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图表题的类型和解题方法一、图表题的类型 生物图示也是一种语言,它是用特殊的符号、色彩和图形来反映生命现象的发生、发展以及生物的结构、生理和相互联系,它浓缩了大量的生物知识信息,是生物知识的重要表达方式。 1文对图的转换 图表具有系统化、直观化、形象化的特点。比如,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内的DNA分子数、染色体个数呈现规律性变化,这些变化请在坐标曲线图表示: 2图对文的转换 识图、析图、用图是生物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掌握图示中的符号、自变量的特定含义,快捷准确地识别图、理解图和应用图。如下图所示,用2mol/升的乙二醇和2mol/升的蔗糖液分别浸泡某植物细胞,根据题设
2、条件和图示结果可联想到几个知识点: 3图对图的转换 教学中常有些生物图示只从某个方面反映生命活动的特征,为了全面系统化地理解生物知识,可进行图对图的转换,以突出对象的本质特征,帮助记图、识图,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这节内容中,介绍了碳的循环图,那么将这个图简化提炼处理,就可转化成物质循环的示意图。请将下图补充完整。二、图表题的解题方法 1抓好基础,培养识图能力 注重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这是解图表题的基础和关键。课本中的插图十分重要,它不但是编者对教学重点的另一种表达方式,也是对教材中文字难于表述内容的高度概括,是富有生命力的直观教学手段
3、,因此,要认真阅读,弄清插图的内涵和外延,在此基础上再造想象,培养创造性思维。 2找出隐含条件,培养逆推能力 图形题中的已知条件一般包含在文字叙述、图例、图像的变化或比例中。一些比较有技巧的题都巧妙地将信息隐藏在图像中而不会太明显,这就要求我们能利用逆推法:即要解决问题必须已知哪些条件,再从图形中透过现象看本质,从中找出所需的已知条件。例如,将某种绿色植物的叶片,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在10、20的温度下,分别置于5000勒克斯、20000勒克斯光照和黑暗条件下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结果如图所示。该叶片的呼吸速率在20下是10的 倍。该叶片在10、5000勒克斯的光照下,每小时光合作用所产生
4、的氧气量是 mg。该叶在20、20000勒克斯的光照下,如果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都是葡萄糖,每小时产生的葡萄糖为 mg。 第1小题,要解决呼吸速率20下是10下的几倍,首先应该清楚此条件下都是有氧呼吸,它们的呼吸速率比例可通过耗氧量比例得出,再从图中找出第一小时20时耗氧1.5毫克,10时耗氧量O.5毫克,比例为3。第2小题要得出10、5000勒克斯光照下每小时所产生的氧气量,必须考虑到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也进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产氧量=呼吸作用耗氧量+释放量,再从图中找出10、5000勒克斯光照下,氧气释放量为每小时3.5mg,耗氧量为每小时O.5mg,则光合作用产生量为4mg/小时。
5、第3小题参照第2小题得出氧气产量,再配合光合作用方程式计算出葡萄糖产生量。 3用图像比较,找出不同特征 分析比较就是对相似事物的各个特征进行对比,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和本质特征的认识。比较是教学中常用的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认清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把所学知识系统化和理论化,从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教学中可把知识点相同,而图形表达意思不同,形状相似容易混淆的图像题放在一起比较,教会学生分清不同的已知条件,找出不同特征解决不同问题。例如已知条件为光合作用暗反应的有关化合物数量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要求判断:a是什么物质,无光照时其迅速上升的原因是什么?b是什么物质,在二氧化碳浓度降
6、低时其迅速上升的原因是什么?通过对图形的分析比较得知:a物质在有光照时不变,无光照时上升,二氧化碳浓度降低时其含量下降;b物质则相反,在暗反应中,五碳化合物与二氧化碳反应形成三碳化合物,三碳化合物与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反应生成五碳化合物,二氧化碳少了,三碳化合物减少。而无光照时H和ATP减少,则三碳化合物积累多。因此,判断a为三碳化合物,同理可判断b为五碳化合物。解决这一题的关键就是要分析比较两图的条件变化,前图是光,后图是二氧化碳,再结合光合作用的知识进行推理。 4联想相关知识,培养推导能力事物的发展总是有规律的,相互之间总是有这样那样联系的。只要我们抓住特点,在已有的基础知识上展开丰富的
7、联想,同时用其他的思维方法,尤其是抽象思维方法对联想的结果进行修正、补充和检验,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如上图,请回答水中溶解氧大量减少的原因?仔细看图就可发现,AB段溶解氧大量减少的同时,细菌、含碳有机物大量增加,藻类减少。它们之间有何关系呢?藻类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它的减少势必造成水中氧气的减少,细菌大量繁殖,势必进行有氧呼吸消耗氧气,增多的含碳有机物分解也要消耗氧气,通过以上分析结果就出来了。再请回答藻类大量繁殖的主要原因。首先分析藻类大量繁殖,肯定要消耗一定的物质。在藻类大量繁殖时,什么减少了?从图中可以看到,随着藻类大量繁殖,NH4+等无机盐离子减少了,而NH4+等离子是在被污水污染
8、后大量增加的,说明它是有机物分解产生的。至此,答案就明确了:由于有机物分解产生大量的NH4+等无机盐离子,有利于藻类的大量繁殖。 5善于捕捉关键信息 图表题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信息量大。如何从众多信息中提取出关键信息,这是解图表题的关键。下面以坐标曲线题为例,谈谈这方面的一些方法。 注意曲线的起点。例如:下图中哪条曲线能正确反映种子含水量与呼吸强度的关系? 分析:此题中有四条曲线,表达了多种信息,但是如果我们注意到这四条曲线的起点:即种子的含水量为零时,呼吸强度应该为零,则很快就可找到答案,选择B。注意曲线的趋势。例如:植物根细胞周围含氧量与其吸收矿质离子速度的关系可用下列哪种图形表示?(如图2
9、117)分析:当氧气浓度为零时,植物仍可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少量能量,仍然可以吸收矿质离子。所以曲线起点不能从原点开始,排除A、B,但到底是选c还是选D?这就要看曲线的趋势。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吸收速度逐渐加快,但是,植物吸收矿质离子除了需要能量,还需要载体,而载体的数量是有限的,因此,不可能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而无限增加,答案应选C。 注意曲线的顶点。例如:右图为四种不同植物(I、)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光合作用的速度曲线,其中,最适合在隐蔽条件下生存的是: 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当光照强度为零时,曲线的起点都为零,即光合作用速度为零。随着光照强度的逐渐增强,光合作用逐渐达到各自的最大值,即曲线的顶点。
10、上图中曲线最先达到顶点,说明它的光饱和度最小,最适合在隐蔽条件下生存,答案选D。 注意曲线的终点。例:右图中F、G为两个用半透膜制成的小袋,内盛有溶液甲,上端分别接上口径相同的小玻璃管。G的体积较大,两者置于盛有溶液乙的大容器中。原初两玻璃管液面相同。甲溶液溶度小于乙,请回答:一段时间后,管f和管g的液面会发生变化,下图中能表示其变化的是(注:图中实线表示管f,虚线表示管g)分析:在此题中,由于溶液甲溶度小于乙,所以F、G中都要失水,f、g的液面都要下降,而上面四图曲线的趋势中都表达了这一点,因此,曲线趋势的信息不是解此题的关键。因为f、g的液面原初是相同的,所以曲线的起点应该是一致的,从而排
11、除了c、D。A、B两图曲线的起点、趋势均相同,但由于G的体积大,失水多,因此g液面下降的幅度大,曲线的终点较低,所以答案应该选A。注意曲线的数据。例如:图212l表示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映。请观察后据图回答: a促进芽生长的生长素最适宜的浓度是 mol/L,这一浓度对根生长的效应是 。 bA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于茎的效应是 ,而对于芽的效应是 。 分析:数据在坐标曲线题中是经常出现的,如此题所问促进芽生长的生长素最适宜的浓度(即芽生长曲线的顶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为10-8mol/L,这一浓度对根的效应为抑制生长。A点位于零点以上,为正值,所以无论是对芽还是对茎都有促进作用。练习题一、选择题
12、1 光线强度和CO2浓度是影响光合作用的两个主要外界因素,图2122是北方夏季一天中棉花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曲线,请指出正确的图像是2如果右图中A表示是一种鹰在一个群落中的情况,那么B可能代表的是什么?A是该种鹰的天敌的种群B是与鹰有互利共生关系的一个种群c群落中生产者数量变化情况D是被鹰捕食的一个种群3下图为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A、B两锥形瓶内各放一些湿棉花,瓶塞上各吊一熟石灰包,并插入温度计,分别有导管从瓶内通入水中。A瓶装入萌发的种子,B瓶装入等量煮熟的种子。48h后,预期能观察到的变化是 AA瓶温度上升,与其连接的导管内水上升明显 BB瓶温度上升,与其连接的导管内水上升明显 cA瓶温
13、度上升,与B瓶连接的导管内水上升明显 DB瓶温度上升,与A瓶连接的导管内水上升明显二、简答题1右图显示了四联藻光合作用速度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 (1) 在光线弱的情况下,光合作用的速度随 成正比增加,这种情况可以认为光合作用的速度受 的影响。当光照强度一定时,光合作用的速度取决于 ,这种情况可以认为光合作用的速度主要取决于 的催化效应。 (3)当温度超过40时,光合作用的速度会 ,这种情况可以认为光合作用的速度受 的影响。2 下图所示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被测植物光合作用同化CO2的呼吸作用释放CO2量的曲线。据图回答: (1)在该实验条件下,植物体中有机物增加量最快的温度是 ; (2)在该实验条
14、件下,植物体中有机物开始减少的温度是 ;(2) 要使该植物有机物减少时的温度降低,可以改变实验中的 两个条件。3下图表示一个森林生态系统中森林地上部分总初级生产量和净初级生产量的变化情况。图中横坐标表示叶面指数是指地表单位面积上植物叶片的面积数量。 (1)叶面指数达到 时,森林的总初级生产量达到最大值,表明森林进入发育成熟阶段。(2)叶面指数达到 时,森林的净初级生产量达到最大值。在此之后不再增加,反而下降,是因为 作用增强使消耗也随之增多。(3)人类管理森林就是期望获得森林最大净初级生产量,因此在森林叶面指数到达 时进行合理砍伐,是最经济合算。4下表中甲、乙两组数据表示了成年人和玉米植株内的
15、元素种类及其含量(占生物干重的质量分数%),请回答有关的问题。组元 素别OCHNKCaPMgS甲44.4343.576.241.460.92O230.20O18O17乙14.6255.997.469.331.094.673.11O16O78(1) 甲和乙哪项表示的是人?(2)从表中所列元素成分情况可以得出哪些结论?5通过有关方法,测得多种膜的化学成分,如下表依据上表数据,请分析构成细胞膜与细胞器膜的化学物质组成上的共同点是:(1) ;化学物质的主要区别有:(2) 。6请参照下表数据,应选择那种植物作为观察有丝分裂过程最佳实验材料?7将生长状况相同的同一种树的幼苗分成若干组,分别置于不同日温和夜
16、温下生长(其它条件相同)。一定时间后测定幼苗的高度,结果如下表(注:标“”处为该组合未做实验) (1)幼苗生长最快的温度组合是:日温 ,夜温 。 (2)幼苗生长最慢的温度组合是:日温 ,夜温 。(3)出现上述结果的原因是 。8下表中的三组数字分别数果蝇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在各时期的数目变化,请分析回答:A组是 ;B组是 ;C组是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中午12时左右,光照强度最大,但气温高,叶片气孔关闭,CO2的吸收量下降,因缺乏原料使有机物合成量下降,光合作用陷入低谷;下午15时左右,光照充足,气温下降,叶片气孔张开,吸收充足的CO2,合成的有机物增加,光合强度
17、再次达到一个高峰;此后,光照减弱,光反应受阻,有机物合成量逐渐降低。正确答案是C。2A与B两条曲线此消彼长,并且A曲线的变化迟于B曲线,B曲线代表的种群数量大于A曲线。由此可见,A以B为食,属于捕食关系,正确答案是D。3 A瓶中萌发的种子生理活动旺盛,温度上升;由于O2的消耗,瓶内气压下降,与之相联的导管内水柱上升。而B瓶装的是煮熟的种子无变化。正确答案是A。二、简答题1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光(包括光照时间、光强、光质)、CO2浓度、环境温度等,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光合作用的最佳温度是30。参考答案:(1)光照强度 光照强度 (2)温度 酶 (3)降低 酶2植物体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
18、不间断地进行呼吸作用,两条曲线之间的最远距离,即表明有机物的增加最快。而在40之后两条曲线出现了交叉,表明光合量和呼吸量相等,有机物净积累为0,在此之后,则会出现负增长,即有机物减少。参考答案:25 (2)40 (3)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3当森林发育到一定阶段,光合作用增强不明显,而呼吸作用则明显加强,导致净初级生产量下降。 参考答案: (1)8;(2)4;呼吸;(3)4。4人体内的糖类相对于玉米体内要少,但蛋白质比玉米多。根据糖类和蛋白质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是Ca,即人体内Ca含量应大于玉米。 参考答案: (1)乙组是人。(2)组成玉米和人体的元素在不同的生物体内含量不同。5此题是
19、根据组成物质种类来分析两者的共同点,从表中可知,蛋白质和脂类它们均有而糖类在细胞器膜上没有。化学物质的主要区别是根据表中物质含量多少和种类来分析。参考答案:(1)主要有蛋白质和脂类组成(2)细胞器膜蛋白质含量较高,脂类含量较低,而细胞膜则相反;细胞膜含有糖类而细胞器膜不含糖类。6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目的是识别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所以要选择分裂期长的物种,有C和D,但C的间期时间较长,因此间期的细胞较多,分裂期细胞相对较少。 参考答案: D7根据光合作用受光照、温度等因素的影响以及呼吸作用与温度的关系分析作答。参考答案:(1)30 17 (2)17 17 (3)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8只有复制后至着丝点分裂前才有染色单体,可知A组是染色单体;另外,由次级精母细胞变为精子过程中,染色体数目不变但DNA减少一半。参考答案: A组是染色单体 B组是DNA C组是染色体教案参考答案1. 这些变化可用坐标曲线图表示如下2. 根据题设条件和图示结果可联想到几个知识点: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时细胞就失水,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原生质体积缩小;反之,细胞吸水,原生质体积增大复原;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等。3. 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这节内容中,介绍了碳的循环图,那么将这个图简化提炼处理,就可转化成物质循环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