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听方军老师孔子一课有感赵庆东一、人物史难教,孔子更难教关于人物史教学,课标要求:通过学习,认识历史人物所进行的各项重大活动既受到历史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同时又与其个人的主观因素密切相关;掌握科学评价历史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把历史人物置于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具体分析,尤其要 关注个人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杰出人物的嘉言懿行中汲取历史智慧和人生经验,进而确立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关于这一专题,对思想家的探究,固然需要把握其思想观点、政治主张等,但思想家的生平及其生活的时代也应是我们关注的内容,因为后者对其思想的形成、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关于这一课
2、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孔子是大家既熟悉又陌生的历史人物,如何理解课标和教材对其儒家文化创始人的定位?如何提炼教学的核心价值,进行教学设计?做到在感知、理解历史人物的基础,深刻感悟孔子的智慧或精神品质;如何做到有历史味,更有人物史味?就要避免脸谱化、标签化,防止出现偏向思想观点的解读,或用空洞的说教来代替对“人”教学。课标内容: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省指导意见要求:基本要求 从政治、思想、教育文化等方面了解孔子的生平,知道孔子的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仁、礼、中庸。发展要求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说 明 教学时应与必
3、修III“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一课中的有关内容相联系。 二、方老师这堂课不仅上好了,而且上活了方军老师的这堂课从总体上说,整堂课是形散而神不散,思路清晰,符合教材和温州中学的学生实际,新颖独特的教学设计和教法,文本解读精辟、到位,认识多元,真正体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问题情境。教学过程中教师调控、应变自如,各个环节过渡自然,提供的材料都十分注意挖掘学生内在的因素,用以引导、鼓励,有效地强化了问题意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多处问题的思维碰撞,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整个教学过程非常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教会学生从多方面思考问题,多角度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
4、是对难点仁、礼,中庸的理解及关系的突破上,独具匠心,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发展。总之,这堂课充分展示了方军老师的史学功底和教学水平,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人物史教学的范例。下面我套用省特级教师戴加平老师对人物史教学的看法,谈谈为何说方军老师把这堂课上活了?1、如何让孔子“鲜活”起来?一节课的定位至关重要,而“灵魂”的确立却是重中之重。要在教材、学生、课堂这三者之间找契合点,尤其是要让学生理解真实是孔子是“灵魂”之确定的关键之一。方军老师围绕我们不熟悉的孔子形象西方视角,我们熟悉的孔子形象王朝视角、“维新”视角,我们应该了解的孔子司马迁视角,我们应该理解的孔子原典视角四个个维度展开,重点抓住三个方面:即孔
5、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成就,不落俗套,引导学生探寻理性地理解孔子“活着的孔子是乌托邦,死了的孔子是意识形态”这一主题,挖掘深,思维含量高。细节也是让孔子“鲜活”起来的关键之一。为此,导入时干净利索,简介教材主要内容后,提出孔子形象多种多样,我们如何理性地理解孔子呢?先抑后扬,不断走向高潮。方军老师精选了与主题密切相关的资料,精心准备了问题情境,如提供了穿上西装的孔子,周游列国到鲁国的故事,原典视角的中庸等,并确定好呈现的时机与方式,特别是对文本解读,把握到位,有百家讲坛的语言风格,值得借鉴。有戏的说味,但有比百家讲坛的主讲人更高明之处,方老师却不戏说历史,而是利用史料进行实话实说,力求给学生的视
6、觉、听觉和心灵以冲击力。有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效果,使课堂教学的流程能在轻松、自然而又有峰回路转和别有洞天的情景中展开,使学生能在不经意中深度参与整个教学流程,情感受到熏陶,心灵受到叩击。2、三维目标如何体现?鱼(分数)和熊掌(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兼得吗?理想的历史人物教学自然跳出应试的圈子,但作为一线教师,又必须能让自己的学生能顺利地应对考试。因此,基础知识是必须要让学生掌握而不能轻易牺牲的,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过程与方法”又是新课程追求的重要目标。方军老师的这堂课,围绕本课的灵魂理性地认识孔子,进行教学设计,从导入到问题链、从学生的参与到板书框架,努力通过点点滴滴显示孔子符号。通过
7、学生们明亮的眸子、认真的探究、主动的参与和课后的掌声,似乎在告诉我,“熊掌”不但是可以得到的,更是学生们所热切期待的。青年学生永远需要从历史巨人身上汲取人生的智慧与前行的力量。3、对历史人物一定要进行评价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似乎是个伪问题,因为课程标准几乎对每一历史人物都明确地提出了评价的要求。真问题应当是,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一定要这么显性、这么直截了当、这么教条式的进行吗?这才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本节课提供了一种选择:没有设置评价这一个教学环节,没有对孔子直接进行评价,而是将评价蕴藏在课堂教学流程中,蕴藏在问题的讨论中,蕴藏在所选取的材料中。正如“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本课的备课与课堂
8、教学的过程,实际上已经多角度地蕴含着对孔子的评价。问题在于,结论不说出来、让学生在心里体验,行吗?没有提出统一的评价结论,让学生形成多元的、开放的结论行吗?我们是否只能有“一个孔子”而不能有“一千个孔子”?4、一定要让学生得到启发(或是形成启示)吗?这同样是值得讨论的一个问题,本课也是提供了一种选择:没有直接向学生发问,也没有让学生说出来。但在资料的呈现过程中、在学生对资料的研读过程中,在对问题的思考与回答过程中,在听老师讲解分析中,启示还是时常出现的,心灵的叩击是不断加强的。这一点,只要看着学生微笑或沉思的青春面容就可以明确。当然,这种启示主要不是源于执教者的智慧,而是历史巨人自身所特有的魅
9、力。历史学本来就是“人学”,本来就是智慧之学。面对走进心灵的巨人,面对不再遥远、不再高高在上的巨人,学生的心灵怎么会如死水般的幽静呢?是否一定要让学生说出来?说出启示让大家分享当然不错,但可不可以让这种学生与巨人之间的心灵对话成为一种留在学生心底的私语呢?可不可以让学生保留不说出来而是静静回味的权利呢?有时,一切皆在无言中,可能会比说出来更有力量。三、课堂教学永远是一种有缺憾的艺术。当然,这堂课也还是留下了不少遗憾:从整堂课的结构来看,头稍重,脚稍轻,特别是课堂总结较匆忙;从预设与生成关系上看,预设多,如王朝视角中和维新视角,学生想不出或没答好,应该是两处很好的生成机会,没很好的处理,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评价不足,造成双边活动稍有低落;从练习(作业)设计来看,没时间引导,可能会影响反馈效果。教学是门艺术,而且永远是一种有缺憾的艺术。实际上也远未能达到艺术要求的意境。但作为教师,确实应当追求这样的意境。我们不妨将自己置身于上课教师的教学情境中去反思,设想如果自己来上这堂课,那么会怎么上?从方军老师这堂课上哪些方面是我们要追求和学习的?哪些天生我们就学不会的?哪些是我们可以超越的?我想:评课不在纠缠于上课教师的优缺点,或者作一些无关痛痒的评价。而应把评课作为基于教学问题解决的研讨,使听、评课成为我们共同学习、携手发展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