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北京市第八十中学高三年级适应性模拟练习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部分)一、选择题1.乳酸菌和酵母菌都A. 能进行 ATP和ADP的相互转化 B. 有DNA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的染色体C. 可通过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 D. 可通过有丝分裂增殖【答案】A【解析】【分析】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含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可以进行有丝分裂,主要以出芽生殖的方式进行增殖,乳酸菌是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和各种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乳酸菌是厌氧型生物,只能进行无氧呼吸。【详解】酵母菌和乳酸菌都能进行细胞呼吸,合成ATP,合成蛋白质等生命活动时,又会消耗ATP,所以乳酸菌
2、和酵母菌都能进行 ATP和ADP的相互转化,A正确;酵母菌有细胞核,细胞核含有DNA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的染色体,乳酸菌是原核生物,细胞中只有裸露的DNA分子,没有染色体,B错误;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乳酸菌无氧呼吸的产物只有乳酸,C错误;乳酸菌是原核生物,进行二分裂,不能进行有丝分裂,D错误。【点睛】2. 丙肝病毒(HCV)是一种RNA病毒;仅仅携带能够编码一个多肽的基因,该基因编码的多肽又能被酶解成10个功能片段,据此判断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 HCV的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RNA片段B. 大的多肽分子被切割成10个功能片段后,肽键减少了9个C. 水解多肽的酶在患者细胞的溶酶体中合成
3、D. HCV的RNA分子复制的互补链不能直接作为其遗传物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HCV的遗传物质是RNA,所以HCV的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RNA片段,A正确;多肽被切割成10个片段,说明切割了9下,即水解了9个肽键,需要9分子水,B正确;水解多肽的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在核糖体合成,C错误;HCV的RNA分子复制的互补链的碱基排列顺序与遗传物质不同,不能直接作为其遗传物质,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病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3. 食物进入胃会刺激胃壁上的感受器,引起胰腺分泌多种消化酶;由胃进入小肠的食物和盐酸会刺激小肠分泌促胰液素,也能引起胰腺
4、的分泌。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 胰腺细胞分泌消化酶的过程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B. 感受器产生的兴奋可不通过神经中枢直接到达胰腺C. 小肠分泌的促胰液素通过体液定向运输至胰腺细胞D. 上述调节机制既保证胰腺及时分泌又可减少物质能量的浪费【答案】D【解析】消化酶属于分泌蛋白,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消化液,需要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蛋白,A错误;感受器产生的兴奋要通过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B错误;小肠分泌的促胰液素属于外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通过导管运输到胰腺,C错误;通过负反馈调节,使得激素含量维持相对稳定水平,减少物质能量的浪费,D正确。【考点定位】激素调节【名师点睛】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
5、化学物质对生命活动的调节。(1)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2)激素调节的三个特点:微量和高效:激素在血液中含量很低,但能产生显著的生理效应,这是由于激素的作用被逐级放大的结果。通过体液运输内:分泌腺产生的激素扩散到体液中,由血液来运输,临床上常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a、靶器官、靶细胞含义:能被特定激素作用的器官、细胞就是该激素的靶器官、靶细胞b、作用机理:靶器官、靶细胞上含有能和相应激素特异性结合的受体,当激素与受体结合后,引起细胞代谢速率的改变,从而起到调节作用激素产生后随血液运往全身,但只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c、不同的激素都有自己特定的靶器官、
6、靶细胞,但范围有大有小,如甲状腺激素几乎对所有的细胞都起作用,而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4. 脱落酸(ABA)具有诱导基因表达、气孔导度变化等多种作用。研究表明,脱落酸同时具有细胞内和细胞外两类受体。有人为探究ABA调节气孔导度过程中是通过哪类受体完成的调节途径,以清水浸泡过的紫露草叶片为材料,做了如下实验:(“-”表示未处理,“+”表示进行了相应处理)同位素标记的ABA涂抹显微注射同位素标记的ABA放射性位置实验起始气孔导度/um实验结束气孔导度/um1-71652+-保卫细胞表面74233-+保卫细胞内部7064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脱落酸可以在植物体内大量合成B该实验说明ABA诱导气孔关
7、闭是通过细胞膜上受体进行调节C实验材料用清水浸泡使气孔导度大致相同,是控制自变量D脱落酸若在保卫细胞内降解,则细胞内不会检测到放射性【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脱落酸是植物激素,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所以在植物体内含量不多,A错误;与实验1对比,注射的实验3组的气孔导度没有说明变化,而实验2的气孔导度变化很大,且保卫细胞表面有放射性,说明ABA诱导气孔关闭是通过细胞膜上受体进行调节,B正确;实验材料用清水浸泡使气孔导度大致相同,是控制无关变量,C错误;脱落酸若在保卫细胞内降解,则其降解产物首先出现在细胞内,所以细胞内能够检测到放射性,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植物激素与基因的表达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
8、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5.下列探究活动中,保证取样的随机性对于得出正确结论最为重要的是A. 调查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在患者家系中的遗传方式B. 探究融雪剂对于高速路边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的影响C. 获得分解纤维素效率最高的土壤微生物单个菌落D. 通过根尖细胞计数比较细胞周期中各时期的时间长短【答案】D【解析】【分析】调查遗传病时,如果调查遗传方式,在患者家系中调查,如果调查发病率,在群体中随机中调查,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要做到随机取样,在有丝分裂实验中,可以通过根尖细胞计数比较细胞周期中各时期的时间长短,这种方法要做到随机取样。【详解】调查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在患者家系
9、中的遗传方式,不用随机取样,A错误;探究融雪剂对于高速路边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的影响,也不用随机取样,B错误;获得分解纤维素效率最高的土壤微生物单个菌落,用含有纤维素的培养基培养细菌,不用随机取样,C错误;通过根尖细胞计数比较细胞周期中各时期的时间长短,要随机取样,否者使数据不准确,D正确。【点睛】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经常运用,实验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有些试验需要做到随机取样,例如调查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样方法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等都要做到随机取样。二、非选择题6.水杨酸(SA)在植物体许多代谢途径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者以黄瓜幼苗为材料进行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组别 第1-3天第4-9天第10天叶面喷
10、洒日温/夜温光照日温/夜温光照分组检测AH2O25/18适宜25/18适宜A1光合速率A2G基因表达量B?25/18适宜18/12弱光B1光合速率B2G基因表达量CSA25/18适宜18/12弱光C1光合速率C2G基因表达量(1)设计实验时,应该遵循的是_。所选幼苗长势相同幼苗进行随机分组每组均用一株幼苗作为实验料重复进行实验 (2)实验中A组为_组,B组叶面应喷洒_。检测光合速率之前,应_(填“诱导气孔开放”、“诱导气孔关闭”或“不做处理”),以使结果更科学准确。(3)G基因的表达产物是光合作用中需要的一种酶,它依赖于H发挥催化作用,推测这种酶参与了光合作用中C3的_过程。(4)实验检测结果
11、如图。 检测结果表明,在低温、弱光条件下黄瓜幼苗的净光合速率_,但提前外施SA可明显减轻_的影响。G基因表达量检测结果表明,SA的上述作用机理之一可能是_光合作用相关的酶的合成以达到适应不良条件胁迫的能力。(5)该实验的目的是_。【答案】 (1). 、 (2). 对照 (3). (等量)H2O (4). 诱导气孔开放 (5). 还原 (6). 明显降低 (7). 低温、弱光对黄瓜幼苗光合作用 (8). 促进 (9). 探究水杨酸对低温、弱光条件下黄瓜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解析】【分析】生物实验一般是对照实验,对照实验遵循的原则主要包括对照原则、等量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控制无关变量原则。据表分析,
1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时间、不同光照强度及是否喷洒SA,因变量为光合速率即G基因表达量。据此分析作答。【详解】(1)设计实验时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所以应该选择、。(2)据表分析,A组应该为对照组,B组和C组在第4-9天作为一组对照,故B组叶面应喷洒(等量)H2O,根据题干可知该酶依赖于H发挥催化作用,所以参与了暗反应阶段的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过程。检测光合速率之前,应诱导气孔开放,这样才能产生三碳化合物。(3)G基因的表达产物是光合作用中需要的一种酶,它依赖于H发挥催化作用,H应用于碳三的还原,这种酶参与了光合作用中C3的还原。(4)据图分析,在低温、弱光条件下黄瓜幼苗的净光合速率明显降低,提前外施S
13、A可明显减轻低温、弱光对黄瓜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图中外施SA后,G基因表达量明显提高,SA的作用机理之一可能是促进光合作用相关的酶的合成以达到适应不良条件胁迫的能力。(5)根据题意和题表分析,探究水杨酸对低温、弱光条件下黄瓜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点睛】本题结合图表主要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及对实验的数据处理与分析,在对实验题分析时,主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意在强化学生对光合作用及相关实验的分析处理能力。7.普通有毛黄瓜茎叶表面生有短刚毛,果实表面有的有瘤,有的无瘤,但均有刺;无毛突变体黄瓜的茎叶表面光滑,果实表面无瘤无刺。研究者对无毛突变体进行了系列研究。用这两种黄瓜进行杂交实验的结果见图。
14、 已知黄瓜有毛与无毛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由实验结果分析,控制有毛性状的基因为_基因,据此判断1 F 与无毛亲本杂交,后代中有毛、无毛的性状比为_。 研究发现,茎叶有毛黄瓜的果实表面均有刺,茎叶无毛黄瓜的果实均无刺,推测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推测:这两对性状由_控制,但在_表现出的性状不同。推测:这两对性状分别由位于_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在F1产生配子的过程中_。 研究者通过基因定位发现,控制普通黄瓜茎叶有毛和控制果实有刺的基因位于2 号染色体同一位点,且在解剖镜下观察发现刚毛和果刺的内部构造一致,从而证实了推测_(/),这说明性状是_的结果。 据杂交实验结果分析,控制茎叶有无刚毛(相关基因
15、用G 、g 表示)的基因与控制果实是否有瘤(相关基因用T 、t 表示)基因的遗传符合_定律,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_。推测非等位基因存在着相互作用即_基因会抑制_基因发挥作用。 为证实推测,研究者分别从P 、F1、 F2的果实表皮细胞中提取核酸进行检测,过程及结果如下图(条带代表有相应的扩增产物)。比较_(两组)的结果即可为的推测提供分子学证据。【答案】 (1). 显性 (2). 1:1 (3). 同一对等位基因 (4). 黄瓜植株不同部位 (5). 一对同源染色体(这两对基因所在位点都)不发生交叉互换 (6). (7). 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 (8). 基因的自由组合 (9). GGtt (10
16、). ggTT (11). g (12). T (13). 2 和3 或者2 和4 或者6 和3 或者6 和4【解析】【分析】有杂交图解有毛与无毛杂交,子代全部为有毛,说明有毛为显性,有刺与无刺杂交,子代全部为有刺,说明有刺为显性,F1自交,F2中有毛有瘤:有毛无瘤:无毛无瘤=9:3:4,有刺与无刺之比为3:1,说明受一对基因控制。【详解】(1)依据“有毛与无毛杂交,F1全为有毛”,说明有毛对无毛为显性,F1基因型为杂合子,与无毛测交,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为有毛:无毛=1:1,。(2)茎叶有毛黄瓜的果实表面均有刺,茎叶无毛黄瓜的果实均无刺,可能存在两种基因控制性状的情况:一种是这两对性状由同一对
17、等位基因控制,但在黄瓜不同部位表现出的性质不同;一种是这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在F1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两对基因没有基因重组,(3)控制普通黄瓜茎叶有毛和控制果实有刺的基因位于2 号染色体同一位点,且在解剖镜下观察发现刚毛和果刺的内部构造一致,从而证实了推测,说明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4)据杂交实验结果分析,有毛有瘤:有毛无瘤:无毛无瘤=9:3:4,说明这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GGtt、ggTT,F1为GgTt,由F2的表现型之比分析可以知道 推测非等位基因存在着相互作用即g基因会抑制T基因发挥作用。(5)依据P 、F1、 F
18、2的果实表皮细胞中提取核酸检测结果,可以知道2 和3 或者2 和4 或者6 和3 或者6 和4的结果可以认为推理是正确的。【点睛】此题是一道遗传题,题目较难,做题时不仅要看遗传图解,还要分析题目中的信息,依据题目中的信息和遗传图解共同分析回答。8.红火蚁是一种营社会性生活的昆虫,原分布于南美洲,现已成为世界性的外来危害物种,2011年我国华南地区也陆续出现蚁情。请回答问题:(1)红火蚁入侵华南某地后,由于_而迅速蔓延,短期内呈现出“J”型增长。由于地理隔离,多年后该种群与原分布地种群的基因库会出现差异,最终可能导致_。(2)乙酰胆碱是一种_,能引起肌细胞收缩,发挥作用后会被乙酰胆碱酯酶水解。辛
19、硫磷是一种有机磷杀虫剂。下表为实验测定的不同品级红火蚁的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和辛硫磷致死剂量的平均值。品级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nmol/(min头)辛硫磷的致死剂量(ug/mL)工蚁0.231.04兵蚁0.352.06有翅雄蚁0.057.38有翅雌蚁14.8959.39蚁后8.317.81同一蚁巢中所有各品级的红火蚁统称为一个_。喷洒辛硫磷后,红火蚁因肌肉持续收缩而死亡,推测辛硫磷可能的杀虫机理是_。有同学认为,乙酰胆碱酯酶活性越高的红火蚁,需要施加的辛硫磷剂量越大,据表分析这个实验结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_。(3) 若红火蚁种群死亡率如图中曲线,出生率如曲线,则该种群的个体总数达到其生活环境的容纳
20、量的时间是_。(4)在适宜温度、湿度等信息因素作用下,蚁后和雄蚁会进行交配产卵,这说明信息传递能够影响_。【答案】 (1). 缺少天敌、食物充足、气候适宜 (2). 生殖隔离 (3). 神经递质 (4). 种群 (5). 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使乙酰胆碱难以被分解 (6). 不正确,因为有翅雄蚁的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最低,但其致死剂量却很高 (7). C点 (8). 种群的繁衍(繁殖)等【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根据题目中曲线图分析,曲线表示死
21、亡率,逐渐上升,曲线表示出生率,逐渐下降,在C点时,两者相等,种群数量达到最大。根据表格分析,有翅雌蚁的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最低,而辛硫磷的致死剂量最高。【详解】(1)红火蚁入侵华南某地后,由于缺少天敌、食物充足、气候适宜而迅速蔓延,短期内呈现出“J”型增长由于地理隔离,种群与原分布地种群的基因库会出现差异,最终可能导致生殖隔离。(2)2)乙酰胆碱是一种神经递质, 同一蚁巢中所有各品级的红火蚁统称为一个种群喷洒辛硫磷后,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使乙酰胆碱难以被分解,红火蚁因肌肉持续收缩而死亡有同学认为,乙酰胆碱酯酶活性越高的红火蚁,需要施加的辛硫磷剂量越大,据表分析这种说法不正确,因为有翅雄蚁的乙酰
22、胆碱酶活性最低,但其致死剂量却很高。(3)若红火蚁种群死亡率如上图中曲线,出生率如曲线,C点时种群的死亡率等于出生率,则该种群的个体总数达到其生活环境的容纳量。(4)在适宜温度、湿度等信息因素作用下,蚁后和雄蚁会进行交配产卵,这说明信息传递能够影响种群的繁衍【点睛】直接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包括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本题中不考虑迁入率和迁出率,当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时,种群数量增加,当出生率小于死亡率时,种群数量减少,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时,种群数量基本不变,所以本题中C点种群数量最多。本题考查种群数量特征、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实验分析、种群数量变化等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及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