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第I卷为选择题,共20个题,满分40分;第II卷为填空题,共5个题,满分60分。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Cl-35.5 S-32 K-39 Ca-40第I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 下列关于能源和作为能源的物质叙述错误的是( )A. 吸热反应没有利
2、用价值B. 化石能源物质内部蕴涵着大量的能量C.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起来D. 物质的化学能可以在不同的条件下转化为热能、电能被人类利用【答案】A【解析】【详解】A吸热反应也有一定的利用价值,如工业上由石灰石制备生石灰的反应、由煤制水煤气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故A错误;B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燃烧时释放大量的能量,可说明化石能源物质内部蕴涵着大量的能量,故B正确;C光合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起来的过程,将空气中的水、二氧化碳等转化为葡萄糖,故C正确;D燃烧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原电池就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物质的化学能可以在不同条件下转化为热能
3、、电能,并为人类所利用,故D正确;答案选A。2. 下列各组关于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归类,完全正确的是()ABCD强电解质FeNaClCaCO3HNO3弱电解质CH3COOHNH3H3PO4Fe(OH)3非电解质C12H22O11(蔗糖)BaSO4C2H5OHH2O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详解】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的电解质为强电解质。AFe为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A错误;B氨气为非电解质,硫酸钡为强电解质,故B错误;C碳酸钙为强电解质,磷酸为中强酸,属于弱电解质,酒精为非电解质,故C正确;D水是弱电解质
4、,故D错误;故答案为C。3. 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浓H2SO4稀释;酸碱中和反应;H2在Cl2中燃烧;固体NaOH溶于水;液态水变成水蒸气;碳高温条件下还原CO2。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浓H2SO4稀释是放热现象,不选;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选;H2在Cl2中燃烧是放热反应,选;固体NaOH溶于水不发生化学反应,属于放热过程,不选;液态水变成水蒸气不发生化学反应,属于吸热过程,不选;碳高温条件下还原CO2是吸热反应,不选;综上所诉,选。答案选B。4. 下列反应过程中,H0且S0的是( )A. 4Al(s)+3O2(g)=2Al2O3(s)B. NH
5、3(g)+HCl(g)=NH4Cl(s)C. CaCO3(s)=CaO(s)+CO2(g)D. H2SO4(aq)+Ba(OH)2(aq)=BaSO4(s)+2H2O(l)【答案】C【解析】【详解】A反应为放热反应,且气体生成固体,则H0,S0,故A错误;B反应为放热反应,气体生成固体,则H0,S0,S0,故C正确;D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H0,故D错误;答案选C5. 下列电离方程式表达正确的是( )A. 次氯酸钠:NaClO+B. 碳酸:H2CO32+C. NH3H2O:NH3H2O+D. 碳酸氢钠:NaHCO3=+【答案】C【解析】【详解】A次氯酸钠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是完全电离的,电离方
6、程式用等号表示:NaClO=+,故A错误;B碳酸是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是部分电离的,且碳酸是二元弱酸,分步电离,电离方程式为:H2CO3+,+,故B错误;CNH3H2O是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生成生成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NH3H2O+,故C正确;D碳酸氢钠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是完全电离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3=+,故D错误;答案选C。【点睛】碳酸氢钠的电离方程式是易错点。6.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H的绝对值均正确)A. 2H2O(g)=2H2(g)+O2(g) H=+483.6kJ/mol(反应热)B. C(s)+O2(g)=CO(g) H=-11
7、0.5kJ/mol(燃烧热)C. C2H5OH+3O2=2CO2+3H2O H=-1368.8kJ/mol(反应热)D. 2NaOH(aq)+H2SO4(aq)=Na2SO4(aq)+2H2O(l) H=-114.6kJ/mol(中和热)【答案】A【解析】【详解】A水分解反应吸热,焓变是正值,故A正确;B1molC和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时放出的热量才表明C的燃烧热,故B错误;C没有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的聚集状态,故C错误;D中和热是强酸和强碱稀溶液反应生成1mol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题目中反应生成的水为2mol,故D错误;答案选A。7. 随着汽车数量逐年增多,汽车尾气污染已成为突出的环境问题之
8、一。反应:2NO(g)2CO(g)2CO2(g)N2(g)可用于净化汽车尾气,已知该反应速率极慢,570 K时平衡常数为1105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提高尾气净化效率的最佳途径是研制高效催化剂B. 提高尾气净化效率的常用方法是升高温度C. 装有尾气净化装置的汽车排出的气体中不再含有NO或COD. 570 K时及时抽走CO2、N2,平衡常数将会增大,尾气净化效率更佳【答案】A【解析】【详解】A.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很大,而反应速率极慢,故提高尾气净化效率的最佳途径是研制高效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A正确;B.升高温度虽可加快反应速率,但反应的H未知,无法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且升高温度的措施在处
9、理尾气时难以实现,故B错误;C.该反应是可逆反应,最终达到平衡状态,装有尾气净化装置的汽车排出的气体中仍含有NO或CO,故C错误;D.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570 K时及时抽走CO2、N2,平衡常数不变,故D错误;答案选A。8. 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则2CO2(g)=2CO(g)+O2(g)反应的H=+566kJ/molB. H2SO4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H=-114.6kJ/molC.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 1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
10、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燃烧热【答案】A【解析】【详解】ACO(g)的燃烧热是1molCO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放出的热量为283.0kJ,则2molCO的燃烧热为566kJ/mol,则2CO2(g)=2CO(g)+O2(g)反应的H=+566kJ/mol,A正确;B中和热指稀的强酸和强碱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固定为57.3kJ,B错误;C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反应是吸热反应,C错误;D1mol甲烷燃烧生成液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D错误;答案选A。9. 在298K、100kPa时,已知:2H2O(g)=O2(g)+2H2(g) H1Cl2(g)+H2(
11、g)=2HCl(g) H22Cl2(g)+2H2O(g)=4HCl(g)+O2(g) H3则H3与H1和H2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 H3=H1+H2B. H3=H1-H2C. H3=H1+2H2D. H3=H1-2H2【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盖斯定律可知,反应三可由反应二乘2加反应一整理得到,则反应三的焓变:H3=H1+2H2;答案选C。10. 通常人们把拆开(或生成)1 mol 某化学键所吸收(或放出)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化学反应的H等于反应中断裂旧化学键的键能之和与反应中形成新化学键的键能之和的差。化学键AABBAB生成1mol化学键时放出的能量436kJ/mol243kJ
12、/mol431kJ/mol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 A2(g)B2(g)=AB(g) H91.5kJ/molB. A2(g)B2(g)=2AB(g) H183kJ/molC. A2(g)B2(g)=AB(g) H91.5kJ/molD. 2AB(g)=A2(g)B2(g) H183kJ/mol【答案】C【解析】【详解】对反应A2(g)B2(g)=2AB(g) H反应中断裂旧化学键的键能之和与反应中形成新化学键的键能之和的差=436kJ/mol+243kJ/mol-2 431kJ/mol=-183kJ/mol,即A2(g)B2(g)=2AB(g) H183kJ/mol,B、D项正确;当化
13、学计量数为时,热化学方程式为A2(g)B2(g)=AB(g) H91.5kJ/mol,A项正确、C项错误;故选C。11. 对于可逆反应3H2(g) + N2(g)=2NH3(g),下列措施能使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百分数、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常数都变化的是A. 增大压强B. 充入更多N2C. 使用高效催化剂D. 降低温度【答案】D【解析】【详解】A、增大压强,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故A错误;B、多充N2,活化分子百分数、平衡常数不变,故B错误;C、使用催化剂,平衡常数不变,故C错误;D、降低温度,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百分数、化学反应速率都减小,且化学平衡常数发生变化,故D正确;故选D。12. 反应2SO
14、2O22SO3(g)经一段时间后,SO3的浓度增加了0.2 mol/L,在这段时间内用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1 molL1s1,则这段时间为A. 0.1 sB. 2.5 sC. 5 sD. 10 s【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计量数之比,v(SO3)=2v(O2)=20.01mol/(Ls)=0.02mol/(Ls),依据反应速率公式v(SO3)=0.2mol/Lt=0.02mol/(Ls),解得:t=10s,选项D正确答案选D。13. 在化学反应A(g)3B(g)2C(g)D(g)中,各物质的平均反应速率间的关系式正确的是A. vAvBB. vA2vCC. 3vBv
15、CD. vB3vD【答案】D【解析】【详解】反应速率之比是相应对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根据反应的方程式可知,正确的答案选D。14. 有三支试管,分别盛有下列物质,观察这三支试管的颜色,其中颜色最浅的是 甲:10mL 0.01molL-1 FeCl3溶液 和10 mL 0.01 molL-1 KSCN溶液乙:5mL水和10mL 0.01molL-1 FeCl3溶液和5mL 0.01molL-1 KSCN溶液丙:10mL 0.1molL-1 FeCl3溶液 和10mL 0.1molL-1 KSCN溶液A. 甲试管B. 乙试管C. 丙试管D. 无法判断【答案】B【解析】【详解】甲中混合后,FeCl3溶
16、液浓度为0.005mol/L,KSCN溶液浓度为0.005mol/L,乙中混合后,FeCl3溶液浓度为0.005mol/L,KSCN溶液浓度为0.0025mol/L,丙中混合后,FeCl3溶液浓度为0.05mol/L,KSCN溶液浓度为0.05mol/L,从混合后浓度可知,乙中浓度最小,反应最慢,生成的硫氰化铁离子浓度最小,颜色最浅,故选B。【点睛】根据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判断,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生成的硫氰化铁浓度越大,颜色越深,反之越浅。15. 下列叙述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高压比常压有利于SO2与O2合成SO3的反应B. 加入催化剂有利于N2与H2合成NH3的反应
17、C. 向橙色K2Cr2O7溶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后,溶液变为黄色D. 工业制取金属钾Na(1)+KCl(l)NaCl(l)+K(g)选取适宜的温度,使K变成蒸气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答案】B【解析】【详解】A存在平衡2SO2+O2(g)2SO3(g),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有利于合成SO3,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故A不符合题意;B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影响平衡移动,故B符合题意;C向橙色K2Cr2O7溶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后,溶液变为黄色,发生+H2O2+2H+,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故C不符合题意;D反应为可逆
18、反应,使K变成蒸气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生成物浓度减小,平衡向正向移动,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B。16. 一定条件下,在密闭恒容容器中,能表示反应X(g)+2Y(g)2Z(g)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X、Y、Z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2:2X、Y、Z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Z,同时生成2nmolY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X、Y、Z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2:2,不能说明各物质的量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错误;X、Y、Z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各组分的含量不变,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正确;该反应前后气体
19、的总体积发生变化,故当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正确;Z、Y的化学计量数相同,故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Z,同时生成nmolY,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错误;答案选C。17. 一定条件下,在某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mA(g)nB(g) pC(g)qD(g),若增大压强或升高温度,重新达到平衡,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如图所示,则对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正反应是吸热反应B. 逆反应是放热反应C. mnpq【答案】C【解析】【详解】A、升高温度,平衡逆向进行,说明反应正向是放热反应,故A错误;B、升高温度,平衡逆向进行,说明逆向是吸热反应,反应正向是放热反应,故B错误
20、;C、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向进行,说明逆向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m+np+q,故C正确;D、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向进行,说明逆向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m+np+q,故D错误;故选C。18. 相同温度下,根据三种酸的电离常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酸HXHYHZ电离常数910-7910-610-2A. 三种酸的强弱关系:HXHYHZB. 反应HZ+Y-HY+Z-能够发生C. 酸根离子结合氢离子的能力强弱关系为:Z-Y-X-D. 相同温度下,1mol/LHX溶液的电离常数大于0.1mol/LHX【答案】B【解析】【分析】相同温度下,酸的电离常数越大,则酸的电离程度越大,酸的酸性越强,这三种酸的强弱顺序是H
21、ZHYHX,由此分析。【详解】A相同温度下,酸的电离常数越大,则酸的电离程度越大,酸的酸性越强,则酸根离子水解程度越小,根据电离平衡常数知,这三种酸的强弱顺序是HZHYHX,故A错误;B由A知,HZ的酸性大于HY,根据强酸制取弱酸知,HZ+Y-HY+Z-能发生,故B正确;C根据电离平衡常数知,这三种酸的强弱顺序是HZHYHX,酸性越强,酸的电离程度越大,结合氢离子的能力越弱,酸根离子结合氢离子的能力强弱关系为:X-Y-Z-,故C错误;D相同温度下,同一物质的电离平衡常数不变,故D错误;答案选B。19. 某化学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密闭容器中某一条件对A2(g)3B2(g)2AB3(g)
22、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图中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在T2和n(A2)不变时达到平衡,AB3的物质的量大小为cbaB. 若T2T1,则正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C. 达到平衡时A2的转化率大小为bacD. 若T2T1,达到平衡时b、d点的反应速率为vdvb【答案】A【解析】【详解】A由图可知,横坐标为B2的物质的量,增大一种反应物的量必然会促进另一种反应物的转化,则B2越大达到平衡时A2的转化率越大,生成物的物质的量越大,则平衡时AB3的物质的量大小为:cba,故A正确;B若T2T1,由图象可知,温度升高AB3的物质的量增大,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
23、方向移动,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故B错误;C由图可知,横坐标为B2的物质的量,增大一种反应物的量会促进另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则B2越大达到平衡时A2的转化率越大,即达到平衡时A2的转化率大小为cba,故C错误;D温度越高,速率越快,温度T2T1,达到平衡时b、d点的反应速率为vdvb,故D错误;故选A。20. 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m A(g)n B(g)p C(g),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气体体积缩小到原来的1/2,当达到新平衡时,C的浓度为原来的1.9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mnpB.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 A的转化率提高D. C的体积分数增加【答案】B【解析】【详解】平衡后将
24、气体体积缩小到原来的,压强增大,如果平衡不移动,则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原来的2倍,但此时C的浓度为原来的1.9倍,说明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有:m+np,化学反应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反应物的转化率减小,生成物的体积百分含量减小,只有B正确,答案选B。【点晴】解答时注意利用好放大缩小思想,该方法适用于起始投入物质的物质的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倍数关系。它指的是将反应容器的体积扩大一定的倍数,使起始物质的浓度相同,则在一定条件下,可建立相同的平衡态。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压缩,使其还原为原来的浓度。分析在压缩过程中,平衡如何移动,再依据勒夏特列原理,分析相关量的变化情况。第II卷(填空题共60分)
25、二、填空题:(5小题,共60分)21.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醋酸的电离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用pH计测定25C时不同浓度的醋酸的pH,其结果如下:醋酸浓度/(molL)0.00100.01000.02000.10000.2000pH3.883.383.232.882.73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醋酸的电离方程式:_。(2)醋酸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有:_。(3)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出醋酸是弱电解质的结论,你认为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是_。(4)从表中的数据,还可以得出另一结论:随着醋酸浓度的增大,醋酸的电离程度(填“增大”、“减小”或“不变”)_。【答案】 (1). CH3COOHCH3COO-+H+
26、 (2). CH3COOH、CH3COO-、H+、OH-、H2O (3). 当醋酸浓度为0.001mol/L时,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小于0.001mol/L (4). 减小【解析】【详解】(1)醋酸是弱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为:;(2)醋酸是弱电解质,在醋酸溶液中,有醋酸分子,醋酸根离子、氢离子还有水及水电离出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故答案为:;(3)当醋酸浓度为0.001mol/L时,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小于0.001mol/L,说明醋酸部分电离为弱电解质;(4)根据表中数据知,醋酸为0.0100mol/L,溶液的pH=3.38,醋酸为0.0010mol/L,溶液的pH为3.88,故随着醋酸浓度的增大
27、,醋酸的电离程度减小。22. (1)在25、101kPa下,4g甲烷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H2O,放出220kJ的热量,写出表示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2)2Zn(s)+O2(g)=2ZnO(s) H1=-7022kJ/mol2Hg(1)+O2(g)=2HgO(s) H2=-181.4kJ/mol由此可知ZnO(s)+Hg(1)=Zn(s)+HgO(s) H3=_。(3)已知2SO2(g)+O2(g)2SO3(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1molSO2(g)氧化为lmolSO3(g)的H=-99kJ/mol,请回答下列问题:图中H=_kJ/mol;降低温度,该反应K值_,SO
28、2转化率_;化学反应速率_(以上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答案】 (1). CH4(g)+2O2(g)=CO2(g)+2H2O(l) H=-880kJ/mol (2). +260.4kJ/mol (3). -198 (4). 增大 (5). 增大 (6). 减小【解析】【分析】根据燃烧热的定义写出甲烷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根据盖斯定律分析解答;根据1molSO2(g)氧化为lmolSO3(g)的H=-99kJ/mol计算出图中2SO2(g)+O2(g)2SO3(g)的焓变;正反应放热,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从从判断出K值、SO2转化率、化学反应速率的变化,由此分析。【详解】(1)
29、书写甲烷的燃烧热要注意甲烷为1mol,4g甲烷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H2O,放出220kJ的热量,1mol甲烷即16g甲烷完全燃烧放热为2204kJ=880kJ,反应热用“-”表示,故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O2(g)=CO2(g)+2H2O(l) H=-880kJ/mol;(2)2Zn(s)+O2(g)=2ZnO(s) H1=-702.2kJ/mol2Hg(1)+O2(g)=2HgO(s) H2=-181.4kJ/mol根据盖斯定律,(-),得到:ZnO(s)+Hg(1)=Zn(s)+HgO(s) H3=+260.4kJ/mol;(3)图像中A为反应物的总能量,E为反应的活化能,C
30、为生成物的总能量,H为反应热,1molSO2(g)氧化为lmolSO3(g)的H=-99kJ/mol,则已知2SO2(g)+O2(g)2SO3(g),H=-99kJ/mol2=-198kJ/mol;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K表示平衡正向进行的程度,则该反应K值增大,SO2转化率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减小。【点睛】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时,需要注意可燃物是1mol,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23. 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体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1)定性比较:图甲可通过观察_,定性比较得出结论。有同学提出将CuSO4改为CuCl
31、2更合理一些,其理由是_。(2)定量比较:如图乙所示,实验时均以生成40 mL气体为标准,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_。 (3)将0.10 mol MnO2粉末加入到50 mL H2O2溶液中,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气体的体积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写出H2O2在MnO2作用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H2O2的初始物质的量浓度为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答案】 (1). 单位时间内产生气泡的快慢 (2). 消除阴离子不同对实验的干扰 (3). 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注射器中活塞向右拉,一段时间后,松开手,观察活塞回复到原来的位置,说明气密性良好 (
32、4). 产生40mL气体所需的时间 (5). 2H2O22H2O+O2 (6). 0.088mol/L【解析】【分析】过氧化氢分解会放出氧气,比较反应速率的大小可通过生成气泡的快慢来判断,比较金属阳离子的催化效果要排除阴离子的干扰;若需要测量化学反应速率,则根据化学反应速率公式v=计算;结合图像所给数据计算过氧化氢浓度。【详解】(1)定性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可以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来比较,产生气泡快的,催化效果好;在探究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时,必须保持其他的条件完全相同,所以将CuSO4改为CuCl2更为合理,可以避免由于阴离子不同造成的干扰
33、;(2)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为: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注射器中活塞向右拉,一段时间后,松开手,观察活塞回复到原来的位置,说明气密性良好;定量比较Cu2+和Fe3+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可以通过测定产生40mL气体所需要的时间来比较,产生40mL气体的时间越短,催化效果越好;(3)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O2;t时刻产生50mL氧气,则这50mL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物质的量为n(O2)=2.210-3mol,根据过氧化氢分解的方程式可以得到n(H2O2)=4.410-3mol,则过氧化氢初始浓度c=0.088mol/L。24. 利用图装置测定中和
34、反应反应热的实验步骤如下:用量简量取50mL0.25mol/L硫酸倒入小烧杯中,测出硫酸温度;用另一量简量取50mL.0.55mol/LNaOH溶液,并用另一温度计测出其温度;将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设法使之混合均匀,测出混合液最高温度。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表示中和反应反应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数值为57.3kJ/mol)_。(2)倒入NaOH溶液的正确操作是_(填序号)。沿玻璃棒缓慢倒入 分三次少量倒入 一次迅速倒入(3)使硫酸与NaOH溶液混合均匀的正确操作是_(填字母标号)。a.用温度计小心搅拌b.揭开硬纸片用玻璃棒搅拌c.轻轻地振荡烧杯d.用套在温度
35、计上的环形玻璃棒轻轻地搅动(4)实验数据如表: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_近似认为0.55mo/LNaOH溶液和0.25mol/L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则中和热H=_(取小数点后一位)。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kJ/mol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_(填字母)。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b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答案】 (1). H2SO4(aq)+NaOH(aq)=Na2SO4(aq)+H2O(l) H=-57.3 kJ/
36、mol (2). (3). d (4). 3.4 (5). -56.8kJ/mol (6). acd【解析】【分析】根据中和热的定义书写热化学方程式;为防止热量散失,需要将NaOH溶液一次性迅速倒入;酸和氢氧化钠混合时,用套在温度计上的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地搅动,使硫酸与NaOH溶液混合均匀;根据测定中和热的实验操作分析;先判断温度差的有效性,然后求出温度差平均值;根据Q=mct计算反应放出的热量,最后根据H=-kJ/mol计算出反应热,根据实验的操作分析,由此分析。【详解】(1)中和热是指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 H2O时的反应热,其中和热数值为57.3 kJ/mol,则稀硫
37、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H2SO4(aq)+NaOH(aq)=Na2SO4(aq)+H2O(l)H=-57.3 kJ/mol;(2)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保温工作,沿玻璃棒缓慢倒入或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热量散失较多,故倒入NaOH溶液的正确操作是一次性迅速倒入,答案为:;(3)使硫酸与NaOH溶液混合均匀的正确操作方法是:用套在温度计上的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地搅动,不能用温度计小心搅拌,会使温度计破碎;不能揭开硬纸片用玻璃棒搅拌,会使热量有损失;轻轻地振荡烧杯,不能使酸碱混合均匀,故答案为d;(4)因第2组数值差别大,误差大,所以数据无效,不可
38、取,则温度差平均值= = 3.4;50mL0.25mol/L硫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中和反应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为0.05L0.25mol/L2=0.025mol,溶液的质量为:100ml1g/mL=100g,温度变化的值为t=3.4,则生成0.025mol水放出的热量为Q=mct=100g4.18J/(g)3.4=1421.2J,即1.4212kJ,所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56.8kJ/mol;a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测得的热量偏小,中和热的数值偏小,故a符合题意;b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会导致所量的氢氧化钠体积偏大,NaOH仍稍过量,确保硫酸完全反应,故b不符
39、合题意;c尽量一次快速将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不允许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分多次倒入NaOH溶液,热量损失较多,所测中和热的数值偏小,故c符合题意;d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插入稀H2SO4测温度,硫酸的起始温度偏高,测得的热量偏小,中和热的数值偏小,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cd。【点睛】计算中和热时,1mol硫酸与2molNaOH溶液进行中和反应生成2mol水,计算物质的量为易错点。25. 已知反应N2O4(g)2NO2(g),混合气体的颜色随温度升高而变深。请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的H_0(填“大于”或“小于);在容积为1.00L的容器中,
40、通入一定量的N2O4,100时,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在060s时段,反应速率v(NO2)为_mol/(Ls);反应的平衡常数K1为_。(2)100时达平衡后,改变反应温度为T,c(N2O4)以0.0020mol/(Ls)的平均速率降低,经5s又达到平衡。T_100(填“”或“ (5). 正反应方向吸热,反应向吸热方向移动,故温度升高 (6). 0.65mol/L (7). 逆反应 (8). 对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解析】【详解】(1)随温度的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即H0;根据图像可知,060s时段,NO2浓度变化为0.12mol/L,则反应速率v(NO2)为 ;故答案为:大于;0.012molL1s1;0.36mol/L;(2)N2O4浓度降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由于正反应方向吸热,T100;故答案为:大于、正反应方向吸热,反应向吸热方向移动,故温度升高;平衡时,则温度T时反应的平衡常数;(3)反应容器的容积减少一半,压强增大,正反应方向气体体积增大,增大压强向着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故答案为:逆反应;对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