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81401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PPT 页数:96 大小:1.7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6页
第6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7页
第7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8页
第8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9页
第9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25页
第25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26页
第26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27页
第27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28页
第28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29页
第29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30页
第30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31页
第31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32页
第32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33页
第33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34页
第34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35页
第35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36页
第36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37页
第37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38页
第38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39页
第39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40页
第40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41页
第41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42页
第42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43页
第43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44页
第44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45页
第45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46页
第46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47页
第47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48页
第48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49页
第49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50页
第50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51页
第51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52页
第52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53页
第53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54页
第54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55页
第55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56页
第56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57页
第57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58页
第58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59页
第59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60页
第60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61页
第61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62页
第62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63页
第63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64页
第64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65页
第65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66页
第66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67页
第67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68页
第68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69页
第69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70页
第70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71页
第71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72页
第72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73页
第73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74页
第74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75页
第75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76页
第76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77页
第77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78页
第78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79页
第79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80页
第80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81页
第81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82页
第82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83页
第83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84页
第84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85页
第85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86页
第86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87页
第87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88页
第88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89页
第89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90页
第90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91页
第91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92页
第92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93页
第93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94页
第94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95页
第95页 / 共96页
2020年三维(浙江版)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十九 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ppt_第96页
第96页 / 共96页
亲,该文档总共9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十九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三十三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考点1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一)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1秦统一六国(1)条件:时代趋势,国力基础,重用人才,个人条件。(2)过程: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先后攻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结束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2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确立皇帝制度:皇位,皇帝独尊,皇权至高无上。(2)实行郡县制:中央对的垂直管理。(3)设立三公九卿制。3巩固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1)统一文字:对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共同文化进一步形成具有深远意义。(2)统一货币和度量衡:方便了各地的往来,增加了国家的财政税收。(3)统一交通:修筑以咸阳

2、为中心的,开凿灵渠,加强了对全国的统治。(4)军事措施:修筑长城,有效阻挡了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世袭地方贸易驰道4秦始皇的功过(1)统一中国,结束诸侯长期的局面,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2)建立中央集权国家,多项举措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交流、政权巩固和国家统一。(3)焚书坑儒、严刑峻法、滥用民力,专制暴虐使秦朝短暂而亡。割据混战灵犀一点 尽管暴政对秦代产生了消极影响,但秦始皇实现全国统一、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是对中华民族贡献巨大的杰出历史人物。(二)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1“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1)主观上:吸取隋亡教训,心存百姓;广揽人才,知人善任;广开言路,善于纳谏;开明开

3、放,兼容并包。(2)客观上:唐朝的经济繁荣;劳动人民辛勤劳动。2“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1)政治:完善,提高了效率;颁行唐律,肃清吏治。(2)经济:沿用均田制、完善租庸调制,经济迅速恢复发展。三省六部制(3)民族关系:册封、羁縻府州、和亲、设置都护府等。(4)文教:发展隋朝,重视进士科,扩大了统治基础。(5)对外关系:实行对外开放的友好政策,设立鸿胪寺处理对外事务;对外来文化实行宽容吸收政策。3“贞观之治”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1)开启“贞观之治”的局面,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繁荣和发展,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初步基础。(2)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了边疆各族和唐政权的友好关系。(3)开

4、放的对外政策,使唐文化呈现开放多元的色彩。科举制灵犀一点 尽管唐太宗的贤明、审慎难以贯彻始终,但其文治武功为大唐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济育苍生,其益多;平定寰宇,其功大,益多损少。”唐太宗对自己“功大过小”的评价是贴切的。(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1平定三藩之乱和噶尔丹叛乱(1)平定三藩之乱:有利于安定团结。(2)平定噶尔丹叛乱:三次御驾亲征,取得乌兰布通、昭莫多战役的胜利。2统一台湾和加强对蒙藏地区的管理(1)统一台湾:派施琅收复台湾,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2)多伦会盟:调节了蒙古内部的矛盾,实行清政府统一管辖下的盟旗制度。3抗击沙俄侵略两次组织雅克萨之战,抗击沙俄入侵,签

5、订,从法律上确定中俄边界。4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1)康熙帝清除分裂割据势力、维护国家主权的一系列措施,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他不愧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2)他在位期间,大兴文字狱,实行闭关政策,盛世之下面临危机。尼布楚条约考点2 东西方的先哲(一)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1孔子的生平(1)自学礼乐:少年时立志学习礼乐,以后以传承为己任。(2)三十而立:精通“六经”,收徒讲学。(3)涉足政坛:五十多岁时先后任中都宰和司寇,试图恢复社会,结果失败。(4)周游列国:率弟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未被采纳,返回鲁国。(5)献身文教:整理文化典籍、删修,献身文化教育事

6、业。礼乐文化礼治春秋2孔子在政治、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思想与主张(1)政治:主张“”和“礼”,提出实行德治。(2)教育: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开创私人办学的先河。(3)文化:其言论主要记录在论语中,成为儒家经典。晚年编撰典籍。仁3孔子在中国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与影响(1)对中国: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思想流派。“学在民间”的教育传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建构与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也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五经(2)对世界:孔子学说成为东方文化的主干,与古希腊文化并称为当今世界

7、最具影响力的两种文化形态。明清以后,儒学传到西方,对西方的启蒙思想有一定影响。(二)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1亚里士多德生平事迹(1)17岁时在雅典阿卡德米学园学习,师从柏拉图,对柏拉图思想既有继承又有突破。(2)公元前343年,亚里士多德成为马其顿王子亚历山大之师。为师期间,利用优越条件,继续研究各类科学,学术思想进一步发展。被称为“的学者”。(3)亚历山大征服希腊后,亚里士多德回到雅典创办吕克昂学园,被称为“散步的哲学家”或逍遥学派。百科全书式2亚里士多德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1)建立了多个学科的学科体系:哲学、物理学、生物学、伦理学等。(2)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逻辑学“三段论”;伦

8、理学“中庸之道”。(3)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考点3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一)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背景(1)根本原因:封建专制制度阻碍资本主义发展。(2)导火索:17世纪30年代末,苏格兰人起义。(3)标志:1640年议会的召开,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2克伦威尔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主要活动(1)内战时期:组建新模范军,指挥战役、纳西比战役等,打败王军,处死查理一世,为革命建立功勋。(2)共和国时期:就任护国主,建立军事独裁;远征爱尔兰和苏格兰;颁布,打败荷兰。3克伦威尔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功与过(1)克伦威尔是一位资产

9、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一位颇具争议的历史人物。(2)他在结束封建王权统治方面贡献突出;他采取的内政、外交措施维护了资产阶级、新贵族的利益和英国的海上商业利益,应该予以肯定。马斯顿草原航海条例(二)美国国父华盛顿1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和建国初期的主要事迹(1)领导独立:1774年,参加第一届大陆会议;1775年在第二届大陆会议上被推选为大陆军总司令。1777年指挥战役,扭转战局。1781年指挥约克镇战役,1783年美国正式独立。(2)制定法律:主持制定1787年宪法,为美国民主制度奠定法律基础。萨拉托加(3)确立国策:制定了许多开创性的政策,创立总统否决权制度,完善民主

10、制。确立中立的外交政策,开创总统连任不得超过两届的先例。2华盛顿的优秀品质和历史贡献华盛顿为美国的建立和国家的民主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赢得了美国人民的衷心拥护。(1)华盛顿是美国的开国元勋,在独立战争期间,华盛顿身为大陆军总司令,功勋卓著。(2)他主持制定1787年宪法,为美国民主制度的建设作出重大贡献。(3)他当选美国第一任总统,为以后美国总统连任不得超过两届树立了先例。(三)一代雄狮拿破仑1拿破仑的主要政治活动和军事活动(1)军事起家:在土伦战役、保卫巴黎和远征意大利的过程中展现出杰出的军事才能,成为法国的最高军事统帅。(2)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雾月政变”和称帝。政治上重用人才、建立

11、高效军事体制,颁布拿破仑法典。经济上建立,扶植资本主义发展。军事上实行征兵制。(3)从帝国皇帝到孤岛囚徒:扫荡封建势力,称霸欧洲大陆,两次退位。法兰西银行2拿破仑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及功与过作为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拿破仑战争对法国及欧洲产生了重要影响,是世界历史上的传奇式人物和一个时代的象征。(1)拿破仑多次平定王党叛乱和打败反法联盟的入侵,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扫荡了欧洲,将大革命的思想传到欧洲各地,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2)编纂的民法典,体现法律平等,严格规定私有财产的合法性,对欧美各国影响重大。(3)拿破仑不断发动的对外征服战争,使整个欧洲大陆陷入战争深渊,也破坏了社会稳

12、定和经济的发展,导致拿破仑帝国的覆灭。封建势力考点4 亚洲觉醒的先驱(一)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1孙中山为民主共和而斗争的主要史实(1)辛亥革命前:创建革命团体兴中会,走上了革命道路。1905年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提出“”。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三民主义(2)辛亥革命中:领导辛亥革命;1912年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颁布。(3)辛亥革命后:坚持民主共和,反对专制复辟。领导“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两次护法运动。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孙中山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掀起了国民革命的高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孙中山的优秀品质及其在

13、20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1)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高举三民主义大旗,推翻制度,促进了民族觉醒和民主革命的高涨,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巨变。(2)他开创了新三民主义时代,推动中国革命继续发展。(3)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通常表现得不彻底。君主专制(二)圣雄甘地1甘地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事迹项目第一次第二次新发展时间19191922年19301931年二战及战后根本原因印度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英殖民统治的阻碍原因具体原因英国颁布损害印度人民的法案英国制造印度:通过实现的决议英国:颁布食盐专营法英国:衰弱,为取得印度更多支持印度:觉醒民主权利阿

14、姆利则惨案完全独立项目第一次第二次新发展概况不合作范围广(抵制英货)英国退出印度(甘地两个第一次)结果停止运动甘地被捕运动停止取得部分成果印巴分治印度独立食盐进军2甘地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1)领导运动,打击英国殖民统治,取得民族独立。(2)晚年致力于消除和调解教派矛盾。非暴力不合作种姓制度考点5 无产阶级革命家(一)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1马克思的主要革命活动(1)1847年改组共产主义者同盟。(2)参加德国1848年革命,创办。(3)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成立,马克思是协会的领袖和灵魂。(4)积极支持和帮助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新莱茵报2马克思的主要理论贡献(1)形成科

15、学世界观:1844年在费尔巴哈的思想影响下摆脱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在德法年鉴上发表文章批判唯心主义。与恩格斯合作的第一个作品神圣家族,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的。1845年与恩格斯合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发展了黑格尔的辩证法。1871年发表法兰西内战,系统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唯心主义(2)创立科学理论:1848年,与恩格斯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3)写作巨著资本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的必然胜利,把社会主义学说置于牢固的科学基础之上。3马克思的优秀品质刻苦钻研、勤奋学习、持之以恒的精神;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崇高理想;坚持真理和为人类事业勇于

16、献身的精神;国际主义精神。共产党宣言(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1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基本史实(1)创建布尔什维克党: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建立马克思主义政党,形成列宁主义。(2)领导俄国十月革命:二月革命后,发表,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领导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四月提纲(3)巩固政权,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领导取得国内战争的胜利。建立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恢复了经济,巩固了工农联盟。晚年对民族问题的一系列重要原则,对实行,反对官僚主义等问题都有论述。国家资本主义2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贡献(1)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17、,结合俄国实际创立列宁主义。(2)领导了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为世界人民指明新方向。(3)用自己的智慧,果敢和革命的灵活性为俄国和世界人民开创了一条走向社会主义的新道路。(4)用实践经验证明了社会主义需要市场经济,对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十月革命(三)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1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的历史贡献(1)民主革命时期:1921年7月出席中共“一大”,是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之一。大革命时期关注农民问题,创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大革命失败后,领导秋收起义受挫,率部进军,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工农武装割据

18、”的道路,为革命指明了方向。井冈山1935年后,指挥红军继续长征,取得最终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果断决定与国民党再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提出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和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方针;发表,为抗战胜利指明正确的道路;发表新民主主义论等重要著作,形成了完备的新民主主义理论;领导延安整风运动,为夺取抗战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遵义会议论持久战抗战胜利后领导推翻了国民党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领导人民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1953年起实行“一五”计划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19、,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全国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先后发表了等文章,提出了一系列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方针政策。三大改造论十大关系(3)理论贡献和创新精神:大革命失败后,开创并从理论上论证了中国革命必须走“”的道路。抗战时期,创立完备的新民主主义理论。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从理论上解决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和建立新中国的问题。新中国建立后,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工农武装割据2毛泽东的革命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和求实品质(1)探索精神: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结束,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

20、的讲话,这标志着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开始形成了一个初步的比较系统的思路。(2)创新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关注重工业与轻工业、农业等的关系。(3)求实品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是在总结中国经济建设经验和借鉴苏联经验的基础上,体现了求实的品质。(四)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1邓小平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历史贡献(1)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1922年加入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走上革命道路。1926年赴苏联学习,一年后回国投入大革命洪流。大革命失败后,领导百色、龙州起义,开辟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抗战期间,任八路军129师政委,参与指挥百团大战等战役。解放战争时期,参与开辟,

21、指挥淮海、渡江等战役。中原战场新中国建立前后,率部解放西南,为和平解放西藏做了大量工作。(2)曲折的政治生涯:中共八大后,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成为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文化大革命”初期,遭到错误批斗,后期复出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大刀阔斧、全面整顿,成效显著,后受“四人帮”的诬告和挑拨,再次被打倒。“四人帮”垮台后,再次复出,支持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主持制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科学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后,成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3)开辟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22、义理论。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4)南方谈话,影响深远:在中国社会主义事业面临严峻挑战的关键时刻,邓小平发表了著名的“”,推动改革开放的进程。(5)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实现港澳顺利回归,有利于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南方谈话2邓小平作出的巨大理论贡献和实践创新精神(1)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创造性地回答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发展阶段、发展动力、依靠力量、政治保证、战略部署、国际环境、祖国统一等一系列重大问题。(2)从理论和实践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性问题。(3)第一次创造性地、比较系统和全面地解决了在一个贫穷落后的国

23、家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理论与战略问题。考点6 杰出的科学家(一)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1詹天佑的主要生平事迹及其为中国铁路事业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1)主要事迹:作为首批幼童赴美留学,勤奋刻苦,学业优秀,掌握了近代铁路修筑技术,为报效祖国打下了坚实基础。19世纪末,主持修筑滦河大桥,显示其卓越才能。1905年担任总工程师,克服经费不足、地形复杂、设备短缺落后、工期紧迫等重重困难,亲临野外勘测,确定了最佳线路,以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进行设计施工、高质量完成了任务,创造了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京张铁路(2)历史贡献:作为总工程师,主持勘测、设计和建造了中国人自己建成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并培养了一批

24、铁路建设方面的人才。辛亥革命后,担任交通部技监,主持全国铁路技术工作,克服重重困难,修成粤汉铁路部分路段。1919年,作为中国代表出任协约国“联合监管远东铁路委员会”辖下的技术部委员,为收回中东路的驻兵权与管理权奋力抗争。2詹天佑的科学精神和爱国情操(1)詹天佑早年留洋刻苦求学,中年建成中国人自己建成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晚年维护中国铁路路权,为铁路事业鞠躬尽瘁,一生都奉献给了铁路建设事业,无愧于“中国铁路之父”的称号。(2)詹天佑是我国近代科学与工程技术史上的先驱,推动了中国近代交通事业的发展,他为中国的铁路事业贡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体现了热爱祖国、不畏艰险、勇于创新的高尚精神。(二)近代科

25、学之父牛顿1牛顿的成长历程、主要科学成就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1)成长历程:苦难童年,勤于思考、善于观察;中学时代开始进行科研,学习成绩优异;大学在剑桥就读,接触大量的自然科学著作;在光学、数学、力学等领域都有建树,自制折射和反射望远镜,对光学和天体进行研究和观察;1672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2)科学成就:数学方面:提出著名的二项式定理和微积分的初步算法。光学方面:在关于光和色的新理论的论文中提出光的本质是微粒的见解。物理学方面:1687年的划时代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确定了解决万有引力问题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阐明了万有引力的概念并把它应用到天文学中。这是一部力学全书

26、,它用数学表达方式,把伽利略和开普勒等人提出的零散的理论加以科学整理,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牛顿的“归纳演绎”研究方法给后人以借鉴。2牛顿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勤奋的探索精神(1)严谨的科学态度:牛顿在实验中得出结论后,还要在进一步的实验中证明自己所得出结论的正确性,牛顿的这种研究方法被称为“归纳演绎”法。(2)勤奋的探索精神:牛顿一生未婚,他的多半时间都是在剑桥大学里工作,而其中绝大部分时间又都花在实验室里。(三)20世纪的科学伟人爱因斯坦1爱因斯坦的成长历程、主要成就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1)成长历程:儿时寡言善思,中学未毕业就被赶出校门,但坚持自学,后进入瑞士苏黎世联邦工业大

27、学师范系主修数学、物理,在大学的学习为他后来从事物理学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2)科学成就:1905年发表论动体的电动力学,提出,主要内容包括相对性和光速不变原理。狭义相对论1916 年发表广义相对论的基础,将狭义相对论扩大为。广义相对论包含两个基本原理:一是等效原理,二是广义相对性。1905 年提出光量子假说,解决了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光电效应问题,推动了量子力学的发展。广义相对论2爱因斯坦勇于进行科学创新的精神爱因斯坦的创新精神突出表现在他敢于挑战牛顿经典力学的权威,相继提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否定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指出了时间和空间的辩证关系,即时间和空间是随着物质运动、物质质量、运动速

28、度的变化而变化,并提出了质能转化原理,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经典物理学的危机,创立了一个全新的物理学世界。选择题考法1(2018浙江11月选考)中国古代自西周开始,就大体延续着以“谥号”臧否(褒贬)人物的传统。以西周后期引起“国人暴动”的周厉王谥“厉”(杀戮无辜)为例,有学者从近出“清华简”入手,认为多重文献所见未发现可以颠覆传统旧说的新史料,从理论上讲,在给周厉王议定谥号的时候,当时人们知道并掌握的事实一定不比今人少。厉王所为已严重突破国家伦理的基本底线,无需恢复名誉;有学者认为,对厉王的褒贬仅以“厉”字了之有失公允,提出应换个角度重新评价。由此出发,对待历史人物评价()A应当坚持道德评价为先、价

29、值判断跟进的原则B宜遵行尊重古人的认识,即是对历史尊重的原则C古人的评价未必科学,新说的建立一定要用材料说话D需要立足现实穿越历史,按照逻辑规律进行时空思辨解析:历史人物的评价要以史实为依据,分析其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客观辩证地看问题,不应当以道德评价、价值判断为先,故A项错误;也不一定要遵循古人的认识,应当尊重史实,尊重证据,故B项错误,C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不能站在现代人的立场上苛求古人,故D项错误。答案:C 2(2018浙江4月选考)20世纪初叶,出版于上海的某论著说:“有起死回生,还魂返魄,出十八层地狱,升三十三天堂,郁郁勃勃,莽莽苍苍,至尊极高,独一无二,伟大绝伦之一目的,曰革

30、命沿万里长城,登昆仑,游扬子江上下,溯黄河,竖独立之旗,撞自由之钟,呼天吁地,破颡裂喉,以鸣于我同胞前曰:呜呼!我中国今日不可不革命。”上述言论意在()A传播民主革命思想,振奋国民精神B再举斗争旗帜,掀起“二次革命”C呼吁以革命方式唤起“亚洲觉醒”D说明以上书请愿办法改革政治行不通解析:从材料中“以鸣于我同胞前曰:呜呼!我中国今日不可不革命”可看出该言论意在呼吁国民进行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20世纪初的中国民族危机下,孙中山等人宣传民主革命思想,故A项正确;“二次革命”是针对袁世凯专制进行的斗争,与材料不符合,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亚洲觉醒”,故C项错误;上书请愿的是维新派,材料中亦

31、未说明反对上书请愿进行变革政治,故D项错误。答案:A 3(2018浙江4月选考)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而且一个民族本身的整个内部结构都取决于它的生产以及内部和外部的交往的发展程度。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最明显地表现在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上。任何新的生产力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因为它不仅仅是现有生产力的量的增加。”该论著及其所阐述的思想()阐明了唯物主义历史观 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理论基础 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初次合作的理论探索 充分肯定生产力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A BCD解析:材料中“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

32、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等信息反映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体现的是唯物主义历史观,故正确;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而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理论指导,所以它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理论基础,故正确;材料信息“任何新的生产力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肯定了生产力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故正确;马克思和恩格斯初次合作的理论探索是发表于1844年的神圣家族,故错误,故选C项。答案:C 4(2015浙江10月选考)孙中山和詹天佑是中国近代化事业的先行者。他们的共同点有()借鉴西学,洋为中用 民主科学,齐头并举 致力实业,督办铁路 排除万难,为国尽瘁ABC

33、D解析:孙中山借鉴美国政治制度,詹天佑学习西方铁路修筑技术,都借鉴西学,洋为中用,故正确;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与孙中山和詹天佑无关,故错误;孙中山实践民生主义,致力实业,督办铁路,詹天佑督办京张铁路,故正确;从过程看,二人身上都体现出排除万难,为国尽瘁的奉献精神,故正确,C项符合题意。答案:C 名师指导从考查内容上来看,选择题注重的是人物的事迹和思想等,是对教材主干知识的考查。从人物的选择上来看,全是教材内人物,并未涉及教材以外人物。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复习时把握教材主干,理清人物的事迹,明确其思想价值所在以及所做出的历史贡献等。在把握好人物事迹的同时,更要注意同类人物事迹的比较。主观题

34、考法5(2019浙江4月选考)读马克思,受其伟大思想与人格魅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马克思上中学时,启蒙运动的精神已在学校传播。校长是他的历史老师,也是他家庭的朋友,被称为“康德哲学专家”。毕业时,马克思在一篇作文中写道:要选择一种建立在我们深信其正确的思想上的职业;选择一种能给我们提供广阔场所来为人类进行活动、接近共同目标,即完美境地的职业马克思认为,康德哲学乃是与法国革命相呼应的思想革命。在康德的哲学世界中,一个人不论做什么,总应该使其意志所遵循的准则同时能够成为一条普遍的立法原则。面对时代的转型移步与思想的起承转合,马克思借助德国古典哲学和英国古典经济学,试图把社会主义从“乌托邦

35、”的错误起点拯救出来。摘编自英戴维麦克莱伦卡尔马克思传等材料二 自从世界上有资本家和工人以来,没有一本书像我们面前这本书那样,对于工人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全部现代社会体系所围绕旋转的轴心,这种关系在这里第一次得到了科学的说明,而这种说明之透彻和精辟,只有一个德国人才能做得到。欧文、圣西门、傅立叶的著作现在和将来都是有价值的,可是只有一个德国人才能攀登最高点,把现代社会关系的全部领域看得明白而且一览无遗,就像一个观察者站在最高的山巅观赏下面的山景那样。引自恩格斯卡尔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书评为民主周报作(1)结合所学,概述材料一中康德的思想观点,归纳马克思与启蒙思想的关系。(

36、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述资本论的理论贡献。综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用一句话概括马克思矢志不渝的思想准则。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一个人不论做什么,总应该使其意志所遵循的准则同时能够成为一条普遍的立法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康德的观点可概括为人应该运用自己的理智,独立思考,理性判断。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马克思认为,德哲学乃是与法国革命相呼应的思想革命”“马克思借助徳国古典哲学和英国古典经济学,试图把社会主义从乌托邦的错误起点拯救出来”可知二者的关系是受启蒙思想影响产生了为人类谋幸福的崇高理想以及对启蒙思想予以批判继承。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资本和劳动的关系第一次得到

37、了科学的说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本论的理论贡献是提出剩余价值学说,科学论证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的必然胜利。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马克思借助徳国古典哲学和英国古典经济学,试图把社会主义从乌托邦的错误起点拯救出来”与材料二“把现代社会关系的全部领域看得明白而且一览无遗”可知体现的是为人类工作的思想准则。答案:(1)康德的思想观点:人应该运用自己的理智,独立思考,理性判断。关系:受启蒙思想影响产生了为人类谋幸福的崇高理想以及对启蒙思想予以批判继承。(2)理论贡献:提出剩余价值学说,科学论证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的必然胜利。思想准则:为人类工作的思想准则。6(2017浙江4月选考)实现“中

38、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尽管中国没有经历产业革命,但不能抹煞封建政权内部所发动的近代企业的运动中,为争取中国现代化而献身的人的动人事迹。中国人自制轮船的试探,在福州船政局开办不及十载的1875年便已开始发动。从20世纪开始,中国大地上的追赶先进和推动现代大机器工业发展进行的奋勇拼搏展现出新的场面。詹天佑和他所设计的“与他国无关”的京张铁路就是这种精神的代表。詹氏早就自豪地说:“中国已渐觉醒。”认为“莽莽神州,岂长贫弱?曰富、曰强,首赖工学”。摘引自詹天佑文选、汪敬虞论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等材料二 回顾詹天佑为代表的近代仁人志士追求国家富强、民族振兴、

39、人民幸福的追梦之旅,有以下两种认识可供讨论:詹氏成就得益于封建政权内部所发动的近代企业的运动及其所奠定的产业基础,由此出发有必要重新认识这一运动在西学东渐及对近代民族工业的作用。詹天佑为中国铁路事业的开拓而付出的心血和取得的成就,现在是世所公认。据汪敬虞论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等整理(1)根据材料一所提示的角度并联系所学,指出近代民族工业最初产生的时空范围,分析说明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路径。(2)阅读材料二并联系材料一,你更侧重分析哪一种认识?侧重分析,请结合所学进行阐述。侧重分析,根据所学梳理詹氏贡献,并用一句话提炼概括詹天佑报国思想。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的相

40、关历史信息分析。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族工业最早是洋务派创办的官办企业,受洋务运动的诱导,一部分中小地主、官僚、买办、商人和华侨等投资于近代工矿企业,此外还有部分手工工场采用机器生产变为近代工矿企业。第(2)问,侧重分析要从洋务运动的积极影响方面进行分析,侧重分析要从詹天佑的成就方面进行分析。答案:(1)范围:19世纪60年代;沿海地区。路径:洋务派官办企业;一部分中小地主、官僚、买办、商人和华侨等投资于近代工矿企业;部分手工工场采用机器生产变为近代工矿企业。(2)倾向于,选派留学生,学习西方语言、文化、科技知识;推进洋务事业,培养洋务人才;开创中国近代留学运动;创办中国近代第一批工业

41、企业;推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倾向于,成功建造19世纪末中国最长铁路大桥;主持设计建造中国人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创造铁路史奇迹;维护中国铁路权益。技术报国。7(2015浙江10月选考)读史阅世,提升历史学科素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谈教育者,不可不知孔子。其收徒讲学,传承礼乐文化,倡“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影响至深且远。汉兴,选用儒学之士,设立太学,由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隋唐以降,实行科举,“社会孤寒之士,亦得平地拔起,厕身仕宦。”岁月如歌,回顾历朝选士之路,漫步于故宫保和殿,谁能想到这里曾是儒生向往的“天子堂”!据中国政治史大纲历史选修整理材料二 关于

42、科举制,学术界有不同的认识:以往流行的看法认为,以科举考试为目的的应试教育,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扼杀了创新精神。20 世纪末叶,一些学者发现以前对科举制的看法,过于简单化。放在古代的历史上考察,它打破了社会、阶级之间不可跨越的鸿沟,使平民子弟通过苦读,也有可能成为状元、榜眼、探花。仅凭这一点,都应该为它谱上一曲赞歌。选自李伯重八股之外等(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孔子“收徒讲学”与西汉“设立太学”办学性质的不同,概括孔子的教育目标。说明保和殿成为儒生向往的“天子堂”的原因。(2)在历史的变迁中,科举制留下深刻的烙印。对材料二中的两种看法,你更倾向于哪一种?请结合所学谈谈自己的认识。(要求:

43、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简意赅。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解析:第(1)问,孔子“收徒讲学”,创办的是私学,西汉“设立太学”属于政府设立的官学;材料一中孔子收徒讲学,传承礼乐文化,培养“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从保和殿作为科举制最高一级的考试殿试的场所这一角度分析原因。第(2)问,评价科举制度,言之有理即可,如果选择观点,可以从科举制培养专制奴仆、阻碍古代科技发展等方面分析;如果选择观点,可以从推动官员选拔公平公正、提高官员素质和行政效率、促进社会重学风气等方面分析。答案:(1)不同:一为私学,一为官学。目标:培养学生“成人”,培养“君子”。原因:保和殿是举行殿试的地方,殿试是科举制最高一级的考试

44、。(2)倾向于:儒生因科举而地位提升,但也成了专制政治的仆从。士人醉心功名利禄,导致专心从事科技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倾向于:保证了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促成读书风尚,有益于形成重学风气。以考选官,从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看,有一定合理性。8(2016浙江4月选考)历史的意义在于对后人的教育和启迪。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清康熙时,驻守古北口长城的总兵官向朝廷建议,拨款维修加固长城。康熙帝阅批奏折后认为守国之道不在于修长城,而在于“修得民心”。清王朝治国安邦的一个大手笔,便是将北方草原上凶猛剽悍的蒙古铁骑,变成了护卫江山的真正长城。回放历史的画面,在内蒙古木兰围场、

45、承德避暑山庄、故宫保和殿都曾经记录下有清一代民族团结和睦的历史佳话。摘编自世界遗产在中国材料二 回顾清朝的历史,康熙帝无疑是可圈可点的人物,他启动了康乾盛世之门,把一个纷乱而残破的中国引向大治,真正开创了一个空前统一、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新时代。面对进入全盛期的形势,他滋生出一丝总揽朝政的满足感。对于康熙帝的文治武功,不同时代的人们从不同角度出发,主要有如下一些认识:圣祖仁皇帝平三逆、平朔漠,亿万年久安长治之业实定于此;康熙帝尊崇孔子,超越前代。笼络明朝遗民,使政风为之一变;康熙帝保卫边疆,抵御外侵,缔结和约;康熙帝实现了由乱而治之局,使朝中威胁皇权的各种因素不断受到控制,皇帝乾纲独断。据清史

46、等整理(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从“修得民心”的角度,分别指出木兰围场、避暑山庄、保和殿的相应职能。请用一句话概括清朝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所创造的成功经验。(2)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请选择对康熙帝“文治武功”的其中一种认识扼要予以展开。(只列观点,不加阐述不得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从“修得民心”的角度作答,“木兰”意为哨鹿,康熙帝把“木兰围场”作为围猎、避暑、练兵,真正职能还是作为处理民族事务的特殊场所,“避暑山庄”是北京到木兰围场的途中设立的行宫之一,后来康熙将其变成引见官吏、接见各少数民族王公贵族、外国使节及处理朝政的场所,实际上是处理民族事务,加强北部边防的政治中心,每年

47、除夕,皇帝在故宫保和殿举行盛宴,宴请少数民族的王公贵族和朝廷文武大臣;第二小问,题干要求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角度概括成功经验,康熙帝加强维护与少数民族的团结,以包容的心态因地制宜的处理边疆和民族关系。第(2)问,此题属开放性试题,从四个认识中任选一个简单的展开阐述康熙帝的“文治武功”,要求根据材料,结合所学,观点与史实结合,规范准确答题,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木兰围场:处理民族事务的特殊场所。避暑山庄:处理民族事务,加强北部边防的政治中心。保和殿:每年除夕,皇帝在此宴请少数民族的王公贵族。经验:因地制宜地处理边疆问题和民族关系。(2)选择: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平定准噶尔部叛

48、乱,巩固统一国家。选择:康熙帝尊重各民族文化传统,崇尚儒家文化,恢复开科取士,延揽汉族文士,缓和矛盾。选择:康熙帝抗击沙俄对东北的侵略,组织两次收复雅克萨之战,和平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中俄东段边界,维护国家主权。选择:康熙帝改革弊政,励精图治,作为地主阶级的政治代表,凭借其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实行专制集权。名师指导主观题注重将历史人物放到具体的历史背景下,并将人物事迹与必修内容适当整合,融会贯通知识,体现能力素养,设问第(2)问一般落脚在对人物的评价上,在评价人物时要把握以下两个方面:一、正确评价古代历史人物(政治家)1方法评价古代政治家功过的一般方法为结合政治家的活动一分为二地评价

49、。一般从以下角度进行归纳评价:(1)是否完成国家统一,推动历史发展。(2)是否调整政治措施,保持社会安定;是否调整经济措施,重视改善生产条件,促进经济发展。(3)是否采取措施,促进文化繁荣。(4)是否采取措施,巩固国家统一,促进各民族的融合与团结。(5)是否反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2原则(1)清除英雄史观,树立人民群众才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任何夸大个人的决定作用,否定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都是错误的。(2)确定评价标准:以对社会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去评价历史人物的历史地位(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统一)。(3)特定的历史背景:具体分析历史人物所处的历史条件,实

50、事求是地评价历史人物。不是英雄造时势,而是时势造英雄。(4)防止以偏概全:具体分析历史人物的功过。注意分析其阶级性和时代性。二、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和方法1全面性原则:坚持两点论和一分为二的观点,应从积极性和消极性、进步性和反动性、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等方面全面评价。2阶段论和方面论结合的原则:从纵的关系上,历史人物有时间阶段上的划分,从不同阶段上作出不同评价;在横的关系上,历史人物又具有多重性,如有的人物是英雄与暴君集于一身,评价时应采用方面论的方法。3发展性和长远性原则:从整个人类历史发展角度去评价,从是否顺应历史进步潮流、是否体现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等角度去评价。4主流性原则:要分清历史人物的

51、主流与支流,政治活动与个人生活方面的差别,不能以偏概全,不能以个人道德标准代替历史进步的标准。5适度性原则:评价历史人物不能标新立异,不能违背主流学术观点,不能违背一般人的善恶标准。6阶级性原则: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的观点与阶级分析的方法,但反对贴阶级标签,反对苛求古人。7实践的原则:从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实践效果好坏及对社会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等角度评价。随堂强化落实1清朝处理民族问题的原则基本定型于康熙时期。下列事件体现了康熙处理这一问题的事件有()尊孔开科,延揽汉人 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东北边界 派汉族工匠入藏重修布达拉宫 修建清漪园作为处理民族事务的政治场所A B

52、CD解析:“尊孔开科,延揽汉人”体现了康熙帝崇尚儒家文化,尊重汉民族的传统文化,故正确;与俄国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东北边界,表明清朝行使和维护的是中国主权,与处理民族问题无关,故错误;“派汉族工匠入藏重修布达拉宫”体现的是藏汉两族人民团结协作进行文化交流,使布达拉宫艺术呈现汉藏合璧的特点,故正确;清漪园现为颐和园,开始兴建于清乾隆帝时期,故错误。C项符合题意。答案:C 2(2019浙江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第二次联考)学者向达说:“李唐不唯政制多袭前代之旧,一切文物亦复不间华夷,兼收并蓄。当时的长安几乎为一国际都会,各种人民,各种宗教,无不可于长安得之。于是,长安胡化盛极一时,此种胡化大率为西域之

53、好:服饰、饮食、乐舞、绘画,竞事纷泊;其社会各方面,隐约皆有所化,好之者盖不仅帝王及一二贵戚达官已也。”这反映出当时()唐承隋制,发展创新 仿照土族,崇尚奢靡 民族交融,中外交流 开明开放,兼收并蓄ABCD解析:根据材料“李唐不唯政制多袭前代之旧,一切文物亦复不间华夷,兼收并蓄。”可见正确;根据材料“当时的长安几乎为一国际都会,各种人民,各种宗教,无不可于长安得之。”可见正确;根据材料“长安胡化盛极一时,此种胡化大率为西域之好:服饰、饮食、乐舞、绘画,竞事纷泊”可见正确,故选C项。答案:C 3(2019浙江十校联盟3月适应性考试)1920年,印度的律师抵制出庭,治安长官放弃职位,政府职员和教员

54、放弃公职。富裕的商人出现了“热衷不合作的倾向”,社会下层则成为不合作运动的主力。他们响应甘地抛弃外国所有东西的宣传,脱掉英国制造的鞋、袜、裤、衫、帽等。农民运动在许多地方发生,农民抗捐抗税,进攻地主庄园。据此可知,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旨在实现印度的工业化 与暴力斗争交织在一起 相当广泛地发动了群众 属于无产阶级夺权运动ABCD解析:材料反映印度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不和英国合作,无法体现旨在实现印度的工业化,排除;根据“农民运动在许多地方发生,农民抗捐抗税,进攻地主庄园”可知,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与暴力斗争交织在一起,正确;根据“印度的律师抵制出庭社会下层则成为不合作运动的主力”可知,非暴力不合作

55、运动相当广泛地发动了群众,正确;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运动,不属于无产阶级夺权运动,错误,故选C项,排除A、B、D项。答案:C 4(2018湖州、衢州、丽水联考)“天陨巨人辞宇去,龙族十亿动真情谁扭乾坤振华夏,家祭三叩谢邓公。”下列有关该人物的历史活动依时序排列正确的是()主持制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检验改革开放事业的“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第一次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发表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ABCD解析: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是邓小平1980年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1981年中

56、国共产党第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第一次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在1988年9月;提出检验改革开放事业的“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是在1992年。综上所述排列正确的是,C项符合题意。答案:C 5(2019浙江余姚4月模拟)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马克思是顶天立地的伟人,也是有血有肉的常人。他热爱生活,真诚朴实,重情重义。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友谊长达40年,他们的友谊“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下列属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的著作是()A德法年鉴B基督教的本质C德意志意识形态D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解析:结合所学知识,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的著作是德意志意识形态,故C项正确;德法年鉴的主编是马克思,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的著作,故A项错误;基督教的本质是费尔巴哈的著作,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故B项错误;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作者是马克思,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的著作,故D项错误。答案:C “课时达标检测”见“课时检测(三十三)”(单击进入电子文档)谢 谢 观 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