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西省靖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周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60385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5.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靖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周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江西省靖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周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江西省靖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周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江西省靖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周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江西省靖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周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江西省靖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周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江西省靖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周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江西省靖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周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江西省靖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周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江西省靖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周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江西省靖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周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江西省靖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周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江西省靖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周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江西省靖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周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江西省靖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周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江西省靖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周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江西省靖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周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周考语文试卷时间:150分 总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21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古代司法的疑罪从无、从轻李竟恒传统中国司法制度的主流,尤其重视审慎,以避免冤案的出现。先秦时期司法精神的主流,主张司法的审慎与宽和,论语子路中孔子主张“赦小过”,上博楚简仲弓作“赦过与辜”,周礼秋官司寇司刺也主张赦免幼弱、老耄与蠢愚这三种人。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疑罪从无或疑罪从轻。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引夏书“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即从夏代的司法精神中,便强调与其造成冤案,宁可达不到执法效果,即宁纵毋枉。周人的尚书吕刑中,尤其强调司法的审慎:

2、“五刑之疑有赦,五罚之疑有赦,其审克之”,司法中的疑罪,采取赦免从无原则。汉代孔安国的注解认为,刑狱有疑点的,应该改为较轻的处罚,小惩罚有疑点的,应该完全赦免。按照孔安国的解释,这一周代的司法精神同时兼有疑罪从轻和疑罪从无两种。秦朝的司法思想以有罪推定为基本底色,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两件事。一次是有人在东郡的陨石上刻诅咒秦始皇的文字,秦始皇便“尽取石旁居人诛之”,陨石旁边所有的居民都被进行了有罪推定,所以杀无赦。类似的例子,秦始皇在梁山宫怀疑身边的人将信息泄露给了丞相李斯,于是便将“时在旁者”全部杀掉。云梦秦简封诊式记载,秦法对于犯罪嫌疑人,“无解词,笞讯某”,即一边刑讯逼供,一

3、边要嫌疑人自证清白。这种有罪推定的司法,很容易产生冤假错案,如张家山出土竹简奏谳书中,就记载了一个秦代冤案,即“城旦讲乞鞫案”:一个叫“讲”的人,被怀疑偷牛,在严刑鞭打下最终屈打成招,惨遭冤狱,全家遭殃。正是秦朝的这种严酷司法,最终导致“赭衣半道,群盗满山”,路上遇到一半的人都被判定犯罪,漫山遍野都是逃跑的亡命者。汉儒继承了先秦主流的司法思想,反对秦朝法律文化。礼记王制:“疑狱,汜与众共之,众疑,赦之”,即有疑点的案子要拿出来众人讨论,如果大家都认为存疑,便作赦免处理。汉代儒书孔子家语刑政也有:“疑狱,则泛与众共之,疑者赦之”,主张疑罪从无。汉儒贾谊在新书大政上主张:“疑罪从去,仁也;疑功从予

4、,信也”,即疑罪从无是仁政的司法要求。汉儒刘向在新序杂事第四中曾经记载一个寓言,据说魏国有疑罪,一半的司法人员主张应该做有罪推定,魏王便请教大商人陶朱公。经陶朱公启发,魏王意识到应该“狱疑则从去”,于是“梁国大悦”,确定了疑罪从无的司法原则,因而获得民众的拥护。这些汉儒疑罪从轻、从无的司法思想,对汉代的司法实践具有积极的影响。汉书于定国传记载,汉宣帝时廷尉于定国,学习儒家春秋,接受了儒的价值观,所以“其决疑平法,务在哀鳏寡,罪疑从轻”。这位司法官员虽然没有实践疑罪从无,但却践行疑罪从轻,比起秦法的有罪推定传统来说,是一种明显的改善。相比于秦朝的有罪推定,儒学的疑罪从轻、疑罪从无思想都是更合理的

5、。当然,从轻和从无二者之间又有高下之分。明代人梅鹫在尚书考异中就指出,“罪疑惟轻,贤人以下。忠厚之事,圣人似不止此”,意思是罪疑从轻原则,只是一般儒者就能主张的水平,而疑罪从无,才是真正圣人的司法思想。1下列有关“先秦司法精神”的论述,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论语中的“赦小过”、上博楚简仲弓中的“赦过与辜”以及周礼中对“幼弱、老耄与蠢愚”的赦免主张,充分证明了传统司法制度重视审慎的特点。B从左传所引的夏书:“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的内容可以断定,夏代的宁纵毋枉的司法体系是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疑罪从无或疑罪从轻”精神的萌芽形态。C周人的尚书吕刑中有“五刑之疑有赦,五罚之疑有赦,其审克之”的说法,

6、这表明当时非常重视司法的审慎,对司法中的疑罪采取从轻从无的审理原则。D尚书吕刑提到了“五刑”“五罚”,审案体系较为完备,因此汉代的孔安国在为其作注时,明确指出周代的司法精神同时兼有疑罪从轻和疑罪从无两种特点。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按照时间顺序,条理清晰地介绍了我国汉代以前疑罪从无、从轻的司法思想不断完善的过程。B文章主要采用引用论证的方式,以大量的儒家典籍和史书材料来佐证观点,论述语言平实而周密。C文章在论述汉代司法思想特点的时候,强调了汉儒的主张对司法实践的影响,深化了文章的观点。D文章结尾对疑罪从轻和疑罪从无的高下进行判定,可以彰显我国古代儒家思想所蕴含的

7、仁爱气质。3下列选项中,不能对画线句观点起支撑作用的一项是(3分)A如果避免以有罪推定为司法思想底色的做法,就会减少冤假错案的产生,增强政权的稳定性和持久性。B如果对有疑点的案子加强讨论,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个人好恶对断案过程的影响,使结果趋于公正。C如果能坚持遵循“疑罪从无”的断案原则,就可以更好地践行儒家仁政思想,更可能获得民众的拥护。D如果能够辨清“从轻”与“从无”的高下之分,就能丰富司法思想的内涵,为实现圣人之政打好基础。(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每个星系都是太空中的一个岛屿,它们与其邻居隔光年之距遥遥相望。我可以想象,在无数星球上

8、的生物对宇宙的模糊认识是如何产生的:他们在开始的时候都以为,除了他们自己小小的行星以及他们周围的那些区区可数的恒星以外,再也没有其他的星星了。我们是在与世隔绝的情况下成长起来的,我们对宇宙的正确认识是逐渐形成的。有些恒星可能被数百万个没有生物的由岩石构成的小星球所包围,这些小星球是在它们演化的某个初级阶段冻结而成的行星系。大概许多恒星群有跟我们类似的行星系:在外围具有由大气环所包围的行星和冰冻卫星,而在接近中心处则有温热的、天蓝色的、覆盖着云的小星球。在一些行星上可能已经有高级动物,他们也许正在从事某种巨大的工程建设来改造他们的行星世界,他们是我们宇宙中的兄弟姐妹。他们跟我们的差别很大吗?他们

9、的形状、生物、化学、神经、生态、历史、政治、科学、技术、艺术、音乐、宗教、哲学等方面的情况如何?也许有一天我们会知道的。我们现在来到我们星系的行星上。这些星球相当之大,它们都是太阳的俘获物。由于重力作用,它们被迫做近似圆周的运动。它们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冥王星覆盖着甲烷冰,它唯一的伙伴是它的巨大卫星卡戎。巨大的气体星球海王星、天王星、土星太阳系的宝石和木星都分別有一个冰冻卫星作伴相随(这些行星近年均被发现有更多的卫星甚至卫星群相伴随。编者注)。在气体行星及其冰冻卫星的内侧就是充满岩石的温暖的内太阳系。例如,在那里有红色行星火星。在火星上有高耸的火山、巨大的裂谷、席卷火星的大沙暴,并且,完全可能

10、还有一些初级形态的生物。所有太阳系的行星都绕着太阳运转。太阳是离我们最近的一个恒星,它是一个令人恐怖的氢气和氦气的热核反应炉,它的强光照耀着整个太阳系。 (摘编自卡尔萨根宇宙的边疆)材料二:茫茫宇宙中,究竟哪些恒星周围可能存在类地行星和外星生命?美国天文学家日前列出一份包含1822颗恒星的目录,将利用“凌日系外行星勘测卫星”(按英文縮写简称“苔丝”)对它们进行详细观测。“苔丝”是美国航天局于2018年4月发射的一个系外行星探测器,其主要任务是寻找太阳系外宜居的类地行星。它的探测采用“凌日法”,原理为行星从恒星前方经过时,可观察到恒星微弱“变暗”。按计划,它将观察宇宙中40万颗恒星。美国康奈尔大

11、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天体物理学杂志通讯上发表报告说,他们根据初步观测结果,列出了一份含有1822颗恒星的目录。这些恒星是明亮的冷矮星,温度大约在2700开尔文到5000开尔文之间,其中最近的恒星距离地球只有6光年。它们周围可能有与地球相似的行星存在于温度等条件合适的宜居带中。“苔丝”能够观测目录中227颗恒星周围的整个宜居带,就是说有效观测范围不仅限于与地球相似的行星可能处在的轨道位置,还包括更远的类似火星在太阳系中所处的位置。(摘編自天文学家列出可能孕育外星生命的恒星目录,包含1822颗恒星,新华社2019年3月28日)材料三:探测火星不是件容易的事,可是人类探测火星的热情却从未熄灭。2

1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透露,2020年我国将发射探测器,实现对火星的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中国火星探测任务工程总设计师张荣桥曾表示,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一步实现“绕、落、巡”探测,这在国际上前所未有,难度极大。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郑永春认为,研究火星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的启示。他表示,火星和地球是太阳系里的“兄弟姐妹”,研究两者的异同,互为参考,是极具价值的基础研究。火星上是否存在或曾经存在过生命,这也是让科学家牵肠挂肚的谜题。研究表明,远古时代火星上曾有湿暖气候和流动水;2018年,科学家在火星南极冰盖下发现了液态水存在的证据。这增强了人们寻找火星生命

13、的信心,也让人们看到了在火星上生活的希望。此外,对火星本底磁场长期演变的探测,对研究地球磁场的长期演化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对火星地形、地貌特征与分区,表面物质组成与分布等开展研究,则有助于了解火星的起源与演化。(摘编自2020年探测火星,我们准备好了吗,科技日报2019年3月28日)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茫茫宇宙中 ,每个星系与其邻居隔光年之距遥遥相望,在恒星以及它们周围的那些行星上都存在生物。B太阳系的每个行星都是太阳的俘获物,由于重力作用,它们被迫做圆周的运动,它们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C“苔丝”的主要任务是采用“凌日法”来寻找太阳系外宜居的类地行星,它已观测到宇

14、宙中有40万颗恒星。D2020年,我国将发射探测器,对火星进行首次探测,一步实现“绕、落、巡”任务,这在国际上,尚属首次。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有些恒星可能被众多没有生物的由岩石构成的小星球包围,许多恒星群可能在外围有由大气环所包围的行星和冰冻卫星,在接近中心处有类地行星。B美国天文学家利用“苔丝”观测了许多颗恒星,发现这些恒星距离地球最近的仅仅有6光年,它们周围可能有与地球相似的行星存在于宜居带中。C冥王星覆盖着甲烷冰,气体星球海王星、天王星、土星和木星分别有卫星甚至卫星群相伴随,在气体行星及其冰冻卫星的内侧是温暖的内太阳系。D科学家在火星南极冰盖下发现了

15、液态水存在,这足以证明,远古时代火星曾有湿暖气候、流动水、初级生物,让人们看到了在火星上生活的希望。6人类对于火星乃至宇宙的探索,有什么重要意义?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简要分析。(5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课内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2)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

16、,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3)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4)函封,燕王拜送于庭,(5)使使以(6)闻大王。唯大王命之。”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 和:唱和,同声相应。B. 持千金之资币物 币:礼品

17、。C.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诚:确实。D. 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 比:比较。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A. 疑其有改悔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B. 皆白衣冠以送之 以其无礼于晋C.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D. 仆所以留者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子”是中国古代封建君王的嫡长子或预备继位的儿子。商周时期,天子及诸侯的嫡长子,称“太子”或 “世子”。B. 古代人的称谓有多种分类,比如“谦称”“敬称”“贱称”等等,“令尊”是敬称对方的父亲,“仆”是古时男子贱称别人。C. 古时音乐分为宫

18、、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羽声则指声调激愤的音乐。D. “九宾”是古代外交上最为隆重的礼节,有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员司仪施礼,并延引上殿,例如文中的“乃朝服,设九宾”。10把文中画横线的词语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2)白衣冠 (3)举国 (4)函封 (5)使使 (6)闻大王(二)课外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吴起者,卫人也,事鲁君。齐人攻鲁,将而攻齐,大破之。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魏文侯以为将,击秦

19、,拔五城。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昔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武侯曰:“善。”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魏置相,相田文。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文曰:“主少国疑,大臣未附,

20、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诸侯患楚之强。故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击起之徒因射刺吴起,并中悼王。悼王既葬,太子立,乃使令尹尽诛射吴起而并中王尸者。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余家。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11. 下列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

21、/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B. 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C. 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D. 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1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殷纣为商代末代国君,在位期间统治失控,好酒淫乐,暴殓酷刑,是有名的暴君。B. 武王是周文王之子,继承其父遗志,联合众多部族与商激战,灭商,建立周王朝。C. 三晋,春秋末

22、韩、赵、燕三家分晋,战国时期韩、赵、燕三国,史上又称“三晋”。D. 令尹,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设置的最高官位,辅佐楚国国君,执掌全国的军政大权。1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吴起怜恤士卒,带兵屡建奇功。他本是卫国人,先是率鲁军抗齐得胜,后又率魏军攻陷秦国五城;这些战功都和他善于为将、与士卒同甘共苦密不可分。B. 吴起劝告魏侯,修德重于据险。魏武侯沿西河而下时,指出江河之固是魏国之宝;吴起表示,治国依据山河险固不如推行德政,修德才能免于国家灭亡。C. 吴起声名渐起,遭到公叔嫉妒。他虽然对田文担任魏相表示不悦,但不久就平复了心情。而公叔继田文后为相,他深表不满,担心

23、被害,于是逃往楚国。D. 吴起为楚建功,反而受到祸害。他到楚国后虽然屡建奇功,而原本的楚国贵戚却想加害与他,施暴者乱箭射击吴起;太子继位之后,这才诛杀作乱之人。1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2)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三)现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6分)15.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我遥望 曾卓当我年轻的时候/在生活的海洋中偶尔抬头/遥望六十岁/像遥望/一个远在异国的港口经历了狂风暴雨/惊涛骇浪/而今我到达了有时回头/遥望我年轻的时候像遥望/迷失在烟雾中的故乡A.“狂风

24、暴雨,惊涛骇浪”,是指诗人经历的人生坎坷,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岁月的感慨。B.诗的前半部分写年轻时对年老的“遥望”,说明诗人那时没有意识到青春的宝贵。C.“而今我到达了”,指诗人到达了年轻时曾“遥望”的年龄,表达了轻松愉快的情绪。D.诗的后半部分写年老时对年轻的“遥望”,表现了诗人对青春的怀念。16.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断章 卞之琳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A.这首诗表现了一种被别人或社会当作装饰品的深沉的人生悲哀。B.这首诗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了一刹那的意境,寄寓了深刻的哲理。C.这首诗表现了人物、事物间息息相关、相互依存、

25、相互作用的关系。D.这首诗以两幅优美的画面隐喻、暗示着人生中许多“相对”的关系。(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9分)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范仲淹渔家傲“ , ”两句,写戍边将士满怀思乡的愁苦,但未获胜利仍然不得还乡。(2)烛之武见秦伯时,以退为进,承认郑亡,迎合对方的骄傲心理的语句是: , 。(3)烛之武阐明了晋对秦的利害关系,希望秦伯能慎重考虑的句子是: , 。(4)沁园春长沙表现词人年轻时意气奔放,强劲有力的句子: , 。(5)再别康桥我与康桥离别时“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无形为有形、化无声为有声”的比喻句: 。三、语言文字运用(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6、1820题。2019年4月,巴黎圣母院起火的消息掀起了一阵波澜。一场大火来势汹汹,有800多年历史的巴黎圣母院遭严重损毁。2018年9月,一场持续整晩的大火使巴西国家博物馆几乎毀于一旦。这些 的教训提醒我们,人类历史中的文化古迹有可能会消逝。文化保护是一场同时间的赛跑,因为随着时间推移,那些 的文物都不可避免地日渐老化。保护,意味着老与新的巧妙结合。( ),使文化记忆得以传承,这是历史的使命,每一代人 。文化保护工作要凝聚社会共识,让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形成合力。有些损毁或许无法避免,但有没有对保护工作 ,结果会大不一样。如果巴黎圣母院在翻新工程伊始,就对各种可能出现的火情有所警惕、建立预案

27、,或许我们今天目睹的结果又会是另一番场面。虽然文化保护并不追求绝对性,但可以最大限度地限制文物损毁和文物衰老,为文化延续活力注入源源不竭。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沉痛 留传 责无旁贷 全力以赴B.沉痛 流传 义不容辞 全神贯注C.沉重 流传 责无旁贷 全神贯注D.沉重 留传 义不容辞 全力以赴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我们应最大可能地重新激活文物,在过去与未来的往复行进中B.在过去与未来的往复行进中,我们应最大可能地重新激活文物C.在未来与过去的往复行进中,文物应最大可能地被我们重新激活D.文物应最大可能地被我们重新激活,在未

28、来与过去的往复行进中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虽然文化保护并不追求绝对性,但可以最大限度地延缓文物损毁和文物衰老,为文化延续注入源源不竭的活力。B.文化保护虽然并不追求绝对性,但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文物损毁和文物衰老,使文化延续的活力源源不竭。C.文化保护虽然并不追求绝对性,但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文物损毁和延缓文物衰老,为文化延续注入源源不竭的活力。D.虽然文化保护并不追求绝对性,但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文物损毁和延缓文物衰老,为文化延续的活力注入源源不竭。21、下面的词语,从词性上看,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管理 治理 昨天 推测 汉语 应该 清楚 宽阔 减少 懒

29、惰A. / B. /C. / D. /22、下列短语归类有错的一项是:( )A. 并列:听说读写 思想感情 光荣而艰巨 轻松愉快B. 偏正:新的语法 大操场上 跟我们学 非常激动C. 动宾:复习短语 洗热水 擦干净 送我一首小诗D. 补充:热起来 做下去 疼得发紫 读两遍 摆整齐23、判断下列加横线的词的词性:( )1) 我在北京。 2) 游击队员们战斗在华北平原。3) 海燕在高傲地飞翔。 4) 我们在党的关怀下成长。A. 动词 副词 介词 介词 B. 动词 副词 副词 介词C. 介词 动词 副词 介词 D. 动词 介词 副词 介词24、下列句子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只要有水,单新疆自治区

30、就有一亿亩荒地可以开垦。(条件复句)B、我深深的明白:假如不是读过几百部真正的小说,我决不可能写出那八百个字。(假设复句)C、徐悲鸿以愤激的感情,用两年的时间,创作了巨幅油画奚我后。(单句)D、片面的强调读书,而不关心政治,或片面的强调政治,而不努力读书,都是错误的。(单句)四、作文(60分)25.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1. XXX,为你点“赞”。全国万众一心共抗疫情中涌现出大批平凡而伟大的人物,他们或是一线医务人员,或是勇往直前的教育工作者,或是不辞辛苦的政府基层人员,或是日夜坚守岗位的人民警察,或是出钱出力的你、我、他,等等。为这些平凡而伟大的人点“赞”,体现中华民族最

31、伟大的光辉。 2. XXX,我想对你说。讲出自己在这场战“疫” 中的心情、想法、感受,可以对自已说、对他(她)说、对我们说、对社会说,表达内心感悟,抒发真情实感。 3.致最美中国人。讲出在这场战“疫”中自己或者身边人的故事,一个个小小的故事串联起最强的防护,助力战役取得最终的胜利。要求:从以上三个题目里任选一个题目作文,以传统书信传递正能量的形式,以“感谢、感恩、感动”为主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用笔墨古韵,深刻地再现全国人民温暖、温馨、温柔和温情的灵魂互动。文体鲜明,800字以上,紧扣活动主题。第一次周考语文参考答案1.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A项,“充分证明”错误

32、,说法过于绝对;“传统司法制度”错误,应为“先秦时期司法精神的主流”。B项,“断定”错误,一本书中的内容不能断定整个夏代的司法精神;“司法体系”错误,应为“司法精神”。D项,“审案体系较为完备”无中生有,“因此”所表达的因果关系不成立,“明确指出”错误,“周代的司法精神同时兼有疑罪从轻和疑罪从无两种特点”是作者根据孔安国的注释得出的看法。2. A【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项,“不断完善”分析错误,周代“同时兼有疑罪从轻和疑罪从无”两种,秦代“以有罪推定为基本底色”,汉代是“疑罪从无、从轻”。这中间有反复,不是“不断完善”。3. D【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

33、力。D项,“如果能够辨清”假设不成立,且不能对画线句观点起支撑作用。4D【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和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项,“在恒星以及它们周围的那些行星上都存在生物”表述错误。原文为“我可以想象,在无数星球上的生物对宇宙的模糊认识是如何产生的”,是否存在生物只是想象,还不确定。B项,“它们被迫做圆周运动”表述错误,原文为“做近似圆周运动”。C项,“它已观测到宇宙中有40万颗恒星”表述错误,把未然变成已然,原文为“按计划,它将观察宇宙中40万颗恒星”。5D【解析】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D项,“这足以证明,远古时代火星曾有湿暖气候、流动水、初级生物”于文无据。6研究火星和地球的异同,可以

34、互为参考,有利于保护地球;逐渐形成对宇宙的正确认识,获取太空资源,利于人类未来发展;寻找可能存在的类地行星,有可能拓宽人类生存空间;寻找外星生命,满足人类对宇宙的好奇心。【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和概括原文要点的能力。由材料一“他们是我们宇宙中的兄弟姐妹。也许有一天我们会知道的”可知,人类对外星生命充满了好奇心,寻找他们,是好奇心的需要。根据材料三“研究火星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的启示。他表示,火星和地球是太阳系里的“兄弟姐妹”,研究两者的异同,互为参考,是极具价值的基础研究”,研究火星和地球的异同,可以互为参考,有利于保护地球。由 “它们周围可能有与地球相似的行星存在于温度等条件合适的宜居带中”“这增

35、强了人们寻找火星生命的信心,也让人们看到了在火星上生活的希望”可知,人类对于火星及宇宙的探索,可以获取太空资源,寻找可能存在的类地行星,有可能拓宽人类生存空间,利于人类未来发展。7. 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D项,比:并列。8. 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A项,代词,他/连词,是,还是。B项,连词,来/介词,因为。C项,介词,替;D项,表原因/用来。9. 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B项,“仆”是古时男子谦称自己。10、略11、【11题详解】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相关语句,在语意把握的基础上,

36、充分利用标志,如作主语、宾语的名词、代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句间连词以及并列、排比结构等。并且能通过选项的比对,排除错项,选定正确项。划线句子的大意是:鲁国就有人诋毁吴起说:“鲁国虽然是个小国,却有着战胜国的名声,那么诸侯各国就要谋算鲁国了。况且鲁国和卫国是兄弟国家,鲁君要是重用吴起,就等于抛弃了卫国。”鲁君怀疑吴起,疏远了吴起。句中,“而有战胜之名”中的“名”(名声)与“之”(的)是不可分割的。排除D项。“而君用起则是弃卫”中“而则是”这是一个固定结构,在“则是”前面要停顿,与“弃卫”不能断开。排除C项。“疑之”的主语是“鲁君”不是“君”。排除A项。分析可知,B项断句正确。故选B。12

37、、【12题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文化常识的积累有助于解读文言文,文化常识一般包括官职、宗教礼仪、服饰、年龄称谓、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学习过程中注意准确积累。C项解说错误,三晋指春秋末韩、赵、魏三家分晋。故选C。13、【13题详解】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C项,“公叔继田文后为相,他深表不满”分析错误。文中并未提到吴起对公叔继任相位的不满。故选C。14、【14题详解】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

38、,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明确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本题还需要注意以下关键词与特殊句式的翻译:(1)“所以”,的原因。第一处“乃”,就是。第二处“乃”,才。“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是判断句式。(2)“及”,等到。“作乱”,发生骚乱。“走”,逃跑。“之”,到。【点睛】参考译文:吴起是卫国人,善于用兵,奉事鲁国国君。齐国的军队攻打鲁国,鲁君任命他做了将军,率领军队攻打齐国,把齐军打得大败。鲁国就有人诋毁吴起说:“鲁国虽然是个小国,却有着战胜国的名声,那么诸侯各国就要谋算鲁国了。况且鲁国和卫国是兄弟国家,鲁君要是

39、重用吴起,就等于抛弃了卫国。”鲁君怀疑吴起,疏远了吴起。这时,吴起听说魏国文侯贤明,想去奉事他。魏文侯就任用他为主将,攻打秦国,夺取了五座城池。吴起做主将,跟最下等的士兵穿一样的衣服,吃一样的伙食,和士兵们同甘共苦。有个士兵生了恶性毒疮,吴起替他吸吮浓液。这个士兵的母亲听说后,就放声大哭。说:“往年吴将军替他父亲吸吮毒疮,他父亲在战场上勇往直前,就死在敌人手里。如今吴将军又给他儿子吸吮毒疮,我不知道他又会在什么时候死在什么地方。”魏文侯因为吴起善于用兵打仗,廉洁不贪,待人公平,能取得所有将士的欢心,就任命他担任西河地区的长官,来抗拒秦国和韩国。魏文侯死后,吴起奉事他的儿子魏武侯。武侯泛舟黄河顺

40、流而下,船到半途,回过头来对吴起说:“山川是如此的险要、壮美哟,这是魏国的瑰宝啊!”吴起回答说:“殷纣的领土,左边有孟门山,右边有太行山,常山在它的北边,黄河流经它的南面,因为他不施仁德,武王把他杀了。由此看来,政权稳固在于给百姓施以恩德,不在于地理形势的险要。”武侯回答说:“讲的好。”吴起做西河守,取得了很高的声望。魏国设置了相位,任命田文做国相。吴起很不高兴,对田文说:“请让我与您比一比功劳,可以吗?”田文说:“国君还年轻,国人疑虑不安,大臣不亲附,百姓不信任,正当处在这个时候,是把政事托付给您呢,还是应当托付给我?”吴起沉默了许久,然后说:“应该托付给您啊。”田文说:“这就是我的职位比您

41、高的原因啊。”吴起这才明白在这方面不如田文。田文死后,公叔出任国相,娶了魏君的女儿,却畏忌吴起。吴起怕招来灾祸,于是离开魏国,随即就到楚国去了。楚悼王一向就听说吴起贤能,刚到楚国就任命他为国相。于是向南平定了百越;向北吞并了陈国和蔡国,打退韩、赵、魏三国的进攻;向西又讨伐了秦国。诸侯各国对楚国的强大感到忧虑。以往被吴起停止供给的疏远王族都想谋害吴起。等悼公一死,王室大臣发动骚乱,攻打吴起,吴起逃到楚王停尸的地方,附伏在悼王的尸体上。攻打吴起的那帮人趁机用箭射吴起,同时也射中了悼王的尸体。等把悼王安葬停当后,太子即位。就让令尹把射杀吴起同时射中悼王尸体的人,全部处死。由于射杀吴起而被灭族的有七十

42、多家。15. C不是轻松愉快,是回首往事时的迷茫感伤 16. A(诗中没有悲哀,因为你当装饰品时也有人给你当装饰品,世间一切都是相对的) 17、(1)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2)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3)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4)。书生意气,挥斥方遒(5)悄悄是别离的笙箫【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1)“勒”;(2)“蔓”“枝”;(3)“性”“曾”。18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沉痛:深深的悲痛;深刻而令人痛心的。沉重:分量大,程度深;(心情)忧郁,不愉快。修饰“教训”,选用“沉痛”。留传:遗留下来传给后代。流传:传下来或传播开。修

43、饰“文物”,选用“留传”。责无旁贷: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义不容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结合上文可知,“使文化记忆得以传承”是每一代人不容推卸的责任,选用“责无旁贷”。全力以赴:把全部力量投入进去。全神贯注:全副精神高度集中。结合“有没有对保护工作”“结果会大不一样”分析,应该是讲对保护工作有没有尽力的意思,选用“全力以赴”。19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在过去与未来的往复行进中”与上文“意味着老与新的巧妙结合”衔接并照应,排除A、D两项。下文“使文化记忆得以传承”的主语应是“我们”,排除C项。20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项,语序不当,“文化保护”应移到“虽然”前面;搭配不当,“延缓”与“损毁”不搭配。B项,搭配不当,“减少”与“衰老”不搭配。D项,语序不当,“文化保护”应移到“虽然”前面;结构混乱,“为文化延续注入活力”与“活力源源不竭”句式杂糅。21、B22、C23、D24、B(单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