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2 ,大小:101KB ,
资源ID:568860      下载积分:8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568860-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1新高考岳麓版一轮历史总复习教师用书:选修模块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1新高考岳麓版一轮历史总复习教师用书:选修模块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WORD版含答案.doc

1、主干梳理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一)第一次世界大战1背景(1)根本原因: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2)具体原因:法德之间、英德之间、俄奥之间的矛盾激化,欧洲列强形成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列强的争夺、民族矛盾日益激化,使巴尔干半岛成为矛盾冲突的焦点。(3)直接原因:1914年6月28日的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2经过(1)爆发: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此后,德、俄、法、英相继投入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2)基本战况阶段主要战役说明第一阶段(1914年)西线:马恩

2、河战役东线:俄军进攻德国“速战速决”战略破产,战争转入长期对峙的阵地战,德国丧失战争主动权第二阶段(19151916年)西线: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东线:俄军夏季攻势德国再也没有力量发动大规模的进攻,大战的战略主动权转移到协约国方面第三阶段(19171918年)俄国的人民反战运动发展为革命运动;美国、中国等国加入协约国集团作战,加速了战争的结束;1918年11月,德国投降交战各国人民的反战运动是促进战争结束的根本原因(3)结果:1918年11月11日,停战协定的签订,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集团的失败而告终。3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对交战双方来说,都是非

3、正义的。4影响(1)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造成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损失。(2)战争催生了新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欧洲在国际上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德意志、奥匈帝国战败,英、法等战胜国也受到重创。俄国十月革命后,建立了第一个新型的社会主义国家。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发展。战后,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世界性国际政治组织国际联盟。(3)大战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大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促使政府机构改变了职能。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1背景(1)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力量的对比。(

4、2)战胜国迫切需要宰割战败国,协调各种矛盾。2凡尔赛体系(1)建立:凡尔赛和约及其后签订的对奥、匈、保、土的各项条约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2)内容:领土问题;殖民地问题(委任统治权);军备问题;赔款问题。(3)实质:列强在欧洲、非洲和西亚地区确立的国际关系新秩序。(4)特点:掠夺性;分赃性;不稳定性。(5)影响暂时协调了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建立了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体系。使欧洲和中东的政治格局发生很大的变化,欧洲出现一系列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建立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新秩序,重新划分了殖民地,有利于战后欧洲的稳定与恢复。体系内部隐含了许多矛盾,如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战胜国之

5、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苏联之间的矛盾等。3华盛顿会议(1)概况:华盛顿会议上签订四国条约五国条约和九国公约等,构筑了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国际关系的新格局。(2)影响暂时缓和了列强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确立了美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主导地位;确立了美英同为海上第一强国地位;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重新确认了对华“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日本在东南亚地区的扩张受到了限制。华盛顿会议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利益。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调整(1)经济:道威斯计划的实施,帝国主义由遏制德国转向扶植德国。(2)政治:洛迦诺公约的签订使德国的国际地位上升。(3)外交:非战公约的签订

6、,使欧洲出现了暂时的和平。5国际联盟(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威尔逊在“十四点原则”中提出建立国际联盟的建议。巴黎和会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取得一致意见,这些内容被列入国联盟约中,即“维护和平”的原则、实行“集体安全”和对战败国殖民地的“委任统治”。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教训激起广泛的反战和平思潮,人们意识到有必要建立国际组织,维护世界和平。(2)成立:国联盟约于1919年4月通过,1920年初,国际联盟正式成立,主要机构有大会、行政院、秘书处。(3)宗旨: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4)性质:英法控制下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5)作用积极:在恢复战后欧洲经济、处理国际争端、裁军和促进国际

7、和平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消极:对日本、意大利、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扩张持姑息纵容的态度,最终没有制止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6非战公约的签订(1)背景1925年签订的洛迦诺公约削弱了法国在欧洲的地位。法国为了保障自身安全,希望与美国结盟;美国建议签署多边公约。1928年,美、法、英、德、日等15国签订关于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工具的一般条约,即非战公约。(2)内容:缔约各方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工具,用和平方法处理可能发生的一切争端或冲突。(3)影响:第一次提出放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工具,在国际法上奠定了“侵略战争是国际犯罪”的法律基础;但对侵略行为缺乏制裁措施,没有能够制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二

8、、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一)第二次世界大战1原因(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2)重要原因:19291933年经济危机激化了各种矛盾,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3)历史原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内部隐含矛盾的激化是战争爆发的诱因。英法的绥靖政策和美国的“中立法”纵容了法西斯侵略。苏联与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客观上纵容了法西斯的侵略行径。20世纪30年代各国的反法西斯斗争没能阻止世界局势朝着世界大战的方向发展。2过程(1)全面爆发:1939年9月,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2)扩大苏德战争:1941年6月22日,德军入侵苏联,苏德战

9、争爆发。太平洋战争: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3)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过程:1941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租借法,实际上与英国结盟;1941年8月,罗斯福与丘吉尔会晤,发表了大西洋宪章,表示了两国反对纳粹暴政、重建世界和平的决心;1942年元旦,美、苏、英、中等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影响:鼓舞了各国人民的斗志,增强了反法西斯力量,扭转了国际力量对比的不利局面,为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基础。(4)转折苏德战场: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场和整个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太平洋战场:中途岛海战,美军重创日军,成为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北非战场:阿拉曼

10、战役,英军重创德意军队,成为北非战场的转折点。(5)胜利意大利:1943年,墨索里尼法西斯政权被推翻,意大利率先退出战争。德国:1944年6月,美英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开辟第二战场;1945年4月30日,苏军攻占柏林,5月8日,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日本:1945年9月,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3性质:是一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民主战胜专制、正义战胜邪恶的胜利。4影响(1)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空前的浩劫。(2)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教训。(3)历史意义人类的理性得到张扬,民主、人权、和平思想深入人心,维护世界和平的联合国诞生。改变

11、了世界格局。沉重打击了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严重削弱了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演变为以美苏为中心的两极格局。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超出一国的范围,新生的民族国家出现。客观上推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科技革命的发展。(二)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1雅尔塔体系(1)概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大国开始按照雅尔塔会议等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确立的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即雅尔塔体系。(2)形成条件西欧国家的实力在战争中普遍受到严重削弱。美国军事实力空前膨胀,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苏联成为政治军事大国,成为当时唯一能够与美

12、国相抗衡的国家。(3)实质:建立在美苏实力均势基础上,是苏美对势力范围的划分,是大国强权政治的产物。(4)内容处置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重新确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亚的政治版图。建立联合国。(5)评价积极作用:有利于维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和平秩序,清除法西斯主义,恢复和发展各国经济。消极作用: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建立了不平等的国际体系和经济秩序;造成政治上的两极格局和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造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局势的紧张。2.冷战(1)含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主要是美苏之间所进行的除直接交战以外的全面对抗,涉及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意识形态各个领域。(

13、2)表现美国:推行“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和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建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和华沙条约组织。柏林危机,德国分裂。(3)评价 冷战局面是美国推行强权政治和霸权政策的结果。核均势使得双方不敢轻言战争,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局部热战不可避免,愈演愈烈的对抗造成国际局势的紧张、动荡。3美苏争霸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末)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特点表面上的短暂“和解”,实际上剑拔弩张;重点在欧洲,美国处于攻势双方以“缓和”为主,也有对抗;苏联处于攻势,美国转攻为守美苏对抗到第二次“缓

14、和”;苏联转攻为守直至解体,两极格局结束表现和解:1955年,苏联签订了对奥和约,同联邦德国建立外交关系;1959年赫鲁晓夫访问美国,美苏首脑举行戴维营会议争夺:1961年苏联和民主德国修筑“柏林墙”;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缓和:1972年尼克松访苏,1973年和1975年召开了由东西方国家共同参加的“中欧裁军会议”和“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1969年美国推行尼克松主义,调整全球军事部署,收缩亚洲兵力对抗: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苏联霸权主义政策发展到顶点对抗:1981年,里根提出“以实力求和平”的新遏制政策;1983年提出“星球大战计划”第二次缓和:1985年,戈尔巴乔夫全球缓和战略和“新

15、思维”;1987年美苏签署“中导条约”三、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及和平与发展(一)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1朝鲜战争(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区占领朝鲜。朝鲜半岛出现两个对立的政权;美国采取霸权政策。(2)概况: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同年9月,美军在朝鲜中部的仁川登陆;10月,美军占领平壤。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最后签字。(3)影响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东西方两大阵营对立为背景的一次大规模的局部战争。对朝鲜: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对中国:捍卫了中国的国家安全,支援了朝鲜人民的正义事业,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对美

16、国: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美国通过战争扼杀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企图彻底失败。对中美关系:美国对中国实行长期封锁,致使两国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2越南战争(1)背景按照1954年日内瓦协议的规定,越南南北分裂。美国出于称霸目的,不断干涉越南内政。(2)过程开始:1955年,越南战争爆发。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美国推行“特种战争”,即美国人出钱出枪,“用越南人打越南人”。扩大:1964年,美国采取“南打北炸”战略,将“特种战争”升级为侵略整个越南的局部战争。转折:1968年,南越人民武装发动“新春攻势”。越南军民开始掌握战场主动权。结束:1973年,美越两国签署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

17、平的协定;1975年,越南实现了统一。(3)影响美国政府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不得不实行战略收缩。战争给越南造成重大破坏和损失;越南结束了分裂局面,实现了统一。3中东地区的冲突与和平(1)中东问题的原因历史原因: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大国先后的争夺和占领,增加了这一地区的复杂性。地理原因:战略地位重要,石油资源丰富,历来是大国、强国看重并争夺的地区;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对于此处领土的纷争,为大国插手干涉提供了机会。国际政策:英国的“分而治之”的政策;英国支持犹太人在此建国,联大决议建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家,但领土面积反差成为冲突关键。(2)历次中东战争第一次中东战争(巴勒斯坦战争):1948194

18、9年,阿拉伯国家失败,引起新的领土纷争。第二次中东战争(苏伊士运河战争):1956年,埃及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英、法、以联合进攻埃及。结果英法撤军,以色列侵入埃及领土。1957年3月,以色列撤军。第三次中东战争(六日战争):1967年,以色列占领了埃及、叙利亚的大片领土,在联合国的干预下,战争进行了6天即告结束。第四次中东战争(十月战争):1973年,埃及、叙利亚为了收复失地同以色列交战,收回了部分失地。(3)中东和平进程背景:前4次中东战争并没有解决双方的矛盾。埃以和解:20世纪70年代,埃及率先走上与以色列的和解之路。1978年,双方签订“戴维营协议”。巴以和谈:阿拉法特和拉宾做出重要贡献

19、;20世纪80年代,各方基本接受“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1993年,巴解组织和以色列签订关于在被占领土上巴勒斯坦临时自治政府安排的原则宣言;巴以接受2003年“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存在的问题:耶路撒冷地区的归属问题;犹太人的定居点问题;以色列总理拉宾遇刺。4两伊战争(1)原因:领土纠纷;宗教和民族矛盾;地区霸权政策;大国力量介入。(2)过程与结果:1980年9月,战争爆发;1988年,实现停火。(3)影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持续时间较长、损失消耗最大的一场局部战争。两国石油工业均遭到极大破坏,经济全面倒退;造成中东国家的分裂。给美苏等国插手该地区事务创造了条件。5海湾战争 (1)原因伊拉克和科

20、威特在主权归属和边界纠纷方面矛盾由来已久。中东地区原有的力量失衡,伊拉克希望成为地区性强国。(2)过程1990年8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多国部队发动“沙漠盾牌”行动、“沙漠风暴”行动和“沙漠军刀”行动。1991年2月,伊拉克无条件接受安理会的决议,战争基本结束。(3)特点:一场高科技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参战国家最多的一次局部战争。(4)影响标志着高技术局部战争登上世界军事舞台,向传统战争观念提出了挑战。美国等西方大国加强了在海湾地区的作用。加速了苏联解体和东西方“冷战”的结束。阿拉伯世界发生严重分裂,中东地区的形势更加错综复杂。(二)和平与发展1联合国的宗旨和作用(1)成立:1945年,51

21、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旧金山签署联合国宪章。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正式成立。(2)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以增强普遍和平等。(3)主要机构和原则: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安理会实行“大国一致”原则。(4)作用维和行动:第一次中东战争中建立停战监督组织;第二次中东战争中派出的维和部队;两伊战争中要求双方立即停火的决议;海湾危机中安南的斡旋。国际裁军:20世纪50年代初成立联合国裁军委员会。1978年,第一届裁军特别联大设立帮助管制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机构。在联合国支持和努力下,成员国通过双边和多边谈判,达成众多裁军协议。保障人权:世界人权宣言

22、。非殖民化:成立非殖民化特委会;反对南非种族隔离政策。人道主义:安置难民。维护妇女儿童权益: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儿童权利宣言。2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主题(1)原因20世纪以来,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明显增多,相互依赖日益加深。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使人们认识到各国应该负起共同的责任。在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优先发展经济、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已经成为世界潮流。维护持久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成为人类的共同愿望。(2)和平与发展的关系和平与发展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维护和平是促进发展的前提,促进共同发展是维护和平的有力保证。在和平中求发展,以发展促进和平,这是人类社

23、会走向美好未来的重要保证。(3)意义: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加速发展有助于推动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趋势,增强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和平与发展是抵御和消除全球性问题如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威胁的根本途径。经典例析1(2019海南卷.25)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对解放区大举进攻,国内形势急剧变化,中共中央迅速确立新的工作方向。“具体条件变了,战争打到头上来了,参军参战这时应比群运还重要,一时应成为中心工作。”中共中央发出“后方比着搞生产”的号召,带领各界群众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生产运动,各军区也组织了不同规模的生产支援

24、活动。1946年12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央城市工作部,“管理中共在国民党统治区的一切工作”。借助各种媒介,广泛发动宣传攻势,连续报道“蒋介石出卖民族利益、破坏和平、发动内战、坚持实行法西斯独裁的罪行”。摘编自军队政治工作历史资料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解放战争开始后中国共产党为取得胜利采取的主要措施。(10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采取的主要措施对解放战争的意义。(5分)解析:本题考查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取得胜利而采取的主要措施及意义。第(1)问,主要结合材料中行文的规律,结合关键词句“参军”“生产”“管理中共国统区工作”“宣传”来进行归纳。第(2)问,

25、主要结合上述措施,本着解放战争最后胜利的大方向来进行归纳即可。答案:(1)主要措施:参军参战,军事动员;开展生产运动;土地改革;加强在国统区的斗争;发动宣传攻势,占据舆论阵地;正确的战略战术。(10分)(2)意义:壮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推动了战略转折;为最终胜利奠定基础。(5分)2(2019全国卷)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蒋介石信心大增,表示抗战到底,并建议各友邦成立军事同盟。美、英、中等国相继对日、德、意宣战。同月,美、英两国首脑在华盛顿举行会议,商讨在远东设立中国战区,包括中国、泰国、越南等地区,由蒋介石担任最高

26、统帅。1942年1月1日,由中、英、美、苏四国领衔的26个反法西斯国家,签署了对德、意、日共同采取行动的联合国家宣言,规定:签字国保证运用军事和经济的全部资源,打击共同敌人;相互合作,不得与任何敌人单独媾和。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同月,中国战区统帅部成立。中国以多年独立抗日所显示的伟大力量,赢得了世界大国的地位。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设立中国战区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战区设立的意义。(9分)解析:第(1)问,由材料“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中国以多年独立抗日所显示的伟大

27、力量,赢得了世界大国的地位”等信息概括。第(2)问,由材料“中、英、美、苏四国领衔的26个反法西斯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国保证运用军事和经济的全部资源,打击共同敌人;相互合作,不得与任何敌人单独媾和”“中国以多年独立抗日所显示的伟大力量,赢得了世界大国的地位”等信息进行说明。答案:(1)太平洋战争爆发;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中国抗战地位得到国际承认。(2)加强中国与反法西斯国家的联系;增强抗战信心,增强中国对日作战能力;沉重打击日本法西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卓越贡献。深化拓展一、多角度分析认识历史上的战争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的经常现象,也是近现代国际关系的重要内容,对战争现象的分析

28、研究有助于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和国际关系特点的认识。1战争的原因战争的原因主要在于战争发动者的一方,战争发动者的社会状况、国家实力、统治政策等都对战争的爆发产生影响。2战争的性质战争的性质是由战争发动者的目的决定的,而目的又受战争发动者所处的社会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国家利益等因素的制约,因而,对战争性质的认识涉及社会历史发展的各个方面。同时,目的的多样性又促使我们必须分清其优劣是非,凡是只为自己国家考虑、对他国构成伤害的目的都是需要谴责的,其战争性质必然是非正义的。反之则为正义的。3战争的胜负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比较多,其中从根本上说是国家的实力,而实力能否充分发挥、能否由弱变强,又受制于社会制度

29、、统治政策、战争性质等各种因素。其次从战争的进程来看,指挥员的素质、军队的战斗力、战役谋略得当与否、战场各部分的配合等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战争的结果。4战争的影响任何战争都会造成对人类自身的巨大破坏,造成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巨大损失。但是,有些战争在客观上会产生积极作用,而且这种积极作用要比其损害大得多。有无这种积极作用、积极作用的大小则取决于战争的性质和规模。二、地区冲突产生的原因和教训1原因(1)从历史上看,第三世界的许多国家之间,存在着民族、宗教矛盾或领土、边界纠纷。其中有一些矛盾和纠纷,是帝国主义、殖民主义者有意制造而形成的历史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统治的崩溃,新兴的

30、独立国家在历史上形成的种种矛盾和纠纷开始表面化、尖锐化,成为影响国际关系、引发战争的主要原因。(2)从现实情况看,地区霸权主义的抬头也是第三世界国家之间频频发生战争的一个重要原因。2教训(1)发生冲突的国家往往两败俱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遭受灾难性的破坏。(2)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应成为各国的共同目标;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一切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都应当受到尊重;国与国的争端,应当遵循国际关系准则,本着友好协商的精神加以解决,而不应当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综合检测1有人回顾一战中的一次经典战役时评述:“英德双方均渴盼已久的海上大决战在两国引诱伏击的相同策略中展开。巧合的是,夜幕参与了蒸汽时代

31、这场最大的巨舰大炮战斗。虎头蛇尾的结局让德国欢呼,令英国抱憾。讽刺的是,保全了舰队主力的英国将世界霸主又延续了几年,而德国公海舰队只能坐困愁城,与帝国一同覆亡。”从中可以看出此战()A英国海军战后仍牢牢掌握着制海权B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C宣告了德军“速战速决”战略的破产D是一战中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战A依据材料“讽刺的是,保全了舰队主力的英国将世界霸主又延续了几年,而德国公海舰队只能坐困愁城,与帝国一同覆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海军战后仍牢牢掌握着制海权,故A项正确;索姆河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故B项错误;马恩河战役宣告了德军“速战速决”战略的破产,故C项错误;

32、马恩河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战,故D项错误。2.德国进攻波兰之前,英国政治家反复强调:“波兰作为一个殉难者比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更有利于英国。”英国考虑的是()A波兰的存亡对英国的利益无关紧要B波兰保持独立会打破欧洲大陆均势C帮助波兰会导致英国国力大量消耗D波兰灭亡后会有利于德国进攻苏联D二战前夕,英国奉行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其目的之一是把法西斯这股祸水引向苏联。材料这段话的意思就是用牺牲波兰换取德国进攻苏联,故D项正确;A、B、C三项均不符合题干主旨,故排除。3(2019兰州二模)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88年,法国政府公布了华工档

33、案,并在巴黎市中心里昂车站附近的一座广场镶建了华工纪念铜碑,纪念在“一战”中为法国捐躯的中国劳工。据统计,“一战”期间,欧洲战区华工总计约有14万人之巨,尽管他们与协约国并肩工作而非直接参战,但通过此举,中国不仅向世界有力地展示了参与国际事务的渴望,表明中国人有诚意且有能力支持协约国,而且以此方式将中国与协约国战争命运直接绑定,进而助推其他更重要的外交目标之实现,正是这些目不识丁的农民成为中国致力于创建新的国家认同的前驱。他们的血汗、牺牲为中国外交官在巴黎和会上争取列国承认、为中国登上世界舞台和实现国际化提供了重要的凭借。摘编自徐国琦中国与大战:寻求新的国家认同与国际化(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

34、劳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作出的重要贡献。(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其他更重要的外交目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是否实现?为什么?(9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与协约国并肩工作而非直接参战”“展示了参与国际事务的渴望他们的血汗、牺牲为中国外交官在巴黎和会上争取列国承认、为中国登上世界舞台和实现国际化提供了重要的凭借”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结果,结合五四运动的背景回答;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家地位、巴黎和会性质等角度回答。答案:(1)中国劳工虽然没有直接参战,但他们帮助英法各国在大战中运送物资、抢修工事;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参与国际事务的渴

35、望,进而推动中国外交官在巴黎和会上争取自己的权利和地位。(2)巴黎和会上,这些外交目标大多没有实现,列强将德国在中国的权益转让给了日本。原因:中国虽然开始融入国际社会,但仍然是一个弱国;巴黎和会实质上是一次分赃会议,具有大国强权政治色彩。4(2019菏泽一模)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威尔逊希望通过其十四点和平原则实现其充当国际警察的威望。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英、法两国不得不借助威尔逊的声望和“中立”的地位,发表一个空洞的声明以抵消布尔什维克的影响。十四点和平原则中第一点大唱“公开外交”令英法大为恼怒。战后“英国想利用日本在太平洋上钳制美国。而美国则

36、想对日本作一定让步,讨取好感,以便拆散英日同盟。因此,双方都不愿得罪日本”。于是,德国将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让与日本。到华盛顿会议召开时,美国提出,“建议各国共同放弃对中国的军事和政治扩张,通过密切的国际合作共同分享中国的原料和市场,维持远东的和平”。1922年2月,中、日正式签署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并被载入华盛顿会议记录,中国解决了山东问题。摘编自冯晖美国在巴黎和会及华盛顿会议上有关山东问题的态度研究述评(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巴黎和会上英、美对日的态度及其目的。(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山东问题最终赢得解决的原因。(7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英国想利用日本在太平洋上钳制美

37、国英日同盟”“而美国则想对日本作一定让步,讨取好感,以便拆散英日同盟”等信息回答。第(2)问,根据材料“华盛顿会议召开时,美国提出,建议各国共同放弃对中国的军事和政治扩张,通过密切的国际合作共同分享中国的原料和市场,维持远东的和平”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际关系、中国的外交因素、民族因素等方面回答。答案:(1)态度及目的:英国与日本接近,组建“英日同盟”。其目的是利用日本在太平洋上的势力钳制美国。美国对日本作一定让步,其目的是要拆散威胁自己在远东和太平洋利益的“英日同盟”。(2)原因:欧美列强与日本在亚太地区的扩张方面矛盾激化;美国“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侵华原则得到列强认可;中国推行了灵

38、活务实的外交方略;五四运动以来,中国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推进。(任答三点即可)5(2019南充二模)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41年9月,斯大林就向丘吉尔提出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对德国实施战略夹击的要求。1942年6月,苏美和苏英发表联合公报,达成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充分谅解和共识。7月,英美伦敦会议,决定1942年秋在北非登陆。1943年上半年,苏德战场形势非常严峻,苏联强烈要求英美在欧洲发动登陆作战。11月,苏美英三国召开德黑兰会议,决定于1944年5月在欧洲大陆实施登陆,开辟第二战场(诺曼底登陆:代号“霸王行动”)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

39、态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为开辟欧洲的第二战场奠定了基础,对加速法西斯德国的崩溃以及战后欧洲局势都起了重要作用。(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美盟军实施代号“霸王行动”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诺曼底登陆战役的作用。(9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7月,英美伦敦会议,决定1942年秋在北非登陆。”“1943年上半年,苏德战场形势非常严峻,苏联强烈要求英美在欧洲发动登陆作战”“11月,苏美英三国召开德黑兰会议,决定于1944年5月在欧洲大陆实施登陆,开辟第二战场(诺曼底登陆:代号“霸王行动”)”等信息并结合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这一事实回答。第(2)问,根据所学知

40、识回答即可。答案:(1)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苏德战场形势严峻,苏联的强烈要求;反法西斯同盟召开重要国际会议,达成共识;北非战场的胜利,法西斯同盟瓦解。(2)作用:开辟了盟军在欧洲大陆的第二战场;对德国进行了战略夹击,使德国陷入两线作战绝境;减轻了苏军的压力,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局势;加速了法西斯德国的灭亡,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步伐。6(2019合肥二模)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艾森豪威尔时期,帮助日本开拓国外市场以实现经济复兴是美国对日政策的核心。这既是美国以“遏制中国”为核心的东亚遏制战略实施的必然结果,也与朝鲜战争临近尾声时日本爆发的严

41、重经济危机密切相关。这一政策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侧重点。美国先把重点放在促使日本面向东南亚发展经济关系之上,旋即改变战略,面向西方市场,全力推动日本加入关贸总协定。艾森豪威尔政府帮助日本经济复兴的措施主要在于贸易计划。无论是促成日本与东南亚的经济整合,还是不遗余力推动日本加入关贸总协定,其政策的着眼点都是帮助日本寻求市场和原料产地。就实施效果而言,这些政策都达到了预期效果,到1968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 419亿美元,超过了联邦德国,仅次于美国,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摘编自徐建华艾森豪威尔时期美国对日经济政策探析(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艾森豪威尔时期美国对日经济政策提出的背

42、景。(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上述政策对日本产生的影响。(7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艾森豪威尔时期,帮助日本开拓国外市场以实现经济复兴是美国对日政策的核心。这既是美国以遏制中国为核心的东亚遏制战略实施的必然结果,也与朝鲜战争临近尾声时日本爆发的严重经济危机密切相关”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世界局势、美国政策、中国、朝鲜、日本等方面回答。第(2)问,根据材料“这些政策都达到了预期效果,到1968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 419亿美元,超过了联邦德国,仅次于美国,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答案:(1)两大阵营的对立(或冷战爆发);美国亚洲战略的调

43、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朝鲜战争的爆发;日本经济危机的发生。(8分)(2)促进了经济迅速恢复发展;提高了政治地位;巩固了美日同盟。(7分)7(2019开封一模)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为了进一步迫使伊朗罢兵言和,自1984年4月起,伊拉克采取“以战迫和”方针,连续向伊朗发起主动出击,与此同时,伊拉克还利用其空中优势,发动了举世震惊的“袭船战”,海湾水域的油轮不断遭到袭击。世界石油市场由此剧烈波动。1986年,两伊“袭船战”一再升级,遭到袭击的船只达106艘,其中有28艘进出科威特港口的船只遭到袭击,出于两伊“袭船战”影响到非交战国的利益,科威特于19

44、86年11月和12月,先后向联合国的五个常任理事国美国、苏联、中国、法国和英国提出租船和护航要求。苏美相继同意为科威特油轮护航,并以此为由不断向海湾派遣军舰,从而使原来就很紧张的海湾局势增添了更大的危险。摘编自申文勇二十世纪战争史(1)根据材料,概括两伊战争中“袭船战”的影响。(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苏两国干预两伊战争的原因。(7分)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有关信息,结合“袭船战”的内容,从对两伊本身、周边国家、国际环境及海洋生态的角度回答。第(2)问,依据材料有关信息,运用和调动所学的近现代国际政治格局的相关知识,从经济和政治的角度回答即可。答案:(1)影响:使伊拉克和

45、伊朗的经济遭到重创;造成石油市场剧烈波动;严重影响周边国家安全;加剧海湾地区局势的恶化;为美苏介入提供契机;加重了海洋污染。(2)原因:中东地区盛产石油,战略地位重要;“袭船战”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美苏的利益;美苏两国积极争夺世界霸权。8(2019泸州二模)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战后,人权问题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联合国宪章第一次将“人权”写入国际文件,并纳入国际法的范畴。1946年联合国成立人权委员会。1948年12月1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该委员会起草的世界人权宣言,共30条,第一条宣布“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它在重申近代思想家的

46、“天赋人权”论之后,强调“人人有权享有生命、自由和人身安全”。这就是说,人权首先是人民的生存权,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没有生存权,其他一切权利无从谈起,宣言在确认私有财产权的基础上还规定了各种个人权利和自由,同时,还规定了社会保障、免于失业、同工同酬、带薪休假、受教育和适度生活水平等经济、社会、文化权利。这说明宣言是各种意识形态在战时特殊历史条件下妥协的产物,它是有历史局限性的。某些西方大国从一开始就想利用人权问题干涉别国内政。该宣言是第一个关于人权问题的专门性国际文件。摘编自吴于廑等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人权宣言发表的背景。(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

47、知识,概括世界人权宣言的特点。(7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二战后,人权问题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联合国宪章第一次将人权写入国际文件,并纳入国际法的范畴。1946年联合国成立人权委员会”并结合所学知识直接作答。第(2)问,根据材料“联合国宪章第一次将人权写入国际文件,并纳入国际法的范畴。1946年联合国成立人权委员会”“它在重申近代思想家的天赋人权论之后,强调人人有权享有生命、自由和人身安全”“人权首先是人民的生存权,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没有生存权,其他一切权利无从谈起,宣言在确认私有财产权的基础上还规定了各种个人权利和自由”“同时,还规定了社会保障、免于失业、同工同酬、带薪休假、受教育和适度生活水平等经济、社会、文化权利。这说明宣言是各种意识形态在战时特殊历史条件下妥协的产物,它是有历史局限性的”等信息回答。答案:(1)背景:世界大战给世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普遍认识到人权的重要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民主化思潮的发展;两种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冲突;人权问题首次写入国际文件纳入国际法范畴;成立了专门的世界人权组织。(2)特点:世界上第一个关于人权问题的专门性国际文件;继承近代以来的人权思想;强调生存权利至高无上;确认财产私有权;系统地提出保护基本人权的具体内容;有历史局限性。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