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5-2016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三课后练测:4.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8682 上传时间:2024-05-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59.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三课后练测: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5-2016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三课后练测: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5-2016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三课后练测: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5-2016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三课后练测: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5-2016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三课后练测: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2015-2016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三课后练测:4.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1.建立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一般不需要()A.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作出合理的假设B.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种群数量变化进行表达C.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对数学模型(公式或曲线)进行检验或修正D.设置对照实验解析:建立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的步骤: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提出合理的假设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种群数量变化进行表达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对数学模型(公式或曲线)进行检验或修正。答案:D2.我国海关对所有入境的货物都要进行严格检疫,严禁境外有害生物(包括虫卵和微生物)流入境内,若有害生物一旦流入境内适宜的环境中,最可能的结果是()有害生物的数量在

2、一段时间内呈“J”型增长其天敌数量较多境内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很快被淘汰A.B.C.D.解析:防止境外有害生物流入境内是为了保持当地的生态平衡,防止其破坏当地生态环境,因为它流入境内后数量会快速增加,使境内生物多样性降低。答案:C3.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模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种群呈现“J”型增长的前提条件是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B.呈现“S”型增长的种群,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种群增长所受的环境阻力加大C.种群增长数学模型的构建,通常包括以下步骤:观察并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建立模型、检验或修正模型D.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有K值,只是K值较大,图中没有表示出来解析:“J”型曲

3、线的形成条件是理想的,不会出现K值。答案:D4.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是()A.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培养液则不需灭菌B.培养酵母菌时,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C.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不必摇匀培养瓶中的培养液D.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后再计数解析:培养用具与培养液都需灭菌。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培养酵母菌不必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应摇匀培养瓶中的培养液,使酵母菌分布均匀。培养后期的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密度较大,应先稀释后再计数。答案:D5.在一个玻璃容器内,装入一定量的符合小球藻生活的营

4、养液后,接种少量的小球藻,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小球藻的个体数量,绘制成曲线。下列能正确表示小球藻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解析:玻璃容器是有限的环境,在该环境中小球藻会呈现出“S”型增长的规律,增长速率先增加,达到最大值后再减小,直到变为0。答案:D6.国家规定禁渔期各大自然水域严禁人工捕鱼,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实行“禁渔期”是因为此段时间气温较低,人工捕鱼产量少,支出大于投入B.实行“禁渔期”是因为此段时间为鱼类的繁殖季节,大量捕鱼将使鱼类减少C.过度捕捞,将破坏鱼群的年龄组成,从而影响鱼产量的持续稳定增长D.在“禁渔期”以外时段,也不能使用任意孔径大小的渔具捕鱼解析:在

5、鱼类繁殖季节实行“禁渔期”是保证鱼类繁殖,使鱼产量持续稳定增长的有效措施,我国法律对禁渔期、禁渔区、渔网孔径都作了明确规定。答案:A7.在右图中,曲线表示某种群的出生率,曲线表示该种群的死亡率,则在哪一点该种群的个体总数达到其所在生活环境负荷量的顶点?()A.AB.BC.CD.D解析:图中C点时,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种群增长率为0,此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C点之后死亡率大于出生率,种群数量逐渐减少。答案:C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D.在

6、K/2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解析:种群密度为K/2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此时不利于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A项错误。控制人口数量的关键是控制出生率,B项错误。根据题图可以估算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实际生产,C项正确。在种群密度为K/2时捕捞鱼类得到的不是最大日捕获量,在K值时才能得到最大日捕获量,D项错误。答案:C9.种群数量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的条件下,呈“S”型增长。结合右图分析,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图示为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则E点后种群增长率为0B.若图示为某种鱼种群增长曲线,为保护鱼类资源,捕捞的最佳时机应选择在C点C.若图示为蝗虫种群

7、增长曲线,则害虫防治应在C点之后进行D.K值是环境容纳量,一般不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解析:若在C点捕捞,则捕捞后种群数量小于K/2,不利于鱼类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害虫的防治应在其种群快速增长前(B点前)进行;随环境的变化,K值也会发生变化。答案:A10.右图为某地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为有效防治蝗灾,应在A点之前及时控制种群密度B.AB段,该种群的增长速率与种群密度之间呈正相关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可防止C点出现D.控制种群数量在DE水平,有利于该地农作物的生长解析:从东亚飞蝗的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看,O点到B点所对应的时间段,种群的增长曲线大致呈“S”型,

8、A点的数量大约是环境容纳量(K值)的一半,此时蝗虫种群有最大的增长速率,故防治时间应在A点之前,A项正确。AB段的种群增长速率一直是下降的,故与逐渐上升以至稳定的种群密度变化不呈正相关,B项错误。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后,蝗虫种群内的雌雄比例失调,导致种群内出生率下降,可防止种群数量增长至C点,C项正确。把东亚飞蝗的种群数量控制在较低水平,能使被啃食的农作物减少,有利于该地农作物的生长,D项正确。答案:B11.下图表示用不同方式培养酵母菌时,其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曲线是对照组,曲线保持恒定酸性,曲线分别为每隔3 h、12 h、24 h换一次培养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更换培养液的周期越长,

9、种群平均增长速率越快B.K值随环境条件(资源量)的改变而改变C.造成曲线的K值较小的原因有资源匮乏、有害代谢产物积累、pH变化等D.曲线表明食物、空间等条件充裕解析:酵母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受温度、pH、溶氧量、营养物质等条件的限制。如果环境条件是充裕的,微生物也会呈“J”型曲线增长;如果环境条件变得不适宜,则种群呈“S”型曲线增长。及时更换培养液可以补充环境中的营养物质,使K值增大。更换培养液的周期越长,种群受到营养物质不足和有害代谢产物积累的限制程度就会越大,种群数量的平均增长速率将越低。答案:A12.下图是某种兔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第3年时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兔种群的密度

10、,第一次捕获60只,全部标志后释放,一个月后进行第二次捕捉,在第二次捕获中,未标志的80只、标志的30只。估算该兔种群在这一环境中的K值是()A.110只B.220只C.330只D.440只解析:由该兔的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可知,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第3年的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此时种群的数量达到K/2,第5年的种群增长速率为0,种群数量达到K值。第3年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兔的种群数量是1106030=220(只),则该环境的K值是440只,D项正确。答案:D13.右图为某一动物种群迁入一个适宜的环境中后的增长曲线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表示种群数量最大的点是。(2)图中表示种群

11、增长速率最大的点是。(3)该种群的增长速率由缓慢逐渐加快是从哪一点开始的?。环境阻力明显增大是从哪一点开始的?。(4)既要获得最大的捕获量,又要使该动物资源的更新能力不受破坏,则应该使该动物种群的数量保持在图中哪一点所对应的水平上?。解析:图示曲线为种群的“S”型增长曲线,种群数量的最大值为100(即D点对应的值),B点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种群维持在增长速率最大的状态,一方面能使人们获得最大的捕获量,另一方面又使种群的更新能力不受破坏。答案:(1)D(2)B(3)AC(4)B14.20世纪30年代,人们将环颈雉引入到美国的一个岛屿。经跟踪调查绘出环颈雉种群的增长曲线如右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

12、列问题。(1)该岛屿上的环颈雉构成一个,其数量增长的特点是。(2)AB段,由于,种群数量增长不明显。(3)DE段,从生物因素看,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大,个体间由于加剧,以及该种群的数量增加,导致该种群的降低,升高,从而使种群的增长速率降低。(4)EF段表示种群增长速率为,种群数量,该岛屿上环颈雉的最大数量为左右。解析:(1)该岛屿上的环颈雉构成一个种群,其数量增长的特点是开始时增长缓慢,经快速增长后,增长速率降低,最终种群数量达到相对稳定。(2)由于环颈雉需适应新环境,所以开始的一段时间内(AB段)种群数量增长不明显。(3)DE段,从生物因素看,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大,个体间种内斗争加剧,以及该种群的

13、天敌数量增加,导致该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从而使种群的增长速率降低。(4)EF段的种群出生率约等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为0,种群数量相对稳定且达到最大值,约为2 000只。答案:(1)种群开始时增长缓慢,经快速增长后,增长速率降低,最终种群数量达到相对稳定(2)环颈雉需要适应新环境(3)种内斗争捕食者(或天敌)出生率死亡率(4)0相对稳定2 000只15.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按下表完成了有关实验,并定期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绘制出酵母菌细胞数目变化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试管编号培养液/mL无菌水/mL酵母菌母液/mL温度/A100.128B1

14、00.15C100.128(1)请写出该同学研究的课题名称。 (2)此实验组设计的变量是。(3)为什么在接种、培养和计数的整个实验过程中,都要遵守无菌操作规范?。(4)A组培养液中酵母菌第天的增长率最大;第3天后A组培养液中酵母菌数目减缓甚至不增长的原因是。(5)A组与B组酵母菌中数量达到的最大值称为,A组中该数值比B组大的原因是。(6)图中缺少C组酵母菌的数目变化曲线,请你根据自己的推测在上图中补充画出该曲线。 答案:(1)温度、营养物质对酵母菌生长的影响(2)温度、营养物质(3)排除杂菌对实验的干扰(4)2培养基中营养物质的大量消耗,代谢废物的积累,pH的改变,使环境阻力增大(5)环境容纳量(K值)A组的培养温度更适合酵母菌的繁殖,环境阻力小(6)如下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