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教材2021秋部编版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检测: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过关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66376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2021秋部编版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检测: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过关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教材2021秋部编版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检测: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过关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教材2021秋部编版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检测: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过关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新教材2021秋部编版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检测: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过关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新教材2021秋部编版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检测: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过关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新教材2021秋部编版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检测: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过关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新教材2021秋部编版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检测: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过关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新教材2021秋部编版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检测: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过关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八单元过关检测(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蛐蛐叫喊夜声长,茄子下来菊花黄;没到八月过中秋,小鬼便抢占沈阳。”歌谣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卢沟桥事变D.华北事变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对中国东北军驻地和沈阳城发动突然袭击,制造了九一八事变。随后,日军进一步扩大侵略,占据整个东北,故A项正确。2.20世纪30年代,梅兰芳举家从北平搬到上海,他编了抗金兵生死恨等剧,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唱词中“山河万里几多愁,金酋铁骑豺狼寇”成为梅派名段。梅兰芳这些活动旨在()A.推动

2、“梅派”艺术的新发展B.充分发挥京剧的休闲娱乐功能C.借助传统艺术宣传民族救亡D.推动京剧艺术进一步走向成熟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梅兰芳创作抗金兵生死恨等以爱国救亡为主题的戏剧,适应了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略中国背景下宣传民族救亡的需要,故C项正确。3.右图是丰子恺先生所绘的一幅漫画散沙团结可以御敌,该漫画的寓意是()A.鼓舞民众团结抗战B.号召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批评民众麻木不仁D.揭露国民党不抵抗政策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材料“1938”“散沙团结可以御敌”,可知该漫画的寓意是鼓舞民众在艰难时期团结抗日,故选A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1937年已经正式形成,排除B项;C、D两项

3、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4.瓦窑堡会议后,中国共产党决定将“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后来,中国共产党又提出将“工农民主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中国共产党作出上述改动的主要依据是()A.全民族抗战逐渐形成B.中华民国政府组织涣散C.中国主要矛盾的变化D.为顺应广大人民的呼声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瓦窑堡会议是在1935年12月召开,而此时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了团结抗战,中国共产党作出这些改动,故C项正确。5.中共中央就某一历史事件作出指示:“这次发动是为了要抗日救国而产生的,是要以西北的抗日统一战线去推动全国抗日统一战线的开始。”这一

4、事件()A.为国共实现合作提供契机B.使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C.使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D.标志着中华民族全面抗战开始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安事变是为了要抗日救国而发生的,标志着全国团结抗战的局面初步形成,为国共实现合作提供契机,故选A项;1935年“华北事变”使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排除B项;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使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排除C项;卢沟桥事变标志着中国全面抗战开始,排除D项。6.日军侵华期间,在占领区设立许多制造毒气的工厂或化学武器装配厂,先后一千余次使用了糜烂性毒剂、刺激性毒剂和窒息性毒剂化学弹,残害了许多中国军民。下列反映这方面历史真相的证据中,

5、最具说服力的是()A.当年受害者的口述材料B.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C.历史专著中的描述D.现场遗迹与当时拍摄的新闻照片答案:D解析:现场遗迹与当时拍摄的新闻照片属于第一手史料,最具说服力,故选D项;受害者的口述材料带有一定的主观性,说服力不及现场遗迹和当时拍摄的新闻照片,排除A项;B、C两项属于第二手史料,不是最具说服力的史料,排除。7.李宗仁在回忆录中写道:“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为抗战发动以来第一快事。”被李宗仁誉为“抗战发动以来第一快事”的是()A.台儿庄大捷B.百团大战C.平型关大捷D.淞沪会战答案:A解析:1938年春,日军进攻徐州,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与日

6、军展开激战,歼敌一万余人,取得台儿庄大捷,这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故选A项。8.从下列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统计表(局部)中,你能得出的历史结论是()年份1937年1938年1941年1942年阵亡人数125 130人249 213人144 951人87 719人A.正面战场始终是抗击侵华日军的主力B.国共合作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C.国民党军队对抗日战争有重大贡献D.国民党是领导抗日战争的核心力量答案:C解析:抗战初期,正面战场是抗击侵华日军的主要战场,故A项错误;“国共合作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与题意不符,故B项错误;根据表格数据,可知19371942年,国民党军队

7、每年都有大量的将士阵亡,反映了国民党军队对抗日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故C项正确;“国民党是领导抗日战争的核心力量”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9.漫画家丰子恺在长沙街头看到一群小孩爬到公共阅报处的墙上阅读“我军大捷”的消息,于是画下了这幅题为儿童与捷报的漫画。右下角的落款是“廿七年儿童节”(注:中华民国时期的儿童节为4月4日)。上述“我军大捷”应发生在()A.徐州会战时B.淞沪会战时C.北伐战争时D.长沙会战时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大捷”“廿七年儿童节”(1938年4月4日),可知此次大捷应为发生于1938年的台儿庄大捷,属于徐州会战的一次战役,故A项正确。10.抗战初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

8、共同点是()A.发动大规模会战B.进行积极抗战C.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D.坚持游击战争答案:B解析: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发动大规模的会战;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组织游击战争。抗战初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共同点是都积极抗战,故选B项。11.美国记者白修德在中国的惊雷中写道:“1940年仲夏时,日本(在中国)似乎无往而不胜;可是到了秋天,他们竟不得不承认,他们的外交攻势已经像打湿了的爆竹。”日本的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A.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速战企图B.持久战极大消耗了日本的国力C.八路军在华北沉重打击了日军D.中美英等国家建立了反日联盟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这是日军遭到百团大战沉重打击的结果

9、,故C项正确;淞沪会战发生于1937年,排除A项;题干材料反映的不是日本国力的消耗,而是对中国攻势的严重受挫,排除B项;中、美、英等国的反日同盟建立于1942年,排除D项。12.1940年8月26日,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致电朱德:“顽寇陆续增兵,企图扫荡华北,截断我西北国际交通,兄等抽调劲旅,事以迎头袭击,粉碎其阴谋毒计,至深佩慰。”该电文证明()A.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B.敌后战场成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C.敌后战场在抗战中起了重要作用D.国民党十分重视敌后战场的作用答案:C解析:题干材料“兄等抽调劲旅,事以迎头袭击,粉碎其阴谋毒计,至深佩慰”说明八路军坚持抗战的敌后战场起到了重要作用

10、,故选C项。13.1940年,中共中央在延安发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宪政运动,提出著名的“三三制”原则,建立“三三制”政权。“三三制”政权的性质是()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政权C.社会主义性质的人民政权D.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三制”政权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它的主要目的是增强抗日根据地的力量,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故A项正确。14.计量史学是运用数学方法来研究历史事物的数量关系,实现对历史变化、发展及运行规律的分析。下图主要说明了()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陆军师分布地区示意图(1941年

11、12月初至1945年8月历年平均数及比例)A.日本法西斯给世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B.日本陆军的近一半身陷在中国战场C.中国战场坚持抗战是太平洋战场盟军转入反攻的重要因素D.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答案:D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日本军队的兵力分布情况,没有反映出日本法西斯给世界带来的危害,故A项错误;日本陆军近一半身陷中国战场是题干材料所反映的表面现象,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出有关盟军反攻的信息,故C项错误;从示意图可以看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战场抗击了日本近一半的陆军兵力,由此证明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故D项正确。15.下图是廖冰兄创作

12、的时政漫画“双十”十愿中的前“四愿”,该漫画可能创作于()A.五四运动后B.国民革命时期C.国共十年对立时期D.抗战胜利后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双十”及图片中“干戈永息”“天下一家”,可知是民众追求和平与统一的愿望,因此漫画应该创作于抗日战争胜利后,民众谋求政治上民主合作的心态,故D项正确;五四运动主要是针对外交失败的问题,故A项错误;国民革命主要是打倒军阀的问题,故B项错误;国共十年对立时期主要是国共政权的对立,故C项错误。16.右图为参政员毛泽东在渝市之动态书影,落款是:民国三十四年八月二十八日至九月卅日。该书完整详细地记录了毛泽东等在渝期间的主要活动。它反映的时代主题是()A.驱

13、除鞑虏,恢复中华B.打倒列强,除军阀C.还我河山,守土抗战D.争取和平,实现民主答案:D解析:“民国三十四年”是1945年,此时抗日战争胜利,中国共产党围绕争取和平,实现民主进行斗争,故D项正确;A项是辛亥革命时期;B项是北伐战争时期;C项是抗日战争时期,故排除A、B、C三项。17.至1948年12月底,金圆券发行量增至81亿元。至1949年4月时增至5万亿,至6月更增至130万亿,比十个月前初发行时增加二十四万倍。金圆券钞票面额不断升高,最终出现面值一百万元的大钞,但仍不足以应付交易之需。对此现象分析正确的是当时()A.国统区通货膨胀非常严重B.钞票印刷业技术革新C.国民经济建设成果显著D.

14、国统区经济逐渐繁荣答案:A解析:题干材料“金圆券发行量比十个月前初发行时增加二十四万倍”“金圆券钞票面额不断升高”说明当时国统区通货膨胀非常严重,金圆券流通不到一年,形同废纸,国民政府财政金融全面崩溃,故A项正确。18.右面照片拍摄于1949年初的北平街头,其中有“庆祝华北解放”的标语。它反映的是()A.百团大战的结束B.平津战役的胜利C.渡江战役的开始D.开国大典的举行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图片反映了平津战役的胜利,故选B项。19.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指出:“召集政治协商会议和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一切条件,均已成熟。一切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无党派民主人士都站在我们方面。”其历史背景是(

15、)A.抗日战争彻底胜利B.中国共产党确定建立民主联合政府方针C.国共两党签署“双十协定”D.战略决战三大战役胜利结束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毛泽东讨论的是中国政治协商会议,因此它的历史背景是中国的解放战争即将取得胜利,故D项正确。20.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议指出:“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制度,在人民民主革命胜利以后,不是可以削弱,而是必须强化。”据此可知,中共七届二中全会()A.对新型政权性质作出重要论断B.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C.开创了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D.得到各政党和团体的广泛拥护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制度而是必须强化”

16、,可知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对即将建立的新政权的性质作出了重要论断,即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故选A项;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时,中华人民共和国还没有建立,中国共产党还没有成为执政党,排除B项;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排除C项;题干材料无法体现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得到中国各政党的广泛拥护,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十四年抗战示意图材料二卅万亡灵,饮恨江城。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永矢弗谖,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

17、国家公祭鼎铭文(节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时空观念分析中小学课程教材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意义。(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作为一名当代中学生,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出建议。(6分)参考答案:(1)意义:有利于完整还原抗日战争的历史过程;有利于客观反映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有利于正确认识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有利于大力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任答两点即可)(2)根本原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合作全民族团结抗战。建议: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刻苦学习,报效祖国。坚持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以爱国主

18、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坚持和平发展。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战争,最致命的错误就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没有人,他们只从中日两国军事力量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方海兴陕西抗战事件材料二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转折点。从宏观的视角看,它是一场全面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不仅打败了日本,消除了亡国的危险,还从盟国那里挣脱了不平等枷锁,获得了平等地位。抗日战争中

19、,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中国的国际地位可以说经历了一个不断提升的三级跳在旧的国际体系解体之后,中国积极参与了新的国际体系的创造,并由此而在国际事务中担当重要角色。摘编自王建朗抗日战争与中国国际地位的变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形势错误估计的依据。指出中华民族的“民族凝聚力”在这场战争中的体现。(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如何提高中国国际地位的。(8分)参考答案:(1)依据:国民革命失败,内战纷争,中国缺乏民族凝聚力;军事上强于中国,中国人民斗志不足。体现:国共两党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相互配合;爱国华侨的支

20、持。(2)说明: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洗刷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中国陆续与英美等国签订平等新约,废除了列强享有的在华特权,取得了在国际社会上的平等地位;参与国际事务,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等。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正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束缚了中国人民的生产力,不破坏它们,中国就不能发展和进步,中国就有灭亡的危险革命是干什么呢?就是要冲破这个压力,解放中国人民的生产力,解放中国人民,使他们得到自由。所以,首先就应该求得国家的独立,其次是民主。没有这两个东西,中国是不能统一和不能富强的。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死难烈士

21、追悼大会上的演说概括材料中的观点,并运用中国近代各个阶段的有关史实加以论证。(要求: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论证,观点正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12分)参考答案:示例观点:以革命的方式赢得国家独立民主是国家统一和富强的前提,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必经之路。论证:晚清时期: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先后进行了洋务运动、清末新政、戊戌变法等一系列改革,企图挽救统治危机和民族危机,但由于统治者的腐败等原因而失败。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沉重地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生活文明化的进程,但并未完成革命任务。北洋政府时期:北洋军阀

22、割据混战,社会动荡,现代化进程遭受严重挫折。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唤醒了民众的觉悟,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后来革命阵营发生分化,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中国共产党开始重新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国民政府时期:国民政府政治上实行专制统治,经济上建立官僚资本,虽然进行了一些现代化建设,但并未实现真正的民族独立。中国共产党在抗战胜利后顺应和平、民主的历史发展潮流,重庆谈判及“双十协定”的签订、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给全国人民带来和平民主的新希望。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并走上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结论:综上所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是阻碍中国统一富强(或现代化)的反动势力,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三座大山,实现国家的独立和民主,才能推动中国实现现代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