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津市南开中学2021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下图为某个时期宁夏部分县级行政区环境人口客量(单位:万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 影响图中宁夏各县级行政区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主要因素是( )A. 矿产资源B. 淡水资源C. 地形地势D. 科技水平2. 宁夏南部地区今后一段时间关于人口发展的正确做法是( )A. 放宽生育政策,鼓励生育B. 增加人口密度,接纳宁夏北部地区的移民C. 垦荒拓耕,向宁夏东部地区迁出部分人口D.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同时向宁夏北部地区迁出部分人口【答案】1. B 2. D【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材料中
2、没有涉及到矿产资源的相关信息,A排除;据图可知,靠近河流沿岸的环境人口容量大,远离河流的城市环境人口容量小,可知淡水资源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主要因素,B正确;地形地势和科技水平均与图中城市的环境人口容量无明显关系,C、D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2题详解】根据上题可知,淡水资源是影响该区城市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故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适度开展生态移民是宁夏南部人口发展的有效措施。因此D正确。故选D。【点睛】该题考生只需认真读图,理解图中各项信息即可作答。地铁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哈尔滨地铁有5条线和2条支线,总里程143千米。1号线一期工程于2012年年底通车。读图,完成下列问题。3. 关于哈尔
3、滨地铁建成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 改善了黑龙江省交通运输的紧张状况B. 加重了哈尔滨市区内交通环境污染问题C. 将减少哈尔滨现有的私家车数量,解决交通拥堵现象D. 带动沿线地区的房地产价格上涨4. 关于哈尔滨地铁线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哈尔滨东南部地铁线路稀疏是因为地形复杂B. 首选建设1号线主要因为它经过城市中心地区,客流量大C. 3号地铁环线不能缓解博物馆地区交通拥堵状况D. 换乘站应与其它交通运输方式的站点相距较远,避免交通拥堵【答案】3. D 4. B【解析】【3题详解】城市地铁的开通,利于城市市内交通,由于沿线交通便利,将会带动沿线地区的房地产价格上涨;同时利于缓解
4、市内交通拥堵现象,从而减轻市区内的交通环境污染,但不会完全解决城市拥堵。所以选D。【4题详解】从图中可看出,1号线路贯穿市中心区,该线路的修建能很好地缓解市中心区的交通压力,所以应优先修建。地铁成本高,应修建在交通压力较大的区域,图中显示东南部地铁线路稀疏,说明客流量较少。3号地铁环线连接1、4、2、5号线,能有效地缓解博物馆地区交通拥堵状况。换乘站应尽量与其他运输方式的站点接近,以利于乘客出行。所以选B。读“某小区域地质构造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5. 图中甲、乙、丙、丁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甲乙丙丁B. 甲丁乙丙C. 丁丙甲乙D. 丙丁甲乙6. 下列关于此地开发的叙述,
5、最合理的是( )A. 可以在此地修建采石厂B. 在地表建设较大规模城市C. 褶皱内部肯定存在油气,可以开发D. 可以利用天然拱形,修建隧道【答案】5. C 6. A【解析】分析】【5题详解】依据图示岩浆岩丙与断层甲形态可知,此处应先出现沉积岩层,然后受力的水平挤压形成褶皱,然后岩浆喷出侵入岩层形成岩浆岩,后来出现断层使岩浆岩出现错位,最后上层形成沉积岩,与描述相符合的为C,故选C。【6题详解】褶皱顶部及断层处岩层破碎,易于采石,A正确。该处有断层存在,地质条件不稳定,不宜修建大规模城市和隧道,BD错误。背斜内并不都存在油气,C错误。故选A。【点睛】遇到判定岩层的新老关系或形成时间的早晚,判定的
6、关键是分析岩层所属类型:(1)如果是岩浆岩地层 。则应先判定是侵入岩还是喷出岩。如果是侵入岩,则其与其它地层的关系是侵入与被侵入的关系,则被侵入的地层应先于侵入地层存在。如果是喷出岩,则判断时应分析其起点和终点,该喷出岩应晚于起点和终点之间的地层。 (2)如果是沉积岩地层 。一般地,我们按照沉积规律:老的在下,新的在上,即先形成的在下,晚形成的在上。 (3)如果是变质岩地层 先观察变质岩地层的存在位置,分析产生变质的原因,一般地,变质岩所需求的高温、高压条件往往是岩浆活动中提供的。故变质岩地层应晚于相应岩浆岩形成。气候学上通常以候平均温度(每5日的平均气温)作为季节的划分标准:候温高于22的时
7、期为夏季,低于10为冬季,介于二者之间的为春季和秋季。这样,各地的春夏秋冬四季,都有共同的温度标准。可见,同一地点,四季必然长短不一;不同地点,同一季节并非同时始终,而且并非到处都有四季。据此并读“我国部分区域平均入春日期等值线图”,完成下面小题。7. 图中显示的省级行政区中心城市中入春日期最接近的是( )A. 兰州与西安B. 哈尔滨与银川C. 济南与太原D. 天津与石家庄8. 甲区域入春日期早于同纬度东部地区,对其解释合理的是( )A. 距海远,海拔低,风力小B. 地势平坦,空气质量优良C. 地形较封闭,云量小,日照强D. 植被覆盖度高,温差变化小9. 乙区域在七月的候温应( )A. 低于1
8、0B. 在12左右C. 接近15D. 在1622【答案】7. D 8. C 9. 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温度相关内容。【7题详解】图中兰州入春日期为5月1日到5月15日之间,西安入春日期为5月15日到4月1日之间, A 选项错误;呼和浩特入春日期为4月15日到5月1日之间;银川入春日期为4月1日到4月15日之间, B 选项错误;济南的入春日期为3月15日到4月1日之间,太原的入春日期为4月1日到4月15日之间,C 选项错误;天津与石家庄的入春日期都是4月1日到4月15日之间,所以本题选择 D 选项。【8题详解】根据图示甲为塔里木盆地,入春日期为3月15日以前,塔里木盆地距海远,晴天多,地形
9、较封闭,云量小,日照强,北部受天山山脉阻挡,所以气温较高,入春日期较早。该地风力大,多风沙,空气质量差,晴天多,昼夜温差大。所以本题选择 C 选项。【9题详解】图示乙区域为全年皆冬区,候温高于22的时期为夏季,低于10为冬季,所以该地7月份候温低于10,A正确。【点睛】仔细阅读材料并获取并分析相应信息为解题关键。读“我国20062011年粮食产量增长图”,完成下面小题。10. 下列年份中,我国粮食产量年增长比重最大的一年是( )A. 2008年B. 2009年C. 2010年D. 2011年11. 与我国粮食需求量不断增加关系最不密切的是( )A. 养殖业对饲料粮需求增加B. 人口的自然增长C
10、. 乙醇生产等工业用粮增加D. 粮食播种面积的增加【答案】10. A 11. D【解析】【分析】【10题详解】2008年较2007年增产2711万吨,年增长比重达5.4%,是2006- 2011年中增速最快的一年,A正确,BCD错误,故选A。【11题详解】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人口数量,增长,粮食需求量逐渐增加,粮食需求增长还与饲.料粮的增加和工业用粮的增加有关。粮食播种面积的增加与粮食需求量增加关系不大。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粮食的增长情况。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图表信息进行判断。在广阔的中国大地上,秋景秋色差异甚大。下图中“三纵一横”四条线路是中国国家地理编辑部策划的寻访
11、秋天的路线。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2. 沿线路、穿越甲区域时均能看到的景色是A.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C. 温带针阔叶混交林D. 暖温带草原13. 世界范围内我国的四季更替最鲜明,四季类型组合也特别丰富。4条线路中只经历了“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和“长夏无冬,秋去春来”两种四季类型的是A. I线路B. 线路C. 线路D. 线路【答案】12. B 13. B【解析】【分析】考查中国区域地理,我国各地冬夏季节气温的变化。【12题详解】读图,甲区域是华北平原地区,地处温带季风气候,主要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从温度带划分看,甲处是暖温带,所以均能看到暖温带落叶阔叶林,B对。A、C、D错
12、。故选B。【13题详解】图中I线经过过“长冬无夏,春秋相连”、“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和“长夏无冬,秋去春来”、 线路和线路都经过了“长冬无夏,春秋相连”、“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和“全年皆冬”。所以它们都经过了三种四季类型。只有线路只经历了“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和“长夏无冬,秋去春来”两种四季类型,北部是“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南部是“长夏无冬,秋去春来”。B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读“48月部分实地不同纬度四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a月早于b月)”图,完成下面小题。14. 图中、四地自南往北的正确排序是( )A. B. C. D. 1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地球自转线速度小于B.
13、 昼夜长短的年变化幅度小于C. 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小于D. a月某日日影在地面的转动角度小于【答案】14. B 15. D【解析】【分析】【14题详解】根据4-8月地太阳高度角较小,则地纬度较高,在 a 月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小值,4-8月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6月22日南半球高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小值,根据 a 月早于 b 月,所以 a 为6月, b 为7月,位于南半球较高纬度;6-7月太阳直射点先向北移动后向南移动,地太阳高度先增大后减小,所以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地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约为60,且为较小值,则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地区,纬度约为634S;地6月22日太阳高度约为
14、80,且为较小值,则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地区,纬度约为1326N;所以四地位于最南方的是,其次为,位于最北方的为。B项正确。【15题详解】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约为60,且为较小值,则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地区,纬度约为634;地6月22日太阳高度约为80,且为较小值,则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地区,纬度约为1326N ;所以地球自转线速度小于地,A 选项错误;地纬度高,所以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最大, B 选项错误;地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为4652,地位于低纬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小于4652, C 选项错误;6月份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非极昼极夜区日出东北方向,日落西北方向
15、,地位于南半球,昼短夜长,地位于北半球,昼长夜短,所以日影在地面的转动角度小于,D选项正确;所以选D。【点睛】春、秋分日:直射在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角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夏至日:直射点直射在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达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冬至日:直射点直射在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达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二、综合题(共55分)16.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地处横断山区南段,位于我国西南边陲、中缅边境。德宏州水能蕴藏量达362万千瓦,2013年,全州已建成水电站142座,年总实际发电量达到123亿度。(1
16、)依据图和材料一,评价德宏州水电开发的自然条件。材料二:德宏州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开展合作,大量承接耗电量大的硅冶炼产业,实现硅电合作。这一举措给当地带来巨大经济效益,但也对当地环境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2)根据德宏州硅冶炼示意图,归纳承接硅冶炼产业给当地造成的环境问题。材料三:绿色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因地制宜为原则,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目前,德宏州正依托资源及区位优势,发展地区绿色经济。(3)结合图和材料三,为德宏州发展绿色经济提出合理建议。(4)根据图所示内容,评价德宏州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答案】(1)有利: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河流
17、落差大;降水丰沛,河流流量大。不利:季风气候区降水变率大,河流流量变化大;地处断裂带,地质结构不稳定,施工难度大。(2)易破坏植被,过度开矿,导致生态破坏(加剧水土流失,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易排放废物,造成环境污染。(3)依托丰富的光热资源和生物资源,发展生态农业(或种植热带经济作物);依托地理位置优势,发展边境贸易;依托特色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发展旅游业。(4)优势:旅游资源数量丰富(集群状况好);类型多样(地域组合状况好);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不足:距我国东部主要客源市场较远;基础设施仍不完善,与外界交通不便;接待能力不足【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德宏州水电开发、工业、旅游等
18、相关知识,考查综合思维和区域认识等核心素养。【详解】(1)评价应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有利:读图可知,德宏州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 山高谷深,河流落差大。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沛,河流径流量大。水能资源丰富。不利:地处季风气候区,河流流量季节变化较大,水量不稳定,影响水能的开发、利用,地处断裂带,地质结构不稳定,施工难度大。(2)据图或知,德宏州承接硅冶炼产业,排放的废气废水,造成环境污染。消耗木炭,消耗木材,造成植被破坏,森林面积减少。导致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给当地带来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3)德宏州依托丰富的光热资源和生物资源,发展生态农业,开展热带经济作物种植。依托地理位置
19、优势,发展边境贸易。依托特色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等,发展旅游产业等。因地制宜发展绿色经济。(4)优势条件:德宏州旅游资源数量丰富,集群状况好。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地域组合状况较好,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有利于旅游业发展。不利条件:德宏州交通较为不便,距离客源市场较远;基础设施仍不完善,与外界交通不便;接待能力不足。【点睛】17.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依据图中所示信息,与汉堡比较,描述瓦伦西亚的气候特点,并列举其主要影响因素。(2)说明图中所示洋流对海洋航行的影响。瓦伦西亚(北纬52度,西经10.3度)日平均日照时长统计表1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日平
20、均日照(小时)1.42.23.15.05.85.14.54.53.62.51.71.2(3)依据上述表格,描述瓦伦西亚日平均日照的时长特点,并分析其成因。阿尔卑斯山脉的平均海拔约3000米,最高峰海拔约4810米,植被的垂直变化明显。(4)简要说明阿尔卑斯山脉植被垂直变化明显的原因。(5)如下图,北欧传统民居多以木质材料为主,窗户多且大,屋顶坡度也较大。结合当地自然条件,简述北欧传统民居特点的成因。【答案】(1)特点:气温年较差较小;年降水量较多(只答出“气候的海洋性较强”可得分)。影响因素:洋流(或海陆位置)(2)影响航运的速度,顺航速度加快(节省燃料),逆航速度减慢;图中所示为暖流,使流经
21、海区的海水温度增加进而缩短海水结冰期(形成不冻港),延长通航时间;与沿途的寒流相遇时可能产生海雾,影响航运的安全性等。(答出其中两点即可)(3)特点:全年平均日照时间总体较短;夏季相对较长,冬季更短。原因:位于北半球中高纬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全年受西风带影响,阴雨天气较多;全年昼夜变化幅度较大,夏季白昼较长,冬季白昼较短。(4)海拔高,相对高度大;位于中纬度地区。(5)该地森林资源丰富,为木质房屋建造提供丰富的材料;该地纬度较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小,窗户多且大有利于采光,提升室内温度;该地冬季降雪量大,屋顶坡度大有利于积雪滑落,避免压坏房屋。【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环境分析【详解】(1
22、)与汉堡比较,瓦伦西亚的气候特点可以直接从图中降水量与气温的对比读取,从图中看瓦伦西亚气温年较差较小、年降水量较多,即海洋性气候较强;影响因素从图中看,两地纬度几乎相同,汉堡距海较远,大陆性稍强,瓦伦西亚附近有暖流经过。(2)图中洋流为北大西洋暖流,向北流,顺航速度加快(节省燃料),逆航速度减慢。暖流流经海区的海水的温度增加进而影响海水的结冰期(形成不冻港),影响通航的时间。与高纬度寒流交汇会产生海雾,影响航行安全。(3)从图表可以看出瓦伦西亚光照时间总体较短,但是夏季光照时间较长,冬季较短。瓦伦西亚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降水量多,光照匮乏。夏季北半球白昼时间长,日照时间较长;冬季白昼时间短,日照时间短。(4)阿尔卑斯山是欧洲最高山,海拔高,从山麓到山顶,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降水随之变化,形成垂直气候带,从而形成植被的垂直变化现象。阿尔卑斯山位于中纬度地区,自然带相对丰富,变化明显。(5)北极圈横穿北欧北部,纬度高,气温低,冬季日照时间短、太阳高度小,北欧沿海且有暖流经过,冬季降雪量大,当地的森林资源丰富。所以北欧民居的房屋窗户多或大,利于采光(纬度高,气温低);该地降雪量大,屋顶坡度大利于积雪滑落;材料多以木材为主(当地森林资源丰富)。【点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