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79597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90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46页
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46页
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46页
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46页
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46页
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46页
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46页
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46页
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46页
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46页
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46页
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46页
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46页
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46页
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46页
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46页
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46页
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46页
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46页
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46页
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46页
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46页
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46页
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9页
第29页 / 共46页
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30页
第30页 / 共46页
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31页
第31页 / 共46页
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32页
第32页 / 共46页
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33页
第33页 / 共46页
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34页
第34页 / 共46页
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35页
第35页 / 共46页
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36页
第36页 / 共46页
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37页
第37页 / 共46页
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38页
第38页 / 共46页
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39页
第39页 / 共46页
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40页
第40页 / 共46页
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41页
第41页 / 共46页
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42页
第42页 / 共46页
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43页
第43页 / 共46页
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44页
第44页 / 共46页
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45页
第45页 / 共46页
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46页
第46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和稳态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B. 免疫系统的作用与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无关C. 食物过咸时,垂体合成的抗利尿激素会增加D. 大量出汗后只补充水,血浆渗透压会升高【答案】A【解析】【分析】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成分和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详解】A、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A正确;B、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

2、机制,因此免疫系统的作用与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有关,B错误;C、下丘脑合成抗利尿激素,之后由垂体释放,C错误;D、大量出汗后会导致血浆渗透压会升高,若只补充水则会引起血浆渗透压降低,D错误。故选A。2. 下列关于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胰岛素由胰岛A 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由胰岛B 细胞分泌B. 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C. 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D. 大量口服胰岛素,可使血糖快速降低而使机体表现出休克症状【答案】B【解析】【分析】胰岛素作用: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使血糖浓度降低;胰高

3、血糖素作用: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浓度升高。【详解】A、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由胰岛A 细胞分泌,A错误;B、胰岛素的作用是: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B正确;C、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不能促进肌糖原分解,C错误;D、胰岛素是蛋白质,只能注射不能口服,D错误。故选B。3. 小明为了证明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均有升高血糖浓度的作用,选取若干只生理状态相同的健康小白鼠(血糖浓度均为 09g/L)平均分为三组,编号A、B、C,分别同时注射少量且等量的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和生理盐水,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

4、仅进行A、B 组实验即可证明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存在升高血糖的作用B. 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浓度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C. 实验过程中,肾上腺素升高血糖效果比胰高血糖素明显D. 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由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共同维持【答案】B【解析】【分析】胰岛素的作用: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的作用:促进肝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的相互拮抗,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详解】A、根据对照原则,必须有C组作为空白对照,进行A、B两组实验才能证明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

5、的作用,A错误;B、在调节血糖浓度过程中,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都能升高血糖,因此,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具有协同关系,B正确;C、由图可知,在注射激素后1h内,胰高血糖素比肾上腺素升高血糖效果好,1h后,肾上腺素比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效果好,C错误;D、血糖浓度的稳定不仅依赖升高血糖的激素,还需要降低血糖的激素胰岛素的调节,D错误。故选B。4. 如图表示人体缩手反射的相关结构(虚线内表示脊髓的部分结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要检测反射弧是否完整和正常,可在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B. 若抑制某神经元的呼吸作用,将会影响神经兴奋的传递C.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都存在化学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D. 在处给

6、予适宜的电刺激,大脑皮层会产生痛觉【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以反射弧图为载体,综合考查兴奋的传导、传递原理及识图能力,属于对理解、应用层次的考查。【详解】A、由图示突触的结构和神经节所在的位置可推出分别为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为突触,在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若发生反应,说明反射弧完整和正常,否则,反射弧不完整、不正常,A正确;BC、兴奋的传递过程中发生了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此过程需要消耗能量,有化学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B、C正确;D、在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兴奋能传到,但不能传到大脑皮层,D错误。故选D。5. 下列关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说法,错误的是A. 神经调节迅速准确,体

7、液调节较为缓慢B. 人体能通过反射对一个病原体做出反应C. 人体产生的激素不可以直接消灭病原体D.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结构基础不相同【答案】B【解析】【分析】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作用途径反射弧体液运输反应速度迅速较缓慢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较广泛作用时间短暂比较长【详解】神经调节迅速、准确,作用时间短暂,但是作用范围比较局限。体液调节较为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泛,作用时间比较长,A正确;人体无法通过反射对一个病原体做出反应,主要通过免疫系统来清除病原体,B错误;人体产生的激素不可以直接消灭病原体,C正确;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体液调节主要是激素调节,通过体液运输

8、,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D正确。故选B。【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区别和联系。6. 下图为某反射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d 处为组织液,若刺激神经元甲,则在神经元丙上可检测到动作电位且肌肉收缩。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示结构中可见 2 个突触和 3 个突触小体B. 给予b 处适宜刺激,电表指针只发生一次偏转C. 刺激c 处,可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D. 兴奋由 de,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共有2个突触结构,即轴突-轴突(即甲乙处)、轴突-树突或胞体(即乙丙处)。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

9、向,刺激c处,可观察肌肉的变化,同时测量电表处电位有无变化。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详解】A、图示结构中可见2个突触(轴突-轴突,即甲乙处;轴突-树突或胞体,即乙丙处)和2个突触小体(甲、乙轴突末端),A错误;B、给予b处适宜刺激,电表指针只发生2次方向相反的偏转,B错误;C、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刺激c处,可观察肌肉的变化,同时测量电表处电位有无变化,C正确;D、兴奋由de,发生“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D错误。故选C。7. 下图所示为甲状腺激素的调节示意图,其中

10、TRH 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SH 表示促甲状腺激素、T3和 T4表示甲状腺激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垂体释放TSH方面,TRH与 T3和T4之间具有拮抗关系B. 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过程既存在分级调节也有反馈调节C. 在反馈调节的作用下,图中各种激素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D. 不同激素的靶细胞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各种靶细胞内的基因不同【答案】D【解析】【分析】在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中,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该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使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通过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功能。【详解】A、在垂体释放TS

11、H方面,TRH促进垂体分泌TSH,而T3和T4抑制垂体释放TSH,因此在垂体释放TSH方面,TRH与T3和T4之间具有拮抗关系,A正确;B、下丘脑分泌TRH作用于垂体,使垂体分泌TSH作用于甲状腺,使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这体现了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同时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通过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功能,B正确;C、在短反馈和长反馈的作用下,图中各种激素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C正确;D、不同激素的靶细胞可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各种靶细胞内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错误。故选D。8. 下列关于人体及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 跳水运动员作出复杂的动作,只是通过神经调节完成的B. 神经系统

12、的某些细胞也能分泌激素C. 激素只能运输到特定的靶细胞、靶器官D. 人体自身的组织和细胞不可能成为抗原【答案】B【解析】【详解】A、跳水运动员做出复杂的动作,是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完成的,A错误;B、神经系统的某些细胞也能分泌激素,如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能分泌抗利尿激素,B正确;C、激素随体液运输,广泛分布于身体各处,但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靶器官,C错误;D、人体自身的组织和细胞也可能成为抗原,如自身免疫病,D错误。故选B。9. 在植物生长旺季,一枝条上有顶芽a和侧芽b(如图1所示)。已知芽对不同浓度生长素的不同反应如图2所示,则图3中表示a、b两芽生长素浓度变化的曲线是A. B. C. D.

13、 【答案】A【解析】【详解】顶芽产生生长素向下运输,并在侧芽处积累,使得顶芽处生长素浓度达到最适,生长快,侧芽处生长素的浓度较高,生长受到抑制,故a、b生长素浓度变化分别对应、,A项正确,B、C、D项错误。故选A。10.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群落的组成单位B. 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C. 影响群落中动物垂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食物和栖息场所D. 即使无人为破坏,有些群落也不可能演替到森林阶段【答案】B【解析】【分析】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称为种群。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

14、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所有生物称为生物群落;随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叫做群落的演替。【详解】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群落的组成单位,A正确;B、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种群的出生率,不会影响死亡率,B错误;C、影响群落中动物垂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食物和栖息环境,C正确;D、即使无人为的破坏,有些群落也不可能演替到森林阶段,如干旱的荒漠地区,D正确。故选B。11. 如图表示将绵羊引入某个岛屿后的数量变化情况, 对此叙

15、述正确的是( )A. 绵羊种群数量增长到一定程度,就保持恒定不变B. 绵羊数量达到K/2 时(即第 30 年时),绵羊的出生率最大,增长速率也最大C. 50 年后该绵羊种群数量在K 值附近波动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动所致D. 绵羊数量达到K值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答案】C【解析】【分析】据图分析,一个绵羊群迁入一个新的生态系统后的生长曲线成S型,即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形成“S”型增长曲线。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

16、环境容纳量,又称为K值。【详解】A、绵羊种群的数量增长到一定程度,就保持相对稳定,A错误;B、绵羊数量达到K/2 时,绵羊的增长速率最快,出生率并不是最大,B错误;C、50年后该绵羊种群数量达到K值,且在K值附近波动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动所致,C正确;D、绵羊数量达到K值时,数量保持相对稳定,种群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D错误。故选C。12. 图为一食物网。若要使丙体重增加x,已知其食用的动物性食物(乙)所占比例为a,则至少需要的生产者(甲)的量为y,那么x与y的关系可表示为A. y=90ax+10xB. y=25ax+5xC. y= 20ax+5xD. y=10ax+10x【答案】C【解析】【分

17、析】能量的传递效率为10%-20%,计算生产者至少消耗的量按20%传递效率计算。【详解】图中共有3条食物链,丙增重x,经过甲乙丙这条食物链至少消耗的生产者的量为:xa20%20%,经过甲丙食物链至少消耗的生产者的量为x(1-a)20%,则y= xa20%20%+ x(1-a)20%=20ax+5x。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13. 有关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在实际生产中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捕鱼时尽量捕食成熟的鱼,有利于鱼类资源的持续利用B. 用性引诱剂诱捕害虫,能影响害虫的性别比例从而降低出生率C. 稻田里的水稻呈高低错落分布,使群落呈垂直结构,提高了光能利用率D.

18、 农田除草能调整能量流动的方向,使能量更多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答案】C【解析】【分析】群落的结构特征:1、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陆生群落、水生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主要受光照、温度等的影响,动物主要受食物的影响。2、水平结构:由于不同地区的环境条件不同,即空间的非均一性,使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形成了生物在水平方向上的配置状况。【详解】A.捕鱼时尽量捕食成熟的鱼,会使种群的年龄结构呈增长型,这有利于鱼类资源的持续利用,A正确;B.用性引诱剂诱捕害虫,能破坏害虫的正常性别比例,干扰雌雄虫的正常交尾,从而降低出生率,B正确;C.稻田里的水

19、稻是一个种群,没有垂直结构,C错误;D.农田除草能减少杂草对太阳光能的竞争,调整能量流动的方向,使能量更多流向农作物,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D正确。故选C。【点睛】14. 果酒是以新鲜水果的果汁为原料,经全部或部分发酵配制而成的。在果酒的基础上继续发酵可得到果醋。下列有关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都是由酵母菌完成的B. 在果酒制作过程中要定期拧松瓶盖排放CO2C. 传统的葡萄酒制作一定需要人工接种菌种D. 葡萄汁装入发酵瓶中,要将瓶装满【答案】B【解析】【分析】果酒的制作利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菌种来源于葡萄皮是野生型酵母菌,其发酵条件是前期需氧后期无氧,原理是

20、利用了酵母菌无氧呼吸可以产生酒精。果醋的分解是利用醋酸菌的有氧呼吸可以将酒精发酵为乙酸的原理。【详解】A、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果醋的制作由醋酸菌完成,A错误;B、在果酒制作过程中要定期拧松瓶盖排放CO2,B正确;C、传统的葡萄酒制作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酵母菌,C错误;D、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大约1/3 的空间,D错误。故选B。15. 如图表示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过程和都只能发生在缺氧条件下B. 过程和都只发生在酵母细胞的线粒体中C. 过程和都需要氧气的参与D. 过程所需的最适温度基本相同【答案】C【解析】【分析】果酒发酵的微生物是

21、酵母菌,条件是18-25,初期通入无菌空气,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后期密封,无氧呼吸产生酒精;代谢类型是异养兼性厌氧型。果醋发酵的微生物是醋酸菌,条件是30-35,持续通入无菌空气,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过程是细胞呼吸(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过程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过程是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过程是果醋制作。【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过程可以表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可以发生,A错误;过程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过程发生的场所是线粒体,B错误;过程是酵母菌的有氧呼吸第二、第三阶段,过程是醋酸菌的有氧呼吸,两个过程都需要氧气的

22、参与,C正确;过程表示酵母菌的有氧呼吸,最适宜温度为20左右;表示酵母菌的无氧呼吸,所需的最适温度在18-25;过程表示醋酸菌的酿醋过程,所需的最适温度在3035,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果酒和果醋的发酵原理、过程,能够准确判断图中各个数字代表的过程的名称,进而结合各个选项分析答题。16. 用酵母菌酿制葡萄酒时一般酒中所含的酒精成分不超过14,其原因是( )A. 是加水过多造成的B. 原料中用于发酵的糖太少C. 一定浓度的酒精影响酵母菌的存活D. 发酵过程产热多,高温使酵母菌死亡【答案】C【解析】酒精浓度不会太高是因为高浓度的酒精会使酵母菌失活,故C正确。加水过多会对酒精浓度有一定

23、影响,但都不会超过14%,说明不是因为水过多造成的,故A错误。原料中发酵的糖太少但只会是个别的酒精浓度低,故B错误。发酵过程会产热,但一般会散出去,故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果酒制作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17. 下列关于泡菜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发酵的过程即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的过程B. 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可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C. 腌制过程中乳酸菌含量会逐渐增多并达到最高峰,然后下降D. 制作泡菜的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变化规律是先减小后增加【答案】D【解析】【分析】泡菜的制作及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1)泡菜的制作原理:泡菜的制作离不开乳酸菌

24、。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2)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液进行目测对比,可以大致估算出亚硝酸盐的含量。【详解】A、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发酵的过程即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A正确;B、发酵过程中乳酸菌产生的酶可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B正确;C、发酵中期,由于乳酸菌产生了大量乳酸,其他细菌活动受到抑制,只有乳酸菌活动增强。此时期乳酸菌数量达到最高峰,发酵后期,由于乳酸的积累,酸度继续增长,乳酸菌活动也受到抑制,乳酸菌数量下降,C正确;D

25、、泡菜制作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是先升高,后降低,D错误。故选D。18. 下列关于“腐乳的制作”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 控制发酵温度的主要目的是腐乳调味B. 腐乳制作后期加入香辛料和料酒有防腐作用C. 毛霉的主要作用是分解脂肪和淀粉D. 成品腐乳表面的粘性物质主要由细菌产生【答案】B【解析】【详解】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影响腐乳发酵,控制发酵的温度主要有利于毛霉等微生物的生长和腐乳发酵,A错误;香辛料和料酒都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具有防腐作用,B正确;毛霉的主要作用是产生蛋白酶和脂肪酶,将蛋白质和脂肪分解成小分子化合物,C错误;成品腐乳表面的粘性物质主要是毛霉产生的,毛霉属于真菌,D错误。【点睛

26、】本题主要考查腐乳制作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理解腐乳制作的原理和具体操作过程。19. 总状毛霉和米根霉是常见的霉菌。研究人员将总状毛霉和米根霉的孢子悬液分别接种到两组豆腐切块上,完成前期发酵后,分别测定两组霉菌产生的蛋白酶的活力,结果如下图。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总状毛霉与米根霉都能利用蛋白酶将分解产生的肽和氨基酸分泌到细胞外B. 总状毛霉与米根霉接种量与蛋白酶活力呈正相关C. 相同适宜条件下接种等量的两种菌,总状毛霉使豆腐块中的蛋白质减少更多D. 接种量为5CFU/mL时发酵制作的腐乳品质最好【答案】C【解析】【详解】总状毛霉与米根霉都能将蛋白酶分泌到细胞外,进而将豆腐块中的蛋白

27、质分解产生肽和氨基酸,A错误;据图分析,随着接种量的增加,总状毛霉与米根霉产生的蛋白酶的活性都是先增加后减弱,并不是一直呈现正相关,B错误;相同适宜条件下接种等量的两种菌,总状毛霉的蛋白酶活性更高,因此使豆腐块中的蛋白质减少更多,C正确;图示只能证明接种量为5CFU/mL时,蛋白酶的活性最好,但是不能说明发酵制作的腐乳品质最好,D错误。20. 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中,错误的是( )煮沸消毒可以杀死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和部分芽孢接种操作要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接种的外植体要进行消毒家庭制作葡萄酒时要将容器和葡萄进行灭菌培养基要进行高压蒸气灭菌加入培养基中的指示剂和染料不需要灭菌接种环

28、应采用火焰灼烧的方式灭菌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1无菌技术的主要内容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消毒;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器具进行灭菌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的物品相接触。2、消毒是指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消毒方法有煮沸消毒、化学药物消毒、紫外线消毒。3、灭菌是指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灼烧灭菌:将微生物的接种工具,如接种环、接种针或其他金属

29、工具,直接在酒精灯火焰的充分燃烧层灼烧,可以迅速彻底地灭菌,此外,在接种过程中,试管口或瓶口等容易被污染的部位,也可以通过火焰燃烧来灭菌;干热灭菌:能耐高温的,需要保持干燥的物品,如玻璃器皿(吸管、培养皿)和金属用具等,可以采用这种方法灭菌;高压蒸汽灭菌:将灭菌物品放置在盛有适量水的高压蒸汽灭菌锅内,为达到良好的灭菌效果,一般在压力为100kPa,温度为121的条件下,维持1530min。【详解】100煮沸56min可以杀死微生物细胞和一部分芽孢,正确;酒精灯火焰附近存在一个无菌区,无菌操作时,接种操作要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正确;在组织培养过程中,无菌操作是成功的关键,因此用于培养的外植体要

30、先做消毒处理,正确;利用葡萄制作葡萄酒利用的是附着于葡萄皮表面的野生型酵母菌,所以制作葡萄酒时葡萄不进行灭菌,以免杀死酵母菌,错误;培养基的灭菌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正确;指示剂和染料可能混有微生物,故加入培养基前需灭菌,错误;接种环应采用灼烧灭菌的方法,正确。综上错误的选项是,故选D。21. 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A. 通常使用液体培养基分离获得细菌单菌落B. 若培养基需要调节pH,应该在灭菌后进行C. 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固体培养基中微生物数量D. 倒置平板可防止培养基被滴落的冷凝水污染【答案】D【解析】A常用固体或半固体培养基分离获得细菌单菌落,液体培养基无法分离,A错误;B若培养基

31、需要调节pH,应该在灭菌前进行,B错误;C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是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的方法,固体培养基上用稀释涂布法直接计数单个菌落数,C错误;D平板倒置是避免冷凝的液体掉到培养基上,污染培养基,D正确;答案选D。22. 下列有关倒平板的操作叙述,错误的是( )A. 不能将培养基溅到培养皿壁上B. 将打开的锥形瓶瓶口迅速通过火焰C. 将培养皿打开,培养皿盖放在桌子上D. 感觉锥形瓶的温度刚刚不烫手时倒平板【答案】C【解析】【分析】倒平板操作的步骤:1、将灭过菌的培养皿放在火焰旁的桌面上,右手拿装有培养基的锥形瓶,左手拔出棉塞;2、右手拿锥形瓶,将瓶口迅速通过火焰;3、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将培养皿打

32、开一条稍大于瓶口的缝隙,右手将锥形瓶中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左手立即盖上培养皿的皿盖;4、等待平板冷却凝固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使皿盖在下、皿底在上,这样可以防止皿盖上的水分滴到培养基上造成培养基的污染。【详解】A、倒平板时不能将培养基溅到培养皿壁上,否则可能造成污染,A正确;B、将打开的锥形瓶瓶口迅速通过火焰,对锥形瓶的口径处进行灼烧灭菌,防止空气中的杂菌污染,B正确;C、倒平板时不能把培养皿盖完全打开并放到桌面上,这样会污染培养皿中的培养基,C错误;D、已灭菌的培养基冷却到大约50时可倒平板,D正确。故选C。23. 下面是微生物平板划线示意图,划线的顺序为1、2、3、4、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33、( )A. 在五个区域中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和培养基进行灭菌B. 划线操作时完全打开皿盖,划完立即盖上C. 接种时不能划破培养基,否则难以达到分离单菌落的目的D. 第1区和第5区的划线最终要连接起来,以便比较前后的菌落数【答案】C【解析】【分析】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是与平板划线操作有关的题目,先梳理平板划线操作的相关知识,然后结合选项描述分析判断。【详解】A、在五个区域中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进行灭菌,但是在划线过程中和划线后对培养基不能进行灭菌,A错误;B、划线操作时不能完全打开皿盖,划完后要立即盖上,B错误;C、接种时不能划破培养基,否则难以达到分离单菌落的目的,可能导致菌的无氧呼吸或者

34、杂菌污染等情况,C正确;D、第1区和第5区的划线不能相连,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平板划线法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24. 图中甲是稀释涂布平板法中的部分操作,乙是平板划线法操作结果。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甲图中的涂布前要将涂布器灼烧,冷却后才能取菌液B. 稀释涂布平板法可用于微生物数量测定C. 乙中培养皿中所得的菌落都符合要求D. 乙中的连续划线的起点是上一次划线的末端【答案】C【解析】【分析】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

35、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详解】A、甲图中的涂布前要将涂布器灼烧灭菌,冷却后才能取菌液,A正确;B、稀释涂布平板法可用于微生物菌落计数,B正确;C、乙培养皿中一般在5区域才能得到由单个细菌繁殖而形成的菌落,C错误;D、乙中的连续划线的起点是上一次划线的末端,这样能使细菌的数目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而逐步减少,最终能得到由单个细菌繁殖而来的菌落,D正确。故选C。25. 细菌需要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并通过代谢来维持正常的生长和繁殖。下列与此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乳酸菌与硝化

36、细菌所利用的碳源物质是相同的B. 无机氮源不可能作为细菌的能源物质C. 琼脂是细菌生长和繁殖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物质D. 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长出的不都是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是微生物的代谢类型与培养基的成分,根据选项涉及的具体内容梳理相关知识点,然后分析综合进行判断。【详解】A、乳酸菌是异养菌,硝化细菌是自养菌,二者利用的碳源不同;A错误;B、无机氮源也可能作为细菌的能源物质,如硝化细菌,B错误;C、琼脂不是细菌生长和繁殖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物质,是凝固剂,是液体培养基转变成固体培养基所需要的物质;C错误;D、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长出的不都是能分解纤维素的

37、微生物,也可能是利用无机碳源的细菌,D正确。故选D。26. 下列有关“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只有能合成脲酶的微生物才能分解尿素B. 筛选分解尿素的细菌时,应以尿素作为培养基中唯一的营养物质C. 统计菌落数应注意选择菌落数在 30-100 的平板进行计数D. 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若指示剂变蓝,则表明筛选到了分解尿素的细菌【答案】A【解析】【分析】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1分离菌株的思路:(1)自然界中目的菌株的筛选依据:根据它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到相应的环境中去寻找。实例:PCR技术过程中用到的耐高温的Taq DNA聚合酶

38、,就是从热泉中筛选出来的Taq细菌中提取出来的。(2)实验室中目的菌株的筛选原理: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长的条件(包括营养、温度。pH等),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培养基选择分解尿素的微生物的原理:培养基的氮源为尿素,只有能合成脲酶的微生物才能分解尿素,以尿素作为氮源。缺乏脲酶的微生物由于不能分解尿素,缺乏氮源而不能生长发育繁殖,而受到抑制,所以用此培养基就能够选择出分解尿素的微生物方法:能合成脲酶的细菌才能分解尿素。配制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能够生长的细菌就是能分解尿素的细菌。2统计菌落数目的方法:(1)稀释涂布平板法(间接)当样品的稀释庋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

39、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来推测样品中大约含有的活菌数。(2)利用显微镜直接计数。3分解尿素的细菌的鉴定细菌合成的脲酶将尿素分解成氨,氨会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培养细菌,若指示剂变红,可确定该种细菌能够分解尿素。【详解】A、只有能合成脲酶的微生物才能分解尿素,A正确;B、筛选分解尿素的细菌时,应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选择培养基培养,培养基的成分除了氮源,还有碳源、水、无机盐等,B错误;C、统计菌落数应注意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C错误;D、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若指示剂变红,则表明筛选到了分解尿素的细

40、菌,D错误。故选A。27. 加工橘子罐头,采用酸碱处理脱去中果皮(橘络),会产生严重污染。目前使用酶解法去除橘络,可减少污染。下列生长在特定环境中的4类微生物,不能大量产生所用酶的有( )A. 生长在麦麸上的黑曲霉B. 生长在酸奶中的乳酸菌C. 生长在棉籽壳上的平菇D. 生长在木屑上的木霉【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橘络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使用酶解法去除橘络应选用纤维素酶。麦麸、棉籽壳、木屑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能在其上生长的微生物一定可以产生纤维素。生长在酸奶中的乳酸菌以葡萄糖为原料经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不会产生纤维素酶。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的利用,考查对酶专一性的理解。28. 有人设计实验

41、探究加酶洗衣粉是否能提高去污力并优于普通洗衣粉。实验分成两组,一组衣物用加酶洗衣粉洗涤,另一组衣物用普通洗衣粉洗涤。该实验设计缺少A. 用加酶洗衣粉洗涤和适量普通洗衣粉洗涤的对照B. 既不用加酶洗衣粉洗涤也不用普通洗衣粉洗涤的对照C. 用普通洗衣粉洗涤和少量加酶洗衣粉洗涤的对照D. 用少量普通洗衣粉洗涤和大量加酶洗衣粉洗涤的对照【答案】B【解析】【分析】要探究加酶洗衣粉去污能力强弱,一方面要与普通洗衣粉相比较,另一方面还要与不加洗衣粉的相对照。【详解】题中已经给出的有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相比较的两组,但二者比较不能说明洗衣粉是否具有去污能力,A、C、D错误。加酶洗衣粉的一组与普通洗衣粉的一组

42、先与没加洗衣粉只加清水的一组空白对照组相对照,说明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的去污能力,加酶洗衣粉的再与普通洗衣粉的一组的相比较说明去污能力提高,B正确。【点睛】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对照组的设置要合理,要能够说明问题。29. 下列关于加酶洗衣粉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洗衣粉中添加的酶通常是由微生物发酵生产而来B. 洗衣粉中的蛋白酶通常会将添加的其他酶迅速分解C. 在50热水中用加酶洗衣粉洗衣时,其中的酶会迅速失活D. 加酶洗衣粉受潮后重新晾干保存,不会影响其中酶的活性【答案】A【解析】【分析】(1)加酶洗衣粉中的酶是科

43、学家通过基因工程生产出的能够耐酸、耐碱、忍受表面活性剂和较高温度的酶,并且通过特殊的化学物质将酶层层包裹,与洗衣粉的其他成分隔离。(2)温度、酸碱度和表面活性剂都会影响酶的活性。【详解】A、洗衣粉中添加的酶,可由微生物发酵生产而来,A正确;B、洗衣粉中的酶被特殊化学物质包裹,因此蛋白酶不能将添加的其他酶迅速分解,B错误;C、加酶洗衣粉中酶的活性一般在40左右适宜,在50热水中用加酶洗衣粉洗衣时,酶活性会降低,但不会迅速失活,C错误;D、加酶洗衣粉中的酶经过了特殊的化学物质的包裹,使之与其他成分隔离,这些酶在遇水后,包裹层分解,酶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而失去活性,D错误。故选A。30. 下列有关

44、固定化酶和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固定化酶适合采用包埋法,因为酶分子较小B. 用固定化细胞进行酒精发酵时,不受温度的影响C. 采用包埋法固定化细胞相当于固定了一系列酶D. 生产高果糖浆时所固定的葡萄糖异构酶可以无休止重复利用下去【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因为酶分子较小,固定化酶适合采用吸附法、交联法,A错误;B、用固定化细胞进行酒精发酵时,需要酶的催化,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B错误;C、细胞里面含有多种酶,采用包埋法固定化细胞相当于固定了一系列酶,C正确;D、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可多次重复使用,但一定时间后酶的活性也会降低,故无法无休止重复利用下去,D错误。故选C。31.

45、如图 1 表示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有关操作,图 2 是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酒精发酵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注射器出口应与液面保持适宜距离以保证凝胶珠成为球状B. 包埋酵母细胞的凝胶住为白色透明状,并具有一定的弹性C. 图 1 中制备的凝胶珠用蒸馏水洗涤后再转移到图 2 装置中D. 图 2 发酵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使培养液与酵母细胞充分接触【答案】B【解析】【分析】固定化细胞的相关知识点,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酵母细胞的活化。(2)配置氯化钙溶液:要用蒸馏水配置。(3)配制海藻酸钠溶液:小火、间断加热、定容,如果加热太快,海藻酸钠会发生焦糊。 (4)海藻酸钠溶液与酶母细胞混合

46、:冷却后再混合,注意混合均匀,不要进入气泡。 (5)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高度适宜,并匀速滴入。【详解】A、注射器出口应与CaCl2溶液的液面保持适当的距离,以保证凝胶珠成为球状,若注射器出口贴近CaCl2溶液的液面,则会导致没有形成大小均匀的凝胶珠,A正确;B、包埋酵母细胞的凝胶珠为淡黄色半透明状,并具有一定的弹性,这样包埋的酵母细胞数量适宜,B错误;C、制备的凝胶珠用蒸馏水洗涤(去除残留的CaCl2)后再转移到图2装置中进行发酵,C正确;D、发酵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使培养液与酵母细胞充分接触,以利于发酵过程的顺利进行,D正确。故选B。32. 下图表示限制酶切割某DNA的过程,从图中可知,该限制

47、酶能识别的碱基序列及切点是( )A. CTTAAG,切点在C和T之间B. CTTAAG,切点在G和A之间C. GAATTC,切点在G和A之间D. CTTAAC,切点在C和T之间【答案】C【解析】【分析】关于限制酶,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主要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2)特异性: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一种限制酶只识别一种核苷酸序列,有专一性酶切位点。(3)结果:形成黏性末端或平末端。【详解】依图可知,该限制酶切割的位点为GA之间,结合所形成的黏性末端可知该限制酶所能识别的序列GAATTC,综上所述,C正确

48、,ABD错误。故选C。33. 限制酶可辨识并切割DNA分子上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如图为四种限制酶BamH、EcoR、Hind及Bgl的辨识序列及每一种限制酶的特定切割部位其中切割出来的DNA片段末端可以互补结合的两种限制酶是()A. BamH和EcoRB. BamH和HindC. BamH和BglD. EcoR和Hind【答案】C【解析】【分析】关于限制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主要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2)特异性: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3)结果:形成黏性末端或平末端。【详解】DNA黏性末端可以互补配对需

49、具备互补的碱基序列,即相同的黏性末端,根据图示可知BamHI和BglII切割形成的黏性末端都是GATC,可以互补配对。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34. 如图为DNA分子在不同酶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化,图中依次表示限制酶、DNA聚合酶、DNA连接酶、解旋酶作用的正确顺序是()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基因工程的工具:(1)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2)DNA连接酶:连接的是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3)运载体:常用的运载体:质粒、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详解】限制

50、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形成黏性末端,因此作用于;DNA聚合酶用于DNA分子的复制,能在单链上将一个个脱氧核苷酸连接起来,因此作用于;DNA连接酶能在具有相同碱基末端的两个DNA片段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因此作用于;解旋酶能够将DNA分子的双螺旋解开,故作用于。综上正确顺序是,C正确。故选C。35. 质粒是细菌中的有机分子,下列对其描述,正确的是A. 质粒完全水解后最多可产生4种化合物B. 质粒能够自主复制C. 质粒中含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D. 质粒是基因工程的工具酶【答案】B【解析】质粒是一种具有自主复制能力的很小

51、的双链环状DNA分子,不含游离的磷酸基团,完全水解后最多可产生6种化合物:脱氧核糖、磷酸、4种含氮的碱基,A、C错误,B正确;质粒是基因工程的工具载体,不是工具酶,D错误。36. 用限制酶EcoR单独切割某普通质粒,可产生14kb(1kb即1000个碱基对)的长链,而同时用限制酶EcoR、Mbo联合切割该质粒,可得到三种长度的DNA片段,见下图(其中*表示EcoR限制酶切割后的一个黏性末端)。若用Mbo限制酶单独切割该普通质粒,则产生的DNA片段的长度为()A. 2.5和5.5B. 2.5和6C. 5.5和8D. 6和8【答案】D【解析】【分析】用限制酶EcoR单独切割某普通质粒,可产生14k

52、b(1kb即1000个碱基对)的长链,说明质粒中含有1个EcoR切点;同时用限制酶EcoR、Mbo联合切割该质粒,可得到三种长度的DNA片段,说明质粒中含有2个Mbo切点。【详解】由上分析可知,质粒中含有1个EcoR切点,2个Mbo切点。若用Mbo限制酶单独切割该普通质粒,则产生的DNA片段为2种,总长度为14 kb,综上所述,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37. 用XhoI和SalI两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别处理同一DNA片段,酶切位点及酶切产物分离结果如图。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 如图中两种酶识别的核苷酸序列不同B. 如图中酶切产物可用于构建重组DNAC. 泳道中是用SalI处理

53、得到的酶切产物D. 图中被酶切的DNA片段是单链DNA【答案】D【解析】【分析】该题考查DNA的结构、限制酶的特点和功能等。DNA一般是双螺旋结构;限制酶可以识别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并在每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进行切割。【详解】限制酶识别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不同的限制酶能识别不同的核苷酸序列,由电泳图可知XhoI和SalI两种酶分别切割时,识别的序列不同,A正确;同种限制酶切割出的DNA片段,具有相同的粘性末端,再用DNA连接酶进行连接,可以构成重组DNA,B正确;SalI将DNA片段切成4段,XhoI将DNA片段切成3段,根据电泳结果可知泳道为SalI,泳道为XhoI

54、,C正确;限制酶切割双链DNA,酶切后的DNA片段仍然是双链DNA,D错误,所以选D。【点睛】注意图1两种限制酶的识别位点数量,SalI有3个识别位点,能将DNA片段切成4段,XhoI有2个识别位点,能将DNA片段切成3段。38. 如图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转基因植物生产可食用疫苗的部分过程示意图,其中 Pst、Sma、EcoR、Apa为四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图示过程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B. 表达载体构建时需要用到限制酶 SmaC. 抗卡那霉素基因的存在有利于将含有抗原基因的细胞筛选出来D. 除图示组成外,表达载体中还应该含有启动子和终止子等结构【答案】B【解析】【

55、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表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含抗原基因的DNA分子中含有PstI、SmaI、EcoRI三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识别序列,其中SmaI的识别序列位于目的基因上;质粒中含有PstI、SmaI、EcoRI、ApaI四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识别序列。【详解】A、图示表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这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A正确;B、限制酶Sma I的识别序列位于目的基因上,因此表达载体构建时不能用限制酶SmaI,应用限制酶PstI、EcoRI,B错误;C、抗卡那霉素基因属于抗性基因,其存在有利于将含有抗原基因细胞筛选出来,C正确;D、基因表达载体一般包括目的基因(抗原基因)、

56、标记基因(抗卡那霉素基因)、启动子和终止子,D正确。故选B。39. 下列有关人胰岛素基因表达载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表达载体应含有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结构B. 表达载体的复制和胰岛素基因的表达均启动于复制原点C. 启动子和终止密码子均在胰岛素基因的转录中起作用D. 表达载体中的胰岛素基因可以通过人肝细胞mRNA反转录获得【答案】A【解析】【分析】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1、目的: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至下一代,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2、组成: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1)启动子: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DNA片段,位于基因的首端,是RNA聚

57、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能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最终获得所需的蛋白质;(2)终止子:也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DNA片段,位于基因的尾端;(3)标记基因的作用:是为了鉴定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从而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筛选出来,常用的标记基因是抗生素抗性基因。详解】A、表达载体应含有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结构,A正确;B、基因的表达均启动于启动子,复制启动于复制原点,B错误;C、终止密码子位于mRNA上,终止翻译过程,C错误;D、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在人的肝细胞中,没有胰岛素基因转录的mRNA,D错误。故选A。40. 下图是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植物的示意图。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58、A. 的构建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聚合酶参与B. 侵染植物细胞后,重组Ti质粒整合到的染色体上C. 的染色体上若含抗虫基因,则就表现出抗虫性状D. 只要表现出抗虫性状就表明植株发生了可遗传变异【答案】D【解析】构建载体需要限制酶和DNA连接酶,A错误;侵染植物细胞后,重组Ti质粒上的T-DNA不是整合到染色体上,而是整合到DNA分子上,B错误;染色体上含有目的基因,但目的基因也可能不能转录或者不能翻译,或者表达的蛋白质不具有生物活性,C错误;植株表现出抗虫性状,说明含有目的基因,属于基因重组,为可遗传变异,D正确。【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

59、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41.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羧酸酯酶(CarE)制剂的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过程需使用原料是四种核糖核苷酸B. 过程需使用解旋酶和PCR获取目的基因C. 过程使用的感受态细胞可用NaCl溶液制备D. 过程可利用DNA分子杂交鉴定目的基因是否已导入受体细胞【答案】D【解析】过程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即逆转录过程,需要使用的原料是四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A错误;过程表示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在此过程中,不需要解旋酶,是通过控制温度来达到解旋的目的,B错误;利用氯

60、化钙处理大肠杆菌,使之成为感受态细胞,C错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成功导入受体细胞的染色体DNA上,可以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D正确。42. 基因疫苗由病毒核酸的一段无毒序列制成,由编码能引起保护性免疫反应的病原体抗 原的基因片段和载体构建而成。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 表达载体被导入细胞,与宿主染色体整合后才能稳定遗传B. 接种基因疫苗后若感染此病原微生物,则体内记忆细胞会产生大量抗体C. 基因疫苗引起免疫反应前必须经过转录和翻译的过程D. 将疫苗基因转移到植物细胞中,可以生产可食用的疫苗【答案】B【解析】【分析】基因疫苗进入机体后进行转录和翻译过程形成抗原蛋白质,抗原蛋白质刺激机体产生产生

61、特异性免疫反应,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当同一病原体进入机体后可以直接刺激记忆细胞,记忆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成效应细胞快速进行免疫应答,预防传染病的发生。【详解】A、被导入细胞后,基因疫苗与宿主细胞染色体整合后才能稳定遗传,A正确;B、接种后若感染此病原微生物,则体内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由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B错误;C、基因疫苗引起免疫,需要经过转录和翻译过程产生相应的抗原蛋白才能引起免疫反应,C正确;D、将疫苗基因转移到植物,可以生产可食用的疫苗,D正确。故选B。43. 2018年1月30日,加拿大食品检验局批准了第三种耐褐变转基因苹果品种上市。研究人员通过RNA沉默技术,特异

62、性降低苹果细胞内多酚氧化酶基因的表达水平,使苹果被切开后即使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也不会被氧化褐变。如图是此过程原理示意图,下列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内多酚氧化酶基因的表达包括图示中的过程B. 将目的基因成功导入苹果细胞中需限制酶、DNA连接酶和RNA聚合酶C. “RNA沉默”的含义是mRNA不能翻译产生多酚氧化酶D. 目的基因的表达序列与多酚氧化酶基因的表达序列互补,且要同时在同一细胞内表达【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基因的表达、基因工程,考查对基因表达过程、基因工程工具酶的理解。解答此题,可根据图中两条mRNA链的碱基配对关系理解RNA沉默技术的原理。【详解】图示中的过程分别为转录

63、、翻译,多酚氧化酶基因的表达指多酚氧化酶基因控制多酚氧化酶合成的过程,需要经过转录、翻译两个过程,A项正确;将目的基因成功导入苹果细胞中需要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该过程需要限制酶、DNA连接酶,不需要RNA聚合酶,B项错误;据图可知,目的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可以和多酚氧化酶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互补配对,形成RNA双链,使mRNA不能与核糖体结合,从而阻止了翻译过程,C项正确;使目的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和多酚氧化酶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互补配对,应使目的基因的表达序列与多酚氧化酶基因的表达序列互补,且要同时在同一细胞内表达,D项正确。【点睛】44. 在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将获得的含有DN

64、A的粘稠物分别按下表处理3次,则DNA主要集中在标号()操作粘稠物滤液2 mol/L的NaCl溶液搅拌过滤0.14 mol/L的NaCl溶液搅拌过滤95%的冷酒精搅拌过滤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由于DNA可以溶于氯化钠溶液中,在2mol/L的氯化钠溶液中DNA的溶解度较高,搅拌过滤后,DNA存在于得到滤液,而黏稠物只含有少量DNA而可以丢弃;DNA在O.14mol/L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解度最低,此时DNA会从溶液中析出,搅拌过滤后,得到黏稠物主要就是DNA,因此滤液可以丢弃;由于DNA不溶于酒精,而其它杂质可以溶于酒精,因此放入冷却的95%的酒精溶液中,搅拌过滤

65、后,DNA存在于黏稠物中,滤液可以丢弃,故选B。【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DNA粗提取的原理,根据每一次处理后DNA的存在位置,确定需要丢弃的成分和保留的成分。45. 下表有关“DNA粗提取和鉴定”的相关操作中所选取的试剂,错误的是相关操作选用的试剂A破碎鸡血细胞蒸馏水B溶解核内DNA0.14mol/L的NaCl溶液C提取杂质较少的DNA冷却的95%的酒精DDNA的鉴定现配的二苯胺试剂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在鸡血细胞液中加入蒸馏水,使得血细胞吸水胀破,A正确;0.14mol/L的NaCl溶液中DNA的溶解度最低,B错误;DNA不溶解于酒精,而其它杂质能溶解于酒精,

66、则用体积分数为95%的冷酒精能提取杂质较少的DNA,C正确;DNA用二苯胺鉴定成蓝色,双缩脲用来检测蛋白质成紫色,D正确。【考点定位】DNA粗提取和鉴定 【名师点睛】(1)动物细胞的破碎比较容易,以鸡血细胞为例,在鸡血细胞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同时用玻璃棒搅拌,过滤后收集滤液即可(2)DNA和蛋白质等其他成分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利用这一特点,选择适当的盐浓度就能使DNA充分溶解,而使杂质沉淀,或者相反,以达到分离目的(3)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是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则溶于酒精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将DNA与蛋白质进一步的分离(4)在沸水浴条件下,DNA遇二苯胺会被染成蓝色,因此

67、二苯胺可以作为鉴定DNA的试剂。二、多项选择题: 46. 下列关于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的叙述,合理的是( )A. 在果酒发酵后期拧开瓶盖的间隔时间可延长B. 条件适宜时醋酸菌可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C. 果酒发酵过程中发酵液密度会逐渐减小D. 将长满毛霉的豆腐装瓶腌制时,底层和近瓶口处需加大用盐量【答案】ABC【解析】【分析】果酒、果醋制作原理与发酵条件果酒制作果醋制作菌种酵母菌醋酸菌菌种来源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酵母菌变酸酒表面的菌膜发酵过程有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有氧呼吸大量繁殖:C6H12O66O2 6CO26H2O;无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C6H12O6 2C2H5OH2CO

68、2氧气、糖源充足时:C6H12O62O2 2CH3COOH2CO22H2O;缺少糖源、氧气充足时:C2H5OHO2 CH3COOHH2O温度一般酒精发酵1825 ,繁殖最适为20 左右最适为3035 气体前期:需氧,后期:无氧需要充足的氧气【详解】果酒发酵后期,酵母菌活动逐渐减弱,产生的二氧化碳逐渐降低,放气时间间隔可延长,A正确。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可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B正确。果酒发酵过程中因为营养物质的消耗,有氧呼吸过程中也有水的产生,故发酵液的密度减小,C正确。制作腐乳时是逐层加盐,瓶口处需加大用盐量,以减小被杂菌污染的可能性,D错误。故选:ABC。【点睛】解答本题关键

69、在于对果酒、果醋的制作原理的理解应用。47. 下列关于酶制剂和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从酶的固定方式看,吸附法比交联法对酶活性影响大B. 可用海藻酸钠包埋消化酶制成多酶片用于缓解消化不良症状C. 将海藻酸钠凝胶珠用无菌水冲洗,主要目的是防止杂菌污染D. 探究不同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实验中,水温和浸泡时间都属于无关变量【答案】ABC【解析】【分析】使用酶、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的比较:直接使用酶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种类一种或几种一种一系列酶制作方法物理吸附法、化学结合法、包埋法物理吸附法、包埋法是否需要营养物质否否是缺点对环境条件非常敏感,易失活难回收,成本高,影响产品质量不利于

70、催化一系列的酶促反应反应物不宜与酶接近,尤其是大分子物质,反应效率下降优点催化效率高,耗能低、低污染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可以反复利用成本低,操作容易【详解】A、化学结合法可能影响酶的活性部位而影响反应效果,而吸附法是物理方法,不影响酶的分子结构和活性,A错误;B、酶分子较小,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因此不一般不用包埋法固定化酶,并且多酶片中的酶不需要重复使用,B错误;C、凝胶珠用无菌水冲洗23次,其目的是洗去CaCl2和杂菌,C错误;D、探究不同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实验中,洗衣粉的种类属于自变量,水温和浸泡时间都属无关变量,D正确。故选ABC。48. 下列关于基因工程技术的叙述,错误的

71、是A. 切割质粒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均特异性地识别6 个核苷酸序列B. PCR 反应中温度的周期性改变是为了 DNA 聚合酶催化不同的反应C. 载体质粒通常采用抗生素合成基因作为筛选标记基因D. 抗虫基因即使成功地插入到植物细胞染色体上也未必能正常表达【答案】ABC【解析】【分析】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

72、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详解】A、切割质粒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特异性识别4、5、6或8个核苷酸序列,A错误;B、PCR技术采用不同的温度是为了变性、复性和延伸,B错误;C、载体质粒通常采用抗生素抗性基因作为筛选标记基因,C错误;D、抗虫基因即使成功地

73、插入到植物细胞染色体上也未必能正常表达,因此还需要进行目的基因的检测和鉴定,D正确。故选ABC。49. 2019 年 12 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导致的肺炎在世界范围爆发。人感染了冠状病毒后常见体征有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等。在较严重病例中,感染可导致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肾衰竭,甚至死亡。目前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所致疾病没有特异治疗方法。经科学工作者研究,发现了数种快速检验新冠肺病原体的方法,以正确诊断。下列与新型冠状病毒的研究、诊断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镜检法:在光学显微镜下直接观察病人的痰液或血液,以发现病原体B. PCR 技术:体外基因复制技术,可在几十分钟内把

74、病原体的基因扩增到数百万倍C. 抗原抗体法:用特殊制备的病原体蛋白质与病人血清中的相关抗体特异性结合, 确认病人是否感染过病原体D. DNA 探针技术:用放射性同位素、荧光因子等标记的 DNA 分子做探针,利用 DNA分子杂交原理来检测病原体【答案】BCD【解析】【分析】1、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1)分子水平上的检测: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2)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2、核酸分子杂交是基因诊断的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基因诊断技术

75、的基本原理是:互补的DNA单链能够在一定条件下结合成双链,即能够进行杂交。这种结合是特异的,即严格按照碱基互补的原则进行,它不仅能在DNA和DNA之间进行,也能在DNA和RNA之间进行。因此,当用一段已知基因的核酸序列作出探针,与变性后的单链基因组DNA接触时,如果两者的碱基完全配对,它们即互补地结合成双链,从而表明被测基因组DNA中含有已知的基因序列【详解】A、光学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病毒,A错误;B、利用PCR技术可在几十分钟内把病原体的基因扩展到数百万倍,B正确;C、病毒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产生相应抗体,由于抗体与抗原结合具有特异性,因此抗原通过用特殊制备的病原体蛋白质

76、与病人血清中的相关抗体特异性结合,通过酶联反应,可以发现病原体,C正确;D、可以DNA分子为探针,利用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病原体,D正确。故选BCD。50.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流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腐乳制作:豆腐长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B. 血球计数板的使用:盖盖玻片-滴培养液-等待沉降-镜检计数-刷洗C. 果酒果醋制作:挑选葡萄-冲洗-榨汁-果醋发酵-果醋-酒精发酵-果酒D. 基因工程:获取目的基因-构建表达载体-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答案】ABD【解析】【分析】1、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相关实验操作:材料的选择与处理、灭菌、榨汁、发酵。2、腐乳的制作

77、过程主要是: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3、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是:目的基因的获取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其中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详解】A、腐乳制作:豆腐长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A正确;B、血球计数板的使用:盖盖玻片-滴培养液-等待沉降-镜检计数-刷洗,B正确;C、果酒果醋制作: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果酒-果醋发酵-果醋,C错误;D、基因工程:获取目的基因-构建表达载体-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D正确。故选ABD。三、非选择题:51. 图1为某同学设计的用于制作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图2为某研究小

78、组的同学在对杨梅酒和杨梅醋的生产工艺进行考察后,绘制出的基本工艺流程图。请据图回答:(1)图示发酵过程中所需的酵母菌可以从自然界中分离出来,要得到较纯菌种,应配制_培养基(按培养基的功能分),常采用_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然后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接种。(2)用图1装置制作果酒过程中,要关闭_(“充气”或“排气”)管上的夹子。(3)用图1装置制作果酒过程中,因某一步骤操作失误导致发酵瓶瓶塞被冲开,该操作失误是_。对该装置进行的改进是_。(4)图2中甲罐顶上的排气管被设计成了弯曲状的管,其目的是_。发酵一定时间后,观察到发酵罐内液面不再有_产生,说明发酵基本完毕。(5)在制备杨梅醋过程中

79、,乙罐内先填充经灭菌处理的木材刨花,然后加入含_菌的培养液,使该菌附着在刨花上,再让甲罐中发酵完毕的杨梅酒流入乙罐进行杨梅醋发酵。【答案】 (1). 选择 (2). 高压蒸汽灭菌 (3). 充气 (4). 未及时排气 (5). 排气管改用长而弯曲的胶管 (6). 防止空气中的微生物污染 (7). 气泡 (8). 醋酸【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要求学生识记参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微生物及其代谢类型,掌握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及条件,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图1是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图,充气口的作用是在果醋制作时通入氧气;排气管是排出细胞代谢过程中产生的CO2,排气管是弯曲的,

80、其作用是防止杂菌和浮尘的污染;图乙是果酒和果醋的现代生产装置简图,甲罐进行的是酒精发酵,参与该过程的微生物主要是酵母菌;乙罐进行的是果醋发酵,参与该过程的微生物主要是醋酸菌。(1)分离得到较纯的菌种用的培养基是选择培养基,对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法。然后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接种。(2)果酒发酵是厌氧发酵,充气管夹子在其发酵过程中要关闭,酵母菌大量繁殖时需要大量能量,属于有氧呼吸,则充气管夹子在酵母菌大量繁殖时要打开以便提供氧气。(3)在用图1装置制作果酒的过程中,因某一步骤操作失误导致发酵瓶瓶塞被冲开,该操作失误是未及时排气。可对该装置把排气管改成长而弯曲的管道,并打开

81、排气管上的夹子。(4)图2中甲罐顶上的排气管被设计成了弯曲状的管,其目的是防止空气中的微生物进入后污染培养液。发酵一定时间后,观察到发酵罐内液面不再有气泡产生,说明发酵基本完毕。(5)在制备杨梅醋过程中,乙罐内先填充经灭菌处理的木材刨花,然后加入含醋酸菌的培养液,使该菌附着在刨花上,再让甲罐中发酵完毕的杨梅酒流入乙罐进行杨梅醋发酵。52. 多氯联苯是一种对人体有很大危害的有机物质,污染土壤后,很难清除。研究发现,部分酵母菌具有分解多氯联苯的作用。为消除这种污染,科研人员计划从被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高效分解多氯联苯的菌株。请回答问题:(1)筛选分解多氯联苯的菌株时,应将土壤样品溶解稀释,接种到以_

82、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菌落数 平板编号稀释倍数123104204953931004557511000273(2)对初步提取到的菌株要进行_培养,一般接种操作方法有两种,其中之一是下图所示的_法。(3)将酵母菌溶液分别稀释 10 倍、100 倍、1000 倍。每个浓度都接种三个平板,每个平板均用_接入 01mL 稀释菌液,该接种方法是_。培养时,需将培养皿_培养,以防冷凝水造成污染。经适当培养后,平板上的菌落如上表所示:据此可得出,每升菌液中酵母菌活菌数为_个。(4)若要长期保存提纯得到的菌种,可以采用_的方法。【答案】 (1). 多氯联苯 (2). 纯化 (3). 平板划线 (4). 移液枪

83、(5). 稀释涂布平板法 (6). 倒置 (7). 5.1107 (8). 甘油管藏【解析】分析】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平板划线法:将已经溶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详解】(1)筛选分解多氯联苯的菌株时,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接种到以多氯联苯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只有能分解多氯联苯的菌株才能在这样的培养基中生存。(2)对初步提取到的菌株要进行纯化培养,一般操作方法有两种,即平板划线法和

84、稀释涂布平板法,图示是利用平板划线法进行微生物接种,把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3)每个平板用移液枪接入0.1mL稀释菌液,该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培养时,为避免培养基中的水分蒸发形成水滴到培养基而造成污染,所以需将培养皿倒置。对菌落进行计数时,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进行记数,求其平均值,因此选择稀释100倍的三个培养基进行计算,每升溶液中酵母菌活菌数=(45+57+51)30.11001000=5.1107个/L。(4)若要长期保存提纯得到的菌种,可以采用甘油管藏的方法。【点睛】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要求考生识记培养基的成分、培养基的类型及功能;识记接种微生物常

85、用的两种方法,掌握计数微生物的两种方法,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53. 某科研小组采用 80水浴熔化海藻酸钠,固定黑曲霉孢子(含-葡萄糖苷酶),并进行相关催化实验,请分析回答问题。(1)此实验过程中采用 80水浴代替_加热法熔化海藻酸钠,其优点是能准确控制温度,融化过程不会出现焦糊且融化时间短。熔化的海藻酸钠加入黑曲霉孢子悬浮液前一定要进行_处理,海藻酸钠的最终质量分数需控制在 3%,原因是_。(2)实验过程中,初形成的凝胶珠放在_溶液中静置 30min,目的是形成稳定的网状凝胶结构。(3)-葡萄糖苷酶能催化大豆苷水解为大豆苷元,pH 和温度对游离孢子和固定化凝胶珠中 -葡萄糖苷酶活性影响的

86、结果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研究 pH 和温度对葡萄糖苷酶活性影响时,温度和 pH 应分别控制为_、_;与游离孢子相比,固定化凝胶珠中 -葡萄糖苷酶的 pH 适宜范围会_,热稳定性会 _。转化率=豆苷含量- 反应后大豆苷含量/反应前大豆苷含量100处理温度/转化率游离孢子固定化凝胶珠3010010040991005098996065987029928055090010【答案】 (1). 小火或者间断 (2). 冷却 (3). 海藻酸钠浓度太高不易形成凝胶珠,浓度太低包埋的黑曲霉孢子少 (4). CaCl2 (5). 30(3040) (6). 4.8 (7). 增大 (8). 提高【解析】【分析】

87、分析曲线图:图中自变量为pH,因变量为转化率,可以看出pH为4.8左右时转化率最高。分析表格:表中数据显示在温度为30时,转化率最高。【详解】(1)溶化海藻酸钠可用采用80水浴代替小火或者间断加热法,其优点是能准确控制温度,融化过程不会出现焦糊且融化时间短。溶化的海藻酸钠加入黑曲霉孢子悬浮液前一定要进行冷却处理,以免杀死黑曲霉孢子。由于海藻酸钠浓度太高不易形成凝胶珠,浓度太低包埋的黑曲霉孢子少,故海藻酸钠的最终质量分数需控制在3%。(2)实验过程中,初形成的凝胶珠放在CaCl2溶液中静置30min的目的是形成稳定的网状凝胶结构。(3)表中信息显示:当处理温度为30(或3040)时,游离孢子和固

88、定化凝胶珠的转化率均最高,随温度的升高,游离孢子的转化率降低的幅度较固定化凝胶珠的转化率降低的幅度大;分析曲线的变化趋势可知:当pH为4.8时,游离孢子和固定化凝胶珠的转化率均最高,pH高于或低于4.8时,游离孢子的转化率降低的幅度较固定化凝胶珠的转化率降低的幅度大。可见,研究pH和温度对葡萄糖苷酶活性影响时,温度和pH应分别控制为30(3040)、4.8。与游离孢子相比,固定化凝胶珠中-葡萄糖苷酶的pH适宜范围增大,热稳定性提高。【点睛】此题主要考查酶的应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54. 为研究肝癌致病机理,科研工作者利用下图所示的差异杂交法和基因工程获取相关

89、癌基因以作进一步研究。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1中,A过程需要用_酶,D过程需要回收_(填“未杂交”或“杂交分子”)的含32P的cDNA单链,继而通过人工合成,获得_, 并用其构建基因文库。(2)从图1构建的基因文库中获取的目的基因,一般还需进行人工改造后才能用于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改造内容除了在基因两端添加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外,还需添加_,以便其随载体导入到受体细胞后,能正常调控表达过程。(3)上图2为改造后的目的基因。图3为两种质粒,其中Ampr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Tetr为四环素抗性基因,lacZ为蓝色显色基因,其表达产物可使底物X-Gal呈蓝色。EcoR(0.7Kb)、Not(1.2K

90、b)等为限制酶及其切割位点与复制原点之间的距离(1kb=1000个碱基对)。图3中能作为载体的最理想的质粒是_(填“X”或“Y”),用选定的质粒与图2的目的基因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应选用的限制酶是_。为筛选出成功导入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培养基中应适量添加_。若用EcoR完全酶切上述中获得的重组质粒,并进行电泳观察,可出现四种长度不同的片段,其长度分别为1.7kb、5.3kb、_。【答案】 (1). 逆转录酶 (2). 未杂交 (3). 双链cDNA (4). 启动子和终止子 (5). X (6). Not (7). 四环素和X-Gal (8). 3.1kb 和3.9k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

91、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检测转基因生物染

92、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DNA-R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1)据图可知图1为构建基因文库的过程,其中需要单链mRNA通过A过程形成杂交双链分子,需要逆转录酶,D过程需要回收为杂交的含32P的cDNA单链,继而通过人工合成,获得双链cDNA, 并用其构建基因文库。(2)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包括启动子、目的基因、标记基因和终止子。其中启动子与终止子能正常调控表达过程,使基因表达开始或终止。因此从图1构建的基因文库中获取的目的基因,人工改造

93、后才能用于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改造内容除了在基因两端添加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外,还需添加启动子和终止子。(3)质粒X既有四环素抗性基因(Tetr),又有蓝色显色基因(lacZ),便于对目的基因进行检测和筛选。因此能作为载体的最理想的质粒是X,Not的切割位点位于目的基因的两侧,不会破坏目的基因,而EcoR的切割位点位于基因的中间,会破坏目的基因,因此用选定的质粒与图2的目的基因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应选用的限制酶是Not,为筛选出成功导入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培养基中应适量添加四环素和X-Gal。若用EcoR完全酶切上述中获得的重组质粒,并进行电泳观察,可出现四种长度不同的片段,分析重组质粒,合并重复

94、的长度可知其长度分别为1.7kb、5.3kb、3.1kb 和3.9kb。55. 乙型脑炎和伪狂犬病是猪的两种常见传染病。下图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能同时预防这两种病疫苗的流程图,其中PrM为乙型脑炎的特异性抗原基因,PK、gG、gD为伪狂犬病的主要抗原基因,TK为伪狂犬病的毒性基因,pgG为启动子,BamH和EcoR为两种限制酶,其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分别是GGATCC、GAATTC。请回答下列问题:(1)过程所需的酶有 _和_。下列四种引物中适用于过程的一对引物是_。P1:5TTGGATCCATGGAAGGCTCAATCATGTG3P2:5CACAAGCTTAGATGACGTATCCAAGGA

95、G3P3:5TACGGTACCTTAGGGGTTAAGTGGG3P4:5GCGAATTCTAACTGTAAGCCGGAGCG3(2)过程所需的酶有_。过程中要用Ca2+处理大肠杆菌,其目的是_。(3)重组伪狂犬病毒中不带TK基因的优点是_。(4)将获得的病毒疫苗注射到猪体内,一方面病毒中抗原基因在猪细胞中大量表达,诱导猪获得_免疫;另一方面_,使得病毒投苗具有用量小、作用更持久等优点。【答案】 (1). 反(逆)转录酶 (2). Taq酶 (3). P1和P4 (4). 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5). 使大肠杆菌成为感受态细胞 (6). 不具毒性,注射后不会引发猪患病 (7). 体液和细胞(特

96、异性) (8). 病毒在动物体内可增殖并长期保留【解析】试题分析:据图分析,过程表示乙脑病毒的RNA逆转录形成相应的目的基因,并通过PCR技术扩增该目的基因;过程表示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过程表示将重组DNA导入受体细胞(大肠杆菌)的过程。(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过程涉及到逆转录和PCR技术,因此需要逆转录和耐高温聚合酶(Taq酶)的催化。根据目的基因两侧的限制酶(BamH和EcoR)的识别序列可知,应该选择的引物是P1和P4。(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过程表示构建基因表达载体,需要的工具有限制酶和DNA连接酶;过程表示将重组DNA导入受体细胞(大肠杆菌)的过程,需要用Ca2+处理大肠杆菌,使得大肠杆菌成为感受态细胞,有利于存在DNA的导入。(3)根据题干信息已知,TK为伪狂犬病的毒性基因,因此重组伪狂犬病毒中不带TK基因的优点是不具毒性,注射后不会引发猪患病。(4)将获得的病毒疫苗注射到猪体内,一方面病毒中抗原基因在猪细胞中大量表达,诱导猪获得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另一方面病毒在动物体内可增殖并长期保留,使得病毒投苗具有用量小、作用更持久等优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