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东省汕尾市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46827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汕尾市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广东省汕尾市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广东省汕尾市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广东省汕尾市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广东省汕尾市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广东省汕尾市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广东省汕尾市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广东省汕尾市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广东省汕尾市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广东省汕尾市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广东省汕尾市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广东省汕尾市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广东省汕尾市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广东省汕尾市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广东省汕尾市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广东省汕尾市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广东省汕尾市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广东省汕尾市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本试题共8页,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信息填写清楚、准确,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粘贴处。2.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3.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得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及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山水诗作为一种诗歌类型,它的概念至今仍是模糊的,论家众说纷纭。它的概念到底应怎样界定?究

2、其实,山水诗主要揭示的应是它所描写的对象和包蕴的内涵,所以应从其所表现的对象或选取的题材上予以界定。因此,我们给山水诗下定义,先要弄清“山水”的特定含义和适应范围,进而把握山水诗的本质特征。山水诗作为一种诗歌形态,它是以自然山水为观照和审美对象的。在歌颂自然山水的同时,传达出诗人对山水的主观感受和美学趣味,使物我同一,从而构成一种自然山水无法达到的美的境界。这种美的境界的构成是通过特定山水中纷繁复杂的形象按照不同的时空顺序,经由作者一定的主观构想连缀组合起来,从而形成一幅完整而有层次、色彩鲜明、形态逼真的画面。这里需要细加分辨的是,山水诗表现情绪、构成意境虽也通过“景”的描述,但并非所有描绘自

3、然景色的诗都是山水诗。如谢灵运的登池上楼,诗人仅仅写景物的纷繁复杂,不特指某一具体的山和水以及相关的景色,因而这样的写景诗与山水诗的写景是截然有别的。由此而言,山水诗的写景与别的写景诗的不同之处乃在于景观是与特定的“山水”血肉相连,其一切景色全都是具体的山与水的体现。中国诗歌的分类向来是纷杂的,这当然也表明了诗歌领域的丰富性,在诗的园地上茁长着色彩纷呈的奇花异草;另一方面又说明了在不同品类的诗歌界限的分辨上存在着模糊性。如表现自然景物的诗,除了山水田园并举,咏物独成一类之外,似乎就再无别的分类和称谓了。而“写景”往往又只是当成一种表现手法,并不视为一种诗歌类别的标记。因此,对于某些写景诗的归类

4、就出现了似是而非、无所适从的现象,从这种混淆现象中不能不让人发生疑问,是不是所有有景色或山水描写的诗都算山水诗呢?我以为尽管有些诗中有山水与自然景色的描写成分,但如果不是把山水景物当成完整的形象,把独立的客体作为审美观照,以使山水景象在诗中呈现主体性、独立性和完整性,而只是把山水成分或自然景观当作表现其他主题的组成或陪衬,只是以客观外物来兴起或负载另外一种情思意绪,即山水景物在诗中失去了它的主体性、独立性和完整性,就不是山水诗了。山水诗之所以称为山水诗,是因为它的客观表现对象是自然界的真实山水,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景观。它把自然界里真实而具体的山水作为唯一的审美客体。山水诗当然不仅仅是对自然山水

5、真实客观的描摹,更重要的还在于它蕴含着一定的主观情愫,是审美主体内心世界的反馈与外射。当人们在登临山水,纵目自然景象时,会为金波荡漾、涟漪轻泛的湖光水色所陶醉,也会为蜿蜒奔涌、险峻奇伟的山岳峰峦所激动。于是情从中来,发而为诗为歌。而其他类诗歌中的所谓因景生情,只不过是把景当作内在感情外流的一个出口和形象寄托。概而言之,山水诗无须包罗万象,囊括一切,否则只能使“山水诗”的类型含混不清,造成概念上的混乱。为避免这种混淆,使诗歌分类更科学和准确,我们不妨借鉴中西诗学和绘画上的某些概念与提法,将以自然物为审视对象的诗歌分别称为写景(或风景)诗、山水诗、田园诗、咏物诗等。(摘编自时志明山水诗,一个不应模

6、糊的概念)材料二:说到山水诗的创作,谢灵运的功绩自然不容抹煞。他的出现,标志着我国的山水文学从附庸蔚为大国,并在题材上成为一种稳定的、影响深远的趋势。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谢灵运之前绝无山水诗可言,更不能说谢灵运的山水诗已与玄言彻底决裂了。事实上,东晋时期已经出现不少山水诗。其中,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记游性的山水诗,一种是杂糅玄理玄趣的山水诗。东晋的山水诗,更多的还是那种山水与玄言相杂的作品,尤其是其中的五言诗,大多是熔山水、玄言于一炉的作品。这些诗的特点,一方面是“微言剖纤毫”,诗人力求揭示宇宙中那些难以言传的奥秘;另一方面,在“微言剖纤毫”的时候,一些诗人并没有忘记“携笔落云藻”,在诗中摄取

7、大自然的色彩之美,在自然物中注入了人的情味,自有一种生意盎然的大自然情趣,说明“玄言诗人”的作品也不尽是“淡乎寡味”的。其实,山水与玄言杂糅,乃是东晋时期山水诗的主要形态,这种情形与魏晋以来玄风大畅直接相关。更明确地说,我国山水诗在晋宋时期勃兴,终至从附庸蔚为大国,实为魏晋玄风从积极方面影响文学创作的结果。由于玄风弥漫朝野,崇尚自然隐逸的思潮召引人们从市朝走向山林湖海,人们在与大自然的频繁接触中,发现游赏山水是体玄适性的理想方式。既然体玄适性都离不开大自然的山水,那么,人们在用诗表现这种领悟的时候,自然要借助山水的形象了。(摘编自李文初论东晋的山水诗)材料三:盛唐的山水诗呈现出崭新的面貌。东晋

8、的山水诗所歌咏的对象不过是半壁河山,主要在东南一隅,没有机会领略广袤中原的风光。他们的山水诗,胸襟、气象、境界都受到了很大的局限。到了盛唐,祖国的统一、繁荣和富强,为诗人提供了写作山水诗的最好条件。许多诗人在其创作的准备期或旺盛期曾有过一段漫游生活,他们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黄河上下。被祖国多姿多彩的山水所培育起来的这一代诗人,他们写起山水诗来,论胸襟,论气象,论境界,就远非东晋人所能相比的了。另外,从艺术上看,东晋山水诗对山水景物的描写追求形似,崇尚工巧,缺乏神韵。盛唐山水诗所追求的乃是神似,他们刻画山水,并不滞于山容水态,而是力求把握和表现山水的个性。自然山水成了诗人的朋友,或诗人自身的外化

9、。诗人以物观物,打破了物我界限,达到了物我浑然为一的境界。中国的山水诗到了盛唐,才臻于完美纯熟。(摘编自袁行霈盛唐的山水诗)1.下列关于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果给山水诗界定概念,首先要弄清山水诗的特定含义和适应范围,在此基础上把握山水诗的本质特征。B. 自然山水表现出来的美的境界难以企及山水诗中传达出的人对自然山水物我同一的主观感受和美学趣味。C.描绘自然景色的诗是不是山水诗,不是看它繁杂与否,而是看它是否描绘某一具体的山与水及其相关的景色。D.相较于盛唐山水诗,东晋山水诗还不完美纯熟,这是因为这些作品山水玄言相杂,诗人力求“微言剖纤毫”。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

10、正确的一项是(3分)A.描绘自然景物的诗歌,具体分类和称谓都不多,这也体现了诗歌在界限的分辨上存在着模糊性。B.山水与玄言相杂的东晋山水诗是这一时期山水诗的重要形态,这与魏晋以来玄风弥漫直接相关。C.不仅游赏山水能够帮助人们体玄适性,而且山水形象又能帮助人们用诗的方式来表现这种领悟。D.只有把“写景”作为一种诗歌类别的标记,才能让一些写景诗歌归类明确,从而避免混淆不清。3.根据材料二的相关内容,下列不是东晋山水诗的特点的一项是(3分)A.记游性 B.玄理性 C.稳定性 D.娱情性4.请结合材料一的内容,给山水诗下一个标准的定义。(4分)5.材料三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6分)(二)现

11、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浪子归来美国彼得哈米尔他们一行共六人:三个小伙子、三个姑娘,正动身去佛罗里达州的海滨小城福特拉达尔度假,他们的纸袋里装着夹心面包和酒,在34街搭上了长途汽车。当纽约城那灰暗阴冷的春天在他们身后悄然隐去的时候,他们渴望着金色的沙滩和滚滚的海潮。温葛一开始就坐在公共汽车上。车过新泽西时,他们发现车上的温葛像被“定身法”定住似的一动不动。他坐在这帮年轻人面前,风尘仆仆的脸色像张面罩,叫人猜不透他的真实年龄。他穿一套不合身的朴素的棕色衣服,手指被烟熏得黄黄的,嘴里老在嚼着什么,坐在那儿,一声不吭。深夜,汽车开到一家名叫霍华特琼森的饭馆门口停下

12、,除了温葛,大家都下了车。这些年轻人开始纳闷起来他们很想知道他是什么人:也许是个船长?也许是抛弃了妻子溜出来的?当然也有可能是退伍回家的。等他们再回到车上时,有个女孩坐到他身边,跟他搭讪起来。“我们去佛罗里达州,”这位姑娘朗声地说,“您到那儿去吗?”“我不知道。”温葛说。“我从来没去过那地方。”她说,“据说那儿很漂亮?”“是的,很漂亮。”他悄声悄气地说,脸上的表情使人觉得:似乎有一件他一直想尽力忘怀的事袭上心头。“你在那儿住过?”“我曾在贾克逊威尔当过海军。”“想喝酒吗?”她问。他笑了笑,接过酒瓶猛喝了一口。谢过她,他又一声不吭了。过了一会儿,温葛晃着脑袋入睡了,于是她回到原来那几个年轻人那边

13、去了。第二天清晨,当他们睡眼惺松地醒来时,发现汽车又停在另一家霍华特琼森饭店前了。这次温葛下车进饭馆了。那姑娘一再请他跟他们一起用餐。年轻人兴致勃勃地讨论着如何在海滩上露营,而他却显得缩手缩脚。他只点了一杯黑咖啡,神经质地抽着烟。回到车上,那姑娘又坐在温葛旁边。过了一会儿,他开始痛苦地、缓缓地对她说起了自己的身世。这四年他一直在纽约坐牢,而现在他正回家去。“你有妻子吗?”“不知道。”“怎么会不知道?”她吃了一惊。“唉,怎么给您说呢。我在牢里写信给妻子,对她说:玛莎,如果你不能等我,我是理解你的。我说我将离家很久。要是她无法忍受,要是孩子们经常问她为什么没有了爸爸那会刺痛她的心的,那么,她可以把

14、我忘却而另找一个丈夫。真的,她算得上是个好女人。我告诉她不用给我回信,什么都不用,而她后来也的确没有给我写过信。三年半了,一直音信全无。”“现在你在回家的路上这也不知道么?”“是这么回事,”他难为情地说,“上星期,当我确知我将提前出狱时,我写信告诉她:如果她已改嫁,我能原谅她,不过要是她仍然独身一人,要是她还不厌弃我,那她应该让我知道。我们一直住在布朗斯威克镇,就在贾克逊村的前一站。一进镇,就可以看到一棵大橡树。我告诉她:如果她要我回家,就可以在树上挂一条黄手帕,我看到了就下车回家。假如她不要我去,那她完全可以忘记此事,见不到黄手帕,我将自奔前程前面的路还长着呢。”“呀,原来是这么回事!”姑娘

15、感到十分惊奇,于是把事情告诉了其他几个人。温葛拿出他的妻子和三个孩子的照片给他们看。距布朗斯威克镇只有二十里了,年轻人赶忙坐到右边靠窗的位置上,等待那大橡树扑入眼帘。而温葛心怯地不敢再向窗外观望。他重新板起了一张木然的脸,似乎正努力使自己在又一次的失望中昂起头。只差十里了、五里了,车上一片静悄悄。突然间,晴天一声霹雳青年们一下子都站起身,爆发出一阵欢呼!他们一个个欢喜若狂、手舞足蹈。只有温葛不知所措,呆若木鸡。那橡树上挂满了黄手帕,二十条、三十条,兴许有几百条吧好像微风中飘扬着一面面欢迎他的旗帜。在年轻人的呼喊声中,老囚犯慢慢从座位上站起身,向车门走去,他迈出了回家的步子,腰杆挺得直直的(唐若

16、水译,选自飞天1982年第9期,有删改)6.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的前部分叙写主人公曾是海军的身份和此次旅行的目的,后部分主要围绕他能不能回家来展开。B.温葛在坐牢时曾写信告诉妻子可以离开自己,忘却自己而另找一个丈夫,可见温葛是一个善良的人。C.温葛刚开始一直没有告诉大家自己的心事,大口大口地喝了酒之后才壮着胆子痛苦地讲述自己的故事。D.看到橡树上挂满了黄手帕,同行的年轻人欢喜若狂、手舞足蹈,体现了他们的热情,也让读者振奋。7.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段中纸袋里装着酒为下文姑娘问温葛“想喝酒吗”作铺垫,使故事情节连贯,脉络清

17、晰,结构紧凑。B.“风尘仆仆的脸色像张面罩”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温葛出场的奇特以及与众不同的面孔。C.小说采用第三人称进行叙述,其间夹杂着温葛和姑娘的对话,既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又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D.小说善于运用对比表现人物形象,如用年轻人的热情活泼与温葛的沉默无言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温葛的忐忑不安。8.请以温葛妻子的形象为例,试分析这篇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4分)9.这篇小说用设置悬念的方法来激活读者的紧张与期待的心理,试分析小说中设置的三处悬念。(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18、。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嘉祐二年,试礼部。主司欧阳修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欧阳修以才识兼茂,荐之秘阁。关中民贫役重,岐下岁输南山木筏,自渭入河,经砥柱之险,衙吏踵破家。轼访其利害,为修衙规,使自择水工以时进止,自是害减半。徙知徐州。河决,汇于城下。轼诣武卫营,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轼庐于其上,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徙知湖州,上表以谢。又以诗托讽,御史李定等遮其表语以为讪谤,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四年,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轼恐不见容

19、,请外,知杭州。既至杭,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轼曰杭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乃裒羡缗得二千,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轼二十年间再莅杭,民得之,生祠以报。六年,改授翰林承旨。在翰林数月,复以谗请外,出知颍州。绍圣初,御史论轼所作词命,以为讥斥先朝。遂以本官知英州,未至,贬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居三年,泊然无所蒂芥,人无贤愚,皆得其欢心。又贬琼州别驾,居昌化。昌化,故修耳地。初俄官屋以居,有司犹谓不可,轼遂买地筑室,修人运甓畚土以助之。独与幼子过处,著书以为乐,时时从其父老游,若将终身。建中靖国元年,卒

20、于常州,年六十六。(选自宋史列传第九十七苏轼传,有删改)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轼曰/杭/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B.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轼曰/杭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C.明年春/又减价集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轼曰/杭/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D.明年春/又减价/集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轼曰/杭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21、)A.字,古人幼时取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长称字以表示礼貌和尊敬。B.礼部,尚书省所辖六部之一,掌管典章制度、祭礼、学校、科举和外事活动等。C.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因其言简义深,有春秋三传为其注释。D.路,宋元行政区划名,文中“本路”的“路”与“烽火扬州路”的“路”意义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苏轼少从母学,因才受荐秘阁。他年少的时候,母亲教他读书,并把知道的古今成败得失以及其中的关键所在告诉苏轼;又因为才识被欧阳修举荐。B.苏轼除弊革新,为官一心为民。他任职关中时,针对民贫役重的现象,察访旧制弊端,为百姓修订新的规定,给予百姓服

22、役的自主权,百姓从中获利。C.苏轼优待士子,防疫未雨绸缪。他主管礼部贡举时,放宽对士子的约束,让他们尽力发挥;任职杭州时,筹钱修建治病场所、慢慢积存钱粮来防备疫情。D.苏轼为民所爱,还能与民同乐。因为他平等待人,所以深受惠州当地人的喜爱,在儋耳竟有百姓帮他修建房屋;在儋耳时常和当地的老百姓一起游玩。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轼庐于其上,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4分)(2)轼二十年间再莅杭,民得之,生祠以报。(4分)14.从文中来看,苏轼请求外放的原因是什么?结果怎样?请简要说明。(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两首诗,完成1516题。民

23、谣(其一)清代屈大均白金乃人肉,黄金乃人膏。使君非豺虎,为政何腥臊。己亥杂诗(八十三)清代龚自珍只筹一缆十夫多,细算千艘渡此河。我亦曾糜太仓粟,夜闻邪许注泪滂沱。注“邪许”,纤夫的号子声。语出淮南子道应训:“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屈诗前两句用了比喻,形象生动地揭示了贪官吸食民脂民膏并窃取百姓劳动成果。B.龚诗前两句由点及面,给读者描绘了纤夫们拖着沉重的步伐缓慢前行的悲惨画面。C.“邪许”使人如闻其声,恰如其分地反映了纤夫步履维艰的境况,用典自然贴切。D.“使君非豺虎”的反问直接痛斥了贪官吞食百姓血肉的豺狼本性。16.请

24、简要概括龚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杜甫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_,_。”(2)星宿作为天文术语,也常常出现在古诗文中,如赤壁赋中的“_”和蜀道难中的“_”这两句就含有星宿名。(3)琵琶行中“举酒欲饮无管弦”一句中的“无管弦”三字,与下文“_”相照应,锦瑟中“_”用“鲛人泣泪”的典故营造了皎月落于沧海之间,明珠浴于泪波之界的奇妙意境。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海是蓝色灰色的。山是黄色绿色的。拿颜色来比,山也比海不过。蓝色灰色含有庄严淡远的意

25、味,黄色绿色却( )显得小气一些。海是动的,山是静的;海是活泼的,山是呆板的。昼长人静的时候,天气又热,凝神望着青山,一片黑郁郁的连绵不动,如同病牛一般。而海呢,你看她没有一刻静止!从天边微波粼粼的直卷到岸边,触到崖石,更欣然地溅跃了起来,开了灿然万朵的银花!四周是大海,与四周是乱山,两者相较,是如何滋味,看古诗便可知道。比如说海上山上看月出,古诗说:“ 甲 。”细细( ),这两句形容乱山,形容( )极好,而光景何等臃肿、崎岖、僵冷,读了不使人生快感。而“ 乙 ”,也是月出,光景却何等妩媚、遥远、璀璨!原也是的,海上没有红白紫黄的野花,没有蓝雀、红襟等等美丽的小鸟。然而野花到秋冬之间,便都萎谢

26、,反予人以凋落的( )。海上的朝霞晚霞,天上水里反映到不止红白紫黄这几个颜色。这一片花,却是四时不断的。说到飞鸟,蓝雀、红襟自然也可爱,而海上的沙鸥,白胸翠羽,轻盈地飘浮在浪花之上,“ 丙 ”。看见蓝雀、红襟,只使我联想到“山禽自唤名”,而见到海鸥,却使我联忆到千古颂赞美人,颂赞到绝顶的句子,是“ 丁 ”!18.依次填入文中括号里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难免 推敲 的 凄惨B.难免 拒绝 得 凄惨C.未免 推敲 的 凄凉D.未免 拒绝 得 凄凉19.依次填入文中画线处的诗文,正确的排序是_。(3分)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婉若游龙,翩若惊鸿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

27、生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山安静而呆板,海好动而活泼。”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分)21.下面的文段在语言表达和标点符号方面有五处问题,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标点规范。(5分)根据2020网络文学出海发展白皮书发布显示,从目前网络文学出海整体规模来看,截至2019年,国内向海外输出网络文学作品1万余部左右,覆盖了一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而从出海模式来看,翻译出海占72%,直接出海占15.5%,改编出海占5.6%,其他占6.9%。目前网络文学出海主要呈三大趋势:即翻译规模扩大、原创全球开花以及IP协同出海。基于对作品的喜爱,

28、海外用户活跃度在不断上升。通过IP改编将文字影视化等形式更加立体丰富地呈现,展现出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比如,国内电视剧“庆余年”的海外发行,涵盖了全球五大洲多种新媒体平台和电视台。22.1941年9月22日凌晨,驻扎在汕尾田墘红楼的国共合作军被日军重重包围,经过浴血奋战,终因寡不敌众,伤亡惨重。80年过去了,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请以“走过红楼”为开头,写一段抒情文字以告慰80年前的“红楼英烈”。要求:符合情境,感情真挚、充沛;运用不少于两种修辞手法;100字左右。(5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粮食是人命之本,也是立国

29、之基。“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珍惜粮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对节约粮食和珍惜粮食有错误的认识。有的说:“我就倒掉那一点点饭菜,没有什么关系呀!”有的说:“我国是世界最大的产粮国,粮食生产又连年丰收,国家有的是粮食。”也有的说:“我们生活富足了,即使没有粮食,花钱到外国买就行了。”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善美中学”)同学写一篇发言稿,倡议大家“以节约粮食为荣,以浪费粮食为耻”,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汕尾市2020-20

30、21学年度第一学期全市高中二年级教学质量监测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语文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2345678910CBCCACAADD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1.C(3分)2.B(3分)3.C(3分)4.山水诗是一种以独立而完整、具体而真实的自然山水为观照(描述)和审美对象,蕴含着一定的主观情愫的诗歌类型(形态)。【格式正确1分,即“被定义概念=种差+邻近的属概念”山水诗是一种诗歌类型(形态);“以独立而完整、具体而真实的自然山水为观照(描述)和审美对象”2分;“蕴含着一定的主观情愫”1分】5.开门见山地提出了盛唐山水诗呈现出崭新的面貌的观点,引起读者的关注。(2分)结构

31、上,总体上采用总分的结构,主体上采用并列的结构,从歌咏的对象和艺术上加以阐释其具体表现,层次清晰,结构严谨。(2分)论证方法上,主要运用对比论证,将东晋山水诗和盛唐山水诗,从歌咏的对象和艺术上进行对比,突出了盛唐山水诗崭新的特点。(2分)(二)现代文阅读6.C(3分)7. A(3分)8.通过温葛的口述从侧面加以表现:温葛在年轻人的面前回忆妻子时深情地说“她算得上是个好女人”,体现了妻子的善良温柔;用黄手帕加以衬托:橡树上几百条黄手帕衬托出了妻子金子般的美好心灵。(4分,每点2分)9.温葛以“像被定身法定住似的一动不动”“风尘仆仆的脸色”“穿一套不合身的朴素的棕色衣服”“手指被烟熏得黄黄的”的形

32、象出现在公共汽车上,自然而然地引起了同行几个年轻人的好奇,同时也激发了读者的好奇心,这是小说的第一处悬念。当姑娘好奇地询问温葛要去哪里时,温葛却回答“不知道”。一个乘坐公共汽车的人却不知道自己去哪里,既引起了同行几个年轻人的好奇,也激发了读者的好奇心温葛要去哪里,这是第二处悬念。温葛两次给妻子写信,妻子都没有回信。温葛最终能不能回家(或者要不要自奔前程)让同行的几个青年和读者急着想要探个究竟,引人人胜,这是第三处悬念。(6分,每点2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10.C(3分)11.A(3分)12.A(3分)13.(1)苏轼在城墙上搭建茅屋住,派官吏分别堵塞缺口来守护城墙,终于

33、保全了徐州城。(状语后置句,庐、使、全各1分)(2)苏轼二十年间两次到杭州(任官),(杭州)百姓感激他,修建(他的)生祠来报答他的恩德。(再、莅、得、生祠各1分)14.苏轼担心不被大臣宽容,请求出任地方官,结果出任杭州。在翰林院因为谗言,请求出任地方官,结果出任颍州。(原因各1分,结果1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5.D(3分)16. 同情纤夫承担着沉重徭役。诗人看到纤夫拉纤,听到纤夫沉重的劳动号子,不由得产生深切的感触,同情劳动者。自责内疚。诗人看到纤夫拉纤的悲惨场面,联想到自己“曾糜太仓粟”寄食于民的自责内疚之情。批判谴责。一个“糜”字,写尽了达官贵人的穷奢极欲和挥霍无度。(每点2分,分别为情

34、感1分,分析1分)(三)名篇名句默写17.(1)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2)徘徊于斗牛之间 扪参历井仰胁息(3)终岁不闻丝竹声 沧海月明珠有泪(每句1分,错字、漏字,该句不得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8. D(3分)19.(3分)20.从话题上看,原句与上下两段话题一致,都是先写海,再写山,思路清晰。从句式上看,原句为四个句式相同的短句,音节整齐和谐,比较舒缓;改句为两个句子,音节显得急促,不如原句与整段生动形象的文风更和谐,另外,原句为判断句,也有强调的意味。(答出一点给2分,两点给4分。意思对即可)21.语句为病句。“根据2020网络文学出海发展白皮书发布显示”句式杂糅,删掉

35、“根据”或“显示”。语句为病句。“1万余部左右”语义重复,删掉“余”或“左右”。语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移到“即”之后,在“即”前补一个“,”或删掉“即”。语句为病句。语序不当造成整个句子没有主语,把“通过”移至“文字”之后。语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双引号”改为“书名号”。22.走过红楼,想起英烈。是您告诉了我谁是最可爱的人;是您告诉了我什么是不畏强暴的民族意志;是您告诉了我什么是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您是旗,飘扬在前方,引领我方向;您是鼓,鼓声阵阵,激励我成长。您,亦是信仰!(符合情境,感情真挚、充沛2分;使用修辞准确恰当2分;符合字数要求1分)四、写作(60分)(略)答案详

36、解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I1.【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A项“首先要弄清山水诗的特定含义和适应范围”错,偷换概念。材料一中是“山水”而不是“山水诗”。B项“难以企及”错,误解文意。材料一中是“从而构成一种自然山水无法达到的美的境界”。D项“东晋山水诗还不完美纯熟,这是因为这些作品山水玄言相杂”错,于文无据。且“这些作品山水玄言相杂”,以偏概全。材料二中是“东晋的山水诗,更多的还是那种山水与玄言相杂的作品”,“更多的还是”并不是“全部”。2.【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B项“山水与玄言相杂的东晋山水诗是这一时期山水诗的重要形态”错,误解文意。材料二中是“主要形态”而不是“重要形态”。3.【

37、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稳定性”是谢灵运山水诗题材上的特点。4.【参考答案】山水诗是一种以独立而完整、具体而真实的自然山水为观照(描述)和审美对象,蕴含着一定的主观情愫的诗歌类型(形态)。5.【参考答案】开门见山地提出了盛唐山水诗呈现出崭新的面貌的观点,引起读者的关注。结构上,总体上采用总分的结构,主体上采用并列的结构,从歌咏的对象和艺术上加以阐释其具体表现,层次清晰,结构严谨。论证方法上,主要运用对比论证,将东晋山水诗和盛唐山水诗,从歌咏的对象和艺术上进行对比,突出了盛唐山水诗崭新的特点。(二)现代文阅读6.【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大口大口地喝了酒之后才壮着胆子痛苦地讲述自己的故事”错

38、,喝酒是在“深夜”,讲自己的故事是在“第二天清晨”。7.【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不是铺垫,而是照应。8.【参考答案】通过温葛的口述从侧面加以表现:温葛在年轻人的面前回忆妻子时深情地说“她算得上是个好女人”,体现了妻子的善良温柔;用黄手帕加以衬托:橡树上几百条黄手帕衬托出了妻子金子般的美好心灵。9.【参考答案】温葛以“像被定身法定住似的一动不动”“风尘仆仆的脸色”“穿一套不合身的朴素的棕色衣服”“手指被烟熏得黄黄的”的形象出现在公共汽车上,自然而然地引起了同行几个年轻人的好奇,同时也激发了读者的好奇心,这是小说的第一处悬念。当姑娘好奇地询问温葛要去哪里时,温葛却回答“不知道”。一个乘坐公共汽车

39、的人却不知道自己去哪里,既引起了同行几个年轻人的好奇,也激发了读者的好奇心温葛要去哪里,这是第二处悬念。温葛两次给妻子写信,妻子都没有回信。温葛最终能不能回家(或者要不要自奔前程)让同行的几个青年和读者急着想要探个究竟,引人人胜,这是第三处悬念。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10.【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题要求正确理解相关语句,在把握语意的基础上,比对选项的差异,排除错误项,选择正确项;也可通过分析语法结构,充分利用标志词,如作主语、宾语的名词、代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句间连词等帮助判断。11.【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理解和识记能力。A

40、项,古时汉族男子二十岁冠礼、女子十五岁笋礼后才取字。12.【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章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命题主要着眼于与主要人物相关的事件、言行等。此类题要求考生在全面理解文言文的基础上,找到选项在文中的信息区域,并进行仔细比对。A项,“并把知道的古今成败得失以及其中的关键所在告诉苏轼”错误。根据原文“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可知,是苏轼听到古今的成败得失,常能说出其中的要旨。13.【参考答案】(1)苏轼在城墙上搭建茅屋住,派官吏分别堵塞缺口来守护城墙,终于保全了徐州城。(2)苏轼二十年间两次到杭州(任官),(杭州)百姓感激他,修建(他的)生祠来报答他的恩德。14

41、.【参考答案】苏轼担心不被大臣宽容,请求出任地方官,结果出任杭州。在翰林院因为谗言,请求出任地方官,结果出任颍州。【参考译文】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他十岁时,母亲程氏亲自教授他读书,苏轼听到古今成败得失,常能说出其中的要旨。嘉祐二年(1057年),他参加礼部考试。主考官欧阳修看到苏轼的刑赏忠厚论,十分惊喜,苏轼又以春秋经义策问取得第一。欧阳修认为苏轼才识兼茂,把他推荐到秘阁。关中百姓贫困,徭役沉重,岐山下每年输送南山木筏,从渭水进入黄河,经过砥柱山的险要地区,负责运输的衙吏接踵倾家荡产。苏轼调查了运输南山木筏的利害关系,为他们修订规定,允许衙吏自行选择水工和因时制宜决定木筏是行进还是停止,

42、从此以后运输的危害减少了一半。调任徐州知州。黄河决口,洪水汇聚在徐州城下。苏轼到武卫营,带领他的士兵们拿着春箕铁锹出来,修筑东南长堤,苏轼在城墙上搭建茅屋住,派官吏分别堵塞缺口来守护城墙,终于保全了徐州城。调任湖州知州,苏轼上表感谢。又写诗寄托讽喻。御史李定等人摘录苏轼谢表上的话认为苏轼所写的诗是毁谤朝廷,想置他于死地,罗织罪名很长时间,(却一直)不能决断。元祐三年(1088年),苏轼暂代知礼部贡举。适逢大雪纷飞十分寒冷,(参加贡举考试的)士人坐在庭院中,寒冷得说不出话。苏轼放宽对他们的禁约,使他们得以施展全部才能。元祐四年(1089年),因为积久评论政事,苏轼被当权大臣恼恨。苏轼担心不被大臣

43、宽容,请求出任地方官,管理杭州。苏轼到杭州,杭州饥瘟疫一起发生。苏轼向朝廷请求,减免本路上供米三分之一。第二年春天,又减价出售常平仓的米,做了很多粥和汤药,派人带着医生分街坊给百姓治病,救活了很多人。苏轼说:“杭州,水陆交会的地方,因瘟疫死亡的人常常比其他地方多。”于是集中多余的公款二千缗,(苏轼)又拿出自己的黄金五十两,办起治病场所,慢慢积蓄一些钱粮收治有病的百姓。苏轼二十年间两次到杭州(任官),(杭州)百姓感激他,修建(他的)生祠来报答他的恩德。元祐六年(1091年),苏轼改任翰林承旨。苏轼到翰林院几个月,又因为谗言请求出任地方官,出任颍州。绍圣初年,御史弹劾苏轼执掌内外制命的时候,所起草

44、的制词诰命,是讥讽指斥先朝。于是苏轼以本官任英州知州,还没有到达英州,被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安置在惠州。苏轼在惠州居住了三年,心境淡泊而没有什么怨恨不快,人无论聪明的还是愚笨的,都能得到他的欢心。又被贬为琼州别驾,在昌化居住。昌化,旧儋耳郡地。开始时苏轼租赁官屋居住,官吏还说不可以,苏轼于是买地建房,儋耳百姓搬砖运土帮助他。苏轼独自和小儿子苏过相处,以著书为乐,常常和当地的父老乡亲交往,好像要在这里终老一生。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苏轼在常州逝世,终年六十六岁。(二)古代诗歌阅读15.【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屈诗“使君非豺虎”用反问的形式把“使君”的豺虎真面目掩盖起来,将他的“非豺虎”的

45、假面目展现在读者面前,宕开一笔,欲擒故纵,说他“非豺虎”正是为下面说他是“真豺虎”做铺垫,从而强化对他的“豺虎”本性的揭示。可见不是“直接痛斥了贪官吞食百姓血肉的豺狼本性”,而是比直接痛斥更深刻含蓄。16.【参考答案】同情纤夫承担着沉重徭役。诗人看到纤夫拉纤,听到纤夫沉重的劳动号子,不由得产生深切的感触,同情劳动者。自责内疚。诗人看到纤夫拉纤的悲惨场面,联想到自己“曾糜太仓粟”寄食于民的自责内疚之情。批判谴责。一个“糜”字,写尽了达官贵人的穷奢极欲和挥霍无度。(三)名篇名句默写17.【参考答案】(1)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2)徘徊于斗牛之间 扪参历井仰胁息(3)终岁不闻丝竹声 沧海月

46、明珠有泪三、语言文字运用18.【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未免”表示对某种过分的情况不以为然,侧重在评价;“难免”则表示客观上的不容易避免。根据语境可知,文中是在对“黄色绿色”进行评价,说它比不过蓝色灰色,应选“未免”。“推敲”,比喻写作时逐字逐句思考的过程,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咀嚼”,对耐人寻味的诗文进行品尝和品读,从而领悟其中深层含义。根据适用对象可知,应选“咀嚼”。“得”的前面是动词,后面是形容词,后面是补充说明前面的,是补语的标志;“的”用在定语(形容词、名词、代词)的后面来修饰“的”后面的事物。根据用法可知,应选“得”。“凄凉”侧重于寂寞冷落,多用于环境、景物;“凄惨”侧重于悲

47、惨,多用于境况,适用范围广。根据适用对象可知,应选“凄凉”。19.【参考答案】【试题分析】根据上下文“海上山上看月出”“这两句形容乱山”可知,甲处选,乙处选;根据“轻盈地飘浮在浪花之上”可知,这是写海鸥的轻盈,关键是“微步”与“飘浮在浪花之上”语义一致,故丙处选;根据上文“千古颂赞美人”可知,丁处选,形容体态轻盈宛转。20. 【参考答案】从话题上看,原句与上下两段话题一致,都是先写海,再写山,思路清晰。从句式上看,原句为四个句式相同的短句,音节整齐和谐,比较舒缓;改句为两个句子,音节显得急促,不如原句与整段生动形象的文风更和谐,另外,原句为判断句,也有强调的意味。21.【参考答案】语句为病句。

48、“根据2020网络文学出海发展白皮书发布显示”句式杂糅,删掉“根据”或“显示”。语句为病句。“1万余部左右”语义重复,删掉“余”或“左右”。语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移到“即”之后,在“即”前补一个“,”或删掉“即”。语句为病句。语序不当造成整个句子没有主语,把“通过”移至“文字”之后。语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双引号”改为“书名号”。22.【参考答案】走过红楼,想起英烈。是您告诉了我谁是最可爱的人;是您告诉了我什么是不畏强暴的民族意志;是您告诉了我什么是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您是旗,飘扬在前方,引领我方向;您是鼓,鼓声阵阵,激励我成长。您,亦是信仰!四、写作【写作提示】本题为任务

49、驱动型作文,在命题形式上仿照2019年新课标卷的形式考查语言综合表达的能力,重点考查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沟通的能力,涉及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文化的传承与理解等学科素养,充分体现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主题,引导学生自觉地养成“拒绝浪费,珍惜粮食”的良好习惯。可以说,材料很好地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1)紧扣时代主题。2020年8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材料关注社会生活,引导学生树立粮食安全

50、意识,培养学生养成节约粮食的习惯。(2)认真审读材料。材料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出自家喻户晓的悯农,强调粮食来之不易。“粮食是人命之本,也是立国之基”强调粮食于民于国的特殊意义。“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出自左传,大意是节俭是一切美德中最大的德;奢侈是一切恶行中最大的恶。接下来“珍惜粮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绵延至今”强调在我们国家节约是传统美德,并绵延至今。罗列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对节约粮食和珍惜粮食的错误认识,并引发人们深思。(3)理清写作思路。可运用分论点式,深人分析节约粮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可采用对比结构,将节约粮食的优秀传统与当下社会一些与之相反的错误认识和做法进行对比,对当前社会中出现的有如材料中的各种错误的认识和做法加以深入剖析。(4)规范写作文体。面向善美中学同学演讲,暗示了“写作身份”(你是善美中学的学生,是新时代青年)及“写作对象”(善美中学同学);“写作内容”要围绕“以节约粮食为荣,以浪费粮食为耻”这一演讲主题,并提出倡议,要在行文中体现自己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在行文中除了注意体现发言稿应用文格式外,还应注重发言稿本身具备的针对性、整体性、鼓动性(现场感)等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