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一部分(约170万年前1840年鸦片战争前)Part 1中国古代史2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第三单元第9讲 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和文化3政治 政治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统治者推行_的民族政策基础知识整合基础知识整合基础知识整合基础知识整合一、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特征:隋唐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巩固原因 经济:隋唐经济空前发展,国力强盛交通发达使中原和边疆往来密切开明4疆域:东到_,西达咸海,东北至_、库页岛一带,南及南海突厥兴起于_一带,隋朝初年分裂为东西突厥贞观初年灭亡东突厥,并设_管辖_在高昌设安西都护府,唐高宗时灭亡西突厥,武则天时设_大海外兴安岭阿尔泰山都督府唐太
2、宗北庭都护府5回纥7世纪初在色楞格河一带逐水草而居唐太宗任回纥首领为_都督府都督_时,骨力裴罗统一回纥各部,被册封为怀仁可汗,且助唐平叛安史之乱从唐肃宗开始几次与之和亲8世纪后期改名回鹘,9世纪中期瓦解,是今天_、维吾尔族的祖先瀚海唐玄宗裕固族6靺鞨分布于松花江、黑龙江流域,7世纪中期以后_和粟末两部强大起来唐玄宗时设黑水都督府。该地区正式划入唐朝版图唐玄宗时封_为渤海郡王,粟末靺鞨以_为号。该地区正式划入唐朝版图黑水大祚荣渤海7生活于今云南洱海一带,是白族和_的祖先8世纪前期,_统一六诏,唐玄宗封他为云南王南诏藏族的祖先,7世纪前期_统一了青藏高原贞观时期_公主入藏;8世纪初金城公主入藏,9
3、世纪(时间),唐蕃会盟吐蕃彝族皮罗阁松赞干布文成8国家统一、政治稳定中国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外交通发达唐政府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二、隋唐时期对外友好交往原因9政治:立国参用_;设立国学,教授儒学经济:从唐引入茶种、雕版印刷术、制瓷和_技艺文化:文人多喜读唐诗,典型人物是_社会生活:姓氏、服饰、节令、风俗等受唐朝影响新罗唐朝制度制铜崔致远10政治:互遣使臣;以唐制为蓝本,_;都城建造仿唐长安城经济:贸易频繁,日本出土唐币“_”,中国出土日本银币突出人物:日本的_、中国的高僧_日本大化改新开元通宝吉备真备鉴真东南亚:互派使节,交换土特产品11概况:遣使前来,带来特产波斯:与隋朝互派使节;唐朝
4、时政治求援;唐朝有“波斯店”中亚以_为纽带天竺送来郁金香、菩提树,中国传去_记数法人物:高僧_和_印度半岛佛教十进位玄奘义净12西亚:大食与中国通使,中国的_ 在唐朝时传去欧洲:与东罗马有使节往来,其医术、_传入中国非洲:中国史书上有记载造纸术杂技13基础:国家统一强盛,经济繁荣政策:统治者推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民族之间:交往密切、频繁,文化上互相交流、融合中外交流: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文化传承:继承发扬了历代传统文化,尤其是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三、隋唐时期的文化原因14科技印刷术火药天文和历法医学建筑15印刷术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隋唐时已有了_发明:世界上最早发明火药的国家应用:唐朝中
5、期的书籍中有制火药的配方,_用于军事,火箭是最早的火药武器火药雕版印刷术唐末16天文和历法:僧一行制订_,是世界上用科学方法实测_长度的第一人医学:孙思邈著有_;吐蕃元丹贡布著有_;唐高宗时国家颁行药典_建筑:隋朝的宇文恺主持修建大兴城,李春设计建造赵州大衍历地球子午线千金方四部医典唐本草17初唐:代表人物,_是唐诗革新的先驱盛唐:代表人物_、杜甫成就最高中唐:代表人物_晚唐:代表人物杜牧、_唐诗陈子昂李白白居易李商隐18壁画:甘肃敦煌的_绘画:_生活气息浓厚;山水、花鸟成为绘画的主题,代表人物有隋朝的展子虔和唐朝的阎立本、_书法:_等初唐三大家;颜筋柳骨;“草圣”_等音乐:秦王破阵乐舞蹈:_
6、创作霓裳羽衣舞艺术莫高窟宗教画吴道子欧阳询张旭唐玄宗19易错知识警示易错知识警示1.唐朝与吐蕃的关系:(1)吐蕃在唐朝周边民族中地位特殊,它与唐朝是互不隶属的两个并立政权。(2)吐蕃和唐朝的关系在政治上表现为和亲、册封与会盟;经济上表现为经济文化的交流。202.唐朝对东亚各国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政治、经济制度方面,也包括城市建筑、文学、日常生活习俗等方面。对西亚、南亚各国的影响则主要体现在经济文化方面。3.日本依照唐都长安城建造的都城并非东京,而是当时的都城平城京(即今日奈良)。21一、唐朝处理周边各族关系的五种主要方式及影响1.方式:(1)管辖:唐初,唐太宗在东突厥旧地建都督府,任命突厥贵族做都
7、督来管理;唐太宗和武则天统治时期在西突厥地区分别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这是唐朝在西域设置的最高统治机构;8世纪前期唐建黑水都督府。课堂互动研究课堂互动研究22(2)册封:唐玄宗先后册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等。(3)战争:唐朝初年,东突厥不断南下攻唐,唐太宗大败东突厥,俘获颉利可汗,维护北部边境安定。(4)和亲: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5)会盟:唐蕃会盟。232.影响:(1)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和民族矛盾的缓和。(2)有利于各族经济文化的共同发展,丰富各族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3)扩大了疆域,有利于统一的多
8、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24汉武帝和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相似点:(1)都打败了少数民族的骚扰,稳定了北部边境。汉初,匈奴兵经常掠夺西北部边郡。汉武帝时,对匈奴进行猛烈反击,击败匈奴,稳定了北部边郡;唐初,东突厥不断发兵南下威胁唐朝,唐太宗大败东突厥。特别提示特别提示25(2)都重视加强各民族间的联系和友好往来。汉武帝曾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西域各族同内地的联系;唐太宗派文成公主入藏,加强了汉藏两族的关系。(3)都加强了对边境地区的管辖。汉武帝派人到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在西南地区设郡,加强了内地与西南的联系;唐太宗在东突厥旧地设置都督府,任命突厥贵族做都督。26“西藏的布达拉宫是世界文化遗产,初
9、为唐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为文成公主营建,清代重修。布达拉,梵语意为佛教圣地。”对上文蕴含信息归纳完整的是藏族在唐时称吐蕃唐蕃和亲佛教文化的历史传承典例精析典例精析27藏族文化在祖国和世界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A.B.C.D.28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由材料中的“世界文化遗产”可知正确;“唐时吐蕃为文成公主营建”体现了当时文成公主远嫁松赞干布是唐蕃和亲。而起名“布达拉”体现了佛教的重大影响。解析解析答案为A29对开发我国东北地区作出贡献的少数民族首领是()变式训练变式训练A.大祚荣B.皮罗阁C.元昊D.骨力裴罗30大祚荣系粟末靺鞨首领,开元初,被唐玄宗封为渤海郡王,加授忽汗州都
10、督,粟末靺鞨系靺鞨一部,靺鞨分布于松花江、黑龙江流域,即东北地区;皮罗阁系云南洱海一带的南诏首领,8世纪前期,被唐玄宗封为云南王;元昊系羌族的一支党项族的首领,居住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宁夏、甘肃、陕西西北一带,1038年称帝,建立西夏;骨力裴罗系色楞格河一带的回纥首领,8世纪中期,被唐玄宗封为怀仁可汗。答案为A解析解析311.特点(1)呈现双向性:唐朝既向外输出先进文化,又吸收外来先进文化。二、唐朝对外关系的主要特点、原因、方式、影响和启示32传入新罗的有茶种、雕版印刷术和制瓷、制铜技艺,传入日本的有政治经济制度、生产技术及文字、工具,传入天竺的有十进位记数法,传入大食的有造纸术,传入欧洲、非洲的
11、有丝绸、瓷器,朝鲜传来高丽乐,天竺送来郁金香、菩提树,玄奘、义净从天竺带回大量佛经,中亚传来名马、异药,东罗马传来医术、杂技。33(2)交往的范围扩大:从地区上看,不仅与新罗、日本、天竺、波斯、大食等周边国家和地区加强了交往,而且与欧洲、非洲的国家和地区扩大了联系;从内容上看,不仅有生产技术、生产工具、土特产品等,还有政治经济制度、科技文化艺术,说明交流的层次比较高。34(3)水陆并重的交通:陆路方面,从长安出发,向东可达今天的朝鲜,向西通往今天的印度、伊朗、阿拉伯以至欧非许多国家;海路方面,从登州、扬州出发可达今天的韩国、日本,从广州出发,经海上“丝绸之路”可达波斯湾。35(4)对世界影响巨
12、大: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文明高度发达的国家。隋唐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影响了亚洲,尤其是东亚的许多国家,形成中华文化圈。362.原因(1)唐朝政权的强大,稳定的政治环境。(2)唐朝的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3)唐朝的对外交通比过去发达。(4)唐朝的对外政策比较开放。(5)唐都长安是一座国际性的大城市,是亚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373.方式:使节往来、民间留学、技术交流、宗教往来、文化交流等。4.影响(1)促进了唐朝经济的进一步繁荣;文化更加丰富多彩。(2)大大加强了中国同各国的友好关系以及民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3)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对亚洲和世界的
13、经济、文化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385.启示(1)唐朝的对外关系出现前所未有的局面,主要取决于经济文化的繁荣发达。因此,我们应该大力发展经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唐朝和睦的民族关系也为对外交往提供了必要条件,因此,我们应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发展周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39(3)唐朝统治者重视对外交往,对外国和外来文化采取开明的态度。因此,我们应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扩大对外贸易,加强与外国的经济技术合作。40中外交往与民族交往在影响上有相似之处,中国(中原)输出的多是先进技术及生产工具、精美艺术品,各国(边疆)输
14、入的多是宗教、文化等,因而中国促进了世界文明的进步,而外国则影响、丰富了中国的物质文化生活。特别提示特别提示41A.新罗、天竺B.新罗、日本C.天竺、波斯D.波斯、日本 被西方汉学家称为唐朝的“微型翻版”的两个国家是典例精析典例精析42本题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和理解问题的能力。“微型翻版”的意思就是学习唐朝,仿照唐朝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社会生活习惯等。新罗立国,参用唐朝制度,还设立国学教授儒学,在姓氏、服饰、节令、风俗等方面,都有浓重的中华文化色彩;日本著名的大化改新,就是由留学唐朝回国的人策动的,新政中的制度,大都以唐制为蓝本。因此新罗、日本可以称为唐朝的“微型翻版”。答案为A解析解析432
15、007年2月,印度天竺那烂陀举行了玄奘纪念堂落成典礼,中印两国领导人应邀出席。印度举行这一盛大庆典是因为()变式训练变式训练A.玄奘长期生活于天竺那烂陀B.天竺那烂陀是佛教的诞生地C.唐代高僧玄奘曾去该地取经D.玄奘促进了中印文化的交流44本题以纪念玄奘为切入点来考查中印关系。隋唐时,以佛教为纽带,中国和天竺的交往大大加强。高僧玄奘于贞观初年,为探求佛学,到达天竺的佛教中心那烂陀寺钻研佛学。他还奉唐太宗之命将老子的道德经译为梵文,介绍到天竺,对促进中印文化的交流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答案为D解析解析45三、隋唐文化发达的原因、特点和世界地位原因:(1)国家强盛,经济繁荣。隋朝的统一,使全国的社会秩
16、序安定下来,南北的经济文化得到交流;唐朝从太宗的“贞观之治”到玄宗的“开元盛世”,封建经济高度发展,政治相对稳定的时间也较长,这就为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6(2)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在经济高度发达的基础上,隋唐政府,尤其是唐朝统治者,倡导科举考试,大力兴办学校,突破了选拔人才对门第出身的种种限制,并且不断增加考试科目,拓展考试范围。在思想文化上,不管是外来的佛教文化还是中国的道教文化,统治者大都能兼收并蓄。这种对文化事业的重视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既培养了大批文化人才,又为文化的繁荣创造了有利的氛围。47(3)文化交流频繁。隋朝运河的开通和唐朝交通的畅达,使唐朝同边疆各少数民族政权保持
17、着密切的关系,从而促进了双方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西域等地的少数民族文化大大丰富了中原文化的内容,使中华文化具有浓厚的多民族色彩。由于封建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唐朝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望,而且对外交通发达,使唐和亚、欧、非之间的往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在中外文化互相吸收、互相促进的过程中,隋唐文化更加丰富多彩。48(4)继承传统文化。秦汉以来我国的封建文化就在不断地发展,在许多领域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发展和江南的开发,又为科学技术及文学艺术的更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隋唐文化出现了全面繁荣的局面。49特点:(1)全面繁荣:隋唐文化在科技、宗教和哲学、
18、史学、教育、文学、艺术方面全面繁荣。(2)兼收并蓄:统治阶级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创造了有利于文化发展的氛围。内外交通发达、国内各族交往密切,在文化上互相交流、融合,为中华文化增强了刚劲、豪爽、热烈、活泼的多民族色彩。中国与亚洲、欧洲以至非洲都有频繁往来。文化上得以吸收外来优秀成分,比较突出表现在宗教和艺术方面。50(3)世界领先:隋唐时期已有了雕版印刷和火药,僧一行开始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唐本草、赵州桥等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4)影响深远:隋唐文化是中国封建社会文化的高峰,也是当时世界文化的高峰,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世界文明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51世界地位:唐文化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
19、文化。唐文化影响深远,不仅影响到亚洲的文明发展,而且促进了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52 西方学者查尔斯默里在文明的解析一书中以下图表示公元6001800年中国绘画的发展状况,约每200年间出现一个高峰。处于该图第一个高峰期的著名画家是典例精析典例精析53本题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图中所示的第一个高峰期位于公元600公元800年之间,为隋唐时期,处于这一时期的著名画家为吴道子,顾恺之是东晋人,张择端是北宋人,郑板桥是清朝人。答案为B解析解析A.顾恺之B.吴道子C.张择端D.郑板桥54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
20、的一次技术转移。这时中国传入阿拉伯的技术应该是()变式训练变式训练A.造纸术B.活字印刷术C.指南针D.火药与火器55造纸术于公元8世纪时传入阿拉伯国家,而活字印刷术是在11世纪中期才发明的。指南针、火药与火器都是在13世纪传入阿拉伯。答案为A解析解析561.(突厥)颉利之败也,其部落来降者甚众。酋豪首领至者皆拜将军,布列朝廷,五品以上百余人,殆与朝士相半诏议安边之术。朝士多言:“突厥恃强,扰乱中国,为弊日久。今穷来归我,本非慕义之心(宜)分其种落,俘之兖(州)、徐(州)之地,散属州县,各使耕织,百万胡虏,可得化为百姓,则中国有加户之利,塞北可常空虚(无须防守)矣。”史料探究解读史料探究解读5
21、7惟中书令温彦博议请:“汉建武时置降匈奴于河南五原塞下,全其部落,得为捍御,又不离其土俗,因而抚之。一则实空虚之地,二则示无负(欺负)之心”太宗竟用其计,于朔方之地幽州至灵州,置四州都督府,又分颉利之地六州(都督府)以统其众。通典边防58材料反映了唐太宗打败东突厥后,采纳了温彦博的建议,采取了“全其部落,顺其土俗”的羁縻政策,它体现了一国多制的精神和唐代政治开明的特色。通过羁縻州府下达中央政令,对各族上层分子给以高官厚禄,册封王爵,并推行和亲、联姻,建立血缘关系,以维持统治。解读解读59材料中“朝士”和温彦博的主要分歧是是否要将突厥人迁至内地分散居住的问题。唐太宗采纳了温彦博建议,借鉴光武帝对
22、待南匈奴的成功经验,保全其部落,仍留其在原地居住,守卫疆土,发展经济。602.崔致远天符经云:“一始无始。一析三。极无尽本。天一一,地一二,人一三。一积十矩。无匮化三。天二三,地二三,人二三,大三合六,生七八九。运三四,成环五,七一妙衍。万往万来,用变不动。本本心,本太阳,昂明人中。天地一一,终无终一。”61崔致远,字孤云,新罗末期人,是韩国历史上第一位留下了个人文集的大学者、诗人,一向被韩国学术界尊奉为韩国汉文学的开山鼻祖,被誉为“东国文化之父”、“朝鲜汉文学的奠基人”。崔致远一生文学创作不断,曾经将自己的佳作汇编入桂苑笔耕集20卷行世。解读解读62范文澜先生对于桂苑笔耕集曾给予很高评价,说
23、它是一部优秀的文集,并且保存了大量史实。地位等同于我国文学史上的李白、杜甫等伟大诗人。由于在文学上的极高成就,崔致远得到了韩国后世的众口同赞,死后被追谥文昌侯,入祀先圣庙庭,尊为“百世之师”。天符经虽只有八十一字,但其却极具哲学思辨的性质,给人以无限的哲学反思空间。63崔致远的天符经解要中关于从“一始无始”到“终无终一”的阐述,表明了韩民族古典而素朴的认识论、主体论和本体论的统一,并以方法论实现其主体“一始无始”到“终无终一”的超越,的确玄妙无穷,它继承了中国先秦哲学中“道生万物”的道家学说,以儒家强调伦理本位来建构自己的世界图景的学说为依归。64强调人道可以通过心、性的锻炼(内丹修炼)来努力回归于天道,强调主体与客体、自然与自我、天道与人道之间的和谐与友好,从而描画出一幅“天人合一”的美好图景,奠定了后来韩半岛古典哲学发展的基本格局,对韩半岛社会发展和韩民族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完善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