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北京市人大附中2020届高三生物12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82936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96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人大附中2020届高三生物12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北京市人大附中2020届高三生物12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北京市人大附中2020届高三生物12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北京市人大附中2020届高三生物12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北京市人大附中2020届高三生物12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北京市人大附中2020届高三生物12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北京市人大附中2020届高三生物12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北京市人大附中2020届高三生物12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北京市人大附中2020届高三生物12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北京市人大附中2020届高三生物12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北京市人大附中2020届高三生物12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北京市人大附中2020届高三生物12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北京市人大附中2020届高三生物12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北京市人大附中2020届高三生物12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北京市人大附中2020届高三生物12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北京市人大附中2020届高三生物12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北京市人大附中2020届高三生物12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北京市人大附中2020届高三生物12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北京市人大附中2020届高三生物12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北京市人大附中2020届高三生物12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北京市人大附中2020届高三生物12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9页
北京市人大附中2020届高三生物12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9页
北京市人大附中2020届高三生物12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9页
北京市人大附中2020届高三生物12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9页
北京市人大附中2020届高三生物12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29页
北京市人大附中2020届高三生物12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29页
北京市人大附中2020届高三生物12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29页
北京市人大附中2020届高三生物12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29页
北京市人大附中2020届高三生物12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29页
第29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北京市人大附中2020届高三生物12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是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的有机物B. 生长素和赤霉素均能促进植物细胞的伸长C. 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是不相同的D. 激素传递信息,但不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答案】A【解析】【分析】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元素;植物激素主要有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乙烯和脱落酸等,它们对植物各种生命活动起着不同的调节作用。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生长、促进果实发育、促进插枝生根、防止落花落果;赤霉素有促进茎的伸长、引起植株快

2、速生长、解除休眠和促进花粉萌发等生理作用;脱落酸能抑制植物的细胞分裂和种子的萌发,促进花、果实、叶的脱落;乙烯能增强细胞膜的透性和酶的活性,加强果实细胞的呼吸作用,促进果实中有机物的转化,从而促进果实的成熟,还能刺激叶子脱落、抑制茎的伸长。【详解】植物激素是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并非都是促进生长发育,如脱落酸促进叶和果实的脱落,A错误;生长素和赤霉素均能促进细胞的伸长,进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B正确;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是不相同的,根对生长素反应比较敏感,茎对生长素反应比较迟钝,C正确;激素能传递信息,但不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而是起调节代谢的作用,D正确

3、。故选A。【点睛】本题综合考查植物激素的知识,要求学生理解并分析某些植物激素的作用原理和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属于理解层次。2.南瓜的矮生型突变体可分为激素合成缺陷型和激素不敏感型两种类型,研究人员以某一种矮生南瓜突变体为实验材料,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计算茎伸长量需要测量激素处理前后南瓜茎的长度B. 1. 5mmol/L赤霉素对正常南瓜的促进作用约为5mol/L生长素的两倍C. 赤霉素和生长素对正常南瓜的生理作用均具有两重性D. 实验结果表明该矮生南瓜突变体是激素不敏感类型【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两图可推知,赤霉素和生长素都可以促进正常南瓜茎的生长,但生

4、长素的促进作用具有两重性,体现正常南瓜茎对其敏感性更高。如果激素对南瓜茎作用后,南瓜茎有所改变,说明是激素合成缺陷型突变体;如果南瓜茎没有任何改变,说明不是。【详解】A. 计算茎伸长量需要测量激素处理前后南瓜茎的长度,进行对比得出结论,A正确;B. 激素的促进作用效果要比较茎伸长量和对照组数据的差值,1. 5mmol/L赤霉素促进作用约为16(31-15)mm,5mol/L生长素的促进作用约为8(22-14)mm,故1. 5mmol/L赤霉素对正常南瓜的促进作用约为5mol/L生长素的两倍,B正确;C. 据表分析可知,赤霉素对正常南瓜的生理作用不具有两重性,生长素对正常南瓜的生理作用均具有两重

5、性,C错误;D. 矮生南瓜突变体用赤霉素及生长素处理前后茎伸长量基本不变,表明该矮生南瓜突变体是激素不敏感类型,D正确。故选C。3.为探究生长素和乙烯对某植物生长的影响,科学家在该植物某一生长周期内,发现茎中两种激素的含量和茎段生长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推测正确的是A. 茎的伸长与生长素的促进作用有关,与乙烯无关B. 生长素浓度达到一定值时,可能促进乙烯的合成C. 生长素促进乙烯合成,两者对茎段生长有协同作用D. 图中a、b两个时刻,该植物茎段的生长速度相同【答案】B【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当植物茎中生长素的含量达到M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当茎中乙烯的含量达到一定浓度时,反过来会抑制生长素的合成

6、。【详解】A.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中各种激素是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共同起作用的,茎的伸长与生长素的促进作用有关,与乙烯有关,A错误;B.据图分析,生长素浓度增大到一定值,即M时,会促进植物茎中乙烯的合成,B正确;C.据图分析,生长素促进乙烯合成,两者对茎段生长有拮抗作用,C错误;D.图中a、b两个时刻,该植物生长素的含量相同,但a点能促进植物生长,b点植物基本不生长,D错误。 故选B。【点睛】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考查植物激素间的相互关系,意在强化学生对相关植物激素的作用的理解与运用。4.进行肌肉注射药物时,药液进入人体后作用于靶细胞所经过的一般途径是A. 血液组织液淋巴组织液靶细胞B. 淋巴血浆组织液血

7、浆靶细胞C. D. 【答案】C【解析】【分析】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血浆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形成组织液,组织液也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形成血浆,组织液还可以穿过毛细淋巴管壁形成淋巴,淋巴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浆。【详解】肌肉注射时,药液首先进入组织液,由组织液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浆和穿过毛细淋巴管壁进入淋巴,随淋巴循环进入血浆,血浆中的药液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组织,进入组织液进而进入靶细胞发挥作用。故选:C。【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组成,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内液之间的动态关系,对应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内液之间的动态关系的理解应用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重点考查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释生物现

8、象的能力。5.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 激素弥散在内环境中,一经靶细胞接受即被灭活B. 大面积烧伤易引起感染的原因是特异性免疫能力降低C. 脑干内有呼吸中枢、语言中枢等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D. 病毒侵入机体后,体内的吞噬细胞和浆细胞都有识别功能【答案】A【解析】【分析】1、激素释放进入血液被运送到全身各个部位,虽然他们与各处的组织、细胞有广泛接触,但有此激素只作用于某些器官、组织和细胞,这称为激素作用的特异性,被激素选择作用的器官、组织和细胞,分别称为靶器官、靶组织和靶细胞,激素与受体相互识别并发生特异性结合,经过细胞内复杂的反应,从而激发出一定的生理效应。2、三个唯一:唯一

9、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B细胞、记忆B细胞都不能产生;唯一没有识别功能的细胞是浆细胞;特异性免疫中除浆细胞外,唯一没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细胞是吞噬细胞,其余免疫细胞都有特异性识别功能。【详解】A.激素弥散在全身的体液中,一经靶细胞接受发挥作用后即被灭活,A正确;B.大面积烧伤,主要是皮肤烧伤,皮肤属于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故大面积烧伤易引起感染的原因是非特异性免疫能力降低,B错误;C.脑干内有呼吸中枢,语言中枢在大脑皮层,C错误;D.病毒侵入机体后,体内的吞噬细胞有识别功能,浆细胞不具有识别抗原的能力,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情况,激素由内分泌腺分泌的,在激

10、素同受体结合后,激素原本的结构发生了改变,不再具有原来激素具有的生物学效应,就叫做灭活,激素调节的三个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6.采指血时,人会感觉疼痛但不缩手。在此过程中不会发生A.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单向传导B. 突触后膜受体将化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C. 低级中枢受大脑皮层控制D. 接受信号的神经元均产生了兴奋【答案】D【解析】【分析】神经调节的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构成,兴奋在反射弧上单向传递,兴奋在突触处产生电信号到化学信号再到电信号的转变。【详解】A.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此过程

11、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单向传导,A正确;B.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需要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突触后膜受体将化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B正确;C.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受到高级中枢大脑皮层的控制,C正确;D.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而不缩手,所以缩手反射的反射弧中传出神经受到抑制,不会产生兴奋,D错误。故选:D。7.很多学校已经正式启动了中小学冰雪运动项目,许多学生已亲身体验了冰雪课程的魅力。下列对同学们在滑雪期间经历的过程,叙述正确的是A. 运动中机体产热量增加散热量随之增加B. 冷觉感受器将兴奋传递到下丘脑形成冷觉C. 寒冷引起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增多D. 代谢使滑雪

12、过程中同学的血糖持续下降【答案】A【解析】【分析】1、人体体温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因为产热过程和散热过程维持相对平衡的缘故,因此,无论是体温低于或高于正常值,都同时具有产热和散热过程,在任何环境条件下,体温调节的都有神经和激素参与调节。2、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详解】A.运动中肌肉收缩,机体产热量增加,人是恒温动物,产热=散热,散热量随之增加,A正确;B.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B错误;C.寒冷引起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多,促甲状腺激素由垂体分泌,C错

13、误;D.滑雪过程中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同学们的血糖含量维持相对稳定,D错误。故选A。8.已知如图中神经元a、b与痛觉传入有关,神经元c能释放神经递质脑啡肽(有镇痛作用)。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A. 痛觉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会引发神经元a释放乙酰胆碱B. 神经元c兴奋会释放脑啡肽从而引起乙酰胆碱释放量增加C. a与结合的受体和b与乙酰胆碱结合的受体不同D. 脑啡肽和乙酸胆碱均可引起突触后膜电位的改变【答案】B【解析】【分析】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的,突触小体含有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有兴奋性和抑制性两种,受到刺激以后神经递质由突触小泡运输到突触前膜与其融合,递质以胞吐的方式排放

14、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详解】A.痛觉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会引发神经元a释放兴奋性递质乙酰胆碱,A正确;B.脑啡肽有镇痛作用,所以c细胞分泌的脑啡肽会引起a细胞乙酰胆碱释放量减少,从而阻碍痛觉信息传递,B错误;C.a上与脑啡肽结合的受体和b上与乙酰胆碱结合的受体的本质都是蛋白质,受体具有特异性,与其结构不同有关,C正确;D.无论递质传递的是兴奋或是抑制信号,都是通过膜电位变化实现的,乙酰胆碱能使b膜电位发生改变,而脑啡肽起抑制作用,会使a膜静息电位加强,都会改变膜电位,D正确。故选:B。9.饮水不足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增加,调节肾小管和集

15、合管细胞对水分的重吸收,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DH由垂体合成并释放到血液,运输至靶细胞B. 结合ADH的受体促进处ATP水解为M蛋白供能C. M蛋白促进处融合过程增加膜上水通道蛋白数量D. H2O通过自由扩散进入B侧肾小管和集合管腔内【答案】C【解析】【分析】水平衡的调节:1、当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增强,致使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增强。2、当机体饮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致使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详解】A.A

16、DH由下丘脑合成和分泌最后由垂体释放到血液,运输至靶细胞,A错误;B.由题图分析可知,处ATP水解并环化成cAMP,是给M蛋白传递信号的,B错误;C.由题图分析可知,M蛋白促进胞吐过程,通过膜融合增加膜上水通道蛋白的数量,C正确;D.H2O通过协助扩散,进入肾小管和集合管腔内(B侧),D错误。故选C。10.下列关于人在夏季进行快走、慢跑等有氧运动时,机体不会发生的是( )A. 通过神经调节,增加汗腺分泌活动B. 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液生成减少C. 产生大量乳酸,血浆pH明显降低D. 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维持血糖稳定【答案】C【解析】人在夏季进行快走、慢跑等有氧运动时,机体通过神经调节,增加汗

17、腺分泌活动。由于机体通过排汗丢失大量的水分,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液生成减少,故A、B项不符合题意;有氧运动时,机体以有氧呼吸为主,避免了机体因剧烈运动导致氧的不足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另外,由于缓冲物质的存在,即使有乳酸进入血液,血浆pH也不会明显降低,故C项符合题意;快走、慢跑等运动机体耗能增加,能量主要来自葡萄糖的氧化分解,致使血糖浓度降低,进而导致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维持血糖稳定,D项不符合题意。11.大豆中含有大豆异黄酮,其分子结构与人雌激素相似,进入人体后能发挥微弱的雌激素效应。下列对大豆异黄酮的推测,错误的是A. 可缓解雌激素水平降低者的症状B. 能

18、与人雌激素受体特异性结合C. 可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靶细胞D. 会引起促性腺激素分泌量增加【答案】D【解析】【分析】性激素的分级反馈调节:下丘脑通过释放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来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则可以促进性腺的活动,合成和释放性激素,当性激素达到一定浓度后,这个信息又会反馈给下丘脑和垂体,从而抑制两者的活动,这样性激素就可以维持在相对稳定水平。【详解】A.由于大豆异黄酮,其分子结构与人雌性激素相似,进入人体后能发挥微弱的雌性激素效应,故可缓解雌性激素水平降低者的症状,A正确;B.由于大豆异黄酮发挥微弱的雌性激素效应,能与人雌性激素受体特异性结合,B正确;C.大豆异黄酮分子结

19、构与人雌激素相似,雌激素的成分是固醇,是小分子脂质,可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靶细胞,C正确;D.大豆异黄酮进入人体后能发挥微弱的雌性激素效应,故通过反馈调节会引起促性腺激素分泌量减少,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性激素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分级调节的过程;识记下丘脑是内分泌调节的枢纽;明确当性激素分泌过多时就会进行负反馈调节。12.若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机体不会发生的是A. 流感病毒在内环境中增殖B. B细胞和T细胞的增殖分化C. 效应T细胞识别靶细胞D. 产生针对该病毒的记忆细胞【答案】A【解析】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A项错误;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可以引起特异性免

20、疫,引起B细胞和T细胞的增殖分化,B项正确;效应T细胞可特异性识别靶细胞,并使之裂解,C项正确;特异性免疫可产生针对该病毒的记忆细胞,D项正确。13.如图为某淋巴细胞发育成熟和增殖分化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甲发育为乙的主要场所是淋巴B. 乙增殖分化为丙需要抗原刺激C. 丙表面具有特异性抗原受体D. 丙在二次免疫中具有较强的分裂能力【答案】B【解析】【分析】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构成,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和集中分布的场所,免疫细胞有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淋巴细胞有B细胞和T细胞,淋巴细胞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B细胞在骨髓成熟,T细胞转移到胸腺成熟,免疫活性物质是

21、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B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其中浆细胞的作用是产生相应的抗体。由图分析可知,丙细胞产生抗体,判断出丙是效应B细胞(浆细胞),甲是骨髓造血干细胞(淋巴干细胞),乙是B细胞。【详解】A.甲发育为乙(B细胞)的场所在骨髓,A错误;B.乙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增殖分化为丙浆细胞和记忆细胞,B正确;C.丙(浆细胞)没有识别抗原的作用,细胞表面没有特异性抗原受体,C错误;D.丙浆细胞表面没有抗原受体,也丧失了分裂能力,D错误。故选B。14.用含不同剂量制剂的饲料饲喂健康小鼠,一段时间后给小鼠注射绵羊红细胞,测定小鼠血清中溶血素(针对绵羊红细胞的抗体

22、,能导致其溶解)的含量得到如图结果。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 实验中用到的绵羊红细胞相当于抗原B. 浆细胞分泌溶血素有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C. 溶血素导致红细胞溶解的过程属于细胞免疫D. 中剂量的制剂对小鼠免疫机能的增强作用最大【答案】C【解析】【分析】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其具体过程如下:【详解】A.实验中用到的绵羊红细胞为异体物质,相当于抗原,A正确;B.溶血素即为抗体,是由浆细胞合成的,其分泌过程通过胞吐,有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B正确;C溶血素能导致绵羊红细胞溶解,这个过程属于体液免疫,C错误;D.据柱形图可知,中剂量的该制剂对小鼠免疫机能的增强作用最大,D正确。故选:C。15.

23、利用“双抗夹心法”检测患者血液里促卵泡激素的含量,原理如下图所示。检测之前,将“抗体1”固定在支持物上,加入待测样本待其充分结合后冲洗掉未结合的蛋白,再加入“抗体2”,抗体2上标记的酶可催化底物发生颜色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抗体1和抗体2的氨基酸序列一定相同B. 加入抗体2以后需要再次进行冲洗C. 需设置不同浓度的促卵泡激素检测结果的标准曲线D. 反应体系中颜色越深说明待测样品中激素水平越高【答案】A【解析】【分析】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构成,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和集中分布的场所,免疫细胞有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淋巴细胞有B细胞和T细胞,淋巴细胞起源于骨髓造血

24、干细胞,B细胞在骨髓成熟,T细胞转移到胸腺成熟,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抗体和抗原特异性结合。【详解】A. 抗体参与特异性免疫,只能针对特定抗原,具有特异性,抗体1和抗体2的氨基酸序列不一定相同,A错误;B. 加入抗体2以后需要再次进行冲洗,显示抗体2上标记的酶可催化底物发生颜色反应,B正确;C. 本实验需设置不同浓度的促卵泡激素检测结果的标准曲线做对照,C正确;D.待测样品反应体系中激素水平越高,抗体2上标记的酶可催化底物发生颜色反应越深,D正确。故选A。1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A. 2019年底北京市常住人口性别比例为1. 07:1

25、B. 北京市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逐年增加C. 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D. 薇甘菊的入侵,导致榕树种群死亡率升高【答案】C【解析】【分析】种群的数量特征:1、种群的密度; 2、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3、种群的年龄组成 ;4、性别比例;5、迁入率和迁出率。种群的空间特征:1、均匀分布;2、随机分布;3、集群分布。【详解】A.2013年底北京市常住人口性别比例为1.07:1是对种群性别比例的描述,属于种群数量特征,A正确;B.近年来,北京市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增大,是对种群年龄组成的描述,属于种群数量特征,B正确;C.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描述的是种群的空

26、间特征,不属于种群数量特征,C错误;D.薇甘菊的入侵,导致松树种群死亡率升高描述的是种群的死亡率,属于种群数量特征,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种群数量特征,试题相对简单,属识记内容,应理解加记忆并举,主要区分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17.新挖的池塘里放养了一群鱼苗,调查发现其种群密度增长的情况近于S型曲线的增长模型。下列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A. 种群刚迁入时会有一个缓慢增长期B. 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快C. 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年龄组成属于稳定型D. 种群数量在达到K值之前和“J”型增长一致【答案】D【解析】【分析】1、“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

27、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2、“S”型曲线:是受限制的指数增长函数,描述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的真实生物数量增长情况,存在环境容纳的最大值K。【详解】A. 种群刚迁入时有一个适应过程,会有一个缓慢增长期,A正确;B. 近于S型曲线的增长的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快,B正确;C. 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年龄组成属于稳定型,种群密度维持相对稳定,C正确;D.刚刚迁入的种群由于环境资源状况比较理想,在最初时期有可能出现类似“J”型曲线的增长,但绝对不可能持续到K值时期,D错误。故选D。18.初级生产量是指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生物量是指净生产量在某一调查时刻前的积累量。下图显示

28、森林群落演替过程中初级生产量和呼吸量的变化。据下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呼吸量是指群落中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呼吸作用的总量B. 群落演替至成熟阶段时,初级生产量与呼吸量大致相等C. 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生物量不断增加,最终达到最大并保持稳定D. 为保持原有演替方向,应将每年的釆伐量控制在当年增加的生物量以内【答案】A【解析】【分析】据图分析,森林群落演替过程中,初级生产量和呼吸量先增加后基本不变。【详解】A.呼吸量是指群落中生产者、各级消费者和分解者呼吸作用的总量,A错误;B.据图分析,群落演替至成熟阶段时,初级生产量与呼吸量大致相等,B正确;C.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生物量不断增加,最终达到最

29、大并保持稳定,C正确;D.每年的采伐输出量控制在当年增加的生物量以内,可保持原有演替方向,D正确。故选A。19.由于农田存在,棠种松鼠被分隔在若干森林斑块中,数量逐年下降。人工生态通道可以起到将森林斑块彼此连接起来的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农田没有垂直结构,缺乏松鼠适宜的栖息地B. 不同森林斑块中的松鼠属于不同种群,基因交流困难C. 生态通道的建立有利于保护该种松鼠遗传多样性D. 可用标志重捕法检查生态通道建立后对松鼠的保护效果【答案】A【解析】【分析】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垂直结构上有明显的分层现象。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

30、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A.农田也有垂直结构,但比森林简单,农田确实缺乏松鼠的栖息地,A错误;B.松鼠的活动区域已经被分隔,说明产生了地理隔离,属于不同的种群,地理隔离导致基因交流困难,B正确;C.生态通道有利于松鼠的迁移,有利于基因交流,因此有利于保护基因多样性,C正确;D.种群密度是检查保护效果的基础,松鼠的种群密度可以使用标志重捕法进行统计,D正

31、确。故选A。20.森林群落中由于老龄树木死亡造成林冠层出现空隙,称为林窗。研究者调查了某森林中林窗下与林下的土壤动物群落,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据此不能推断出A. 在各层次中林窗的土壤动物丰富度均高于林下B. 光照同时影响土壤动物群落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C. 林窗下和林下土壤动物种类均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D. 林窗下和林下不同层次的土壤动物种群密度不同【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柱形图:随着枯落物层的深度的增加,土壤动物种类数逐渐减少,但林窗和林下不同层次的土壤动物种群密度不相同,在各层次中林窗的土壤动物丰富度均高于林下。【详解】A.由图可知,在各层次中林窗的土壤动物丰富度(种类数)均高于林下,

32、A正确;B.林窗和林下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距离地表的深度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随着枯落物层的深度的增加,土壤动物种类数逐渐减少,由此可知光照明显影响了土壤动物群落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B正确;C.由图可知,林窗和林下土壤动物种类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C正确;D.由图可知,图中只统计了土壤动物的种类数(物种丰富度),没有关于种群密度的数据,不能得出林窗和林下不同层次的土壤动物种群密度不相同的结论,D错误;故选D。21.独脚金内酯是近年新发现的一类植物激素。为了研究独脚金内酯类似物GR24和生长素类似物NAA对侧枝生长发育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以下实验,结果如下。(1)生长素是由植物体_(填写产生部位

33、)产生的,合成它的前体物是_。(2)科研人员切下带有侧枝的主茎后浸泡在蒸馏水中的目的是减少_. ,如图1所示,对主茎(非成熟组织)处理时,NAA应加入固体培养基_(填“A”或“B”)。(3)利用图1装置,分别做了四组实验,结果如图2. 实验结果表明:单独使用GR24对侧枝生长几乎不起作用;单独使用NAA对侧枝生长起着_作用。综合图2的结果,GR24影响侧枝生长的作用机制是_。(4)依据图2的结果,科研人员提出一个假设:生长素沿主茎运输时,GR24会抑制侧芽的生长素向外(主茎)运输。为验证该假设,仍采用图1的切段进行实验。请在下表的中填写相应处理内容,完成实验方案。组别处理检测实验组在主茎上端施

34、加NAA在侧芽处施加在固体培养基中施加主茎下端放射性的含量对照组同上同上在固体培养基中不加_; _。若检测结果为_,则支持科研人员提出的假设。【答案】 (1). 顶芽、幼叶、胚(发育中的种子) (2). 色氨酸 (3). 切段中内源激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 A (5). (3)抑制; (6). 通过促进NAA的作用进而抑制侧枝生长 (7). 适量放射性的NAA(生长素) (8). 加入适量的GR24 (9). 实验组下端放射性标记物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解析】【分析】分析图2:结果表明:单独使用GR24对侧枝生长几乎不起作用,单独使用NAA对侧枝生长起着抑制作用,据此推测GR24影响侧枝生

35、长的作用机理是:通过促进NAA的作用进而抑制侧枝生长。分析表格:本实验是验证在顶芽产生的生长素沿主茎极性运输时,GR24会抑制侧芽的生长素向外运输的假设,自变量为是否加GR24,放射性标记的NAA(或生长素)可以跟踪激素的运输情况,因此:实验组:在主茎上端施加NAA,在侧芽处施加放射性标记的NAA(或生长素),在固体培养基中加入GR24;对照组:在主茎上端施加NAA,在侧芽处施加放射性标记的NAA(或生长素),在固体培养基中不加入GR24。【详解】(1)生长素是植物体内产生的,对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生长素是由植物体顶芽、幼叶、胚(发育中的种子)产生的;合成它的前体物是色氨酸。(2)

36、科研人员切下带有侧枝的主茎后浸泡在蒸馏水中的目的是减少切段中内源激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如图1所示,由于生长素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即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故对主茎(非成熟组织)处理时,NAA应加入图1中固体培养基A。(3)利用图1装置,分别做了四组实验,结果如图2,结果表明:单独使用GR24对侧枝生长几乎不起作用,单独使用NAA对侧枝生长起着抑制作用;据此推测GR24影响侧枝生长的作用机理是:通过促进NAA的作用进而抑制侧枝生长。(4)本实验是验证在顶芽产生的生长素沿主茎极性运输时,GR24会抑制侧芽的生长素向外运输的假设,自变量为是否加GR24,放射性标记的NAA(或生长素)可以跟

37、踪激素的运输情况。实验组:在主茎上端施加NAA,在侧芽处施加放射性标记的NAA(或生长素),在固体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GR24;对照组:在主茎上端施加NAA,在侧芽处施加放射性标记的NAA(或生长素),在固体培养基中不加入适量的GR24;检测主茎下端的放射性强弱。若检测结果为实验组下端放射性标记物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则支持科研人员提出的假设。【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植物激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题图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22.药物成瘾已成为不容忽视的医学和社会问题。科研人员针对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在药物成瘾中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下图是谷氨酸

38、突触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1)如图所示,突触前神经元受到刺激后,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谷氨酸到_,与突触后膜上的_结合,这种受体是_,开放后导致钠离子内流,使突触后与药物成瘾相关的神经元产生兴奋。同时,谷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的NMDA受体结合,可以将Mg2+ 从通道移出,Ca2+ 内流后_催化生成NO,通过_(填写跨膜运输方式)到突触前神经元,增强药物成瘾的效应。这一过程属于_(正/负)反馈调节。(2)为研究吗啡和人工合成大麻素(HU210)联合使用对谷氨酸传递效率的影响,科研人员利用两种成瘾药物在大鼠中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图。由甲组实验结果可知,注射吗啡能_。1小时后再注射HU21

39、0,突触后神经元_。与甲组相比,乙组实验结果显示:注射HU210之后再注射吗啡引起的_均有所降低,说明先注射HU210再注射吗啡可以减少吗啡作用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_对突触传递的影响明显不同。【答案】 (1). 突触间隙 (2). AMPA (3). 钠离子通道 (4). 促进钙调蛋白作用进而促进nNOS酶 (5). 自由扩散 (6). 正 (7). 加强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并长时间保持 (8). 兴奋提高(并持续) (9). 兴奋强度及持续时间 (10). 吗啡和HU210联合使用时注射的先后顺序不同【解析】【分析】1.题图分析:图中AMPA和NMDA是突触后膜的两种识别谷氨酸的受体,钙调蛋

40、白能调节精氨酸转变为瓜氨酸和NO,而NO又不断作用于突触小泡释放谷氨酸。2.图中甲组表示先加吗啡+溶剂M,后加HU210+溶剂N,而乙组表示添加的顺序相反,观察结果可知,对突触传递效率的影响效果明是不同的。【详解】(1)如图所示,突触前神经元受到刺激后,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谷氨酸到突触间隙;释放的谷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的AMPA受体结合;这种受体是钠离子通道,开放后导致钠离子内流,使突触后与药物成瘾相关的神经元产生兴奋。同时,谷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的NMDA受体结合,导致Mg2+从Ca2+通道移出,Ca2+能够通过离子通道进入突触后神经元,随着Ca2+内流胞内Ca2+浓度升高,会促进钙调蛋白作

41、用进而促进nNOS酶活性,生成大量NO;进一步自由扩散至突触前膜内;促进谷氨酸的释放,进而增强药物成瘾的效应,该过程属于正反馈调节。(2)由甲组实验结果可知,注射吗啡数分钟后,能迅速增加突触后神经元兴奋电位,加强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并长时间保持;1小时后再注射HU210,突触后神经元兴奋电位的幅值在短期内仍有持续上升趋势,兴奋性提高(并持续)。与甲组相比,乙组实验结果表明:先注射HU210后再注射吗啡,吗啡引起的兴奋强度及持续时间均有所降低,说明HU210对吗啡的作用程度及持续时间起抑制作用,说明先注射HU210再注射吗啡可以减少吗啡作用的效果。对照甲乙两图的结果可知,吗啡和HU210联合使用时

42、注射顺序不同对突触传递效率的影响效果明是不同。【点睛】本题主要通过实验考查神经兴奋的传递过程,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学会对实验的分析能力。23.甲、乙、丙三人在一次社区健康日活动中检测出血糖超标,为弄清是否患糖尿病,依据规范又进行了进一步检测。图1、图2所示为空腹及餐后测定的血糖及胰岛素浓度(糖尿病血糖浓度标准为:空腹7. 0mmol/L,餐后2h11. lmmol/L)。请回答下列问题:(1)正常人进食后需糖浓度上升,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多。胰岛素可促进_,可抑制_。(2)一次性摄入糖过多也会导致血糖超标,但是一段时间后血糖会维持在正常的范围内。简述这种稳态得以维持的内分泌调节原理是_。(

43、3)据图1初步判断_是糖尿病患者,判断依据是_。糖尿病患者常因血糖浓度升高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位于_的渗透压感受器,最终在_产生渴感,表现为多饮。(4)进一步检查发现,乙体内存在某种异常抗体。结合图1和图2分析,推测乙产生糖尿病症状的原因是_。(5)目前我国有近1亿的糖尿病患者存在像患者甲的症状,请为这些患者列举具体的应对糖尿病的措施:_。【答案】 (1). 细胞摄取、贮存、利用葡萄糖 (2). 糖原分解、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3). 血糖直接作用于胰岛,使胰岛细胞释放的胰岛素增加,胰岛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减少,导致血糖浓度降低;当血糖浓度下降后,刺激胰岛素分泌的因素减少,胰岛素分泌也随

44、之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随之增加。 (至少应回答出降低、维持两方面机制;多答肾上腺素、下丘脑调节等调节机制,表述正确的给分) (4). 甲和乙 (5). 餐后2h甲和乙血糖浓度11.1mmol/L(甲和乙空腹血糖浓度7.0mmol/L) (6). 下丘脑 (7). 大脑皮层 (8). 异常抗体阻止了胰岛素和受体的结合。 (异常抗体与胰岛素结合或竞争性结合靶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 (9). 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充足睡眠;口服降糖药;生活方式和药物干预后仍难以维持血糖浓度,则需要注射胰岛素治疗【解析】【分析】由图1可知,空腹时甲和乙血糖浓度偏高,丙的血糖浓度正常;餐后,甲、乙、丙的血糖浓度均有所上升

45、,餐后12h,甲、乙的血糖浓度高于正常值。由图2可知,甲餐后胰岛素含量稍微有所升高,幅度较小;乙和丙的胰岛素含量先升高后下降,乙的胰岛素含量高于甲和丙。【详解】(1)正常人进食后需糖浓度上升,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多,胰岛素可促进细胞摄取、贮存、利用葡萄糖;可抑制糖原分解及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进而降低血糖。(2)一次性摄入糖过多也会导致血糖超标,正常人在一段时间后血糖会维持在正常的范围内,这种稳态得以维持的内分泌调节原理是血糖直接作用于胰岛,使胰岛细胞释放的胰岛素增加,胰岛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减少,导致血糖浓度降低;当血糖浓度下降后,刺激胰岛素分泌的因素减少,胰岛素分泌也随之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随之

46、增加。(3)据图1分析可知,空腹时甲和乙血糖浓度偏高,丙的血糖浓度正常,餐后2h甲和乙血糖浓度11.1mmol/L(甲和乙空腹血糖浓度7. 0mmol/L),初步判断甲和乙是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常因血糖浓度升高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位于下丘脑的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下丘脑的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兴奋,通过反射弧传递,最终在大脑皮层产生渴感,表现为多饮。(4)进一步检查发现,乙体内存在某种异常抗体,结合图1和图2分析,乙餐后的胰岛素分泌量很高,但是血糖水平远远高于正常值,故推测乙产生糖尿病症状的原因是异常抗体阻止了胰岛素和受体的结合(异常抗体与胰岛素结合或竞争性结合靶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

47、(5)甲糖尿病患者是胰岛B细胞受损,若存在像患者甲症状的糖尿病患者,可通过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充足睡眠;口服降糖药等方式进行治疗;生活方式和药物干预后仍难以维持血糖浓度,则需要注射胰岛素治疗。【点睛】糖尿病的病因大致分为三类:1.缺乏胰岛素;2.体内有胰岛素的抗体;3.体内有胰岛素受体的抗体。第一种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2、3不能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24.癌症是当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研究人员利用与癌细胞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性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进行了抗肿瘤的免疫学研究。(1)癌细胞膜表面存在异常的蛋白质分子,可作为_激发机体的_系统发挥清除作用。(2)研究人员进行的系

48、列实验如下:免疫组小鼠:每周注射1次含失去增殖活性的iPSC悬液,连续4周;空白组小鼠:每周注射1次不含失去增殖活性的iPSC的缓冲液,连续4周。 实验一:取免疫组和空白组小鼠的血清分别与iPSC、DB7(一种癌细跑)和MEF(一种正常体细胞)混合,检测三种细胞与血清中抗体的结合率,结果见下表:细胞与抗体的 细胞结合率(%)血清iPSCDB7MEF免疫组77828空白组1089比较表中iPSC与两组小鼠血清作用的结果可知,免疫组的数值明显_空白组的数值,说明_。 表中DB7细胞和iPSC细胞分别与免疫组小鼠血清作用后的检测数据无明显差异,说明DB7有_。综合表中全部数据,实验结果表明_实验二:

49、给免疫组和空白组小鼠皮下注射DB7,一周后皮下形成肿瘤. 随后空白组小鼠肿瘤体积逐渐增大,免疫组小鼠肿瘤体积逐渐缩小。由此推测:iPSC还能刺激机体产生_免疫,通过_细胞特异性清除肿瘤细胞。(3)研究人员另取小鼠进行实验,验证了实验二的推测. 如图为实验组的实验过程及结果示意图。请在图中选择A或B填入处,从CF中选择字母填入处_;_;_;_ 。(4)该系列研究潜在的应用前景是iPSC可以用于_。【答案】 (1). 抗原 (2). 免疫 (3). 高于 (4). iPSC刺激小鼠产生了特异性抗体 (5). 与iPSC相似的抗原,可与iPSC刺激小鼠产生的抗体结合 (6). iPSC与癌细胞(DB

50、7)表面具有类似的抗原,且iPSC与正常细胞(MEF)没有类似抗原 (7). 细胞 (8). 效应T (9). F (10). D (11). C (12). B (13). 预防和治疗肿瘤【解析】【分析】分析表格数据:免疫组的DB7和iPSC细胞与抗体结合率明显高于正常细胞,说明生活的iPSC细胞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同样对DB7细胞起作用,说明DB7有与iPSC相似的抗原,可与iPSC刺激小鼠产生的抗体结合。【详解】(1)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特点,当体内出现癌细胞时,癌细胞可作为抗原;激发机体的免疫系统发挥清除作用。(2)免疫组小鼠:每周注射1次含失去增殖活性的iPSC悬液,连续4周;空白组

51、小鼠:每周注射1次不含失去增殖活性的iPSC的缓冲液,连续4周。两组的变量是:是否注射了失去增殖活性的iPSC,免疫组就会产生针对iPSC的抗体,该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实验一:取免疫组和空白组小鼠的血清分别与iPSC、DB7(一种癌细胞)和MEF(一种正常体细胞)混合,检测三种细胞与血清中抗体的结合率,比较表中iPSC与两组小鼠血清作用的结果可知,免疫组的数值明显高于空白组的数值,说明iPSC刺激小鼠产生了特异性抗体。表中DB7和iPSC与免疫组小鼠血清作用后的检测数据无明显差异,说明DB7有与iPSC相似的抗原,可与iPSC刺激小鼠产生的抗体结合。综合表中全部数据,免疫组的DB7和iPSC

52、细胞和抗体结合率都比较高,而正常细胞和抗体结合率比较低,实验结果表明说明iPSC与癌细胞(DB7)表面具有类似的抗原,且iPSC与正常细胞(MEF)没有类似抗原。实验二:给免疫组和空白组小鼠皮下注射DB7,一周后皮下形成肿瘤,随后空白组小鼠肿瘤体积逐渐增大,免疫组小鼠肿瘤体积逐渐缩小,由此推测:iPSC还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肿瘤的细胞免疫(对抗肿瘤,主要是细胞免疫起作用)。(3)要验证iPSC与癌细胞(DB7)表面具有类似的抗原,实验过程中,一组小鼠注射DB7(标记为1组)即图示的F,一周后皮下形成肿瘤。随后小鼠肿瘤体积逐渐增大,另一组(标记为2组)注射失去增殖活性的iPSC即图示的D,4周

53、后,取其T细胞(这里边包含已经产生的效应T细胞)即图示的C,注射到1组小鼠体内,即图示的B;由于iPSC与癌细胞(DB7)表面具有类似的抗原,则2组产生的免疫细胞也能对抗1组小鼠的肿瘤,则1组小鼠的肿瘤会变小。(4)该系列研究潜在的应用前景是iPSC可以用于抑制肿瘤生长或预防、治疗肿瘤。【点睛】本题考查了免疫相关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审题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组织语言作答的能力,难度适中。25.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在我国造成的疾病负担更为严重。(1)筛查乙肝病毒感染目前最常用的是检测乙肝病毒的五项血清标志物,下图所示为某孕妇乙肝五项检查报告单。序号:检测项目结果单位参考值乙

54、肝病毒标志物意义1. 乙肝表面抗原225. 000ng/mL00. 2体内是否存在乙肝病毒2. 乙肝表面抗体0. 000mIU/mL010机体是否具有保护性3. 乙肝e抗原0. 021PEIU/mL00. 5病毒是否在复制并具有传染性4. 乙肝e抗体2. 070PEIU/mL00. 2病毒的复制是否受到抑制5. 乙肝核心抗体3. 975PEIU/mL00. 9是否感染过乙肝病毒由报告单可知,此人的病情最可能为_. ,若此人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检查报告中阳性项目还应包括_(填序号)。(2)乙肝病毒是带有包膜的复杂DNA病毒,下图是乙肝病毒结构示意图,以及注射过乙肝疫苗的健康人在遇到乙肝病毒后的免疫

55、过程。 据图回答:图中可以用于提取制成乙肝疫苗的成分是_。注射过乙肝疫苗的健康人产生了_(细胞甲)和乙肝抗体,在遇到乙肝病毒后,细胞甲迅速_产生_(细胞乙),所产生的抗体不仅可以阻止_,还可以凝集抗原,诱导细胞丙_。【答案】 (1). 感染(携带)乙肝病毒,病毒复制受到抑制,传染性弱 (2). 3 (3). 包膜大蛋白和包膜小蛋白 (4). 记忆B细胞 (5). 增殖分化 (6). 效应B细胞(浆细胞) (7). 病毒吸附在靶细胞上(病毒侵染靶细胞); (8). 识别并吞噬病原体【解析】分析】1.据表分析可知:某孕妇1. 乙肝表面抗原、4. 乙肝e抗体、5. 乙肝核心抗体超标,说明该孕妇体内存

56、在乙肝抗体,存在可能感染(携带)过乙肝病毒,病毒复制受到抑制,传染性弱。2.图中是乙肝病毒结构示意图,以及注射过乙肝疫苗的健康人在遇到乙肝病毒后的免疫过程,细胞甲是记忆B细胞,细胞乙是效应B细胞(浆细胞),细胞丙是吞噬细胞。【详解】(1)由报告单可知,某孕妇1. 乙肝表面抗原、4. 乙肝e抗体、5. 乙肝核心抗体超标,此人的病情最可能为感染(携带)乙肝病毒,病毒复制受到抑制,传染性弱;若此人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则乙肝病毒能在体内复制并具有传染性,检查报告中阳性项目还应包括3乙肝e抗原。(2)乙肝病毒是带有包膜的复杂DNA病毒,疫苗是灭活的病毒,作为减毒抗原起预防作用,抗原是病毒或细菌外的蛋白质,

57、故图中可以用于提取制成乙肝疫苗的成分是包膜大蛋白和包膜小蛋白;注射过乙肝疫苗的健康人产生了记忆B细胞(细胞甲)和乙肝抗体;在遇到乙肝病毒后,细胞甲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效应B细胞(浆细胞)(细胞乙);据图分析可知,所产生的抗体不仅可以阻止病毒吸附在靶细胞上(病毒侵染靶细胞);还可以凝集抗原,诱导细胞丙吞噬细胞识别并吞噬病原体。【点睛】本题的解题关键是识记体液免疫的具体过程,会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得出结论。26.科研人员对我国某自然保护区地震导致山体滑坡30年后,恢复群落和未受干扰的原始林群落不同植被类型的生物量进行了研究。(1)科研人员在两个群落中_选取多个样地,收获全部植物,按照_分类后,测定生物量,

58、结果如下图。 图中_(填“S1”或“S2”)代表恢复群落生物量。(2)地震导致山体滑坡后,原有植被虽不存在,但还可能存在植物的种子、可能发芽的地下茎或植物根系等,在这一基础上形成恢复群落的过程为_演替。伴随这一演替过程,群落的物种_逐渐增加。未受干扰的原始林群落具有较好的垂直结构,有利于提高_利用率。(3)恢复群落植被的总生物量只有原始林群落的_%,这是由于山体滑坡后群落的_能力较弱,在短时间内难以恢复到原状。【答案】 (1). 随机 (2). 植被生长型(植被类型) (3). S2 (4). 次生 (5). 丰富度(或“多样性”) (6). 光能 (7). 20 (8). 恢复力(自动调节)

59、【解析】【分析】1、原生演替(又称初生演替):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2、次生演替:当某个群落受到洪水、火灾或人类活动等因素干扰,该群落中的植被受严重破坏所形成的裸地,称为次生裸地,在次生裸地上开始的生物演替,称为次生演替。3、群落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主要受阳光的影响),群落水平结构: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详解】(1)选取样地时应随机取样,收获全部植物;按照植被类型分类后,测定生物量;由于S2群落生

60、物量普遍低于S1,所以图中代表恢复群落生物量的是S2。(2)地震导致山体滑坡后,原有植被虽不存在,但还可能存在植物的种子、可能发芽的地下茎或植物根系等,在这一基础上形成恢复群落的过程为次生演替;伴随这一演替过程,群落的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未受干扰的原始林群落具有较好的垂直结构,这有利于提高光能的利用率。(3)恢复群落植被的总生物量为10.9+6.5+1.6=19,原始林群落的总生物量为55.0+36.2+3.8=95,(1995)100%=20%,所以恢复群落植被的总生物量只有原始林群落的20%;原因是由于山体滑坡后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较低,群落在短时间内难以恢复到原状。【点睛】本题考查群落

61、演替的相关知识,考查分析图表的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27.阅读以下材料,完成相关(1)(4)题消化道中微生物群落的兴衰共生微生物及多细胞真核宿主,构成了一个高度整合的系统,称为共生有机体。共生微生物栖息在宿主上皮细胞和外部环境之间的界面处,对宿主的发育、养分吸收和疾病的发生起着积极的调节作用。 微生物群是一个动态的群落,随着宿主的生命周期而变化。 比起宿主的遗传差异,环境异质性对解释人类微生物组成的许多个体间的差异更为重要。 微生物群落随着时间的不同在各个组织之中发生变化。 婴儿肠道中的微生物成分是由饮食决定的,这取决于婴儿是喂母乳还是配方奶。 药物和抗生素的使用对宿

62、主肠道菌群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这会导致群落的显著变化,增加了原本罕见的微生物类群的数量。 特定疾病的发生(如癌症、肥胖、糖尿病或者炎症性肠病)与特定的微生物特征有关。 宿主与其共生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在青年期和成年期达到了平衡,从而抵御包括病原体在内的多种外部因素的侵害。 对这种体内平衡的干扰可能来自环境、饮食和接触抗生素等药物的变化。 也可能来自于宿主内部的内在因素,即衰老过程中发生的大量改变,包括细胞衰老、炎症和癌症。 宿主内部微生物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原则上也会导致宿主微生物群失衡,进而导致宿主衰老。 宿主的免疫系统可以通过选择性地清除病原体使共生体茁壮成长。 在衰老过程中,免疫功能障碍和全

63、身性炎症导致宿主和微生物群之间细菌群落组成失衡。 在人体中,年轻阶段的微生物群富含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细菌类群,而与年老阶段的细菌群落则含有丰富的病原体,(如图)。 从图中可知,宿主衰老过程中肠道微生物群分类多样性随之减少,导致一些与年龄相关的微生物物种的种群规模增大,增加了新的潜在致病性微生物菌株的进化机会。 了解宿主衰老过程中肠道中微生物群的动态变化,将对未来的针对衰老的治疗性干预提供重要信息。 基因工程微生物已经被证实可以作为一种治疗策略来弥补基因和代谢缺陷,并有可能改善宿主的健康。 共生微生物已被提出作为癌症免疫治疗的治疗靶点,未来还有可能作为旨在对抗衰老过程中发生的代谢功能障碍的干预措

64、施。(1)大肠杆菌的代谢类型是_。 人体肠道中的大肠杆菌与人之间种间关系属于_;人体为大肠杆菌提供_,大肠杆菌为人体提供维生素K。 (2)肠道中的微生物群落在不断演替着。人体从年轻阶段到年老阶段的衰老过程中,肠道中微生物群落发生的变化是_。(3)不同肠道微生物的物种利用肠道中资源的幅度不尽相同,从而在肠道微生物群落中占据了不同的_。 综合文中内容和所学知识分析,肠道优势菌群的形成是_对其选择的结果。(4)针对肠道微生物的干预措施,能否对抗人体衰老?请简述你的观点及理由_。【答案】 (1). 异养兼性厌氧型 (2). 共生 (3). 有机物 (4). 由年轻阶段富含免疫调节功能的细菌类群替换为年

65、老阶段富含病原体细菌群落 (5). 生态位 (6). 宿主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及微生物之间的种内、种间关系(可结合文章具体回答,如饮食、药物和抗生素、疾病、衰老、微生物之间的竞争) (7). 若微生物群加剧了宿主衰老过程中发生的细胞、组织和全身的变化,那么从理论上讲,针对微生物群可以帮助治疗缓解一些与衰老相关的病理,但原则上不会影响生物体衰老。另一方面,若微生物群偶然地参与触发宿主衰老的机制,那么针对微生物群的干预可能导致系统性、预防性和真正的抗衰老干预。【解析】【分析】1.人体内有很多有益菌存在,人体为大肠杆菌提供有机物,大肠杆菌为人体提供维生素K,属于互利共生关系。2.据图及题干分析可知:在

66、人体中,年轻阶段的微生物群富含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细菌类群,而与年老阶段的细菌群落则含有丰富的病原体,老年人更容易感染得病。【详解】(1)人体的肠道是一个无氧环境,故肠道中的大肠杆菌属于异养厌氧型生物;人体为大肠杆菌提供有机物,大肠杆菌为人体提供维生素K,故人体肠道中的大肠杆菌与人之间种间关系属于互利共生。(2)肠道中的微生物群落也进行着不断演替,根据题干:在人体中,年轻阶段的微生物群富含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细菌类群,而与年老阶段的细菌群落则含有丰富的病原体,故人体从年轻阶段到年老阶段的衰老过程中,肠道中微生物群落发生的变化是由年轻阶段富含免疫调节功能的细菌类群替换为年老阶段富含病原体细菌群落。(

67、3)不同肠道微生物的物种利用肠道中的资源不相同,从而在肠道微生物群落中占据了不同的生态位;综合文中内容和所学知识分析,肠道优势菌群的形成是宿主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及微生物之间的种内、种间关系对其选择的结果。(4)针对肠道微生物的干预措施,不能对抗人体衰老,因为若微生物群加剧了宿主衰老过程中发生的细胞、组织和全身的变化,那么从理论上讲,针对微生物群可以帮助治疗缓解一些与衰老相关的病理,但原则上不会影响生物体衰老。另一方面,若微生物群偶然地参与触发宿主衰老的机制,那么针对微生物群的干预可能导致系统性、预防性和真正的抗衰老干预。【点睛】本题的解题关键是阅读题干,得出相关大肠杆菌的信息,并结合所学微生物代谢与培养的知识解答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