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框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课时过关能力提升一、基础巩固1.信息技术革命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据统计,计算机电子芯片技术每18个月就要更新一次。这一事实表明()A.事物的运动是相对的、有条件的B.事物总是运动、变化的C.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D.物质是运动的主体答案 B解析 “计算机电子芯片技术每18个月就要更新一次”,说明事物总是运动、变化的,故答案选B项。事物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A项观点错误。C、D两项在材料中未体现。2.“水停百日生虫,人闲百日生病。”这启示我们()A.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B.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D.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答案 B解析 引文主要说明
2、了物质在运动中存在,没有运动就没有物质,这说明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3.有两位画家以安静为题各画了一张画:其中一位画了一个湖泊,湖面平静,倒映着远山和湖边的花草,好像一面镜子;另一位则画了一个激湍直泻的瀑布,旁边有一棵小树,树上有一个鸟巢,巢里有一只小鸟正在睡觉。后一位画家真正理解了安静的含义,因为他懂得()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任何物质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A.B.C.D.答案 A解析 第一幅画把静止理解为绝对静止,后一幅画则以激湍直泻的瀑布衬托巢中小鸟的安详宁静,体现了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观点正确,故答案选A项。4.右面漫画拔苗助长中
3、的宋人()只看到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联系,而没有看到其臆造的联系只看到事物运动过程中现象间的联系,而没有看到本质的联系只看到事物运动过程中必然的联系,而没有看到偶然的联系认为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实现预期目的A.B.C.D.答案 C解析 漫画拔苗助长中的宋人片面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规律的客观性;只看到事物发展过程中现象间的联系,而没有看到事物发展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联系。5.随着中央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科技种植在农村的广泛推广,大棚种植在农村得到广泛应用。大棚种植消除了传统种植方式的不利因素,蔬菜四季栽种,季季都能高产。这说明()A.人们可以改造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B.科学越发达,规律
4、客观性的决定作用越弱C.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谋福利D.科学技术可以改变规律的决定作用答案 C解析 “大棚种植消除了传统种植方式的不利因素,蔬菜四季栽种,季季都能高产”,说明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谋福利。C项符合题意。A项说法错误,人不能改造规律。B项说法错误。D项中“改变规律的决定作用”是错误的。6.“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唐代诗人李贺的这两句诗体现了()A.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有条件的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C.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D.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答案 C解析 题中诗句的意思是:大海尚且会变为桑田,少年人怎么能长久是少年。这说明世界上的一
5、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7.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我国唐代的著名僧人慧能也有相同的观点。坛经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毕尔生和慧能的观点属于()A.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B.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C.把物质和运动结合起来的观点D.神创论观点答案 A解析 本题考查对物质与运动关系的理解。毕尔生认为“万物只是在概念中运动”,慧能和尚把“风吹幡动”归因于“心动”,二者都否认了运动的主体是物质,是唯心主义的运动观,排除B、C两项;以上观点属于
6、主观唯心主义观点,D项是客观唯心主义,应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项。8.关于运动有几种观点: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方生方死,方死方生;飞鸟之景,未尝动也。这些观点按照顺序分别是()A.辩证法的观点、相对主义的观点、形而上学的观点B.二元论的观点、形而上学的观点、辩证法的观点C.辩证法的观点、相对主义的观点、两点论的观点D.辩证法的观点、形而上学的观点、相对主义的观点答案 A解析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承认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这是辩证法的观点。“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定相对静止,属于相对主义。“飞鸟之景,未尝动也”只看到静止而看不到运动,是形而上学不变论的观点。9.下列观点正确表述了运动、静
7、止、条件之间关系的是()A.在一定条件下,任何事物都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即特殊的运动状态B.对某一事物来说,运动并不一定是无条件的C.对某一事物来说,静止并不一定是有条件的D.在一定条件下,任何事物都处于运动状态答案 A解析 B项错误,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C项错误,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D项错误,运动是绝对的,不需要条件。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毕尔生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黑格尔材料二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赫拉克利特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克拉底鲁材料三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恩格斯请运用运动的哲学知
8、识分析上述观点。答案 (1)材料一中毕尔生和黑格尔的观点否认了运动的承担者是物质,认为意识是物质的承担者,因而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潭。(2)材料二中赫拉克利特坚持了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而克拉底鲁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从而导致了相对主义和诡辩论。(3)材料三中恩格斯科学地表述了物质与运动的辩证统一关系,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与运动是密不可分的。二、能力提升1.漫画工业序曲(作者:赵国品)()工业序曲正确揭示了运动这一物质的根本属性体现了事物的静止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看到了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只看到了运动是绝对的,没有看到静止A.
9、B.C.D.答案 D解析 本题考查对静止相对性的识记以及理解。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稳中求进”体现了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A、B、C三项说法均不正确。故选D项。2.月球绕着地球转动,水向低处流,苹果落地,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些联系都不是规律本身。这是因为()规律不是浮现在事物表面现象的联系,而是隐藏于事物现象之中的本质的联系规律是事物内部的联系,是对事物存在和发展起主要的、决定性作用的联系规律不是人的感官可以感知的,只有运用抽象思维才能把握规律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人们主观精神的产物A.B.C.D.答案 A解
10、析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月球绕着地球转动,水向低处流,苹果落地,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都属于现象,是事物表面的、外在的、可以感知的联系,不属于规律,它们只是规律外在的表现。3.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二氧化碳排放量越来越大,地球臭氧层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这说明()A.规律是客观的,人无法有效地应对自然灾害B.规律是客观的,违背规律必然会受到规律的惩罚C.自然界是客观的,应当限制人类改造自然D.发挥人的主观
11、能动性不利于环境保护答案 B解析 材料主要强调了人们由于无视规律的客观性进行生产生活,出现越来越严重的世界气候和生态问题,受到自然和规律的惩罚,B项符合题意。A项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C、D两项否定了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自然界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改造自然界,造福人类。4.下面漫画痛饮绿色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痛饮绿色要尊重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一旦违背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要节约资源A.B.C.D.答案 B解析 漫画痛饮绿色的寓意是,由于人们长期不重视保护自然,不尊重规律,受
12、到了自然和规律的惩罚。这启示我们要尊重自然,尊重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按规律办事。5. 在公历纪年中,有闰日的年份叫闰年,一般年份为365天,闰年为366天。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大约是365天6小时,如果按照一年365天来计算,长年累月下去,会造成很大的误差。为了减少这种误差,更好地指导生活和生产,人们设置了闰年。这说明()A.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B.人们可以对规律进行改造C.哲学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D.世界观决定人们的方法论答案 A解析 “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说明物质运动有自己的规律;“为了减少这种误差,更好地指导生活和生产,人们
13、设置了闰年”,说明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A项正确。B项违背了规律的客观性,C、D两项与题意不符,均应舍去。故答案为A项。6. 水污染严重、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水环境质量低劣、城市内涝、饮用水安全等问题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邀请环保局长下河游泳”成为社会热点舆情。浙江省自2014年起在全省推行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的“五水共治”,下决心让“可游泳的河”不再难觅,争取35年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安全饮水问题、污水治理问题。结合材料,运用“规律的客观性”的有关知识,说明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要注意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和改善水环境。答案 (1)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因此我们既要尊重经济增长的规律,又要尊重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规律,实现可持续发展。水污染严重、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表明人们违背规律,必然要受到规律的惩罚。(2)人能够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创造和利用条件。要加强技术研究以认识相关规律,在实践中强化水流域内各部门的协调,创造条件努力实现“五水共治”。(3)我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