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时检测:5-1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82486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时检测:5-1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时检测:5-1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时检测:5-1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时检测:5-1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时检测:5-1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时检测:5-1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时检测:5-1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时跟踪检测(十六)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下图为自然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读图,完成12题。1松花江和珠江水文特征不同,关键是图中哪个箭头所起的作用()A BC D2能表示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箭头是()A BC D解析:1.A2.B第1题,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流量大小、流量的季节变化、结冰期长短、含沙量大小等方面,而这些方面与河流流域内的气候密切相关。松花江地处我国东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区,而珠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两条河流由于流经地区气候不同,而水文特征差异很大。第2题,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的形态,主要是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图中表示水文对地貌的影响。黄土高原曾经是森林茂密、农业发达的

2、地区,但明清以来森林覆盖率逐渐下降到不足1%,水土流失严重,河道淤塞,旱涝灾害频发。据此回答34题。3材料显示导致黄土高原自然环境发生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地形 B气候C水文 D植被4本材料反映了自然环境具有()A差异性 B均衡性C整体性 D稳定性解析:3.D4.C第3题,由题干可知,黄土高原是由于植被的破坏造成水土流失、环境变化。第4题,自然环境某一要素的变化,引起其他要素的相应变化,反映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骆驼刺是一种沙漠植物,根可以深入地下十几米,而地上部分只有一点点。据此完成56题。5骆驼刺反映出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是()A光照强烈,地形平坦 B植被稀少,土壤肥沃C气候干旱,蒸发旺盛

3、 D水源充足,矿物质多6骆驼刺所在地区的植被类型主要属于()A温带草原 B温带荒漠C寒带苔原 D热带草原解析:5.C6.B第5题,骆驼刺的根可以深入地下十几米,说明其根系发达,能在较大范围内吸收水分,反映出当地气候干旱的自然环境特征;骆驼刺的地上部分只有一点点,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反映出当地蒸发旺盛的自然环境特征,故选C。第6题,骆驼刺是一种沙漠植物,主要分布在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对应的植被类型为温带荒漠,故选B。大约在4 000万年前,青藏高原开始从海底隆升。经过漫长而缓慢的抬升,现在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已超过4 500 m,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结合下图完成78题。7方框内对应的内容分别

4、是()A太阳辐射强、气温低、空气稀薄B气温低、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C气温低、太阳辐射强、空气稀薄D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气温低8从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下列现象与青藏高原自然环境不相符的是()A地壳隆升,海拔不断升高,气候逐渐变得寒冷干燥B高山终年积雪,冰川广布,丰富的冰雪融水为河流提供水源C土壤贫瘠,多冻土,土层深厚D植被为高山草甸草原,动物以能抵御寒冷的牦牛为主解析:7.B8.C第7题,青藏高原地势高,形成降水少、成为大河的源头、气温低、空气稀薄等特征。气温低,发育了冻土和冰川,对应气温低,对应空气稀薄,对应太阳辐射强。第8题,土壤贫瘠,多冻土,土层应是较薄,故C项不相符。9下图为R河

5、流域及周边地区图。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R河塑造了世界著名的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达1 600 m。R河中上游地区年降水量约为250500 mm,下游地区年降水量一般不足100 mm。甲国在R河干支流上修建了近百座水库和大型引水工程,促进了该国西部的城市和工农业发展。(1)R河大峡谷呈现出谷底荒漠、北壁林木苍翠、南壁植物稀少的景观,分别说明其成因。(2)运用自然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R河径流量减少对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R河大峡谷位于西风带,受西南风影响,大峡谷北壁为迎风坡,有太平洋北上的暖湿气流在此被地形抬升,降水较多;而南壁则是背风坡,降水少。谷底受西南风影响小,以

6、下沉气流为主,降水稀少,形成荒漠。第(2)题,R河径流量减少对地下水、土壤、生物、气候、海岸线、生态环境各方面都会产生影响。答案:(1)大峡谷深居内陆,谷底受下沉气流控制,降水稀少,形成荒漠景观;北壁为湿润气流的迎风坡,降水多,林木苍翠;南壁为背风坡,降水少,植物稀少。(2)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倒灌,土壤盐碱化加剧,水质变差;来水来沙的减少,使沿岸土地肥力下降,河口附近海域渔业资源减少;海水入侵,海岸线侵蚀加剧;湿地减少,影响动植物的生长与栖息;蒸发旺盛,气候更加干旱,大陆性加强;荒漠化加剧,下游生态环境趋向恶化。多肉植物的根、茎、叶三种营养器官中至少有一个器官肥厚多汁、储存着大量水

7、分,在土壤中水量减少时满足植物生存需要。研究人员发现:在纳马夸兰地区生长着1 000多种当地特有的多肉植物,一年中某些时段植物在休眠,但只需几场小雨或大雾,就万物复苏、百花齐放;他们同时观察到,与下图中甲地的多肉植物相比,纳马夸兰多肉植物的叶片更为肥厚。据此完成12题。1纳马夸兰地区的多肉植物叶片比甲地更肥厚的主要原因是纳马夸兰地区()A热量更好 B降水更多C光照更强 D风力更小2关于纳马夸兰地区多肉植物休眠的说法,正确的是()南部的多肉植物休眠期更长北部的多肉植物休眠期更长多肉植物休眠期主要在夏季多肉植物休眠期主要在冬季A BC D解析:1.B2.B第1题,读图可知,甲地是热带沙漠,全年降水

8、少,纳马夸兰地区部分时段受西风的影响,降水稍多,所以多肉植物叶片更肥厚,B正确。第2题,纳马夸兰地区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影响,降水少,多肉植物处于休眠期,北部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的时间长于南部,休眠期更长,正确,错误。通过对我国野骆驼遗骸和文献记载的研究,得到其分布变迁图。读图,完成34题。3从图中可以看出,野骆驼()曾生活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分布范围由亚热带季风区扩展至西北干旱区文献记载区主要在温带草原区和温带荒漠区目前主要分布在陕西和内蒙古A BC D4与遗骸分布区、文献记载区相比较,目前的野骆驼分布区()A气候更干旱 B地形更崎岖C河网较密集 D热量更充足解析:3.A4.A第3题,从图中可以

9、看出,野骆驼曾生活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分布范围没有到达亚热带季风区,文献记载区主要分布在温带草原和温带荒漠区,目前主要分布在青海和新疆部分地区,对,错。第4题,读图可知,与遗骸分布区、文献记载区相比较,目前的野骆驼分布区分布范围更小,更加靠近西北有水源的地区,说明目前野骆驼分布区气候更干旱,A对。地形对野骆驼分布关系不大,B错。目前气候更加干旱,河流发育少,C错。热量条件主要与纬度有关,与原分布区相比,没有变化,D错。南海诸岛雨量丰沛,热量充足,岛上的岩石主要是珊瑚、贝壳碎屑砂,质地疏松。南海诸岛面积小,海拔低,鸟类多,植被有200余种。除滨海地区外,土壤含盐量大部分较低。南海诸岛是一个独特

10、的富磷生态系统,土壤是这个生态系统的纽带。下图示意海岛生态系统与富磷土壤间的物质循环。据此完成56题。5南海诸岛除滨海地区外,其他地区土壤含盐量较低,其主要原因是()A气温低,蒸发弱 B降水多,淋溶作用强C植物多,吸收盐分 D距海远,海水影响小6南海诸岛土壤中富磷,磷的最主要来源是()A鱼类死亡分解 B植物死亡分解C鸟粪、鸟类残体 D珊瑚、贝壳碎屑解析:5.B6.C第5题,南海诸岛纬度较低,气温高,蒸发量大,故A错误。南海诸岛虽然面积小,但是该区域为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丰沛,淋溶作用强,使岛上土壤含盐量降低,故B正确。植被主要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对盐度的影响作用较小,故C错误。南海诸岛面积小

11、,所以岛上各地距海均较近,故D错误。第6题,据图可知,鸟类排泄鸟粪,堆积分解,磷进入到土壤。南海诸岛鸟类较多,粪便中含有较为丰富的磷,经过漫长地积累,逐渐形成了富磷土壤,故C正确。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马达加斯加岛(下图),距离非洲大陆最近为386千米,南北长达1 700千米,东西宽约600千米,为世界第四大岛屿。2 000多年前,人类首次从亚洲和非洲移居于此,目前该岛人口已超过2 000万,年增长率为3%;经济以农业为主,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岛上动植物资源丰富,其中80%为特有物种。如珍稀动物狐猴,已完成长达5 500万年的进化历程。狐猴以树叶、花、果实以及昆虫等为食,近年数

12、量剧减,处于濒危状态。(1)指出狐猴集中分布区自然景观的类型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2)分析马达加斯加岛生物物种丰富且极为独特的原因。(3)推测马达加斯加岛狐猴数量剧减的原因。解析:第(1)题,图示狐猴分布区为热带雨林区,该处热带雨林成因是“地形迎风坡暖流”。第(2)题,注意两个问题:丰富和独特。丰富可从环境多样角度分析,独特可从地域孤立而进化慢、人为干扰少角度分析。第(3)题,可从自然环境变化和人为干扰角度分析。答案:(1)类型:热带雨林。形成原因:大致呈南北走向的山脉,阻挡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再加上沿岸暖流的增温增湿,从而形成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景观。(2)岛屿长期与大陆远离,地域相对孤立,形成独立的生物进化环境;受人类影响时间短,干扰少;岛屿面积大,地形复杂,气候区域差异显著,生存环境多样。 (3)人类活动使森林、草原面积减少,狐猴生存空间(栖息地)、食物减少;(生产、生活造成)环境污染,狐猴生存环境受到破坏;非法捕杀狐猴获利;全球气候变化,狐猴生存环境改变;(狐猴为特有物种)生存进化能力较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