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化学同步导学鲁科第一册课件:第3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2节 第2课时 课时作业 .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8145 上传时间:2024-05-24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5.6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化学同步导学鲁科第一册课件:第3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2节 第2课时 课时作业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2020化学同步导学鲁科第一册课件:第3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2节 第2课时 课时作业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2020化学同步导学鲁科第一册课件:第3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2节 第2课时 课时作业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2020化学同步导学鲁科第一册课件:第3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2节 第2课时 课时作业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2020化学同步导学鲁科第一册课件:第3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2节 第2课时 课时作业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2020化学同步导学鲁科第一册课件:第3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2节 第2课时 课时作业 .ppt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2020化学同步导学鲁科第一册课件:第3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2节 第2课时 课时作业 .ppt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2020化学同步导学鲁科第一册课件:第3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2节 第2课时 课时作业 .ppt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2020化学同步导学鲁科第一册课件:第3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2节 第2课时 课时作业 .ppt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2020化学同步导学鲁科第一册课件:第3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2节 第2课时 课时作业 .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2020化学同步导学鲁科第一册课件:第3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2节 第2课时 课时作业 .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2020化学同步导学鲁科第一册课件:第3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2节 第2课时 课时作业 .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2020化学同步导学鲁科第一册课件:第3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2节 第2课时 课时作业 .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2020化学同步导学鲁科第一册课件:第3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2节 第2课时 课时作业 .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2020化学同步导学鲁科第一册课件:第3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2节 第2课时 课时作业 .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2020化学同步导学鲁科第一册课件:第3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2节 第2课时 课时作业 .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2020化学同步导学鲁科第一册课件:第3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2节 第2课时 课时作业 .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2020化学同步导学鲁科第一册课件:第3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2节 第2课时 课时作业 .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2020化学同步导学鲁科第一册课件:第3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2节 第2课时 课时作业 .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2020化学同步导学鲁科第一册课件:第3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2节 第2课时 课时作业 .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2020化学同步导学鲁科第一册课件:第3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2节 第2课时 课时作业 .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30页
2020化学同步导学鲁科第一册课件:第3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2节 第2课时 课时作业 .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30页
2020化学同步导学鲁科第一册课件:第3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2节 第2课时 课时作业 .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30页
2020化学同步导学鲁科第一册课件:第3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2节 第2课时 课时作业 .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30页
2020化学同步导学鲁科第一册课件:第3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2节 第2课时 课时作业 .ppt_第25页
第25页 / 共30页
2020化学同步导学鲁科第一册课件:第3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2节 第2课时 课时作业 .ppt_第26页
第26页 / 共30页
2020化学同步导学鲁科第一册课件:第3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2节 第2课时 课时作业 .ppt_第27页
第27页 / 共30页
2020化学同步导学鲁科第一册课件:第3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2节 第2课时 课时作业 .ppt_第28页
第28页 / 共30页
2020化学同步导学鲁科第一册课件:第3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2节 第2课时 课时作业 .ppt_第29页
第29页 / 共30页
2020化学同步导学鲁科第一册课件:第3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2节 第2课时 课时作业 .ppt_第30页
第3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学习理解1有关氨的性质,叙述中正确的是()A氨是一种碱B氨水显碱性C氨气和酸相遇都能产生白色烟雾D在反应 NH3H=NH4 中氨失去电子答案 B答案 解析 氨不是碱,但其与 H2O 反应生成的 NH3H2O 是一种碱,A 不正确;氨水显碱性,B 正确;氨气只能与挥发性的酸相遇才能生成白烟,C 不正确;NH3 和 H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D 不正确。解析 2下列不属于铵盐的共性的是()A易溶于水B与苛性钠共热产生 NH3C都是固体D受热分解都产生 NH3解析 铵盐都是固体,均易溶于水,与 NaOH 共热都能发生反应而产生NH3;部分铵盐受热分解,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产生 NH3,如 NH4NO3

2、。解析 答案 D答案 3下列可以用来干燥氨气的是()A浓硫酸B碱石灰C氯化钙D五氧化二磷解析 氨气为碱性气体,所以不能用酸性干燥剂(如浓硫酸、五氧化二磷)进行干燥;由于氯化钙能吸收氨气,故也不能用来干燥氨气。解析 答案 B答案 4检验铵盐的方法是取少量待检固体放入试管中,然后()A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B加水溶解,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C加入碱溶液,加热,再滴入酚酞试液D加入苛性钠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解析 检验铵盐依据的是铵盐与碱反应生成氨气及氨气的性质。将NaOH 溶液加入盛有该待检固体的试管中,若加热后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可证

3、明该待检固体是铵盐。解析 答案 D答案 5NH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H4Cl 和 NaHCO3 都是常用的化肥BNH4Cl、HNO3 和 Na2CO3 受热时都易分解CNH3和 NO2 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图中所涉及的盐类物质均可以与 Ca(OH)2 发生反应解析 NH4Cl 是常用的化肥,而 NaHCO3 是小苏打,不用作化肥,A 项错误;Na2CO3受热不易分解,B 项错误;图中涉及的盐类 NaCl 与 Ca(OH)2不反应,D 项错误;NH3能和 NO2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 N2和 H2O,化学方程式为 8NH36N

4、O2=一定条件7N212H2O,C 项正确。解析 答案 C答案 6.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干燥烧瓶内盛有某种气体,烧杯和滴管内盛放某种溶液。打开止水夹,挤压滴管的胶头,下列与实验事实不相符的是()ACO2(NaHCO3 溶液)/无色喷泉BNH3(H2O 含酚酞)/红色喷泉CH2S(CuSO4 溶液)/黑色喷泉已知 CuS 为黑色沉淀DHCl(AgNO3溶液)/白色喷泉答案 A答案 解析 CO2 与 NaHCO3 溶液不反应,且 CO2 在 NaHCO3 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小,因此 CO2 与 NaHCO3 溶液不会产生喷泉,故 A 项符合题意;NH3极易溶于水且氨水呈碱性,因此 NH3 与含酚酞的

5、H2O 会产生红色喷泉,故 B项不符合题意;H2SCuSO4=CuSH2SO4,由于 CuS 为黑色沉淀,因此 H2S 与 CuSO4 溶液会产生黑色喷泉,故 C 项不符合题意;HClAgNO3=AgClHNO3,由于 AgCl 为白色沉淀,因此 HCl 与 AgNO3溶液会产生白色喷泉,故 D 项不符合题意。解析 7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氨气,并探究氨气的性质(部分仪器已略去)。请回答:(1)实验室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2)用装置 B 收集氨气时,氨气的进气口是_(填“a”或“b”),理由是_。(3)打开装置 B 中的止水夹 c,继续通入氨气,若观察到烧瓶内产生了红色喷

6、泉,则说明氨气具有的性质是_,_。(4)为了防止环境污染,下列装置(盛放的液体均为水)可用来吸收多余氨气的是_(填序号)。答案(1)2NH4ClCa(OH)2=CaCl22NH32H2O(2)a 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3)极易溶于水 与水反应得到的溶液显碱性(4)答案 解析(1)实验室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2)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进气管要伸入烧瓶底部。(3)烧瓶内形成喷泉,证明氨气极易溶于水;酚酞溶液变红,证明氨气溶于水后溶液显碱性。(4)装置氨气极易溶于水且空气不能排出,氨气不能进入,装置能防

7、止倒吸,装置会发生倒吸。解析 应用实践8已知 NH3 和 HCl 都能用来做喷泉实验。若在同温同压下用两个相同容积的烧瓶各收集满 NH3和 HCl 气体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喷泉实验,则实验停止后,下列对两个烧瓶内溶液的分析正确的是(不考虑溶质的扩散)()A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同B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同C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都不同D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都相同解析 同温同压下,体积相同的 NH3 和 HCl 的物质的量相等,质量不等,最终液体将充满烧瓶,即溶液的体积相等,故烧瓶内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同。解析

8、 答案 A答案 9用浓氯化铵溶液处理过的舞台幕布不易着火。其原因是()幕布的着火点升高 幕布的质量增加 氯化铵分解吸收热量,降低了温度 氯化铵分解产生的气体隔绝了空气ABCD解析 NH4Cl 分解时吸收热量,使周围温度降低,达不到幕布的着火点,且分解产生的气体可隔绝空气使幕布不易着火。解析 答案 B答案 10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其中错误的是()答案 A答案 解析 NH4Cl 受热分解生成 NH3 和 HCl,但在试管口及导管中二者又会重新化合为 NH4Cl,得不到 NH3,A 项错误;CaO 与浓氨水混合后,CaO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氨水中的 NH3H2O 受热分解产生 NH3

9、,B 项正确;固体 NH4Cl 和 Ca(OH)2共热发生反应 2NH4ClCa(OH)2=CaCl22H2O2NH3,C 项正确;加热浓氨水,NH3H2O 分解产生 NH3,D 项正确。解析 11.下列关于氨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氨可以用浓硫酸干燥B氨溶于水显弱碱性,因此氨气可使湿润的酚酞试纸变蓝C氨本身没有毒,故发生液氨大量泄漏时,人们也不必采取任何防范措施D吸收 NH3 可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防止倒吸答案 D答案 解析 氨属于碱性气体,不能用酸性干燥剂干燥;湿润的酚酞试纸遇 NH3会变红;由于氨气的溶解度极高,且极易挥发,所以常被吸附在皮肤黏膜和眼黏膜上,从而产生刺激和炎症,故发生液氨大量

10、泄漏时,人们必须采取一定防范措施,例如根据氨的密度小的特征,可以向地势低、逆风的方向跑离事故区,故 A、B、C 三项都错误。四氯化碳是一种油状液体,氨气不溶解于其中,这样就防止了倒吸,D 项正确。解析 12已知气体的摩尔质量越小,扩散速度越快。如图所示为气体扩散速度的试验,两种气体扩散相遇时形成白色烟环。下列关于物质甲、乙的判断正确的是()A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硫酸B甲是浓盐酸,乙是浓氨水C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盐酸D甲是浓硝酸,乙是浓氨水答案 C答案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甲、乙处液体均易挥发,且甲处挥发出气体的摩尔质量小于乙处挥发出气体的摩尔质量,故选 C。解析 13在一定条件下,NO 跟 NH3 可

11、以发生反应:6NO4NH3=5N26H2O,该反应中被氧化和被还原的氮元素的质量比是()A32B21 C11D23解析 反应中 NO 的氮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而 NH3 的氮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结合化学方程式可知被氧化和被还原的氮元素的质量比是23,故选 D 项。解析 答案 D答案 14已知 A、B、C、D 为气体,E、F 为固体,G 为氯化钙,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如图所示:(1)D 的化学式是_,E 的化学式是_。(2)A 和 B 反应生成 C 的化学方程式是_。(3)E和F反应生成D、H和G的化学方程式是_。答案(1)NH3 NH4Cl(2)H2Cl2=点燃 2HCl(3)2NH4ClC

12、a(OH)2=2NH32H2OCaCl2答案 解析 框图推断题的关键是找准切入点,由题目提示知 A、B、C、D 为气体,E、F 为固体,由 DCE 可知 E 为铵盐,再由 EFD 知 D为 NH3,且 F 为碱,又知 G 为氯化钙,推出 F 为 Ca(OH)2,C 为 HCl 气体。解析 迁移创新15某同学用如下图所示装置(固定仪器、加热仪器和橡胶管略)进行有关氨气制取的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1)若用装置制取 NH3,则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若要测定生成的 NH3 的体积,则必须选择的装置是_(填装置序号),装置中所盛试剂应具有的性质是_。(2)若 用 装置 制取并 收集 NH3,则圆底

13、 烧瓶内 装的试 剂可 能是_,分 液 漏 斗 中 装 的 试 剂 可 能 是 _,收 集 装 置 应 选 择_(填装置序号)。解析(1)装置适用于“固固加热”制取气体,实验室采取装置制取NH3 的试剂是 NH4Cl 和 Ca(OH)2。若要测定 NH3的体积,必须用排液体法,而 NH3 极易溶于水,故不能用排水法,所用的液体应不易挥发,不能与 NH3反应,也不溶解 NH3 才行。(2)采用装置制取 NH3 时,可用浓氨水和 CaO(或 NaOH 固体或碱石灰)反应。解析 答 案 (1)2NH4Cl Ca(OH)2=2NH3 CaCl2 2H2O NH3 难溶于该试剂,且该试剂不易挥发,不与 NH3反应(2)CaO(或 NaOH 固体或碱石灰)浓氨水 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