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海 燕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1)在cn mn(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2)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o o(高傲)地飞翔。(3)hi u(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4)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fi cun(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5)chn bn(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6)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fi cu(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2说说下面这段文字中画线的事物象征着什么。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1)“大海”象征
2、_。(2)“狂风”“乌云”象征_。(3)“海燕”象征_。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奋起反抗的革命群众黑暗的反动势力3根据语境,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续写两句话,使之与前面句子构成排比。人生短暂,就不要驻足去羡慕他人,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做好自己。如果是繁星,就不要羡慕明月的皎洁光亮,你依然可以在夜空中绽放光芒;_,_,_;_,_,_。自由流淌如果是麻雀就不要羡慕雄鹰的搏击飞翔你依然可以在枝丫间寻找快乐如果是小就不要羡慕大海的惊涛拍岸你依然可以在山间溪马二先生游西湖 吴敬梓 马二先生独自一个,带了几个钱,步出钱塘门,在茶亭里吃了几碗茶,到西湖沿上牌楼跟前坐下。见那一船一船乡下妇女来烧香的,都梳着挑鬓头,也有
3、穿蓝的,也有穿青绿衣裳的,年纪小的都穿些红绸单裙子;也有模样生的好些的,都是一个大团白脸,两个大高颧骨;也有许多疤、麻、疥、癞的。一顿饭时,就来了有五六船。那些女人后面都跟着自己的汉子,掮着一把伞,手里拿着一个衣包,上了岸,散往各庙里去了。马二先生看了一遍,不在意里,起来又走了里把多路。望着 湖沿上接连着几个酒店,挂着透肥的羊肉,柜台上盘子里盛着滚热的蹄子、海参、糟鸭、鲜鱼,锅里煮着馄饨,蒸笼上蒸着极大的馒头。马二先生没有钱买了吃,喉咙里咽唾沫,只得走进一个面店,十六个钱吃了一碗面。肚里不饱,又走到间壁一个茶室吃了一碗茶,买了两个钱处片嚼嚼,到觉得有些滋味。吃完了出来,看见西湖沿上柳阴下系着两
4、只船,那船上女客在那里换衣裳:一个脱去元色外套,换了一件水田披风;一个脱去天青外套,换了一件玉色绣的八团衣服;一个中年的脱去宝蓝缎衫,换了一件天青缎二色金的绣衫。那些跟从的女客,十几个人,也都换了衣裳。这三位女客,一位跟前一个丫鬟,手持黑纱团香扇替他遮着日头,缓步上岸:那头上珍珠的白光,直射多远,裙上环佩,叮叮的响。马二先生低着头走了过去,不曾仰视。往前走过了六桥,转个弯,便像些村乡地方,又有人家的棺材厝基,中间走了一二里多路,走也走不清,甚是可厌。马二先生欲待回家,遇着一走路的,问道:“前面可还有好顽的所在?”那人道:“转过去便是净慈、雷峰,怎么不好顽?”马二先生又往前走。走到半里路,见一座
5、楼台盖在水中间,隔着一道板桥,马二先生从桥上走过去,门口也是个茶室,吃 了一碗茶。里面的门锁着,马二先生要进去看,管门的问他要了一个钱,开了门,放进去。里面是三间大楼,楼上供的是仁宗皇帝的御书,马二先生吓了一跳,慌忙整一整头巾,理一理宝蓝直裰,在靴筒内拿出一把扇子来当了笏板,恭恭敬敬,朝着楼上扬尘舞蹈,拜了五拜。拜毕起来,定一定神,照旧在茶桌子上坐下。傍边有个花园,卖茶的人说是布政司房里的人在此请客,不好进去。那厨房却在外面,那热汤汤的燕窝、海参,一碗碗在跟前捧过去,马二先生又羡慕了一番。出来过了雷峰,远远望见高高下下,许多房子,盖着琉璃瓦,曲曲折折,无数的朱红栏杆;马二先生走到跟前,看见一个
6、极高的山门,一个直匾,金字,上写着“敕赐净慈禅寺”,山门傍边一个小门。马二先生走了进去,一个大宽展的院落,地下都是水磨的砖,才进二道山门,两边廊上都是几十层极高的阶级。那些富贵人家的女客,成群逐队,里里外外,来往不绝,都穿的是锦绣衣服,风吹起来,身上的香一阵阵的扑人鼻子。马二先生身子又长,戴一顶高方巾,一幅乌黑的脸,腆着个肚子,穿着一双厚底破靴,横着身子乱跑,只管在人窝子里撞。女人也不看他,他也不看女人,前前后后跑了一交,又出来坐在那茶亭内上面一个横匾,金书“南屏”两字,吃了一碗茶。柜上摆着许多碟子:桔饼、芝麻糖、粽子、烧饼、处片、黑枣、煮栗子。马二先生每样买了几个钱的,不论好歹,吃了一饱。马
7、二先生也倦了,直着脚,跑进清波门,到了下处关门睡了;因为走多了路,在下处睡了一天。第三日起来,要到城隍山走走,城隍山就是吴山,就在城中,马二先生走不多远,已到了山脚下。望着几十层阶级,走了上去,横过来又是几十层阶级,马二先生一气走上,不觉气喘。看见一个大庙门前卖茶,吃了一碗。进去见是吴相国伍公之庙。马二先生作了个揖,逐细的把匾联看了一遍。又走上去,就像没有路的一般,左边一个门,门上钉着一个匾,匾上“片石居”三个字,里面也想是个花园,有些楼阁。马二先生步了进去,看见窗棂关着,马二先生在门外望里张了一张,见几个人围着一张桌子,摆着一座香炉,众人围着,像是请仙的意思。马二先生想道:“这是他们请仙判断
8、功名大事,我也进去问一问。”站了一会,望见那人磕头起来,傍边人道:“请了一个才女来了。”马二先生听了暗笑。又一会,一个问道:“可是李清照?”又一个问道:“可是苏若兰?”又一个拍手道:“原来是朱淑真!”马二 先生道:“这些甚么人?料想不是管功名的了,我不如去罢。”又转过两个弯,上了几层阶级,只见平坦的一条大街,左边靠着山,一路有几个庙宇;右边一路,一间一间的房子,都有两进。屋后一进,窗子大开着,空空阔阔,一眼隐隐望得见钱塘江。那房子:也有卖酒的,也有卖耍货的,也有卖饺儿的,也有卖面的,也有卖茶的,也有测字算命的。庙门口都摆的是茶桌子。这一条街,单是卖茶就有三十多处,十分热闹。(节选自儒林外史)【
9、注释】仁宗皇帝:指宋仁宗赵祯,10221063年在位。笏板: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时的工具。苏若兰:魏晋大才女,回文诗之集大成者。朱淑真:南宋著名女词人,与李清照齐名。4阅读儒林外史(清凉布褐批评版)中的一条批注,按要求完成(1)(3)小题。【原文】第节:马二先生没有钱买了吃,喉咙里咽唾沫,只得走进一个面店,十六个钱吃了一碗面。肚里不饱,又走到间壁一个茶室吃了一碗茶,买了两个钱处片嚼嚼,到觉得有些滋味。【批注】自奉颇俭,愈觉其倾囊助人为难能矣。不可饥其贪馋之相也。(1)回顾原著马二先生的相关内容,概述一件其倾囊助人的事例。示例一:在得知蘧公孙因枕箱的事将遭大难而且差役又存心勒索的情况下,马二先生为救
10、蘧公孙脱难,毫不犹豫地倾囊相助。示例二:马二先生与匡超人素昧平生,在匡超人落魄杭州之时,主动提出送盘缠给匡超人,使其能够回到家乡照看父母。(2)马二先生游览西湖,眼中似乎不见美景,只见美食,作者是在“饥其贪馋之相”吗?谈谈你的理解。不只是“饥其贪馋之相”,更在通过如实描写马二先生对西湖美景的麻木,揭示像马二先生一样的读书人因封建的蒙昧,导致审美功能的缺失和精神世界的空虚。作者对其言行应是批判和讽刺的。(3)参照以上“批注”,给下面描写马二先生言行的两个句子,各写一条批注。【甲】里面是三间大楼,楼上供的是仁宗皇帝的御书,马二先生吓了一跳,慌忙整一整头巾,理一理宝蓝直裰,在靴筒内拿出一把扇子来当了
11、笏板,恭恭敬敬,朝着楼上扬尘舞蹈,拜了五拜。【乙】马二先生道:“这些甚么人?料想不是管功名的了,我不如去罢。”示例:【甲】所见还只是前朝皇帝的御书,便已如此诚惶诚恐,可见科举制度对其影响之深。示例:【乙】一个读书人却不知才女李清照、苏若兰、朱淑真,眼里只剩下功名富贵,可悲可叹!房琯布衣时与甫善,时琯为宰相,请自帅师讨贼,帝许之。其年十月,琯兵败于陈涛斜。明年春,琯罢相。甫上书言琯有才,不宜罢免。肃宗怒,贬琯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时关畿乱离,谷食踊贵,甫寓居成州同谷县,自负薪采梠,儿女饿殍者数人。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上元二年冬,黄门侍郎、郑国公严武镇成都,武与甫世旧,待遇甚隆。甫性褊躁,
12、无器度,恃恩放恣。尝凭醉登武之床,瞪视武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虽急暴,不以为忤。永泰元年夏,武卒,甫无所依,乃游东蜀依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中大乱。甫以其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 而江陵乱,乃溯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永泰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耒阳时年五十九。子宗武,流落湖、湘而卒。元和中,宗武子嗣业,自耒阳迁甫之柩,归葬于偃师县西北首阳山之前。(选自旧唐书杜甫传,有删减)【注释】畿(j):古代称靠近国都的地方。踊贵:物价上涨。饿殍(pio):饿死的人。忤(w):逆,不顺从。5解释下列加点字。(1)帝许之(同意)(2)尝凭醉登武之床(曾经)
13、(3)严挺之乃有此儿(竟然)(4)乃溯沿湘流(逆流而上)6用“/”给文中画线句断句。(限断三处)永 泰 二 年 啖 牛 肉 白 酒 一 夕 而 卒 于 耒 阳 时 年 五 十 九/7请选出与文章内容相符合的一项()A房琯和严武是杜甫的朋友,但杜甫对他们俩的态度却极不相同。房琯落难他伸出援手,严武帮助他,却遭他无礼对待。B杜甫被肃宗贬出朝廷后,先后依靠严武和高适生活,高适死后他的生活越发困窘,到了十天没有吃饱的地步。C杜甫在举家躲避战乱期间,也不忘在湘江、衡山一带游玩,可见他性情的乐观豁达。D杜甫过世后,他儿子把他的灵柩从耒阳迁回偃师县西北首阳山下葬。A8旧唐书是历史传记,其语言特点是“寓褒贬叙
14、事中”。请就选文举例探究历史传记这一特色。本文作为杜甫的人物传记,对杜甫的品行几乎没有评价,只是很客观地叙述他的事情,但读者可以自己揣摩杜甫的形象。譬如杜甫的好朋友房琯被罢相时,文中只写到“甫上书言琯有才,不宜罢免”,杜甫也因这次上书,“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我们可以在这样的叙事中,充分体会到杜甫重义气,勇敢进谏的品质,作者的赞誉之情明显融入其中。【参考译文】房琯在做平民时就和杜甫交往友好,当时房琯担任宰相,(向肃宗)请求亲自率领军队讨伐叛贼,皇帝准许了他的请求。这一年的十月,房琯的军队在陈涛斜被打败。第二年春,房琯被罢去宰相一职。杜甫上奏说房琯还是有才干的,不应该被罢免。肃宗发怒,贬房琯当刺
15、史,杜甫也外任华州司功参军。当时京城地区动乱流离,粮食一下子变得很贵,杜甫寄住在成州同谷县,自己背柴火采集野菜,饿死的儿女有好几个。过了好久,被召回补任京兆府功曹。上元二年冬,黄门侍郎、郑国公严武镇守成都,严武与杜甫是世交,(对杜甫的)待遇十分丰厚。但杜甫性格狭窄浮躁,没什么气量,凭着恩情放纵不羁。曾经趁酒醉登上严武的坐榻,瞪着眼睛看着严武曰:“你父亲严挺之居然有你这样的儿子!”严武虽然也是急躁暴戾,却也不认为他忤逆。永泰元年夏,严武去世,杜甫就没有依靠的人了。就游历东蜀去依附高适。到了之后,高适却去世了。这一年,蜀中很乱。杜甫就带着他的家人到荆、楚地区躲避战乱,乘着扁舟下三峡,但是还没靠岸江陵就动乱,于是逆流而上沿着湘江漂泊,游历衡山,寄居在耒阳。杜甫曾游览(耒阳的)岳庙,被洪水阻隔,十多天都得不到食物。永泰二年,杜甫吃牛肉喝白酒,一个晚上就死在了耒阳,当时年纪只有五十九岁。杜甫的儿子宗武,流落在湖、湘过世。元和年间,宗武的儿子嗣业,从耒阳迁走杜甫的棺柩,归葬在偃师县西北首阳山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