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2 ,大小:153.50KB ,
资源ID:584475      下载积分:7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584475-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1、2019-01-15高中历史期末考试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1. 秦王嬴政读韩非子的书,感叹道:“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你认为嬴政发此感慨的最主要原因是:A. 韩非子认为今胜于昔,“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B. 韩非子主张“法不阿贵”“以法为本”C. 韩非子主张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D. 韩非子提出“富国以农”,认为耕可得以富,战可得以贵2. 斯塔夫理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写道:“儒家首先是一个解决日常生活中各种问题的实用性道德体系。”这主要是指儒家思想A. 强调“仁”和“仁政”B. 强调“德治”和“君轻民贵”C. 强调礼仪和社会责任D. 强调“有教无类”和“温

2、故知新3. 1948年,中国代表提议将孔子的一个主张“conscience”写入世界人权宣言第一条“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他们赋有理性和良心,并应以兄弟关系的精神相对待。”与“conscience”对应的孔子观点是( )A. 仁B. 义C. 礼D. 信4. 孟子尽心载:“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据此可知,孟子强调( )A. 道德教化B. 兴办教育C. 克己复礼D. 礼法并用5. “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下立君,以为民也。故古者列地建国,非以贵诸侯而已;列官职,爵禄,非以尊大夫而已。”在这里,荀子强调A. 尊君B. 礼法C. 重

3、民D. 仁义6. 人类文明发展的终极目标: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先秦诸家思想中能分别体现这两种和谐的是 ()A. 道家、法家B. 法家、墨家C. 儒家、法家D. 道家、儒家7. “竹林七贤”,所绘为魏末晋初的七位名士。他们“皆崇尚虚无,轻蔑礼法,纵酒昏酣,遗落世事”。竹林七贤的人生价值观和处世准则明显受到( )A. 孔孟之道的影响B. 老庄哲学的影响C. 韩非思想的影响D. 墨家学说的影响8. “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也”。东汉时的这一说法反映出当时A. 礼制观念淡化B. 儒法两家结合加深C. 崇尚法家思想D. 儒学独尊地位动摇9. 柳宗元说:“浮屠(佛教)诚有

4、不可斥者,往往与易论语合,诚乐之,其于性情奭(盛大)然,不与孔子异道。”材料所述反映出当时()A. 儒家学说的弊端日益显露B. 佛教已取得了政治统治地位C. 佛教与儒家思想走向融合D. 佛、儒思想皆成为正统思想10. 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料表明,董仲舒A. 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B. 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C. 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D. 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11. 宋明儒学思想家对如何约束个人行为,有不同回答。一个主张“主人在外面”,一个主张“主人在里头”。下列反映了“主人在里头”的主张是A. “存天

5、理,灭人欲。”B. “制天命而用之。”C.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D.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12. 明中叶以前,商人在文学作品中多被描述为见利忘义、骄奢淫逸之徒;此后,秉性端庄、诚信有义的商人形象在明清小说中却屡见不鲜。商人形象的变化反映出A. 重农抑商政策名存实亡B. 商业道德伦理水准超越前代C. 士人主流价值取向改变D. 社会经济变动冲击传统观念13. 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A. 皇帝好恶决

6、定社会对艺术的批判B. 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C. 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D. 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14. 清末举行的一次科举特科考试,论题为“大戴礼(即汉代戴德所编辑整理的礼记)保,保其身体;傅,傅其德义;师,导之教训与近世各国学校体育、德育、智育同义论”,要求论证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同义。这反映了A. 近代教育体制已经确立B. 中体西用治国理念的推行C. 朝廷借科举倡导回归国学D. 西方教育思想成为主流15. 荀子的政治思想是在人性恶的认识基础上建立的。他认为:人生而有各种欲望,性好利,因此人性恶;所以要改造人性,通过自我改造和社会改造,人皆可以为尧舜;社会改造在于强化礼法。

7、这说明当时A. 荀子在继承儒家思想基础上开创了法家学派B. 战国时期出现思想学说相互融合的现象C. 儒法并用逐渐成为统治者的治国思想D. 儒家学派与法家学派之间结成了利益同盟16. 墨子主张“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反对“骨肉之亲无故富贵”。这表达了手工业者( )A. 怀念“小国寡民”的社会B. 要求提高政治地位的愿望C. 要求建立政令统一的中央政权D. 要求为新兴地主阶级选拔人才17. 先秦某思想家提出:“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材料所反映的思想主张是( )A. 仁政

8、爱民B. 无为而治C. 人文主义D. 与时俱进18. 李泽厚说:“后代的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而,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这表明,在儒家思想的发展进程中A. 孔子的思想本意遭到肆意歪曲和篡改B. 儒学思想的演变具有主观性和时代性C. 儒学思想适应了不同时代社会的需要D. 儒学体系在不断批判中得到发展完善19. 荀子认为“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董仲舒也说“天之生民,非为王也 ,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相对于荀子,董仲舒( )

9、A. 继承了荀子天命观B. 强调了对君主暴政的制约C. 突出了天的神秘性D. 初步具有了人民主权观念20. 历代帝王对孔子的加封、尊崇的规格不断提高。从西汉昭帝追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到东晋时皇帝亲自祭奠孔子,再到宋代下诏必须避讳孔子的名字,直到清康熙皇帝对孔子行三跪九拜之礼。这一现象表明A. 皇权独尊观念受到儒学思想的冲击B. 孔子的思想对古代政治影响巨大C. 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得到不断强化D. 皇帝借尊崇孔子来提高个人声望21. 两千多年来,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主要在于A. 儒家思想代表封建统治阶级利益B. 儒家思想本身具有兼容和发展的特性C. 孔子对中国人的影响非常深远D. 其它思

10、想不能对儒家思想构成威胁22. 古诗云:“闻道西园春色深,急穿芒履去登临。千芭万蕊争红紫,谁识乾坤造化心。”诗人要从春意盎然中体会“天地生物之心”,与该主张一致的是( )A. 人性本善B. 格物致知C. 心即理也D. 致良知23. 如图是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的简牍(局部),上有“再拜上书太后陛下”等文字。下列从中得出的结论最合理的是 A. 西汉末年出现了太后秉政的局面B. 简牍中的文字是秦朝的标准字体C. 海昏侯在书法艺术上有很高成就D. 当时可能还未普遍使用书写用纸24. 据学者研究,晚清成册的小说至少在一千种以上,其中翻译多于创作,翻译的数量占总数的三分之二。但18401899年中国翻

11、译的外国小说仅7部,这主要是因为当时( )A. 闭关锁国状态刚刚被打破B. 西方文化的传播遭到顽强抵制C. 国人更关注西学中的器物与制度D. 中国古典小说具有强大影响力25. 明朝小说西游记中的诸天神佛、取经僧人师徒及各路妖怪,均被赋予了鲜明的人物性格。神佛妖魔,他们或娇憨,或城府,或温吞,或火爆,或欲望,或牵绊,他们也都生存在“神际或“妖”际关系复杂的世间。这反映出A. “三教合一”的社会趋向B. 该神魔小说折射的是世俗百态C. 宗教逐步庸俗化文学化D. 人文主义在古代中国的缘起26. 韩非子认为:“明君使其群臣,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动无非法。”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 体现中央集权

12、思想B. 符合现代法治理念C. 加强地方行政管理D. 服务君主专制统治27. 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这反映出唐代()A. 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B. 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C. 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D. 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28. 冯天瑜在中华文化史中写道:“明朝统治者曾一度以心学为诋毁先儒传习邪说的向导,而士子们则从王学中感悟到震霆启寐、烈耀破迷的思想启蒙。”其主要原因是王阳明( )A. 否定孔孟权威B. 否定“存天理,灭人欲”C. 高扬人的主体地位D. 强调知行合一29. 在甲骨文里,“帝”

13、字形所象的是架起木燃烧的样子,表祭祀最高天神的褅祭,属专用动词,后演变为单指被祭祀的最高天神天帝,成为名词,再从指最高天神发展成人间的最高统治者。“帝”的字意演变说明( )A. 人神共治是中国特有文化B. 汉字是文明的载体C. 君权神授催生了天人关系D. 皇权源于宗教祭祀30. 宋代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最常用的仍然是耗费人力的雕版印刷术;元代发明了转轮排字,资本投入是增加了,但可以节省大量人力,后来转轮也慢慢消失了。这表明了当时A. 劳动力过剩B. 轻视科技发明C. 雇佣制广泛存在D. 文化需求低迷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0分)31. 近代以来世界科学和思想领域重大变化。阅读下

14、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62年,日本学者汤浅光朝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近代科学成果进行定量分析时发现,从16世纪至20世纪,世界科学中心发生了5次大的变迁,即: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转移周期大约为80年,科学史界称为“汤浅现象”。材料二1751年,在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狄德罗主持下开始编撰一部百科全书,全名为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技艺详解辞典参加撰稿的多达160人,其中有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鸿,自然科学家达朗贝、孔多塞,哲学家拉美特利、爱尔维修、霍尔巴赫,文学家博马舍,经济学家魁奈、杜尔阁等人。参加编撰的作者被人们尊称为“百科全书派”。他们人数众多,影响极大,成为法国启蒙运动的

15、中心。百科全书的编写,既吸收了当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又有力地推动了启蒙运动的深入发展。刘柞昌王觉非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第二版)材料三1917年蔡元培演讲宗教信仰,演说词发表于中华新报,其中提出科学无法解决时间和空间的问题,只能靠哲学解决。当时在日留学的许崇清发文反驳:“方今自然科学界关于时空(即宇与宙)之研究,则有爱因斯坦于1905年发表之相对性原理”,然后他简要介绍了狭义相对论,就此成为中国介绍狭义相对论第一人。1920年蔡元培对爱因斯坦发出邀请,并得到其本人应允。虽然爱因斯坦因故未能成行,但相对论却在中国广泛传播。从1917年到1923年,各种报刊登载相对论的论著、译文、通讯

16、、报告和文献不下百篇,出版译著15种左右。(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世界科学中心形成的突出表现,并指出它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百科全书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近代中国知识界对爱因斯坦的态度。32. 伴随着西方的侵略和西学的浪潮,中国文化也艰难地迈上近代化之路。请回答问题。 (1)依据图片信息,分别指出它们各自在中国近代思想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作用。(2)上述著作呈现了鸦片战争后中国思想领域向西方学习的不同阶段,据此概括中国向方学习进程的特点。(3)中国共产党在探索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之路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

17、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结合所学归纳毛泽东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邓小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理论创新。33. (17分)20世纪中国社会思想解放运动引领社会发生巨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站在时代前列,“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希望推动中华民族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外国列强侵略,推动中国跟上世界发展进步的步伐、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孙中山先生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实现了孙中山“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的誓言。在他领导和影响下,大批革命党人和无数爱国志士集聚

18、在振兴中华旗帜之下,广泛传播革命思想,积极兴起进步浪潮,连续发动武装起义,有力推动了革命大势的形成。 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1年 10月9日)材料二很清楚的,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材料三 1992年1月19日到23日,小平同志在深圳的这段日子,是极不寻常的日子,它将永远记载在深圳建设的史册上,永远记忆在深圳人民的心

19、坎里。“东方风来满眼春”。小平同志来到深圳,使深圳进一步涌起改革开放的春潮。小平同志在这里发表的许多重要谈话,对深圳的改革开放和建设,对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陈锡添东方风来满眼春(原载于1992年3月26日深圳特区报(1)材料一中孙中山为“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而进行的理论创新是什么?以中华民国成立后的史实说明孙中山“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7分) (2)根据材料回答中国革命第一步的任务是什么?并指出为实现这一任务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到的正确道路的答案及结果。(6分)(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中邓小平在深圳考察前后谈话的主

20、要内容有哪些?分析邓小平谈话的主要意义。(4分)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百家争鸣,旨在考查学生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的能力。【解答】C 依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可知,韩非主张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符合秦王嬴政中央集权制度的需要,因此秦王嬴政才有材料中的感叹,故C项正确。ABD ABD三项均是韩非的主张,但是不是秦王嬴政感叹的最主要的原因,应排除。故选C。2.【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儒家思想发展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获取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儒家首先是一个解决日常生活中各种问题的实用性道德体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家思想强调礼仪和社会责任,C项符

21、合题意;ABD项不符合材料的核心观点。故选C。3.【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孔子的观点,考查学生识记所学知识和迁移知识的能力。【解答】A 首先要对孔子思想有基本的认识,“礼”在孔子那里主要指周礼,即西周实行的对君臣父子上下尊卑按照宗法等级作出的某些规定,强调等级、秩序和规范;义”即宜,应该遵循的意思;“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一般指爱人,包括仁爱、关心、体谅、容忍等一切美德,是自我的道德自觉,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忠指“尽己为之谋”。由此可见,材料中表达的意思符合孔子“仁”的基本含义,A正确。BCD 三项同材料信息不符,排除。故选A。4.【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孟子的思想,旨在

22、考查准确解读材料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的大意是:好的政令不如好的教育那样赢得民众。好的政令,百姓畏服;好的教育,百姓喜爱。好的政令得到百姓的财富,好的教育得到百姓的心。所以孟子强调的是道德教化的作用,A正确。BCD不符合材料主旨。故选A。5.【答案】C【解析】本题开心荀子的思想,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天下立君,以为民也”即天下立君是以民为目的。天子之“列地建国”即立诸侯,“非以贵诸侯而已”即不仅是授予诸侯之爵位,而且诸侯也是为民而设。同此,诸侯之“列官职,差爵禄”也不仅只是“尊大夫”,亦同样是为民而设。在这里,荀子表达了儒家的民本思想,故C正确。 ABD均不合题干主旨

23、,故排除。故选C。6.【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百家争鸣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给予历史事物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道家讲求顺应自然,这便会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儒家“仁”的思想分别体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所以应该是道家和儒家的思想符合题意,故D符合题意。法家强调变法革新,墨家主张兼爱非攻,ABC三项均不符合题干材料的描述,排除。故选D。7.【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老庄哲学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提取材料信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皆崇尚虚无,轻蔑礼法,纵酒昏酣,遗落世事”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体现了老庄思想中的虚无的“道”和处世哲学,

24、故B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史实与材料,排除。故选B。8.【答案】B【解析】从“礼、刑,相为表里者也”说明该思想是儒法两家思想的结合;材料主张礼法并用,说明A项错误;依据“相为表里者也”说明不单独崇尚法家思想,故C项错误;D项与材料意思相反。所以答案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汉代儒学9.【答案】C【解析】从材料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在柳宗元看来,佛教的思想常常与易、论语的思想相契合,乐于奉佛,精神上则可以自由无束,故而佛教与孔子的学说的旨归并不是相矛盾的。两者能够融合在一起。正因为儒释有其融合的地方。在学理上,柳宗元认为佛“不与孔子异道”,佛教是不应排斥的。他说

25、:“浮图诚有不可斥者,往往与易、论语合。诚乐之,其于性情爽然,不与孔子异道。虽圣人复生不可得而斥也。”所谓“合”,柳宗元给出的主要理由有二:一是佛家之戒律与儒家之礼仪相近,二是释氏重孝,更是与儒家相通。 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要求学生结合隋唐时期儒家思想发展的特征来分析材料。“三教”,指的是儒、释、道三家。三教概念的发展,可以分几个阶段,魏晋南北朝梁武帝是一个阶段,唐宋是一个阶段,元明清是一个阶段。最初的阶段里,虽然有三教的连称,不过彼此是独立的,当然相互间都有影响,儒、道、佛三者之所以相提并论,则是偏重于它们社会功能的互补。中间的阶段是一个过渡的阶段,主要在于彼此内在意识上的

26、流通融合,逐步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就其主流而言,依然各树一帜。只有最后的阶段才出现真正宗教形态上的三教合一。其中,第二阶段是在继续第一阶段三教功能互补的基础上更添新内容,第三阶段亦是在前二个阶段的底子上再演化出来“三教合一”的新成份,这也反映了三教合流的趋势越来越大。10.【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民贵君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而董仲舒的“屈民以伸君”显然是注重君主,违背了原始儒家的民本思想,故本题选择B项;A错在“全部”;C、D中信息在材料中均没有体现。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汉代儒学1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陆王心学

27、的观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准确识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依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主张“主人在里头”意思是一切万物、理论本体都是由心生成来的,强调人的内在修养和内心反省,这是陆王心学的观点。所以答案选D。A为宋代理学家朱熹观点,意思是保存心中的天理,消灭人的欲望;B为儒家代表荀子的主张,他认为自然有自己的规律,应掌握自然的变化规律而利用它,造福人类;C为李贽提出的,他主张解放人性,ABC主张均与“主人在里头”不符题意,排除,故选D。12.【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明清时期思想的认识和理解。明清时期统治者仍然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故A项错误;材料中反映的是文学作品中国商人形象的变化,无法判

28、断商业道德伦理水平的提高,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士人主流价值观的变化,故C项错误;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不断发展壮大,代表市民情感需求的文学作品逐渐丰富,作为其中的一份子,商人的外在形象必然要从过去的负面为主向当时的正面过渡,故D项正确。故选D。13.【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中国的书法艺术的认识和理解,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信息的能力。首先要看他的书法作品艺术水平,还要符合时代需要。王羲之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他博采众长、自成一家,“飘若游云,矫若惊蛇”,被历代书法家公认为“书圣”。它适合了初唐清新雄健气象,经唐太宗推崇王羲之确立了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故C说法正确;皇帝

29、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批判,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犯了绝对化错误,应该排除ABD。故选C。1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清末中体西用的治国理念,旨在考查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中的“同义论”和“论证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同义”,反映出清末统治者认为中国的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是相同的,从而为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提供依据,故B项正确;清政府在1904年颁行癸卯学制,标志中国近代教育体制和教育宗旨的确立,故A项错误;CD项与题意无关,故CD项错误。故选B。15.【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百家争鸣,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说明了荀子既注重

30、个人道德修养的提升和培养,也推崇法家在规范人行为方面的巨大作用,这能够反映出荀子思想中儒法融合的特点,故B项符合史实;法家的开创者不是荀子,A项说法错误;儒法并用出现在西汉时期,C项说法错误;战国时期儒法两派并无结盟的现象,D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故选B。16.【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百家争鸣”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B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的主旨是要唯才是举,反对凭借富贵取得官职,突出了墨子对提高小生产者的政治地位的期待,B项正确。A 项是道家老子的观点,故排除A。C 项是法家的观点,故排除C。D 项材料未体现,故排除D。故选B。

31、17.【答案】D【解析】材料内容表明的是不法先王之法,材料内容反映的是法家韩非子不守成规,与时俱进的思想。A项是德政的表现,是儒家思想。B项是老子的思想,C项是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故答案选择D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度18.【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特点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特点的理解,考查学生材料分析的能力。【解答】A 材料“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而,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说明后代的人们只是根据需要,来吸收孔子的思想中对自己有用东西,并未歪曲和篡改孔子的思想本意,

32、故A项错误。B 材料“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强调的是儒学思想演变的时代性,而“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则强调的是儒学思想演变的主观性,故B项正确。C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得知,儒学思想主要是适应了古代中国封建社会不同时期的发展需要,故C项错误。D 材料“各取所需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说明儒学体系的发展完善是既有继承又有批判,故D项错误。故选B。19.【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董仲舒新儒学与早期儒学的区别与发展。依据材料中的“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可以看出董仲舒将儒家的德治上升到天命的高度,督促统治者要施行德治。故选B。20.【答案】C【解析】

33、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儒家思想的地位。根据所学知识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不断得到加强,体现的是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的不断地强化。A项明显错误;B项错误,并未尊的孔子本人,而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D项明显错误,封建社会皇权至高无上,没有必要借孔子来提高个人声望。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儒家思想的地位21.【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儒家思想演变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灵活运用相关所学解答具体问题的能力。【解答】A A项的表述与先秦时期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孔子的思想主张代表没落的奴隶主阶级的利益的史实不符,故排除。B 西汉时期,儒家学派代表人物董仲舒把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等学派

34、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适应了汉武帝“大一统”的需要,儒学开始成为正统思想。北宋时期的儒学家们将佛道等思想融入到儒学中,创立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即理学,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等进步思想家继承与发展了传统儒学,促使儒学重新焕发了生机。这表明“两千多年来,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主要在于”儒家思想本身具有兼容性和不断创新与发展的特性,故B正确。CC项的表述与新文化运动期间,资产阶级激进派完全否定孔子等传统思想文化的史实不符,故排除。D D项的表述与东汉以来至隋唐时期,佛道等思想严重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35、的史实不符,故排除。故选B。22.【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宋明理学的掌握,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他要从春意盎然中体会天地生物之心”,也就是通过探究客观事物,藉以识“仁”;可知是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去体会,属于程朱理学的修养方式,故B项正确;A明显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CD主要是强调内心反省,属于陆王心学的观点,故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23.【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图片信息的正确解读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不能体现“太后秉政”,且刘贺生活在西汉中期,排除A项;秦朝的标准字体是小篆,而图片中字体为隶书,B项表述错误;简

36、牍上的文字是雕刻的,中国的书法艺术成熟在魏晋时期,C项表述不正确;西汉已经出现纸,但普遍使用书写要到东汉时期,故D项表述正确。故选D。24.【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文学成就,考查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A 闭关锁国状态刚刚被打破不会使翻译的小说数量下降,故排除A。B 西方文化的传播遭到顽强抵制不符合当时中国的状况,故排除B。C 18401899年中国主要学习西方先进的器物和制度,学习文化还很少,故C符合题意。D 中国古典小说具有强大影响力说法错误,排除D。故选C。25.【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文学成就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提取材料信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37、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明朝小说西游记中的诸天神佛、取经僧人师徒及各路妖怪,均被赋予了鲜明的人物性格。他们也都生存在神际或妖际关系复杂的世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体现了该神魔小说折射的是世俗百态的史实,故B符合题意;A项所述材料无从体现,排除;CD两项所述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B。26.【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春秋战国时期韩非子的思想主张,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联系所学知识,运用材料的有效信息,可知君“使”其群臣,明君一定要驾驭群臣,使群臣完全服务于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故D符合题意;AC两项体现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表述错误,排除。故选D。27

38、.【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三教合一”,旨在考查正确解读相关史料并评述的能力。A项中的“决定”的表述过于夸大化,故排除;BD两项的表述均与题目中的信息“武则天.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不符,故排除;由题目中唐高祖、武则天和唐武宗等人对儒、道、佛三教的态度可知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故选C。28.【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陆王心学,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王阳明强调内心反省达到良知,突显了人的主体地位,带有人性觉醒的意味,为后来追求平等的早期启蒙思想家所利用和发展,故C项正确;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是以儒学为基础,并未否定孔孟权威,故排除A项;仍然要求人们克

39、服私欲,以儒家伦理纲常规范行为,并未否定“存天理,去人欲”,故排除B项;“知行合一”强调道德实践,并不包含具有思想启蒙的内涵,故排除D项。故选C。29.【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中国汉字艺术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选项:“人神共治”的说法本身不符合古代中国史实,排除A;材料信息提到的是甲骨文,结合所学可知,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B项表述准确,符合题意,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天人关系催生君权神授,而不是君权神授催生天人关系,C项错误;皇权不是源于宗教祭祀,D错误,排除。故选B。30.【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四大发明的相关知识,以及

40、学生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宋代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最常用的仍然是耗费人力的雕版印刷术”说明当时不缺乏劳动力,印刷技术的革新没有得到推广。材料“元代发明了转轮排字,资本投入是增加了,但可以节省大量人力,后来转轮也慢慢消失了”表明当时的技术革新没有得到应用是因为不需要节省劳动力,故A项正确;轻视科技材料没有涉及到,故B项错误;雇佣制是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重要标志,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文化需求低迷与材料的内容无关,故D项错误。通过以上分析,排除BCD,故选A。31.【答案】(1)表现:以天文学领域的革命为开端的近代自然科学兴起。影响:否定了天主教会的神学权威,宣传了人文主义思想;奠定了近代科学

41、的基础。(2)特点:强调创新,重视科技进步与启蒙思想的宣传。影响:全面批判了封建意识形态,宣扬了资产阶级的思想主张;提倡科学技术,有利于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使法国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理论武器。(3)态度:普遍欢迎,引进宣传。评析:西学东渐及新文化运动的结果;提升中国的科学水平及民众的科学素养,有助于弘扬科学精神。【解析】(1)本题考查第一次世界科学中心形成的突出表现及影响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结合所学知识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表现”,根据材料“意大利(1540年1610年)”,可知第一次世界科学中心形成是在文艺复兴运动中,结合所学知识,可

42、知“表现”为:以天文学领域的革命为开端的近代自然科学兴起。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否定了天主教会的神学权威,宣传了人文主义思想;奠定了近代科学的基础。(2)本题考查百科全书的特点及影响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知识及综合认识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他们人数众多,影响极大,成为法国启蒙运动的中心,百科全书的编写,既吸收了当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又有力地推动了启蒙运动的深入发展”,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特点”是:强调创新,重视科技进步与启蒙思想的宣传。第二小问“影响”,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从批判了封建意识形态、对资产阶级

43、思想主张的宣传、对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对法国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理论武器等方面回答即可。(3)本题考查对近代中国知识界对爱因斯坦的态度的认识,旨在考查结合材料对知识的综合分析和认识的能力。本题要首先结合材料归纳出“态度”,然后进行评析。根据材料三“然后他简要介绍了狭义相对论,就此成为中国介绍狭义相对论第一人”、“ 1920年蔡元培对爱因斯坦发出邀请,并得到其本人应允。虽然爱因斯坦因故未能成行,但相对论却在中国广泛传播”、“ 1917年到1923年,各种报刊登载相对论的论著、译文、通讯、报告和文献不下百篇,出版译著15种左右”等信息,可以看出“态度”是普遍欢迎,引进宣

44、传。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可知这种态度是西学东渐及新文化运动的结果;有利于提升中国的科学水平及民众的科学素养,有助于弘扬科学精神。32.【答案】(1)图1:魏源在书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向西方学习”逐渐成为中国近代的思想主流;图2:康有为在两部书中宣传维新思想,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图3: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的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动摇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 (2)特点:第一呈现出阶段性:历经由学习西方器物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的过程;第二呈现出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逐步深化的特点。(3)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在理论上提出工农武装

45、割据,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邓小平: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一国两制”理论等。(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等)【解析】(1)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旨在考查解读图片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图1是魏源编写的海国图志,依据所学魏源在书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向西方学习”逐渐成为中国近代的思想主流;图2是康有为宣传维新思想的作品,依据所学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图3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依据所学资产阶级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动摇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2)本题考查中国向西方学习进程的特点,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

46、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所学可概括特点:第一呈现出阶段性,历经由学习西方器物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的过程;第二呈现出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逐步深化的特点。(3)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所学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在理论上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邓小平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一国两制”理论等。33.【答案】(1)创新:提出三民主义。说明:颁布临时约法;发动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改组国民党;推动国共合作。(2)任务: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建立新民主主

47、义社会;“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3)回答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及评价衡量工作的标准问题。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解放了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进一步发展。【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第一小问“理论创新”结合相关所学即可得出“三民主义”的结论;第二小问“说明”可从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发动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改组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开展国民革命等角度思考作答。(2)本题主要考查毛泽东思想,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并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第一小问“任务”由材料二中的信息“改变.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即可得出“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结论;第二小问“道路及结果”根据相关所学即可得出“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的结论。(3)本题主要考查邓小平理论,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第一小问“主要内容”可从提出社会主义本质、判断实践的标准等角度思考作答;第二小问“主要意义”可从有利于人们思想的进一步解放、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等角度思考作答。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