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单元9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精 研 课 文 锻 炼 思 维 背景链接王维曾于开元二十(732)年前后隐居于辋川。裴迪是王维最好的朋友,早在移居辋川之前,他们就一同在终南山隐居过,得宋之问蓝田别墅后,他们又经常“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辋川集就是他二人的唱和诗集,记录了他们的生活和逸兴雅趣。写这封信时,裴迪已回家去温习经书准备应试了,王维深感寂寞,只得独自去游山赏景。文脉梳理一、阅读课文第一段,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理解词句1【古今异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古义。近腊月下,景气和畅古义:_今义:兴旺、繁荣答案:气候2【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现象。(1)近腊月下_(2)与山僧饭讫而去_答案
2、:(1)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接近(2)名词活用为动词,吃饭3【一词多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过 故山殊可过 _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_ 不过四十丈 _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_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_答案:过:动词,过访、游览 动词,经过 动词,超过 副词,过分地 名词,错误、过失4【文言句式】指出下列句式特点并翻译。憩感配寺句式:_译文:_答案:省略句、状语后置句;补充完整为“(于)感配寺憩”,在感配寺休息筛选概括5文章第一段写了些什么?答案:第一段写游山的缘由及独游的经过。6“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这句话有什么作用?答案:本句语言精练、简短,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又总括了山中的气
3、候特点。同时,还将引出下文对景物的描写、对春天美景的畅想和对裴秀才的邀请。二、阅读课文第二段,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理解词句1【古今异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古义。僮仆静默古义:_今义:寂静,没有声音;肃立不作声,表示悼念答案:指已入睡2【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现象。(1)夜登华子冈 _(2)与月上下 _(3)村墟夜舂 _(4)步仄径 _答案:(1)名词作状语,在夜晚(2)名词活用为动词,起落(3)名词作状语,在夜晚(4)名词活用为动词,散步3【一词多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相猥不敢相烦 _复与疏钟相间 _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_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_伯乐相马 _答案:相:表示动作偏指一
4、方,相当于代词,你 副词,相互 动词,辅助、帮助 名词,古代辅佐帝王的大臣动词,仔细看、审查4【文言句式】指出下列句式特点并翻译。(1)明灭林外句式:_译文:_(2)步仄径句式:_译文:_答案:(1)省略句、状语后置句;补充完整为“(于)林外明灭”,火光在林外忽明忽暗(2)省略句、状语后置句;补充完整为“(于)仄径步”,在狭窄的小路上漫步 筛选概括5写景状物最忌单调平板,故作者常以“动”“静”对比笔法,使文字更具情致,下列属于这种类型的一项是(D)A此时独坐,僮仆静默 B轻鯈出水,白鸥矫翼C比涉玄灞,清月映郭D深巷寒犬,吠声如豹解析:A、C两项均写的是静景,B项写的是动景,D项既有静景(深巷)
5、又有动景(狗吠),动静结合。6本段描绘了怎样的一幅图画?请结合景物特点作简要分析。答案:描绘的是蓝田的冬夜图。其中有动有静,有声有色,如一幅水墨国画,着墨淡雅,用笔清疏,写意传神,基调寂静而清幽,是实景的真实描绘。三、阅读课文第三段,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理解词句1【通假字】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_”通“_”,_答案:“无”通“毋”,否定副词,不要2【古今异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古义。(1)非子天机清妙者古义:_今义:一般指重要而不可泄露的秘密(2)因驮黄蘗人往,不一古义:_今义:不相同,不固定答案:(1)天性(2)书信结尾常用的套语,不一一详述之意3【词类活用】指出
6、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现象。露湿青皋_答案: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使动用法,使湿,打湿4【一词多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当当待春中 _有积石横当其垠 _ 台当山西南缺 _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_答案:当:副词,应该 动词,处在某个地方 动词,正对着 动词,担当、承担5【文言句式】指出下列句式特点并翻译。(1)轻鯈出水句式:_译文:_(2)倘能从我游乎句式:_译文:_答案:(1)省略句、状语后置句;补充完整为“轻鯈出(于)水”,轻捷的鲦鱼从水面跃出(2)省略句;补充完整为“(你)倘能从我游乎”,您或许能和我一起游玩吧 筛选概括6下列对课文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A作者借短信描绘了自己晚年所居“辋川别
7、业”周围的山水景物,实写了冬日的清丽和春天的明媚,语言质朴,文笔淡雅,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B第一段“故山殊可过”句埋下一个伏线,暗暗点出自己隐居的山村实在值得一游。C“草木蔓发,春山可望”以下六句,作者运用诗的语言,采用动静互为烘托的艺术技巧,描摹出一幅山村春色图,可谓是文中有画。D第三段中,作者显示了他写信的意图,他与裴迪之间的深厚情谊是以“真趣”为基础的。解析:写春景是虚写。7文中有一个词浓缩了本文的主要内容,是本文的“文眼”。下列选项中,最符合“文眼”的一项是(C)A可过 B相烦 C深趣 D相邀解析:“深趣”是文眼。它包括王维笔下的终南美景,主要是冬夜清丽淡远、宁静和谐的氛围和春天色彩
8、斑斓、生机勃勃的景象,还有朋友相邀的一片诚心。8下列对课文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D)A王维诗最能代表其创作特色的是描绘山水田园等自然风景及歌咏隐居生活的诗篇,本文在思想内容上和他的诗作一脉相承。B王维给裴迪的这封信,描绘了辋川别业的冬景春色,也表达了对对方的思念之情。C本段写春景,是想象中的景色,因而较描绘的冬景显得有点粗线条了。D这封信之所以写景,正是为了勾起裴迪的回忆,并希望再次享受同游的深趣,同时也委婉地表现了对对方不能同游的遗憾。解析:D项,从课文中无法体现出作者有遗憾之情。9“矫”能否换为“举”或“展”,为什么?答案:不能。用“矫”更能体现春日里雏鸥初试长空的矫健和喜悦。10本文议
9、论抒情的句子与描绘美景的句子在句式上有何不同?说说这样的句式在此文中有何艺术效果。答案:本文句式骈散结合。写景多用四言句,句式整齐,富有节奏感,情景交融,意境深远;抒情议论,多用散句,信笔抒写,或直抒胸臆,或点明主旨,轻灵自由。【上下求索】作为一封书信,王维为什么把主要篇幅放在景物描写上?【探究思路】写作背景写作意图写作效果。【探究结论】答案:(示例)作者浓墨重彩地描写美景,与其写作意图有关。作者把景物描写得诗情画意、生趣盎然,既表达了作者对“山中”美景和美好生活的欣赏,与朋友分享美景、真情,同时也暗含着对朋友的邀请,还表现了作者期望忘情于山水之中、追求田园生活的心理。古人评价王维诗中有画,请
10、你找出一首你所熟悉的王维的诗,作简要分析。我的观点:_答案:(示例)王维诗中有画,如其诗鸟鸣涧,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展现给人一幅由明月、落花、鸟鸣所点缀的一种迷人的画面。近 腊 月 下,景气和畅,故 山 殊 可过。接近农历十二月的下旬,气候温和舒畅,旧居蓝田山区很值得探访。足下方 温 经,猥不敢相烦,辄便独往山中,憩感配寺,您正在温习经书,我不敢打扰你,就独自到山中,在感配寺休息,与山僧 饭讫 而去。跟寺中僧人一起吃完饭,便离开了。【近:接近。下:下旬。景气:气候。和畅:温和舒畅。故:旧。殊:副词,很。过:探访。足下:敬辞,对对方的敬称。方:正在。温:温习。经:儒家经书。猥:鄙,自我谦称。
11、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相当于代词,你。辄便:就。讫:完、毕。】比 涉 玄灞,清 月 映 郭。夜 登(近来)我渡过深青色的灞水,清朗的月色映照着城郭。在夜色中登上华子冈,辋水沦涟,与 月 上下。寒山 远 火,华子冈,辋水泛起涟漪,水中的月影也随同上下。那寒山中远远的灯火,明灭林外。深巷 寒犬,吠声如豹。村 墟 夜 火光在林外忽明忽暗。深巷中冬天的狗,叫声像豹一样。村子里夜晚的 舂,复与疏 钟相间。此时 独坐,僮仆静默,多思舂米声,又与稀疏的钟声相互交错。这时,我独坐着,僮仆已入睡,多想起曩 昔,携手 赋 诗,步仄径,临清 流也。从前你我手牵着手吟诵诗歌,在狭窄的小路上漫步,临近那清澈流水的情景。
12、【郭:外城。在古代,内城曰城,外城曰郭。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沦涟:水起微波涟涟。与月上下:指水月相映,月光随波荡漾。寒山:冬天的山。远火:远处的灯火。明灭林外:省略句、状语后置句,(于)林外明灭。寒犬:冬天的犬。墟:村落。舂:捣谷。疏钟:稀疏的钟声。间:夹杂,交错。静默:没有声音,指已入睡。曩:从前。步仄径:省略句、状语后置句,(于)仄径步。仄径,狭窄的小路。】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 山 可 望,轻 鯈 出 等到了春天,草木蔓延生长,春天的山景更可观赏,轻捷的鲦鱼跃出水,白 鸥 矫 翼,露 湿 青皋,麦 陇朝雊,水面,白色的鸥鸟张开翅膀,晨露打湿了青草地,麦田里雉鸟在清晨鸣叫,斯之 不远,
13、倘能从我游 乎?非子天机 这些景色离现在不远了,您或许能和我一起游玩吧?如果不是你天性清妙者,岂 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 中 有 深 高洁超尘,难道我能因为这种闲事邀请你吗?可是这当中有很深的趣矣!无忽。因 驮黄蘗人 往,旨趣啊!不要忽略。借载运黄蘗的人前往你处之便捎去这封信,不一。山中人王维白。不一一详述了。山中人王维说。【当待:等到。蔓发:蔓延生长。望:看,有观赏之意。轻鯈(tio):又称白鲦,鱼名。出:跃出。矫:举。湿: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打湿。青皋:青草地。皋,水边高地。朝雊:早晨野鸡的鸣叫声。雊,野鸡的鸣叫声。斯:代词,这。天机清妙:指天性清新脱俗。不急之务:不急的事,指游赏山水。然:可是。是中:这里面。无:通“毋”,否定副词。忽:忽略、忘记。因:凭借。驭:驾驭车马。不一:不一一详述。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