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60062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0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 下列漫画反映的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是A. 小国寡民,集体执政B. 人民主权,多数原则C. 直接民主,抽签选举D. 公推直选,轮番而治【答案】B【解析】【详解】左图中“抓阄确立城邦管理者”说明公民可以直接参与城邦事务,体现了人民主权;右图“超过一半的人同意放逐他,他得离开雅典”,反映的是陶片放逐法,体现了多数原则,故B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到小国寡民、抽签选举、公推直选,故排除ACD。2. 雅典城邦通过抽签产生的公民陪审团规模很大,代表不同的公民阶层,负责解释法律、认定事实、审理案件等。而在罗马,通常由专业法官和法学家进行司

2、法解释。由此可见,在雅典城邦的司法实践中A. 职业法官拥有审判权B. 负责司法解释的主体与罗马相同C. 公民直接行使司法权D. 公民陪审团维护所有人的法律权益【答案】C【解析】【详解】雅典的陪审团成员是直接通过抽签产生的,代表了各阶层,而罗马则是由职业法官和法学家进行司法解释,这说明雅典是直接行使司法权,故C项正确;A项指罗马,排除;从材料来看,二者主体不一,雅典是公民,而罗马是职业法官,排除B项;“所有人”表述错误,排除D项。3. 古希腊哲学家普罗塔哥拉提出“人是万物尺度”的观点,这一思想认为人的感觉是判断一切事物的标准否定了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强调知识的作用和人自身的理性判断为政治改革

3、找到了一个辩护的理由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和与智者学派同时代的苏格拉底思想最大的不同点是前者主张“人的感觉是判断一切事物的标准”,而后者提出“知识即美德”,强调人的理性和道德,错误。均符合普罗塔哥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点的阐述,选择D正确。4. 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有一篇评价某历史人物的论文,关键词有“哲学家”“中庸之道”“三段论”等,该人物最有可能是( )A. 亚里士多德B. 苏格拉底C. 柏拉图D. 普罗泰哥拉【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依据所学可知,亚里士多德主张“中庸之道”,认

4、为任何事物都有三种状态,即过渡、不及和中间。故A项符合题意。所以应选A。考点: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与发展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亚里士多德5. 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格曾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下列说法可以体现“第三次征服”的是A. 在罗马征服扩张的过程中罗马法所起的作用最大B. 民法大全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成文法C. 罗马法使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使平民的利益得到保护D. 罗马法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深远影响【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

5、为持久的征服”,结合所学罗马法的影响可知,罗马法维系了罗马帝国的长治久安和繁荣进步,成为近现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先驱,其蕴含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民族的永恒价值。故选D。其他三项说法均错误。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罗马法的影响6.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家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显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A. 促进了西欧社会制度的转型B. 推动了文艺复兴向西欧的扩展C. 诱发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兴起D. 揭开了世

6、界整体化进程的序幕【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说明印刷术、火药、指南针促进了西欧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A符合题意;BCD是A的具体表现,故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7. 15世纪中叶,西尔维乌斯在论自由教育一文中,强调培养身心俱健的人,要求通过体育、军事训练与合理饮食来强健身体,通过文学、哲学和文艺的学习来丰富精神世界,使人拥有信仰、美德、知识和智慧。这一主张A. 丰富了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B. 重申了启蒙运动的思想内容C. 强调信仰对教育的决定作用D. 奠定了宗教改革的理论基础【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

7、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是发生在14世纪到16世纪的一场反映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欧洲思想文化运动,其核心是人文主义。因此根据材料关键信息“15世纪中叶”、“通过文学、哲学和文艺的学习来丰富精神世界,使人拥有信仰、美德、知识和智慧”可以判断出是西尔维乌斯这一主张丰富了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A正确;启蒙运动发生时间是17、18世纪,B排除;材料强调的是人文主义思想对教育的影响,未涉及信仰对教育的作用,C排除;宗教改革的理论基础是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和与上帝直接对话的主张,D排除。故选A。8. 16世纪的思想家蒙田从教育要培养“完全的绅士”理念出发,强调要注重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完整的人”,即不仅体魄强健、

8、知识渊博,而且具有良好的判断力和爱国、坚韧、勇敢、关心公益等优秀品质。蒙田的教育主张A. 体现了文艺复兴思想对人的认识B. 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涨C. 反映了启蒙运动生而平等的理念D. 摆脱了宗教观念的长期束缚【答案】A【解析】【详解】蒙田的教育主张是注重培养“完整的人”,特别是具有良好的判断力和优秀品质,体现了对人的重视,结合“16世纪”可知梦田的教育主张体现了文艺复兴思想对人的认识,故选A;蒙田的教育主张是人文主义的体现,没有体现政治要求,不能推动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涨,排除B;启蒙运动开始于17世纪,与题意时间不符,排除C;蒙田的教育主张是从培养“完全的绅士”理念出发,不能体现摆脱宗教观念

9、的束缚,排除D。故选A。9. 德意志宗教改革运动的领袖马丁路德指出人要想灵魂得救必须依靠自己的虔诚信仰。其主张否定了A. 宗教神学的价值B. 世俗君主的作用C. 罗马教皇的权威D. 宗教仪式的意义【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因行称义,否定了罗马教皇的权威,C项正确。欧洲宗教改革并未否定神学的精神价值和圣经的地位,A项错误。欧洲宗教改革打击了教会的权力,加强了世俗君主的权力,B项错误。罗马天主教会强调宗教仪式的意义,而马丁路德则主张建立廉价教会,D项错误。【点睛】熟悉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内容即可知道答案。10. 15491560年,约4776名

10、法国逃难者进入加尔文派控制下日内瓦,其中1536人是工匠。他们将技术和资金由奢侈品行业投入普通的钟表业,日内瓦逐步发展成为世界钟表业的摇篮。这反映出,当时A. 人文主义传播缓和了社会矛盾B. 经济发展不平衡促进技术转移C. 工匠精神决定了城市生活面貌D. 宗教改革助推日内瓦经济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加尔文教派主张发财致富,支持商业,受到加尔文在瑞士宗教改革的影响,法国的逃难者涌向日内瓦,其中这些人将技术和资金投入到日内瓦的钟表业,促进了瑞士钟表业的繁荣,这说明当时的宗教改革促进了日内瓦的经济发展,D正确;宗教改革虽然促进了人文主义传播,但是材料未涉及对社会矛盾的缓和,A排除;材料未涉及

11、经济发展和技术转移之间的关系,B排除;C说法过于绝对,城市的生活面貌主要和经济发展程度密切相关,排除。故选D。11. “就人类文明史而言,它成就了英国工业革命,在法国诱发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迄今为止,还没有第二个重要的科学和学术理论,取得过如此之大的成就。”“它”指的是A. 哥白尼的“日心说”B. 牛顿的力学理论体系C. 达尔文的进化论D. 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现象【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它成就了英国工业革命,在法国诱发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并结合所学可知,它指的是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该理论体系为工业革命的发生奠定了理论基础,故选B;日心说动摇了宗教神学宇宙观,但对工业革命的发生并无直接的

12、指导意义,排除A;进化论对上帝创世说给予致命一击,但对工业革命的发生并无直接的指导意义,排除C;D项成就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而非第一次工业革命,排除。12. 一位思想家说到:“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权、执行公共决议权和裁判私人犯罪或争讼权,则一切便都完了。”这位思想家是A. 伏尔泰B. 卢梭C. 康德D. 孟德斯鸠【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同一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权、执行公共决议权和裁判私人犯罪或争讼权,则一切便都完了”可知,作者反对权力高度集中,而是主张三权分立,这是孟德斯鸠的观

13、点,故D正确;伏尔泰主张天赋人权,卢梭提出社会契约和人民主权说,康德提倡理性,ABC不符合题意,排除。13. 在世界历史上,首次出现“南北美洲和东欧(包括西伯利亚)生产原料,非洲提供人力,亚洲提供各种奢侈品,西欧则指挥这些全球性活动”。这种现象出现的背景是A. 新航路开辟加强了各大洲联系B. 近代自然科学在欧洲产生C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D. 工业革命在世界的扩展【答案】A【解析】【分析】试题分析: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开始了殖民扩张和掠夺,欧洲人开始对美洲、亚洲和非洲进行政治的控制和渗透,经济上进行剥削和掠夺,使殖民地区的文化和生活方式逐渐发生变化,同时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日

14、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本题选A项。B项错误,近代自然科学是在新航路开辟之后;C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基本形成;D项错误,工业革命是在18世纪开始出现的。考点:新航路的开辟点评:此题是逆向考查了新航路的开辟的影响。题干是影响,考查的是什么样的时间造成了这样的影响。考查学生从历史材料中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要求学生分析材料重现历史,题目难度中等,设计的灵巧。对于世界来说,世界开始连接为一个整体,是世界全球一体化的开端,各大洲分散的局面被打破。【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14. 15701780年,欧洲国家商船的运载能力发生巨大变化,阅读下表(单位:吨)判断甲、乙两国分别是年份

15、国家157016701780甲232000568000450000乙510002600001000000A. 英国、西班牙B. 荷兰、葡萄牙C. 英国、荷兰D. 荷兰、英国【答案】D【解析】【详解】分析材料,甲国的优势1780年后衰弱,而乙国发展十分迅猛。根据所学知识,16世纪末西班牙衰落后,17世纪荷兰成为海上霸主,17世纪中期开始,英法两国迅速崛起开始挑战荷兰,18世纪中期英国掌握海上霸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故D正确;甲国的优势1780年后衰弱,而18世纪中期英国掌握海上霸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A、C甲国不可能是英国,排除;葡萄牙15、16世纪是殖民强国,17世纪后已经衰落

16、,B中乙国指葡萄牙也不正确,排除B。15. 观察如图,以下对黑奴贸易的理解,错误的是A. 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B. 为美洲开发提供大量劳动力C. 为欧洲经济发展提供廉价商品D. 给非洲社会经济带来巨大破坏【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图片中路线3及注解文字“原材料:棉花、糖、烟草”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黑奴贸易为欧洲经济发展提供廉价的原材料,有利于欧洲对外输出商品,故选C;黑奴贸易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为美洲开发提供大量劳动力、给非洲社会经济带来巨大破坏,均说法正确,故排除ABD。16. 整个18世纪成为“理性的时代”和“批判的时代”。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相比,启蒙思想家的思考更侧重于

17、A. 由神和自然转向人类B. 与上帝直接对话C. 追求人身自由和思想自由D. 批判神学统治【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启蒙运动期间,启蒙思想家们抨击封建教会和君主专制,提倡理性,主张科学、民主和自由,由此可见,启蒙思想家的思考更侧重于追求人身自由和思想自由,故C符合题意;早在古希腊时期,思想家的思考就由神和自然转向人类,故排除A;宗教改革主张每个人都可以与上帝直接对话,故排除B;文艺复兴侧重于批判神学,肯定人的价值,故排除D。17. 某一思想家在从技艺进步的角度论证今人优于古人时说道,唯有自由政治才是艺术和科学诞生的唯一适宜摇篮。此人生活在( )A. 15世纪的意大利B. 16世纪

18、的德国C. 17世纪的中国D. 18世纪的英国【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BC都不对,所涉及的国家在当时都是封建国家,没有建立民主政治;D符合题意,18世纪的英国经历了资产阶级革命后,君主立宪制政体得到发展。考点:近代代议制点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的君主立宪政体大大削弱了国王的权力,议会及政府逐步掌握了国家的权力,它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使得英国走上政治民主化的道路,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建立新的制度,有着巨大影响。18. 资产阶级革命前后,英国议会发生的变化是A. 革命前议会掌握行政权,革命后议会掌握立法权B. 革命前国王可以解散议会,革命后议会限制王权C. 革命

19、前议会的权力来自国王,革命后国王的权力来源于议会D. 革命前议会是国王的咨询机构,革命后议会取得征税的权力【答案】C【解析】【详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议会是国王的议会,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国王是议会的国王,意在强调革命前议会受国王的控制,革命后议会限制国王的权力,C选项符合题意。革命前议会掌握行政权,革命后议会掌握立法权说法错误,议会属于立法机构,A选项排除。革命后国王受到议会和法律限制,B选项错误。革命前议会是国王的咨询机构,革命后议会取得征税的权力不是主要变化,D选项排除。19. 影响和促进了近代资产阶级的分权学说和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理论形成的历史文件是A. 英国权利法案的通过B. 美国独

20、立宣言的发表C. 法国人权宣言的颁布D. 拿破仑民法典的制定【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权利法案一方面限制了国王的权力,一方面保障了议会主权,可以看出议会通过法律制约国王的权力,进行分权,从而达到权力的制约与平衡。A选项符合题意。独立宣言主要体现的是天赋人权、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思想,B选项排除。人权宣言揭示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未体现权力制约与平衡,C选项排除。民法典体现的是自由和平等原则、所有权原则、契约自治原则,未体现权力制约与平衡,D选项排除。20. 美国现今两党政治的格局初步形成于A. 独立战争期间B. 1787制宪会议期间C. 工业革命期间D. 垄断资本主义初期

21、【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知识的记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现今两党是民主党和共和党,1854年共和党成立,并上台执政,因此C项符合题意,ABD项与题意不符,排除。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美国的两党制21. 美国建国初期,制宪会议的参加者麦迪逊认为,新宪法授予联邦政府的权力很少,并有明确的规定;各州所保留的权力很多,却没有明确规定。在第一届国会上,麦迪逊提出宪法修正案:除了明确授予中央政府的权力以外,其余的权力由各州自行保留。这一主张A. 赋予各州主权B. 恢复邦联制度C. 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D. 旨在扩大联邦政府权力【答案】C【解析】【详解】新宪法未对诸州的权

22、力做出明确的界定,而联邦政府权力却较小,反映出当时没有形成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制衡。而在宪法修正案中提出“除了明确授予中央政府的权力以外,其余的权力由各州自行保留”这明确了中央与地方的权力界定,体现了中央与地方的分权制衡,故选择C项;各州保留的权力主要是决定和处理本州本州范围内公共事务的权力,没有“主权”,排除A项;麦迪逊反对邦联制度,主张实行联邦制,排除B项;扩大联邦政府的同权力同时,还要限制地方的权力,因此D项表述不全面,排除D项。22. 关于英国权利法案和美国1787年宪法共同点叙述正确的是是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法律总结为国家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以法律形式确立了近代资本主义政治体制都赋予了议会

23、至高无上的权力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英国权利法案和美国1787年宪法共同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者是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法律总结,故正确;英国权利法案和美国1787年宪法为本国的稳定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故正确;两者分别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和总统制共和制,都属于以法律形式确立了近代资本主义政治体制,故正确;议会至高无上的权力,只属于英国,美国是三权分立,故错误,故组合错误,故A项排除。组合正确,故B项正确。组合错误,故C项排除。组合错误,故D项排除。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权利法案;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美国联邦

24、政府的建立1787年宪法【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属于高考的热点之一,学生需全面掌握。1787宪法是美国1787年制定并于1789年批准生效的美利坚合众国联邦宪法。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它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制定后多年来附有27条修正案,迄今继续生效。1787年宪法强调加强国家权利,又在权利结构中突出“分权与制衡”的原则,以避免权力过于集中,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23. 2011年10月12日,美国参议院投票否决了总统奥巴马4 470亿美元就业方案,这意味着奥巴马政府推动就业方案整体获得通过的希望落空。这表明()A. 美国总统要对国会负责B. 美国

25、总统由国会中的多数党领袖担任C. 美国国会对总统有制约作用D. 美国国会拥有最高权力【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1787年宪法,美国的三权分立政治体制下,总统、国会、联邦法院三权分立,彼此制衡,故A、D项错误,C项正确。美国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所以排除B项。所以答案选C。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24. 美国独立宣言和法国人权宣言这两大文献产生的共同历史背景是()资本主义的发展 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 抗击外国殖民侵略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知识的识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历史上没有经历封建

26、统治,法国大革命前没有外国殖民侵略因素,所以排除,答案选B项。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独立宣言和法国人权宣言25. 19世纪末,德皇威廉一世去世,威廉二世继任,支持俾斯麦的政党联盟在帝国议会选举中失败,与威廉二世意见相左的俾斯麦辞职。这一系列事件表明德国A. 议会加强对政府的监督B. 皇帝个人权力强大C. 对外政策发生根本变化D. 分权制衡体制成熟【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德国的政体是二元君主立宪制,其中皇帝是国家的中心,帝国宰相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因此当帝国宰相俾斯麦与德皇威廉二世意见相左时,俾斯麦被迫辞职,此事件反映的是

27、皇帝个人权力的强大,B正确;德意志帝国议会受到政府控制,且材料未涉及议会对政府的监督,A排除;俾斯麦和威廉二世在对外政策虽然不一致,但是这仅是材料的表象,材料强调的是皇帝个人权力过大,C排除;德意志帝国的民主政治并不完善,因此分权制衡体制成熟的说法错误,D排除。故选B。26. 1500年亚欧大陆人口约为425亿,1700年为71亿,1800年突破9亿。以下关于近代以来世界人口迅速增加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新航路开辟造成的世界贸易的增长 世界范围内农作物品种的重新分布殖民活动影响下的全球性人口迁徙 工业革命带来工农业生产力的提高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新航路开辟造

28、成的世界贸易的增长与人口增长没有直接关系,错误;世界范围内农作物品种的重新分布推动了人口增长,正确;殖民活动影响下的全球性人口迁徙不符合材料主旨, 错误;工业革命带来工农业生产力的提高,正确,选择B符合题意。27. 亚当斯密认为:“政府的全部管理艺术就在于人和物自由,政府只保卫国家,建立公共工程和公共事业,在其他方面应无为而治。”对这段言论理解正确的是()A. 主张在经济上自由放任B. 为反封建奠定了理论基础C. 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影响D. 促进了资产阶级的政治革命【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这段材料正是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体现,工业革命后,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经济

29、学派兴起,主张自由经营、自由贸易、自由竞争,政府只充当守夜人的作用,在经济方面应该自由放任、无为而治,故选A项正确。这只是纯粹的经济理论,不是反封建和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基础,故排除B、D项。材料所言与中国传统文化和体制格格不入,故排除C项。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影响28. 19世纪欧洲男子的着装发生了很大变化,宫廷贵族那种装饰过于奢靡繁琐的服装被舍弃,便于工作和运动的舒适、简便的男装流行起来;出现以大众为销售对象的成衣,时装不再是上流社会的专利。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包括资产阶级革命打败了封建贵族机器生产降低了服装的生产成本工业革命导致了社会的

30、贫困化工业化造成服装的大批量生产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时间“19世纪”可以知道,处于工业革命时期,题干反映的是男装的变化,结合所学可以知道,工业革命的开展,使用机器生产,需要简便的工作服装,工业化使得服装的大批量生产,故两项正确。 宫廷贵族装饰向舒适、简便的男装转变也说明资产阶级革命打击了封建贵族,故正确。男装的变化不是社会的贫困化的表现,故错误,故C项正确。29.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使用的能源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这一伟大变化的自然科学基础是A. 牛顿的三大定律B. 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理论C. 量子论和相对论D. 道尔顿的科学原子论【答案】B【解析】【详解】

31、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理论为发电机发明奠定理论基础,促使第二次工业革命能源的变化,B正确;A是促进第一次工业革命理论;量子论和相对论是20世纪初理论,C错误;道尔顿的科学原子论是促进化学发展理论,错误。30.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进入到垄断阶段。垄断组织出现的原因是A. 新兴工业部门要求大规模集中生产B. 为了消除由竞争引发的经济危机C. 资本主义国家一定程度上推行计划经济D. 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本质发生了改变【答案】A【解析】【详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企业生产开始走向联合,导致垄断组织出现,故项正确;垄断组织出现并不是消除经济危机,错误;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市场经济体制,错误;资本主

32、义私有制并没有改变,错误。二、非选择题3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两位陛下(指西班牙国王和王后)决定派我,克里斯托夫哥伦布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国土、人民和君主,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他们皈依我国神圣宗教的经验,便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这条路,据我们所知,迄今尚无人走过摘编自哥伦布航海日志材料二 荷兰有优良的港口面对英国及大西洋,背后有德国为腹地。在西班牙、葡萄牙建立海外殖民帝国之后,荷兰的商船在里斯本和塞维利亚装载来自殖民地的产品,然后把它们贩运到全欧各地。在归途中,荷兰商船又把波罗的海的谷物和航船用具贩运到西、葡两国。最后荷兰垄断了全世界的航运业。1566

33、年尼德兰革命爆发后,西班牙军队残酷地劫掠南尼德兰的安特卫普。结果,安特卫普的工匠、商人及银行家都逃到阿姆斯特丹,他们随身带来的技术和资金,既有利于荷兰的工业,也有利于荷兰的海上扩张,因为海上扩张是需要大量资金的。荷兰商人所用的平底船造价便宜,载运量亦大。与封建专制主义的西、葡不同,荷兰向外发展不是由政府包办,而是通过独占贸易公司进行的。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哥伦布“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的原因,并说明哥伦布前往东方探险的目的。(2)依据材料二,解读荷兰兴起的主要原因。【答案】(1)原因:奥斯曼帝国阻断了传统的东西方贸易通道,必须开辟直达

34、东方的新航路;哥伦布坚信地球是圆的。目的:熟悉当地风俗人情,传播宗教;掠夺黄金、白银、香料等。(2)原因:拥有面向英国及大西洋的良港;商业贸易发达并垄断了全世界的航运业;安特卫普的工匠、商人及银行家带来了技术和资金;造船技术先进,载运量大;通过独占贸易公司向外扩张;荷兰脱离西班牙取得独立。【解析】【详解】(1)原因:需要区别“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的原因和“走向西的海路”的原因,前者由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崛起阻碍了东西方贸易的通道,后者因为哥伦布相信并接受了地圆学说。目的:依据材料“以熟悉它的国土、人民和君主,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他们皈依我国神圣宗教的经验”并联系所学知识从熟悉当地风

35、土人情、传播宗教、“黄金热”、希望得到东方的香料等方面进行思考。(2)原因:根据材料“荷兰有优良的港口面对英国及大西洋最后荷兰垄断了全世界的航运业。”可知,荷兰拥有面向英国及大西洋的良港,商业贸易发达并垄断了全世界的航运业;根据材料“安特卫普的工匠、商人及银行家都逃到阿姆斯特丹,他们随身带来的技术和资金”可知,安特卫普的工匠、商人及银行家带来了技术和资金;根据材料“荷兰商人所用的平底船造价便宜,载运量亦大”可知,造船技术先进,载运量大;根据材料“荷兰向外发展不是由政府包办,而是通过独占贸易公司进行的”可知,通过独占贸易公司向外扩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荷兰脱离西班牙取得独立。32. 西方国家向近

36、代社会的过渡,是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经历了一个比较长的阶段才最终完成的。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莎士比亚曾经说:“我猜中了这个故事的开始,但我却没能料到这个故事的结局。”明世宗朱厚熜从1542年到1567年驾崩,二十五年不上朝,明神宗朱翊钧从1589年到1620也号称三十年不出宫门、不理朝政;而与清朝雍正皇帝处于同一时期的英国国王乔治一世,也是自即位的1714年起,13年基本不处理任何朝政。但是同样的君主怠政现象,结局却大相径庭。明朝在1644年彻底崩溃,而英国却在约百年后的18世纪中期形成了现代政治制度中重要的责任内阁制度,这其中的缘故令人注目。(1)依据材料,从社会的角度,合理解读东西

37、方王朝这一政治现象。材料二 就制度而言,在近代发展中,有两种不同的复杂组织特别重要民族国家及系统化的资本主义生产从由这两种伟大的转变所导致的生活方式而言,近代是一项西方的工程吗?对此问题,直截了当的答案一定是“Yes”。吉登斯现代化的结果(2)依据材料,以英国为例,说明西方近代化的进程。材料三 伦敦大学成立于1828年。与传统的牛津和剑桥大学相比,有诸多创新之举。它是英国最早给与女性与男性同等教育权利的高等学府。招生不分教派,神学被排斥在课程之外。学费低廉,一年仅需2530英镑,只相当于牛津和剑桥的110,是一所以中产阶级为对象的大学。教学语言是英语而非拉丁语,课程设置以实用而非以古典为导向,

38、学科设置广泛且强调学以致用。(3)结合所学概括伦敦大学建校的时代背景,并根据材料分析伦敦大学不断创新的原因。【答案】(1)言之有理即可。(2)都铎王朝时期,英国民族国家形成,王权强大;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光荣革命),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君主立宪制确立;19世纪中后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3)时代背景:第一次工业革命兴起,城市化速度加快,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创新原因:英国民主政治制度的不断完善,促进了教育的普及;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自然科学不断发展,使神学被逐步排斥,要求教育侧重科学性,实用性;英国开拓世界市场,通过发扬英语传播本民族文化。【解析】【详解】(1)言之

39、有理即可。例如,从中国与英国的政治体制的不同进行说明,中国的皇帝是权力中心,而英国国王“统而不治”,议会是权力中心,所以同样的君主怠政却是有不同结局。(2)根据材料“民族国家及系统化的资本主义生产”可知,作者认为西方近代化是先形成民族国家,再完成经济近代化。结合近代英国都铎王朝时期民族国家形成、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民族国家发展和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工业革命时期成为世界工厂等相关史实进行说明即可。(3)时代背景:结合1828年英国的经济状况、城市发展、资产阶级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创新原因:根据材料“它是英国最早给与女性与男性同等教育权利的高等学府。招生不分教派,神学被排斥在课程之外”“教学语言是英语而

40、非拉丁语,课程设置以实用而非以古典为导向,学科设置广泛且强调学以致用”,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英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完善促进了教育的普及、工业革命要求教育侧重科学性和实用性、英国开拓世界市场时通过发扬英语来传播本民族文化等方面进行回答。33.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农奴制改革前,俄国出口商品主要包括粮食、亚麻、兽皮、皮货、木材等,粮食占出口额的35%以上;进口商品主要为工业品,即工厂所需的机器和设备、颜料、皮棉、煤。从1822年起,俄国对进口商品实行高关税,对外国商品的输入进行限制,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的出口结构中,农产品仍然占最大份额,粮食占出口额一半以上,主要出口英国,由于工业急需

41、金属、机器和设备,俄国降低了保护关税税率,使进口机器的支出由18611865年的730万卢布增加到18761880年的4680万卢布。到90年代,与改革前相比,俄国对外贸易额增加2倍以上。摘编自(苏)BT琼图洛夫等编苏联经济史(1)根据材料,概括俄国农奴制改革前后对外贸易的变化。(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对外贸易发生变化的原因。【答案】(1)以粮食为主的出口数量和以机器设备为主的进口数量明显增加;进口关税税率降低。(2)改革促进了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商品化发展,国际粮食需求扩大;资本主义发展需要设备、资金和市场,工业化进程加快。【解析】【详解】(1)变化:根据材料“农产品仍然占最大份额,粮食占出口额一半以上,主要出口英国”、“使进口机器的支出由18611865年的730万卢布增加到18761880年的4680万卢布”可归纳出以粮食为主的出口数量和以机器设备为主的进口数量明显增加;根据材料“由于工业急需金属、机器和设备,俄国降低了保护关税税率”可归纳出进口关税税率降低。(2)原因:结合上述分析可知,俄国农奴制改革后对外贸易的变化是以粮食为主的出口数量和以机器设备为主的进口数量明显增加,这说明的是俄国农奴制改革加快了俄国的工业化进程和国际粮食需求量扩大;根据材料“由于工业急需金属、机器和设备,俄国降低了保护关税税率”可归纳出资本主义发展需要设备、资金和市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