”。注意字数限制。【点睛】做这类题目要认真阅读语段,明确语段讨论的话题,然后认真推敲每一处空白处与上下文的关系,做到填写每一处空白处,既要做到前瞻又要后顾,这样即可根据上下文的内容填写上恰当的语句,使上下文连贯通顺,另外一定要认真阅读题干中的隐性要求,按要求作答。21.诗人最爱山水,北宋欧阳修写了十三首采桑子来歌咏颍州西湖的美景。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将句子补充完整,请将序号填入对应横线处,使句子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示例:轻舟短棹西

67、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材料:飞絮濛濛狼藉残红急管繁弦玉盏催传垂柳阑干尽日风稳泛平波任醉眠。画船载酒西湖好,_,_,_。群芳过后西湖好,_,_,_。【答案】 (1). (2). (3). (4). (5). (6). 【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根据所给例句的仿写的能力。仿写有嵌入式仿系、续写式仿写,命题式仿写和开放式仿写。无论是哪种都注意一个原则,即“形似”“意谐”。形似,即仿写的句子要与例句在结构、修辞方式及句式上相似。为此,要对例句的结构运用的修辞方法,句式进行分析,弄清例句的“骨架”,外形,这样才能进行仿写。意谐,即仿写的句子要与例句在思路、感情,、语意上谐调,因此,

68、要认真分析例句的思路,理解例句的语意,把握例句在一定的语境中所表达的感情,特别要注意例句中的隐含信息,弄清题目中没有明确提出的要求。根据本题题干的要求和例句的理解,考生要注意给出的答题句前面的句意“载酒”“群芳过后”的理解,根据所给的语句进行选用。根据理解前三个空要与“酒”相关,后三个空要与“群芳”先关,根据以上的把握很容易就能作答本题了。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习近平主席在回复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来信中指出:广大青年要不惧风雨、勇挑重担,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在此背景下,某班召开“青年的担当”主题班会,同学们各抒已见:张玮:

69、我爷爷那一辈人的理想是当解放军,当科学家。他们积极参与祖国建设,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为国家的强大奉献了青春与热血。刘敏:我父亲大学毕业,正赶上改革开放,他下海经商,实现了经济自由,我觉得他的经商也是一种担当,能给社会创造价值。苗志:我觉得新时代的青年要实现自我价值,我想当一名网红主播,在时代科技进步中实现自己的梦想。陈梦: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我被白衣天使救死扶伤的崇高精神感动,我想报考医学院,将来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以上同学的发言引起了大家热烈的讨论。 上述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你写一篇发言稿,在班会上发言。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

70、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青春似火,担当如钢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青春似火,担当如钢青年始终是社会最有生气的力量。青春之力,可在戈壁栽种树木,可于沙漠开掘井泉。青春之力,可绘时代斑斓画卷,可书历史灿烂篇章。每当民族存亡的生死关头,热血青年总是挺身而出,义无反顾,救民族和国家于水深火热之中。担当具有鲜明时代性,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担当内涵。在今天这个新时代,青年的担当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断奋斗。在战争年代,不畏枪林弹雨,流血牺牲,是一种担当;在和平年代,以创新精神,竭尽才智,做好本职工作,也是一种担当。我们当代青年幸运的是,没有屈原时代“黄钟毁弃

71、,瓦釜雷鸣”的窘境,也没有李白时代“拔剑四顾心茫然”的喟叹,我们的青春年华处于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面临着难得的人生际遇。广大青年应该将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担当时代重任,不断提升自我。担当要有情怀,情怀是担当的原动力。这场战“疫”,每一个中国人都经受了一场心灵的洗礼。它让我们与身边或是远方的人们同呼吸、共命运,同生死、共患难。疫情终将结束,与祖国和人民唇齿相依、生死与共的爱和真情却将长存。所以,大写的青春里不能缺少大写的家国情怀,要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让青春走出孤芳自赏的小我,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担当要有勇气,勇气是担当的爆发力。担当是一种亮剑精神,青

72、年要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刚健勇毅,勇立时代潮头,争做时代先锋。在今天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人们惊奇地发现,90后、00后成了带着稚气却又最勇敢的“中国保护人”!有人说:出征那天,他们一夜长大;抗疫征途,他们一路成长;在挥汗如雨中他们脱胎换骨,在逆境挑战中他们顶天立地看来,并没有什么天生的盖世英雄,是责任和担当,让他们在一边恐慌一边勇敢中破茧成蝶、淬炼成钢。青春似火,担当如钢。有人说,再困难的时候,一个民族只要有读书声,就有无穷的希望与力量。走一小时山路在崖壁旁收听网课的高一女孩,在雪山顶上专注念书的藏族女孩斯朗巴珍,在方舱医院备战考研的大三男孩,他们都在努力用读书积蓄力量,用拼搏

73、昭示希望。所以,大写的青春里不能缺少过硬的本领,要用硬核的专业本领来回应时代挑战、担当时代使命。同学们,如何为这个令你骄傲、值得用力深爱的中国担起自己的青春责任?我想,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在担当中历练成长,让自己的青春奋斗与民族复兴同频共振,在奋斗担当中谱写大写的青春。谢谢大家!【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本试题给出了写作的背景,习主席来信中的“广大青年要不惧风雨、勇挑重担,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同时给出了具体情境,围绕“青年的担当”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思考青年与担当的关系,积极思考青春理想与时代的关系,理想与行动的关系,切合学生实际,有言说与思考

74、的空间,并针对问题进行探讨,完成写作任务。“青年的担当”这一话题看似老生常谈,却是常谈常新,在每一代青年身上都有独到的思考与共鸣。材料就不同时代的人对“青年的担当”的不同理解和做法展开讨论:爷爷那一辈人的理想是理想是当解放军,当科学家,他们以积极投身祖国建设,使国家强大为担当;父亲一辈人的理想是实现经济自由,他们以给社会创造价值为担当;我们这辈人以实现自我价值为理想,在国家灾难面前能够挺身而出,勇挑重担。每一代人身处的时代语境各不相同,因此时代普遍影响着身处其中的青年学子的理想与人生选择。考生要充分理解材料中所言“担当”,要理解“担当”与时代的关系,理解个人理想与家国命运的关联,还要涉及到理想

75、与行动的关系等,写作时需要有机组合,才能写出一篇内蕴丰富,富有层次,有思想深度的好文章。还要注意班会发言稿的写作情境。参考立意:(1)爱国才是最重要的责任担当(2)在奋斗担当中谱写青春之歌(3)奋勇担当是青年的时代责任参考素材:(1)沧海横流,方显本色。灾难面前,大德就是大仁、大智和大勇。在武汉读书的河北男孩郭岳,1月22日按计划返乡,一路严格防护,回家后自觉隔离,确诊后积极治疗,出院后又居住车库自觉隔离28天,在他一系列硬核隔离举措之下,包括家人在内所有密切接触者无一人感染。疫中有情,疫中见义。这个平凡男孩,用他教科书般的自觉自律告诉我们,大写的青春需要美德同行,厚德方能载物。(2)这场战“

76、疫”里,那些看不见的病毒帮我们讲清了一个特别浅显又特别深刻的道理:灾难面前,我们同呼吸、共命运,没有谁能置身事外,不存在一个人的桃花源。爱国的责任,就是保家卫国的责任,就是为了我们共同的福祉,去做自己国家的建设者和保护人。所以,爱国既是对每个人的利益维护,也必然要求每个人的责任担当。(3)只要有“先天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就能扛起使命的大旗,担当为国为民的重任。“为官避事平生耻”“位卑未敢忘忧国”,无论身居何地,不论地位高低,都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恪尽职守,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负起一份责任,撑起一方天地。俯仰之间,无愧于时代重任,这是一种不负期望、不辱使命

77、的博大情怀。(4)“生死抉择已由不得我,我挺身在此刻”,韩磊和潘倩倩的一曲在此刻让多少青年热血沸腾。担当是一种亮剑精神,青年要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刚健勇毅,勇立时代潮头,争做时代先锋。担当者视探险求索为旅途,退缩者视探索尝试为畏途;担当者把克难攻坚当享受,退缩者把负重前行当吃亏。勇气和怯懦的区别在于,一个是践行责任,“不破楼兰终不还”,一个是逃避责任,“躲进小楼成一统”。结构示例:青春似火,担当如钢,演讲稿。开篇抒写青年与时代的关系,正文部分就“青年”如何“担当”展开论述,采用并列式结构,设置二个分论点:担当要有情怀,情怀是担当的原动力;担当要有勇气,勇气是担当的爆发力。结尾部

78、分以“青春似火,担当如钢”收束,并发出呼吁。【点睛】材料作文是命题者为写作者提供一定的材料(包括文字或其它的语言形式),要求写作者按照材料的内涵来立意作文写材料作文,最关键的是审题立意,给的材料本身包含着深刻道理,并成为写作者的立意指向,因此读懂材料就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审题其实就是审材料一般来说,材料的文字表面并不难懂,问题在于是否能够准确地分析出材料所表达的深刻道理,继而确定自己对这个道理的正确态度对材料的理解是多元的,因而构思立意也是多样的。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