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徽商,即徽州商人,旧徽州府籍的商人或商人集团的总称,又称“新安商人”,俗称“
2、徽帮”。其萌芽于东晋,成长于宋唐,兴盛于明清,清朝道光年间逐渐衰落。徽商以资本雄厚、活动范围广、经营项目多、兴盛时间长且崇尚文化为特点,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大、最有影响的商帮之一。明朝建立之初,为了防备蒙古残余势力,政府号召商人将粮食运往边境支援守军,政府发给盐引,到内地支盐行销。不少徽州商人千里迢迢不辞劳苦,运粮输边,为了国家的事业放弃了在当地的经商活动。到明中后期徽商又积极参与抵抗倭寇侵略的斗争,及至近代徽商为了抵御外国入侵,仍踊跃捐资捐物。南宋以后徽州朱子理学教育十分普及,朱子强调的“诚信”理念深入人心。徽州人不仅把“诚信”这种德行用于日常的待人接物,而且也把它用于商业经营之中,形成了讲求货
3、真价实、童叟无欺、尊重消费者利益的以诚信为基本原则的商业道德。如婺源茶商朱文炽在新茶过期后总要注明“陈茶”以示诚信。徽商胡荣命注重信誉成功经商五十载,晚年还乡,有人要“以重金赁其肆名”,他断然拒绝道:“彼果诚实,何藉吾名也?”古徽州由于奉行朱熹的家礼,更是礼仪规范甚严,“君子好行礼让,小人自安耕凿,恭俭质直,有先民遗风”。徽州商人不仅很讲礼,而且也很讲“义”。在徽州,族田中就有为赡养本族中贫而不能自立者的义田,这些义田都是徽商义举捐赠。徽州商人刘淮,在外经商时购买并囤积了大批粮食,恰逢灾荒,他将囤积的粮食全部减价出售,同时还命人用自己的粮食施粥。他认为应该让老百姓度过灾荒,重新复苏,这才是大利
4、。徽商多“贾名而儒行”,抑或老而归儒,甚至从贾致富使“家业隆起”之后弃贾就儒。有的在从贾之前就曾知晓诗书,从贾之后尚好学不倦,蔼然有儒者气象。不少徽商还毫不吝惜地输金捐银,资助建书院兴私塾办义学,以“振兴文教”。徽商对商业的执著和专注,在中国商业史上尤为罕见。许多人离家别妻,一年到头奔波于外。按照徽州的风俗,经营者一般每年回家探亲一次,然而那些离家远的三四年才能够回家与父母妻儿团聚一次,探视之后又要出门继续经营生意。对于自己主持的商务如此,对于代他人主持的商务亦如此。这种敬业精神对于徽商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注】盐引:宋代以后历代政府发给盐商的食盐运销许可凭证。婺源:婺源县当年归安
5、徽徽州管辖,如今已划归江西管辖。(节选自洪永平 裴德海弘扬徽商精神与培育核心价值观)1. 下列关于“徽商”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徽帮是我国历史上旧徽州籍的商人或商人集团的总称,兴盛时间长且推崇文化。B. 从明朝建立之初直到近代,徽商在朝廷号召之下全力支援朝廷守卫边疆。C. 徽商讲求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尊重消费者利益的商业道德体现了朱子理学中的“诚信”理念。D. 徽商多崇尚文化,有的努力让自身具有儒者气息,不少人捐资办学振兴文教。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本采用并列结构,依照时间顺序从古至今论述了徽商精神的几个特点。B. 文本重点论述了徽州商人
6、的商业文化精神,同时也让读者了解到一些徽州文化。C. 文本立足于“徽商”对其概念及特点进行了论述,从中可见作者“弘扬徽商精神”及“培育核心价值观”的立场。D. 文本利用婺源茶商朱文炽标注“陈茶”、徽商胡荣命断然拒绝他人以高价租赁自己茶肆名号的例子,形象鲜明地再现了徽商的“诚信”经营之道。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今天我们要弘扬徽商精神,就不能忽视徽商那热心公益、诚信为本、重视文化素质等优秀思想文化。B. 古代徽州的文化受到朱熹理念的影响较深,“礼义、诚信”也都被徽州商人奉为圭臬。C. 徽商能成为中国历史上资本雄厚的商派之一,也得益于其诚实守信、贾名儒行和执著专注等文
7、化特性。D. “商人重利轻别离”是诗人白居易笔下琵琶女的哀怨,但这也恰恰是徽州商人对事业的执著和专注的表现。【答案】1. B 2. A 3. D【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中重要概念含义能力。B项,“在朝廷号召之下全力支援”不准确,原文,“明朝建立之初不少徽州商人千里迢迢不辞劳苦,运粮输边,为了国家的事业放弃了在当地的经商活动。到明中后期徽商又积极参与抵抗倭寇侵略的斗争”,所以,原文说的是“不少徽州商人”“积极参与”,并不是“全力支援朝廷守卫边疆”。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和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的分析能力。A项,“依照时间顺序从古至今论述”错,本文在阐述徽商精
8、神的几个特点时并没有依照时间顺序,只是在第二节提到明朝微商支持朝廷守卫边疆,第三节提到南宋时微商的特点是“诚信”,其它段落均未按时间写徽商的特点。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理解分析文章内容要点能力。D项,原文,“徽商对商业的执著和专注,在中国商业史上尤为罕见。许多人离家别妻,一年到头奔波于外。按照徽州的风俗,经营者一般每年回家探亲一次,然而那些离家远的三四年才能够回家与父母妻儿团聚一次,探视之后又要出门继续经营生意”,由此可见,原文只是说“徽商对商业的执著和专注”,至于白居易笔下“商人重利轻别离”中的“重利”在原文中没根据,即在本文中没有对等出现。故选D。【点睛】做选择题,基
9、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
10、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
11、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从表情
12、包的发展来看,字将式、颜文字,Emoji和QQ表情包的情感表征比较直观,是对人表情、肢体特征的模仿,主要表达和反映人们的情感。而动漫和真人表情包构成较为复杂,通过各种拼贴、同构、戏仿等手法实现各种形式的混搭。既可为单纯的图像,又可为“图像+文字”的多模态话语;既可以静态,又可以动态的形式存在。正如赵爽英所言,表情符号的发展经历了传达表情、表达情绪以及陈述情节等几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表情符号的象形意义逐渐淡化,象征意义日益突出。表情包是一种典型的亚文化,是与霸权文化、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主导文化相对的边缘文化、附属文化、次元文化,具有天然的抵抗性。亚文化通过抵抗和挑战主流文化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13、尽管这种抵抗是仪式性的,但却能调解社会矛盾。(摘编自谷学强、张子铎社交媒体中表情包情感表达的意义、问题与反思)材料二:“人们所说的表情包,主要指用于表达情感、情绪与态度的图片。表情包可以是简单的图形符号,也可以由真实人像、动漫人物、动物、自然景色等构成,有时还会辅以文字,包括网络流行语,越来越多的表情包以多种元素组合的方式呈现。表情包的意义与作用,也从早期单纯的情感表达,走向多样化。这使得表情包有可能成为各种群体的标签,以及社交互动中的面具。今天各种社交平台自带的基本表情符,是平台专业生产者提供的,它们采用的是某些通用编码规则。但是,当表情包生产者走向多元,表情包被赋予了人际交流的情绪表达之外
14、的更多功能时,多数表情包往往会被添加一些其他编码元素或规则。既有一般的虚拟表情的编码规则,也有阶段性或群体性文化的编码规则;而在每一个使用情境中,使用者个体也会在其中加入个人规则。因为有些规则并非是普适的、主流的,而是小众的,甚至是个人化的,这些非大众化的规则为某些表情包设置了加密“门禁”,并非所有人都能进入到它们的深层意义领地。(摘编自彭兰表情包:密码、标签与面具)材料三:网络空间的表情包并未许诺言行一致,“言过其实”才是真正的可乐之处。统计与分析表明,人们往往乐于将种种有趣的表情赋予小动物,猫、狗、兔子、公鸡、鸭子均是表情包队伍之中的常客。熊猫虽体量庞大,但性情温顺,不具攻击性,无妨与小动
15、物为伍。小动物的特征即是“萌”,一只公鸡拖一柄缺口的菜刀气势汹汹地夺门而出,谁也不会被这种表情包吓住。没有人觉得强敌将至,如此装腔作势无非博人一粲。事实上,表情包这种修辞方式无法扩展到某些举足轻重的文本。人们很难想象,哪些表情包可以插入蓝皮书、白皮书或者鉴定一个人品行的档案材料。哲学著作大门紧闭,社会学论文或者教科书拒绝联系。在目前,这种修辞方式仍然与文学存在很大的距离。这时,人们不得不意识到,这种修辞方式仅徘徊于文化的边缘而无法进入正统的思想和学术。(摘编自南帆微信表情包:网络空间的一种“软性”符号 )4. 下列对材料中“表情包”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表情包类型多样,有字符、
16、颜文字、Emoji、QQ表情包、动漫表情和真人表情包等。B. 表情包组合形式多元,既有单纯的图形符号,也可以是图像加上文字的多模态话语。C. 表情包由表情、肢体特征、真实人像、动漫人物、动物和自然景色等多种元素构成。D. 表情包意义多维,象形意义和象征意义互为补充,传递情感、陈述情节又隐喻社会。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亚文化通过抵抗和挑战主流文化来证明自己与霸权文化、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的对立性。B. 社交平台自带的表情符采用通编码规则,不带有阶段性、群体性文化或个人编码规则。C. 非普适、非主流的、小众的、个人化的非大众化编码规则,使大多数表情包的意义复杂
17、。D. 猫、狗、兔子、公鸡、鸭子等动物是表情包中的常客,因为人们喜欢比自己弱小的动物。6. 有人说表情包盛行是“向文盲无知时代的倒退”。根据材料,列举反驳这种观点的依据。【答案】4. C 5. B 6. 表情包的亚文化属性使其具有调解社会矛盾的作用。表情包被赋予了人际交流的情绪表达之外的更多功能,这是进步而非倒退。夸张及“萌”的特点,使表情包具有博人一笑的作用,这不能说是倒退。表情包无法进入人类文化中举足轻重的文本(徘徊于文化的边缘而无法进入正统的思想和学术)。【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C项,以偏概全,并非所有的表情包都由“表情、肢体特征、真实人像、动漫人物、动
18、物和自然景色等多种元素构成”。故选C。【5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把握文章结构和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A项,“对立”错误。由材料一“表情包是一种典型的亚文化,是与霸权文化、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主导文化相对的边缘文化、附属文化、次元文化”可知,应该是“相对”。C项,“大多数”扩大范围。由材料二“因为有些规则并非是普适的、主流的,而是小众的,甚至是个人化的,这些非大众化的规则为某些表情包设置了加密门禁”可知,应该是“某些”。D项,“人们喜欢比自己弱小的动物”无中生有,前后句之间无因果关系。故选B。【6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反驳表情包盛行是“向文盲无知时代的倒退”,实际
19、是要列举表情包的进步性和对正统思想、文化的无害性。据材料一“亚文化通过抵抗和挑战主流文化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尽管这种抵抗是仪式性的,但却能调解社会矛盾”,可归纳出答案。由材料二“表情包被赋予了人际交流的情绪表达之外的更多功能”,可知答案。由材料三“小动物的特征即是萌,一只公鸡拖一柄缺口的菜刀气势汹汹地夺门而出,谁也不会被这种表情包吓住如此装腔作势无非博人一粲”,可知答案。由材料三“人们不得不意识到,这种修辞方式仅徘徊于文化的边缘而无法进入正统的思想和学术”,可知答案。(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高速公路上的森林意大利卡尔维诺寒冷有千百种形式、千百种方
20、法在世界上移动:在海上像一群狂奔的马,在乡村像一窝猛扑的蝗虫,在城市则像一把利刃截断道路,从缝里钻入没有暖气的家中。那天晚上,马可瓦多家用尽了最后的干柴,裹着大衣的全家人,看着暖炉中逐渐黯淡的小木炭,每一次呼吸,就从他们嘴里升起云雾。再没有人说话,云雾代替他们发言:太太吐出长长的云雾仿佛在叹气,小孩们好像专心一意地吹着肥皂泡泡,而马可瓦多则一停一顿地朝着空中喷着云雾,好像喷发转瞬即逝的智慧火花。最后,马可瓦多决定了:“我去找柴火,说不定能找到。”他在夹克和衬衫间塞进了四五张报纸,以作为御寒的盔甲,在大衣下藏了一把齿锯,在家人充满希望的目光的跟随下,深夜走出门,每走一步就发出纸的响声,而锯子也不
21、时从他大衣里冒出。到市区里找柴火,说得倒好!马可瓦多直向夹在两条马路中间的一小片公园走去。公园里空无一人,马可瓦多一面研究光秃秃的树干,一面想着家人正牙齿打颤地等着他小米开尔哆嗦着牙齿,读一本从学校图书室借回来的童话,书里头说的是一个木匠的小孩带着斧头去森林里砍柴。“这才是要去的地方,”小米开尔说,“森林!那里就会有木柴了!”他从一出生就住在城市里,从来没看过森林,连从远处看的经验也没有。说到做到,跟兄弟们组织起来:一个人带斧头,一个人带钩子,一个人带绳子。跟妈妈说再见后就开始寻找森林。走在路灯照得通亮的城市,除了房子以外看不到别的:什么森林,连影子也没有。也遇到过几个行人,但是不敢问哪儿有森
22、林。他们走到最后,城里的房子都不见了,而马路变成了高速公路。小孩就在高速公路旁看到了森林:一片茂密而奇形怪状的树林淹没了一望无际的平原。它们有极细极细的树干,或直或斜;当汽车经过,车灯照亮时,发现这些扁平而宽阔的树叶有着最奇怪的样子和颜色。树枝的形状是牙膏、脸、乳酪、手、剃刀、瓶子、母牛和轮胎,遍布的树叶是字母。“万岁!”小米开尔说,“这就是森林!”弟弟们则着迷地看着从奇异轮廓中露头的月亮:“真美”小米开尔赶紧提醒他们来这儿的目的:柴火。于是他们砍倒一株黄色迎春花外形的杨树,劈成碎片后带回家。当马可瓦多带着少得可怜的潮湿树枝回家时,发现暖炉是点燃的。“你们在哪里拿的?”他惊异地指着剩下的广告招
23、牌。因为是胶合板,柴火烧得很快。“森林里!”小孩说。“什么森林?”“在高速公路上,密密麻麻的!”既然这么简单,何况柴火又用完了,效仿孩子们还是值得的。马可瓦多又带着锯子出门,朝高速公路走去。公路警察阿斯托弗有点近视,当他骑着摩托车做夜间巡逻时应该是要戴眼镜的;但他谁也没告诉,怕因此影响他的前途。那个晚上,阿斯托弗接到通知说高速公路上有一群野孩子在拆广告招牌,便骑车去巡查。高速公路旁怪模怪样地张牙舞爪的树木陪着他转动,大近视眼的阿斯托弗细细察看。在摩托车灯的照明下,撞见一个大野孩子攀爬在一块招牌上。阿斯托弗刹住车:“喂!你在上面干什么,马上给我跳下来!”那个人动也不动,向他吐舌头。阿斯托弗靠近一
24、看,那是一块乳酪广告,画了一个胖小孩在舔舌头。“当然,当然。”阿斯托弗说,并快速离开。过了一会儿,在一块巨大招牌的阴影中,照到一张惊骇的脸。“站住!别想跑!”但没有人跑:那是一张痛苦的面像,因为有一只脚长满了鸡眼。“哦,对不起。”阿斯托弗说完后就一溜烟跑掉了。治偏头痛药片的广告画的是一个巨大的人头,因痛楚用手遮着眼睛。阿斯托弗经过,照到攀爬在上方正想用锯子切下一块的马可瓦多。因强光而眼花,马可瓦多蜷缩着静止不动,抓住大头上的耳朵,锯子则已经切到额头中央。阿斯托弗好好研究过后说:“喔,对,斯达巴药片!这个广告做得好!新发现!那个带着锯子的倒霉鬼说明偏头痛会把人的脑袋切成两半!我一下就看懂了!”然
25、后很满意地离开了。四周那么安静而寒冷。马可瓦多松了一口气,在不太舒适的支架上重新调整位置,继续他的工作。在月光清亮的天空中,锯子切割木头低沉的嘎嘎声远远传送开来。7.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米开尔从童话书中获得灵感,决定去森林里砍柴,这一细节描写十分符合其儿童的身份,也推动了情节的合理发展。B. “马可瓦多蜷缩着静止不动,抓住大头上的耳朵,锯子则已经切到额头中央”,这幅画面看似滑稽,但实则蕴含着作者对马可瓦多的同情,值得深思。C. 作者写作时十分注重小说细节前后呼应,比如警察阿斯托弗是近视眼却不敢戴眼镜这一细节,对于后文情节的展开就是至关重要的。D.
26、 本文为我们讲述了马可瓦多的一次幸运的经历,开篇从全知视角出发,单一叙事角度贯穿始终。8. 小说多次提到“寒冷”,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9. 卡尔维诺的作品在荒诞中蕴藏着真实,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答案】7. D 8. “寒冷”是对外部环境特征的强调:开头的环境描写,为马可瓦多一家设置了极度窘迫的生存环境;“寒冷”是情节发展的条件:为下文马可瓦多和小米开尔兄弟们出门找柴取暖的情节做了铺垫;“寒冷”是对人物心境的烘托:结尾处通过描写环境的安静和清冷,衬托了马可瓦多内心的无奈、孤独和凄凉;“寒冷”是对小说主旨的揭示:寒冷的不仅仅是天气,更是以马可瓦多为代表的底层人窘迫的社会处境,表达了
27、对他们艰辛生活和不幸命运的同情。 9. (1)荒诞的主要体现:情节荒诞。如小米开尔误把广告招牌当做森林(马可瓦多知道了小米开尔拆的是广告牌还要学习小米开尔的做法),警察阿斯托弗把广告牌上的假人当成真人、把锯广告牌的马可瓦多当成假人等情节,都是违背现实的,带有明显的荒诞性;笔法(设定)荒诞。小说情节是对现实生活的夸张变形。如现实生活中,城市里不可能没有树木,上学的小孩也不可能没有见过树木,而作品却把小米开尔写成连树和广告牌都分不清,是对现实生活进行夸张变形的荒诞笔法。(2)真实的主要体现:塑造的人物真实。马可瓦多和家人的处境都是当时社会生活中底层人物的真实处境;情节发展符合逻辑。如马可瓦多为什么
28、会出门找木柴、马可瓦多为什么会同意拆广告牌、正在拆广告牌的马可瓦多为什么没被发现等情节,都有前文的呼应与合理的解释;用荒诞的手法反映了真实的社会状况。底层百姓在极度严寒和窘迫中,往衣服里塞报纸御寒、砍柴取暖;马可瓦多和家人走投无路以至于要拆广告牌虽然荒诞,但也反映了穷苦百姓为了生计不顾一切寻找出路的悲惨真相,这些都是当时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的综合赏析能力。D项,“单一叙事角度贯穿始终”错误,本文的叙事角度灵活多变,先后从马可瓦多、小米开尔和阿斯托弗等人的视角展开。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小说中环境描写作用的能力。根据文意,由“寒冷在城市则像一把利刃
29、截断道路,从缝里钻入没有暖气的家中。那天晚上,马可瓦多家用尽了最后的干柴每一次呼吸,就从他们嘴里升起云雾,再没有人说话,云雾代替他们发言:太太吐出长长的云雾仿佛在叹气”可以得知,此处的环境描写在于展示严酷的自然环境及马可瓦多一家窘迫的生存环境;其中“裹着大衣的全家人,看着暖炉中逐渐黯淡的小木炭,每一次呼吸,就从他们嘴里升起云雾,再没有人说话,云雾代替他们发言:太太吐出长长的云雾仿佛在叹气”更烘托了马可瓦多一家在“寒冷”状态下,内心的无助、孤独和凄凉。由“而马可瓦多则一停一顿地朝着空中喷着云雾,好像喷发转瞬即逝的智慧火花”“马可瓦多一面研究光秃秃的树干,一面想着家人正牙齿打颤地等着他”“小米开尔
30、哆嗦着牙齿,读一本从学校图书室借回来的童话,书里头说的是一个木匠的小孩带着斧头去森林里砍柴”可知,正是因为寒冷的通迫,才会促使马可瓦多和小米开尔兄弟出去找柴,这样就推动了后面情节的发展。另外,小说极力渲染“寒冷”的状态,旨在以之喻指底层百姓的生存境况,并借以表达作者对这他们的同情,有暗示小说主题的作用。【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艺术特色的能力。“在荒诞中蕴藏着真实”是卡尔维诺作品的主体风格,于本篇小说而言,这种特点表现得尤为突岀。作者用荒诞的手法反映了真实的社会状况,反映了穷苦百姓为了生计不顾一切寻找出路的悲惨真相,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同情。其中“荒诞”的一面主要表现在:情节的荒诞。如
31、小米开尔误把广告招牌当做森林,而马可瓦多知道了小米开尔拆的是广告牌还要学习小米开尔的做法,警察阿斯托弗把广告牌上的假人当成真人、把锯广告牌的马可瓦多当成假人等情节,都是违背现实的,带有明显的荒诞性;笔法的荒诞,小说情节是对现实生活的夸张变形,如现实生活中,城市里不可能没有树木,上学的小孩也不可能没有见过树木,而作品却把小米开尔写成连树和广告牌都分不清,是对现实生活进行夸张变形的荒诞笔法。“真实”主要表现在:塑造人物的真实性。马可瓦多和家人都是当时社会生活中底层人物的代表,真实可信;情节设计符合逻辑,具有艺术真实性,如介绍小米开尔“他从一出生就住在城市里,从来没看过森林,连从远处看的经验也没有”
32、,使后面他把广告牌当成树林的情节显得合理可信;叙述阿斯托弗的近视以及他不戴眼镜的原因,为下文阿斯托弗没看见“蜷缩着静止不动”的马可瓦多这一情节的展开埋下伏笔;反映的社会生活如社会情况的真实,底层百姓在极度严寒和窘迫中,往衣服里塞报纸御寒、砍柴取暖等,都是当时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牟子才字存叟,井研人。嘉定十六年举进士。入对,首言大臣不公不和六事,次陈备边三策。理宗顾问甚悉,将下殿,复召与语。翼日,帝谕宰相曰:“人才如此,可峻擢之。”左丞相李宗勉拟秘书郎,右丞相史嵩之怨子才言己,遽曰“姑迁校勘。”俄宗
33、勉卒,嵩之独相,亟请外,通判吉州,转通判衢州。后入为国子监主簿兼史馆校勘,逾年,迁太常博士。升兼侍讲。御史徐经孙劾府尹厉文翁,不报,出关,子才奏留之。文翁改知绍兴府,又缴其命。伯玉降官已逾年,舍人院不敢行词,子才曰:“故事,文书行不过百刻。”即为书行。帝曰“谪词皆褒语,可更之。”子才不奉诏,丞相又道帝意,子才曰“腕可断,词不可改。丞相欲改则自改之。”乃已。明堂礼成,帝将幸西太乙宫款谢,实欲游西湖尔,子才力谏止。皇子冠,面谕作乐章,礼部言:“古者嫡子一醮无乐,庶子三醮有乐,用乐非是。”子才言:“乐章乃学士院故事,况面谕臣,不敢不作。”诏从之。升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以集英殿修撰知太平州,前是例
34、兼提领江、淮茶盐,子才以不谙财恳免。至郡,首教民孝弟,以前人慈竹义木二诗刻而颁之,间诣学为诸生讲说经义。修采石战舰百余艘,造兵仗以千计。召入对,权工部侍郎。时贾似道自谓四方无虞皆其力,故肆意逸乐,恶闻谠言。子才言“开庆之时,天下岌岌殆矣,今幸复安。不知天将去疾,遂无复忧耶?抑顺适吾意,而基异时不可测之祸也。奈何怀宴安以鸩毒,而不明闲暇之政刑乎!议者国之元气也今言及乘舆尚见优假事关廊庙忿怒斯形朝政之阙失臣下之蔽蒙何由上达乎?”帝曰:“非卿不闻此言。”宣坐赐茶,间外事甚悉,子才具以田里疾苦对,帝顰蹙久之,即兼侍读,寻擢权礼部尚书。每直,辄召对内殿,语至夜分,或就赐酒果。度宗在东宫,雅敬子才,言必称
35、先生。即位,授翰林学士、知制诰,力辞不拜,请去不已。进端明殿学士,以资政殿学士致仕,卒,赠四官,官其后二人。(节选自宋史牟子才列传,有删改)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议者国之元气也/今言/及乘舆尚见/优假事关廊庙/忿怒斯形/朝政之阙/失臣下之蔽/蒙何由上达乎B. 议者国之元气也/今言及乘舆/尚见优假/事关廊庙/忿怒斯形/朝政之阙失/臣下之蔽蒙/何由上达乎C. 议者国之元气也/今言/及乘舆尚见/优假事关/廊庙忿怒/斯形朝政之阙/失臣下之蔽/蒙何由上达乎D. 议者国之元气也/今言及乘舆/尚见优假/事关廊庙忿怒/斯形朝政之阙失/臣下之蔽蒙/何由上达乎11. 下列对
36、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博士,学官名,始于战国,秦汉相承,西汉时为太常属官,晋置国子博士,唐设太子博士、太常博士等,后世沿设。B. 孝弟,即孝悌。孝指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悌指朋友同辈之间的友爱。孝悌是中国文化精神,文中“孝弟”与孟子梁惠王上中“申之以孝悌之义”中的“孝悌”同义。C. 东宫,是古代宫殿指称,因方位而得名,后借指居住东宫的储君,即太子;汉代长乐宫称“东朝”,又称“东宫”,太后所居,因以借指太后。文中之义为前者。D. 致仕,即交还官职,正常退休。古代官员想退休必须再三恳请君王批准,因而退休又被形象地称为“乞骸骨”,意谓使骸骨得归葬故乡。12. 下列对原
37、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牟子才有才华,深得君王赏识。入朝奏对,得到理宗皇帝反复询问政事;度宗上位前,总尊称他为先生。B. 牟子才讲原则,认定之事绝不更改。他撰写的贬官文书多褒语,皇帝和丞相先后向他提意见,他也坚决不修改。C. 牟子才为官清廉,绝不贪财。他以集英殿修撰身份担任太平州长官,却不愿意兼任领江、淮茶盐等多财的官职。D. 牟子才为官正直,敢说敢做。贾似道自恃功高,牟子才对他的一些做法直言不讳地进行了批评,得到皇帝赞许。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时贾似道自谓四方无虞皆其力,故肆意逸乐,恶闻谠言.(2)宣坐赐茶,问外事甚悉,子才具以田里疾苦对,
38、帝颦蹙久之。【答案】10. B 11. B 12. C 13. (1)当时贾似道自以为天下太平都是自己的功劳,所以放纵自己贪奢淫逸,不喜欢听取正直的话。(2)(皇帝)给他座位赐他喝茶,询问他朝廷政事很详尽,牟子才用民间疾苦之事详细回答,皇帝为这些事而皱眉头忧虑许久。【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断句能力。句子大意是:谏议的人是朝廷的根本,现在他们的谏议即使涉及皇帝出行(的事),尚且要得到皇帝的宽容对待,如果评议的事与皇室江山有关,皇上就生气愤怒表现出来,那么朝政的缺失,臣子的蒙蔽,皇帝又怎么能了解知道呢?“朝政之阙失,臣下之蔽蒙”是两个对称句。“言及”是一个词语,中间不能断开;“乘舆”是“
39、言及”的宾语,后面断开,排除AC项;“事”是主语,“关”是谓语,“廊庙”是宾语,句子完整,后面断开,排除D项。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B项,“悌指朋友同辈之间的友爱”错,“悌”不是指朋友同辈之间的友爱,而是指兄弟姐妹之间的友爱。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C项,结合原文“以集英殿修撰知太平州,前是例兼提领江、淮茶盐,子才以不谙财恳免”,牟子才不愿意兼任领江、淮茶盐的官职,是因为他不熟悉财务方面的事宜,并非表现他的清廉不贪财。“谙”并非贪污、贪婪,而是熟悉的意思。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语句翻译能力。(
40、1)句中,虞:忧患;肆:放纵;恶:不喜欢;谠:正直。(2)句中,“宣坐赐茶”省略主语“皇帝”,翻译时补齐;宣坐:指皇帝赐臣子坐;外事:朝廷政事;悉:详尽;具:详细;颦蹙:皱眉皱额,忧愁不高兴。【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参考译文:牟子才字存叟
41、,井研人。嘉定十六年考中进士。入朝与皇上奏对,开始说到大臣们不公正不团结的六件事,然后陈说了边塞防务的三大策略。理宗向他询问得很详细,在他将离开时,又再次召回他与他说话。第二日,皇帝告诉宰相说:“像这样的人才,可以高升提拔他。”左丞相李宗勉准备提拔牟子才为秘书郎,右丞相史嵩之怨恨他(在皇帝面前)说了自己(的坏话),就说:“暂且调任为校勘。”不久李宗勉去世,史嵩之独揽相权,牟子才就请求外调,担任了吉州通判,后转任衢州通判。后来调入国子监担任主簿兼史馆校勘,过了一年,升迁为太常博士。升迁兼任侍讲。御史徐经孙弹劾府尹厉文翁,皇帝开始没有回复,后来让厉文翁出关,牟子才进奏挽留厉文翁。厉文翁被改任绍兴知
42、府,后来皇帝收回了对厉文翁贬谪的成命。伯玉被降官已经过了一年,舍人院一直没有对此形成文书,牟子才说:“按照惯例,(这样的事情)形成文书不应该过夜。”就写了贬官文书。皇帝说:“文书中都是些褒奖的话,应该更换。”牟子才没有按照皇帝说的改,丞相又表明了皇帝的意思,牟子才说:手腕可以断,文书我是绝不会改的。丞相想要改就你自己去改吧。”这才停止了这件事。明堂建成,皇帝将巡幸西太乙宫答谢建设者,实际上就是想去西湖游玩,牟子才竭力进谏阻止了这件事。皇子将行加冠礼,皇帝当大臣面说要制作乐章,礼部官员说:“以前,君王的嫡子第一次行醮礼是没有礼乐的,庶子要第三次醮礼才行礼乐,现在皇子行冠礼用礼乐不合规矩。”牟子才
43、说:“做乐章是学士院的惯例,更何况这是皇帝对臣子的面谕,不能不作。”皇帝后来诏令顺从了牟子才的说法。牟子才升迁为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后来以集英殿修撰的身份任太平知州,按此前这样的惯例(任太平知州的人)同时还要兼任领江、淮茶盐的官职,牟子才以不熟悉财务为由请求不兼任。到了任上,一开始就教老百姓孝悌之道,把前人的慈竹义木二诗印制出来颁布给老百姓,后又找时间到学府去为学子们讲解经义。又修建采石战舰百多艘,制造兵器数以千计。皇帝召牟子才入朝奏对,代理了工部侍郎。当时贾似道自以为天下太平都是自己的功劳,所以放纵自己贪奢淫逸,不喜欢听取诤言。牟子才说:“开庆之时,天下还很危险,现在幸好恢复太平了。不知
44、上天将要去除隐患,就以为再无忧虑了吗?或者只能顺适自己的心意,以致埋下了后来不可预测的祸患。只可惜贪图安逸享乐就如同饮毒酒一样,不明白无所事事也可能招致政令刑罚啊!谏议的人是朝廷的根本,现在他们的谏议即使涉及皇帝出行(的事),尚且要得到皇帝的宽容对待,如果评议的事与皇室江山有关,皇上就生气愤怒表现出来,那么朝政的缺失,臣子的蒙蔽.皇帝又怎么能了解知道呢?”皇帝说:“不是你,我听不到这样正直的话啊。”(皇帝)给他座位赐他喝茶,询问他朝廷政事很详尽,牟子才用民间疾苦之事详细回答,皇帝为这些事而皱眉头忧虑许久。很快牟子才又兼任侍读,不久被提拔为代理礼部尚书。每次当值,总是被召入内殿对答,常说到深夜,
45、有时还赐给他美酒果子。度宗还是太子时,很敬重牟子才,每每称呼他为先生。度宗即位后,任命他为翰林学士、知制诰,牟子才坚决推辞不接受职务,多次请求离开。后来又升迁为端明殿学士,最后在资政殿学士的位置上退休,去世后,追赠他的家人四个官职,赏赐官职给他的两位后人。(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送魏大从军陈子昂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注】六郡雄:原指六郡一带的豪杰,这里专指西汉时在这里立功的赵充国。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歌第一二句暗用霍去病“匈奴未灭,
46、无以家为”的典故,“犹”“复”表现了离别的依依不舍。B. 诗歌第三句,点出送别的地点“三河道”,抒发诗人与朋友离别的惆怅心情。C. 诗歌第四句用西汉时在边境立过功的“六郡雄”赵充国典故,对友人寄托期望。D. 五六句虚写魏大从军所往之地,“横”“接”两字写出了山隘险峻,地理位置重要。15. 诗歌七八句用典,东汉时车骑将军窦宪大破匈奴北单于,乘胜追击,登上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而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也用了相同的典故:“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请分析两首诗用这个典故,在表达的情感方面的不同。【答案】14. A 15. (1)范诗用典,诗人举酒想起远在万里之外的家乡,可是边患没有平息,哪能谈得
47、到归去?表达军功未成,归家无望的迷惘、痛苦。抒发了边关将士壮志难酬和思乡忧国的情怀。(2)本诗激励友人,希望他扬名塞外,不要使燕然山上只留汉将功绩,也要有大唐将士的赫赫战功。充满了奋发向上的精神,感情豪放激扬。【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综合鉴赏诗歌的语言、形象、表现手法的能力。A项,“离别的依依不舍”错,“犹”“复”表现的是军情的紧急。故选A。【15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诗歌表现手法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本诗“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的意思是:雁门山横亘在代州北面,飞狐塞远远连接云中郡。不要让燕然山上只留下汉将的功绩,也要有大唐将士的赫赫战功。此处运用的典故,说的是东汉时的车骑将军窦宪,他曾经以
48、卓越的战功,大破匈奴北单于,又乘胜追击,登上雁然山,刻石纪功而还。作者以此激励友人,希望他扬名塞外,不要使燕然山上只留汉将功绩,也要有大唐将士的赫赫战功。范诗“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意思是,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未能像窦宪那样战胜敌人,刻石燕然,不能早作归计。燕然未勒:指战事未平,功名未立。此处借典抒情,抒发出边关将士壮志难酬和思乡忧国的情怀。(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题,6分)16.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在逍遥游中大鹏腾空万里而飞向南方大海凭借的条件是“_”,如果“_ ”,则鲲鹏这种大鸟恐怕也难以展翅翱翔。(2)虞美人中,词人李煜遥望金陵,展开想
49、象并发出物是人非的感慨:“_,_”。(3)阿房宫赋中写秦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浪费掉的语句是_,_。【答案】 (1). 去以六月息者(也) (2). 风之积也不厚 (3). 雕阑玉砌应犹在 (4). 只是朱颜改 (5). 奈何取之尽锱铢 (6). 用之如泥沙【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诗文的记忆和理解能力。(1)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飞向南方大海凭借的条件”“难以展翅翱翔”,根据推断,填入内容为“去以六月息者(也)”“风之积也不厚”,需要注意的字:息、积。(2)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物是人非的感慨”,根据推断,填入诗句为“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
50、改”,需要注意的字:雕、阑、砌、朱。(3)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钱财像泥沙一样浪费掉”,根据推断,填入句子为“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需要注意的字:锱、铢。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儒学乃至整个中华传统文化,更多的时候是一种面向现实人生的伦理学说,其生命力和重要影响主要是日常应用。中华传统文化的这一特点,与西方哲学及文化 。西方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康德、黑格尔、海德格尔等,都热衷于构造一个能够解释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关系的严密理论系统,热衷于探寻认识论、方法论、辩证法问题等。从孔孟、老庄,到中国的程朱、陆王等,他们即使也包括对认识论、方
51、法论和辩证法的思考,却并不 ,层层追问“是什么、为什么”,而只是 地告诉你“做什么、怎么做”,并且其所探寻的问题多半集中在社会人生方面,主要涉猎生活方式、人生态度、价值取向,以及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关系等。这种不仅讲究“学”,更看重“用”,不仅讲究“知”,更看重“行”的理念,也就是“ ”的思想,在有关君子及君子文化的论述中尤为突出。( )论语中的这些论述,无不鲜明体现出儒家乃至整个中华传统文化洋溢的“实用理性”精神。这种重行动、轻言词,重实践、轻思辨的观念,使历代士大夫知识分子都不是把仁、义、礼、智、信及忠、孝、廉、悌等只是作为一种理论或学术来探讨,而是作为一种值得遵循并应该遵
52、循的伦理规范推向社会、推向大众。其结果就是要在全社会尽可能多地培育和塑造君子人格,并以其为引导带动各阶层大兴君子文化、大倡君子之风、大行君子之道。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大相径庭 抽丝剥茧 直截了当 知行合一B. 大相径庭 鞭辟入里 直言不讳 言行一致C. 泾渭分明 抽丝剥茧 直言不讳 言行一致D. 泾渭分明 鞭辟入里 直截了当 知行合一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从中国的孔孟、老庄,到程朱、陆王等,其学说即使也包括对认识论、方法论和辩证法的思考B. 中国从孔孟、老庄,到程朱、陆王等,其学说虽然也包括对认识论、方法论和辩证法的思考
53、C. 从中国的孔孟、老庄,到程朱、陆王等,虽然他们也包括对认识论、方法论和辩证法的思考D. 中国从孔孟、老庄,到程朱、陆王等,即使他们也包括对认识论、方法论和辩证法的思考19. 根据语境,不适合填入括号内的一项是A.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B.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C.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D.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之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答案】17. A 18. B 19. D【解析】【17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
54、语境。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泾渭分明: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语境说的是中华传统文化与西方哲学及文化这两者之间相差很远,所以应选用“大相径庭”。抽丝剥茧:形容分析事物极为细致,且一步一步很有层次。鞭辟入里:形容做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语境说的是“从孔孟、老庄,到中国的程朱、陆王等,他们即使也包括对认识论、方法论和辩证法的思考”并不层层追问,所以应选用“抽丝剥茧”。直截了当:形容说话做事爽快、干脆。直言不讳:说话坦率,毫无顾忌。知行合一: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言行一致:说的和做的完全一样。语境说的是“从孔孟、老庄,到中国的程朱、陆王等,他们即使也
55、包括对认识论、方法论和辩证法的思考,而是告诉你做什么、怎么做”。这里强调的是“直截了当”。由“不仅讲究知,更看重行的理念”,可知选用“知行合一”。故本题选A项。【18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辨析和修改病句的能力。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划线句子的语病有:语序不当,根据语境,“中国”应放在句首;主语不当,第二个分句的主语应该是“其学说”;关联词错误,应该用“虽然”,不用“即使”。“虽然”表示既成事实,“即使”表假设。故本题选B项。【19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补写句子。这是考核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
56、语句连贯,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此题考核选填衔接句,此题注意语意的衔接。D项,是指智者讲究说话的时机,该说就说,不该说就不说。其他三项都强调“知行合一”的“实用理性”精神。故本题选D项。【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
57、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日晷由晷盘、晷针组成。带有刻度和文字的圆盘,称为晷盘。以晷盘中心为基点,均匀的分出刻度,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这“十二地支”来表示_,一个时辰相当于今天的两小时。穿过
58、晷盘中心,与晷盘保持垂直角度的铜针,称为晷针。晷针与地轴平行,起着“立竿”的作用,而当太阳光照到晷针上时,会在晷盘表面上“_”,根据针影位置所在的晷度,就能知道现在是什么时辰。日晷计时简单可靠,却存在连个缺陷:一是日晷依赖阳光,_,日晷就失去了计时作用;二是春分和秋分时节,太阳运行轨道与赤道和晷盘平行,日晷上没有影子,也就无法标示时间。【答案】 (1). 十二个时辰 (2). 见影 (3). 如果在夜晚或者阴雨天【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本题是嵌入型补写。解答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
59、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还要注意语言音节上的和谐及押韵。再从语句内容方面考虑,在时间上、事理上注意先后顺序。还要在上下语句中找到相对应的信息。阅读语段可知,本语段主要介绍古代“日晷”计时。第1空,根据“一个时辰相当于今天的两小时”推出应填“十二个时辰”;第2空,根据“当太阳光照到晷针上时”“针影”,推出应填“日影”;第3空,根据“日晷依赖阳光”“日晷就失去了计时作用”,推出应填“如果在夜晚或者阴雨天”。21.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近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分别发布公告,称为丰富学生选择,加强教学资源共享,促进学术和学生交流,决定互
60、相开放部分本科课程。2020年春季学期,清华大学有工业系统概论、人工智能技术、技术创新方法与实践等12门优质本科课程向北京大学本科生开放。同样,北京大学也有社会博弈论、公共财政学、发展心理学等27门本科生通识核心课程向清华大学本科生开放。清华大学规定,学生所选的北大课程的学分计入学校文化素质核心课学分。北京大学则规定,因清华大学的成绩是等级制,选课同学取得的等级制成绩将按转学分的规则由系统自动计入成绩单。【答案】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分别发布公告称,2020年春季学期,两校互相开放部分本科课程给对方本科生,且互认学分。【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对提供的新闻内容进行梳
61、理,看文段是围绕什么讲的,主要事件是什么,由此确定关键信息。梳理文段可知,事件的主体是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事件是两校发布公告,要互相开放部分本科课程。需要注意的是,文段中对相关课程的学分计算的介绍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需要概括到答案中。最后要注意字数的限制。四、写作(60分)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日常生活中,各种仪式几乎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祭拜祖先有仪式,婚丧嫁娶有仪式,毕业典礼有仪式,就连买了一本新的笔记本郑重地写下第一行字,也可算是一种仪式。有人认为,仪式有着稳定的流程,确定的意义,不容轻易改变;也有人认为,仪式是因应生活而产生的,跟不上时代步伐就理应改变;还有人认为,生活节
62、奏这么快,时间这么紧张,仪式应该除去,要把精力投入到有意义的事情里去。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答案】例文:诚于中者,必形于外外在的形式承载着内心的重量,有仪式感,生活才过得美好而精致。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每一个形于外的细节,都绽放着内在的馥郁。恰如大学所云:诚于中,形于外。无论是那个吃饭前总要先让手机“尝”菜的姑娘,还是那所物质条件极度匮乏却每周都要认真举行升旗仪式的学校,都深谙仪式感对生活的重要性。张爱玲嫁给胡兰成时没有举办像样的婚礼,但依然走了一遍结婚的流程,即便婚礼现场只有新郎、新娘及证
63、婚人三人。纵使婚书上“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承诺成了一纸空话,张爱玲依旧坚守着对仪式感的信仰。她说:“仪式感能唤起我们对内心自我的尊重,也让我们更认真地去过属于我们生命里的每一天。”仪式感可以点亮生活,为我们明确每一个人生节点的责任与义务。中国自古有“男子二十而冠,女子十五而笄”的礼仪,这种古老的礼节何尝不是一种仪式感?直到今天,依然有不少学校为年满十八岁的学生们举行盛大的成年礼,这样的仪式可以让他们明确成年的意义,在仪式感中体悟肩头的责任。周礼中除了嘉礼,更有吉礼、凶礼、军礼以及宾礼,每一种“礼”,都诠释着仪式的重要性。虽然现代社会中许多繁文缛节早已退出历史,但中华民族深入骨髓的礼仪文化却代
64、代相传,永不止息。仪式感可以呼唤梦想,让人们更加信仰未来,于绝望的土壤中播下希望的种子。衣食无忧的生活中我们需要仪式感,在枯鱼涸辙的环境下更需要保留仪式感。逆溯民国岁月,我们看到北大、清华及南开三所学校坚持在炮火烽烟中保留学校的形式,时至今日,长沙及昆明依然流传着西南联大的传奇。八年的坚守,西南联大为国家保存了重要的科研力量,也培养了一大批出类拔萃的卓越人才。困厄之中,仪式感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更是一种璀璨于茫茫夜空的希望之星辉。仪式感可以继往开来,让我们一面告别过去,一面走向更美好的明天。总有一些时光节点的仪式,成为生命或民族的丰碑。七十年前,人民领袖毛泽东在天安门庄严宣布:“同胞们
65、,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彼时54门礼炮齐鸣28响,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上冉冉升起。从此中华民族跨入了崭新的时代,那场盛大的仪式,曾令多少中华儿女热泪盈眶。从个人,到社会,乃至国家,都需要用仪式感来书写时光的轨迹,当许许多多的仪式连在一起,便构成了命运的广厦,也汇成了历史的星河。诚于中者,必形于外。许多人每天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麻木的神经深陷物质世界的尘埃,而仪式感却是那尘埃中开出的花,以淡雅的芬芳呼唤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在网络日益发达的今天,有人预言电子书会取代纸质书,网店会取代实体店,甚至虚拟课堂会取代校园。我不相信会有这样的一天,因为仪式感不是柏拉图的精神乐园,
66、它需要现实的阳光雨露去滋养,生活有了仪式感,我们会更加热爱生活。【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写作能力。本题材料反映的是当下的社会生活现象,而在现象的呈现上又体现了一定的观点倾向。写作对象集中,关键词为“仪式”,此为题目的限制性,考生必须要紧紧围绕“仪式”这个核心范围进行写作。在明确的写作范围的基础上,材料又提供了三个由“仪式”而引发的观点,体现了题目的开放性,三个观点为并列关系,三个观点的并列可引发考生对“仪式”的不同角度的思考,从而拓宽考生对日常生活中各种“仪式”的思考,能区分不同层次考生的思维水平及写作水平。材料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时间上,“日常生活中,各种仪式几乎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
67、”;二是范围上,“祭拜祖先有仪式,婚丧嫁娶有仪式,毕业典礼有仪式,就连买了一本新的笔记本后郑重的写下第一行字,也可算是一种仪式”;三是态度上,“有人认为,仪式有着稳定的流程,确定的意义,不容轻易改变;也有人认为,仪式是因应生活而产生的,跟不上时代步伐就理应改变;还有人认为,生活节奏这么快,时间这么紧张,仪式应该除去,要把精力投入到有意义的事情里去。”材料列举了日常生活中的四种典型的仪式性行为。其一是“祭拜祖先”,这侧重体现了仪式的神圣性与延续性。祭祖,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是极其神圣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祭祖的仪式必然是神圣而虔诚的,同时,中国人在也祭祖的过程中延续继承着一个家族的精神信仰,
68、因此,祭祖仪式也可理解为精神信仰通过一定的仪式行为延续传承的过程。其二是“婚丧嫁娶”,侧重体现仪式的世俗化表现,相对于祭祖行为,仪式从高高在上的神圣行为转而走进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在中国人的精神价值里,有“五常”的说法,“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为做人的起码道德准则,“礼”即“五常”之一,而中国的“礼”往往是通过各种日常化的仪式来体现,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日常生活中没有什么比婚丧嫁娶更为重要的了,婚丧嫁娶也是日常生活中仪式感最强的行为。其三侧重体现仪式的特定纪念价值,例如毕业典礼、成人礼等等,这些仪式往往被赋予了一定的意义。其四侧重体现仪式的个性化与多样化,通过在一本新的笔记本上郑重写下第一行字
69、这样的日常仪式行为,引导考生对仪式的多层次的思考,加深考生对仪式的理解。同时,通过典型的仪式性行为的列举,也在提醒考生仪式并非是一个虚无飘渺的抽象概念,而是非常具体的生活行为。需要注意的是,材料只是提供了三种观点,而考生是否认同此种观点则是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认同材料所提供的观点,也可反对,只要言之有理即可。观点一:强调仪式流程的稳定性,意义的确定性。应该说,稳定的流程,确定的意义,这是一个行为能成为仪式的必要条件,如果一个行为仅是随机的,而不是稳定的,或者无甚意义,这样的行为是不能称之为仪式的。当流程稳定了,意义确定了,仪式也就具备了相应的神圣性和延续性,也就不容随意改变了。但是,从另
70、一个角度看,当某一个仪式确定了,过分强调了流程的稳定性,此时的仪式或许又会变成一个限制乃至束缚事物发展、社会进步的因素。考生可据此正反立意。观点二:强调仪式的发展性,仪式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因应生活的需要而产生,当时代发生改变,生活也随之改变的时候,建立在旧有的生活基础上的仪式的改变也是在所难免的,注意观点二并非否定仪式的存在价值,只是强调仪式的因时而变。但是,对于发展性,也会存在另一种可能,时代的发展并不一定把生活导向更美好的彼岸,且生活的需要并不见得就是正当合理的,例如贪念恶念,此时,旧有的一些仪式的存在反而能起到规范个人行为,净化社会风气的作用,可见,对于观点二也是可作肯定与否定的判断
71、的。考生可据此正反立意。观点三:强调的仪式在现实压力下的另一种可能逐渐忘却、消失。观点三留下的思考其实很宽泛的,依然可对其作肯定与否定的判断。从肯定的角度看,如今的仪式虽然越来越多,场面越来越华丽,但仪式带来的感觉却越来越缺失,徒有形式而缺乏意义的仪式确实需要去除。从否定的角度看,生活节奏快,时间紧张,并不是就可以去除仪式的原因,恰恰相反,正是因为节奏快,时间紧,我们反而需要一些必要的仪式来调整、规范我们的行为,让我们真正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考生也可据此正反立意。当然,除了可以正反立意外,从辩证角度立意也是可以的。综上所述,本次作文写作范围其实就是“如何看待仪式的形式与意义的改变?”核心词是“
72、仪式”。只要围绕“如何看待仪式的形式与意义的改变”这个范围引发的思考与认识都是符合题意的。同时,本题的核心词“仪式”本就是一个从各种具体的仪式行为中高度概括的抽象的概念,而含意指的就是深层的抽象概括的意思,所以具体到本题而言,写作核心词“仪式”的内容和含意是一致的。参考立意:给仪式一点空间;仪式之道;承古萌新;还仪式以真意;让仪式与时代携手同行;等等。行文结构:本文写作范围其实就是“如何看待仪式的形式与意义的改变?”核心词是“仪式”。只要围绕“如何看待仪式的形式与意义的改变”这个范围引发的思考与认识都是符合题意的。所以,开篇可以先引述材料,摆明自己的态度:赞成、反对或者辩证地看待仪式,然后根据
73、自己的态度,分别论述仪式的意义与价值,接下来再联系实际,谈一谈仪式在现代生活中的地位和积极或消极影响,最后总结全文,结尾注意要强调自己的观点,注意扣题。相关素材积累:1.华人女作家当中,我最喜欢的是严歌苓。除了文采,我也欣赏她的生活态度,她是那种仪式感拿捏得刚刚好的人,有一点“作”,又“作”得不让人讨厌。她说自己每天只做八个小时的“猪八戒”,她每天像上班族一样早起,简单洗漱后坐到书桌前开始工作,写到下午3点。然后化妆,换上漂亮衣服,买菜做饭,等候丈夫回家。自由职业者不用准时上下班,家庭主妇不用注重打扮,这几乎是大家的共识。可就是这两件不必要的事,让她作为作家时自律高产,作为妻子时优雅迷人。严歌
74、苓写作的时候,有五样东西是必备的:高档的稿纸,干爽的棉袜,极辣的面条,陈年的红酒和一个大浴缸。好的稿纸利于书写和修改;洁白干爽的袜子能让自己写作时体感舒适;吃一碗特别辣的面条能保持思维的亢奋;晚上喝点红酒,在浴缸里泡个舒服的澡,则是对自己这一天创作的犒赏。看似“矫情”的几样东西,个个都在悄然地改变着她的生活,让她一步步成为现在的严歌苓。2.人们常常对仪式感存在误解。认为每年纪念日都互赠礼物的夫妻活得太客气了;认为每月工资日都要去犒赏味蕾的姑娘不会过日子;认为每次旅行都要给自己寄一张明信片的小伙子太矫情其实,这些看似不必要的、没有用的事情,恰恰是他们给自己加的那束光,生活的无趣、艰辛和彷徨,都被
75、这束光照亮了。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许多人都在行色匆匆地追求着高效率的获得。不要因为自己走得太快,而嘲笑那些散步的人啊,他们在自己的步调里,欣赏着你看不到的风景,沐浴着你触不到的暖阳。生活需要仪式感,就像平凡的日子需要一束光。3.一方面,我们要培养批判精神。丁艾克曾说:”黑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黑暗习以为常。”文化的痼疾不可规避,决然锐利的双眼启迪希望的华光。对于仪式的糟粕,敢于突破,敢于拒绝;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树立创新意识。王尔德有云:”在我们身陷泥泞时,有人在仰望星空。”立足传统的源远流长,汲取营养,眺望远方,寻找花开灿烂,新意盎然。对待仪式的态度,折射着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对待历史的肯定或否
76、定,更彰显着对自身发展的积极与消极。唯有将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融合,回顾过去,心怀高远,仪式方可意味不变,悠悠长长。雨果曾说:“让心中住着一条巨龙,既是一种苦刑,也是一种愉悦。”中华的巨龙亦将由承古萌新的仪式中重获新生,乘青云凌霄至九重,揽千里江山收眼底,华夏凭此,文化更强!批判继承,创新发展,与时俱进,承古萌新。仪式将孕育文明璀璨新生,千丈华夏荣光。雄鸡展翅,引向辉煌!4.传统的春节大体包括两个时间段,大年初一之前主要是家庭内的各种活动,祭灶神、准备各种食物、迎请先人回家、祭祖和家庭内的聚会;过了初一主要是各种社会活动,走亲戚、邻里拜年、回娘家,最后则是整个村庄或跨村庄的活动,包括舞狮、走高跷
77、、集体祭祀等。这些活动大多有规定的仪式,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说春节不是一个休息或吃喝的日子,而是一个集中的社会活动时期。我曾在江汉平原访问过一个村庄的春节,高潮是在元宵节,周边各个村庄要轮流祭拜同一个地方神庙。正月十五这一天,是我所访问村庄的祭拜日,早早起来,村庄的舞狮队就向各家各户拜年,然后请出祖先的牌位,浩浩荡荡排队去祭祀地方神庙。整个过程热闹、有序,充满仪式感,在外打工、经商的人都会回到村里,参加这一天的活动。传统的春节主要不是准备食物,也不是吃喝和发红包,而是一个社会性很强的活动,与活动相伴随的仪式,是决定春节是否有年味的关键,现在年味淡了,原因之一就是通过仪式所反映的文化内涵少了。比如传统的拜年有许多礼节,是邻里亲戚互相交往和增加沟通的机会,现在拜年正变得越来越随意,电话拜年、短信拜年、微信拜年,既没有了传统的仪式感,也没有形成新的仪式感。当你接到拜年电话的时候,可能还有些感觉,但是面对大量内容雷同的拜年段子、表情包和短视频,你能有多少仪式感呢?