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2高一历史每课一练 4.7 抗日战争 13(人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51123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高一历史每课一练 4.7 抗日战争 13(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2高一历史每课一练 4.7 抗日战争 13(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2高一历史每课一练 4.7 抗日战争 13(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2高一历史每课一练 4.7 抗日战争 13(人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16课 抗日战争 每课一练(人教版必修1)预习类训练1.中华民族的全民族抗战开始于( )A.1931年 B.1932年 C.1935年 D.1937年思路解析: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侵略中国;中华民族的全民族抗战以卢沟桥事变为标志,而卢沟桥事变发生在1937年。答案:D2.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在中国制造的最大规模的屠杀是( )A.南京大屠杀 B.河北潘家峪惨案C.旅顺大屠杀 D.七三一部队的细菌战思路解析:可以直接排除C项,它是日本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制造的。A、B、D三项都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河北潘家峪惨案有1200多人被杀害,七三一部队的细菌战则杀害了3000多人,而南京大屠杀则超

2、过了30万人。答案:A3.阅读下列材料:晴天霹雳太行头,万里阴霾一鼓收。英帅朱彭筹此役,竟扶危局定神州。1940年军政杂志请完成:材料中的“朱彭”指哪两个人物?“此役”是哪一次战役?思路解析:主要考查对百团大战的全面认识和理解,可依据材料的出处进行分析。参考答案:人物:朱德、彭德怀。战役:百团大战。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领导的武装斗争形式主要是( )A.运动战 B.围歼战 C.防御战 D.游击战思路解析: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新四军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答案:D2.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组织的重大战役不包括(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武汉会

3、战 D.百团大战思路解析:百团大战是八路军领导进行的,发生在敌后战场。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开展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战役。答案:D3.下列史实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淞沪会战 卢沟桥事变 台儿庄战役 百团大战A. B. C. D.思路解析:淞沪会战发生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的1937年8月,卢沟桥事变发生在1937年7月7日,台儿庄战役发生在1938年3月,百团大战发生在1940年下半年。本题可以用排除法,确定最先发生和最后发生的事件。答案:B4.下列人物直接指挥八路军进行百团大战的是( )A.蒋介石 B.彭德怀 C.姚子清 D.毛泽东思路解析:百团大战是由共产党发

4、动的,所以排除A项;姚子清参加的是上海保卫战。毛泽东和彭德怀都与百团大战有关,但直接指挥者应是彭德怀。答案:B5.中国远征军在英美军队配合下击败侵缅日军是在( )A.1940年夏 B.1942年初 C.1945年初 D.1945年夏思路解析:A项是百团大战的时间,B项是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时间,D项已离抗日战争胜利不远。答案:C6.阅读下列材料:对于日本真正战败的原因,当事者和历史学家意见不一。负责进行一般性空中战略轰炸的人断言,即使没有原子弹,日本在1945年底也就完全被摧毁了。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的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观点出人意料地得到

5、负责中国境内的空中作战的陈纳德将军的支持。他认为,(苏联)红军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会是这样。看来,所有这些因素综合起来,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来到。但是,有两个不变的和压倒一切的因素早已注定了日本的失败命运:首先是日本经济上的弱点它的经济潜力只有美国的15%但是,美国这是第二个决定的因素出色地动员和发挥了自己的力量。H.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下请完成:依据材料一指出,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的因素有哪些?思路解析:应注意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从各国的作用方面逐条进行概括归纳。参考答案:一般性空中战略轰炸;原子弹的作用;美国海军的优势;苏联红军的参战;日本经济潜

6、力小;美国出色动员和发挥自己的力量。快乐时光 莫管它漏水有一次,一条渡船过河时,船身突然撞上了礁石,河水不断地涌进舱里。旅客们惊慌失措,唯有一位先生没事似的坐着不动,并且讥笑众人大惊小怪。“不用着急嘛!关咱们什么事,”那人说,“莫管它漏水!船又不是咱们的。”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1.日本制定了“把满洲从中国本土分裂出来,自成一区,置日本势力之下”的侵略方针,表明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是为了( )A.更好地帮助东北三省发展 B.实现东北三省独立C.侵占满洲,进而侵占全中国 D.实现东北三省自治思路解析:日本侵华蓄谋已久,其目的就是占领中国,进而称霸亚洲,结合所学知识,C项为正确答案。

7、答案:C2.下列有关卢沟桥事变历史地位的表述,正确的是( )A.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开始 B.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C.华北地区日趋殖民地化的标志 D.东北三省沦为日本殖民地的标志思路解析:A、D两项应为九一八事变,C项应为华北事变;卢沟桥事变既是日本全面侵华开始的标志,也是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答案:B3.下列会战从事实上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狂妄计划的是( )A.武汉会战 B.太原会战 C.淞沪会战 D.徐州会战思路解析:最先进行的是淞沪会战,历时3个月,虽然最终上海失守,但是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答案:C4.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组织的多次战役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A

8、.消灭了日军大量的有生力量 B.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C.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D.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侵略计划思路解析:四个选项都是其意义,但是最重要的意义是阻止了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步伐,为全国人民的抗战提供了条件。答案:D5.下列有关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两个战场基本上是相互配合的 B.两个战场都实行全面抗战路线C.正面战场在初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D.敌后战场逐渐成为了主要战场思路解析:正面战场实行的是片面抗战路线,即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抗战;敌后战场实行的是全面抗战路线,即人民战争的路线。答案:B6.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远征缅甸的主要目的是( )A.确保滇缅公路的畅

9、通 B.解救被困英军C.战略上配合美英军队 D.进行战略反攻思路解析:B、C两项均是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发生在相持阶段,主要是为了确保滇缅公路这条国际交通线的畅通。答案:A7.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不包括( )A.敌后战场的艰苦抗战 B.国际社会的积极援助C.共产党正面战场的抵抗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思路解析:共产党进行的抗日活动主要是在敌后战场,正面战场上的抗战主要是国民党军队进行的。C项表述错误。答案:C8.以下战役属于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协同作战的是( )A.徐州会战中的台儿庄战役 B.中国远征军远征缅甸C.太原会战中的平型关大捷 D.八路军开展百团大战思路

10、解析:徐州会战、太原会战是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进行的战役,百团大战是共产党组织的战役,只有中国远征军远征缅甸是与英美军队协同作战的战役。答案:B9.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不包括( )A.第一次取得反帝的完全胜利 B.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C.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 D.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大大提高思路解析: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是中国抗日战争的世界地位,不属于历史意义的范畴。答案:C10.抗日战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主要是因为( )A.苏联对中国的大力帮助 B.国民政府在外交方面的努力C.英美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支持 D.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突出贡献思路解析:中国抗战牵制了日军大部分兵力,对世

11、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因此,中国在战后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国际地位得到提高。答案:D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境内一切被压迫民族兄弟们!大家起来!冲破日寇蒋贼的万重压迫,勇敢地与苏维埃政府和东北各地抗日政府一起,组织全中国统一的国防政府组织全中国统一的抗日联军。中共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材料二:中共中央再次郑重地向全国宣布:(1)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2)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3)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4)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

12、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请完成:(1)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有什么延续?有什么变化?(2)有人认为,材料一、二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以它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创造性地处理了它所面临的复杂的矛盾,确实是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政党。你是否同意?请概要论述。思路解析:第(1)问可依据材料中的“冲破日寇蒋贼”“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等有效信息进行概括;第(2)问要在回答第(1)问的基础上,明确评价“坚定性”“灵活性”和“创造性”这三个基本论点,在丰富的史实和给出的材料中抽象出用以证明这三个基本论点的具体观点,并加以说明。参考答案:(1)延续:以抗日为中心。变化:由反对国民党变为联合国民党。(2)说明“坚定性”观点: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了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和中华民族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谋任何私利;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说明“灵活性”和“创造性”观点:中国共产党以中国革命过程中的社会矛盾、革命形势、革命力量、革命对象等客观条件的变化为依据,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斗争策略和中心任务,领导革命走向胜利;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