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优化提升(三)1阶段特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民主、法制、政治建设不断发展,呈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民主建设不断加强,实现了从“建立地方政权”到“民主制度化、法制化”再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跨越。法制体系不断健全,实现了从“从零起步”到“有法可依”再到“依法治国”的跨越。对应训练1阅读下表,20世纪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文献。对其相同点认识正确的是()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颁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颁布共同纲领1954年第
2、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A.说明阶级基础和社会环境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前提B阶级斗争决定了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成果能否实现C都是民主与专制长期斗争的结果D都借鉴地吸收了欧美民主的精华解析:选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时,中国仍属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内容无法得到落实;共同纲领颁布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成立,实现了民族独立。故A项正确。2唯物史观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的“一边倒”政策(1)原因分析:二战后美苏冷战,两大阵营对峙格局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的建立与苏联的支持密不可分,苏联为实现其全球战略,必然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外交政策上与
3、其保持一致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贫穷落后,政权还未十分巩固,需要苏联的继续扶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长期支持国民党政权,再加上双方意识形态的冲突,彼此对立和敌视的状态难以一时改变。因此,当时的中国只能“选边站”,除了“一边倒”,中国没有其他选择余地。(2)政策理解:“一边倒”指总方向上倒向苏联和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与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对抗,主要同社会主义国家建交。但这并不是绝对的,除社会主义国家外,中华人民共和国也和一些非社会主义的新兴民族独立国家或欧洲传统中立国建交,这与苏联支持国际民族独立运动的方针并不矛盾。同时,西方资本主义阵营中的某些国家,如英国等也因为国家利益,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
4、,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还没有超越苏联的底线,与其正式建交。对应训练219501956年,中国出口总额由5.5亿美元上升到16.5亿美元,进口总额由5.8亿美元上升到15.6亿美元。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实现民族独立B改善了同西方国家的关系C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解析:选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是同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的,故C项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实现民族独立,与进出口总额变化无关,故A项错误;1950年到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没有改善同西方国家的关系,故B项错误;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是实现生产资料
5、所有制的深刻变革,与进出口总额的变化无关,故D项错误。3历史解释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民主政治建设的历程(1)实现了国家治国方略由“政策治国”到“依法治国”的转变。三大民主政治更加完善。基本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利于落实依法治国和建设法治国家。形成了多途径的公民政治参与方式,村民委员会实行直接选举、民主选举。政府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针对高度集中的传统体制,简政放权,扩大地方权力,改革干部人事制度。(2)结合国情进行创新。在城乡社区实行基层民主自治制度。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确立了“一国两制”的基本国策。对应训练3(2020山东等级考T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一个村支书的工作笔记(苏
6、寺村是中国北方的一个山区村落。以下内容节选自该村原村党支部书记的工作笔记。)8112.12号1天召开两委扩大会议会议开始由祁凤元汇报了县委召开农业责任制代表会议和真理问题补课会的精神。赵桂枝传达了公社党委当前工作安排82年3月23日1天讨论记录:(4)当前几项工作时间如何安排?2.抓致富:两委队长如何本人富,在(再)代(带)那(哪)一户的规划搞出来。3.责任制与端正党风83年3月3日1天召开两委扩大会议会议首先由公社武书记讲关于“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文明礼貌月”活动的意见和公社安排。大队如何制定措施。致富户和文明户怎么确定和召开座谈会。84年4月12日半天召开两委扩大会议会议由老冯同志传达了“
7、乡党委、乡政府就建村(村民委员会)实施方案”讨论记录:(1)建村领导小组怎么成立?组长:张明德;副组长:冯青山;成员:姜合、崔玉海、张玉林。摘自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当代史研究中心一个村支书的工作笔记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20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农村改革有哪些史料价值。解析:考生在作答时,首先要提取并整理笔记中的有效信息,再根据材料中的时间、空间信息,将问题定位在特定的历史时空坐标上;然后在此基础上,了解工作笔记当中反映的历史事件与历史现象的相互关系,依据正确的历史观和认知方法,对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等进行梳理并进行客观叙述;最后结合所学史学方法的知识对材料的史料价值进行针对性说明。答案:角度信
8、息提取史料价值材料来源材料选自一个农村党支部书记的工作笔记村党支部书记是农村基层干部,作为改革的亲历者,其工作笔记是研究20世纪80年代农村改革的一手史料续表角度信息提取史料价值材料内容农业责任制、抓致富、先富带后富、评选致富户等,反映了农村改革中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鼓励脱贫致富、重视经济发展的情况可用于研究20世纪80年代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笔记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的农村改革情况。苏寺村的社会变迁是中国农村改革的一个缩影公社、大队、乡党委、乡政府、建村等,反映了撤社建乡、村民自治的情况可用于研究20世纪80年代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和基层民主建设真理问题补课、端正党
9、风、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评选文明户等,反映了农村改革中加强党的领导、解放思想、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的情况可用于研究20世纪80年代农村改革中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史料的分类及甄别(1)注意储备史料研究的基本知识。一是明确历史资料的分类;二是确定研究类型,一般为分辨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等,然后运用史料分类的方法进行分析、理解、鉴别、判断。(2)学会史料真伪的甄别:任何一个历史结论都必须有史料的支撑,而运用史料论证历史问题的前提是史料必须真实可靠。运用史料应坚持的方法或原则一般有:重视史料来源的真实性,选取第一手(原始)史料;坚持正确的史学观点;选取客观、公正、正确的史料;对史料
10、 要合理利用,做到史论结合;搜集更多的史料,对多种史料进行甄选、辨别。 (3)注意展开史料问题探究性学习。一是围绕问题收集史料;二是针对问题解读史料;三是根据史料论证问题;四是依托史料重现历史;等等。强调学生解读辨析史料与历史现象的实证与判断能力,然后作出正确的结论。4家国情怀习近平为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指明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两个构建”重要论断的提出,彰显了5 000多年中华文明的优良传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平外交的核心价值。2018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推动构
11、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入了宪法,标志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被确立为全党、全国人民的集体意志和奋斗目标。对应训练4(2021江苏苏北四市一模)新时期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事务,至2019年,中国在承担了超过15%维和经费摊款的同时,向联合国维和行动任务区派出了2 500余名军、警维和人员,为饱受冲突和战乱之祸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恢复、建设和平做出了重要贡献。这表明中国()A发展睦邻友好关系B主导世界维和行动C致力落后国家复兴D积极承担大国义务解析:选D。新时期外交强调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体现了大国义务,故选D项。维和行动不仅仅限于“邻国”,排除A项;材料表明中国积极参与维和行动,不是“主导”行动,排除B项;材料主要涉及的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恢复、建设和平”,没有涉及经济援助发展问题,排除C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