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现代史复习新政权的巩固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北京四中 赵利剑【重点难点】1、新中国的成立和政权的巩固2、建国初期的外交3、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4、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知识梳理】一、新中国的成立和政权的巩固(19491952)(一)新中国的成立1.新政协的召开时间、地点:1949年9月;北平内容:筹建新中国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临时宪法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性质。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决定国都、国旗、国歌。性质和意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代行全国最高立法机关职能;初步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开国大典(二)新
2、政权的巩固1.国民经济的恢复新中国初期,由于帝国主义长期掠夺,国民政府肆意搜刮,长期的战乱,导致国民经济全面崩溃。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到1952年,完成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2.建国初期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建国初期的外交三大政策“另起炉灶”: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这使得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和特权,再考虑同西方国家建交。“一边倒”: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原因:民主革命时期,帝国主义和苏联对待中国革命的不同
3、政策;二战后出现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的尖锐对立;美苏对新中国采取截然不同的态度;新中国政权巩固和经济建设需要国际援助。与苏联等国建交苏联第一个宣布承认新中国。1950年初,双方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苏联还为中国提供贷款。建国第一年,中国同苏联等17国建交。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一)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1.背景:1953年,毛泽东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2.一五计划: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评价:借鉴苏联经验;旧中国重工业的落后;加强国防建设的需要;存在农轻重比例失调的隐患。实施情况:1957年完成,建成鞍山钢铁公司、长春一汽、沈阳飞机制造厂等项目,为工业化奠
4、定初步基础(注意并没有实现工业化)。3.三大改造:在发展重工业的同时,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农业、手工业采用合作化形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基本建立。(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1.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以国家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政治上标志着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2.多党
5、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54年全国人大召开后,政协不再代行全国人大职能,但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成为各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它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与民主监督。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受到各民主党派的拥护。中国共产党广泛吸收各民主党派和各界爱国人士参政议政。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即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由
6、当地民族当家作主。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后新中国共成立五个自治区一百多个自治县(旗),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也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三)步入世界外交舞台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2.日内瓦会议1954年,中、苏、美、英、法及有关国家外长,在瑞士的日内瓦举行会议。这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重要的国际会议。会议讨论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
7、题。中国代表团在会议上的积极作用,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3.万隆会议1955年,在印尼的万隆举行国际会议。周恩来在会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万隆会议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课后检测】1、在西方世界日益关注中国的过程中,时代周刊是最典型的代表。这幅图是1949年毛泽东成为时代周刊封面人物的图片,毛泽东能够成为倍受关注的时代周刊人物的主要原因是()A领导中国人民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引发中国社会巨变 B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振兴 C开创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揭开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以新的形象出现在世界舞台2
8、、1954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党内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此话的主要背景是()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颁布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D中共八大召开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修改,或重订。”体现此规定精神的外交政策是()A“一边倒”B“另起炉灶”C不结盟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4、日内瓦会议后,毛泽东就外交问题指出:“关门关不住,不能关,而且必须走出去。”这里,“必须走出去”的战略意义在于()A缓和中苏关系恶化的局面B行使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权力C重建中美战略伙伴关系D发挥在国际关系中应有的作用5、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上海、天津等工业先进地区人均工业产值的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反映出当时中国()A工业发展速度放缓B重工业生产速度加快C工业布局发生变化D工商业改造已经完成参考答案:1、A2、C3、B4、D5、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