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方案人民版教学案 练习:专题2 第6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86222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70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方案人民版教学案 练习:专题2 第6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021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方案人民版教学案 练习:专题2 第6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2021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方案人民版教学案 练习:专题2 第6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2021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方案人民版教学案 练习:专题2 第6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2021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方案人民版教学案 练习:专题2 第6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2021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方案人民版教学案 练习:专题2 第6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2021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方案人民版教学案 练习:专题2 第6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2021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方案人民版教学案 练习:专题2 第6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2021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方案人民版教学案 练习:专题2 第6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2021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方案人民版教学案 练习:专题2 第6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2021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方案人民版教学案 练习:专题2 第6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2021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方案人民版教学案 练习:专题2 第6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2021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方案人民版教学案 练习:专题2 第6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2021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方案人民版教学案 练习:专题2 第6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2021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方案人民版教学案 练习:专题2 第6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2021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方案人民版教学案 练习:专题2 第6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2021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方案人民版教学案 练习:专题2 第6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2021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方案人民版教学案 练习:专题2 第6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2021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方案人民版教学案 练习:专题2 第6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2021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方案人民版教学案 练习:专题2 第6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2021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方案人民版教学案 练习:专题2 第6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7页
2021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方案人民版教学案 练习:专题2 第6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7页
2021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方案人民版教学案 练习:专题2 第6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7页
2021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方案人民版教学案 练习:专题2 第6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7页
2021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方案人民版教学案 练习:专题2 第6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27页
2021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方案人民版教学案 练习:专题2 第6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27页
2021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方案人民版教学案 练习:专题2 第6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课标要求(1)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2)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主干梳理 巧点妙拨 五四运动1背景(1)政治:北洋政府对内镇压革命运动,对外卖国,国内阶级矛盾尖锐。(2)经济: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3)阶级:无产阶级力量壮大。(4)思想: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人民指出了解放道路;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2导火线: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3经过(1)初期:运动的中心在北京,主力是学生。(2)后期:从6月初开始,运动中心转移到上海,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4口号:

2、“外争国权,内惩国贼”。5成果(1)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亲日卖国贼职务。(2)中国外交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6性质:是一次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背景2标志: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 (2)意义: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3中共二大(1)时间:1922年。 (3)意义:提出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指明革命方向。 国民革命1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1)背景工人运动的挫折使中共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1923年,中共三大确定了与中国国民党合作的方针。孙中山决定“以俄为师”

3、,同意以“党内合作”的方式同中国共产党合作。(2)标志:1924年初,中国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3)影响:反帝反封建的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国民革命运动高潮迅速到来。2北伐战争(1)目标:消灭帝国主义支持的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2)过程:1926年开始北伐,歼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往武汉。3国民革命的失败(1)标志: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分别制造了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2)原因帝国主义干涉。国民党右派蒋介石、汪精卫制造分裂,叛变革命。陈独秀坚持右倾错误,放弃革命和武装

4、的领导权。4特点革命任务“打倒列强,除军阀”说明当时中国的革命任务是反帝反封建群众基础以国共两党合作为核心,形成了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等四个阶级的统一战线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和新三民主义两大革命指导思想并存,其中新三民主义占主导地位革命军队组建正规的新式革命军队,并进行了规模空前的北伐战争5历史意义(1)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2)作用: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为中国革命继续前进奠定了基础,宣传了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纲领,扩大了共产党的影响,中共开始掌握一部分武装,广大群众受到了一次革命洗礼。6教训(1)中国共产党要领导人

5、民取得革命的胜利,就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2)中国共产党要领导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还必须建立革命武装,坚持武装斗争,妥协退让只会断送革命。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1背景(1)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2)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时发动武装起义。2开辟: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3内容(1)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2)政权建设: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3)武装斗争:开展

6、游击战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前四次“围剿”。4.红军长征(1)原因:“左”倾思想在党中央占据了统治地位;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2)开始: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3)转折遵义会议内容: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意义:是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标志着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4)胜利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在陕北吴起镇与当地红军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5)意义粉碎了敌人的“

7、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长征中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 解放战争2内战(1)标志: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2)进程阶段时间概况战略防御1946年6月1947年6月粉碎国民党军队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战略反攻1947年6月1948年9月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战略决战1948年9月1949年1月发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渡江战役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4取得胜利的原因(1)客观上:国民

8、党政治孤立,失去民心;军队厌战,士气低落;统治腐败,贪官横行;美援断绝,蒋桂分裂。(2)主观上: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走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发展的道路;掌握了革命武装,并坚持武装斗争;组成了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名词解释 “左”倾与右倾(1)“左”倾:是激进冒险主义、机会主义,表现为急躁冒进、急于求成,如王明的“左”倾错误,“文化大革命”中的“左”倾错误等。(2)右倾:是保守主义、机会主义,主要表现为保守、妥协、退让,如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3)“左”倾和右倾都是主观主义。因此,既要反“左”,也要反右。思维点拨 易混易错 中共

9、一大、二大的奋斗目标中共一大提出党的奋斗目标之一是“推翻资产阶级”,这表明中共当时尚未充分认识中国国情;中共二大准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性质,修改了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符合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的结合。知识拓展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分期: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从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开始,到1928年底张学良东北易帜结束,持续16年,又可分为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1916年)和军阀割据混战时期(19161928年)两个阶段。(2)认识:传统观点认为北洋军阀是我国近代历史上出现的反动卖国的军阀集团,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反动的时期,中国

10、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的时期,然而这一时期又是新的革命力量孕育发展的时期。政治上: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捍卫民主革命胜利果实,发动了一系列革命运动,但未能给灾难深重的中国找到一条正确的出路。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中国共产党成立,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民革命以失败而告终。经济上: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奠定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思想文化上: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实业救国”以及民主与科学思潮兴起,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后期马克思

11、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思考探究 中国共产党选择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的根本原因革命道路的选择取决于各国具体的国情,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是决定中国革命道路的根本因素。知识拓展 1931年至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中央所在地的变化 知识拓展 人民群众在解放战争中的作用解放战争时期,党的群众观的确立以及在此理论指导下的群众路线活动,支援和配合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战场上的军事行动,为军事上的胜利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人民群众在解放战争中的主要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普通农民积极参军参战,为军队提供了大量兵源。(2)各地农民为部队送粮食、被服,救伤员等,为战争提供了物质保障。(3

12、)国统区的普通民众开辟配合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分散了蒋介石的兵力和精力。(4)民族资产阶级和民主党派全部倒向共产党一边,使国民党在政治战线上几乎完败。互动探究 分层突破 我们要知道,在当年,一个国家落后,不仅会招致侵略,更重要的是会造成国人的民族情感和国家意识的淡薄。关于这种情况,我们只要拿1895年的公车上书运动与1919年的五四运动略作比较,就可以明了其中原委。(前者)仅仅集中在文武官员和一些中心城市的举人中间,在全国大多数地方几乎没有太多反响。(而后者)全国各大中城市几乎都有响应。其实际参与者,既有上层政府官员,更有大批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甚至还有相当多的普通市民。其参加人数超过公车上

13、书运动不知多少倍,影响也大得多。杨奎松何为民族主义,我们应该怎样爱国?当这些和平的缔造者同意日本继续干涉中国的时候,这些希望破灭了。这一决定导致了五四运动的爆发,充当先锋的是中国城市的学生和知识分子。这一运动唤醒了这个国家,唤起这个国家的各个阶层反抗外国尤其是日本人的干涉。(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在国内反帝爱国运动的压力下,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据理力争,达成山东问题之解决。随后,会议通过的九国公约又规定:“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教你读史1.史料一论述了五四运动对公车上书的超越,解读史料注意前

14、后对比,从参加的城市、实际参与者和参与人数的对比来理解“超越”之意。从“大中城市”“其实际参与者”“参加人数”可看出五四运动规模更大,社会基础更广泛,影响更大。2史料二反映了五四运动中民族意识的觉醒。3史料三揭示了五四运动的影响和九国公约的实质。解读史料从“山东问题”的解决来理解五四运动的影响,从“机会均等”理解九国公约的实质。史料运用1结合史料一和所学知识,从资讯传播、教育状况及民众观念的角度分析促成这种“超越”的因素。答:_答案电讯、报刊发展,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新式教育推广,先进知识分子与青年学生群体壮大,思想活跃;民主观念渐入人心,民众关注国事。2结合上述史料和所学知识,归纳五四运

15、动的基本特点,并指出这场运动体现了一种怎样的革命精神。答:_答案特点:(革命性)反帝反封建;(群众性)多阶层参加,联合斗争;(爱国性)维护主权、反对侵略;(成功性)斗争目标基本实现。精神:爱国主义。五四运动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1)新式知识精英群体走上中国社会舞台。通过新文化运动和反巴黎和会出卖中国利益的社会运动,新式知识群体精英整体地、主动地出现在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舞台上,成为一支无法忽视的巨大力量,这充分展现了他们改造中国的主动意识、集体意识。(2)近代民族国家意识逐渐觉醒。巴黎和会上列强对于日本侵略中国的要求予以满足的做法使接受近代民族国家意识的知识群体终于忍无可忍,最终以火山爆发的方式表现

16、出来。这种意识的形成对于后来中国的民族独立起到了巨大的保障作用。(3)对现代化的探索不断深入。五四运动从根本上说是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其政治运动也是在近代思想文化的长期熏陶下自然发酵出来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无论是提倡文学革命,还是提倡思想启蒙,无论是提倡社会风俗变革,还是主张个性自由,都触及了西学东渐下的中国文化改造命题。 历史学家金冲及论述说,孙中山曾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口号,但国民党当政后并没有实行这一政策。20世纪30年代时,中国广大农村仍然是半数以上土地掌握在不足人口总数10%的地主富农手中。中国共产党发动土地革命,使数百万无地少地农民获得土地。1929年4月,毛泽东领导制定了兴国土地法:

17、(一)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兴国工农兵代表会议政府所有,分给无田地及少田地农民耕种使用。(二)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经工农兵政府没收并分配后,禁止买卖。(三)以乡为单位分配土地。1931年土地革命路线: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教你读史1.史料一反映了中共发动土地革命的目的。解读史料时应抓住关键信息“使数百万无地少地农民获得土地”判断出土地革命的实质是消灭地主土地所有制。2史料二反映了中共在根据地土地政策的调整。解读史料主要是比较前后土地政策的不同。史料运用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18、中共发动土地革命的目的。答:_答案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巩固根据地的红色政权,推动根据地农业的发展。2根据史料二,分析1931年土地革命路线与兴国土地法的主要区别。答:_答案兴国土地法规定农民有土地使用权;1931年土地革命路线规定农民有土地所有权。3根据上述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何重视农民的土地问题。答:_答案农民是民主革命的动力之一;要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必须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社会的基础,要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就必须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全面认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1)含义: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将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2)

19、相互关系: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是有机的统一体。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是发动群众支持革命战争、巩固根据地的法宝;根据地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阵地,是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的依托。(3)存在原因根本原因: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群众基础:红色政权建立的地区大多受过革命洗礼,群众革命觉悟高。革命形势:全国革命形势是向前发展的,这是一个重要的客观条件。主观条件:有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存在和党的正确领导。(4)意义:“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为中国

20、革命开辟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漫画重庆谈判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为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自治性的军队例如共产党军队那样的存在,乃与中国政治团结不相符合杜鲁门关于美国对华政策的声明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进入第三年以后,毛泽东同志及时地组织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指挥人民解放军向国民党军队展开了战略决战。这三大战役,使国民党赖以发动反革命内战的精锐部队基本上归于消灭,大大地加速了解放战争的全国胜利的到来。叶剑英伟大的战略决战渡江作战无疑是一个伟大的胜利,这胜利表示了敌人在长江以南的一支最大的最有组织的力量的覆灭。渡江歼灭了敌人四十多万,就表示国民党再没有有力的抵抗了。这胜利在政治上表示了反动的南京政府

21、的灭亡。邓小平从渡江到占领上海教你读史1.史料一为漫画式史料,实质影射了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本质。2史料二反映美国否定中共及其军队的合法性,实质体现了美国“扶蒋反共”的真实目的。3史料三反映出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三年,中共中央做出了战略决战的决策。4史料四反映渡江战役的胜利宣告了国民政府覆灭。史料运用1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归纳第二次国共合作破裂的主要因素。答:_答案抗战胜利使国共合作失去联系纽带;蒋介石坚持专制、独裁;中共倡导和平、民主;美国实行“扶蒋反共”。2根据上述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归纳近代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两党关系的演变特征。答:_答案从合作到对抗再到合作,从再合作到再对抗。1中

22、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探索的特点从最高纲领到最低纲领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展国民革命,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从以城市为中心到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工农武装割据,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从反蒋抗日到联蒋抗日国共第二次合作,开展全面抗日战争,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从农村再到城市人民解放战争,从战略防御、战略反攻,到三大战役战略决战,渡江战役推翻国民党的统治,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到城市根据社会主要矛盾变化,适时调整土地政策抗日战争时期,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2.解放战争中南京国民政府失败的原因内战独裁,失去民主坚持独裁、内战的政策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支

23、持,这是蒋介石政权败亡的根本原因通货膨胀,经济崩溃为解决内战所需的大量军费问题,国民政府滥发纸币,造成恶性通货膨胀,解放战争后期,国民经济陷入崩溃的边缘。这是蒋介石政权失败的经济原因内耗严重,党内分歧巨大内部派系众多,与蒋介石有严重的政治分歧斗争。这是蒋介石政权失败的内部原因战略方针失误错误的战略方针造成了军事上的失败,这是蒋介石政权失败的军事原因高考研析 把握考向2019全国卷T292019全国卷T302018全国卷T292018全国卷T302017全国卷T302017全国卷T302016全国卷T292015全国卷T29考频5年8考1(2019全国卷,29)1919年11月,全国各界联合会在

24、上海成立,发表宣言:“数月以来,国内之群众运动,风起云涌,虽受种种压迫,而前仆后继,不少顾却;大义当前,绝不退让全国各地,知合群自救为万不可缓之图。”这说明,当时参加联合会的各界团体()A对社会改造道路认识趋于一致B爱国觉悟得到提高C反思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弊端D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考查点知识考查五四运动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素养考查家国情怀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了五四运动后的群众运动,反映了当时各界群众的爱国热情,B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涉及对社会改造道路的认识,且“趋于一致”的说法与史实不符,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群众运动和爱国热情,并未涉及资产阶级个人主义,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参加联

25、合会的各界团体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D项错误。2(2018全国卷,29)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俄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这场争论()A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B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C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D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考查点知识考查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素养考查(1)时空观念;(2)历史解释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了五四运动后,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引起争论。通过这场争论,宣传了

26、马克思主义,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从而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故C项正确。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开辟于20世纪20年代末,故A项错误;这场争论没有涉及欧美的社会制度,故B项错误;“有人反对有人主张”说明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仍有分歧,“消除”一说太绝对,故D项错误。3(2016全国卷,29)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A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涨B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C政府主要精力用于增产

27、D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考查点知识考查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素养考查(1)时空观念;(2)历史解释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930年,中国共产党创建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大幅度增加,红色革命区域米价下降,联系中国共产党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这种情况的出现应与开展土地革命,农民获得了土地,生产的积极性高涨有关,故选A项。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与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米价低于白区无必然联系,排除B项;当时根据地政府将主要精力用于巩固和扩大根据地,排除C项;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命题角度1第一次国共合作(2019陕西渭南一检)中国共产党

28、成立初期,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建议中共领导人同国民党进行“党内合作”,遭到反对,但1923年党的三大正式确定了实行以“党内合作”为形式的国共合作方针,就是共产党员、青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以期把国民党改造成为各革命阶级的联盟。当时的中共中央认为合作()A可以弱化国民党在中国国内的影响力B是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要选择C将扩大中共在南方的群众、军事基础D有利于改造和纯洁国民党的阶级成分答案B解析1923年党的三大召开,这个时间是国民党势力快速增长的阶段,只有与国民党联合才有可能推进新民主主义革命,故选B项。削弱国民党的势力不是目的,目的是与其合作,实现革命,A项错误;C、D两项不是主要目的。命

29、题角度2中共关于革命道路的探索(2019海南枫叶国际学校高二期末)农会是国民革命时期中共领导建立的农村基层民主政权。1927年中共提出了“一切权力归农会”的口号,这是对传统乡村社会政治关系的有力冲击。它推翻了地主阶级政府,成为新的政权形式。这说明当时()A国内形势变化导致革命性质变化B土地革命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C中共注重政权建构动员农民革命D乡村民众政治追求高于经济诉求答案C解析1927年中共提出了“一切权力归农会”的口号,这是中共对乡村的权力改造,表明中共注重政权建构动员农民革命,故C项正确。1927年国内形势发生变化,但革命性质没有变,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故A项错误;推翻地主阶级政府、建

30、立农会是对乡村的权力结构进行改造,不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故B项错误;1927年中共提出了“一切权力归农会”的口号,这是中共对乡村的权力改造,不是乡村民众的政治追求,故D项错误。命题角度3五四运动发生的条件(2020浙江十校联盟联考)据新青年调查,上海开办的工厂数量逐年上升,到1919年,上海有各类工厂2291家,工人达18.1485万人,加上从事交通运输行业的工人11.625万人,上海工人总数已近30万人,而同期全国工人总数约56万人。上述史料可以用来说明()A新文化运动中心形成的原因B五四运动中心转移的条件C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的影响D民族工业体系畸形的表现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了上海工人阶级的发

31、展壮大,占全国工人总数超过半数,说明上海工人阶级基础良好,为五四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提供了条件,故选B项。新文化运动中心的转移是在1919年之前,排除A项;工人阶级壮大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不是马克思主义传播导致的,排除C项;工人阶级壮大并不能表明工业结构的畸形发展,排除D项。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2020安徽定远中学周测)“我们正面临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最令人惊异的重要现象,即中国为积极行动而形成了一种全国性的舆论。”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也说:“中国人民从不幸中产生出一种令人鼓舞的民族觉醒。为了共同的思想和共同的行动而结合成一个整体。”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其影响是()A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

32、义革命的序幕B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C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D使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中国为积极行动而形成了一种全国性的舆论”“为了共同的思想和共同的行动而结合成一个整体”,这在外国公使看来,是“前所未有的”“令人鼓舞的民族觉醒”等信息,可知这个事件是五四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项正确。B项是辛亥革命的影响,排除;C项是国民革命(北伐战争)的影响,排除;D项是中共诞生的影响,排除。2(2019湖南期末)“此次沪上风潮始由学生罢课,继由商人罢市,近且将有劳动工人同盟罢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失此不图,将成大乱。”由此推知五四运动()A使各界团体对社会改造趋于一致

33、B促成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C导致当时中国社会秩序大乱D广泛深入地动员了人民群众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始由学生罢课,继由商人罢市,近且将有劳动工人同盟罢工”可知,五四运动通过学生运动继而影响到广大爱国群众,故D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各阶层团体对社会改造认识的趋同化,排除A项;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但并未推动革命统一战线形成,排除B项;五四运动的爆发并未引发广泛的社会动乱,排除C项。3(2020河北衡水摸底)创建中国共产党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下子通过一个行动来实现的。中共党史从何处讲起,这是一直为学界讨论的问题。毛泽东认为,“从辛亥革命说起差不多,从五四运动说起可能更好”。材料说明,中国共

34、产党的诞生()A是中国革命阶段发展的产物B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C为中国革命运动指明了方向D掀起了新一轮中国革命高潮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创建中国共产党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下子通过一个行动来实现的”可知,材料表达的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过程,中国共产党是随着中国革命不断深入,工人阶级不断觉醒而诞生的,故A项正确。B、C、D三项都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故排除。4(2019广西钦州高二期末)经济落后之半殖民地的农村封建阶级,乃其国内统治阶级国外帝国主义之唯一坚实的基础,不动摇这个基础,便万万不能动摇这个基础的上层建筑物。中国的军阀只是这些乡村封建阶级的首领,说要打倒军阀而不要打倒乡村的封建阶级,岂非不

35、知道轻重本末?材料()A主张全力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B说明国民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打倒列强除军阀C指明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对象D找到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正确道路答案C解析材料内容表明作者认识到了中国农村的封建阶级是国内统治阶级国外帝国主义之唯一坚实的基础,即指明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对象,C项正确。A项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材料强调的是打倒乡村的封建阶级,B项与材料不符,故排除;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正确道路指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D项材料没有体现,故排除。5(2019江苏连云港期末)1924年9月,国民党向全国民众宣言说:“中国人民一切困苦之总原因,在帝国主义者之侵略,及其工具卖国军阀之暴虐

36、;中国人民之唯一的需要,在建设一人民的统一政府。”为此国民党发起了()A北伐战争 B土地革命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1924年9月”“在帝国主义者之侵略,及其工具卖国军阀之暴虐;中国人民之唯一的需要,在建设一人民的统一政府”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党于1926年发动了北伐战争,A项正确。6(2020江西临川一中适应考)“20世纪20年代中期对莫斯科来说,统一战线是他们在中国价格不菲的珍珠。诚然,中共是苏联的宝贝,但是苏联人并没有高估这个婴儿的能力。就目前来说,国民党似乎重要得多。”该材料可说明()A陈独秀右倾错误的原因B国民革命兴起的原因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37、建立的背景D苏联支持国民党反共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是国民革命时期,苏共认为中共实力太弱,重要性不及国民党。苏共的这种观点对陈独秀影响很大,导致了党内的右倾错误。在国民革命的紧要关头,陈独秀坚持右倾错误,放弃革命领导权,导致大革命失败,故A项正确。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1937年建立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C项;D项材料不能体现,而且不符合史实,故排除。7(2020河南非凡联盟调研)“民族资产阶级背叛革命的联合战线。资产阶级在革命的初期,是参加革命的,这一事实早已伏下它必然要退出革命战线的叛变。民族资产阶级的叛变,暂时削弱了革命势力,而加强了反革命

38、的联盟。”中共这一决议提出的背景是()A国民大革命兴起 B土地革命战争兴起C全民族抗战开始 D解放战争顺利进展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党代会决议认为民族资产阶级是非常不可靠的阶级,对民族资产阶级持否定态度,反映了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的认识,也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对共产党革命的抛弃。结合所学可知,大革命失败后土地革命时期中共不认同民族资产阶级是革命力量,没有把民族资产阶级纳入统一战线,故B项正确。国民革命时期、全民族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民族资产阶级都被纳入统一战线,民族资产阶级是被团结的力量,A、C、D三项均与材料不符,故排除。8(2020安徽定远中学周测)1930年6月,中共中央决议认为“中国经济

39、政治的根本危机,在全国任何一处都是同样继续尖锐化,没有丝毫根本的差别”“总的形势,都表明中国新的革命高潮已经逼近到我们的前面了”,并“有极大的可能转变成为全国革命的胜利”。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A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B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C试图打破国民政府的军事封锁D对革命形势的估计过于乐观答案D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中央出现“左”倾错误思想,对形势作了根本错误的估计,对于中国革命估计过于乐观,故D项正确。材料认为中国革命到了大决战的前夜,不属于革命道路选择问题,故A项错误;B、C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均排除。9(2019宁夏银川一中高二期末)“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包括

40、毛泽东,都是先在城市里从事工人运动,然后再到农村中去领导农民运动和游击战争的。这一条十分重要,没有它,就只能产生旧式的农民战争,而且也不可能取得胜利。”这一论述旨在说明()A工人运动与农民战争同步进行才能保证胜利B马克思主义是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思想武器C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只重视城市工人运动实践D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答案B解析材料“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包括毛泽东,都是先在城市里从事工人运动,然后再到农村中去领导农民运动和游击战争的”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这一条十分重要,没有它,就只能产生旧式的农民战争,而且也不可能取得胜利”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是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思想武器。故

41、选B项。材料“先在城市里从事工人运动,然后再到农村中去领导农民运动和游击战争”说明工人运动与农民战争有先后过程,A项错误;材料并未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只重视城市工人运动实践,排除C项;结合所学可知,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是毛泽东思想成熟的主要标志,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提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而且材料描述的是工人运动的深远意义,与毛泽东思想无关,排除D项。10(2019宁夏银川一中高二期末)中共早期曾发行过一种“水利债券”,该债券上有“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发行”“只有全国苏维埃的胜利才能彻底整顿水利”“水灾是帝国主义国民党统治下的必然结果”字样。据此可知,该债券的发行()A推动了国民革命胜

42、利进行B有利于红色政权巩固发展C为抗日战争准备了经济基础D直接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答案B解析“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发行”是红军根据地政权建设的重要表现。根据材料“水灾是帝国主义国民党统治下的必然结果”可知,材料中“公债券”发行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材料中“只有全国苏维埃的胜利才能彻底整顿水利”反映了对中共红色政权的宣传,有利于红色政权巩固发展,故选B项。结合所学可知,国民革命、抗日战争都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不符,排除A、C两项;“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不符,排除D项。11(2019浙江杭州高二期末)“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即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打退了美国走

43、狗蒋介石的数百万反动军队的进攻,并使自己转入进攻”。这个“转折点”是指()A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甘肃会宁B中国战场发动对日寇最后一战C晋冀鲁豫野战军挺进大别山D辽沈、淮海、平津战役取得胜利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打退了美国走狗蒋介石的数百万反动军队的进攻,并使自己转入进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其标志是晋冀鲁豫野战军挺进大别山,故选C项。12据统计,1948年当选的“国立中央研究院”第一届81名院士中,有60人选择了留在大陆或在新中国建立之初回到大陆。当时在美国的老舍、曹禺、钱学森等人,经过努力也纷纷回到了祖国。1949年前后,这一批知识分子()A

44、吹响了“向科学进军”的号角B承担着完成民主革命的重任C响应了振兴中华的时代感召D成为打破中美关系僵局的关键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新中国成立前后,大批知识分子留在大陆或者从国外返回祖国,可见这些知识分子对新中国充满希望,希望振兴中华,C项正确。A项与材料无关,且曹禺、老舍不属于科学家,排除;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民主革命任务基本完成,排除B项;打破中美关系僵局的是1972年尼克松访华,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13(2019陕西西安质检)中共在革命根据地的新民主主义实践,是中国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的有效的尝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材料二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苏维埃

45、共和国宪法大纲明确规定:在苏维埃政权下,所有的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及一切劳苦民众都有权选派代表掌握政权的管理;只有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僧侣及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没有选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上自由的权利的。中国苏维埃政权以消灭封建制度及彻底地改善农民生活为目的,颁布土地法,主张没收一切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贫农、中农,并以实现土地国有为目的。摘编自余伯流、何友良主编中国苏区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革命的发展形势。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中共革命根据地地理分布的历史因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和中心内容,分析苏维埃政权在民主政

46、治建设上的不足之处。答案(1)形势:中国共产党在南方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因素:国民大革命(或北伐战争)为南方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准备了群众基础。(2)主要斗争形式:武装斗争。中心内容:土地革命。不足之处:取消资本家、富农等人的参政权利和政治自由,缩小了民主革命的力量,扩大了苏维埃政权的对立面。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可知,当时的革命根据地和游击区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第二小问,注意时间是19291932年,联系1929年之前发生的相关历史事件可知,北伐战争为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准备了群众基础。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势是武装斗争;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颁布

47、土地法,主张没收一切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贫农、中农,并以实现土地国有为目的”可知,中心内容是土地革命;第三小问,根据材料二“只有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僧侣及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没有选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上自由的权利的”可知,苏维埃政权的敌人范围过于庞大,而支持力量只有农民。14(2019辽宁师大附中高二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共产党部分重要会议情况(19211949年)会议时间地点介绍一大1921年上海嘉兴建党;通过党纲、宣言;强调与第三国际的联系二大1922年上海制定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明确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三大1923年广州讨论同

48、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问题四大1925年1月上海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八七会议1927年8月汉口确立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六大1928年6月莫斯科认真总结了大革命失败以来的经验教训。解决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与革命性质问题,提出了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遵义会议1935年遵义纠正错误军事路线,改组中央领导机构,毛泽东回到中央领导岗位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春延安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转移到恢复和发展生产方面,并提出革命胜利后由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的任务来源:中国共产党历次代表大会数据库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中自行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明确

49、写出所拟论题,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答案(示例一)论题: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中日益走向成熟。论述:中共一大提出要打倒资产阶级,但二大结合中国实际修改了奋斗目标,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建党初期以城市工人运动为重心,根据形势发展,四大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表明对中国革命有了进一步认识;在大革命失败后,中共通过八七会议和六大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发动武装起义并将革命重心转移到农村,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遵义会议上妥善处理好党内矛盾和分歧;在抗日战争中提出全民族抗战路线并取得抗战的伟大胜利;在解放战争胜利前夕,党提出了工作重心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结论:中国共产党从中国革命的具体情

50、况出发,坚持实事求是,根据时局的变化不断调整方针、政策和策略,由幼稚走向成熟,领导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示例二)论题:中共会议地点的变化反映了民主革命历程的曲折。论述:上海是近代中国工人阶级集中的地方,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前两次大会都在此举行,确定把开展工人运动作为党的中心任务之一;三大在广州召开,确立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的方针;国民革命失败,在汉口举行的八七会议确立中国革命重心转向农村;中共六大在莫斯科举行,对以后革命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使革命形势转危为安;长征胜利结束后,延安成为革命新局面的中心,指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伟大胜

51、利。结论:民主革命时期历次全国大会地点的变化都与时局相关,根据时局不断调整党的任务和方针以适应新的革命需要,反映了中国革命的艰难和曲折历程。(示例三)论题:会议内容影响了中国共产党革命道路。论述:中共一大确定党的工作重心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但由于力量悬殊,工人运动以失败告终,使中共在三大确立了同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决定,促进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和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由于国民党叛变革命,导致大革命失败,中共八七会议确立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使中国革命重心转向农村,从而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革命道路,最终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结论:民主革命时期中共根据时局不断调整党的任务和方针以适应新的革命需要,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说明中共会议内容影响了中国共产党革命道路。解析本题为开放型试题,根据材料“中国共产党历次重要会议情况”可知,这描述了新中国建立之前中共历次代表大会的情况,从中共的发展历程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很多的:从内容上看,可得出中共逐渐成熟的过程;从地点来看,可得出革命的曲折性;从理论角度来看,可得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过程等。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说明即可。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