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2新课标同步导学高一语文练习:16(苏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83359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新课标同步导学高一语文练习:16(苏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2新课标同步导学高一语文练习:16(苏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2新课标同步导学高一语文练习:16(苏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2新课标同步导学高一语文练习:16(苏教版必修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2新课标同步导学高一语文练习:16(苏教版必修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寒濑(li)蜗牛(w)料峭(qio)湿黏(zhn)B忐忑(t) 黔首(qin) 杉柏(bi) 羯鼓(ji)C仓颉(ji) 蓊郁(wn) 啾啾(qi) 苔藓(xin)D咀嚼(ju) 颊上(xi) 薄荷(h) 唧唧(j)【解析】A“黏”应读nin;C.“啾” 应读ji;D.“颊”应读“ji”,“荷”应读“he”。【答案】B2下列各项书写有误的一组是()A惊悸韵律三番五次石破天惊B霹雳 宛然 潇潇冷雨 蠢蠢而蠕C更迭 岑寂 断柯折枝 乍现即隐D海蛰 惊蜇 淋淋漓漓 春寒料峭【解析】D项,海蛰海蜇,惊蜇惊蛰。【答案】D3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雨是潮潮

2、润润的音乐下在渴望的唇上舔舔那冷雨。B在日式的古屋里听雨,从春雨绵绵听到秋雨萧萧,从少年听到中年,听听那冷雨。C鸟声减了愀愀,蛙声沉了阁阁,秋天的虫吟也减了唧唧。D瓦是最最低沉的乐器灰濛濛的温柔覆盖着听雨的人,瓦是音乐的雨伞撑起。【解析】B项,萧潇;C项,愀啾;D项,濛蒙。【答案】A4下列加点的虚词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握着雨伞,他听那冷雨打在伞上,索性更冷一些就好了。B雨天的屋瓦,浮漾湿湿的流光,灰而温柔,迎光则微明,背光则幽黯。C据说住在竹楼上面,急雨声如瀑布,密雪声比碎玉,而无论鼓琴,咏诗,下棋,投壶,共鸣的效果都特别好。D只有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应当

3、必然长在。【解析】“只有”应改为“只要”。【答案】D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由于海峡阻隔,兄弟分别半个多世纪,如今相见,恍如隔世,虽然都已是年逾古稀之人,也_百感交集,欷歔不已。中学生读诗,可以学到运用语言的技巧,可以提高审美能力,可以发展想象能力,可以_高尚的情操,可以激发爱国热情。_“幸福的家庭都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那么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一定的制度设计来解决不同家庭的不同困难,_有了更加实际的社会意义。A未免陶冶因为所以B难免 熏陶 因为 所以C难免 陶冶 既然 就D未免 熏陶 既然 就【解析】“未免”不能不说是。表示不以为然。“难免”不易避免。“

4、陶冶”一是教化培育,二是怡情养性。“熏陶”被一种思想、品行、习惯所濡染而渐趋同化。两个分句之间是推论因果关系,故应该用“既然就。【答案】C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A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巴掌问题闹成今天这样的局面,主要的责任方是以色列,但巴勒斯坦也有责任。B我拿他当最好的朋友,而他却利用我对他的信任出卖我公司的商业秘密,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C电信体制改革后,手机用户增长的速度超过了固定电话,手机也成为普通百姓几乎是不可或缺的通讯工具。D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和德治从来都是相反相成、相互促进的。德治是从内部约束人,法治是从外部制约人。【解析】D项,德治和法治不是相反对

5、立的,而是相互促进补充的。所以“相反相成”用得不妥,应该为“相辅相成”。【答案】D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而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全国各级政府的领导如果都愿做伯乐,做人才的“月下老”,那么国内的千里之骥也就必然是万千成群了。B这样做,不仅有助于我国煤炭出口,同时也将对国内正在实施的煤炭走向市场的战略举措起到了极好的推动作用。C针对国际原油价格步步攀升,美国,印度等国家纷纷增加了石油储备,我国也必须尽快建立国家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D要听鸡叫,只有去诗经的韵里去找。现在只剩下一张黑白片,黑白的默片。【解析】A项,语序不当,“如果”应该移至句首。B项,不合逻辑,“将”与“了”矛盾。C项,成分残缺,“

6、针对”缺宾语,应在“攀升”后加“的情况”。【答案】D8下列各句没有运用通感修辞的一句是()A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B这一天,我像是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C温柔的灰美人来了,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啊,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D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解析】C项没用通感。A项将听觉转变为内心的感觉。B项将视觉转变为听觉。D项将视觉转变为听觉。【答案】C9下列对本文语言表达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本文在语言上最大的特点是大量使用重叠的手法:叠字、叠词、叠句。B句式上采用长句和短句相结合的方式,

7、短句少则二三字。长句多则二十个字,有的甚至中间不加标点。C长短错落的句式与叠字叠句相结合,造成一种回环往复、连绵不绝的语势和耐人寻味的效果。D运用了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大大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深化了文章的中心。【解析】D项中“深化了文章的中心错。”【答案】D10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篇散文以作者在不同的地方听雨、看雨、体味雨,串连起了一系列人生的感悟,表达了对祖国、对故乡的深深的眷恋之情。B这篇散文以听雨为主线,将横的地域、纵的历史和纵横交错的现实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形象密集、描写瑰丽、情真意浓的美的意境。 C作者采取时空交错的写法:忽而过去,忽而现在,忽而故国,

8、忽而异域,又随时回到台湾,回到厦门街,虽然能够表达诉说不尽的复杂情绪,但是,却给人一种凌乱无章的感觉。D作者凭栏听雨,由自我感觉中梳理出种种雨的意象,并将在冷雨所织出的图案中体味的美妙的神韵与传统文化和古典音乐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人宛如置身雨境,雨声盈耳,雨丝濡目。【解析】C项说“给人一种凌乱无章的感觉”错。【答案】C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听雨的奢侈 林如求近日夜雨,雨水顺着防盗网上的铁皮一层淌下一层,响声随着雨势,时骤时疏,时轻时重,朦胧之中陡生一种静谧、和谐、悠远的美妙情感。就像“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一样,古时的雨与今时的雨自然无太大的区别,今时的雨点拍打树叶、细润花

9、草、敲击河滩、筛落水面的声音与古时也决无二致,所不同的只是对雨声的感受会因人因时因境因情而异。例如,同样是春雨,忧国忧民的诗人杜甫高兴地放声高歌:“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而晚唐的李建勋对春雨的感受就是要复杂得多:“春霖未免妨游赏,唯到诗家自有情。闲忆昔年为客处,闷留山馆阻行行。”春雨所引发的是诗人对过往岁月的一种深情的怀念和咀嚼。南宋词人蒋捷写的那首虞美人听雨,对雨从感怀到慨叹,更是把人生的悲凉况味传达到今,简直痛人心髓。我没有经历过历史上山河破碎、家破人亡那样凄风苦雨的日子,自然也就没有如古人那般“秋来叶上无情雨,白了人头是此声”,对雨声会那么地百感交集和痛彻心髓

10、,可在物质生活匮乏和丰裕时的感受却迥然不同。回想小时住在乡下,恼的就是雨天。雷鸣电闪风狂雨骤,令我怕恐慌万分。因此,每逢雷雨夜,我常龟缩在被窝里,以幼稚的心灵感受大自然的神经,带着惊恐惶惑,迷迷糊糊地进入梦乡。即使是和风细雨,我也不太喜欢。因为我家离学校有好长一段路程。那时,家里穷,没有雨伞,只有一个锅盖大的大竹笠,以它遮阳尚可,遮雨则只遮个头脸,衣裤难免要淋湿。冬春时节没有雨鞋的我雨天赤脚踩在凉冰冰的地上,更难受!所以那时夜半听到嗒嗒的雨声在我绝不是一首抒情诗,它带给我的是一种湿漉漉的难受和一层苦涩涩的无奈。长大以后,我读了许多书,特别是参加工作后,生活渐渐好起来,渐渐地喜欢起雨来了,不仅喜

11、欢风和细雨,而且更喜欢狂风骤雨。因为此时在我看来,只有雨,没有风,没有雷电,也就缺乏了震撼心灵的力度。别的毋庸费言,在中国文学史上,要是只有狂风骤雨,而无雷鸣电闪,恐怕屈原就写不出那奇谲瑰丽的杰作天问。正是大自然的雷电风雨触动了大诗人心灵深处的怨屈、激愤、忧虑、沉痛、苦闷、彷徨、坚贞、无畏才有了这篇流传千古的杰作。由此我也悟出了后世许多大文学家如莎士比亚、巴金、曹禺等所以喜欢写雷写电写风写雨的真谛。身居闹市多年,已经难得再见山村那种雷鸣电闪的豪雨,除了台风登陆,也少见那种狂风拔树的骤雨和暴雨;水泥屋顶也使夜雨没了那种“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韵致,因此每逢雨,我常会因此生出一种遗憾。

12、但我不是喜欢雨,不论是“细声巧作蝇触纸”,还是“大声铿若山落泉”,自是一种难逢的天籁,宁心静气地倾听那淅沥的雨声,对当今污染严重,整日笼罩在电视卡拉OK歌吟声和汽车摩托喧嚣声中的城市人来说,不啻是一种休息、一种调节、一种陶冶、一种享受。那雨声是大自然与你的絮语,它轻轻地搓揉着你的心,消去你因忙忙碌碌争名夺利而生的郁闷和烦乱、疲惫和冷漠,唤醒你回归大自然的亲情,找回你那颗失落的平常心,带给你一分平和的心态,让你变得更加青春妩媚、安详可人,从此迈向生命的圆满。因此,每当久晴不雨时,我就特别盼望着下雨。这时,不论是在白天还是在夜晚,听到那呼呼的风声,就好像在倾听大幕揭开的前奏;听到那嗒嗒的雨声,仿佛

13、是在欣赏一首大自然的赞美诗;而此时的闪电犹如闪烁变幻的舞台灯光,隆隆的雷声自然就是高亢激越的黄钟大吕了如是,我把听雨说成是一场难得的奢侈,你也就不会觉得无稽和过分了吧!11结合全文,简要概括作者不同时期不同境况下听雨的感受。_【解析】注意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听雨的感受由苦涩涩的无奈,到心灵的震颤,再到心情的愉悦的变化过程。【答案】(1)小时候(或物质生活匮乏时),雨是一种湿漉漉的难受和一层苦涩涩的无奈。(2)长大后(或物质生活丰裕时),听雨是一种心灵的震撼。(3)如今,身居闹市,听雨是一种休息、一种调节、一种陶冶、一种享受。(如答“如今听雨陡生一种静谧、和谐、悠远的情感”亦可。)12作者

14、举杜甫、李建勋、蒋捷的例子,在内容上和结构上分别起了什么作用?_【解析】内容上强调了对雨声的感受会因境因情而异,使内容更丰富;结构上宕开一笔,使文章摇曳多姿,也为下文作铺垫。【答案】内容上:强调对雨声的感受会因境因情而异,丰富了雨(或雨声)的文化内涵。结构上:宕开一笔,使文章摇曳多姿;引出下文“我”对雨的好恶,为写对雨的不同感受作铺垫。13作者为什么把听雨说成是一场“难得”的奢侈?_【解析】客观上主要是居住条件发生了变化,失去了听雨的韵致;主观上城市生活的喧嚣使人的心理疲劳,缺少大自然宁静。【答案】客观上:身居闹市,难得再见山村那种雷鸣电闪的豪雨;水泥屋顶使雨声少了美的韵致。主观上:城市的污染

15、和喧嚣,使人们郁闷烦乱,疲惫冷漠,少了平和安详、回归自然的心境(或答“使人们很难宁心静气地倾听雨声”也可)。14正如作者眼中的“听雨”一样,很多曾经熟悉、温暖的往事在身居闹市的现代人眼中都成了“难得的奢侈”,试举一例谈谈你的感受。_【解析】此题是开放性题目,我们平常读过不少类似的文章,例如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梭罗的瓦尔登湖等,可从中受到启发。【答案】可以从倾听大自然的鸟叫声中追求宁静,享受阳光,欣赏山水等自然风光入手作答。15. 阅读下面的文字,用四个短语概括铁路工作人员进行团体订票的主要过程。铁路工作人员事先将用于团体订票的临时客车车票计划输入订票系统,然后分别使用16台电脑对企业申报的订

16、票计划逐一进行审核,审核完成后电脑界面将只显示企业申报的订票计划内容,包括申报批次、乘车日期、乘车站、到站、数量等,而企业代码、企业名称等企业自身的资料则全部屏蔽,工作人员无法知道正在安排的订票计划是哪家企业申报的,类似于高考阅卷,因而避免了个人作弊行为,最后安排计划。_【答案】输入计划(或:输入用于团体订票的临时客车车票计划、输入车票计划)审核计划(或:审核、审核企业申报的订票计划、审核订票计划、审核订票中报) 屏蔽资料(或:屏蔽企业自身的资料、屏蔽企业资料)安排计划。16. 仿照下面的形式,以“春之色”或“夏之色”为句首,另写一组句子。例句:冬之色为寒的白,如瑞雪,如冰块,蕴含了万物的苏醒。仿句:_【答案】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寄寓了人们的希望。夏之色为热的赤,如艳阳,如篝火,意味着激情的投入。.精品资料。欢迎使用。高考资源网w。w-w*k&s%5¥u高考资源网w。w-w*k&s%5¥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