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讲生态环境的保护教材知识问题化梳理一、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人均耕地减少,粮食需求增加。(2)自然资源被大量消耗。(3)环境污染加剧等。2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1)继续控制人口增长。(2)加大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力度。(3)监控、治理江河湖泊及海域的污染。(4)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5)推进生态农业。二、关注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三、保护生物多样性1生物多样性的内容(1)构成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3生物多样性的保护(1)就地保护。(2)易地保护。(3)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进行保护。(4)加强立法、执行和宣传教育。效果自评组合式设计一、在小题集训中洞悉命
2、题视角1(2009广东卷T13)目前气象预报中有“紫外线指数”的内容,提醒市民注意避免紫外线伤害。造成地面紫外线照射增强的直接原因是()A滥伐森林 B水体污染C南极冰川融化 D臭氧层破坏答案:D2(2010上海卷T16)人类活动会对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以下措施中,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是()A大量引进外来物种,使当地生物群落中的物种更多样化B禁止游人进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地区,让生物自然繁衍C把沼泽地改造成农田,种植多种农作物,增加经济收入D在亚热带地区大面积种植速生桉树,以增加林木生长量答案:B二、在回顾教材图表中强化学科能力原因哺乳动物鸟类偷猎31%20%丧失栖息地32%60%生物入侵17%
3、12%其他原因20%8%据某地哺乳动物和鸟类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回答下列问题:(1)据表分析,哺乳动物和鸟类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哺乳动物:偷猎和丧失栖息地,鸟类:丧失栖息地。(2)据表中数据分析,应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答案:加强立法、执行和宣传教育;建立自然保护区。人口增长与全球性的环境问题1人口增长与其他生物种群增长规律的关系(1)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全部人口可以看作一个种群,它同样具有种群的特征,其相互关系如下:(2)人口增长规律与其他生物种群消长规律并不完全相同。人是生物界中的一员,所以生物种群消长规律有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的一面。人不同于一般的生物:人具有发达和善于思维的大
4、脑,具有制造工具和能动地调控人口增长以及能动地改造和保护自然的本领等。因此,人口增长规律又有其特有特点,如实行计划生育。2环境污染的来源及危害例1(2013银川质检)英国著名经济学家KE博尔丁把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开发利用的经济模式称为“牧童经济”。下列现象不是由“牧童经济”模式造成的是() A沙尘暴频发 B火山爆发C温室效应加剧 D湿地内物种减少解析“牧童经济”是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开发利用的经济模式,是对生态环境的人为破坏。火山爆发是自然现象,不是“牧童经济”模式造成的。答案B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1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2生物多样性的原因分析(1)从分子水平看:DNA(基因)的多样性蛋
5、白质多样性(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即生物多样性)(2)从进化角度看: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样性主要是生物的不定向变异与定向的自然选择在进化过程中共同作用的结果。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2)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功能(也叫生态功能)。(3)潜在价值:大量野生生物的价值目前尚不清楚,但将来可能有重要作用,一旦这些野生生物从地球上消失,就无法再生。4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1)就地保护:最有效的保护措施。(2)易(迁)地保护。(3)利用生物技术保护(4)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例2(2012江苏高考)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有降低的趋势,对此所作的分析正确的是(多选)()A栖息地总量减少和栖息地多样性降
6、低是重要原因B栖息地破碎化造成小种群有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C这种变化是由于新物种产生量少于现有物种灭绝量D过度的人为干扰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解析人类活动导致栖息地总量减少和栖息地多样性降低是生物多样性降低的主要原因,A项正确。栖息地的破碎化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它使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受阻,小种群对疾病抵抗力的降低、对环境变化适应力的减弱和繁殖率的降低不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B项错误、D项正确。生物多样性降低的直接原因是新物种的产生量少于现有物种的灭绝量,C项正确。答案ACD易误点不能正确分析富营养化的原因失误类型知识理解类失误(1)富营养化产生的原因,如下图所示:(2)引起的后果:“水华”(发生在池
7、塘和湖泊中)和“赤潮”(发生在海水中)。高考命题常从以下角度设置陷阱(1)结合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考查富营养化产生的原因。(2)分析富营养化产生的危害。近年来,巢湖在每年的梅雨季节都会不同程度地发生水华(蓝藻爆发)现象,下面是发生水华现象时,巢湖生态系统中一些成分的关系图。请回答:(1)水华现象发生的环境因素主要有_;水华现象发生后,一般不会导致巢湖生态系统的崩溃,这是因为_。(2)微囊藻是造成水华的主要生物之一。当巢湖水中的N、P等元素含量变化时,对微囊藻的环境容纳量是否有影响?_,理由是_。(3)图中a、b分别代表_。水华现象发生后,会导致水体污染加重,这一调节方式是_。解析:(1)引发水华
8、的原因主要是水体富营养化、温度较高、光照较强等,这些因素也易导致水生植物繁殖过快,消耗水体中的大量氧气,同时一些水体微生物产生有毒物质,这些都会使鱼类等水生生物死亡,致使水体变臭。由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水华发生之后, 一般不会导致巢湖生态系统的崩溃,而会在一定时间内恢复正常。(2)水中的N、P等矿质元素是植物需要的营养物质,其含量发生变化时,会影响微囊藻的环境容纳量。(3)一种因素加速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因素的变化为正反馈。水华现象发生后,会导致水体污染加重,这属于正反馈调节。答案:(1)水体富营养化、温度较高、光照较强巢湖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2)有在其他环境条件适宜、空间充裕
9、等情况下,营养物质将是限制生物环境容纳量的重要因素(其他合理答案均可)(3)水体中的溶解氧有毒物质(正)反馈调节材料分析型实验的解题策略1材料分析型实验主要包括的三种形式(1)根据实验结果提出合理解释;(2)根据实验结果确定实验控制的条件;(3)根据实验原理和实验过程,预测实验结果。2材料分析型实验题应对总策略(1)注重分析实验程序:在实验教学和复习中,分析实验中每一步骤的作用,每一处的意义,以及各步骤之间的联系,既要知道怎么做,也要知道为什么这样做,从中学习解决问题、研究事物的方法。实验程序往往是分组标号单一变量处理和无关变量处理观察、分析得出结论。如果实验之前材料或者所需溶液没有配制,往往
10、第一步需要处理材料和配制溶液。单一变量处理和无关变量处理顺序可以调整。如果现象的观察需要特殊的工具,如显微镜,需要制备临时装片。(2)结论分析离不开实验类型:探究性实验结论可以有多个,支持假设或者否定假设,需要根据不同结果来讨论。验证性实验,结论是唯一的,结果是支持假设的。(3)注意结论和假设的呼应:实验首先给出假设,最后需要补充结论,要注意结论与假设相呼应。结论或者肯定假设,或者否定假设,依据实验结果的不同而不同。典例环保部门怀疑某工厂是污染源之一,并对其排污口进行了检测。检验员沿河顺流每隔100 m取水样一次,依次编号为(已知号水样正对工厂排污口),对各水样进行了如下处理:首先,检测水样中
11、的蓝藻数量(A组);然后,滤除水样中全部蓝藻后,每份水样分为三等份,编号B、C、D,其中B、C组分别添加适量的N和P,D组不添加;再在各组中加入等量的蓝藻,放置在阳光下若干天,最后检测水样中蓝藻数量,统计数据如下表(蓝藻数量,单位:百万细胞/mm3)。水样编号A组(原始水样)0.20.30.311010776.5B组(添加N)11.522.52019181718C组(添加P)899.510119.57.57.57D组(无添加)0.20.20.31109776.5请回答有关问题:通过A组数据可以判断该工厂是污染源,依据是:_。进行B、C、D分组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工厂排出的污染物主要是N含量超标还是
12、P含量超标,其中D组起_作用,从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解题指导(1)为何通过检测蓝藻数量来检测水体是否被污染?水体污染中常见的污染是水体中的N、P含量过多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当水体中N、P含量过多时,会造成蓝藻的疯长,故通过检测水体中的蓝藻数量,可检测该水体是否被污染。(2)B组和C组分别添加N和P的目的:此操作的目的是使B组与D组、C组与D组分别形成条件对照。通过比较加入N或P的水样与污染源下游的水样中的蓝藻数量来分析原水样的污染原因。B组加N以后,在工厂排污口下游的明显增加,说明污水中含N量并不多,而C组在中的蓝藻数目基本未变化,可知污水中本身含P超标。标准答案(1)工厂排污口和下游河
13、水中的蓝藻数量明显多于上游(2)对照工厂排出的污染物主要是P含量超标归纳小结材料分析型实验题的一般解题思路:分析材料获取信息联系已有知识确定实验原理方法设计实验操作程序必备答题流程 案例技法展示典例下列四种生物体内的铅、汞含量做了一个调查,见下表。请据表回答以下问题:生物种类RQ铅(pb)汞(Hg)A某种小乔木0.550.75B某种植食动物0.841.36C某种大型真菌0.480.91D某种肉食动物1.352.25(1)生态系统的成分主要包括_。一个封闭的、功能完善的生态系统,无需从外界获得物质就可长期维持其正常功能,但是如果在较长时期内断绝对它的_,这个生态系统就会自行消亡。(2)碳在生物群
14、落中的循环主要以_的形式进行。若D每增重10 kg至少消耗A_kg。(3)用表中字母绘出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简图。(4)在能量流动的渠道中,_越高,生物体内铅、汞的浓度也越高,即有毒、有害物质沿食物链传递时具有富集作用。物的RQ是污染物的摄入剂量与临界水平的比率。RQ1显示污染物对生物的健康只构成低风险,RQ1则显示污染物可能对生物有害。请运用表中RQ值预测污染物对4种生物生存和对该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信息:表格内容表示的是铅、汞等污染物对四种生物的影响。信息:由RQ值的大小可判断污染物对生物生命活动的影响程度。信息:由表格可知,小乔木、大型真菌体内铅、汞的RQ1;肉食动物体内两种污染物的RQ
15、1,且数值最大。信息:由表格可知,去掉C(大型真菌)后,从上到下,RQ值依次递增;在每种生物体内汞的RQ都大于铅的RQ。解读:由信息及表格中的四种生物可知,A、B、D三种生物可组成一条食物链,即ABD。解读:由信息可知,铅、汞污染对小乔木、大型真菌无影响;铅污染对植食动物几乎无影响,但汞污染对其有影响;铅、汞污染都对肉食动物有影响,且影响最大。解读:由信息可知,小乔木、植食动物、肉食动物体内铅、汞的RQ依次递增,说明营养级越高,污染对生物的影响越大;汞的RQ都大于铅的RQ,说明汞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更大。 1设问(2):A(小乔木)为生产者,B(植食动物)为初级消费者,C(大型真菌)为分解者,D(
16、肉食动物)为次级消费者,因此,A、B、D三种生物可组成一条食物链,即ABD;由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10%20%可得出,D每增重10 kg至少消耗A:1020%20%250 kg。2设问(3):由A、B、C、D四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及关系,便可绘出碳循环简图。3设问(4):铅、汞等重金属沿食物链传递时具有富集作用,即营养级越高,污染物在体内的含量越大。4设问(5):D内两种污染物的RQ1,B内汞(Hg)的RQ1,铅和汞污染将会威胁D、B的生存,而汞污染的威胁更为严重;A和C内两种污染物的RQ1,因此,生物A和C的生存不会受到这两种污染物的威胁。由于污染,D和B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将会大量
17、死亡或灭绝,A的生物数目将会大量增加,种内斗争加剧;该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会降低,进而抵抗力稳定性会降低,生态系统稳定性可能会被破坏。 标准答案失分防范(1)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能量输入四项中漏掉任何一项不得分,第二空答“能量供应”也得分(2)有机物250(3) 图示中四种生物和CO2漏掉任何一项都不得分,箭头方向错误不得分(4)营养级(5)对4种生物生存的影响:铅和汞将会威胁D、B的生存,而汞的威胁更为严重;对生物A和C的几乎无影响。对该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由于污染,D和B将会大量死亡或灭绝,该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会降低,抵抗力稳定性会降低,生态系统稳定性可能会被破
18、坏。只答对B、D或A、C的影响得一半的分只要答出“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会降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会被破坏”即可 易错探因(1)混淆了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部传递形式(有机物)及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中的循环形式(CO2),而错答设问(2)。(2)由于书写食物链错误,把分解者也写入了食物链中,进而能量流动计算错误和碳循环过程书写错误。 大题冲关集训1某研究小组的同学调查了野外山坡上三个不同地点A、B、C的植物群落,并测量了三个地点的土壤特征等环境因素,结果见下表。根据所得数据回答问题。生物种类地点A(山腰)地点B(山腰)地点C(山腰)草3种5种9种蕨类7种5种8种灌木15种4种2种松树0种2种0种落叶树
19、20种5种0种非生物因素地点A(山腰)地点B(山腰)地点C(山腰)风速低高高距地1.5米的光强低中高土壤湿度/%483515土壤中有机质/%6.53.82.5土壤深度/cm30010015土壤氨量/mgkg19.44.52.3(1)根据调查结果判断,物种丰富度最大的是地点_处的植物群落。(2)如果遭遇火灾,山坡上的植被被彻底烧光,则原地点将发生的群落演替类型属于_演替。群落演替总是向着_的方向发展,直至达到_为止。(3)如果地点A、B、C处的光照条件同等充足,则能更有效地利用太阳光能的是地点_处的植物群落,原因是_。(4)土壤中的有机质需经过_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当土壤缺氧时,将抑制根对矿质元
20、素离子的吸收,据此可知根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的方式为、_。(5)落叶树在地点C不能生长的原因是_。(说出不少于两个原因)解析:物种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比较A、B、C三处的生物种类并进行统计后可得出A处生物种类数最多,物种丰富度最大。遭遇火灾,山坡上的植被被彻底烧光,但原有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着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因而将发生的是次生演替过程。在自然条件下群落演替总是朝着生物种类多样化、结构复杂化、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直至达到稳态为止。在地点A处植物群落分层多、土壤中水和矿质养料丰富,这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因而更能充分利用光能。土壤中的有机物会通过土壤中的微生物(或分解者)分解为无
21、机物,再被植物吸收利用。植物根细胞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吸收无机盐离子。答案:(1)A(2)次生物种多样化、结构复杂化、功能完善化稳态(3)A地点A处的植物群落分层多、土壤中水和矿质养料丰富(4)微生物的分解主动运输(5)土壤中缺少相应的水分和矿质养料;土壤浅不足以维持高大植物的生长2下表是某地区森林群落演替过程中相关项目的调查,试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调查时间调查项目1953年1973年1984年1996年叶面积指数2.486.6111.2817.76光能截获率(%)20.342.388.995.9总初级生产量(thm2a1)17.4355.50116.61150.81净初级生产量(thm2a1)
22、1.5014.5223.8826.00(1)该地区生物群落的演替类型属于_演替,从数据分析,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物种丰富度变化趋势是_。对该地区群落结构进行调查时,测定群落中植物丰富度的最简单方法是_,同时注意调查不同物种_情况,以获知群落的垂直结构。(2)请在图中绘出生产者呼吸量与叶面积指数之间的关系曲线。(3)统计表明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生态系统光能截获率变化与叶面积指数的关系是_;随演替的进行生态系统的_能力增强。(4)当各项调查数据_时,判断此生物群落发展到了顶级群落。解析:(1)在已有植被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该地区各种调查项目的数据,在调查时间内都逐渐增大,表明该生态系统正向着
23、更稳定的方向演替,即该地区营养结构向复杂的方向发展。调查该地区植物的丰富度,最简单的方法是识别这些植物并列出它们的名录。要获知群落的垂直结构,应调查不同物种在垂直方向的分层情况。(2)生产者的呼吸量总初级生产量净初级生产量。(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生态系统光能截获率与叶面积指数呈正相关,即随着叶面积指数的增大,光能截获率升高;该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大,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不断增强。(4)一个群落发展到顶级群落,表明各种调查数据能长期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或长期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答案:(1)次生逐渐增加识别这些植物并列出它们的名录在垂直空间上的分层(2)如右图所示(3)随着叶面积指数
24、的增大,光能截获率升高自我调节(4)长时间地在一定范围内波动(长时间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3圆明园遗址公园是距北京市中心最近的、较为完善的湿地生态景观,这里生存着多种多样的沉水植物(多种水草)、挺水植物(荷花、菖蒲、芦苇等)和陆生植物,还生活着以蝗虫为主的多种昆虫,水中的螺、沼虾、鱼类,此外还有蛙、蛇、鹭、野鸭以及野化的家猫等动物。回答以下问题:(1)圆明园遗址公园中的沉水植物生长于水域的中央区域,挺水植物生长于近岸的浅水区域,喜湿的植物生长于岸边,旱生植物分布于离岸较远处,形成了群落的_结构。(2)对动物类群进行解剖分析时,发现各类动物的消化道内容物如下表(“”表示有此类残骸)。动物类群消化道
25、内容物植物昆虫螺沼虾鱼类蛙蛇鸟类蝗虫螺沼虾鱼类蛙蛇鸟类野化的家猫上表中所含内容,与完整的生态系统相比缺乏的成分有_。圆明园遗址公园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_。鱼类与螺之间的种间关系为_。若用大量的杀虫剂杀除蝗虫等“害虫”,则不利于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稳定。试分析其原因_。(3)近年来圆明园遗址公园为了改善水系景观,有计划地清除多种野生植物,扩大荷花等几种观赏植物的种植面积,此举对圆明园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是_。解析:(1)由于水分的影响,圆明园遗址公园中的沉水植物、挺水植物、喜湿植物和旱生植物在不同的地方分布,这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不同深度水域的植物种类不同则组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2)一个完整
26、的生态系统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与能量四种成分,表格中只有生产者、消费者,没有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与能量。蝗虫等昆虫、螺、沼虾和鱼类属于初级消费者,为第二营养级。鱼和螺有共同的食物,两者为竞争关系,鱼还以螺为食物,两者又构成捕食关系。(3)清除多种野生植物,破坏了物种多样性,导致生态系统的成分单一,营养结构简单,抵抗力稳定性降低。答案:(1)水平(2)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与能量蝗虫等昆虫、螺、沼虾、鱼类竞争与捕食蝗虫等昆虫是食物链(食物网)的重要环节,通过食物链影响其他物种的生存(或其他合理的答案)(3)破坏了物种多样性(或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降低)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与环境
27、保护(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草坪中的植物和动物都有分层现象B种群密度的直接决定因素是年龄组成、性别比例C处于衰退期的种群密度将越来越小D火灾过后的草原上可进行次生演替解析:选B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对种群的密度不起直接决定作用,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密度大小的重要因素。种群处于衰退期,种群中幼年个体较少,而老年个体较多,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2下列有关生态学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解者不一定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不一定都是分解者B恢复力稳定性越强的生态系统,其群落内部的营养结构越复杂C生态农业中由于物质的良性循环,确
28、保了能量的循环利用,减少了废物积累D种群中各年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则该种群的密度在一定时间内会明显变大解析:选A细菌可以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某些动物也可以是分解者。3在鱼塘中混合放养多种鱼可以提高产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垂直方向上,鱼类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B鱼类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主要原因是食物的不同C甲、乙、丙、戊四种鱼间不存在任何竞争关系D去除丁可增加池塘中鱼的产量解析:选C虽然甲、乙、丙、戊四种鱼间不存在食物上的竞争关系,但存在水体中的溶解氧、空间资源等生存条件的竞争。4关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B生产者
29、就是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的基石C各种动物所处的营养级一般都是固定不变的D错综复杂的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解析:选D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是自养型生物,主要是指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植物,此外还有硝化细菌等;不同的动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能处于不同的营养级;错综复杂的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5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描述与其所属层次不相符的是()选项生物多样性的相关描述层次A班上同学中,有人是双眼皮,有人是单眼皮基因多样性B美国纽约市的居民中
30、有白人、黑人和黄种人物种多样性C江苏境内除了有平原外,还有丘陵、湖泊和沼泽等生态系统多样性D校园中既有开黄花的菊花,也有开红花的玫瑰等物种多样性解析:选BB项描述的内容属于基因多样性层次。6科研人员对某一地区甲、乙、丙3种不同类型土地的地下土壤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结果见下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样地甲乙丙类群数252423个体数278300226A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各样地土壤中的动物类群数B各样地土壤中动物的丰富度没有明显的差异C各样地土壤中动物的数量没有明显的差异D各样地土壤中动物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均为“S”型解析:选B调查土壤中的动物类群常采用取样器取样法。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各样地土壤中动
31、物的丰富度没有明显的差异,数量差异较大。从表中数据不能判断种群数量的增长方式。7下列有关水稻田的叙述,正确的是()A调查水稻田中某种害虫卵的种群密度时用标志重捕法B因为群落具有分层现象,所以种植水稻时要合理密植C弃耕后的稻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D人们在稻田里除草、治虫等活动的目的是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解析:选C调查水稻田中某种害虫卵的种群密度时用样方法;水稻的合理密植不属于利用群落的分层现象;弃耕后的稻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人们在稻田里除草、治虫等活动的目的是调整生态系统能量的流动方向,提高能量利用率,但不能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8如图是近年来某地区实验成功并大范围推广的生态农业模式,有关此
32、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图中位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螺、昆虫、鸭B鸭和螺之间是捕食与竞争关系C该图包括多条食物链D若不再添加饲料,该生态系统仍可稳定存在解析:选D图中有多条食物链,位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螺、昆虫、鸭,鸭和螺之间是捕食与竞争关系;若不再添加饲料,这个生态系统会因能量供应不足而崩溃。9甲、乙两个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相等,甲生态系统只有初级消费者,乙生态系统有初级、次级和三级消费者。若其他的因素都相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生态系统消费者的总能量小于乙生态系统消费者的总能量B甲、乙生态系统消费者的总能量均小于生产者的总能量C乙生态系统中三级消费者从环境中能够获取的能量
33、较其他各级消费者少D甲生态系统在能量的流动过程中流失的能量较乙生态系统少解析:选A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由于能量具有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的特点,因此,两生态系统中消费者的总能量都小于生产者,且营养级越多,能量流动过程中损失的能量越多,最高营养级获得的能量越少。10下图表示一个池塘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的关系。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所有的生物构成了此池塘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B从外部引入消费者4可能会使生产者2的数量暂时增加C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图中所有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之和D组成消费者的各种元素返回无机环境都需经分解者的分解作用解析:选D图中所有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34、,它们共同构成了此池塘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图中所有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之和;消费者体内的部分代谢产物(如CO2)可通过呼吸作用返回无机环境。11纹白蝶的幼虫(毛虫)取食甘蓝菜,而步行虫是纹白蝶幼虫的捕食者。有人以90 cm的间距种植甘蓝菜,并以实验控制杂草的生长。有杂草与无杂草的实验处理结果如下:有杂草无杂草纹白蝶幼虫的死亡率70.3%34.8%步行虫的数目6913甘蓝菜在实验结束后的重量(kg/株)0.410.6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任由杂草在甘蓝菜地中生长,会大幅降低纹白蝶幼虫的危害B任由杂草在甘蓝菜地中生长,会导致甘蓝菜产量增加C在甘蓝菜地中生长的杂草,可能有利于
35、步行虫的生活D在甘蓝菜地中生长的杂草,可能与甘蓝菜竞争资源解析:选B由表格数据可知,有杂草组步行虫数目增加,说明杂草可能有利于步行虫的生活。步行虫数目增加后,加大对纹白蝶幼虫的捕食,使纹白蝶幼虫的死亡率上升,降低纹白蝶幼虫对甘蓝菜的危害。但是有杂草组中由于杂草会和甘蓝菜竞争阳光等资源,导致甘蓝菜的生长受到影响,产量下降。12蝼蛄主要以农作物的根为食,对农作物危害很大。科研人员连续三年调查了农田中蝼蛄数量的变化情况,统计如下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每年的68月间,蝼蛄大致呈“J”型增长B从总体来看,这三年每年年底蝼蛄的数量都很少,因此不必进行防治C从三年的统计状况来看,每亩农田中蝼蛄的最大容纳
36、量约为10只D每年1011月份引起蝼蛄种群数量骤减的主要原因很可能是天敌数量的增加解析:选A每年的68月,温度适宜,农作物繁盛,蝼蛄的生存条件接近理想条件,因此种群数量会呈“J”型增长。因在作物生长期蝼蛄数量较多,对作物危害很大,在年底蝼蛄数量少的时候应进行防治。每亩农田中蝼蛄的最大容纳量不应仅以过冬期的数量为依据。从总体来看,每年蝼蛄的种群数量都会随季节变化而剧烈波动,因此引起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食物来源。13下图表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甲、乙、丙、丁、戊等全部生物体中能量的总和B甲到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0%Cb3、c5表示通过呼吸作
37、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的能量D丙的数量越多,丁获得的能量越少解析:选C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应为生产者甲固定的太阳能总量。甲到乙的能量传递效率100%。某一营养级的生物越多,其能量相比较就越多,能够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也就越多。14某兴趣小组将酵母菌置于不同条件下,通过测定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来探究不同因素对数量变化的影响(实验设置如下表)。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试管编号培养液/mL酵母菌/mL培养温度/a1、a2、a3100.115b1、b2、b3100.110c1、c2、c3100.15A该小组探究的课题是温度对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B该实验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温度设
38、置范围过窄Ca、b、c三组的K值及达到K值所需的时间基本相同D取样时,每组的三支试管中都要取样,并计算出平均值以减小误差解析:选C由于三组的营养液和酵母菌种群密度相同,而温度不同,酵母菌的繁殖速度有差异,因此三组的K值及到达K值所用的时间不会相同。15.(2012浙江高考)如图是某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旅鼠的天敌、植物、旅鼠之间数量变化关系的示意图(图中不同阴影的面积表示不同比例尺下的个体数量)。下列有关叙错误的是()A图中所含的食物链为捕食食物链B这些生物的种群数量在各自的K值上下波动C旅鼠的种群数量主要是由外源性因素调节的D旅鼠的天敌、植物、旅鼠之间的数量变化是一种正反馈调节解析:选D从题干
39、信息可知,旅鼠的天敌、植物、旅鼠所处的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不同阴影的面积表示不同的比例尺下的个体数量,由生物数量的变化趋势可分析得出对应的生物间形成的一条食物链为植物旅鼠旅鼠的天敌。该食物链是一条捕食链。由于该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故各种生物的种群数量在各自的K值上下波动。能够调节种群数量的有外源性因素和内源性因素两大类。前者包括气候、食物、疾病、寄生和捕食等,后者则包括行为调节和内分泌调节。由于该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故外源性因素应是主要的调节因素。当生态系统中的某一成分发生变化时,必然会引起其他成分出现一系列的相应变化,这些变化最终又反过来影响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这个过程叫做反馈调节,反馈调节有
40、正反馈和负反馈两种,负反馈的结果是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使生态系统保持稳定,而正反馈对生态系统可能有极大破坏作用。由题意可知该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故植物、旅鼠、旅鼠的天敌三者之间的数量变化应是一种负反馈调节。16根据下图所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进行的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参与过程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B过程增强后过程随之增强故不能通过增强减少大气中CO2C生物群落内部碳循环的物质形式是含碳的有机物D人类减少对的依赖是当前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解析:选B生物群落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它们通过呼吸作用(分解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CO2进入无机环境。生活中可以
41、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草)等途径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CO2,减少生物群落排放到大气中的CO2量。碳在生物体内(生物群落内)主要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存在。目前,化学燃料的燃烧是导致大气中CO2含量急剧上升的主要原因,因此,可以通过减少化学燃料的燃烧缓解温室效应。17(2013江西协作体联考)据了解,野生扬子鳄种群的雌、雄比例一般稳定在51左右,这样的性别比是由孵化时的温度所决定的。繁殖季节雄性扬子鳄发出“轰轰”的声音,雌性扬子鳄则根据声音大小选择巢穴位置。当声音大时,雌鳄选择将巢穴筑于山凹浓荫潮湿温度较低处,则会产生较多的雌鳄。以上事实说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A能够调节生物种间关系,以维持
42、生态系统的稳定B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调节生物内环境的稳定C影响生物种群的繁衍,维持种群数量的稳定D对生物进行自然选择,促进生物进化解析:选C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能够影响生物种群的繁衍,维持种群数量的稳定。18据图所作判断中,不正确的是()A增加自养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利于降低大气中的CO2含量B大气中CO2的增加主要与异养生物的数量增加有关C该生态系统中的自养生物与所有异养生物构成了生物群落D该图能表示物质循环过程,不能准确表示能量流动方向解析:选B自养生物可通过光合作用吸收CO2,因此增加自养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利于降低大气中的CO2含量;由图可知,大气中的CO2有三个来源,
43、因此大气中CO2含量与这三种生物都有关;生物群落指生活在一定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总和。19.右图表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ae代表各营养级的生物,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共有3条食物链B各营养级中,能量最多的是c,生物个体数量最多的是aC若水体受有机磷农药轻微污染,则受害最严重的是aD若c所含能量为5.8109 kJ,d含1.3108 kJ,则a至少约含4.5107 kJ解析:选B根据能量流动的特点可知,生产者(c)具有的能量最多,一般生产者的个体数量也最多。据生物富集原理可知,有机磷农药进入生物群落并通过食物链而浓缩,营养级越高受到的危害越严重。当d消耗的能量最多且由c到a的能量传递效率最低
44、时,a种群得到的能量最少;d获得1.3108 kJ能量最多需消耗c的量为1.3108 kJ/10%1.3109 kJ,因为a至少得到的能量为(5.81091.3109)(10%)24.5107 kJ。20(2013湖南十二校联考)珍稀物种保护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栖息地的破碎。人类已经把大部分陆地用于农业种植,而很多野生动物是无法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生存的。其余的陆地很多都在经历破碎过程或已经破碎成许多很小的板块。如图所示是栖息地破碎对白脸猴种群动态的影响。下列关于栖息地破碎对种群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A对于白脸猴来说,栖息地越大,种内斗争越少,个体生存机会越大B白脸猴种群越大,种群维持时间越长,是出生
45、率高的缘故C白脸猴种群越小,种群维持时间越短,是因为气候和疾病等容易导致种群内生物忽然灭绝D栖息地的破碎也会导致基因交流的机会减少解析:选B若栖息地范围较广,则种内斗争不激烈,个体生存机会增大,出生率升高,同时死亡率降低,种群数量增多,种群维持时间变长;种群小,变异类型少,遇到不良环境容易被淘汰;栖息地的破碎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地理隔离,阻碍了基因交流。二、非选择题(共60分)21(14分)(2012山东高考)下图中,曲线、分别表示某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后,其未来种群数量变化三种可能的情况。(1)图中曲线_说明该种群对其栖息地的破坏程度较轻。当曲线趋近零时,对该动物种群已不宜采取_保护的
46、措施。图中阴影部分可能引起该种群的_发生改变,进而导致物种进化。(2)若图中物种处于最高营养级,当其数量下降,且其他条件不变时,流向该营养级其他物种的能量会_。处于该营养级物种的种间关系是_。(3)若图中物种为食草动物,当看到青草明显减少时,部分个体会另觅取食地,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功能。(4)人类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过度利用也会导致出现图中的三种情况。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表现为“J”型增长,因此需控制“J”型增长数学方程式中_参数,以实现人口和野生动物资源的协调发展。解析:(1)据图分析,种群对栖息地的破坏程度越严重,种群的数量下降越严重,结合曲线图判断可知,曲线能说明该种群对环境的破坏程度
47、较轻;当该动物种群数量几乎降低为零时,说明环境已不适宜其生存,故不宜进行就地保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物种的种群数量下降,捕食量减少,那么流向该物种的能量就会减少,而与该物种处在同一营养级上的其他物种获得的捕食机会就会增加,食物增多,所以流向该营养级其他物种的能量增加;该物种和同一营养级上的其他物种间的种间关系是竞争。(3)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根据题意,食草动物从青草的减少获得食物不足的信息,然后另觅取食地,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4)“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为NtN0t,N0为人口的起始数量,Nt表示t年后
48、人口数量,表示人口数量是一年前人口数量的倍数,所以若控制人口数量增长的倍数,就会使人口数量增长速度减慢,对环境的过度开发利用就会减弱。答案:(1)就地(或建立自然保护区)基因频率(2)增加(种间)竞争(3)信息传递(4)22(15分)(2012安徽高考)某弃耕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单位是J/(hm2a)。植物田鼠鼬固定的太阳能摄入量同化量呼吸量摄入量同化量呼吸量2.4510111.051097.501087.151082.441072.251072.18107(1)能量从田鼠传递到鼬的效率是_。(2)在研究能量流动时,可通过标志重捕法
49、调查田鼠种群密度。在1 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40只田鼠,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15只。该种群密度是_只/hm2。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_。(3)田鼠和鼬都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只有3%5%用于_,其余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4)鼬能够依据田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田鼠同样也能够依据鼬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可见,信息能够_,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解析:(1)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下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上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100%。(2)种群中个体总数/重捕个体数标志个体总数/重捕中标志个体数。即可求出种群中个体总数为80只,又知调查范围是1
50、 hm2,可算出种群密度为80只/hm2。当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值偏高。(3)一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大多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少数用于该营养级个体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4)由题干可知,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答案:(1)3%(2)80偏高(3)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4)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23(15分)图1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示意图,甲、乙、丙、丁代表生态系统的4种成分。图2表示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A表示该营养级的摄入量。(1)图1中,表示的生理作用主要是_,此过程中碳传递的形式主要是_。过程中碳传递的形式是
51、_。表示的生理作用是_。(2)图2中,B、D、E依次表示的能量为_、_、_。要确保该生物的能量需求,其生存领地的相关植物所固定的能量至少应达到B的_倍。(3)人类活动会引起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减少,从而导致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_。解析:(1)据图可知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丁为非生物的物质(大气中的CO2)。过程为生产者的光合作用,为生产者的呼吸作用。在生产者和大气之间(),碳以CO2的形式循环。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碳是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的。表示微生物的呼吸作用。(2)某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其中的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另一部分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后者中
52、,一部分被下一营养级利用,一部分被分解者分解。(3)当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减少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会降低。答案:(1)光合作用CO2有机物微生物的呼吸作用(2)同化量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流向分解者的能量5(3)降低24(16分)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图中A、B、C、D、E、F代表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成分,、代表生理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表示分解者的是_(填序号),它是_(填序号)。a原核生物b真核生物c原核生物或真核生物(2)该生态系统共存在_条食物链,_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基础。(3)D和C之间信息传递的种类可能有_。(4)若下图表示生态系统的能
53、量流动图解(局部),表示生产者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是_,由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解析:分析图中箭头的方向,可判断出A是生产者,E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B是分解者,C、D、F为消费者。(1)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以光合作用为主。分解者可以是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或动物,所以可以是原核生物,也可以是真核生物。(2)图中存在的3条食物链分别是AC,ADC,ADF,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主要是通过负反馈调节。(3)既有捕食又有竞争关系的D和C之间信息传递的种类可能有: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4)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W1,W1A1B1C1D1;同化量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呼吸消耗量,A1是呼吸消耗量,则B1C1D1为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是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生产者的同化量。答案:(1)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Bc(2)3负反馈(3)物理、化学、行为信息(4)B1C1D1D1/W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