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单元质量标准检测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测试时间9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019济南高二调研)1965年5月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刊载了文章为什么美国的战略过时了,认为中国在尖端科技上取得的某种突破,势必迫使美国修改它的全球战略。该突破可能是指中国(A)A成功地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B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C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D研制银河系列计算机解析题中的关键信息是“1965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试爆是在1964年,这一事件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对当时世界格局产生了影响,故A项正确;中国掌握
2、载人航天技术指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的发射成功,故B项错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是在1970年,故C项错误;成功研制出银河系列计算机是在1983年,故D项错误。21958年,中国科学院把卫星研制列为全院第一项重大任务。最终,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在(A)A12年后 B22年后 C32年后 D42年后解析“东方红一号”卫星是1970年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距1958年已经过去了12年,故A项正确。3“两弹一星,使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空前迸发。在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的攻关会战中,先后有26个部、委,20个省、市、自治区,包括900多家工厂、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参加,为原子弹的
3、制造和试验研制出10万多种专用仪器,设备和原材料。”以上材料不能说明(A)A开发“两弹一星”,最主要是为了增强民族的凝聚力B“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是国家综合科技能力提高的体现C“两弹一星”同时带动了各类学科的研究和发展D“两弹一星”的研制体现了中国人民爱国奉献,自强不息,协同合作的精神解析开发“两弹一星”是为了增强国防力量,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增强民族凝聚力是客观上所起的作用,故选A项。依据材料信息可知B、C、D三项都正确。4按照国务院签发的核电发展中长期规划,到2020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5800万千瓦。据悉,目前中国运行核电机组21台,装机容量1902万千瓦,在建的核电机组有27台,
4、装机容量2953万千瓦,在全世界在建机组数排第一位。下列有关我国发展原子能的表述错误的是(D)A1956年,我国把原子能列入全国科技发展远景规划B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C1984年,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开工建设D大亚湾核电站是我国建成的第一座核电站解析秦山核电站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和运营管理的第一座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是中国建成的第二座核电站。故选D项。52004年,我国首个“飞天广场雕塑”在辽西最大的转盘广场葫芦岛市新区飞天广场落成,由雕塑飞、某航天英雄塑像和中外航天史浮雕组成。与此事件关系最为密切的科技事件应是(C)A第一颗氢弹爆破成功三十周年B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5、C“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和返航D巨型计算机“银河I号”研制成功解析关键信息是“2004年”“飞天”“航天”。由“航天”可排除A、D两项;由“某航天英雄”“2004年”可排除B项。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和返航,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此雕塑即为庆祝此事件而设立。答案为C项。61965年9月,中国学者首先在世界上成功地实现了人工合成具有天然生物活力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关于这项成果的说法错误的是(D)A有利于人类揭示生命的奥秘B有利于促进生命科学的发展C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D有利于改良动植物品种和药物的研究解析D项所说属于基因工程技术的意义,并非结晶牛
6、胰岛素的意义,故选D项。7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设立于2000年,用于奖励科技成就卓著、社会贡献巨大的公民,此后每年评审一次,次年年初公布结果并颁奖。人们曾这样形容首届获奖者之一:“一人干了两亿人的活。”请问他是(D)A钱学森 B邓稼先 C李四光 D袁隆平解析1973年,袁隆平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这种水稻单产一般比常规稻增产20%左右。故说袁隆平“一人干了两亿人的活”,D项正确,A、B、C三项与之不符。8(2018江苏学业水平测试)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提出“科教兴国”发展战略。这一战略实施以来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是(D)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C杂交水稻“南
7、优2号”选育成功D“神舟五号”实现载人航天解析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1964年,故A项错误;“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是在1970年,故B项错误;杂交水稻“南优2号”选育成功是在1973年,故C项错误;“神舟五号”实现载人航天是在2003年,是在90年代“科教兴国”战略提出后取得的成就,故D项正确。9(2019焦作高二期末)“双百”方针一经提出,立即在知识界引起强烈反响,使学术文化事业出现了生气勃勃的发展景象。这主要在于“双百”方针(A)A为知识分子创造了宽松环境B有助于冲破教条主义的束缚C顺应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D被确立为长期性的国家方针解析“双百”方针是指在文艺创作上,允许不同风格、不同
8、流派、不同题材、不同手法的作品同时存在,自由发展,在学术理论上,提倡不同学派、不同观点互相争鸣,自由讨论,为知识分子发挥才能提供宽松的环境,促进学术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故A项正确;冲破教条主义的束缚不是“双百”方针推动学术文化事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双百”方针顺应了社会主义建设需要,但与材料内容无关,故C项错误;“双百”方针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没有认真贯彻,被确立为长期性的国家方针与问题不符,故D项错误。10(2019海南八校高二联考)1957年,王蒙的作品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因批评官僚主义而被划为“右派”。1962年,毛泽东对此说:“反对王蒙的人提出北京没有这样的官僚主义,中央还出过王
9、明、出过陈独秀,北京怎么就不能出官僚主义?”由此可见当时(A)A中央对“左”倾思想曾予以纠正B“双百”方针得到了全面落实C党的工作重心是反对官僚主义D文艺领域彻底清算了“左”倾路线解析A项与材料中“因批评官僚主义而被划为右派。1962年,毛泽东对此说”的表态相符,故A项正确;“双百”方针并未能坚持贯彻下去,由于政治运动的扩大化,一些学术问题被当成政治问题,甚至上升为阶级斗争问题,全面落实与材料中“因批评官僚主义而被划为右派”不符,故B项错误;据材料不能得出反对官僚主义是党的工作重心,故C项错误;彻底清算了“左”倾路线与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11建国后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中国的科学文化事业生
10、机勃勃,表现在(A)出现大批文学作品拍摄了一些文艺影片学术界探讨问题的风气浓厚学校教育有新的发展A BC D解析建国后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我国的科学、文艺等蓬勃发展,出现了大量文学作品、文艺影片,学术交流活跃,基础教育得到迅速发展。故选A项。121974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一部以20世纪60年代初开发建设大庆油田为背景,以艰苦创业精神为主题的故事影片创业。但这样一部影片却被诬为“毒草”,不许公演。究其原因,合理的一项是(B)A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落伍B与“左”倾文艺路线不相符C与“百花齐放”方针脱节D“大跃进”已淡出历史舞台解析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以政治斗争、阶级斗争为主流的“左”倾路线占
11、据主导地位,因此展现20世纪60年代艰苦创业精神的影片创业被诬为“毒草”,B项正确。A项表述不准确,没有联系当时的历史环境;70年代“双百”方针基本停止,而且创业并不与“百花齐放”方针脱节,C项错误;D项与材料内容无关。13新时期以来,邓小平强调:“无论如何,思想理论问题的研究和讨论,一定要坚决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这是三中全会决定了的,现在重申一遍,不允许有丝毫动摇”。据此我们可以判断(C)“双百”方针得到恢复新时期文化事业又走上了健康的轨道“双百”方针具有长久性的指导意义文化事业成为我党的工作重心A BC D解析我党的工作重心是经济建设,排除含的选项即可。故选C项。14“文革”
12、结束后,文艺领域再次呈现繁荣景象。下列文艺作品属于“文革”后的是(B)小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电影建国大业京剧智取威虎山电影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寓言诗蝉的歌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建国以来我国文艺作品的识记。小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寓言诗蝉的歌都是“文革”前的作品;京剧智取威虎山是“文革”期间的作品;电影被爱情遗忘的角落以爱情为题材,显然属于“文革”后的作品;电影建国大业拍摄于建国60周年之际,亦属于“文革”后的作品。故选B项。15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我国文化事业繁荣发展。近几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等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了反网络低俗化活动,这一活动与我国确立的“双百”方针(C)A互相矛
13、盾 B没有任何联系C并不矛盾 D针锋相对解析“百花齐放”并不是允许所有的“花”开放,而只允许“健康的、有益的、符合人民利益的花”开放,故反网络低俗化活动与“百花齐放”政策并不矛盾。故选C项。16新中国成立初期,确立“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的方针。这说明当时的教育方针主要是(C)A全面教育 B现代教育C人民教育 D义务教育解析注意时间限制“新中国成立初期”,根据材料信息“向广大工农开门”和“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可知当时教育方针为人民教育,故C项正确。全面教育的内容围绕人的全面发展;现代教育是相对于传统教育而言;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要求适龄儿童和青少年
14、必须接受一定年限的教育,三者在材料中均无体现。171977年,邓小平同志提出让高中学生参加高考,不再搞群众推荐,从此拉开了恢复高考的序幕。其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C)A否定了群众推荐制度B实现了“学而优则仕”C提供了平等竞争的机会D为下乡知识青年提供出路解析抓住关键信息“其最重要的现实意义”,A项是对题干的重复;B项说法错误;D项是恢复高考的意义但却不是最重要的现实意义。故此题应选C项。181983年国庆节前夕,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三个面向”的实质是(A)A通过教育的发展提高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B教育的发展要适合本国国情C教育的发展需要加强国
15、际交流D教育的发展需要有前瞻性解析“面向现代化”强调教育发展的目的在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面向世界”强调与世界接轨,“面向未来”强调教育要具有前瞻性。“三个面向”的实质是通过教育的发展提高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C、D两项说法不全面,B项说法没有体现。19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强调坚持以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这一决定的核心主张是(C)A科技是第一生产力B加强教育,提升民族素质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D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增强国力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可以判断此决定的核心主
16、张是“科教兴国”,C项正确。20邓小平说:“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为推进教育发展采取的重大举措和取得的成就有(D)提出“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颁布义务教育法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A B C D解析注意时间限制“改革开放以来”。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而非“改革开放以来”,错误;提出“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是1983年,正确;颁布义务教育法是1986年,正确;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是1995年,正确。故选D项。21王军同学在整理父亲书房时,偶然发现书中夹着一份大学招生宣传册,其中介绍有某学校本科生在校人数,并设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
17、点等。这份宣传册最早可能印制于(C)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解析20世纪80年代,中国高等教育建立了学位制度,形成了从学士、硕士到博士的多层次人才培养的教育体系。故选C项。22下表为新中国历年高等院校招生数统计表(注:1949年为当年高校毕业人数)。年份19401952196519661970197719791984199219982008人数(万人)1.26.616.402728.44875160599下列各项对此表分析不正确的是(B)A共同纲领的颁布促进了建国初期高等教育的发展B三大改造的完成推动了同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C政治动荡导致了“文
18、革”期间高等教育瘫痪D“科教兴国”战略促使高等教育迅猛发展解析三大改造开始于1953年,结束于1956年。由图表中的数据推断不出它的完成推动了同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故符合题意的答案为B项。23“第十一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必须使适龄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按时入学”这是我国哪部法律的规定(B)A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解析由“适龄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按时入学”等信息判断,这部法律应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答案为B项。24下面是有关我国科技教育发展的决策或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着手实施“希望工程”提
19、出“三个面向”方针A BC D解析是在1964年,是在1995年,是在1989年,是在1983年。故答案为C项。25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袁振国说:“教育公平的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教育公平的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教育资源要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以下教育思想或措施能体现这一精神的是(C)“有教无类”颁布义务教育法“三个面向”方针发展“希望工程”A BC D解析题干材料主要强调教育公平,而“三个面向”方针是教育的现代化主张,不符合题意,可排除。“有教无类”扩大了受教育者的范围;义务教育法和“希望工程”有助于困难群体接受教育。故答案为C
20、项。第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小题18分,第27小题16分,第28小题16分,共计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54年毛泽东主席询问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能否援助中国研制核武器。赫鲁晓夫傲慢地回答:“搞核武器是很费电的,就是把中国的所有电力都投进去也不一定够用。我们苏联有核武器就行了,用不着大家都来搞它。”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以后,美国和苏联这两个最大的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曾多次给予中国核威胁。在朝鲜战争、台海危机、珍宝岛冲突等一系列重大历史关头,中国的上空经常战云密布,中国多次承受着挨原子弹袭击的风险。面对威胁,中国共产党毫不妥协、畏缩,最终研制出
21、了自己的核武器。材料三在吸取国际相关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凭借科学有效的管理协调方式、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艰苦创业、报效祖国的奉献精神,中国在核武器研制领域,以最少的研制经费,创造了最快的速度。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材料四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1956年,中国组建0038部队,即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由钱学森担任院长,中国开始谋划发展独立的航天事业。1960年,中国自制的第一枚导弹1059发射成功。1970年,“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1973年,中国发射“长空1号”卫星失败,这是中国第一次卫星发射失败。1990年,中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三号”运
22、载火箭把美国制造的“亚洲1号”通信卫星送入预定的轨道,中国进入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1996年,中国第一次发射外国卫星(“国际星7A”)失败。2003年,“神舟5号”飞船升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2010年,“嫦娥二号”卫星成功发射,我国探月工程取得重大进展。材料五政府科技经费的投入,从1995年的3800万元猛增到1997年的961亿元,所取得的省部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在1997年即达到3.1万项。(1)依据材料一、二、三,概括我国自主研制原子弹成功的原因。(4分)解析注意结合材料进行概括。答案苏联不肯援助我国研制原子弹;美国和苏联对中国进行核威胁;加强国防和维护国
23、家安全的需要(或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需要);我国科研人员在吸取国际相关科研成果的基础上艰苦创业、自力更生。(4分)(2)依据材料四,指出19562010年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特点。(4分)解析要根据材料四中的关键信息,如“开始谋划发展独立的航天事业”“发射失败”“进入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等进行概括总结。答案独立自主研制;跻身世界先进行列;走向国际市场;发展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4分)(3)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至今,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国际格局和国内经济体制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解析注意题干限定词“国际格局和国内经济体制”。答案国际格局:由美
24、苏“冷战”(两极对峙)到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2分)国内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分)(4)结合以上材料,谈谈科技发展需要哪些条件。科技发展与经济建设、国家地位之间的关系是什么?(6分)解析虽是开放性问题,但解答时必须注意提炼材料中的相应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回答。答案条件:领导重视,决策科学,科研人员努力,大量经费投入,教育水平提高等。(3分)关系:科技发展决定了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速度,同时它的发展又依赖于经济这一物质基础的发展;科技发展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提升了国家的国际地位。(3分)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56年毛泽东在中南海怀仁堂
25、接见巴金、周信芳等文艺界著名人士。材料二以下是巴金先生的简历:巴金(1904.112005.10),1950年后任平明出版社总编辑、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1953年9月后先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文艺月报收获上海文学主编。1962年后任上海市文学艺术联合会主席,“文化大革命”中受冲击。1977年至1983年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1983年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2003年在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当选为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2003年11月,国务院授予巴金先生“人民作家”荣誉称号。中国新文学大系(1)毛泽东
26、接见巴金、周信芳等文艺界著名人士这一年,为推动科技文化的健康发展,提出了什么方针?这一方针的基本含义是什么?(4分)解析注意材料中时间为1956年,结合毛泽东接见的对象为文艺界人士,可判断方针为“双百”方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其含义。答案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2分)其基本含义是在科学文化工作中,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2分)(2)为什么巴金等文艺工作者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冲击?这一冲击对我国文化发展造成了哪些消极的影响?(10分)解析巴金等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受到冲击,说明”双百”方针在这一时期受到了干扰和破坏,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其原因和
27、消极影响。答案“文化大革命”期间巴金等受冲击的原因:国际形势的变化;“左”倾思想的影响;一些学术问题被当作政治问题,甚至上升为阶级斗争问题;不同的学术观点,被看作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6分)消极影响:一些知识分子被划为“右派”或“反动”学术权威,使这些人的身心受到伤害,也妨碍了社会主义文化的正常发展。(4分)(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巴金等文艺工作者迎来了科学文艺工作的又一个春天。这主要得益于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什么措施?(2分)解析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艺工作者迎来科学文艺工作的又一个春天,关键在于“双百”方针得到了重新贯彻和实施。答案措施:邓小平强调坚持贯彻“双百”方针
28、。(2分)281952年,中国政府大规模调整全国高等学校的院系设置,形成了20世纪后半叶中国高等教育系统的基本格局。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材料一下表为院系调整前后著名理工科教授在高校(以原著名大学为中心)的分布表。大学名称调整前总人数调出人数留校人数调进人数调整后总人数清华大学655213114北京大学5241112031南京大学27189312浙江大学2624202协和医学院15213114交通大学139437上海医学院103707北方交通大学54101私立岭南大学6600取消私立教会大学5500取消小计(所/人)10/22410/1648/605/318/87其他(所/人)39/9032
29、/6814/2258/14465/166总计(所/人)49/31442/23222/8263/17573/253中国现代科学家传记材料二1947年中国高等院校中政法系科的在校生占大学在校学生总数的24%,到了1952年,这一比例下降到2%。1946年,工科学生仅占在校生总数的18.9%,1952年达到35.4%,为各科学生之首。调整产生了许多专业工学院,例如四大工学院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摘编自陈辉1952年中国高等院校的院系调整“以苏联为师”的后果材料三2005年,温家宝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
30、钱学森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举例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共有20位科学家获奖,其中就有15个是1951年前大学毕业的。“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1952年院系调整的主要特点。(4分)解析从材料一中理工科教授的变化来看,整体上理工科教授人数下降,特别是如清华、北大等著名大学下降最多,而岭南大学、教会大学等私立大学则被取消;从材料二分析可知,政法系科在校生急剧下降,而理工科在
31、校生则呈现上升趋势,建立了许多专门院校。答案综合性院校中理工科教授人数急剧下降;取消私立大学,偏重理工科,严重削弱法学、社会学、政治学等人文社会学科;创建了许多专业工学院等。(4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952年院系调整的历史背景。(8分)解析依据时间信息联系时代背景与相关重大历史事件,从政治、经济、外交和思想四个方面归纳背景。答案政治上,人民政府接管了各级各类学校,从列强手中收回了教育事业的自主权;经济上,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即将展开,需要大量工业建设人才;思想上,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成为指导思想;外交上,实行“一边倒”方针。(8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952年院系调整的历史影响。(4分)解析依据前两问的变化的特点和背景,从人才结构上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对国家经济、教育事业发展等产生的积极与消极影响。答案培养了大批专门人才,为我国的工业化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奠定了基础;严重削弱了人文社会学科和综合性大学;大学由“通才教育”变为“专才教育”,人才培养过于狭窄,阻断了培养大师级人才的可能性。(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