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包头一中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1. 西周征服殷朝后,把姬姓的近亲近族,一批批分送去东方,择定交通及军略要冲,圈地筑城,长期屯驻在其相互间,建成了一个包络黄河流域,乃至南达汉水、准水,甚至长江北岸的庞大交通网。该史料可用于论证西周分封制的实行A. 扩大了区域经济文化交流B. 形成了森严的等级秩序C. 加强了对边疆的直接管理D. 确保了军事斗争的胜利【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西周分封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西周统治者把姬姓的近亲近族送去东方,长
2、期屯驻,这有利于加强周朝统治区内的经济文化交流,故选A项; 材料中没有涉及西周等级秩序故排除B项;西周对边疆的管理,是通过诸侯国实现的间接管理,故排除C项;军事斗争的胜利与材料所述现象没有必然联系故排除D项。2. 史学大师王国维在评论商周某一制度时指出,“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于天,争乃不生。”这一观点反映了A. 宗法制调解了宗族内部矛盾B. 分封制度有利于扩大疆域C. 礼乐制度加强了中央的集权D. 王位世袭促进了政局稳定【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于天,争乃不生”判定该制度为宗法制,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天”是指决定嫡庶身份的天命。反映了宗法制中的嫡长子继
3、承制调解内部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的目的,A正确,B排除;西周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C排除;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A。3. 春秋战国时兼并日趋剧烈。楚、晋、秦国已在边地重镇设“县”,尽管其长官最初多为世袭,但往往由国君直辖,与卿大夫的采邑不相同了。战国的“郡”最初是诸侯国的一种军区,所以其长官称“守”,即镇守者。上述材料说明A. 郡县制源于诸侯国加强对地方军政控制B.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热衷建立郡县制C. 郡县长官由国君直接任命承担军事任务D. 大多诸侯国加强了中央集权【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两则材料可知当时县与郡的出现都是服务于诸侯国的军事控制,A正确;材料中无法得知是否“普遍”存在,
4、B错误;材料无法得知“郡”是否是在战国时期开始出现,事实上春秋已出现“郡”这种组织,但刚出现时尚未承担军事作用,排除C;因为国家没有统一,故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加强中央集权,中央集权制度尚未建立,故D错误。4. 中国史纲要中说:秦王政创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树立了绝对皇权,巩固了统一。秦王政的这些活动,把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推进到一个新阶段。”下列历史事件或现象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 徙民实边,修长城B. 建灵渠,出兵南越C. 统一文字,焚诗书D. 除谥法,废“封建”【答案】D【解析】ABCD都是秦朝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的措施,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最能体现加强中央集权,故D正确。5
5、. 汉代郡国并行,郡设守(太守),国设相,为郡国的最高行政长官。郡尉、国中尉协助郡守、国相分管军事。郡承、国内史,辅佐郡守、国相管理行政及刑狱事务。汉武帝时,还增设十三部州刺史监察郡国官吏。这反映了汉代A. 具有严密的地方行政管理系统B. 中央集权受到地方势力威胁C. 黄老思想导致国家管理的混乱D. 地方藩镇割据威胁中央集权【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可知,汉代在地方推行郡国并行制,进行职能的分配,同时设十三部州刺史监察郡国官吏,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加强对地方的管理与控制,形成严密的管理体系,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中央集权受到威胁,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国家混乱,排除C;当时没有藩镇割据,排
6、除D。6. 下面是曹魏时期统治阶级社会成分统计表。这表明当时A. 门阀士族势力受到抑制B. 汉代选官制遭到破坏C. 豪强地主阶层垄断政权D. 社会阶层流动性不强【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数据可以看出,从曹操当政到齐王以来,大族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平民所占比重相对下降,这主要和当时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的推行有关,使社会阶层流动不强,D正确;九品中正制下门阀势力得到发展,A排除;B与材料无关,排除;当时仍然有平民出任国家官职,垄断的说法过于绝对,C排除。故选D。7. 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
7、省、门下省地位上升。材料表明A. 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B. 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C. 皇帝权力得到强化D. 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结合所学可知,这些变化削弱了相权,从而使皇权进一步加强,故C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三省六部制依然存在,故A项表述错误;材料并没有关于行政效率的论述,无法得出此结论,故B项错误;材料只能表明中书省和门下省的地位上升,并不能说明它们的决策权的扩大,故D项错误。故选C。8. 唐代,政府设置东西南北四个铜照,以受养民劝农之事、谏论
8、时政之书、陈冤诉届之状、举报告密之信。这客观上A. 引入了社会监督B. 防止了官员腐败C. 强化了君主权力D. 削弱了行政监督【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中“养民劝农“谏论时政”“陈冤诉屈”“举报告密“表明,政府重视民意的表达和传递,客观上引入了民间参与和社会监督,A项正确;“防止”表述绝对,排除B;题干列举的举措未涉及中枢体制变化,与强化君主权力无关,排除C;社会监督并不能削弱行政监督,两者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排除D。9. 下列古代的官职,按职能分组不同的是A. 太尉、通判B. 丞相、参知政事C. 御史大夫、刺史D. 郡守、巡抚【答案】A【解析】太尉负责军事,通判负责监察,二者职责不同,故
9、A正确,符合题意;B均属于丞相;C都属于负责监察;D属于地方官员。排除。10. 秦汉以来,地方行政区划大抵依山川地形的自然界限或历史传统等因素来确定,形成区域性管理中“山河形便”的惯例。自元代始,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不顾区域经济联系确定行省区划。元朝这样做的目的是A. 犬牙交错,便于中央集权B. 打破传统,创新政治制度C. 管辖边疆,提高行政效率D. 州县合并,减少财政开支【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代的行政区划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以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从而使地方官失去扼险
10、而守、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朝廷就比较容易控制了,A项符合题意;B项并未说明制度创新的目的所在;C项有一定的道理,但不是最佳选项;D项材料并未体现。故选A项。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行省制度11. 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A. 皇权渐趋衰落B. 君主集权加强C. 内阁取代六部D. 首辅权力失控【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于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状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A项与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的发展史实不相符合,所以排除A项。内阁取代六部与史实不符合,这二者不存在政治隶属关系,六
11、部直接受皇帝统领。D项与史实不符合,材料中的所说的首辅权利来源于皇帝,皇帝信任首辅大臣专权只能说明是皇权的集权不断加强。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内阁制12. 美国学者白彬菊认为,清代军机处的设立使军机大臣能够协助皇帝对庞大帝国的海量信息进行筛选和处理,得以将有限的资源投放到最根本和主要的地方。由此可知,该观点认为军机处的设立A. 增强了政府政务执行力B. 体现了权力运作规范化C. 提高了中枢决策的效率D. 促进了内廷机构外延化【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清军机处的特点。【详解】根据材料军机处“使军机大臣能够协助皇帝对庞大帝国的海量信息进行筛选和处理,得以将有限的资源
12、投放到最根本和主要的地方”得出军机处提高了办事效率。选C。材料主旨不是政府的执行力和规范化,故排除A和B。D选项与材料无关,故排除。【点睛】清朝军机处的职权:军机大臣由皇帝钦定,每日接受召见,跪受笔录,按皇帝的旨意拟写诏令,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一人裁决。影响:能快速处理各种文书,提高了行政效率。全国的军政大权集中到皇帝手中(君权合并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到了顶峰。13. 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A.
13、 君主专制被颠覆B. 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C. 君权至上的后果D. 君主权力受到制约【答案】C【解析】【详解】题干中的现象都是在皇帝没有能力掌握朝政的情况下,选择可以信赖的人来暂时掌管权力,这实际上是君主专制的变态形式,故C项正确;君主专制被颠覆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中央集权体制主要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题干现象与中央集权体制无关,故B项错误;皇权至高无上,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14. 古代雅典,在公民大会审议城邦管理事务时,“站起来发言的可能是工匠、铁匠、鞋匠、商人、店主、穷人、贵族或普通人”;在雅典的外邦人“要像奴隶那样闭紧嘴巴”。这说明在古代雅典演说自由是A. 雅典人与生俱来权利B
14、. 界定公民身份的重要标志C. 区分公民与外邦人的依据D. 政治家左右政局的主要手段【答案】B【解析】【详解】据所学可知,雅典公民是本城邦的成年男子,广大的奴隶、妇女、儿童、外邦人被排除在外;材料在雅典的外邦人“要像奴隶那样闭紧嘴巴”,而在公民大会“站起来发言的可能是工匠、铁匠、鞋匠、商人、店主、穷人、贵族或普通人”,因为这些人是公民,故古代雅典演说自由是公民演说自由,B正确;据公民的范围可知,不是每个雅典人都可以演说,而在雅典的外邦人“要像奴隶那样闭紧嘴巴”,故A错误;区分公民与外邦人的依据是看他是否是本城邦的成年男子,C错误;D与材料无关。【点睛】雅典公民是本城邦的成年男子,广大的奴隶、妇
15、女、儿童、外邦人被排除在外。15. 雅典拥有悠久的竞技传统。公元前6世纪后,以摔跤、游泳、赛船、马拉松等为代表的有组织的竞技逐渐融入普通公民的日常生活中,并与战争胜利、城邦荣誉紧密相连。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雅典A. 竞技种类的增多B. 城邦范围的扩大C. 商品经济活跃D. 民主政治的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推行改革,推动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公民的参政意识、公共意识、城邦意识等增强, 参与竞技的热情也随之提高,因而竞技逐渐融入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中,D正确;竞技种类是否增加,根据材料无法得知,排除A项;城邦范围的扩大、商品经济的活跃与竞技在民间普及不存在必然联系,
16、排除B、C两项。16. 在古雅典,如果一位公民的名字被大多数人写在陶片上,他将被放逐。这种情况开始于A. 梭伦执政时期B. 克利斯提尼执政时期C. 伯利克里执政时期D. 苏格拉底执政时期【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公民的名字被大多数人写在陶片上,他将被放逐”反映的是陶片放逐法。结合所学,梭伦改革没有陶片放逐法的内容,排除A;克利斯提尼执政时期,实行陶片放逐法作为民主监督的机制,故选B;伯利克里执政时期是在克里斯提尼改革之后,不符合“开始”的限定,排除;苏格拉底是教育家和思想家,不是政治家,排除D。17. 在雅典,将军一职通过竞选产生,可连选连任,不必到公民大会述职,没有薪金。这样,一般贫苦
17、公民很难当选为将军,即使被选上了,由于无薪金,也不可能充任。据材料可知A. 只有工商业者才能担任将军一职B. 雅典的民主政治具有狭隘性C. 雅典国家政权被氏族贵族所掌控D. 首席将军比公民大会地位高【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由于无薪金,也不可能充任”可知由于财产的限制,使得贫苦公民很难当选,说明雅典的民主政治具有一定的狭隘性,故选B;拥有一定财力的贵族也可以担任将军,排除A;贫苦农民由于财产限制很难当选将军不代表雅典国家政权被氏族贵族掌控,排除C;D项内容无法体现,排除。18. 从适用范围来看,罗马法经历了从公民法到万民法的发展历程。下列有关公民法或万民法的表述,你认为符合史实的是A.
18、公民法主要是罗马帝国时期的法律B. 公民法主要维护罗马贵族的利益,万民法主要维护平民的利益C. 万民法是适用于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D. 公民法不适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而万民法适用此原则【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公民法主要是调整罗马公民之间关系的法律,适用于所有罗马公民;万民法是指罗马帝国范围内的国际法,适用于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的法律,主要内容是调整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故C正确;公民法主要是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法律,排除A;公民法一定程度上维护公民的利益,万民法主要维护自由民的利
19、益,排除B;公民法和万民法都强调法的意义和精神,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排除D;所以选C。点睛:此题属于概念类型选择题,这种题型是在题干中提出一个基本概念(如题中公民法和万民法),选项多是对公民法和万民法的阐释或解释,它注意对历史概念的有机渗透和运用,备选项的设计立足于历史基本知识的内在规律或本质的挖掘与提高。19. 罗马民法大全记载,裁判官说:“如果船员、客店店员未将旅客交给他们看管的物品完整无损地返还给旅客,那么,我将赋予这些旅客以诉权对抗船员、客店店员。”这反映了罗马法A. 重视物权保护B. 强调诉讼程序C. 倡导公正公开D. 关注人身安全【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如果船员、客店店员未
20、将旅客交给他们看管的物品完整无损地返还给旅客,那么,我将赋予这些旅客以诉权对抗船员、客店店员。”可知,船员、客店店员有责任保护旅客交给他们看管的物品并完整无损地返还给旅客,故A正确;据上分析可知,材料没有涉及诉讼程序、公正公开、人身安全等问题,B、C、D错误。20. 罗马的民法体系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发展,确立了个人财产所有权和签订合同的自由权,对买主和卖主、债权人和债务人、契约、债务等作出了“无比明确的规定”。据此可知,该体系A. 消除了贵族与平民间的斗争B. 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C. 确立了近代社会的契约精神D. 化解了帝国境内的民族矛盾【答案】B【解析】【详解】罗马法中确立了个人财产所有
21、权和签订合同的自由权,对买主和卖主、债权人和债务人、契约、债务等作出了“无比明确的规定”,这都有利于保护私有财产,同时减少经济活动中的纠纷,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B正确;题干涉及的是经济立法相关内容,与平民和贵族的斗争无关,排除A;题干涉及的是经济相关内容,而且近代契约精神不可能在古罗马确立,排除C;D表述绝对,排除。21. 1689年权利法案基本上是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比如议会必须定期召开,征税权属于议会等。从表面看似乎没什么新意,但事实上却是政体制度上的一次革命。材料中的“革命”是指A. 君主制在英国结束B. 英王丧失行政大权C. 责任内阁制的确立D.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答案
22、】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权力,肯定了议会主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因此D正确,A排除;当时国王仍然有行政权,B排除;责任内阁制的确立是在1721年英国财政大臣沃波尔首相组阁后,C排除。故选D。22. 在政治体制中,“没有新的原则在17世纪的成功实施,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够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文中的“新的原则”当指A. 议会至上B. 和平渐进C. 自由平等D. 天赋人权【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没有新的原则在17世纪的成功实施,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够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强调的是光荣革命对英国现代化的推动作用,权利法
23、案的颁布,确立了议会主权,国王的权力受到限制,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为英国的现代化开辟了道路,A选项符合题意;英国革命并非是和平渐进的,期间有过流血牺牲,B选项排除;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的说法与材料无关,CD选项排除。23. 著名史学家钱乘旦指出:“经过18世纪的变化,英国国王是不会犯错误的实际的政治问题交给政客们去处理让政客们去犯错误,并且承担错误的后果。”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B. 工业资产阶级主导政府C. 议会开始限制王权D. 国王凭手中权力转嫁责任【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18世纪”、“实际的政治问题交给政客们去处理让政客们去犯错误,并且承担错误
24、的后果”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随着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国王的权力转移到内阁,英国国王开始了统而不治,因此出现了“英国国王是不会犯错误”的现象,故选A;工业资产阶级开始主导政府是在19世纪以后,排除B;随着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英国议会就已经开始限制国王权力,排除C;英国国王不会犯错误是因为国王丧失了实际权力,而不是转嫁责任,排除D。24. 1688-1832年,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兴起后,为了获取议会中更多席位,加强在议会中的作用,不断要求议会改革。但在一些选区,地方权贵通过人为操作确定议员,议会席位可以买卖,贿选行为屡见不鲜。这说明英国A. 国王仍拥有最高行政权B. 每个
25、公民都有广泛普选权C. 君主专制有了新的士壤D. 民主政治进程曲折尚需完善【答案】D【解析】【详解】通过题干中“地方权贵通过人为操作确定议员,议会席位可以买卖,贿选行为及见不鲜”,可知英国的民主制度建设并不完善,需要进一步完善,D项符合题意;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通过限制国王权力,确立了议会的权力,即国家最高权力中心在议会,而不在国王那里,排除A项;普选权是说对任何一个成年人而言,无论他的性别、年龄、种族、信仰等情况,都有参政议政的权利,依据所学,直到1969年,英国才规定凡是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论男女,都可以参加选举,题干时间与之不符,排除B项;君主专制属于封建性质的政体,而君主立宪制属于
26、资产阶级性质的政体,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它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一种组织形式,不属于专制独裁范時,且权利法案限制了王权,排除C项。25. 钱乘旦先生认为“民主是工业革命的结果,而不是工业革命的原因,没有工业革命,就没有现代民主化的进程”。以下事实可以支持此观点的是A. 1832年议会改革B. 颁布权利法案C. 形成责任制内阁D. 发动光荣革命【答案】A【解析】【详解】钱乘旦先生这段话说的是工业革命与现代民主化进程的关系。工业革命对民主政治的作用,而光荣革命是在工业革命之前,排除D;权利法案的颁布也是在工业革命之前,排除B;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是18世纪前期也是工业革命之前,排除C;在工业革命推动下,
27、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迫切要求在政治中分享更多的权利,所以会出现1832年议会改革,故选A。26. 杰斐逊(1743年1826年)等美国政治家们提出,在美国可以实行“双重分权”机制,既实现国家权力系统之间的横向分权,又实现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纵向分权。这一思想在美国制度设计中体现为A. 三权分立与联邦制B. 总统制与两院制C. 共和制与总统制D. 三权分立与民主制【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实现国家权力系统之间的横向分权”可知,1787年宪法规定行政权属于总统,立法权属于国会,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体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的原则,材料“实现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纵向分权”可知,1787年宪法规定中央
28、政府具有大的权力,地方各州保留一定的权力,体现了联邦制,A项正确;美国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总统制并不能反映分权,并且材料内容没有体现两院制,B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美国制度设计中的三权分立原则与联邦制,不能体现共和制与总统制,C项错误;民主制主要指人民当家做主,民主是由民众定期普选产生,材料内容没有体现民主制,D项错误。27. 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这规定违背了启蒙思想家提倡的A. 主权在民原则B. 天赋人权原则C. 民主共和原则D. 三权分立原则【答案】B【解析】【详解】
29、材料中的“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表明,黑人和印第安人没有获得同白人男子相等的权利,违背了启蒙思想家提倡的天赋人权原则,故答案为B项;主权在民原则反映的是统治者的权力来源问题,排除A项;民主共和是政体组织形式,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C项;三权分立原则是关于联邦政府结构的设计,排除D项。28. 2020年3月2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要以联邦政府的名义强制隔离纽约州等三个疫情严重地区。纽约州州长科莫认为这是非法的,相当于“联邦政府向这些州宣战”,最终特朗普没有宣布这三州为“隔离地带。此材料反映了美国A. 联邦体制正遭受严重破坏B. 总统已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C
30、. 三权分立体制具有制约性D. 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之间分权制衡【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信息是,美国总统特朗普以联邦政府的名义强制隔离纽约州等三个疫情严重地区,但遭到纽约州州长的拒绝而失败。这一材料反映了美国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之间分权制衡,故D正确;材料不能说明联邦体制正遭受严重破坏,故A错误;美国总统是实权总统,故B说法错误;材料信息说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制约,不是中央政府内部的三权分立体制,故C错误。29. 近年美国枪支泛滥,枪支暴力犯罪不断增加。枪支利益集团每年为总统和国会选举提供大量政治捐款,使控枪法案几乎被完全封杀,联邦最高法院也再次确认了公民的持枪权。枪支泛滥得不到有效治理的症结在于美
31、国A. 社会动荡矛盾尖锐B. 潜规陋习遗毒后世C. 民主制度存在缺陷D. 官僚集团贪污腐化【答案】C【解析】【详解】美国宪法保障公民持枪的权利,从本质上来讲,是由于美国民主制度自身的缺陷所导致的,C正确;社会动荡,矛盾尖锐,并不是美国枪支泛滥的主要原因,A排除;美国公民拥有持枪权,并不是潜规陋习得延续,B排除;官僚集团的贪污腐化和材料中的公民持枪权没有关系,D排除。故选C。30. 如图是某高中一年级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时设计的示意图,最适合作为其标题的是A. 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B. 典型的民主政治制度C. 权力的制约与平衡D. 多样性的政治文明【答案】D【解析】【详解】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
32、制是中国古代秦朝建立的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公民大会、陪审法庭是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美国联邦政府、国会、总统、联邦法院是美国建立的联邦制总统制的民主共和制,这些政治体制的建立,表现了多样性的政治文明,故选择D;中央集权制度仅涉及中国古代秦朝,排除A;民主政治制度不涉及中国古代秦朝,排除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美国最典型,排除C。二、材料分析题(25分)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在古代中国,西周的封君封臣制经过春秋战国几个世纪的磨合、演变,形成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长达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这一制度极其严密、坚固,其内在的传承性也极其顽强。那么究竟是什么使中国的皇权专制政体如此无懈可
33、击、无缝可钻、坚如铁桶?国家原则和家庭伦理同构的高度垄断的国家学说和意识形态、具有共同信仰和基本由知识分子组成的庞大的官僚统治队伍、对经济生活无孔不入的行政控制恐怕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是中国封建专制社会超稳定结构的三大支柱。中国古代皇权从来没有在法律和制度层面上被分割过,无论君权是君主一人独享还是实际上被别人分享甚至被完全架空,但整个社会的所有政治权力的最终归属在法律和名义上都定于一尊,专属君主。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和玄学兴起,但是这些宗教始终没有形成一种独立的政治组织和政治力量和中国的皇权对抗,相反,它们很快被融入主流意识形态当中。材料二 在西欧封建社会,王权实际上处于和贵族、教会、自
34、治的城市等各种相对独立的政治力量和政治权力并存的局面,它们既配合,又斗争,即使在以“神授王权”为标志的君主专制最典型、君主权力最集中的时期,君主从贵族、教会、城市收回的行政权、司法权也是不彻底的。英国是西欧封建君主制度发展较早较完备的国家,1066年诺曼底公爵威廉率兵征服英国后,随后王权强化,但英国封建君主始终受到封建大贵族的制约,最典型的是对国王征税权的限制。“王权强化的同时,封建贵族接二连三地伸张他们的权利。国王要求贵族提供特别(即额外的)捐助,必须征得贵族的同意。”相对于王权来说,宗教组织或教会往往又拥有独立的政治经济利益,王权为寻求自身的巩固和垄断,往往还要屈从于宗教组织和教会,以取得
35、他们的支持。均摘编自凤凰文化中西君主专制制度的区别(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特征,并分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指出西欧封建君主制不同于古代中国之处,并简要分析其影响。【答案】(1)特征:产生较早,存在时间长;体系严密坚固;具有传承性;君主大权独揽,皇权独尊。原因:先秦政治文化制度的整合;家国同构的原则。庞大的官僚统治队伍及对意识形态和经济生活的控制;儒家思想占据主导地位服务皇权;小农经济需要强大君权的保护。(2)不同:君权未能实现高度集中,存在制衡君主的外部力量;产生时间较晚,存在时间较短;教权控制意识形态,教权高于王权。影响:加剧了中世纪欧洲的纷争与落后;客观
36、上加速了欧洲社会的转型;为近代欧洲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产生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借鉴。【解析】(1)第一问,据材料“长达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这一制度极其严密、坚固,其内在的传承性也极其顽强。”、“但整个社会的所有政治权力的最终归属在法律和名义上都定于一尊,专属君主”加以归纳概括即可。第二问,据材料“西周的封君封臣制经过春秋战国几个世纪的磨合、演变”、“国家原则和家庭伦理同构的高度垄断的国家学说和意识形态、具有共同信仰和基本由知识分子组成的庞大的官僚统治队伍、对经济生活无孔不入的行政控制恐怕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它们很快被融入主流意识形态当中”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回答即可。(2)第一问,据材料“王权实际上处于和贵族、教会、自治的城市等各种相对独立的政治力量和政治权力并存的局面”、“066年诺曼底公爵威廉率兵征服英国后,随后王权强化,”、“王权为寻求自身的巩固和垄断,往往还要屈从于宗教组织和教会,以取得他们的支持。”加以归纳概括即可。第二问,从促进欧洲的社会转型和近代民主政治的确立等方面加以回答。- 15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