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市海淀区育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共5页,共100分。考试时长4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28小题,每小题2.5分,共70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 距今1万年前,中国进入新石器时期时代,这一时代A. 发掘出元谋人、北京人等数百处人类化石点遗址B. 仍然处于打制石器来制作石制工具历史时期C. 人们开始从事农业,饲养家畜,生活日益稳定D. 这一时期的遗址分布格局呈现出一元的趋势【答案】C【解析】【详解】距今约1万年前,中国进入新石器时代,此时人们开始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生活逐渐稳定,故选C;元谋人和北京人都生活在旧
2、石器时代,排除A;新石器时代处于磨制石器来制作石制工具时期,排除B;此时的遗址分布格局是多元化,呈现满天星斗的状态,排除D。2. 地图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能够准确反映下图所呈现的历史阶段特征的描述A. 封邦建国,以藩屏周B. 政由方伯,礼崩乐坏C. 弭兵之会,晋楚争强D. 变法大成,秦国崛起【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燕国、鲁国、齐国、宋国、镐京”等可以判断出这是西周时期推行的分封制,A正确;BC与材料无关,排除;当时秦国尚未产生,D排除。故选A。3. 某位同学在复习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一课时,整理了以下表格。表格内容逻辑关系对应正确是选项信息结论A在很多地方发现1万处新石器时代遗址
3、,且分布广泛中国进入国家的门槛B陶寺遗址之中有宫殿、天文建筑以及各种礼器该遗址可能具备国家初始状态C商朝国家管理实行内外服制度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D周厉王在位时期,都城镐京发生国人暴动引发了西周灭亡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陶寺遗址之中有宫殿、天文建筑以及各种礼器”可以推断出该遗址可能具备国家初始状态,B正确;中国进入国家的门槛是监狱、刑法及军队等国家暴力机器的出现,A排除;中央集权制度是在秦朝确立的,C排除;西周灭亡是犬戎攻破镐京,D排除。故选B。4. 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事件按照时间排序正确的是孔子周游列国平王迁都洛邑周天子策命韩赵魏三家为诸侯韩非与
4、秦王嬴政论法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周游列国是春秋时期;平王迁都洛邑是东周开始的标志;周天子策命韩赵魏三家为诸侯是进入战国时期的标志;韩非与秦王嬴政论法是在秦统一六国时期。因此正确排序是,B正确,ACD排除。故选B。5. 下列不属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重大发展表现的是A. 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牛耕推广B. 水利灌溉工程的兴建C. 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出现D. 南方经济发展超过北方【答案】D【解析】【详解】南方经济发展超过北方说明经济重心南移,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是在魏晋时期,到南宋时期完成,与春秋战国时期无关,故选D;ABC都是春秋战国时期经济重大发展的表现
5、,排除。6. 下列属符合老子思想主张的是A.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B. 法不阿贵,绳不绕曲C. 官无常贵,民无终贱D.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老子主张无为而治,提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C正确;A是孔子的主张,排除;B是法家主张,排除;D是孟子的主张,排除。7. 下图的中央机构创制于A. 商朝B. 西周C. 秦朝D. 西汉【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是对秦朝的三公九卿制的描述,因此C正确,ABD排除。故选C。8. 下列不是对秦始皇积极评价的是A.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B. 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C. 海内为一,功齐三代。D. 始皇暴虐,至子而亡。【答
6、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的暴政属于消极评价,D符合题意;ABC属于对秦始皇的积极评价,不符合题意。故选D。9. 秦始皇采用巩固中央集权的统治措施有明法度,定律令治驰道于天下一法制、衡、石、仗尺九合诸侯,一匡天下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齐桓公做法,因此BCD排除;均是秦始皇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A正确。故选A。10. 史记平准书记载“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坐牛车,齐民无藏盖。”为此,西汉政府采取的政策是A. 和亲匈奴B. 与民休息C. 焚书坑儒D. 均输平准【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坐牛车,齐民无藏
7、盖”体现的是汉初经济凋敝,为此推行的政策是休养生息,指导思想是黄老的无为而治,因此B正确;和亲针对的是与少数民族的关系,A排除;焚书坑儒是秦朝的思想专制表现,C排除;均输平准是在汉武帝时期推行的政策,D排除。故选B。11. 汉景帝时,大臣晁错就诸侯问题进言,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其反亟(音同急),祸少,不削,反迟,祸大。汉景帝采纳这一政策。这个政策A. 推动了郡国并行制的实行B. 引发了吴、楚等七国之乱C. 改变了汉初与民休息政策D. 有利于缓和朝廷与诸侯矛盾【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景帝时期的削藩政策最终引发了吴、楚等七国之乱,后被周亚夫率军平叛,晁错被杀,因此B正确;汉
8、初在地方推行的制度是郡国并行制,A排除;CD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B。12. 资治通鉴汉纪记载,前134年,汉武帝诏令天下举孝廉各一人,由此确立了新的官吏选拔制度。这个制度是A. 世卿世禄制B. 军功爵制C. 上记制D. 察举制【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推行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标准是孝廉,因此D正确,ABC排除。故选D。13. 西汉宗室刘秀即皇帝位后,采取一系列措施,促使了社会经济重新发展。这一时期被称为A. 武丁中兴B. 开皇之治C. 光武中兴D. 文景之治【答案】C【解析】【详解】刘秀即位后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了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被称为光武中兴,C正确;武丁
9、是商代君王,排除A;B是隋文帝时期,排除;D是西汉时期,排除。14. 秦末农民起义和东汉末农民起义的共同点是A. 都引发了少数民族的南下B. 都直接推翻了王朝统治C. 都为司马迁史记记载D. 都是阶级矛盾激化引发【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末农民起义和东汉末年农民起义都是阶级矛盾激化导致的,D正确;秦末农民起义未引起少数民族南下,排除A;汉末农民起义并未推翻政权,排除B;史记中并未记载东汉末年农民起义,排除C。15. 关于东汉后期政治黑暗腐败的表现是A. 宦官与外戚交替专权B. 群雄割据混战C. 外族入中原展开厮杀D. 皇帝年老昏聩【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0、宦官与外戚交替专权是东汉后期政治黑暗腐败的主要表现,A正确;B是在三国时期,排除;C是在魏晋时期,排除;东汉后期的皇帝基本上是年幼状态,D排除。故选A。16. 关于西晋王朝说法正确的是A. 保持了长期的持久安定B. 维持了长久的国家统一C. 宗室诸王展开酷烈厮杀D. 选官制度看重社会公平【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晋末年发生的八王之乱,是宗室诸王展开酷烈厮杀的典型表现,也是其灭亡的主要因素,C正确;西晋是短暂统一,AB排除;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造成世家大族垄断政权的局面,D排除。故选C。17. 晋室宗亲司马睿重建晋朝之时,曾邀请大贵族王导一起接受百官朝贺,因王导坚
11、决推辞而作罢。这一现象A. 反映了司马睿的仁德之心B. 体现了高门士族显赫地位C. 有利于君臣之间一体和谐D. 保证了东晋收复中原决心【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晋是以王导为首的高门士族为支柱而建立的政权,司马睿在政治上、军事上均依靠于王氏子弟,形成了“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由此可见,材料反映的现象体现了高门士族显赫地位,故选B;司马睿邀请王导,是因为王导位高权重,而非仁德之心,故排除A;材料不能说明君臣之间一体和谐,故排除C;保证了东晋收复中原决心,与题干内容不符,故排除D。18. 魏晋南北朝时,南方经济得到很大发展,其原因是A. 北方汉族的涌入B. 新的土地政策颁布C.
12、 民族大融合推动D. 新的赋税制度实施【答案】A【解析】【详解】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了躲避北方战乱,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为南方的经济发展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技术和生活方式,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A项正确;新的土地政策均田制,是在北魏时期北方颁布,所以南方经济的发展和新的土地政策颁布没有直接关系,B项错误;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分裂动乱的时期,因此没有大规模的民族融合,C项错误;新的赋税制度也主要是在北方实施,未能直接促进南方经济的发展,D项错误。19. 资治通鉴隋纪记载“陈国皆平,得州三十,郡一百,县四百。”这一历史事件A. 隋灭陈,完成国家的再次统一B. 南方和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
13、C.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开始建立D. 开启了隋朝百年经济社会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隋纪”、“陈国皆平”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此事件指的是公元581年,杨坚灭掉陈国,完成了国家统一,故选A;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南北方民族大融合时期,发生在陈国灭亡之前,故排除B;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开始建立指的是秦朝,而非隋朝,故排除C;题干材料未涉及经济,且“隋朝百年经济社会发展”说法错误,故排除D。20. 关于隋炀帝的历史贡献是A. 督办都江堰B. 创办太学C. 确立均田制D. 创立进士科【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始建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形成,因此D正确;都江堰的修建是
14、在战国时期,A排除;创办太学是在汉武帝时期,B排除;均田制的确立是在北魏,C排除。故选D。21. 唐太宗李世民认为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下列与唐太宗言论相符合的是A. 知人善任B. 虚怀纳谏C. 劝课农桑D. 戒奢从简【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体现的是唐太宗对民生的重视,因此C符合题意;AB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C。22. 下列历史事件符合“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的是A. 李渊建唐B. 武周革命C. 元和中兴D. 大中之治【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武则天统治时期出现盛世被史学家描述为“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因此B正确,ACD排除
15、。故选B。23. 下列不属于唐朝后期的历史事件是A. 唐蕃通婚B. 藩镇割据C. 宦官专权D. 朋党之争【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藩通婚是在唐前期,如文成公主入藏,A符合题意;BCD均发生在唐后期,不符合题意。故选A。24. 唐初赋税制度实行租庸调制,男子不去服徭役可以纳绢或布代替。这一做法A. 增加了农民的负担B. 加剧了社会矛盾C. 有利于农业的发展D. 引发了土地兼并【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租庸调制,男子不去服徭役可以纳绢或布代替”,这种方式可以节约农业劳动力,使其专注于农业生产,因此可以促进农业生产发展,C项正确;租庸调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农民纳税的方式
16、,没有涉及农民负担的加重,A项错误;租庸调制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的阶级矛盾,因为可以使劳动力安心农业生产,并且纳税方式多样,B项错误;租庸调制没有引发土地兼并,土地兼并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D项错误。25. 如图,该城市分布图所致的城市是A. 周都镐京B. 秦都咸阳C. 汉都长安D. 唐都长安【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的三省位置可知这是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因此可以判断出是唐都长安,D正确,ABC排除。故选D。26. 唐朝后期,由于均田制被破坏,原有赋税制度无法实施。朝廷颁布新的税收制度是A. 租调制B. 两税法C. 一条鞭法D. 地丁银【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
17、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宰相杨炎建议颁行“两税法”。两税法是以原有的地税和户税为主,统一各项税收而制定的新税法。因此B正确;A是在北魏至唐中叶之前推行的赋税制度,A排除;一条鞭法是明朝张居正改革时期推行的,C排除;D是在清朝推行的,排除。故选B。27. 某学生进行历史学习时做了课堂笔记,如图。其内容所对应的历史时期是A. 秦朝B. 西汉C. 东晋D. 唐朝【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是在隋唐时期确立的;雕版印刷术是唐朝时期的科技成就;玄奘西游是唐朝时期中外交流的表现;唐末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因此D正确,ABC排除。故选D。28. 唐朝时,由国家颁行的药典是A. 伤寒杂病
18、论B. 唐本草C. 千金方D. 本草纲目【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唐本草是唐朝时期由国家颁行的药典,故选B;伤寒杂病论是张仲景的著作,千金方是孙思邈的著作,本草纲目是李时珍的著作,与题意不符,排除AC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小题,共30分)29. 材料 秦王嬴政显然结束了战国纷争局面,并且对河套的匈奴和南方越的族动兵,这一地区纳入中原王朝版图。到前210年秦始皇去世时,秦朝已然成为疆域辽阔的亚洲帝国。秦朝中央政府通过郡的行政长官郡守管辖所属各县的县令。前221年在全国设立了36郡,以后随着疆域的扩大和局部的调整,到秦朝末年全国约有50个郡,下辖近千个县。秦的疆域构成此后历代中
19、原王朝疆域主体,也成为大一统中国王朝的开端。摘编自葛剑雄疆域与人口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秦朝疆域是如何形成和如何管辖维系的?秦朝疆域的确定有什么重要历史意义?【答案】形成:秦灭六国;收复河套;征服百越地区。管辖维系:通过郡县制维系管理大一统的帝国。意义:奠定了历代王朝疆域的基本格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解析】【详解】形成:根据材料“ 秦王嬴政显然结束了战国纷争局面,并且对河套的匈奴和南方越的族动兵”可归纳出秦灭六国;收复河套;征服百越地区。管辖:根据材料“秦朝中央政府通过郡的行政长官郡守管辖所属各县的县令”可知秦朝在地方设置郡县进行管辖。意义:根据材料“秦的疆域构成此后历代中原王朝疆域
20、主体,也成为大一统中国王朝的开端”可归纳出奠定了历代王朝疆域的基本格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30. 材料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柢(音同底),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原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摘编自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依据材料结合和结合所学,试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和作用。【答案】内容:迁都洛阳;胡汉通婚;禁鲜卑语,改说汉话;改用汉服;制定门第;意义:有利于民族融合;促进北魏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有利于北方统一南方;为隋唐盛世打下基础;【解析】【详解】内容:根据材料“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孝文
21、以仰慕中原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有迁都洛阳;禁鲜卑语,改说汉话;胡汉通婚;改穿汉服;制定门第。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作用,可以从其对经济社会发展、国家统一、民族融合以及后世等角度进行分析阐述。31. 材料 中国的手工业蓬勃发展可见一斑。四川、云南是丝织业中心,其丝织品除了满足国内需要,可以大量出口国外。陶瓷业也很发达,全国有二十多个著名窑址。中国的东南沿海多优良港湾。其周围有造船工场,能够造出载重量大,适合远航的海船。这些优势远大于陆上贸易。而陆上贸易用于安史之乱后出现很大风险。于是海上贸易更加繁荣起来。摘编自林家劲唐代广州与南海的交通依据材料,分析唐朝海上贸易发达的原因。【答案】手工业的发达;东南沿海有优良港湾;海船载重量大,适合远航;陆上贸易风险增加。【解析】【详解】原因:根据材料“中国的手工业蓬勃发展可见一斑”可归纳出手工业的发达;根据材料“中国的东南沿海多优良港湾”可归纳出东南沿海有优良港湾;根据材料“其周围有造船工场,能够造出载重量大,适合远航的海船”可归纳出海船载重量大,适合远航;根据材料“而陆上贸易用于安史之乱后出现很大风险”可归纳出陆上贸易风险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