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天津市南开区南大奥宇培训学校2019-2020学年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57798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南开区南大奥宇培训学校2019-2020学年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天津市南开区南大奥宇培训学校2019-2020学年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天津市南开区南大奥宇培训学校2019-2020学年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天津市南开区南大奥宇培训学校2019-2020学年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天津市南开区南大奥宇培训学校2019-2020学年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天津市南开区南大奥宇培训学校2019-2020学年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天津市南开区南大奥宇培训学校2019-2020学年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天津市南开区南大奥宇培训学校2019-2020学年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天津市南开区南大奥宇培训学校2019-2020学年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天津市南开区南大奥宇培训学校2019-2020学年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天津市南开区南大奥宇培训学校2019-2020学年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天津市南开区南大奥宇培训学校2019-2020学年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温馨提示,本试卷分为卷和卷,卷45分,卷55分。 请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卷和卷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本场考试时间时间为60分钟,满分100分。祝同学们考试顺利。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0分)1. 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表明孔子的教学方法A. 启发诱导B. 循序渐进C. 因材施教D. 有教无类【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文字“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说明孔子主张教人时要根据不同的对象,分别施以不同的教学方法,

2、这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故C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启发诱导、循序渐进、有教无类,排除AB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联系孔子的教育思想分析解答。2. 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主要表明A. 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B. 平民将相大量涌现C. 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D. 儒学地位显著提高【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春秋是儒家经典之一,而公孙弘因为春秋封官晋爵,成为天下学习的榜样,联系所学知识,结合汉武帝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不难得出儒学地位的提高, D项正确。A、B两项与材料中公孙

3、弘因春秋而封官没有必然联系,故排除。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提倡儒学是政府行为,故排除C项。故选B项考点:汉代思想大一统点评:此题为知识型选择题,题干与备选项基本上是重复教材文字表述,但备选项都是教材中出现过的基础知识且都发生过重大事件,都有重大影响,所以迷惑性、干扰性很强的迷惑性、干扰性较大,如果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可能会被干扰所迷惑而选错。解答此类选择题的关键是扎扎实实地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如能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就很容易得出正确答案。3. 宋史中出现了一些人物的名字,如王克己、张先忍、陈从信、钱端礼、张忠恕等。从中可以推测他们深受当时哪种思潮的影响A. 佛学B. 理学C. 道学D. 法学

4、【答案】B【解析】【详解】“克己”“先忍”“从信”“忠恕”等符合宋朝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故B正确;佛学、道学、法学与“克己”“先忍”“从信”“忠恕”无关,排除AC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克己”“先忍”“从信”“忠恕”,联系所学宋朝理学思想的内容分析解答。4. 在论及元朝儒士的社会地位时,南宋遗民郑思肖认为,元朝儒士处于社会底层,即“九儒十丐”,儒士地位仅高于乞丐;而我国台湾学者、元史专家萧启庆则认为,元朝儒士比一般民众地位要高得多,仅次于贵族与官吏。据此说明A. 郑思肖作历史见证者,其观点更加全面客观B. 萧启庆作为元史专家,他的观点更加真实可信C. 历史研究和陈述会受到时

5、代条件及作者立场等因素影响D. 客观公正的历史评价来源于对当时的时空环境全面考察【答案】C【解析】南宋遗民郑思肖和我国台湾学者、元史专家萧启庆的说法不同,其原因是两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角度不同,这说明历史研究和陈述会受到时代条件及作者立场等因素影响,故C正确;即使是历史见证者,其观点也不一定全面客观,故A错误;元史专家的观点也不一定完全真实可信,故B错误;历史研究受制于科技、时间等条件也不可能对当时的时空环境全面考察,故D错误。故选C。5. 明清之际出现思想批判的根本原因是A. 思想界呈现了因循守旧、陈腐不化习气B. 程朱理学被确定为科举考试的依据C. 外来民主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巨大冲击D.

6、 商品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答案】D【解析】明清之际江南地区商品经济发展,促进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思想领域出现批判儒学思想,D正确;A和B不是根本原因;此时外来民主思想并没有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巨大冲击,C错误。6. 黄宗羲认为: “秦变封建而为郡县,以郡县得私于我也;汉建庶孽(指诸侯王国) ,以其可以藩屏于我也;宋解方镇之兵,以方镇之不利于我也。此其法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而亦可谓之法乎”对黄宗羲这一表述的理解正确的是( )A. 包含有朴素辩证认识B. 反映近代民主法治精神C. 主张为天下之人立法D. 古代社会没有法律制度【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材

7、料中“此其法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而亦可谓之法乎”反映了如果出于为天下之心而立法,那是天下之法,是真正的法;如果出于为私心而立法,那是一家之法,是非法之法。黄宗羲主张建立天下之法,C符合题意,故选C。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黄宗羲的思想主张7. 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内在的灵魂”。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A. 王道和民主政治B. 仁政和道德教育C. 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D. 实行人治和法治【答案】B【解析】【详解】战国时期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提出“仁政”思想;伦理观上主张“性本善”,要用仁政来扩充人的善性,即“性

8、善论”。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强调道德的重要性,故选B。荀子主张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故A不符合题意,排除A。加强专制是法家思想,不符合孟子的主张,故排除C。D项法治不符合孟子和苏格拉底的主张,故排除D。8. 明末清初学者唐甄曾在潜书中说:“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与这种思想相似的是()A. 顾炎武B. 黄宗羲C. 王夫之D. 李贽【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在明清之际的著名思想家中黄宗羲认为“君主是天下之大害”,提出要用“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和“天下为主,君为客”等主张,他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批判,这与“

9、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具有较大的相似性,所以答案选B,A C D三人主要观点与上述题中观点明显不同。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明清批判思潮9. 对下表中黄宗羲和卢梭思想的共同之处解读正确的是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卢梭社会契约论“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以绞死或废黜一个暴君为目的的暴动,乃是一件与他昨天处置臣民生命财产的那些暴行同样合法的行为。”A. 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变革B. 主张实行民主共和C. 猛烈批判君主专制统治D. 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答案】C【解析】由材料信息“然则为

10、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可知,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制度,再由材料信息“绞死或废黜一个暴君同样合法的行为”可知,卢梭反对君主专制,故C项是二者的相同点。卢梭的主张推动了法国大革命,而黄宗羲的思想未推动当时社会发生巨大变革,A项错误;B、D两项均只与卢梭相符,与黄宗羲不符。故答案选C。10.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强调人的价值,追求个性解放,反对神学迷信,主要是因为A. 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天圆地方”说B.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突出了人的作用C. 宗教改革运动动摇了天主教会的地位D. 哥白尼“太阳中心说”创立【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文艺复兴发生的根本原因。AC项说法错误,新航路的开辟

11、和宗教改革都是在16世纪,文艺复兴是在14世纪开始,因此不可能是文艺复兴的原因; D项哥白尼“太阳中心说”是在文艺复兴解放人们的思想基础上创立的。因此ACD三项均错。文艺复兴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突出了人的作用,开始关注人的价值。故选B考点:文艺复兴点评:文艺复兴运动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15世纪达到高潮,16世纪传播到欧洲各地。以人文主义作为指导思想,追求个性解放,反对神学迷信,揭露教会的黑暗,赞颂人性的价值,为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做了思想准备。11. 马克思在评价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时说:“他打破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树立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神职人员)变成了俗人,是因为他把俗人变成

12、了僧侣。”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 打破了罗马天主教会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B. 树立信仰本身为权威,只要虔诚信仰,灵魂即可得救C. 主张人人可以同上帝直接对话,与上帝沟通D. 试图彻底清除宗教对个人生产、生活的影响【答案】D【解析】1517年马丁路德在当地教堂门口贴出了著名的“九十五条论纲”,列举兜售赎罪券的种种谎谬,从此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因此A正确;路德认为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获得拯救无需购买赎罪券。因此B正确;他主张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而不是盲目听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因此C正确;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并未否定宗教的作用,没有消除宗教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故选D。1

13、2. 在欧洲启蒙运动中,与其他启蒙思想家相比,卢梭进一步提出了A. 天赋人权和权利平等B. 权力的制约与平衡C. 政治民主和个人自由D. 国家主权属于人民【答案】D【解析】【详解】在政治观点上,卢梭坚决否定封建王权,热情倡导“人民主权”说,即国家主权属于人民,主张建立没有君主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故选D;AC是启蒙思想家的共同思想主张,排除;孟德斯鸠提出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排除B。13. 恩格斯说:“意大利是一个典型国家,自从现代世界的曙光在那里升起的那个时代以来,它产生过许多伟大人物。”这里的“现代世界的曙光”是指A. 工场手工业的兴起B. 新航路的开辟C. 文艺复兴运动D. 意大利的统一运动【答

14、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意大利升起“现代世界的曙光”指的是意大利发生文艺复兴运动,人文主义复兴,推动了欧洲思想解放,为资本主义发展奠定基础,故C项正确;工场手工业的兴起是文艺复兴的背景,故A项错误;新航路的开辟最早是由葡萄牙、西班牙进行的,故B项错误;意大利的统一运动是在19世纪七十年代,故D项错误。14. 古希腊哲学家朗吉弩斯的著作论崇高里有这样一段文字:“天之生人,不是要我们做卑鄙下流的动物,它带我们到生活中来,到森罗万象的宇宙中来,仿佛引我们去参加盛会,要我们做万物的观光者,所以它一开始便在我们心灵中植下一种不可抗拒的热情对一切伟大的,比我们更神圣的事物的渴望。”这段材料

15、反映的主要观点是A. 强调人性至上,反对宗教信仰B. 肯定人的价值,强调发展个性C. 提倡个人奋斗,鼓励发展私有D. 要求自由平等,反对神学世界观【答案】B【解析】【详解】“万物观光者”突出了人的地位,提高了人的价值,B符合题意;题干中没有出现关于“反对宗教信仰”、“反对神学世界观”和“发展私有”的内容,故ACD不符合题意。15. 在启蒙运动中,启蒙思想家努力构建一个民主和科学的美好时代。在启蒙思想家构建的美好蓝图中,“法律”是他们共同关注的话题,下列关于这一话题说法错误的是A. 伏尔泰相信法律应以人性为出发点,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 孟德斯鸠认为国家的法律不能违背人的理性,法律应当是理性的体

16、现C. 卢梭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主张用法律来废除私有制D. 康德认为自由和平等只能在法律范围之内【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卢梭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但是,没有主张用法律来废除私有制,C错误,符合题意,故选C;伏尔泰相信法律应以人性为出发点,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A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孟德斯鸠认为国家的法律不能违背人的理性,法律应当是理性的体现,B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康德认为自由和平等只能在法律范围之内,D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卷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5分)16.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

17、,儒家学派主张“仁”与“礼”;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材料二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 ,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李贽公开以“异端”自居,毕生以反对礼教、抨击道学为己任 , 反对“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提出天理、人欲没有区别的见解。 请回答:(1)材料一中,和的主张分别是谁提出的?(2)从材料二中提取董仲舒思想主张。 (3)根据材料三,指出李贽对传统儒学持什么态度。 (4)综合上述材料,联系社会实际,你是如何正确看待传统思想文化的。【答案】(1)孔子 孟子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18、3)批判。 (4)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等。 评分说明:第一档:单方面看待传统思想文化第二档:全面看待传统思想文化的 第三档:既全面看待传统思想文化,又联系实际【解析】依据“仁”与“礼”可知道是孔子思想 ,依据“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可知是孟子思想。依据材料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归纳回答。依据材料三反对礼教、抨击道学为己任 , 反对“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可知是批判传统儒学。从毛泽东对待传统文化观点回答,并结合当今和谐社会构建回答。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世界各国文化中大多不乏人文精神。尤其是近代西方,人文精神得到进一步彰显。材料一 中国传统文化中

19、的“人文精神”具有鲜明的特点,它关注人的生命和价值尊严,强调社会中个人道德自律。对政权的迎合也表现出强烈的实践性。同时在“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指导下去追求和谐社会的建立。不过也有学者指出,“儒学的人文精神不可避免地带有封建主义烙印,大大损害了儒学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摘编自苏丽娜、陈利音中国古代的人文精神一兼议中西方法治进程中人文基础的差异材料二 当民主制度在希腊各邦相继建立后,古希腊公民的个人作用和价值得到完美体现,使得人性得到高度尊重,自由成为了古希腊人的追求,这也导致人文主义在古希腊文明中有了生长的土壤。古希腊人可以自由地进行思考,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自由地进行创作。于是,“世界上第一

20、次有了思想自由。”摘编自刘冷然由古代希腊文化探其人文精神材料三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高呼“个性解放”“人的自由”,提出人要摆脱“神学”的束缚,人可以达到一切他想达到的目的。到启蒙运动时期,在理性的指导下,人们更是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自由被认定为是一种自然权利,是天赋人权。摘编自孙兴论近代西方哲学的人文精神(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特点及其成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希腊“人文精神”形成的主要背景。(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西方“人文精神”内涵的变化和影响。【答案】(1)特点:注重人的价值和自我修养;政治实践性强;追求和

21、谐;具有封建主义烙印;缺少对人格平等的追求。成因:封建经济和政治的影响;传统“民本”思想的促进;儒家思想伦理文化的影响。(2)背景:工商业经济发展的推动;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促进;公民个人价值重要性的凸现。(3)变化:由对人个体自由的追求转向对人社会权利的追求。影响:宣扬了民主和平等理念;进一步促进了社会思想的解放;为资产阶级反封建提供了理论依据。【解析】【详解】(1)特点:根据“关注人的生命和价值尊严,强调社会中个人道德自律”得出注重人的价值和自我修养;根据“对政权的迎合也表现出强烈的实践性”得出政治实践性强;根据“追求和谐社会的建立”得出追求和谐;根据“不可避免地带有封建主义烙印”得出具有封

22、建主义烙印;根据“大大损害了儒学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得出缺少对人格平等的追求。成因:结合所学,可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分析回答,即封建经济和政治的影响、传统“民本”思想的促进和儒家思想伦理文化的影响分析回答。(2)背景:结合所学,可从政治、经济等角度分析回答,根据所学,工商业经济发展、古代希腊民主政治是雅典民主政治产生的重要背景;根据“古希腊公民的个人作用和价值得到完美体现”得出公民个人价值重要性的凸现。(3)变化:根据“个性解放”“人的自由”“自由被认定为是一种自然权利,是天赋人权”得出由对人个体自由的追求转向对人社会权利的追求。影响:根据所学,可从宣扬了民主和平等理念、促进社会思想的解放

23、、为资产阶级反封建提供理论依据等角度分析总结。18.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苏格拉底终生从事教育工作,主张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只有获得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他认为治国人才必须受过良好的教育,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治国人才。苏格拉底强调人们要“认识自己”。启蒙历史网论坛材料二: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材料三:有一条基本规律,就是只有人民可以制定法律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

24、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和立法权合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便有压迫者的力量。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苏格拉底的主要思想主张。(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意识形态领域中发生的哪一重大变革运动?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所体现的核心思想。并指出该运动发生的经济根源。(3)据材料三,概括孟德斯鸠的法治思想主张。据材料列举东西方实践孟德斯鸠思想的法律文件。【答案】(1)主张:美德即知识;教育培养治国人才;认识自己。(2)运动:文艺复兴运动。思想:人文主义。根源: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发展。(3)只有

25、人民可以制订法律;主张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文件:美国1787年宪法;临时约法。【解析】【详解】(1)由材料中美德与知识的关系可知,其观点为美德即知识;由材料“他认为治国人才必须受过良好的教育,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治国人才”可知其观点为主张教育培养治国人才;由材料“苏格拉底强调人们要认识自己”可知其观点为认识自己。(2)第一问由材料的出处可知这项变革运动为文艺复兴。第二问由材料二可知,莎士比亚在强调人的价值,彰显人性的高尚与尊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核心思想为人文主义。第三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发生的经济根源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3)第一问由材料“有一条基本规律,就是只有人民可以制定法律”可概括为其主张只有人民可以制定法律;由材料中所列三种情形所带来的危害可以概括为其主张三权分立。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方实践三权分立的典型为临时约法,西方实践三权分立的典型为美国1787年宪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