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2023 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历 史 试 题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良渚古城遗址大概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城址”,包括中心的宫殿区、内城、外城和古水系;第二类是“外围水利系统”,包括谷口高坝、平原低坝和山前长堤;第三类是分等级墓地,分成最高等级、第二等级、第三等级和最低等级。据此推断,当时良渚文明A属于母系氏族社会 B处于采集渔猎阶段C呈现早期国家特征 D形成多元一体风格2 秦始皇“吞二周而亡诸侯”,“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使蒙恬
2、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这些举措A凸显了皇帝的独尊地位 B有利于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C加强了对地方官员管理 D维护了封建国家的长治久安3 汉武帝时期颁布“榷酒酤”,规定由官府控制酒的产销,官酿官卖,不准私人自由酿酤。这一政策A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 B规范了私营工商业经营C意在推广节俭的风气 D践行了休养生息的政策4“(北朝)很快便建立起一个统一政府来。而且这一个政府,又不久便创设了许多极合传统理想的新制”,将来全都为隋唐政府所效法与承袭。据此可推知,“新制”包括A三公九卿制 B察举制C三省六部制 D均田制5 他是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位西赴天竺取经求法的大师,是魏晋时期杰出的旅行家和翻译家。
3、他是A法显 B玄奘 C空海 D鉴真6辽史载:“长城以南,多雨多暑,其人耕稼以食,桑麻以衣,宫室以居,城郭以治;大漠之间,多寒多风,畜牧畋(打猎)渔以食,皮毛以衣,转徙随时,车马为家”。该材料可以用来说明A大一统局面最终形成 B猛安谋克制势在必行C南北面官制的合理性 D民族融合进一步发展7 宋代一大批知识分子积极参与现实,参与政治,恪守道德规范,表现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独立的人格意识。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是A儒学复兴运动 B商品经济发展C民族政权并立 D中央集权加强8 卫所制是明代的军事制度,卫是卫所制下最高的军事战术单位。右表是明朝初年部分地区设置卫所的情况。这些卫所的设立主要是为了A配合郑成
4、功收复台湾B防范蒙古人南下C抵御英国的殖民扩张D抗击倭寇的骚扰9 清朝规定奏折由具奏人派遣专人或通过驿站直接送入内宫,由皇帝亲自折阅并用朱笔批示,然后再交来人或通过驿站发回原奏人遵行,中间不必经过任何机构或个人转手。这一做法A使中枢秘书机构发生变化 B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C杜绝了官场营私舞弊现象 D减轻皇帝处理政务的负担10中国历代王朝认为模糊波动的边界有助于鼓励蛮夷的慕化之心,反之会阻断华夏文明价值的扩张;中法战争后,清王朝分别与法、英勘定滇缅、滇越、粤越以及西藏与尼泊尔、东北与日朝之间的边界线。这一变化说明清王朝A坚决维护了领土主权 B抛弃了天朝上国观念C成为列强统治的工具 D疆域意识渐
5、趋近代化11漫画可以通过夸张、变形、象征等手法有效地描绘特定的生活或时事。右图漫画题为疮痍满目,选自 1911年 11 月 9 日出版的盛京时报(日本人创办于沈阳)。该漫画创作的背景是A清王朝的统治土崩瓦解 B北洋时期军阀割据混战C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形成 D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2商会是近代工商业者自发建立的联合组织,积极活跃在近代舞台上,下表是 1915 年部分商会的活动。全科免费下载公众号-高中僧课堂这些活动表明3月中旬上海总商会议董虞洽卿发起成立“劝用国货会”3月中下旬上海商界首先集会讨论抵制日货之事4月初上海总商会开始筹议发起“救国储金”活动5月12日北京总商会向全国各商会发出通电:“政
6、府让步讲和,权利丧失,国几不国”A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B商界积极参与反帝爱国斗争C北洋军阀统治腐败导致民心尽失 D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兴起13右图反映的革命运动A引起了清政府权力结构的变化B是中国社会早期现代化的尝试C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D直接冲击中国旧式官僚体制141942 年,英国泰晤士报报道:“在全世界各个战线一片阴霾之际,中国却给我们带来了黎明的曙光”。这一报道针对的是A平型关大捷 B百团大战 C第三次长沙会战 D孟良崮战役15下表中的史实反映了当时1932 年,全国民众积极支援十九路军抗战;1933 年,东北人民革命军组建,并坚持抗战;1933 年,中国军队在长城沿线抗击
7、入侵日军;1935 年,北平学生掀起“一二九”运动。A全国团结抗战的局面初步形成 B抗日救亡运动高涨C第二次国共合作得以正式实现 D全面抗战路线形成16美国学者胡素珊认为:“中国共产党将自己的利益与中国绝大部分人口的利益紧密联系起来,从而获得了群众的拥护。坚实的群众基础满足了它对粮食和人力的需要,使它与国民党做斗争时有充分的供给”。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史实是共产党A以“三三制”为原则建立政权 B在解放区掀起土地改革运动C领导建立国统区的第二条战线 D率领解放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52 分。第 17 题 14 分,第 18 题 12 分,第 19 题 12 分,第
8、20题 14 分。)17(14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西汉时,江南地区地广人稀、农业落后。但到东汉时期,江南地区水稻亩产量从西汉时期的四石升至东汉时期的约六石。据考古资料显示,江南地区出土了大量东汉时期的陶罐、陶仓等物品,还有铁锸、铁锄、铁犁铧、铁镰等大量铁农具。东汉时期诸多循吏在任期间教化治理,推广农耕技术,兴修水利,极大促进了江南地区农业发展。江南人口迅速增长,垦田多辟,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农业劳动力资源增加,越族等少数民族人民与汉族人民一样成为政府的编户齐民,增加了相互交往和学习的机会和条件,有利于共同从事劳动生产。东汉时期江南地区农业较快发展,是多种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摘编
9、自夏时华东汉时期江南农业发展若干原因探述材料二 北宋立国后,太祖、太宗及其继承者通过强化地方官员劝农督导职责,推广优良品种,废除苛捐杂税等措施重点发展东南经济,这促使当地农业飞速发展。随着麦、粟等旱地作物在南方的推广,东南“专种粳稻”的种植制度得以改变,农作物种植范围得到扩大。东南地区农民利用平原、丘陵山区的各种不同地理条件,开辟出经济作物的专业经营区域。因东南地区民田十之八九种稻,水稻产量大幅度提高,从而使水稻的总产量超过了粟、麦而跃居全国首位。摘编自叶依能宋代东南地区的农业生产与农业政策(1)根据材料一,概括东汉时期江南农业发展的表现。(5 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宋代南方农业发展的特点
10、,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东汉和宋代南方农业发展的共同原因。(9 分)18(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步辇图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现存的一幅十分珍贵的作品,是初唐画家、政治家阎立本的名作,所表现的是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大臣禄东赞向唐太宗李世民请婚的场面。画中坐辇者唐太宗威严和睦、神情庄重,形象高大;其身侧的宫女身形娇小,或执扇或抬辇,呈众星拱月般簇拥在唐太宗周围。画面左侧第一人和第三人为翻译官和典礼官;左侧第二人为使臣禄东赞,他拱手站立、身形瘦健,目光诚挚谦恭。步辇图无论是在创作内容、表现技法,还是在画面布局,人物造型等方面,都显示了画家的深厚功力和高超的绘画技艺,堪称中国绘画史上的经典
11、。从图文材料中提取三个有效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说明。(要求:所提取信息有效,表述成文,论据准确,逻辑清晰)19(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本年夏间,拳匪构乱,开衅友邦。朕奉慈驾西巡,京师云扰。迭命庆亲王奕劻、大学士李鸿章作为全权大臣,便宜行事,与各国使臣止兵议款。昨据奕劻等电呈各国和议十二条大纲,业已照允。仍电饬该全权大臣将详细节目悉心酌核,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节选自 1901 年 2 月 14 日上谕提取材料信息,并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 20 世纪初中国历史的史料价值。20(14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时表示,要以中华民国国民
12、的身份致力于两件事,一是享中华民国“国民之自由”,一是尽中华民国“国民之本分”,即发展实业,为实现全民共享幸福和安乐打基础。1923 年以后,他认为,在辛亥革命以后十二年之中,人民不但是没有享民国的幸福,并且年年都是受痛苦,“就是由于革命没有成功”,“军阀之专横,列强之侵蚀,日益加厉,令中国深入半殖民地之泥犁地狱”。摘编自胡雪莲、邱捷孙中山对辛亥革命的回顾与反思材料二 抗战时期国民党认为纪念辛亥革命就应“完成辛亥革命之目标,发扬辛亥革命之精神”, 因此“吾人必驱逐日寇收复失地,始可谓完成先烈( 指辛亥先烈) 之志事”。国民党认为要完成中国革命应从辛亥革命中吸取教训,“革命决不能中途妥协”。中共
13、把抗日战争视为辛亥革命事业的继续,认为孙中山在辛亥革命时期把各方革命力量组织联合在一起并能互相尊重、互相策勉,“这种伟大的革命精神,正是目前中国所极端需要的”。辛亥革命的惨痛教训,却可以为中国的民族抗战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必须发动广大民众起来参加战争”,不能因为日军暂时优势而发生动摇的妥协倾向。摘编自夏卫东政治符号:辛亥革命与近代国共关系(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思想认识发生的变化,并分析这一变化对中国革命的影响。(6 分)(2) 根据材料二,概括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在“纪念辛亥革命”认识上的异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他们形成一定共识的意义。(8 分)20222023 学
14、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历 史 试 题总分:100 分 考试时间:75 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C 2.B 3.A 4.D 5.A 6.C 7.A 8.D 9.B 10.D11.A 12.B 13.C 14.C 15.B 16.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52 分。第 17 题 14 分,第 18 题 12 分,第 19 题 12 分,第20 题 14 分。)17. (1)表现:粮食产量提高;粮食储存增加;铁农具广泛使用;耕地面积扩大; (5分)(2)特点:种植制度改变;
15、经济作物种植专业化;水稻产量大幅度提高 (3分)原因: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政府重视农业发展的政策;地方官的教化治理;北方人口南迁;南方社会相对稳定,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比较优越。 (6分)18.信息提取说明画面主要表现吐蕃赞普松赞 干布派大臣禄东赞向唐太宗 李世民请婚的场面 (1分)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开明, 出现“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对 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于吐蕃松赞干布。唐蕃和亲,促进了汉藏的 友好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画作表现了汉藏一家亲的主题,成为唐代民族关系发展的重要反映。 (3 分)唐太宗威严和睦、神情庄重, 形象高大; 宫女众星拱月; 禄东赞拱手站立
16、、身形瘦健,目光诚挚谦恭。(2 分,任意两点)从人物的姿态、比例看,画面体现了不同人物的身份特征和尊卑等级,极力突出唐太宗的至高无上的权威,塑造唐太宗开明威仪的形象。封建社会皇权至上,身为唐代政治家又是画家的阎立本在画作中不免要体现这一社会特点。 (2分)无论是在创作内容都显 示了画家的深厚功力和高超 的绘画技艺,堪称中国绘画 史上的经典 (1 分)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推动唐朝文化艺术达到新的高峰。步辇图不仅具有较高历史价值,还有较高的艺术价值。(2分)总之,步辇图是历史真实事件的艺术再现,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珍贵作品。 (1分)19.角度信息提取史料价值材料来源材料选自 1901 年颁布
17、的“上谕”(1 分)该材料属于原始史料,对研究中国近代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具有较高的史料价 值 (1 分)材料内容“拳匪构乱,开衅友邦。” 反映清政府 将战争责任推卸给义和团 (2分)可用于研究清政府对义和团 态度的转变 (1 分)这段档案文献 材料是 20 世纪 初民族危机加 深,清政府统治 走向末路的缩 影 (1 分)“朕奉慈驾西巡,京师云扰”“命庆亲 王奕劻、大学士李鸿章作为全权大 臣电呈各国和议十二条大纲,业已 照允。”反映了光绪和慈禧仓皇西逃、 指定奕劻和李鸿章与列强议和 (2分)可用于研究辛丑条约签订的背景 (1分)“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反映了清朝统治者卖国求生、丧权辱国,成为“洋人的朝廷”的嘴脸 (2分)可用于研究清政府治理能力的丧失、清政府统治覆亡的 必然性 (1 分)20.(1)变化:从认为辛亥革命已经成功变为认识到革命没有成功,中国仍处于半殖民地社会;从以发展实业为主要任务变为认识到要反对军阀专制和列强侵略。(4 分)影响:推动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国民革命运动兴起。(2 分)(2)同:都认为抗日战争是辛亥革命的继续;继承辛亥革命的精神;吸取辛亥革命的教训。(3 分)异:共产党强调发动人民进行斗争,继承辛亥革命的联合斗争精神。(2 分)意义:有利于巩固国共合作关系;有利于巩固和壮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有利于树立持久抗战、不妥协的理念。(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