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讲 酸和碱 考点扫描 1酸的定义:电离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_的化合物叫做酸。2几种常见的酸H 考点一 酸(九上教材P6、P11)3.酸的共性4酸具有相似性质的原因是其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_。H1碱的定义: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_的化合物叫做碱。2几种常见的碱OH 考点二 碱(九上教材P15)3.碱的共性(1)可溶性碱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_,使无色酚酞试液变_。蓝色红色4碱有相似性质的原因是其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_。OH5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变质的探究(详见实验突破)6氢氧化钠有强烈的_,使用时要十分小心。若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腐蚀
2、性1酸碱反应:_,属于复分解反应中的一种。如用“胃舒平”(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铝)治疗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过多;用熟石灰降低土壤的酸性等。2酸碱反应的实质:_。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OHH=H2O 考点三 酸碱反应(九上教材P19)1指示剂只能粗略指示溶液的酸碱性(定性指示),而pH则能表示溶液的_。2pH酸碱度的表示方法(1)范围:通常在014之间。(2)测定: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_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_对照。酸碱度pH试纸标准比色卡 考点四 溶液的酸碱性(九上教材P5)(3)pH大小与溶液的酸碱性和指示剂的关系重点突破 例1 小柯同学为验证稀盐酸
3、的化学性质做了如图示的实验,据此分析正确的是()C 1酸和碱的性质与应用 A能产生气泡的实验是:A、B、D、EBA实验和B实验对比可以得出: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镁强C能证明C实验发生化学变化的证据是: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DE实验中氧化铁逐渐溶解与食盐逐渐溶解在水中的原理是一样的变式11 小晨在完成如图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试验后,想判断加入的稀硫酸是否过量,他取出部分反应后的液体,利用下列方法进行判断,不可取的是()A加入镁条,是否有气泡产生B加入少量氢氧化钡溶液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C加入少量氢氧化铁,红色固体是否消失D利用pH试纸,结果是否小于7B变式12 为了探究酸碱反应是否放热,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
4、示的实验装置(夹持等固定装置图略),针对该实验目的,下列评价或改进,错误的是()A若观察到红墨水向右移,则说明该实验一定有放热现象B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可改用氢氧化钠固体C在打开活塞a之前应先打开橡皮管上的止水夹D为了使实验更具有说服力,可用氢氧化钾溶液再次实验B变式13 小华同学在复习酸碱盐知识时整理了如图网络图,“”表示相互转化,“”相互反应。已知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为金属单质、金属氧化物、碱和盐中的各一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A.如果A是铁,则A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气泡,溶液变成浅绿色B如果B是金属氧化物,B转化为A可能是工业炼铁的原理C如果C溶液呈碱性,则D只能是盐D
5、如果D与稀硫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则C只能是碱例2 小金同学取了适量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发生装置中的剩余溶液。逐滴滴加纯碱溶液,绘制产生沉淀的图像如甲图所示。2酸碱反应图像问题(1)请写出B点对应溶液的溶质是_(写化学式)。(2)乙图是甲图中O点到A点的反应微观实质模型图。则“”表示_(写化学符号)。CaCl2、NaClNa变式2 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一定量的水,通过电解水的装置电解B一定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至过量C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至正好完全反应D一瓶浓盐酸和一瓶浓硫酸,在实验室中敞口放置一定时间D诊断自测 1(2020,温州)新鲜果汁是常
6、见的饮料,下列四种饮料呈弱碱性的是()D 命题点1 溶液的酸碱性及pH 2物质的酸碱性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1)酸性是因为物质能电离出_,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_色。(2)酸碱性强弱可用pH表示,通常洗衣粉、香皂呈碱性,即pH_7。H红3(2021,台州)盐酸在生产和生活中的用途很广,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反应。下列物质与盐酸反应时,能观察到白色沉淀的是()C 命题点2 常见酸的性质及用途 4(2020,杭州)小金完成了图示实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DA实验中石灰水有剩余B实验中有气泡产生C实验中没有明显现象D实验所得溶液中一定含CaCl2和NaCl5(2020,宁波)某锥形瓶内盛有盐酸和氯化铜的混
7、合溶液100 g,向其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锥形瓶内溶液质量m1与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m2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至A点时,所加NaOH溶液的质量为40 gB反应至A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CuCl2和NaClC反应至B点时,锥形瓶内溶液的质量为280.4 gD反应至B点时,锥形瓶内溶液中NaCl的质量为23.4 gD6在氧化铁金属锌氢氧化铜氯化钡溶液四种物质中,跟稀硫酸、稀盐酸都能发生反应且反应中表现了“酸的通性”的组合是()ABCDB7(2021,杭州)实验室常用锌和稀硫酸来制取氢气,向盛有稀硫酸溶液的烧杯中加入足量的锌至反应完全。(1)写出该反应的
8、化学方程式_。(2)如图的“”“”“”表示反应前后溶液中溶质电离产生的不同离子,则“”表示_。(填写离子符号)ZnH2SO4=ZnSO4H2SO248(2020,衢州)向一定质量的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2CO3溶液,并振荡。如图表示反应过程中溶液质量随加入Na2CO3溶液质量的变化情况。图线AB段对应的实验现象是_,在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产生气泡氯化钠和氯化钙9(2021,丽水)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物质性质决定用途,反应本质决定变化现象。如图是小科构建的氢氧化钙部分知识网络,其中“”表示相连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X与图中所给物质的类别不同。请回答:命题点3 常见碱的性质及用
9、途(1)酚酞试液在Ca(OH)2溶液中显红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离子是_;(2)列举熟石灰Ca(OH)2在工农业上的一种用途_;(3)X溶液能与Ca(OH)2溶液反应并产生蓝色絮状沉淀,写出产生该实验现象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OH中和酸性土壤(中和酸性废液等)CuSO4Ca(OH)2=Cu(OH)2CaSO4(X是可溶性铜盐即可)10(2021,台州)某班同学研究碱的性质时,进行如图实验,观察到有蓝色絮状沉淀产生。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中的沉淀有些小组部分变黑,有些小组仍为蓝色。(1)反应生成的蓝色絮状沉淀物质是_。(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测黑色物质可能是_。A铁 B碳 C二氧化锰 D氧化铜氢氧
10、化铜D(3)某同学认为试管中沉淀的颜色变黑可能是由于反应物的溶质质量分数较高所致。为验证猜想是否成立,他改用溶质质量分数更大的硫酸铜溶液再一次进行了实验,发现生成的蓝色絮状沉淀过一段时间并未变黑。因此,他认为自己的猜想是错误的。请回答,他能否据此否定自己的猜想?并说明理由_。不能,反应物还有氢氧化钠溶液,因此还需要改变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验证猜想是否正确11为了探究氢氧化钡溶液和硫酸钠溶液反应后所得滤液X的成分,同学们做了以下实验:取50克滤液于烧杯中,先向烧杯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硫酸镁溶液20克,接着向烧杯中滴加稀硫酸。加入溶液的质量与烧杯内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1)滤液X的pH_
11、7(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CD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滤液X中含有的溶质是_。大于Mg(OH)2H2SO4=MgSO42H2OBa(OH)2、NaOH(4)滴加入30克稀硫酸时,烧杯中沉淀的质量m2的值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解:设加入 20 g 硫酸镁溶液生成的氢氧化镁的质量为 x。Ba(OH)2MgSO4=Mg(OH)2BaSO41205820 g6%x12058 20 g6%x,x0.58 gm2的值为 4.66 g0.58 g5.24 g。答:滴加入 30 克的稀硫酸时,烧杯中沉淀的质量 m2的值为 5.24 g。12(2021,杭州)取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
12、后的溶液进行实验。下列能说明稀盐酸、氢氧化钠恰好都完全反应的是()A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B加氢氧化镁固体,固体全部溶解C加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D测定溶液的pH,刚好显中性D 命题点4 酸碱反应及其应用 13(2021,金华)稀HCl和NaOH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要证明两者已发生化学反应,如图操作及实验现象(或结果),不能证明反应发生的是()A在混合液中加金属Zn,无气泡产生B在混合液中加无色酚酞,溶液呈无色的C在混合液中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D用pH试纸测混合液的pH,测得pH等于7C实验突破 实验一: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 1NaOH变质的原因变质的化学反应为_。2NaOHCO2
13、=Na2CO3H2O2怎样确定NaOH是否变质?3.怎样确定NaOH变质的程度?4.保存方法:氢氧化钠要_保存。【知识拓展】用Ca(OH)2溶液虽然能检验Na2CO3的存在,但对NaOH的检验会产生干扰。密封实验二:氢氧化钙变质的探究 1Ca(OH)2变质的原因:变质的化学反应为_。2怎样确定Ca(OH)2是否变质?取少量样品,向其中滴加足量的_,如有_产生,则证明Ca(OH)2已经变质。Ca(OH)2CO2=CaCO3H2O稀盐酸气泡3怎样确定Ca(OH)2变质的程度?4.保存方法:氢氧化钙要_保存。密封实验三: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1反应原理:_。2实验步骤及现象(1)在盛有3毫升氢
14、氧化钠稀溶液的试管中加入1毫升酚酞试液,观察到溶液变红,再逐滴滴加稀盐酸,边滴边振荡,直至红色刚好褪去。(2)用滴管吸取反应后的溶液滴在蒸发皿中,在酒精灯上烘干,蒸发皿上留下的物质为氯化钠。NaOHHCl=NaClH2O3实验分析和结论氢氧化钠稀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稀盐酸和氯化钠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滴加稀盐酸过程中溶液颜色慢慢变浅,最后变为无色,说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反应。4酸碱反应的微观本质酸溶液中的_和碱溶液中的_结合生成_,微观反应过程如图所示。HOH水例1 某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在止水夹K1、K2处于关闭状态时,将针筒A中溶液挤入试管B中,接着打开止水夹K1,发现D中的
15、部分溶液被吸入试管B中,充分反应后,试管B留下的溶液也显红色;典例精析 打开止水夹K2,风哨振动鸣叫,C中的部分溶液被吸入B和D中,反应后B、D中溶液都变为无色。回答:(1)步骤中,充分反应后,试管B里的CO2最终转化为_(填化学式)和水。(2)解释步骤中“风哨振动鸣叫”的原因_。(3)实验开始时C、D中两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a%_b%(选填“”“”或“”)。Na2CO3B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而减少,导致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空气从风哨进入例2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为了验证氢氧化钠的溶液是否与二氧化碳反应。分别设计了两种方法。方法一:如图甲所示,两个装满二氧化碳的同样规格的瓶中
16、分别注入等量的氢氧化钠的溶液和蒸馏水,振荡后若观察到U形管左侧的液面溶液_(选填“高”或“低”)于右侧的液面,则证明溶液中的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此时右瓶内的压强_(选填“大于”或“小于”)大气压。方法二:如图乙所示,在室温为15 时,将10 g氢氧化钠固体完全溶于80 g水中,而后匀速地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同时用传感器测定溶液的pH变化,用数据采集器记录并绘制图像如图丙所示(相同温度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高小于(1)为了确定M点的溶液成分,先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再滴加过量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且溶液红色不消失,则可判断M点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填化学式)。(2)实验中
17、发现18 min后溶液的pH基本不再变化,则此时烧杯中就可能观察到_现象。Na2CO3、NaOH析出固体例3(2021,丽水)为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及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小科按图甲连接好实验装置,往盛有一种溶液的烧杯中滴入另一种初温相同的溶液,同时用玻璃棒搅拌。数字采集器和计算机实时显示数据和曲线(如图乙):横坐标表示时间,左边纵坐标表示pH,右边纵坐标表示溶液的温度。结合反应过程并分析曲线,回答下列问题:D(1)胶头滴管中的试剂是_,150秒时烧杯中溶液含有的溶质是_;(2)烧杯中溶液的温度升高的原因是_。稀盐酸HCl和NaCl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出热量,溶液的温度逐渐升高,至完全反应,溶液温度升至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