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学练测课后知能提升:阶段质量评估卷1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46489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50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学练测课后知能提升:阶段质量评估卷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学练测课后知能提升:阶段质量评估卷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学练测课后知能提升:阶段质量评估卷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学练测课后知能提升:阶段质量评估卷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学练测课后知能提升:阶段质量评估卷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学练测课后知能提升:阶段质量评估卷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学练测课后知能提升:阶段质量评估卷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学练测课后知能提升:阶段质量评估卷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学练测课后知能提升:阶段质量评估卷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学练测课后知能提升:阶段质量评估卷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学练测课后知能提升:阶段质量评估卷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学练测课后知能提升:阶段质量评估卷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学练测课后知能提升:阶段质量评估卷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学练测课后知能提升:阶段质量评估卷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学练测课后知能提升:阶段质量评估卷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学练测课后知能提升:阶段质量评估卷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学练测课后知能提升:阶段质量评估卷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学练测课后知能提升:阶段质量评估卷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学练测课后知能提升:阶段质量评估卷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阶段质量评估卷(一)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金庸小说从文化角度构建了中国的民族国家想象,建立了一个磅礴宏伟的“文化中国”,从而赢得了不同政治立场、不同价值观念的大多数读者的喜爱。这是金庸小说的

2、决定性魅力。金庸小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展示是在两个向度上同时进行的。一个是从大处着眼,展示中华文化的多样性、综合性、融汇性;再一个是从小处入手,展示中华文化的奇妙性、精巧性和艺术性。从大的方面来说,金庸小说涉及儒家、墨家、道家、佛家等中国文化思想层面,组成了一部“三教九流”众声喧哗的文化交响乐。同时,他从地域文化的角度描写了中国东西南北不同地域各具特色、神采各异的文化风貌,并且写出了不同朝代、不同历史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起伏演变,从而构成了一幅动态的、立体的中国文化长篇画卷。在金庸的前期作品中,儒家思想和墨家思想明显占据显要的甚至主导的地位: 书剑恩仇录和碧血剑都对主人公为民请命、为民锄奸的正义行

3、为持赞赏笔调,射雕英雄传更是把郭靖所代表的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的儒墨精神褒扬到了极致。在金庸的中期作品中,道家思想、游仙思想开始令人注目:神雕侠侣 可以看做从前期进入中期的一座分水岭,这部作品既有郭靖掷地有声的“为国为民,侠之大者”之举,又有杨过蔑视宗法礼教、为个人爱情不惜与整个武林为敌以及单人独剑四方漂游之行。在金庸的后期作品中,佛家思想的气息愈来愈浓,在连城诀和侠客行中,是非善恶已经开始变得扑朔迷离、标准难立,狄云和石破天对于究竟应该如何做人,可以说自始至终也没有找到答案。金庸的作品涉及几乎所有的中国文化分区,从雪山飞狐中的雪山极顶到天龙八部中的苍山洱海,从书剑恩仇录中的新疆雪莲到笑傲江湖中

4、的福建山歌经常在一些大部头的作品中带领读者进行全方位的中国文化旅游。金庸不仅描绘出了各地不同的景物、风俗,更写出了各地文化本质上的区别,使读者鲜明地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版块构成”。例如郭靖成长于蒙古大漠,黄蓉成长于东南海岛,萧峰成长于中原武林,韦小宝成长于扬州妓院这些人物身上的个性都与他们的“水土”密不可分。金庸笔下的中国文化,在时间轴上也是富有变化的。同是儒家思想,在金庸笔下,宋朝时显得博大刚健,如郭靖与萧峰成为金庸小说中最高大的英雄;到了宋朝以后,则显得气象衰弱、难克重任;到了明末清初,儒家文化更显得酸腐可笑、百无一用,书剑恩仇录中的陈家洛自负文武双全,结果一事无成。金庸在表现中国文化时,并

5、非一味弘扬,而是带有鲜明的批判。金庸小说中这些“大文化”的展现是建立在具体描摹的基础之上的。例如在天龙八部中,金庸就通过对一个不知名的灰衣老僧的描写,充分展现了佛家文化,一灰衣老僧轻而易举地制服了所有的超一流高手,他在给天下英雄论述佛法与武功的关系时说,练武功本是为了提高佛法境界,然而佛法境界达到很高时,却又不屑于练武功了。这种对“大文化”的了解,让金庸在写作时挥洒自如。上世纪5070年代的文学作品, 出于“五四”新文学的美学惯性以及重写历史和歌颂新中国的需要,对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否定多而肯定少,竭力给读者造成一种“开天辟地”的新气象。这样的国民文学使读者心理长期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相比之下,

6、金庸小说所建立的民族国家想象,则从容、厚重,更具长久的稳定性。(摘编自孔庆东金庸与国民文学)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金庸小说广受读者的欢迎,与他从文化角度构建了中国的民族国家想象,建立了一个磅礴宏伟的“文化中国”有关。B文章用“一部众声喧哗的文化交响乐”说明金庸的作品思想意蕴丰富,形象地展示了不同地域各具特色的文化风貌。C神雕侠侣中既有郭靖的侠肝义胆,也有杨过的蔑视礼法,由此可看出金庸的思想从早期的儒家已经转变为道家。D金庸笔下的作品几乎涵盖了中国各个文化分区,读者阅读他的小说时,就相当于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中国文化旅游。解析:AB项,“形象地展示地域文化风貌”

7、错,“交响乐”的指向是文化思想层面;C项,“思想从早期的儒家已经转变为道家”错,原文只是认为“神雕侠侣可以看做从前期进入中期的一座分水岭”;D项,以偏概全,原文是说“经常在一些大部头的作品中带领读者进行全方位的中国文化旅游”。2下列对原文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先总述金庸小说取得的成就,然后从多个维度分别进行阐述。论证结构清晰。B文章用具体的作品来论证观点,说服力强,也加深了读者对金庸作品思想的理解。C文章以天龙八部中灰衣老僧的事件为例,旨在证明金庸对佛家文化研究之深。D文章提及儒家思想在金庸的作品中是富有变化的,体现了金庸对文化的批判意识。解析:C灰衣老僧的事件意在证

8、明金庸小说中这些“大文化”的展现是建立在具体描摹的基础之上的。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狄云和石破天对于如何做人的疑惑体现了金庸后期的作品常有很浓重的佛家思想,展现了金庸小说虚无与消极的一面。B金庸小说中许多人物的个性与他们的“水土”密切相关,说明成长环境的文化差异,对人物性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C金庸在他的作品中对儒家文化的展现从博大刚健到气象衰弱,体现了金庸对儒家文化的态度由认同到否定的心理变化。D“五四”时期新文学所推崇的美学惯性以及重写历史的时代需要,以致5070年代的文学作品让读者处于紧张的状态。解析:BA“虚无与消极”推断不合理;C“否定”不正确,应是分析

9、与批判的一面;D 因果关系不成立,且条件不充分。(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知识付费近两年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知乎、得到、喜马拉雅等一大波知识付费平台走红,五花八门的产品掀起一波波热潮。2018年中国在线知识付费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知识付费产业规模约49亿元,同比增长近3倍,预计2020年将达到235亿元。目前,知识付费产业已经涵盖知识电商、社交问答、内容打赏、社区直播、讲座课程、付费文档等多个类别,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喜马拉雅数据显示,在2017年“123知识狂欢节”中,25岁至34岁的付费用户占比超过七成,“90后”的付费

10、比例最高。以中青年为主,男性居多,多数分布在北上广深及其他经济发达地区,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求知欲强,热爱学习与知识分享,喜欢互动交流。艾媒数聚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毅认为,知识付费的场景正在拓宽,从财经、职场、健康、阅读、技能等走向更加精细、多元的领域,与之伴随的是专业化要求更高更强,“创作者和平台如果不能持续生产优质内容,被用户抛弃是早晚的事。”张毅说。(摘编自数字阅读带来“书”中新世界)材料二:艾媒数聚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毅认为,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手机支付的便捷性,为知识付费的发展提供了硬件支持;优质内容付费观念的形成,也促使大批优秀内容提供者开始进驻各大知识付费平台;但更大的动力来自人们

11、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意愿越来越强烈,有专家分析:“生活水平提高了,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希望通过付费获得知识,这已经成为刚性需求。”一些从业者则更喜欢用“知识服务”而非“知识付费”来定义这个行业。得到app创始人罗振宇分析,在人们的时间日益碎片化、学习越来越终身化的时代背景下,知识服务行业通过互联网技术降低了用户学习的成本,填补了传统“分科治学”教育体系的缺口,为人们终身学习提供了更适合的解决方案。罗振宇认为,知识服务火爆的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教育和学习的历史传统”,“中国人学习的驱动力很强。在经济快速发展之后,追求学习上进的文化基因更强烈地表达了出来;而国家层面,正在

12、加速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这样的需求为知识服务的兴起提供了极其富饶的土壤。”(摘编自知识付费,优质内容是关键)材料三:市面上已出现多种跟书有关的知识产品:把书浓缩成25分钟的图书音频解读,全年解读一系列经典的专栏,用互动和社交的方式一起读书的同读、共读等。这些产品都跟书有关,只是做法有些差别:有的是引导读书,有的是替代读书,有的是辅助读书。除了和书有关,它们还有两个明显的共同点:其一,它们不是文字而是音频;其二,它们都从图书内容延展开,将其变成通过智能手机可以获取的、像消费品一样轻松的服务。把“认真地读书”变成“轻松地听书”。由于从书中消化吸收知识很难,大量知识被“囚禁

13、”在书页之中。当喜欢尝鲜的人尝试去听知识产品,甚至尝试制作知识产品后,和书相关的知识音频极大地降低了用户获得相关知识的难度,从而可以成为更大范围人群获得知识的方式。(摘编自知识付费背景下的“新出版”)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知识付费产业发展,离不开互联网的普及和手机支付的便捷性,也离不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后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强烈追求。B知识付费产业越是向前发展,对内容的专业化要求就越高,知识的创作者和付费平台应该不断给用户提供优质内容以增强吸引力。C图书音频产品并不只是将文字转变为音频,还从图书内容延展开,变成了像消费品一样的服务,极大地降低了用户获取知识的难度

14、。D近两年来,知识付费产业发展迅速,产品多样,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类别多样化,用户以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学生为主。解析:D“用户以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学生为主”错。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些从业者更喜欢用“知识服务”来定义知识付费行业,知识服务行业为当代人们终身学习提供了适合的解决方案。B优质内容付费观念的形成,有利于知识付费产业的健康发展,它促使大批优秀内容提供者进驻知识付费平台,推动行业繁荣。C国家加速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举措,将中国人追求学习上进的文化基因激发出来,这是知识服务火爆背后的深层原因。D图书音频产品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解放了原来被“

15、囚禁”在书中的知识,也更适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解析:C“国家加速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举措,将中国人追求学习上进的文化基因激发出来,”错,由材料二可知,激发中国人追求学习上进的文化基因应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另外知识服务火爆背后的更深层原因在于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教育和学习的历史传统,以及国家层面正在加速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6以上三则材料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答案:材料一重点介绍了知识付费产业的发展情况和付费用户的主体构成情况;材料二重点分析了知识付费火爆的原因;材料三重点介绍了和书有关的知识产品的特点和作用。(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

16、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哨兵成征勋伪满洲国的讨伐队又进山了。听村里人说,这中共南满省委机关报编辑部就藏在这牛毛大山的密营里。这个南满省委直属的机关,除了发布最新的党的抗战指示和东北抗日联军在各地打击敌人的胜利消息外,还担负着另外一个任务,负责供给桓仁地区抗联战士穿的鞋子。牛毛沟的张皮匠就是做靰鞡鞋的高手。张皮匠做靰鞡鞋大多是用牛皮做,牛皮不够用时才用马皮、猪皮等。收来的皮张先要放到木头床子上用刀往下刮里子,然后把皮子放到装有石灰水的大缸里浸泡七天至半个月的时间,等把皮子上的毛泡掉了,再用清水泡,去掉皮子上面的灰尘。泡好的皮子是柔软的,将皮子拿出来,搁进皮罩子里,底下放入草点着,用烟

17、熏皮子,这就是熟皮子。熟好的皮子再用太阳晒,晒成老红色,然后再用铲子蹬,刮刀刮,将老红色蹬成杏黄色,裁成靰鞡坯子,将靰鞡坯子和靰鞡脸儿缝到一起,撤出鞋楦子就做出靰鞡鞋了。靰鞡鞋缝出来是敞口的,上面有块布,叫靰鞡腰子,用铁梳子将苞米叶子梳成一绺一绺的,或者用山上的靰鞡草,塞进靰鞡鞋里,靰鞡鞋上有靰鞡耳朵,将绳子从中穿过,脚穿进鞋里后,将绳子一紧,一道一道地缠在靰鞡腰子上,既暖和又轻便。东北地区冬天时天寒地冻,大雪插裆深,没有靰鞡鞋根本就出不了门。张皮匠做的靰鞡鞋就是专门供应桓仁地区抗日联军的。这次进山的讨伐队有一百多人,带头的日军队长叫东日文信。一张驴脸上戴着一副近视镜,藏在镜片背后的目光永远是

18、闪烁不定的。几次进山讨伐都是空手而归,他很是想不明白原因在哪里。情报上明明说的报社地点在何处何处,为什么他们一进山,抗联的人就找不到了呢?若说有人偷着给抗联送情报,就更不可能了,每次进山讨伐前,他都会在各个进山的路上布下暗哨,从来就没有看到过有人进山。他知道,今天进山了也抓不到抗联,但密探有情报,又不能不去。东日文信想偷个懒,让副队长带队进山找抗联,自己领着几个日本兵和伪军走进了张皮匠的家,他对中国人脚上穿的靰鞡鞋很感兴趣,想看看制作的工艺流程。张皮匠此时正在熏皮子,蒿子草冒出的黑烟经过烟囱“咕嘟咕嘟”地在牛毛沟的上空飘荡着。屋子里充满了沤皮子的臭味。东日文信实在受不了这个味道,让伪军把张皮匠

19、拉到了制作间,他要亲眼看看一双靰鞡鞋是怎么做成的。张皮匠很有耐心,把一张皮子如何做成靰鞡鞋的制作过程详细地讲解了一遍,然后又缝制了一双鞋,把自己脚上穿着的鞋脱下来,演示如何往鞋里絮草,怎么穿。把个小鬼子看得心痒,非要用新做的靰鞡鞋自己试一下,穿上后蹦了两下高,觉得这鞋比自己穿的军靴好,一是保暖,二是轻快,军靴太沉。黄昏时,进山讨伐的日伪军陆续回来了,结果还是扑了个空。东日文信很不高兴,撅着驴嘴,穿着这双靰鞡鞋,也没有给钱就走了。张皮匠看他们走远了,熏皮子时就用苫房草了。望着牛毛沟上空飘荡的一缕缕轻柔的白烟,再看看峰峦起伏的大山深处,他露出了开心的笑。由于屡次讨伐不利,关东军要把东日文信送上军事

20、法庭,东日文信不堪受辱,剖腹自杀了,他到死也没有弄明白,是谁、用什么办法给抗联报的信!(选自五女山2016年1期,有改动)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头只一句,“伪满洲国的讨伐队又要进山了”,语言简练,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敌军的行动,营造出紧张的气氛。 B小说地方特色浓郁,写靰鞡鞋的制作工艺:泡皮、熏皮、晒皮、蹬皮、刮皮不厌其烦,主要表现了作者对东北地区这一特产的偏爱。C小说张弛有度,第二自然段到第五自然段按下敌军不表,介绍张皮匠的身份及张皮匠制作靰鞡鞋的工艺,让读者松了一口气。D小说叙述不动声色,善于设置悬念,而结尾处东日文信的疑惑会使

21、读者从头重读,再次体会。解析:B写靰鞡鞋的制作工艺,意在为后文写张皮匠与日军周旋一节作铺垫。8小说中的张皮匠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6分)答案:手艺高超。小说详细地描写了靰鞡鞋的制作工艺,描写了张皮匠手艺的高超。机智过人。张皮匠巧妙地利用自己的职业特点,以黑烟和白烟为信号,出色完成“暗哨”的任务。耐心镇定。张皮匠为日军耐心讲解靰鞡鞋的制作过程,镇定自若,不露破绽。勇挑重任。暗哨责任重大又十分危险,张皮匠巧妙地利用自己的职业特点,一次次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每点2分,答对3点得满分)9小说中画线一段独具匠心,颇耐人寻味。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答案:(1)故事情节上:呼

22、应前文且为读者留下想象空间。此段照应“蒿子草冒出的黑烟”一段,暗示张皮匠报信的方法:黑烟为敌来,白烟为敌走。(2)人物形象上:使张皮匠的形象更加丰满。张皮匠机智过人,报信时不动声色,成功又会喜形于色。(3)思想内容上:使小说主题得到深化。通过对张皮匠的描写,歌颂了抗联将士在艰难的环境中与日军机智周旋,乐观高昂的战斗精神。(4)艺术效果上:使小说充满诗情画意。“轻柔的白烟”、“峰峦起伏的大山”等使小说更具画面感和意境美,给人留下审美的空间和回味的余地。(每点2分,答对3点得满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唐文若,字立夫,眉

23、山人。登进士第,分教潼川府。给事中勾涛荐自代,诏赴行在所,高宗特旨通判洋州。洋西乡县产茶。使者韩球将增赋以市宠,园户避苛致转徙,饥馑相藉,文若力争之,赋迄不增。再通判遂宁府。会大水,民多漂死,文若至城上,发库钱募游者,振活甚众。又力请于朝,除田租二万一千顷,筑长堤以捍水势,自是无水患。秦桧死,上访蜀士于魏良臣,以文若对。二十六年,以光禄丞召,改秘书郎,为文思箴以献。自桧主和,朝论讳言兵,故文若以此风焉。迁起居郎。将命以掌制时有为宣和执政请恩为司谏凌哲所弹文若喜其直作禾黍诗以美之侍御史周方崇以为讥己劾文若狂诞出知邵州。上屡为近臣言唐文若无罪,可改近郡。知饶州,兴学宫。余干尝有剧盗,巡尉不能制,文

24、若遣牙兵捕而戮之。加直敷文阁,移知温州。三十一年,召为宗正少卿。金人犯边,文若求对,首建大臣节制江上之议。时诸将北出,捷书日闻,上下有狃志,独文若忧之,图上元嘉北伐故事。上谕文若以创业所历艰苦及敌情反覆甚悉,文若对曰:“愿陛下深察大势,趋策之长而避其短,无循前代轨辙,则大善。”未几,诸军退守,金主自将,淮南尽没。诏百官延议,文若画三策,一请上亲征,二乞遣大臣劳军,三乞起张浚。工部侍郎许尹是其言,众遂列奏上之,不报。文若寻面对,上问曰:“今计安出,卿熟张浚否?”曰:“浚守道笃学,天下属望,今四十年,天不死浚岭海,正为今日。”上矍然曰:“援浚者多,非卿无以发此。”数日,缓亲征之期,起浚知平江府,盖

25、上以浚虽忠悫,喜功,将士多不附。文若复言浚本以孤忠得众,寻改浚镇建康府,将以为江、淮宣抚使,中沮之而止。乘舆幸江表,以起居郎兼给事中,直学士院,同群司居守。驾还,迁中书舍人。孝宗嗣位,张浚以右府都督江、淮军事,文若时以疾请外,除敷文阁待制,知汉州,寻改都督府参赞军事。除知鼎州,改江州。乾道元年卒,年六十。追赠左通奉大夫。(节选自宋史唐文若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将命以掌制/时有为宣和执政/请恩/为司谏凌哲所弹/文若喜其直/作禾黍诗以美之/侍御史周方崇以为讥己/劾文若狂诞/出知邵州B将命以掌制/时有为宣和执政请恩/为司谏凌哲所弹/文若喜/其直作禾黍诗以美之

26、/侍御史周方崇以为讥己/劾文若狂诞/出知邵州C将命以掌制/时有为宣和执政/请恩/为司谏凌哲所弹/文若喜/其直作禾黍诗以美之/侍御史周方崇以为讥己/劾文若狂诞/出知邵州D将命以掌制/时有为宣和执政请恩/为司谏凌哲所弹/文若喜其直/作禾黍诗以美之/侍御史周方崇以为讥己/劾文若狂诞/出知邵州解析:D原文标点为:将命以掌制,时有为宣和执政请恩,为司谏凌哲所弹,文若喜其直,作禾黍诗以美之。侍御史周方崇以为讥己,劾文若狂诞,出知邵州。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行在所,省称“行在”。指天子所在的地方,有时专指天子外出巡狩或巡行所到的地方。B改,指官职调动,是由一种职务

27、改为另一种职务,“改” 并不强调官职是升或者降。C元嘉,是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在北伐讨魏失败后所改的年号,寓意不忘失败,从头再来。D江表,多指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因从中原角度看,其地在长江之外,故称“江表”。解析:C“元嘉”是刘义隆在北伐时就已有的年号。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唐文若执政为民。任地方官时,他为百姓争取免除茶税田租,并积极修筑长堤以防水患。B唐文若进谏有方。朝中讳言用兵之时,他为文讽谏;上下盲目乐观之时,他画图警示。C唐文若富有谋略。金人来犯,他建议由大臣节制江上;淮南沦陷,他又谋划出三条计策。D唐文若坚持举贤。他请求皇上重用张浚,但皇上只是起

28、用,他又不失时机地力挺张浚。解析:A唐文若在任洋州通判时,是为百姓力争不增加赋税,并非是争取免税。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会大水,民多漂死,文若至城上,发库钱募游者,振活甚众。(5分)(2)工部侍郎许尹是其言,众遂列奏上之,不报。(5分)答案:(1)适逢大水,百姓很多都被淹死,唐文若到城墙上,拿出府库中的钱招募善游水的人,救活的人很多。(2)工部侍郎许尹赞同唐文若的计策,于是大家列名上奏他的意见,但(皇帝)没有回复。参考译文:唐文若,字立夫,眉山人。考取进士第,分教潼川府。给事中勾涛举荐他代替自己,(皇帝)下诏令让他赶赴行在所,高宗颁特旨让唐文若任洋州通判。洋州西

29、乡县出产茶叶。使者韩球将要增加赋税来博取恩宠,种茶园户为逃避滥征赋税而辗转迁移,灾荒饥饿相逼,唐文若极力争论此事,赋税最后没有增加。再次通判遂宁府。适逢大水,百姓很多都被淹死,唐文若到城墙上,拿出府库中的钱招募善游水的人,救活的人很多。又极力向朝廷请求,免除两万一千顷地的田租,修筑长堤以阻拦水势,从此没有过水灾。秦桧死后,皇上向魏良臣访求蜀地的贤士,魏良臣以唐文若来回答皇上。二十六年,用光禄丞之职征召他,改任为秘书郎,(唐文若)做文思箴进献。自从秦桧主张讲和,朝廷里很多人都避讳谈论用兵,所以唐文若用这篇文思箴讽谏。迁为起居郎。将要任命他起草制书,当时有替宣和时执政官请求恩典的,被司谏凌哲弹劾,

30、唐文若喜欢他的直率,作禾黍诗来赞美他。(但)侍御史周方崇认为这是在讥刺自己,于是弹劾唐文若狂妄放诞,之后(唐文若)被调出京城任邵州知州。皇帝多次向近臣说唐文若没有罪过,可以改任更近的州郡。担任饶州知州,兴建学宫。余干曾经有厉害的强盗,巡尉官都不能制伏,唐文若派遣亲兵抓来杀掉他。加官入值敷文阁,调任温州知州。三十一年,召还任宗正少卿。金人侵犯边疆,唐文若请求觐见奏对,首先提出派大臣节制统率长江防务的建议。当时诸将北上出兵,每天都听得到捷报,朝廷上下都有骄傲的表现,只有唐文若很担忧此事,于是画图奏上南朝时的宋文帝元嘉时北伐的旧事。皇上对唐文若传谕说自己对于创业时所经历的艰难困苦以及敌人情况变化非常

31、了解。唐文若回答说:“希望陛下仔细审察天下大势,发扬长处而回避短处,不要重蹈前人的轨迹车辙,就太好了。”不久,各路部队退守,金主亲自统率大军,淮南土地全部失去。下诏百官上朝商议,唐文若筹划了三种方案:一是请皇帝亲自征讨;二是请派大臣慰劳军队;三是请起用张浚。工部侍郎许尹赞同唐文若的计策,于是大家列名上奏他的意见,但(皇帝)没有回复。唐文若旋即觐见,皇上问道:“如今计策怎样决定?你熟悉张浚吗?”唐文若说:“张浚坚守正道笃信儒学,天下人寄予期望,现已四十年,老天爷不让张浚死在岭海,正是为了今天。”皇上猛然省悟说:“举荐张浚的人很多,不是你还不能启发这个道理(不是你还不能让我做出这个决定)。”过了几

32、天,皇帝延缓亲征的日期,起用张浚为平江府知府,因为皇上认为张浚虽然忠实,但好大喜功,将士很多都不亲附于他。唐文若又进言说张浚本来就靠忠贞自持得到众人信任,不久改命张浚镇守建康府,将要任命他为江、淮宣抚使时,因为宫中有人阻止而作罢。皇上到江南,唐文若以起居郎兼给事中,入值学士院,同各部门留守京都。车驾回朝,迁为中书舍人。孝宗继位,张浚以右府都督江、淮军事,文若当时因病请求补外,授任敷文阁待制,任汉州知州,不久改任都督府参赞军事。授任鼎州知州,改任江州。乾道元年去世,享年六十岁。追赠左通奉大夫。(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题崔公池亭旧游温庭筠皎镜方塘菡

33、萏秋,此来重见采莲舟。谁能不逐当年乐,还恐添成异日愁。红艳影多风袅袅,碧空云断水悠悠。檐前依旧青山色,尽日无人独上楼。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起句回忆昔日游览崔公池所见之景:水清如镜的池塘里,绽放着芳香红艳的荷花,时节已是初秋了。B颔联诗人避开对昔游之乐的具体描写,而以抒情之笔写今日之感慨,且饱含人生哲理,读来别有韵味。C“红艳影多风袅袅”中的“红艳”指荷花,此句是说荷花繁盛,水中倒影与水上花枝一起在风中摇曳。D诗题曰“题崔公池亭旧游”,末句云“尽日无人独上楼”,可见此次重来,既无主人崔公,亦无他人陪伴。解析:A“回忆昔日游崔公池所见之景”理解错误,起句写故地重游、

34、眼前所见之景。15清代诗人屈复唐诗成法评此诗曰:“情景兼到,照应有法。”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6分)答案:全诗情景交融,意蕴绵长。首联和颈联,诗人描绘出荷花盛开、波光摇曳、碧空云断、池水悠悠的秋日荷塘之景,清馨幽静的景致中透露出物是人非的空阔失落之感;尾联触景生情,抒发“青山依旧”而故人杳然的无穷感慨。本诗前后照应,结构严谨。颈联“红艳影多风袅袅”与首联“菡萏秋”照应;“碧空云断”与“皎镜方塘”照应;前三联内容照应诗题之“池”,尾联照应诗题之“亭”。(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氓善用比兴手法,比如用桑树来比兴,桑叶未落时的特点是“_”,桑

35、叶凋落时的特点是“_”。(2)荀子劝学中“_,_”两句阐释了学与思的关系。(3)文天祥过零丁洋“_,_”把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联系在一起,形象地展现了风雨飘摇的政治形势,说明国家局势和个人命运都难以挽回。答案:(1)其叶沃若其黄而陨(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3)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这两句诗出自唐末王贞白的白鹿洞,它是诗人在白鹿洞求学时勤勉不倦的写照。登上_的庐山五老峰东南麓,可见枝叶掩映的白鹿洞书院,经几百年岁月打磨,她依然氤氲着书卷墨香。1179年,理学大家朱熹曾造访书院,见残垣断

36、壁,深感惋惜,遂向朝廷呈报修复书院的建议。但朝廷并未采纳,而朱熹依然坚持己见,自任洞主,制定教规,聘师聚徒,划拨田产,_。在“朱陆之辩”后,朱熹还邀请心学大家陆九渊到白鹿洞书院升堂讲学,()。不仅如此,朱熹制定的白鹿洞书院揭示亦为后世诸多书院效仿,影响深远。揭示共五条要求,有四条涉及教人如何为人处世,只有一条谈及做学问,这在当时科举既成“_”的社会背景下是非常宝贵的。揭示 不仅对中国书院发展意义重大,对朝鲜、韩国、日本等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2010 年,白鹿洞书院与韩国绍修书院缔结为友好书院。书院虽然现已不再具有教学功能,但学术文化交流与合作始终延续,文化交流活动,对传承,弘扬和挖掘中国国

37、学文化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一系列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文艺思潮已在海外_。这些作品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海外拥有强大的感召力,成为对外交流过程中的独特的“使者”。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书院虽然现已不再具有教学功能,但学术文化交流与合作始终延续,文化交流活动,对挖掘、传承和弘扬中国国学文化有着重要意义。B虽然书院现已不再具有教学功能,但学术文化交流与合作始终延续,这种文化交流活动,对挖掘、传承和弘扬中国国学文化有着重要意义。C书院虽然现已不再具有教学功能,但学术文化交流与合作始终延续,这种文化交流活动,对传承、弘扬和挖掘中国国学文化有着重要意义。D

38、虽然书院现已不再具有教学功能,但学术文化交流与合作始终延续,文化交流活动,对传承、弘扬和挖掘中国国学文化有着重要意义。解析:BA语序不当,关联词与主语的位置不当;C.语序不当,关联词与主语的位置不当;D.成分残缺,“传承”“弘扬”“挖掘”语序不当。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并镌刻入石了陆九渊关于“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等论述B陆九渊关于“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等论述也被镌刻入石C并将陆九渊关于“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等论述镌刻入石D关于陆九渊“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等论述,他镌刻入石解析:C主语一致性原则。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9、(3分)()A人杰地灵惨淡经营原始要终光风霁月B钟灵毓秀踽踽独行终南捷径光风霁月C人杰地灵踽踽独行原始要终蔚然成风D钟灵毓秀惨淡经营终南捷径蔚然成风解析:D人杰地灵:指杰出的人物出生或到过的地方成为名胜,也指杰出人物生于灵秀之地。钟灵毓秀:聚集天地灵气的美好自然环境产生优秀的人物。惨淡经营:苦费心力的经营筹划。踽踽独行:一个人走路孤零零的样子。原始要终:探求事物发展的起源和结果。终南捷径:借指求官的最近便的门路,也泛指达到目的的便捷途径。光风霁月:雨过天晴时风清月明的景象,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坦白的心地,也比喻太平清明的政治局面。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成风气。20下面是一位同学在

40、参加武汉大学自主招生考试时写的自荐信的主要内容,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贵校武汉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人文底蕴深厚,综合实力不一般。并且贵校环绕东湖水,坐拥珞珈山,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大学”,我垂青已久。贵校名师云集,有很多杠杠的专业,其中测绘工程专业更是在全国名噪一时,我期盼能成为这个专业的学生。我正值高三复习的紧张时刻,拨冗给您写信,若有词不达意之处,请见谅。答案:“不一般”改为“超群”“卓越”;“垂青”改为“仰慕”;“杠杠”改为“一流”;“名噪一时”改为“久负盛名”;“拨冗”改为“冒昧”。21下面两幅漫画的寓意大致相同,但强调的重点不同,请具体说明,要求语

41、言简明,句式整齐。(6分)(1)寓意:_(20字以内)(3分)(2)不同点:_(50字左右)(3分)答案:(1)攻克贫困难关,走上致富之路。(意思相近即可,根据语言表达酌情给分)(2)漫画一强调不等不靠,埋头实干,用汗水砸碎贫困顽石;漫画二强调兴办产业,引进技术,用巧干撬走贫困障碍。(意思相近即可,根据语言表达酌情给分)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白云,因为没有根基,只能浪迹天涯。波涛,如果没有乱石的阻挡,就难有千堆雪的壮观。车轮,一旦离开坚实的地面,转得再快,也寸步难行。瀑布,因为心中有大海,即使粉身碎骨,也要勇往直前。圆规,站稳脚跟迈出坚定一步,有始有终才有完满结局

42、。竹子,最终能长成参天巨竹,其秘诀是每前进一步便及时小结。以上句子内涵丰富,读后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套作,不抄袭;不少于800字。【写作提示】这是一道哲理性的语句的归纳性材料作文,答题的关键是找到这几种事物的契合点,如从白云、车轮、圆规的角度可以强调基础的重要性,要脚踏实地;从波涛、瀑布、竹子的角度可以立意为要不畏艰难、善于总结。这类作文要求的关键是在六个诗句中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所以考生在写作时应明确每个诗句的立意,然后选出两三个在立意上有内在逻辑关联的句子确定出一个立意,并在写作时引用这些句子。考生需准确审题、明确立意、体现思考,准确理解诗句含义,言之成理即可。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