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诗歌部分 第三单元 精读 蛇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48806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诗歌部分 第三单元 精读 蛇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诗歌部分 第三单元 精读 蛇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诗歌部分 第三单元 精读 蛇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诗歌部分 第三单元 精读 蛇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诗歌部分 第三单元 精读 蛇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诗歌部分 第三单元 精读 蛇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蛇诗海拾贝别离冯至 我们招一招手,随着别离 我们的世界便分成两个, 身边感到冷,眼前忽然辽阔。 像刚刚降生的两个婴儿。 啊,一次别离,一次降生, 我们担负着工作的辛苦, 把冷的变成暖,生的变成熟, 各自把个人的世界耘耕, 为了再见,好像初次相逢, 怀着感谢的情怀想过去, 像初晤面时忽然感到前生。 一生里有几回春几回冬, 我们只感受时序的轮替, 感受不到人间规定的年龄。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字君培。现代诗人、翻译家、教授,河北涿州人。192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同年出版第一部诗集昨日之歌。1941年创作了一组后来结集为十四行集的诗作。曾任西南联大、北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

2、究所所长,中国作协副主席等职。著有诗集十年诗抄、冯至诗选和立斜阳集,散文集山水、东欧杂记等,中篇小说伍子胥,传记杜甫传,译著有海涅诗选、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等。被鲁迅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关于这首诗的写作缘起,诗人自己这样说:“1926年,我见到一幅黑白线条的画(我不记得是毕亚兹莱本人的作品呢,还是在他影响下另一个画家画的),画上是一条蛇,尾部盘在地上,身躯直立,头部上仰,口中衔着一朵花。蛇,无论在中国,或是在西方,都不是可爱的动物,在西方它诱惑亚当夏娃吃了智慧果,在中国,除了白娘娘,不给人以任何美感。可是这条直挺挺、身上有黑白花纹的蛇,我看不出什么阴毒险狠,却觉得秀丽无邪。它那沉默

3、的神情,像是青年人感到的寂寞,而那一朵花呢,有如一个少女的梦境。于是我写了一首题为蛇的短诗。”现代诗派现代诗派是20世纪30年代出现的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歌流派。主要成员有戴望舒、卞之琳、冯至、何其芳等。由于这些诗人的创作都深受西方现代派诗歌的影响,也由于他们的诗作大多发表在施蛰存主编的现代杂志上,因而被称为“现代诗派”。该派作品反映了大革命失败后一部分知识分子苦闷、迷惘的思想情绪,抒写的大多是一些低沉辛酸的回忆和爱情、理想的幻灭以及对现实生活的厌倦和规避,笼罩着感伤、孤寂甚至绝望虚无的情调。在艺术上,不讲究音韵格律,大部分诗作采用自由体写作,注意捕捉和创造新颖别致的意象,对当代诗歌创作有

4、较大的影响。1读准字音(1)单音字悚惧()衔()绯红()答案snxinfi(2)多音字蛇答案sh/y2辨清字形(1)(2)(3)答案(1)衔来街道(2)绯闻诽谤(3)毛骨悚然竦立1如何理解“蛇”这个意象?答:_点拨这里的“蛇”是诗人采用“远取譬”的手法为单恋的寂寞寻找到的“客观对应物”,诗中的“蛇”实际上就是“爱”的同义语。这“蛇”并非现实中的蛇,而是诗人“寂寞”情绪或心境的一种比喻或象征,确切地说,是一种青春期特有的“剪不断、理还乱”、难以言表的单恋单相思。2诗歌的线索句是哪一句?诗歌是怎样围绕线索句组织意象的?答:_点拨线索句是“我的寂寞是一条蛇”。诗作的题目是“蛇”,一开始便说“我的寂寞

5、是一条蛇”,可见“我的寂寞”是本体,“蛇”是喻体,寂寞才是作者真正要述说的主题,当作者开宗明义地破题之后,寂寞一词便不再是叙述的焦点,也不再被提及,而以喻体“蛇”作为叙述的对象。因此,第一段述说蛇“静静地没有言语”,是说明蛇的特质以及蛇进入姑娘梦境时所可能发生的情景。第二段则是说蛇的思想与感情,将蛇拟人化,写蛇“心里害着热烈的乡思”,并且渴望姑娘头上乌黑的秀发。蛇的形象是充满热切与渴望的,而蛇的热切与渴望其实就是作者的热切与渴望。第三段是写蛇的身躯细长,当蛇行走时,就是轻轻地、潜伏式地走过,就如同作者内心小心翼翼、想引起姑娘注意的心情。最后,作者的渴望也是透过蛇把梦境衔来。3作者把“蛇”比做“

6、月影”,有什么妙处?答:_点拨“蛇”如“月影”一般游入你的梦境,轻轻地不惊醒你,不纠缠你,只是衔来你的梦境,抚慰“我”焦渴的心灵。此时的“月影”已超越狭隘的恋情,升华为一种纯洁高尚的情愫,静静地倾洒着美的光晕。4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联系文本分析。答:_点拨全诗整体上是借助比喻,把寂寞比喻为蛇。用蛇的静默无言、忠诚相伴来表现寂寞的深沉、凝重,挥之不去。这一比喻新奇生动,一改蛇以往惊悚、可怖的形象,让人读过产生出奇妙丰富的联想。第二节中诗人用蛇“想那茂密的草原”来比喻自己对情人“浓郁的乌丝”的思念,通过这一新奇的比喻,我们能够感受到沉浸在相思之中的诗人对情人容颜的热切思念,从而达到

7、化无形于有形的艺术效果。在诗的最后一节,把“你的梦境”比喻为“绯红的花朵”,以温暖的颜色修饰花朵,点缀姑娘的梦,意味着对姑娘应许的期待以及姑娘一旦应许的醉心的欢喜。色彩上淡与浓的对比与变化,反衬出诗人情感的痴迷和浓烈。诗人借助“蛇”这个意象,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探究这首爱情诗围绕“蛇”这一冰冷的、使人悚惧的中心意象展开。诗中借“蛇”这一象征意象的游走、乡思、归来,抒发了抒情主人公“我”对姑娘怀有热烈的思恋情思。由于诗人在自然界中找到了可以充分暗示自己心灵世界的恰切的比喻物,“蛇”这一冰冷寂寞的对应物,沉淀、蕴涵、寄托了年轻的诗人深挚浓烈、难以排遣的思恋之情。美文精读哭冯至先生(节选)季羡林对我来

8、说,真像是晴空一声霹雳:冯至先生走了,永远永远地走了。要说我一点都没有想到,也不是的。他毕竟已是达到了米寿高龄的人了。但是,仅仅在一个多月以前,我去看他。我看他身体和精神都很好,心中暗暗欣慰。他告诉我说,他不大喜欢有一些人去拜访他,但我是例外。他再三想把我留住,情真意切,见于辞色。可是我还有别的事,下了狠心辞别。我同他约好,待到春暖花开之时,接他到燕园里住上几天,会一会老朋友,在园子里漫游一番,赏一赏他似曾相识的花草树木。我哪里会想到,这是我们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友谊的最后一次谈话。如果我当时意识到的话,就是天大的事,我也会推掉的,陪他谈上几个小时。可是我离开了他。如今一切都成为过去。晚了,晚了,

9、悔之晚矣!我将抱恨终天了!我认识冯至先生的过程,现在回想起来,仿佛已经成了历史。他长我6岁,我们不可能是同学,因此在国内没有见过面。当我到德国去的时候,他已经离开那里,因此在国外也没有能见面。但是,我在大学念书的时候,就读过他的抒情诗,对那一些形神俱臻绝妙的诗句,我无限向往,无比喜爱。鲁迅先生赞誉他为中国最优秀的抒情诗人,我始终认为这是至理名言。因此,对抒情诗人的冯至先生,我真是心仪已久了。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友谊中,我们虽为朋友,我心中始终把他当老师来看待。借用先师陈寅恪先生的一句诗,就是“风义平生师友间”。经过这样长时间的亲身感受,我发现冯先生是一个非常可爱,非常可亲近的人。他淳朴,诚恳,不

10、会说谎,不会虚伪,不会吹牛,不会拍马,待人以诚,同他相处,使人如坐春风中。我从来没有见他发过脾气。前几天,我到医院去看他的时候,他女儿姚平告诉我说,有时候她爸爸在胸中郁积了一腔悲愤,一腔不悦。女儿说:“你发一发脾气嘛!一发不就舒服了吗?”他苦笑着说:“你叫我怎样学会发脾气呢?”冯至先生就是这样一个平凡而又奇特,这样一个貌似平凡实为不平凡的人。古人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我生性内向,懒于应对进退,怯于待人接物。但是,在八十多年的生命中,也有几个知己。我个人认为,冯至先生就是其中之一。在漫长的开会历程中,有多次我们住在一间屋中。我们几乎是无话不谈,对时事,对人物,对社会风习,对艺坛奇闻,我们的

11、意见完全一致,几乎没有丝毫分歧。我们谈话,从来用不着设防。我们直抒胸臆,尽兴而谈。自以为人生幸福,莫大于此。我们的友谊之所以历久不衰,而且与时俱增,原因当然就在这里。近几年来,我运交华盖,连遭家属和好友的丧事。人到老年,旧戚老友,宛如三秋树叶,删繁就简,是自然的事。但是,就我个人来说,几年之内,连遭大故,造物主如果真有的话不也太残酷了吗?我哭过我们全家敬爱的老祖,我哭过我的亲生骨肉婉如,我哭过从清华大学就开始成为朋友的乔木。我哪里会想到,现在又轮到我来哭冯至先生!“白发人哭黑发人”,固然是人生至痛。但“白发人哭白发人”,不也是同样的惨痛吗?我觉得,人们的眼泪不可能像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取之

12、不尽用之不竭。几年下来,我的泪库已经干涸了,再没有眼泪供我提取了。然而,事实上却不是这样,完全不是这样。前几天,在医院里,我见了冯先生最后一面。他虽然还活着,然而已经不能睁眼,不能说话。我顿感,毕生知己又弱一个。我坐在会客室里,泪如泉涌,我准备放声一哭。他的女儿姚平连声说:“季伯伯!你不要难过!”我调动起来了自己所有剩余的理智力量,硬是把痛哭压了下去。脸上还装出笑容,甚至在泪光中做出笑容。只有我一个人知道:我的泪都流到肚子里去了。为了冯至先生,我愿意把自己泪库中的泪一次提光,使它成为我一生中最后的一次痛哭。呜呼!今生已矣。如果真有一个来生,那会有多么好。1993年2月24日赏析本文题目用了一个

13、“哭”字,表达了季羡林先生对冯至老人离世的悲痛。文章以一种悲痛难抑的笔触抒发了作者不可遏止的悲痛。其中多次用到“眼泪”、“痛哭”等字眼,催人泪下,感人至深。素材积淀“微型妈妈”的爱心传递“微型妈妈”宋正凤,患有先天性疾病,身高只有80厘米。22岁时,宋正凤与丈夫结婚,不久后他们有了自己的孩子。可是,他们的儿子患有先天性疾病,5个月时不幸夭折,这让她痛苦不堪。几个月后,一个同村人在外地捡到一个女婴,交给他们抚养。他们给孩子取名“戴路霞”。在常人看来,给孩子洗尿布是件平常的事,但对于宋正凤来说,做起来异常艰难。每天晚上睡觉,她自己上床都需要借助凳子爬上爬下,再抱个孩子上床,困难可想而知。路霞4岁时

14、就知道将人家给她的糖果带回家给妈妈吃,七八岁的时候,就跟着父亲下地。后来,她的亲生父母找来了,想把她要回去,养父母也劝她回去过好日子,但她说:“是养父母含辛茹苦把我养大,我要留下来报答他们。”在2011年高考中,戴路霞考上了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然而上大学的喜悦很快被将近7 000元的各种费用冲散。父亲患白血病去世之后,母亲从低保费中好不容易扣下500块钱。为了替妈妈分忧,戴路霞利用暑假去打工挣钱。可遗憾的是,眼看要开学了,她们还是没有筹齐学费。“微型妈妈”的故事在网上流传后,汇款与包裹像雪片一样飞来。一位姓林的先生向她们捐了1万元。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全额减免了戴路霞的学费。9月5日,学校还组织了捐助活动,以帮助戴路霞解决在校期间的生活费用问题。收获了这么多的爱心,戴路霞激动地说:“我会牢牢地记在心里,会用行动回报社会的。”运用指南常言说,付出才会有回报。但对于有爱的人来说,他们想到的只有付出。“微型妈妈”虽然身体矮小,但是,她与天下的好妈妈一样,用自己无私的爱,哺育着这个被遗弃的女婴。虽然她们之间没有血缘关系,但她却为戴路霞付出了所有的爱心,并经受了常人无法想象的艰难困苦。微型的身体,却成就了她崇高的灵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