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4 ,大小:133KB ,
资源ID:54780      下载积分:9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54780-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八年级语文 文言文阅读模块专题训练 文言虚词 新人教版.doc)为本站会员(a****)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kefu@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八年级语文 文言文阅读模块专题训练 文言虚词 新人教版.doc

1、八年级语文 文言文阅读模块专题训练 文言虚词 新人教版1、选出“之”用法不同的一项 A水陆草木之花 B何陋之有 C花之君子者也 D莲之爱 答案:B2、下面句中划线词与“其两膝相比者”中“其”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其一贫,其一富 B其如土石何C吾视其辙乱 D其真无马邪 答案:C3、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且焉置土石(哪里) 始一反焉(语气助词) 兼与药相粘(并且) B虽我之死(虽然) 杂然相许(的样子)旋刻之(随时,马上) C冀州之南(的) 跳往助之(助词,不译)持就火炀之(指铁板) D面山而居(表并列) 聚室而谋(表顺承) 而山不加增(表转折) A4、下列划线字解释错

2、误的一项是: A、以其境过清(因为)B、茗饮以为酒(以为) C、着重裘以敌之(来)D、予以问予,予不能解矣(拿,用) B5、下列句中“为”字与其他句用法和意义不相同的一句是 A盖筒桃核修狭者为之。 B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C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D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B6、下面句中划线词与“其两膝相比者”中“其”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其一贫,其一富B其如土石何C吾视其辙乱D其真无马邪 C7、选出与划线字用法相同的一句 其真无马邪。A其真不知马也。 B何足怪哉? C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D天下事有难易乎? C8、选出与划线字用法相同的一句 人之食于虎也。A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B于人

3、不啻倍也。 C其为人获而寝处其皮。 D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C9、下列句中加粗的“之”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于的一项是 A当余之从师也B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C祗辱于奴隶人之手D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C10、下列各句中“其”指代对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B其言兹若人之俦乎?C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D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B11、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的“之”意为“的”,下面句中加粗的“之”字不是“的”的意思的一项是: A属予作文以记之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前人之述备矣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A12、下列句子中“而”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望之蔚然而

4、深秀者A、太守归而宾客从也B、朝而往,暮而归C、溪深而鱼肥D、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C13、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望天乞水以救之 B.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也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 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乃摘而藏之 D.其事不一而足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 D14、与“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一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B、呜之而不能通其意。 C、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B15、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执策而临之 B、马之千里者 C、策之不以其道 D、食之不能尽其材 B16、与例句中加粗

5、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当余之从师也 A益慕圣贤之道 B录毕,走送之 C无丝竹之乱耳 D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C17、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和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B腰白玉之环 C当余之从师也 D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C18、下列句子中“而”字的用法和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A足肤皲裂而不知 B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D或置酒而招之 D19、解释下列各句中“以”字的用法。以衾拥覆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俯身倾耳以请以是人多以书假余_答案:介词,用连词,作“因为”解连词,相当于“而”连词作“因为”解介词,译为“拿”20、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两岸连

6、山,略无阙处略无:_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曦月:_ 沿溯阻绝沿:_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虽:_ 毫无日月顺着,释为顺水而行即使21、分辨下面加粗的“之”的不同用法。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3)只辱于奴隶人之手()(4)执策而临之() (1)代词“它”(2)定语后置的标志(3)助词,“的” (4)代词,“它” 22、解释“之”的意义和用法。(1)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2)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3)孔子云:何陋之有? (4)花之富贵者也。 答案:(1)的,助词。(2)它,代词,代核舟。(3)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4)表提顿,助词,不译。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