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新高考版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课时作业:3 辉煌灿烂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与科技文艺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70323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4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新高考版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课时作业:3 辉煌灿烂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与科技文艺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1新高考版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课时作业:3 辉煌灿烂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与科技文艺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1新高考版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课时作业:3 辉煌灿烂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与科技文艺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1新高考版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课时作业:3 辉煌灿烂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与科技文艺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1新高考版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课时作业:3 辉煌灿烂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与科技文艺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2021新高考版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课时作业:3 辉煌灿烂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与科技文艺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2021新高考版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课时作业:3 辉煌灿烂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与科技文艺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2021新高考版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课时作业:3 辉煌灿烂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与科技文艺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2021新高考版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课时作业:3 辉煌灿烂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与科技文艺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2021新高考版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课时作业:3 辉煌灿烂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与科技文艺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时作业3辉煌灿烂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与科技文艺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2020贵阳市高三联考孔子主张无论贫富差别使人们“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墨子希望“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据此可知,两者都主张()A消除社会阶级差别 B忽视道德人伦C维护社会秩序稳定 D推行休养生息22020德州市高三一模儒学意蕴新析一文指出,孔子创立的儒学“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来化解社会、伦理、精神三方面的冲突。这说明,儒学化解现实冲突的方式是()A依托传统关注人性

2、B强化尊卑等级关系C立足伦理注重规范 D提升民众道德水平32020池州市高三一模韩非子说:“孔子、墨子俱道尧舜,而取舍不同,皆自谓真尧舜。尧舜不复生,将谁使定儒、墨之诚乎?”“今乃欲审尧舜之道于三千岁之前,意者其不可必乎!”由此可见,韩非子()A认为儒墨之学是不可信的B反对法古,主张顺势而为C强调法治的不容置疑性D极为排斥“尧舜之道”42020焦作市高三二模董仲舒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忧则为盗,骄则为暴,此众人之情也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以上言论表明董仲舒主张()A平均分配财富以克服贫富分化B消除等级制度以实现

3、社会平等C强化礼乐制度以稳定社会秩序D减少贫富差距以维护国家稳定52020芜湖市高三一模佛教传入中国对儒学产生了巨大冲击,许多儒士激烈批判佛教,并支持政治上的灭佛运动,却没能阻断佛教的兴盛。到宋朝之后,儒士对佛教转向宽容,佛教却衰落了。这是因为()A儒学加强理论建设,适应时代要求B君主专制加强,儒学独尊地位巩固C商品经济发展,民众价值取向变化D佛教没有与时俱进,实现理论创新62020滨州市高三二模有学者认为,将长幼有序、男女有别、恪守本分等生活理念,包括遵守国家法令的教育内容等推广到全社会每一个家庭,是理学的功劳。这里所说的“理学的功劳”主要指()A儒学的社会化和世俗化B儒学已成为官方正统思想

4、C君臣恪守“三纲五常”D儒家信仰理论重建的完成72020芜湖市高三二模“理欲之辩”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宋代以后更成为哲学和伦理学所讨论的基本问题之一。宋代的朱熹认为“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明代王阳明也要求人们“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这反映了()A两者都重视道德在个人修养中的重要性B两者都充分肯定人的主体性地位C两者都认为“理欲之辩”是理学的核心思想D理学的演变已阻碍了社会的进步82020泉州市高三一模李贽的祖、父两辈都是商人,因而他自幼受传统思想的束缚较少;黄宗羲的父亲黄尊素是东林党人,被阉党迫害致死,这使黄宗羲受到很深的刺激。这说明这一时期的儒学新思

5、想()A根植于久远的历史传统B受到了社会环境的影响C反映了市民阶层价值取向D是对祖辈政治思想的继承92020唐山市高三联考东汉时期的张仲景被称为“医圣”,其生前并无画像传世,也未留存任何与容貌有关的资料,但后世依照个人想象为张仲景绘像者颇多。下列两幅画像()A源于想象并不具有史料价值B表明了雕版印刷术技艺高超C体现文人画注重形似的特点D反映了中医学的传播与发展102020鞍山市高三二模鲁班以竹木为材料,制作了一只能在天上飞翔三天三夜的木鸟,特地向墨子炫耀。未料墨子不以为然,且道:“普通匠人取一块三寸的木头,片刻之内就能削出能负五十石重的车销。会飞的木鸟华而不实,在社会功用上甚至比不得简单的车轴

6、销子。”墨子这种对技艺的路径取舍()A不利于能工巧匠拓展技艺想象空间B体现了古人追求完美和极致的匠心C促进古代科技在世界确立优势地位D限制了古代科技成就的应用与推广112020新余市高三一模风是诗经的精粹,所涉地域横跨从今陕西到山东的许多地区,同楚辞极强的地域性相比,风则显示出文化风格的一致性。这一差异主要源于()A南北地理环境存在分野B楚地风尚独特好鬼神C政治文化辐射程度差异D经济活动方式的不同122020益阳市高三二模鲁迅认为,宋代世俗文学话本“不但体裁不同,文章上也起了改革,用的是白话”,“是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导致这一变迁产生的主要因素是()A专制制度的松弛 B市民阶层的扩大C城市经

7、济的发展 D程朱理学的影响13.2020通化市高三一模唐代的宫廷体育、美术与马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从狩猎、马球、舞马之术、武艺,到养生、下棋的体育运动,在皇帝的热衷下,全国上下掀起了热潮。结合上述材料,据马球图可以推知()A生产方式决定生活方式B北方文化性格引领潮流C帝王喜好决定王朝民风D当时文人画已初步流行142020烟台市高三联考长生殿重点描写了唐朝天宝年间皇帝昏庸、政治腐败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灾难,其几乎导致唐王朝覆灭;桃花扇将明末侯方域与秦淮艳姬李香君的悲欢离合同南明弘光政权的兴亡有机地结合起来。这说明()A文艺作品具有历史承载功能B古代小说全部源于市民生活C明清小说大多讽刺腐败现象D唐朝

8、后民间论政现象比较普遍152020汕头市高三二模有学者指出,昆曲在获得它的崇高地位时,作为一门表演艺术,却没有在市场上得到充分认可,它是千百年来雅文化传统在表演艺术领域里最集中、最典型的结晶。而在演出市场上,民众比起文人士大夫群体来,却是更具有发言权的群体。由此可见,京剧在晚清之所以能取代昆曲成为主流戏曲形式,主要因为()A艺术审美价值更高 B民众群体更为广泛C迎合民众文化需求 D内容贴近民众生活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6题28分,第17题12分,共40分)162020芜湖市高三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战国相较春秋,是思想上的全新时代,旧思想、旧观念、旧道德全面崩溃,人们在

9、思想上获得了极大自由空间,不再受到种种传统的束缚,在学术上形成了前所未有的百家争鸣局面。百家争鸣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思想大解放和大发展的黄金时代,诸子思想焕发了耀眼光芒,后世一切思想、哲学都可在诸子思想中寻到源头。战国思想大解放,为新的社会文化价值观主导地位的确立提供了可能性和条件,诸子思想不断传播,其影响不仅作用于知识分子和学术界,也广泛渗入社会层面,作用于社会大众,为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塑造提供了丰富养料,形成了战国时期个体对自我的关注、对自由的追求和不懈的进取精神。摘编自春秋战国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变迁材料二广大中国留学生在国外勤奋学习,在他们身上体现出的自尊、自立、自强的留学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

10、光辉再现。1903年,梁启超游走美洲,发现“美洲游学界,大率刻苦沉实,孜孜务学,无虚嚣气,而爱国大义日相切磋,良学风也”。五四以后的留学生,他们把爱国精神与寻找救国的方法、学习救国的本领结合起来。大部分留学生是在“科学救国”的口号下走上留学之路。在日本留学中国学生也是可以感受到日本社会上至官员下至一般老百姓对他们的歧视和国家落后挨打的滋味,广大的爱国留学生选择学理财,求富强,救中国,在他们心中逐渐形成了自尊、自立、自强的留学精神。摘编自归国留学生与近代城市变迁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战国时期诸子社会文化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分析战国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历史影响。(14分)(2)根据材料

11、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近代“留学精神”的形成原因,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历史,概括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塑造的社会文化价值观。(14分)172020承德市高三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仁君,以救民于水火。而这种呼唤的表征便是“尊刘抑曹”。在仁政、民本思想的发展链条中,三国演义又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即上承先秦以来的行仁政,恤士民,民惟邦本,反对残民暴政思想,下启清初黄宗羲、王夫之乃至近代梁启超、康有为等人谴责视天下人为一人之产业的独裁暴君,批判封建专制、倡导民主、改良的思想。过去强调君为民设,要求“修己安人”,三国演义所描写的军阀混战,在民不堪命时,人们渴望解民倒悬之君。君之设不仅仅是“修己”

12、而“安天下”,而是要于乱世之中给民以生息,老百姓期待着这样的君主出现。摘编自段庸生三国演义与民本思想根据材料信息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自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实史依据。)(12分)课时作业31解析:根据材料“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可知,材料体现了孔子主张和睦的大同时代,而孟子主张人与人之间兼相爱,两者主张都有利于社会秩序的问题,C项正确;材料内容没有涉及阶级差别的问题,并且表述“消除”错误,A项错误;材料中孔子强调了道德人伦,B项错误;休养生息指的是在大动乱、大变革之后所采取的

13、减轻人民负担,恢复生产,安定社会秩序的措施,材料内容没有体现休养生息的信息,D项错误。答案:C2解析:依据材料“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来看,这是以政治和家庭伦理为基础,注重社会秩序的规范,故答案为C项。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的思想注重“仁”“礼”,并未突出人性,突出人性的是孟子、荀子等思想家,排除; B项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材料未反映出对民众道德水平的提高,排除。答案:C3解析:材料“今乃欲审尧舜之道于三千岁之前,意者其不可必乎”的意思是现在还要去考察三千多年前尧舜的思想,想来更是无法确定的吧,强调的是一种变革的精神,B选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顺应社会发展而进行变革,ACD选项与材料无

14、关,未涉及,排除。答案:B4解析:从材料“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可以看出董仲舒主张减少贫富差距以稳定社会秩序。故选D。AB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平均分配财富和消除等级制度的内容,这也与董仲舒的阶级利益不符;C项是西周时期的制度。答案:D5解析:材料“宋朝之后,儒士对佛教转向宽容,佛教却衰落了”反映了宋代理学吸收佛教、道教思想,加强了理论建设,适应了时代要求,故A正确;宋代之前儒学独尊地位受到佛、道冲击,故B错误;理学形成并不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故C错误;佛教也有与时俱进,但其思想被理学吸收融合,理学成为官方统治哲学,故D错误。故选A。答案:A6解析:劝导民众遵循长幼

15、有序、男女有别、恪守本分等生活理念,且推广到全社会的每一个家庭,反映了儒学思想日益社会化和世俗化,A项正确;儒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是在汉武帝时期,故B项错误;长幼有序、男女有别、恪守本分等生活理念并非是三纲五常,而且在实践中也难以实现君臣均恪守三纲五常,故C项错误;儒家信仰理论重建任务的是完成陆王心学的出现,材料体现的是理学思想具体内容的推广,而不是儒学理论自身的发展,排除D项。答案:A7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朱熹和王阳明都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天理”的核心内容便是道德伦理观念,说明两者都重视道德,A项正确。充分肯定人的主体性地位属于人文主义思想,排除B。题干中并未提到理欲之辩在理学中的地位,排

16、除C。宋明时期理学对社会发展的阻碍作用还未明显展现出来,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答案:A8解析:李贽因祖父两辈经商,因此传统思想对其束缚较小;黄宗羲因父亲丧身与明末党争而深受刺激,这些都说明社会环境对李、黄二人思想的影响,故选B;李贽思想受传统束缚较小,所以根植于久远的历史传统和继承祖辈政治思想的说法有误,排除AD;材料内容不能说明黄宗羲思想中的市民阶层价值取向,排除C。故选B。答案:B9解析:汉代张仲景在明清时期有画像,而且在日本印刷品上出现,说明张仲景代表的中医学得到传播和发展,D正确;两幅画像在研究张仲景相关内容时有一定的史料价值,A排除;题干中的两幅画像不是雕版印刷品,排除

17、B;文人画重在写意,排除C。答案:D10解析:材料中墨子拿车销与飞鸟做对比,车销是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更谈不上创新,制作简单,他却认为“车销”比“飞鸟”更有价值,这其实就是告诉人们,不要想入非非,飞鸟能飞起来(但没实际用处)又能怎么样呢!因此,务实便是墨子对技艺路径的取舍,但过分强调务实,甚至批评一些“华而不实”的发明,不利于人们想象力的拓展,A项正确;车销制作体现不出追求完美,B项排除;墨子的态度并没有促进古代科技发展的作用,C项排除;墨子强调实用,D项排除。故选A。答案:A11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北方封国注重宗法,语言雅驯,排拒地方怪力乱神。风虽然涉及范围广泛,但仍延续雅言文化的传统,因此

18、表现出文化风格的一致性;而楚国在南方,受到的政治影响较小,因此地域性较强。C正确;地理环境是影响文化差异的一个因素,但不是主要因素,A错误;楚辞有极强的地域性,不能代表楚地好鬼神,B错误;农业种植是当时主要的经济活动,经济活动方式的不同不符合史实,D错误。故选C。答案:C12解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城市经济的发展促使市民队伍扩大,推动世俗文学的出现。而话本是用通俗文字写成,适应广大市民生活的需要,C项正确;A项与史实不符;B、D两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答案:C13解析:在中国古代,马始终是北方游牧民族生命力的代表,漫漫的马背生活造就了北方民族刚健的意志,粗犷、豪放的性格,因此马球图以及唐朝

19、全国上下掀起的与马相关的体育热潮,体现了北方民族的文化、北方民族的性格在引领着唐朝的社会潮流,故选择B项;生产方式是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古代农业生产工具主要是铁犁牛耕,马一般不太用于生产,排除A项;“决定”过于绝对,“在皇帝的热衷下”应理解为在皇帝的引领下,排除C项;文人画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的绘画,多取材于山水、花木,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答案:B14解析:根据材料“几乎导致唐王朝覆灭”“侯方域与秦淮艳姬李香君的悲欢离合同南明弘光政权的兴亡有机地结合”可知,长生殿与桃花扇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定的历史信息,故A项正确。B项,根据材料

20、“描写了唐朝天宝年间皇帝昏庸、政治腐败给国家带来的巨大灾难”可知长生殿记述的是帝王的生活,故B项错误。仅根据材料内容不能得出明清小说大多讽刺腐败现象的结论,故C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唐朝后民间论政现象较普遍,故D项错误。答案:A15解析:材料反映了京剧之所以能取代昆曲,因为它是市民文化的体现,它在演出市场上,更符合市民阶层的需要,故选C。A错误,昆曲更有艺术审美价值。B错误,民众群体广泛的原因在于符合市民阶层的需要。D错误,材料反映的雅文化和通俗文化,其次昆曲内容也无法从材料中得出它没有贴近民众生活。答案:C16解析:(1)内容:根据所学,可从儒家孟子提出仁政学说,民贵君轻的原则成为中国早期民本

21、思想的基础;道家庄子提出齐物论,达到天地万物为一的精神境界,超越功利追求精神自由;法家韩非提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为变法提供理论依据;墨家墨翟提出兼爱非攻,代表平民具有刻苦简朴和自我牺牲精神等分析总结。影响:根据“旧思想、旧观念、旧道德全面崩溃,人们在思想上获得了极大自由空间,不再受到种种传统的束缚”得出破除了春秋以前传统社会文化价值的束缚;根据“百家争鸣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思想大解放和大发展的黄金时代”得出促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思想大解放;根据“形成了战国时期个体对自我的关注、对自由的追求和不懈的进取精神”得出广泛渗入社会层面,战国出现了关注自我、追求自由的局面,形成了不懈的进取精神;根据“后

22、世一切思想、哲学都可在诸子思想中寻到源头”得出成为中华文化的源头,影响了后世思想、哲学的发展,有利于中华文化共同体的形成。(2)原因:根据“广大中国留学生在国外勤奋学习”得出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具有刻苦牺牲精神;根据“把爱国精神与寻找救国的方法、学习救国的本领结合起来”得出中国近代列强入侵,救亡图存的现实使命,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爱国精神;根据“大部分留学生是在科学救国的口号下走上留学之路”“求富强,救中国,在他们心中逐渐形成了自尊、自立、自强的留学精神”得出科学救国的推动,促其勤奋学习、学好本领,自强不息。价值观:结合所学,可从艰苦奋斗、敢于牺牲、爱国进步;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人民当家

23、作主,代表和维护人民利益和民族利益;改革创新、开放发展;讲求奉献、与时俱进;自由多元、兼收并蓄等分析总结。答案:(1)内容:儒家孟子提出仁政学说,民贵君轻的原则成为中国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道家庄子提出齐物论,达到天地万物为一的精神境界,超越功利追求精神自由,而逍遥自得;法家韩非提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为变法提供理论依据;墨家墨翟提出兼爱非攻,代表平民具有刻苦简朴和自我牺牲精神。影响:破除了春秋以前传统社会文化价值的束缚;促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思想大解放;广泛渗入社会层面,战国出现了关注自我、追求自由的局面,形成了不懈的进取精神;成为中华文化的源头,影响了后世思想、哲学的发展,有利于

24、中华文化共同体的形成。(2)原因: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具有牺牲和刻苦精神;中国近代列强入侵,救亡图存的现实使命,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爱国精神;科学救国的推动,促其勤奋学习、学好本领,自强不息。价值观:艰苦奋斗、敢于牺牲、爱国进步;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人民当家作主,代表和维护人民利益和民族利益;改革创新、开放发展;讲求奉献、与时俱进;自由多元、兼收并蓄等。17解析:审题时须带着具体问题去阅读材料,注意先根据材料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再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简要阐述。如材料的中心是在仁政、民本思想的发展链条中,三国演义又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然后根据所学史实,选定其承上或启下的角度,组织论据

25、进行论证,注意在回答过程中论题必须简明扼要,阐述须有二到三则史实为依据。答案:示例一:论题:三国演义发展了传统儒学的民本思想。阐述:春秋以来,孟子、董仲舒、朱熹等儒学代表人物提出了行仁政、恤士民、民惟邦本等主张,这些是君为民设的观念,要求君主“修己安人”。但是,成书于元明之际的三国演义在此基础上,要求君主于乱世之中给民以生息,促进社会发展。传统儒学的民本思想强调的是保民、为民、重民,三国演义在此基础上,崇尚并高扬人的主体自觉和独立的人格意识,具有较强的人文精神。如刘备在经历多次失败,起用诸葛亮时慨叹“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因此,三国演义顺应时代的需要,推动了传统民本思想的发展。示例二:论题:自古以来,暴政、残民、损民的统治必然不得人心、走向败亡。阐述:战国时期,诸侯抢夺人口、土地、互争雄长,思想家孟子、荀子、墨子、庄子,分别提出“仁政”“仁义”“兼爱”“无用”等主张,反对战争,反对暴政。它代表了民众的愿望,还成为一种进步社会思潮推动了战国从分裂走向统一,从混战走向安定。秦朝灭六国之后,除人头税重之外,秦始皇连年征发徭役和兵役,修建骊山墓、阿房宫、万里长城,使民众疲于奔波。于是,陈胜吴广起义爆发,刘邦、项羽在农民战争中推翻了秦朝的统治。类似的还有隋的兴亡。因此,残民损民的暴政统治是不得人心的,只有仁政才能推动社会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