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课程目标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一、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1840-1949)(一)物质生活的变化1、鸦片战争前:达官贵人长袍马褂、满汉美食、深宅大院;平民粗食布衣,普通民居。 原因:自然经济;封建制度;封闭保守。2、鸦片战争后(1)服装:“洋布”“洋装”进入中国城市百姓生活;中山装、旗袍是中西合璧的产物。(2)饮食:出现西餐馆、面包房、咖啡店,吃西餐成为时尚。(3)住宅:欧式洋房、中西合璧住宅在通商口岸大城市出现。(二)社会习俗的变化1、剪辫易服: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具有反清
2、革命色彩,民国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2、废止缠足:倡导婚姻自由,推动妇女解放。 (1、2也为维新派倡导) 3、婚丧仪式:由繁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4、社交礼仪:握手、鞠躬取代等级分明的跪拜礼,称呼上用“先生”“同志”代替“老爷”、“大人”。5、节日:增添了国庆、元旦等新节日。 农村落后、封闭,沿袭传统风俗习惯。二、新中国社会生活(1949)(一)改革开放前(20世纪5070年代):1、风尚: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社会风尚的主流;2、生活:物资匮乏,生活必需品凭票证计划供应;3、 中国人生活水平差距不大,但总体比较低。 原因:计划经济。(二)改革开放后(1978年底)1、服装:从单调走向
3、五彩缤纷和款式多样化。2、饮食:从温饱到小康,“菜篮子工程”。3、住房:住房状况空前改善,“安居工程”。4、风尚:体育、旅游等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环保、卫生、赈济灾区的社会风尚在逐步形成。原因:1、政治: 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和政府把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2、经济: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3、文化: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科学发展观,科教兴国。【思维拓展】一、P65读图:北京传统四合院和新建的小洋楼,分析特点与原因。北京传统四合院特点:内向性、封闭性原因:小农经济、自然经济 封建政治制度与文化思想新建小洋楼特点:开放性、精
4、美别致、豪华气派原因:西方文明影响 中国社会近代化的发展:经济、文化及政治影响。二、“窄袖革履”的西式服装,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但到辛亥革命后日渐流行的原因:1、从穿着的角度来讲:适体,潇洒,个性化选择。2、从社会政体的转变角度来看:追求民主共和,是剪发易服的产物。3、从社会思潮的角度来看:西方文明(文化)影响。三、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的特点、原因特点:1、中西合璧、土洋并存是典型的特征。2、受西方影响,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色彩。3、发展不均衡,在通商口岸和大城市的社会生活近代化进程明显,但在偏远农村则变化不大4、变化过程中既有新旧文化冲突,又有东西文化碰撞,近代化特征越来越明显 。 原因:1、外部:西方列强侵略中国,同时也带来了近代西方文明。2、政治:近代民主运动的推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3、经济:近代工业化、城市化的推动。4、文化:民主、自由和科学思想的影响。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