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材习题讲解1.本文情辞恳切,感人肺腑。仿照示例,标示出下列语句中的停顿,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示例: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1)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教材习题讲解(2)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教材习题讲解(3)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
2、渡泸,深入不毛。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朗读并背诵略。教材习题讲解2.课文前半部分,诸葛亮就国内政治问题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哪些建议?你认为哪一条最重要?为什么?三条建议:(1)广开言路。诸葛亮建议刘禅广泛听取忠臣的意见,发扬光大先帝遗德,发扬有理想、有抱负之人的气概。(2)严明赏罚。诸葛亮认为皇宫和丞相府是一个整体,里面的人都是国家官员,晋升、处罚,赞扬、批评,应当用同样的标准。教材习题讲解(3)亲贤远佞。我认为亲贤远佞是最重要的建议。只有做到亲贤远佞才能广开言路,听取忠谏之言,不至于忠奸不分、赏罚不
3、明。文章以先汉的“兴隆”和后汉的“倾颓”作对比,以先帝叹息痛心桓帝、灵帝昏庸误国为告诫,并以“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为鼓励,劝说后主亲贤远佞。教材习题讲解3.课文后半部分主要追述哪几件事情?有什么用意?作者先自述身世,从“臣本布衣”起笔,历数先帝之殊遇,说到“许先帝以驱驰”,并临危受命,表达“报先帝而忠陛下”的真挚情感。在叙述二十一年的遭际之后,追言先帝托孤之事,交代这次出师的根源,以及思想基础、物质准备,表明自己“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决心。教材习题讲解用意:一方面极力表达自己的“感激”和“忧叹”之情,表明效忠刘氏父子的决心,另一方面,将出师与谏言联系起来。诸葛亮以讨贼兴复为己任,把国内“斟
4、酌损益,进尽忠言”的责任交给了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劝勉刘禅“咨诹善道,察纳雅言”,希望刘禅亲贤远佞,听取贤臣的意见。教材习题讲解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体会其古今意义的不同。(1)诚宜开张圣听 (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3)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古义:扩大;今义:商店等设立后开始营业。古义:不同;今义: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古义:痛心、遗憾;今义:极端憎恨或悔恨。教材习题讲解(4)先帝不以臣卑鄙 (5)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古义: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今义:(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古义:感奋激发;今义: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感动并产生谢意。教材习题讲解5
5、.课文中有些短语后来凝固为成语,沿用至今。把这些短语找出来,并说说由它们演变而来的成语及其含义。短语略。示例:三顾茅庐:指真心诚意一再邀请。妄自菲薄:过分地看轻自己。作奸犯科:为非作歹,触犯法令。危急存亡:指关系到生存灭亡的危险而紧急的关头。临危受命:在危难之时接受任命。不毛之地:泛指贫瘠、荒凉的土地或地带。教材习题讲解6.有关诸葛亮的传说、故事、俗语很多。课外搜集有关资料,以千秋诸葛我评说为题写一段文字,表达你对诸葛亮的看法。千秋诸葛我评说 诸葛亮很有才干,深谋远虑。他神机妙算,料事如神。草船借箭,三气周瑜,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司马懿面前用空城计他以一片丹心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他受刘备三顾茅庐之恩,接受托孤之重任,为了汉室之兴竭忠尽智,至死不渝,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教材习题讲解他为了江山社稷,忠贞不贰,呕心沥血,直到临死前还念念不忘兴汉大业,为的就是报先帝的知遇之恩。然孔明也有不“明”之处,那就是轻信马谡,虽然马谡有些才华,但毕竟是纸上谈兵。诸葛亮,虽然你已离世,但你的精神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