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 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 必备知识自主学习 一、“奶牛”的愤怒德国宗教改革 1.背景:整个德国与天主教会的矛盾非常尖锐。2.序幕: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_,反对推销赎罪券。九十五条论纲 3.内容:(1)思想核心是“_”,每个人都可以凭借信仰得救。个人信仰不是尊崇教皇和教会组织。圣经地位至高无上。否定了教皇和教会的特权地位。(2)主张建立廉俭教会。(3)主张建立_,德国教会由德国总主教管理,由世俗当局主持召开宗教会议。4.影响:点燃了德国人民反对教会的烈焰,德皇签订奥格斯堡和约,标志着路德教取得合法地位。因信称义 民族教会 二、日内瓦的“教皇”瑞士卡尔文宗教改革 1.原因:(1)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2、的影响。(2)文艺复兴的影响。3.影响:(1)1541年,日内瓦建立了_的神权国家,日内瓦成了“新教的罗马”,卡尔文被称为“新教的教皇”。(2)卡尔文教更好地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传播到欧洲许多地区和国家。共和性质 三、国王领导的英国宗教改革 1.背景:(1)15世纪后期,英国国王依靠_和资产阶级化的贵族,不断强化王权。(2)到亨利八世时期,王权已经比较强大,但英国教会仍然从属于罗马教廷。2.内容:(1)1534年,议会通过_,宣布国王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首脑,拥有处 理教会事务的最高权力。(2)成立专门机构,对现行教规进行审查,凡与国家法律抵触的一概废除。资产阶级 至尊法案 3.结果:(1)
3、英国民族教会产生,又称“安立甘教”或英国国教。改革不彻底,天主教的 基本教义、主教制度和宗教仪式基本保持不变。(2)出现更激进的_,几十年后,清教徒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力 量。清教运动 四、带来民族独立的尼德兰宗教改革 1.背景:(将三大因素与具体表现进行连线)2.性质:具有资产阶级革命和_性质的宗教改革运动。3.过程:(1)1566年4月爱国贵族发动请愿活动。(2)1566年8月尼德兰人民起义,发动破坏圣像运动。(3)此后全境爆发反对_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4.结果:北部赢得独立,建立_,很快成为欧洲经济强国,被称为“海上马车夫”。民族独立 西班牙 荷兰共和国 五、天主教会的改革
4、1.原因:(1)欧洲各国的_,使罗马天主教会在欧洲的社会政治地位受到严重威胁。(2)天主教会内部的有识之士严厉抨击教会内部的腐败,纷纷倡议改革。2.内容:(1)清除内部积弊,重新审定教义、教规;(2)继续强化_,加强思想控制;(3)网罗狂热信徒,组建反对新教改革的团体,如_,破坏宗教改革。3.结果:通过内部改革,罗马天主教会暂时摆脱了困境。宗教改革 异端裁判所 耶稣会 六、改革冲击波宗教改革的影响 1.性质:宗教改革是_之后欧洲又一场思想解放运动。2.影响:(2)消极性:带有宗教的局限性,如宗教迫害、宗教纷争不断。文艺复兴【微点拨】【概念阐释】1.因行称义:是指一个基督徒,靠其行事修为而成为符
5、合上帝意愿的义人,灵魂得以升入天堂。因此必须绝色弃欲、积功行善,诸如持斋、守贞、安贫、乞食、忍让、施舍、服从教会、遵守教规、购买赎罪券等,而入修道院修道是最佳途径。2.因信称义:灵魂得救,只需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特别提醒】1.从11世纪开始,由于教会权势的膨胀和世俗权力的软弱涣散,王权和教权冲突时起,这在德意志国家表现得尤为明显,13世纪末,教权开始走下坡路。2.卡尔文比马丁路德更激进,“先定论”以宗教学说的形式反映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资产阶级
6、意识形态,鼓舞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和卡尔文宗教改革之间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关键能力素养探究 主题一 马丁路德和卡尔文的宗教改革【素养探究】1.马丁路德改革。史料一“教皇的奶牛”思考:(1)据史料一,为什么会在此地(德国)首先爆发宗教改革?(历史解释)【点拨】由标题“奶牛”可体现剥削,由奶牛身体的变化可体现剥削的程度。提示:政治上四分五裂、王权薄弱使得天主教对德国政治控制和经济压榨严重。史料二“很显然,当钱币投入钱柜中叮当作响的时候,增加的只是利得心和贪欲心。至于祈祷之是否有效,完全只能以上帝的意旨为转移。每一个基督教徒,只要感觉到自己真诚悔罪,就是不购买赎罪券,也同样可以
7、得赦罪或全部免罚。”九十五条论纲(2)概括史料二的主要观点。(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点拨】从九十五条论纲可知为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据画线处信息概括即可。提示:反对教皇兜售赎罪券;提倡信仰即可得救(因信称义)。史料三 路德认为教权所辖范围仅涉及灵魂,不应涉及金钱、土地以及世俗的行政、司法权力,不能干预国家事务。在国家管理上,国王的权力是唯一合法的。德意志的宗教不能是罗马的臣属,德意志的牧师、僧侣应享有自己的宗教权利。邢来顺、李富森马丁路德民族思想的研究(3)史料三中马丁路德的论述主要涉及哪两对关系?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些思想的政治影响。(历史解释)【点拨】结合画线信息,从史料论述的对象角度可提炼出两
8、对关系;政治影响可从天主教会、世俗政权和国家发展角度进行提炼。提示:关系:教权与王权(教会与国家);罗马教廷与德意志教会。影响:冲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促使政教分离;有利于民族教会和民族国家的建立。2.卡尔文改革。史料一 个人之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财富本身决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斥责,财富是蒙上帝恩赐的人获得成功的标志。卡尔文 思考:(1)据史料一,卡尔文认为“个人之所以发家致富”的原因是什么?卡尔文这一主张在当时有何现实意义?(唯物史观、历史解释)【点拨】由画线处可归纳原因。意义可从卡尔文所代表的阶级利益角度进行思考。提示:原因:上帝的恩赐。意义:为
9、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了辩护,有利于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史料二 卡尔文教的信条正适合当时资产阶级中最果敢大胆的分子的要求。卡尔文教的教会体制是完全民主的、共和的;既然上帝的王国已经共和化了,人民的王国难道还能仍然听命于君主、主教和领主吗?恩格斯 (2)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路德和卡尔文对上帝的共同态度。卡尔文教比路德教进步的表现是什么?(历史解释)【点拨】由处可看出二者对上帝的态度。由可以看出卡尔文更强调民主、共和。提示:共同态度:都不反对上帝(都信仰上帝)。进步的表现:提出了“先定论”和建立民主教会。【史论阐释】比较卡尔文和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相同点(1)都否定罗马天主教皇的权威,主张“
10、因信称义”(2)认为圣经是基督教教徒信仰的唯一根据和权威,人人都可以通过圣经直接与上帝联系、交流,不需要教会的中介(3)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不同点(1)卡尔文的基本思想比马丁路德更进一步,提出了先定论的神学学说,鼓励发财致富(2)卡尔文主张建立民主教会【深化点拨】马丁路德和卡尔文的主张都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主张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否定了天主教会所宣扬的人若要得救,必须以教会为中介,履行圣礼,做“善功”“赎罪”的说教。主题二 欧洲宗教改革的特点、影响【素养探究】1.特点。史料 一般的历史运动带有宗教的色彩,在基督教传播的范围内,具有真正普遍意义的革命只有在资产阶级以往的解放斗争的最初阶段,
11、即从13世纪起到17世纪,才带有这种宗教色彩。据恩格斯的评论 思考:依据史料,指出资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初阶段”采取的形式。(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点拨】由画线处关键信息“带有这种宗教色彩”进行提炼。提示:反对天主教神学的形式。2.影响。史料一 一般的更正教(指新教)传统认为,宗教改革是使“基督教信仰回复它原来的单纯与直接的状态,将人与上帝之间由宗教所造成的一切隔阂除去”。梁家麟基督教会史略:改变教会的十人十事 思考:(1)试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史料一观点的理解。(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点拨】反映了对圣经的认识;否定了教皇和教会的权威,据此可回答本题。提示:圣经是人们唯一信仰的神圣权威,每个
12、人都可以阅读圣经并做出个人的价值判断与理解,个人可以通过圣经与上帝直接联系,不需要教会的中介。这就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解放了思想。史料二 马克斯韦伯评价新教“对于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精神的那种生活态度的扩张肯定发挥过无比巨大的杠杆作用”“它哺育了近代经济人”。新教伦理认为研究自然现象是促进赞颂上帝的一种有效手段,只要能改善人类的物质生活,在上帝眼中就是善行。十六世纪西欧宗教改革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2)依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宗教改革对欧洲经济的影响。(历史解释)【点拨】依据画线处信息从精神动力和科学研究两个角度分析概括即可。提示:为资本主义经济提供了精神动力;使科学研究摆脱了神学的
13、束缚,为提高生产技术创造了条件。【史论阐释】宗教改革的特点和作用 1.特点:(1)欧洲宗教改革是一场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政治运动。(2)改革是披着宗教外衣或采取宗教“异端”的形式,把斗争矛头指向天主教会,建立起适应本民族的宗教。2.作用:(1)政治上:沉重打击了天主教在欧洲的神权统治,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2)经济上:宗教改革运动中,资产阶级获得天主教会被剥夺的很大一部分财产,卡尔文派又为资产阶级的经济活动披上神圣的宗教外衣,这些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3)思想上。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卡尔文派
14、成为尼德兰革命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为资产阶级革命创造了条件。【深化点拨】欧洲宗教改革不仅是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内的反封建斗争,也是各阶层反对天主教会的社会运动,矛头直指作为欧洲封建统治精神支柱的天主教会。课堂检测素养达标【基础过关练】1.(2020成都高二检测)“教士们越来越珍惜(德意志)这种一盘散沙的局面。他们奔走于各个领域,在皇帝专业户哈布斯堡家族内部频繁走动,不停地为这种散乱的局面推波助澜。因为他们明白,一旦这一块土地上出现一位独掌大权的国王或者皇帝,他们的好日子就到了尽头!”教士们此举()A.旨在削弱专制统治的精神支柱 B.不利于德意志分裂局面的结束 C.缓和了罗马教会与王室的矛盾
15、 D.有利于德意志统一市场的形成【解析】选B。由材料“不停地为这种散乱的局面推波助澜”可推知,教士们的这种做法不利于德意志分裂局面的结束,故选B;材料中教士们的做法目的在于阻止德意志的统一,防止世俗强权的出现,而非削弱专制统治的精神支柱,排除A;材料中并未提到罗马教会与王室的关系,因此无法看出教士此举是否缓和了罗马教会与王室的矛盾,排除C;材料中教士们的做法旨在维持德意志的分裂局面,这并不利于德意志统一市场的形成,排除D。2.卡尔文学说传播到欧洲许多地区,日内瓦成了宗教改革一个重要的国际中 心,被称为“新教的罗马”。卡尔文学说之所以能够在西欧广泛传播,主要是 因为()A.他宣传信仰得救,反对天
16、主教的等级观念 B.他否定教皇统治人民的权力 C.他的先定论将上帝摆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 D.他的学说符合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解析】选D。卡尔文改革的核心主张是“先定论”,宣扬“选民”或“弃民”的观念。反映了早期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所以他的学说在资本主义经济获得发展的西欧得以广泛传播,D正确。【补偿训练】1536年,卡尔文出版了基督教原理一书。他主张人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对卡尔文这一观点理解错误的是()A.代表了早期资产阶级的要求 B.再现人文主义精神的一面 C.否定对教皇的盲从 D.肯定天主教会的精神统治地位【解析】选D。卡尔文思想就是要打破天主
17、教会的精神统治地位,这在客观上适应了早期资产阶级的要求,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故A、B、C都正确,D说法错误,故选D。3.16世纪30年代,英王亨利八世宣布独立于罗马教廷之外,自立为英国国教之首。与之前相比,英国国教内部变动不大,大致保留了天主教的教阶礼仪。英王意在()A.加强专制王权 B.与意大利争夺殖民霸权 C.打击教会神权 D.缓和与罗马教廷的关系【解析】选A。据材料“英王亨利八世宣布独立于罗马教廷之外,自立为英国国教之首大致保留了天主教的教阶礼仪”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王此举有利于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加强专制王权,故选A;材料主要说明英王与罗马教皇的关系,不是意大利,排除B;材料“英国国教
18、保留了天主教的教阶礼仪”说明没有打击天主教会,排除C;材料“独立于罗马教廷之外,自立为英国国教之首”说明激化了与罗马教廷的关系,排除 D。【拓展延伸】正确认识英国宗教改革的特性(1)宗教改革由国家推动,自上而下地展开,国王在改革中成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首领,有权任免教职和决定教义,亨利八世成为英国教会第一位最高首脑。(2)英国教会虽不再从属于罗马教皇,但改革没有触动天主教的基本教义、主教制度和宗教仪式,英国国教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4.16世纪,欧洲新建了许多大学:在德国,路德派建立了马尔堡大学、耶拿大学、柯尼斯堡大学等;在瑞士,卡尔文派创建了日内瓦学院等。这些大学以国内学生和教授本民族语言为主
19、。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当时欧洲()A.教育摆脱宗教束缚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民族国家的兴起 D.封建王权的强化 【解析】选C。通过题干可知,16世纪欧洲所新建的大学如马尔堡大学、耶拿大学、日内瓦学院等都是由宗教改革之后所创立的新教建立的,并且“这些大学以国内学生和教授本民族语言为主”,据此可知,宗教改革之后民族国家兴起,从而推动本国大学的建立,故选C。【高考模拟练】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然而,在英国宗教改革期间,亨利八世所实行的措施中,有一项措施对后 世的影响甚大,那就是废除修道院制度。修道院中丑闻与弊端层出不穷,久为人 们所诟病。而且,僧侣、修道士们对英国教会脱离罗马教廷一事
20、一般都抱反对 态度,他们继续效忠于教皇。但是,亨利八世决定向修道院开火,主要是出于经 济上的考虑。由于过惯了挥霍浪费的生活,亨利八世经常处于财政拮据状态,他 发现解散修道院及没收修道院的地产,可以解决财政困难。1536年他终于开始 行动,下令解散376所修道院。到1539年他又下令封闭大修道院200所,勒令修 道士还俗,发给生活津贴,并且没收修道院的全部土地。对于没收来的土地,亨利八世将一部分归王家所有,一部分赏赐给自己的亲信及大贵族,一部分在市场上抛售。被抛售的土地都落到大资产阶级手中。呢绒商人理查德格拉善一次用1 173镑购得约克郡三座修道院的土地。获得修道院土地的人们形成了一个反对恢复天
21、主教的既得利益集团。(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英国宗教改革期间亨利八世废除修道院制度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亨利八世废除修道院制度的影响。【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修道院中丑闻与弊端层出不穷,久为人们所诟病”得出人们对修道院丑闻和弊端的诟病,根据材料“僧侣、修道士们对英国教会脱离罗马教廷一事一般都抱反对态度,他们继续效忠于教皇”得出教皇权力影响了英国王权,根据材料“亨利八世经常处于财政拮据状态,他发现解散修道院及没收修道院的地产,可以解决财政困难”得出解决财政困难,增加收入。第(2)题影响从对加强王权、增加王室收入及巩固统治角度分析。答案:(1)原因:人们对修道院丑
22、闻和弊端的诟病;教皇权力影响了英国王权;解决财政困难,增加收入。(2)影响:加强王权;提高王室收入;巩固统治集团的统治。【备选习题】15、16世纪东西方文化同时出现推陈出新的局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第36条:真诚悔过的基督徒,就是不购买赎罪券,也能够获得全面免除罪罚的权利。第86条:教皇是当今的富中之富,他的钱比古时最大的富豪克拉苏还多,那他为什么要花费可怜的信徒们的钱,而不掏自己的腰包来建造圣彼得大教堂呢?约束滥发特许,为死者举行弥撒、朝圣等;废除野外小教堂;减少教会节日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
23、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致德意志的基督教贵族书 材料二 盖人心之本体即是明德。私欲障碍则本体丧失。圣贤庸愚,同具此心。苟能致知,皆能明德。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贤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王阳明传习录 学者在比较王阳明和马丁路德时,主要有以下观点:王阳明的学说,突出人的地位与主观能动作用,称其为中国的马丁路德,确有一定的道理;就王阳明学说对社会生活影响的深度广度而言,远远不及同时期马丁路德及其引发的宗教改革。据胡万年王阳明良知自律的研究等整理(1)根据材料一,指出诱发
24、宗教改革运动的导火线。并结合所学,概括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主张。(2)你同意材料二中的哪种观点?若同意,请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进行论证。若同意,请运用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解析】第(1)题第一问导火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教皇借修建教堂为名,大量 出售赎罪券敛财。第二问主要主张,据材料一“真诚悔过的基督徒,就是罪 罚的权利”得出信仰得救;据材料一“约束滥发特许,为死者举行弥撒、朝圣等;废除野外小教堂;减少教会节日”得出减少教堂,简化教会礼仪;据材料一“不 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得出世俗统治 者的权力高于教权。结合所学知识,他还主张因信称义,人人有权阅读、理
25、解 圣经,人人可与上帝直接对话。第(2)题同意,比较二人思想的相同点,王 阳明主张“致良知”,肯定人应该独立思考判断,重视个体的主体作用,挑战了 程朱理学的地位,与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有一定的相通之处,推动思想解放。同意,比较二人思想的不同点,王阳明的思想维护专制统治,没有推动中国社会转型;马丁路德主张因信称义,冲击了教会的精神独裁,促进了思想解放,推动了近代西方社会转型。答案:(1)教皇以修建教堂为名,大量出售赎罪券。主张:信仰得救;人人有权阅读、理解圣经,人人可与上帝直接对话;减少教堂,简化教会礼仪;世俗统治者的权力高于教权。(2)同意:王阳明主张人人皆有良知;不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人应该独立思考判断。重视个体的主体作用;挑战正统思想;具有一定的思想解放作用;具有一定的平等观念等,与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有一定的相通之处。同意:王阳明的思想本质从属儒家思想范畴,注重社会秩序,维护封建专制统治;马丁路德思想本质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要求,为资本主义发展服务。王阳明思想在当时影响有限,并没有推动中国社会转型。马丁路德的思想促进了思想解放,实现了信仰自由,推动了近代西方社会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